CN104755788B - 弹簧制动气室 - Google Patents
弹簧制动气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55788B CN104755788B CN201380056873.8A CN201380056873A CN104755788B CN 104755788 B CN104755788 B CN 104755788B CN 201380056873 A CN201380056873 A CN 201380056873A CN 104755788 B CN104755788 B CN 1047557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air chamber
- piston
- side air
- push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8—Brake cylinders other than ultimate actuators
- B60T17/085—Spring loaded brake actu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8—Brake cylinders other than ultimate actuators
- B60T17/083—Combination of service brake actuators with spring loaded brake actu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8—Brake cylinders other than ultimate actuators
- B60T17/085—Spring loaded brake actuators
- B60T17/086—Spring loaded brake actuators with emergency release devi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8—Brake cylinders other than ultimate actuators
- B60T17/088—Mount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2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apart from the brak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56—Other sealings for reciprocating ro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 F16D2121/06—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for releasing a normally applied brak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8—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membrane-type actuator, e.g. for gas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3/00—Multiple operation fo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2—Release mechanisms
- F16D2127/04—Release mechanisms for manual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Abstract
弹簧制动气室包含:第1壳体、第2壳体以及连结壳体。第1壳体具有开口端、封闭端以及开口端部。在第1壳体的开口端部形成有越靠近开口端直径越大的圆锥形状的外侧定位部。连结壳体用于连结第1壳体和第2壳体。连结壳体具有靠近第1壳体的开口端和开口端部。在连结壳体的开口端部形成有朝向开口端缩径而成的圆锥形状的内侧定位部。在内侧定位部的外侧安装有外侧定位部,从而将第1壳体相对于连结壳体定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制动气室。
背景技术
在公交车、卡车、挂车等大型车辆的制动装置上,采用弹簧制动气室作为驱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
弹簧制动气室具有圆筒状的一次侧气室和与一次侧气室相连结的圆筒状的二次侧气室。一次侧气室的两端被封闭。二次侧气室的一端敞开且另一端被封闭。在二次侧气室的一端、即二次侧气室的与靠近一次侧气室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供第2推杆贯穿的圆筒状的杆贯穿部。
弹簧制动气室具有构成一次侧气室的圆筒状的第1壳体、构成二次侧气室的圆筒状的第2壳体以及与第1壳体协作而构成一次侧气室且与第2壳体协作而构成二次侧气室的连结壳体。第1壳体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第2壳体在两端具有开口端。连结壳体的截面呈I字状,通过连结壳体封闭第1壳体而构成一次侧气室,同时通过连结壳体封闭第2壳体而构成二次侧气室。第1壳体和连结壳体通过卡环进行连接固定、或者通过将第1壳体的开口端部压紧进行固定。另外,第2壳体和连结壳体通过卡环进行连接固定或者通过将第2壳体的开口端部压紧进行固定。
在一次侧气室内收纳有可沿着轴向滑动的圆筒状的第1活塞。第1活塞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在一次侧气室内设置有用于朝向二次侧气室对第1活塞施力的压缩弹簧。一次侧气室被第1活塞划分成收纳有压缩弹簧的弹簧室和靠近连结壳体的第1控制室这两个室。在第1活塞上固定有贯穿连结壳体且可与第1活塞一体地沿着轴向进退的第1推杆。在二次侧气室内设置有将二次侧气室内划分成靠近连结壳体的第2控制室和配置有第2活塞杆的活塞室这两 个室的隔膜。隔膜的缘部整周固定于二次侧气室的内壁。在二次侧气室内的靠近杆贯穿部的空间配置有伴随着隔膜的移动而与隔膜一体地在杆贯穿部滑动的第2活塞。第2活塞由安装于隔膜的圆板部和在杆贯穿部滑动的棒状的第2推杆构成。
第2活塞的顶端连接有使制动鼓的制动片扩开的楔块。于是,对于弹簧制动气室而言,通过向一次侧气室的第1控制室和二次侧气室的第2控制室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室供给压缩空气来驱动楔块而进行制动工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87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52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弹簧制动气室而言,需要采用即使由于压缩空气的压力调整不充分而向一次侧气室内施加过大的压力也不发生破损这样具有强度的材料,或者增加气室的壁厚。然而,如果实施这样的对策,将会增加成本、质量。因此,存在希望不增加成本和质量地获得一种即使对一次侧气室内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也能够防止发生破损的弹簧制动气室的要求。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不增加成本、质量地提供一种即使对一次侧气室内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也能够防止发生破损的弹簧制动气室。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弹簧制动气室的第1壳体是通过铸造成型而形成的。在第1壳体的封闭端固定有内螺纹零件。内螺纹零件用于为了在第1推杆的移动无法进行时、例如在系统失灵时通过常规操作无法使第1推杆移动时要使第1推杆移动到非工作位置而旋进(日文:巻き上げる)释放螺栓。另外,为了在第1壳体的内底面设置压缩弹簧,由于需要使内螺纹零件具有强度,所以用于设置压缩弹簧的弹簧座被单独设置。因此,需要能够削减零件个数的弹簧制动气室。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零件个数的弹簧制动气室。
但是,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弹簧制动气室而言,为了使第1活塞在一次侧气室内一边维持着密闭状态一边进行滑动,需要在第1活塞的外周安装环状的活塞皮碗。该活塞皮碗为了保持气密性而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另外,在供第1推杆贯穿的连结壳体的通孔上安装有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为了保持气密性而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而且,由于压缩弹簧的卷绕而使从压缩弹簧向第1活塞施加的作用力的作用方向与一次侧气室的轴向不一致。因此,与一次侧气室的轴向垂直的横向的力有时会作用于第1活塞。在该情况下,由于有横向的力作用于活塞皮碗、第1推杆,所以滑动阻力变大,加快了橡胶制的活塞皮碗、密封构件的劣化,有可能不能顺畅地滑动。因此,需要一种即使作用有压缩弹簧的横向的力、也可顺畅地滑动的弹簧制动气室。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压缩弹簧的横向的力作用于第1活塞、也能够使第1活塞顺畅地滑动的弹簧制动气室。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弹簧制动气室具有:圆筒状的第1壳体、圆筒状的第2壳体以及连结壳体。所述第1壳体构成一次侧气室。所述第1壳体具有开口端、位于与该开口端相反的一侧的封闭端以及位于所述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在该开口端部形成有越靠近所述开口端直径越大的圆锥形状的外侧定位部。所述第2壳体构成二次侧气室。所述连结壳体用于连结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所述连结壳体具有靠近第1壳体的开口端和位于该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在该开口端部形成有朝向所述开口端缩径而成的圆锥形状的内侧定位部。通过在所述内侧定位部的外侧安装所述外侧定位部,而将所述第1壳体相对于所述连结壳体定位。
为了达成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弹簧制动气室具有:圆筒状的第1壳体、第1活塞、压缩弹簧、圆筒状的第2壳体、第2活塞、连结壳体、推杆、螺纹部以及释放螺栓。所述第1壳体构成一次侧气室。所 述第1壳体具有开口端和位于与该开口端相反的一侧的封闭端。所述第1活塞收容于所述一次侧气室。所述压缩弹簧具有向所述第1活塞施加的作用力。所述第2壳体构成二次侧气室。所述第2活塞收纳于所述二次侧气室并通过供给压缩空气来进行移动。所述连结壳体用于连结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且具有连通孔。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第1活塞且贯穿于所述连通孔。所述推杆在被所述压缩弹簧施力时对所述第2活塞进行保持。所述螺纹部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的封闭端。所述释放螺栓贯穿于所述螺纹部。在所述推杆无法通过常规操作进行移动时,为了使所述推杆机械性地移动到制动非工作位置,而借助所述螺纹部使所述释放螺栓旋进。所述第1壳体通过锻造形成。所述封闭端和所述螺纹部形成为一体。
为了达成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弹簧制动气室具有:一次侧气室、第1活塞、压缩弹簧、二次侧气室、第2活塞、连结部、推杆、第1密封构件以及第1引导构件。所述第1活塞收纳于所述一次侧气室。所述压缩弹簧具有向所述第1活塞施加的作用力。所述第2活塞收纳于所述二次侧气室且通过供给压缩空气来进行移动。所述连结部用于连结所述一次侧气室和所述二次侧气室。所述连结部具有限定连通孔的周壁。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第1活塞且贯穿于所述连通孔。所述推杆在被所述压缩弹簧施力时对所述第2活塞进行保持。所述第1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推杆和所述连通孔的所述周壁之间。所述第1引导构件设置于所述第1密封构件的附近,用于引导所述推杆的移动。所述第1引导构件由比所述第1密封构件的材质硬的材质构成。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剖视图。
图2表示脚踏制动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剖视图。
图3表示制动解除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弹簧制动气室的第1壳体与连结壳体的连接部分的图1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向一次侧气室内施加了过大的压力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第1壳体与连结壳体的连接部分的图1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脚踏制动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制动解除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脚踏制动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制动解除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脚踏制动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连通孔处的密封构件和引导构件的图10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制动解除时的弹簧制动气室的连通孔处的密封构件与引导构件的图11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弹簧制动气室的第1活塞的外周的密封构件和引导构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其他例子的弹簧制动气室的连通孔处的密封构件和引导构件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弹簧制动气室的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弹簧制动气室1具有:圆筒状的一次侧气室2(背负式)和与一次侧气室2相连结的圆筒状的二次侧气室3(辅助气室:サービスチャンバー)。一次侧气室2的两端被封闭。二次侧气室3的一端敞开而另一端被 封闭。在二次侧气室3的一端、即二次侧气室3的与靠近一次侧气室2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供第2推杆33贯穿的圆筒状的杆贯穿部7。
弹簧制动气室1具有:构成一次侧气室2的圆筒状的第1壳体4、构成二次侧气室3的圆筒状的第2壳体5以及与第1壳体4协作而构成一次侧气室2且与第2壳体5协作而构成二次侧气室3的作为连结部的连结壳体6。第1壳体4具有:开口端、位于与该开口端相反的一侧的封闭端以及位于所述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4a。第2壳体5在两端具有开口端。连结壳体6的截面呈I字形状,具有靠近第1壳体4的开口端和位于该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以下,称为连结壳体6的开口端部)。通过连结壳体6封闭第1壳体4而构成一次侧气室2,并且通过连结壳体6封闭第2壳体5而构成二次侧气室3。第2壳体5具有构成二次侧气室3的大径部5a和构成杆贯穿部7的小径部5b。
在连结壳体6的开口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设置作为密封构件的截面O形状的O型密封圈8的凹部6a。该凹部6a是由两个凸条部6b、6c形成的保持部,沿着连结壳体6的外表面整周形成。在连结壳体6的一端部与第1壳体4的开口端部4a内抵接了的状态下,对第1壳体4的开口端部4a进行压紧,而将第1壳体4和连结壳体6相连接。
在第2壳体5的靠近连结壳体6的端部形成有肋5c,在连结壳体6的靠近第2壳体5的端部形成有肋6d。第2壳体5的肋5c与连结壳体6的肋6d利用卡环9进行连接固定。
在连结壳体6上形成有供压缩空气出入一次侧气室2的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该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与用于控制压缩空气的流出流入的未图示的一次侧流出流入阀相连接。利用一次侧流出流入阀将压缩空气从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供给至一次侧气室2,利用一次侧流出流入阀将空气从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排出。
在连结壳体6上形成有供压缩空气出入二次侧气室3的二次侧流出流入孔12。该二次侧流出流入孔12与用于控制压缩空气的流出流入的未图示的二次侧流出流入阀相连接。利用二次侧流出流入阀将压缩空气从二次侧流出流 入孔12向二次侧气室3供给,利用二次侧流出流入阀将空气从二次侧流出流入孔12排出。
在一次侧气室2内收纳有可沿轴向滑动的圆筒状的第1活塞21。第1活塞21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一次侧气室2被第1活塞21划分成收纳有压缩弹簧23的弹簧室15和靠近连结壳体6的第1控制室13这两个室。在第1活塞21上固定有可与第1活塞21一体地沿轴向进退的圆筒状的第1推杆22。第1推杆22贯穿于连结壳体6的连通孔41。第1推杆22的内部是空腔。在第1推杆22的内部设置有使弹簧室15的空气在二次侧气室3内的第2控制室14内循环的循环机构50。设置于一次侧气室2内的压缩弹簧23用于对第1活塞21向二次侧气室3侧施力。
在二次侧气室3内设置有将二次侧气室3内划分成连结壳体6侧的第2控制室14和配置有第2活塞32的活塞室16这两个室的隔膜31。隔膜31的缘部整周被第2壳体5的肋5c和连结壳体6的肋6d夹持而固定于二次侧气室3的内壁。隔膜31是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膜,利用供给到二次侧气室3内的压缩空气一边变形一边在二次侧气室3内移动。在二次侧气室3内配置有伴随着隔膜31的移动而与隔膜31一体地在杆贯穿部7移动的第2活塞32。第2活塞32包括安装于隔膜31的圆板部32a和在杆贯穿部7移动的棒状部32b。在棒状部32b的端部形成有圆筒状的槽孔部。在槽孔部中插入有棒状的第2推杆33。在第2活塞32的顶端部安装有引导第2活塞32在杆贯穿部7内滑动的圆筒状的导杆34。在第2活塞32和第2壳体5上安装有圆筒状的防尘罩35。防尘罩35的一个端部被固定于第2活塞32的侧面,并且防尘罩35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于第2壳体5的内壁。
第2推杆33的顶端的端部与用于使制动鼓的制动片扩开的楔块10相连接。于是,对于弹簧制动气室1而言,通过向一次侧气室2的第1控制室13和二次侧气室3的第2控制室14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室供给压缩空气来驱动楔块10而进行制动工作。
在连结壳体6的限定连通孔41的内壁(周壁)上,从一次侧气室侧开始依次安装有:用于引导第1推杆22的滑动的树脂制的第1引导构件45、用于将 连通孔41和第1推杆22的间隙密闭的橡胶制的D型密封圈46以及用于阻止空气从二次侧气室3的第2控制室14向一次侧气室2的第1控制室13流动的截面C字形状的橡胶制的第1C型密封圈47。第1C型密封圈47的截面C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二次侧气室3开口。
第1引导构件45设置在比第1C型密封圈47靠一次侧气室侧的位置。因此,当第1推杆22在连结壳体6的连通孔41的内壁滑动时,能够极力抑制被涂抹在第1推杆22的外壁的润滑脂被连结壳体6的连通孔41的内壁端部擦掉。而且,在第1引导构件45和第1C型密封圈47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润滑脂的空间,在第1推杆22滑动时,所储存的润滑脂被再一次涂遍壁面。
第1引导构件45的截面是将沿着第1推杆22的侧面延伸的长方体和设置于长方体的连通孔41的内壁侧的部位的凸部45a组合而成的形状。该凸部45a作为与作为安装构件的连通孔41的内壁卡合的卡合凸部发挥功能。D型密封圈46的截面是D形状。D型密封圈46通过使D字状的凸部与第1推杆22抵接来密闭一次侧气室2。与O型密封圈不同,容易发现D型密封圈46的扭曲,因此,能够在组装时防止扭曲。第1C型密封圈47是截面朝向二次侧气室3分叉成两股而成的形状。第1C型密封圈47允许空气从一次侧气室2的弹簧室15向二次侧气室3的第2控制室14流动,并且阻止空气从二次侧气室3的第2控制室14向一次侧气室2的弹簧室15流动。另外,第1引导构件45由比第1C型密封圈47的材质硬的材质形成。
在第1活塞21的外周面上,从二次侧气室侧依次安装有用于引导第1活塞21的滑动的树脂制的第2引导构件26、用于阻止空气从二次侧气室3向一次侧气室2内的收纳有压缩弹簧23的弹簧室15流动的截面C字形状的橡胶制的第2C型密封圈27。第2C型密封圈27的截面C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二次侧气室3开口。
第2引导构件26设置在比第2C型密封圈27靠二次侧气室侧的位置。因此,当第1活塞21在第1壳体4的内壁滑动时,能够极力抑制被涂抹在第1壳体4的内壁的润滑脂被第2C型密封圈27擦掉。而且,在第2引导构件26和第2C型密 封圈27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润滑脂的空间,在第1活塞21滑动时,所储存的润滑脂被再一次涂遍壁面。
第2引导构件26的截面是将沿着第1活塞21的侧面延伸的长方体和设置于长方体的第1活塞21的外周侧的部位的凸部26a组合而成的形状。该凸部26a作为与作为安装构件的第1活塞21的外周卡合的卡合凸部发挥功能。第2C型密封圈27是截面朝向二次侧气室3分叉成两股而成的形状。第2C型密封圈27允许空气从一次侧气室2内的收纳有压缩弹簧23的弹簧室15向一次侧气室2内的第1控制室13流动,并且阻止空气从一次侧气室2内的第1控制室13向收纳有压缩弹簧23的弹簧室15流动。另外,第2引导构件26由比第2C型密封圈27的材质硬的材质形成。
如图4所示,在连结壳体6的靠第1壳体4侧的开口端部形成有朝向开口端缩径而成的圆锥形状的内侧定位部18。在连结壳体6的开口端部的外面形成有凹部6a,凹部6a形成有两个凸条部6b、6c。因此,由两个凸条部6b、6c的顶端部形成圆锥形状的内侧定位部18。
在第1壳体4的开口端部4a形成有越靠近开口端直径越大的圆锥形状的外侧定位部17。圆锥形状的外侧定位部17与圆锥形状的内侧定位部18相嵌合。因此,沿着圆锥形状的部位确定第1壳体4相对于连结壳体6的位置,能够容易地对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进行定位。而且,通过在连结壳体6的内侧定位部18的外侧安装第1壳体4的外侧定位部17,并且对外侧定位部17的顶端部进行压紧而将外侧定位部17安装到内侧定位部18。
接着,针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弹簧制动气室1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执行了停车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一次侧的压缩空气流出而打开与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相连接的一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将供给到一次侧气室2内的第1控制室13的压缩空气排出。另外,在执行了停车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二次侧的压缩空气流出而打开与二次侧流出流入孔12相连接的二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将二次侧气室3内的第2控制室14的压缩空气排出。这样的话,利用压缩弹簧23的作用力使第1活塞21向二次侧气室3 移动,并固定在停车制动工作位置。而且,弹簧制动气室1处于使固定于第1活塞21的第1推杆22朝向杆贯穿部7按压二次侧气室3内的隔膜31的状态。因此,保持着第2活塞32朝向杆贯穿部7移动的状态。于是,通过借助第2活塞32将楔块10保持在制动锁止位置,来维持停车制动的工作状态。
如图2所示,在解除了停车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压缩空气流入第1控制室13而打开一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将压缩空气向一次侧气室2内的第1控制室13供给。这样的话,利用所供给的压缩空气使第1活塞21沿着从二次侧气室3离开的方向移动到停车制动非工作位置。于是,解除隔膜31和第2活塞32的固定。
在操作脚踏制动时,为了向二次侧气室3的第2控制室14供给压缩空气,而打开二次侧流出流入阀。这样的话,利用所供给的压缩空气使隔膜31朝向杆贯穿部7移动。而且,在隔膜31朝向杆贯穿部7移动的同时,第2活塞32朝向杆贯穿部7移动。于是,借助第2活塞32使楔块10向制动工作位置移动。在弹簧制动气室1中,与向二次侧气室3内供给的压缩空气的供给量对应地改变制动工作量。
如图3所示,在解除了脚踏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二次侧气室3的压缩空气流出,而打开二次侧流出流入阀,从二次侧气室3内的第2控制室14排出压缩空气。这样的话,通过将压缩空气排出而使隔膜31朝向一次侧气室2移动。而且,在隔膜31朝向一次侧气室2移动的同时,第2活塞32朝向一次侧气室2移动。于是,通过借助第2活塞32使楔块10从制动工作位置离开而解除制动工作。
那么,如图2和图3所示,在解除了停车制动的状态下,将压缩空气向一次侧气室2内的第1控制室供给。此时,在万一压力调整不充分而对一次侧气室2内的第1控制室施加了过大的压力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朝向使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分开的方向移动,能够在内侧定位部18的圆锥部分与外侧定位部17的圆锥部分之间产生间隙。而且,能够容易地减少由设置于内侧定位部18和外侧定位部17之间的O型密封圈8所带来的过盈 量。于是,通过从该间隙和过盈量排出压缩空气,而使一次侧气室2内的压力降低,能够防止弹簧制动气室1的破损。
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使连结壳体6的圆锥形状的内侧定位部18与第1壳体4的圆锥形状的外侧定位部17相嵌合来安装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因此,在万一压力调整不充分而对一次侧气室2内的第1控制室13施加了过大的压力的情况下,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沿着使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分开的方向移动,能够在连结壳体6的内侧定位部18的圆锥部分与第1壳体4的外侧定位部17的圆锥部分之间产生间隙。于是,通过从该间隙排出压缩空气,而使一次侧气室2内的压力降低,能够防止弹簧制动气室1的破损。另外,能够通过改变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的安装部分来防止破损,从而避免由设置另外的构件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质量的增加。
而且,因为沿着圆锥形状的部分确定第1壳体4相对于连结壳体6的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的定位。
(2)连结壳体6的内侧定位部18与第1壳体4的外侧定位部17之间形成为轴密封结构。因此,在万一压力调整不充分而对一次侧气室2内的第1控制室13施加了过大的压力的情况下,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沿着使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分开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在内侧定位部18的圆锥部分和外侧定位部17的圆锥部分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能够容易减少过盈量。于是,通过从该减少的过盈量来排出压缩空气,使一次侧气室2内的压力降低,能够防止弹簧制动气室1的破损。
(3)通过对第1壳体4的外侧定位部17的顶端部进行压紧而将外侧定位部17安装到内侧定位部18。由此,能够不设置卡环等安装构件地安装连结壳体6和第1壳体4。于是,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另外,能够利用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变所得到的以下的实施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对于第1实施方式而言,利用形成凹部6a的凸条部6b、6c的顶端部形成 圆锥形状的内侧定位部18,该凹部6a作为用于保持O型密封圈8的保持部,但也可以使连结壳体6的开口端部自身形成为圆锥形状。
对于第1实施方式而言,在将第1壳体4相对于连结壳体6进行了组装后,通过对第1壳体4的开口端部4a进行压紧而将第1壳体4安装于连结壳体6。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将第1壳体4组装于连结壳体6后,利用卡环等其他构件将第1壳体4安装于连结壳体6。
对于第1实施方式而言,使用作为最适合轴密封结构的密封构件的O型密封圈8,但密封构件并不限于此。例如,密封构件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O形状,也可以是D形状。另外,也可以在轴密封结构中采用面密封。主要的是,在内侧定位部18的圆锥部分与外侧定位部17的圆锥部分之间产生间隙时能够容易地减少过盈量即可。
以下,参照图6~图8,说明弹簧制动气室的第2实施方式。
如图6~图8所示,弹簧制动气室101具有圆筒状的一次侧气室102(背负式)和与一次侧气室102相连结的圆筒状的二次侧气室103(辅助气室)。一次侧气室102的两端被封闭。二次侧气室103的一端敞开而另一端被封闭。在二次侧气室103的一端、即二次侧气室103的与靠近一次侧气室102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供第2推杆133贯穿的圆筒状的杆贯穿部107。
弹簧制动气室101具有:构成一次侧气室102的圆筒状的第1壳体104、构成二次侧气室103的圆筒状的第2壳体105以及作为连结部的连结壳体106,该连结壳体106与第1壳体104协作而构成一次侧气室102且与第2壳体105协作而构成二次侧气室103。第1壳体104具有开口端、位于与该开口端相反的一侧的封闭端以及位于所述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104a。第2壳体105在两端具有开口端。连结壳体106的截面呈I字形状,具有靠近第1壳体104的开口端和位于该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以下,称为连结壳体106的开口端部)。通过连结壳体106封闭第1壳体104而构成一次侧气室102,且通过连结壳体106封闭第2壳体105而构成二次侧气室103。第2壳体105具有构成二次侧气室103的大径部105a和构成杆贯穿部107的小径部105b。
在连结壳体106的开口端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部106a,该凹部106a用于设置作为密封构件的截面O形状的O型密封圈108。该凹部106a是由两个凸条部106b、106c形成的保持部,且沿着连结壳体106的外表面整周形成。在连结壳体106的一端部与第1壳体104的开口端部104a内抵接了的状态下,通过对第1壳体104的开口端部104a进行压紧,而将第1壳体104和连结壳体106相连接。
在第2壳体105的靠近连结壳体106的端部形成有肋105c,在连结壳体106的靠近第2壳体105的端部形成有肋106d。第2壳体105的肋105c和连结壳体106的肋106d利用卡环109进行连接固定。
在连结壳体106上形成有供压缩空气出入一次侧气室102的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1。该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1与用于控制压缩空气的流出流入的未图示的一次侧流出流入阀相连接。利用一次侧流出流入阀将压缩空气从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1向一次侧气室102供给,利用一次侧流出流入阀将空气从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1排出。
在连结壳体106上形成有供压缩空气出入二次侧气室103的二次侧流出流入孔112。该二次侧流出流入孔112与用于控制压缩空气的流出流入的未图示的二次侧流出流入阀相连接。利用二次侧流出流入阀将压缩空气从二次侧流出流入孔112向二次侧气室103供给,利用二次侧流出流入阀将空气从二次侧流出流入孔112排出。
在一次侧气室102内收纳有可沿轴向可滑动的圆筒状的第1活塞121。第1活塞121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一次侧气室102被第1活塞121划分成收纳有压缩弹簧123的弹簧室115和靠近连结壳体106的第1控制室113这两个室。在第1活塞121上固定有可与第1活塞121一体地沿轴向进退的圆筒状的第1推杆122。第1推杆122贯穿于连结壳体106的连通孔141。在一次侧气室102内设置有对第1活塞121向二次侧气室103侧施力的压缩弹簧123。第1推杆122的内部是空腔。在第1推杆122的内部设置有使弹簧室115的空气在二次侧气室103内的第2控制室114内循环的循环机构150。
在第1壳体104的封闭端的中央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安装压缩弹簧123的弹簧安装部161。弹簧安装部161是从第1壳体104的封闭端沿着轴向突出的凸部,其大小与压缩弹簧123的基端侧的内径大致一致。
在一次侧气室102内设置有使第1活塞121和第1推杆122强制地沿着从二次侧气室103离开的方向移动的释放螺栓160。在释放螺栓160的基端形成有六边形的头部。释放螺栓160贯穿于被设置于第1壳体104的封闭端的螺纹部162。释放螺栓160的顶端贯穿于第1推杆122内,设置于释放螺栓160的顶端的卡合部160a与第1推杆122卡合。在第1壳体104的封闭端的中央一体地形成有形成了螺纹槽162a的螺纹部162。螺纹部162设置于弹簧安装部161的内部。
另外,在第1壳体104的内侧面104b的靠近封闭端的部位形成有用于限制第1活塞121朝向封闭端移动的活塞承受部163。活塞承受部163向第1壳体104的内侧突出,并且沿着第1壳体104的内侧面的整周形成。通过使第1活塞121的开口端与活塞承受部163抵接来限制第1活塞121的移动。
该第1壳体104包含弹簧安装部161、螺纹部162以及活塞承受部163,并通过锻造形成为一体。另外,螺纹部162的螺纹槽162a是在锻造后形成。
在二次侧气室103内设置有将二次侧气室103内划分成连结壳体106侧的第2控制室114和配置有第2活塞132的活塞室116这两个室的隔膜131。隔膜131的缘部整周被第2壳体105的肋105c和连结壳体106的肋106d夹持而固定于二次侧气室103的内壁。隔膜131是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膜,利用供给到二次侧气室103内的压缩空气一边变形一边在二次侧气室103内移动。在二次侧气室103内配置有伴随着隔膜131的移动而与隔膜131一体地在杆贯穿部107移动的第2活塞132。第2活塞132包括安装于隔膜131的圆板部132a和在杆贯穿部107移动的棒状部132b。在棒状部132b的端部形成有圆筒状的槽孔部。在槽孔部中插入有棒状的第2推杆133。在第2活塞132的顶端部安装有引导第2活塞132在杆贯穿部107内滑动的圆筒状的导杆134。在第2活塞132和第2壳体105上安装有圆筒状的防尘罩135。第2活塞132的一个端部被固定于第2推杆133的侧面,并且防尘罩135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于第2壳体105的内壁。
第2推杆133的顶端的槽部与用于使制动鼓的制动片扩开的楔块110相连接。于是,对于弹簧制动气室101而言,通过向一次侧气室102的第1控制室113和二次侧气室103的第2控制室114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室供给压缩空气来驱动楔块110而进行制动工作。
在连结壳体106的限定连通孔141的内壁(周壁)上,从一次侧气室侧开始依次安装有:用于引导第1推杆122的滑动的树脂制的第1引导构件145、用于密闭连通孔141和第1推杆122的间隙的橡胶制的D型密封圈146以及用于阻止空气从二次侧气室103的第2控制室114向一次侧气室102的第1控制室113流动的橡胶制的第1C型密封圈147。第1C型密封圈147的截面C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二次侧气室103开口。
第1引导构件145设置在比第1C型密封圈147靠一次侧气室侧的位置。因此,当第1推杆122在连结壳体106的连通孔141的内壁滑动时,能够极力抑制被涂抹在第1推杆122的外壁的润滑脂被连结壳体106的连通孔141的内壁端部擦掉。而且,在第1引导构件145和第1C型密封圈147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润滑脂的空间,在第1推杆122滑动时,所储存的润滑脂被再一次涂遍壁面。
第1引导构件145的截面是将沿着第1推杆122的侧面延伸的长方体和设置于长方体的连通孔141的内壁侧的部位的凸部145a组合而成的形状。该凸部145a作为与作为安装构件的连通孔141的内壁卡合的卡合凸部发挥功能。D型密封圈146的截面是D形状。D型密封圈146通过使D字状的凸部与第1推杆122抵接来密闭一次侧气室102。与O型密封圈不同,容易发现D型密封圈146的扭曲,因此,能够在组装时防止扭曲。第1C型密封圈147是截面朝向二次侧气室103分叉成两股而成的形状。第1C型密封圈147允许空气从一次侧气室102的弹簧室115向二次侧气室103的第2控制室114流动,并且阻止空气从二次侧气室103的第2控制室114向一次侧气室102的弹簧室115流动。另外,第1引导构件145由比第1C型密封圈147的材质硬的材质形成。
在第1活塞121的外周面上,从二次侧气室侧依次安装有用于引导第1活塞121的滑动的树脂制的第2引导构件126、用于阻止空气从二次侧气室103向 一次侧气室102内的收纳有压缩弹簧123的弹簧室115流动的截面C字形状的橡胶制的第2C型密封圈127。第2C型密封圈127的截面C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二次侧气室103开口。
第2引导构件126设置在比第2C型密封圈127靠二次侧气室侧的位置。因此,当第1活塞121在第1壳体104的内壁滑动时,能够极力抑制被涂抹在第1壳体104的内壁的润滑脂被第2C型密封圈127擦掉。而且,在第2引导构件126和第2C型密封圈127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润滑脂的空间,在第1活塞121滑动时,所储存的润滑脂被再一次涂遍壁面。
第2引导构件126的截面是将沿着第1活塞121的侧面延伸的长方体和设置于长方体的第1活塞121的外周侧的部位的凸部126a组合而成的形状。该凸部126a作为与作为安装构件的第1活塞121的外周卡合的卡合凸部发挥功能。第2C型密封圈127是截面朝向二次侧气室3分叉成两股而成的形状。第2C型密封圈127允许空气从一次侧气室102内的收纳有压缩弹簧123的弹簧室115向一次侧气室102内的第1控制室113流动,并且阻止空气从一次侧气室102内的第1控制室113向收纳有压缩弹簧123的弹簧室115流动。另外,第2引导构件126由比第2C型密封圈127的材质硬的材质形成。
接着,针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弹簧制动气室101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执行了停车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一次侧的压缩空气流出,而打开与一次侧流出流入孔11相连接的一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将供给到一次侧气室102内的第1控制室113的压缩空气排出。另外,在执行了停车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二次侧的压缩空气流出,而打开与二次侧流出流入孔112相连接的二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将二次侧气室103内的第2控制室114的压缩空气排出。这样的话,利用压缩弹簧123的作用力使第1活塞121向二次侧气室103移动,并固定在停车制动工作位置。而且,弹簧制动气室101处于使固定于第1活塞121的第1推杆122朝向杆贯穿部107按压二次侧气室103内的隔膜131的状态。因此,第2活塞132保持着朝向杆贯穿部107移动的状态。于是,通过借助第2活塞132将楔块110保持在制动锁定位置,来 维持停车制动的工作状态。
如图7所示,在解除了停车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压缩空气流入第1控制室113而打开一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将压缩空气向一次侧气室102内的第1控制室113供给。这样的话,利用所供给的压缩空气使第1活塞121沿着从二次侧气室103离开的方向移动到停车制动非工作位置。此时,通过第1活塞121的开口端与活塞承受部163抵接而限制第1活塞121的移动。于是,解除隔膜131和第2活塞132的固定。
在这里,在压缩空气未向一次侧气室102的第1控制室113供给而使第1活塞121和第1推杆122不能移动到制动非工作位置时,通过旋进释放螺栓160而使释放螺栓160的卡合部160a与第1推杆122卡合,从而使第1活塞121和第1推杆122移动到制动非工作位置。
在操作脚踏制动时,为了向二次侧气室103的第2控制室114供给压缩空气而打开二次侧流出流入阀。这样的话,利用所供给的压缩空气使隔膜131朝向杆贯穿部107移动。而且,在隔膜131朝向杆贯穿部107移动的同时,第2活塞132朝向杆贯穿部107移动。于是,借助第2活塞132使楔块110向制动工作位置移动。在弹簧制动气室101中,与向二次侧气室103内供给的压缩空气的供给量相对应地改变制动工作量。
如图8所示,在解除了脚踏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二次侧气室103的压缩空气流出,而打开二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压缩空气从二次侧气室103内的第2控制室114排出。这样的话,通过将压缩空气排出而使隔膜131朝向一次侧气室102移动。而且,在隔膜131朝向一次侧气室102移动的同时,第2活塞132朝向一次侧气室102移动。于是,通过借助第2活塞132使楔块110从制动工作位置离开而解除制动工作。
那么,如图6所示,通过锻造使弹簧安装部161和螺纹部162与第1壳体104的封闭端形成为一体。因此,无需另外设置螺母和弹簧座,从而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另外,通过锻造使活塞承受部163与第1壳体104的内侧面104b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不使零件数量增加地限制第1活塞121的移动范围。
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4)在第1壳体104的封闭端设置有螺纹部162,通过锻造使第1壳体104的封闭端与螺纹部162形成为一体。另外,螺纹部162的螺纹槽是在锻造后通过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的。因此,不另外需要用于旋进释放螺栓160的内螺纹零件,能够削减零件数量。而且,平常使用时无需取下内螺纹零件和释放螺栓,能够防止丢失。另外,无需通过焊接等将螺母安装于第1壳体104,由于在由锻造形成的第1壳体104的封闭端仅形成有螺纹槽162a从而形成螺纹部162,所以组装作业很容易。而且,由于没有接合部,能够提高螺纹部162的强度。另外,作为第1壳体104的材质,适合使用成形性良好的锻造材料。特别是能够使用非铁金属的锻造材料、例如铝合金那样的成形性优异的材料、黄铜等铜合金以及钢铁材料。
(5)在第1壳体104的封闭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压缩弹簧的弹簧安装部,弹簧安装部通过锻造与封闭端形成为一体。因此,无需另外用于设置压缩弹簧123的弹簧座,所以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另外,无需通过焊接等将弹簧座安装于第1壳体104,只通过锻造来形成即可。而且,因为没有接合部,所以能够提高弹簧安装部161的强度。
(6)螺纹部162形成于弹簧安装部161。因此,与在第1壳体104分别设置螺纹部162和弹簧安装部161相比,也能够实现轻量化。
(7)在第1壳体104的内侧面104b上设置有活塞承受部163,活塞承受部163通过锻造而与第1壳体104的内侧面104b形成为一体。因此,在第1活塞121受到了压缩空气的施力时,能够限定第1活塞121的移动范围,防止第1活塞121进行不必要的移动,能够防止压缩弹簧123进行不必要的压缩。另外,能够不使零件数量增加地限制第1活塞121的移动范围。
(8)活塞承受部163沿着第1壳体104的内侧面104b的整周形成。因此,对第1活塞121进行可靠地阻挡,能够限制第1活塞121的移动。另外,即使由压缩弹簧123的卷绕产生的作用力相对于轴向倾斜,也能够防止第1活塞121发生倾斜。
另外,能够利用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变所得到的以下的实施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对于第2实施方式而言,活塞承受部163沿着第1壳体104的内侧面104b的整周形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果能够阻挡第1活塞121,则使活塞承受部163在第1壳体104的内侧面104b不连续亦可。即、可以在第1壳体104的内侧面104b的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活塞承受部163。
对于第2实施方式而言,形成有活塞承受部163,但是也可以省略活塞承受部163的结构。
对于第2实施方式而言,在弹簧安装部161形成有螺纹部162,但也可以使弹簧安装部161和螺纹部162分别设置于第1壳体104。另外,弹簧安装部161和螺纹部162分别通过锻造而与第1壳体104形成为一体。
对于第2实施方式而言,弹簧安装部161与第1壳体104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将作为弹簧保持部的弹簧座与第1壳体104分开设置。
对于第2实施方式而言,螺纹部162与第1壳体104一起通过锻造而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单独形成螺纹部162并通过焊接而与第1壳体104一体化。
以下,参照图9~图14,说明弹簧制动气室的第3实施方式。
如图9~图11所示,弹簧制动气室201具有:圆筒状的一次侧气室202(背负式)和与一次侧气室202相连结的圆筒状的二次侧气室203(辅助气室)。一次侧气室202的两端被封闭。二次侧气室203的一端敞开而另一端被封闭。在二次侧气室203的一端、即二次侧气室203的与靠近一次侧气室202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供第2推杆233贯穿的圆筒状的杆贯穿部207。
弹簧制动气室201具有:构成一次侧气室202的圆筒状的第1壳体204、构成二次侧气室203的圆筒状的第2壳体205以及作为连结部的连结壳体206,该连结壳体206与第1壳体204协作而构成一次侧气室202且与第2壳体205协作而构成二次侧气室203。第1壳体204具有:开口端、位于与该开口端相反的一侧的封闭端以及位于所述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204a。第2壳体205在两端具有开口端。连结壳体206的截面呈I字形状,具有靠近第1壳体204的开口端 和位于该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以下,称为连结壳体206的开口端部)。通过连结壳体206封闭第1壳体204而构成一次侧气室202,并且通过连结壳体206封闭第2壳体205而构成二次侧气室203。第2壳体205具有构成二次侧气室203的大径部205a和构成杆贯穿部207的小径部205b。
在连结壳体206的开口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设置作为密封构件的截面O形状的O型密封圈208的凹部206a。该凹部206a是由两个凸条部206b、206c形成的保持部,沿着连结壳体206的外表面整周形成。在连结壳体206的一端部与第1壳体204的开口端部204a内抵接了的状态下,对第1壳体204的开口端部204a进行压紧,将第1壳体204和连结壳体206相连接。
在第2壳体205的靠近连结壳体206的端部形成有肋205c,在连结壳体206的靠近第2壳体205的端部形成有肋6d。第2壳体205的肋205c与连结壳体206的肋6d利用卡环209进行连接固定。
在连结壳体206上形成有供压缩空气出入一次侧气室202的一次侧流出流入孔211。在该一次侧流出流入孔211连接有用于控制压缩空气的流出流入的未图示的一次侧流出流入阀。利用一次侧流出流入阀将压缩空气从一次侧流出流入孔211向一次侧气室202供给,利用一次侧流出流入阀将空气从一次侧流出流入孔211排出。
在连结壳体206上形成有供压缩空气出入二次侧气室203的二次侧流出流入孔212。在该二次侧流出流入孔212连接有用于控制压缩空气的流出流入的未图示的二次侧流出流入阀。利用二次侧流出流入阀将压缩空气从二次侧流出流入孔21向二次侧气室203供给,利用二次侧流出流入阀将空气从二次侧流出流入孔212排出。
在一次侧气室202内收纳有可沿轴向滑动的圆筒状的第1活塞221。第1活塞221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一次侧气室202被第1活塞221划分成收纳有压缩弹簧223的弹簧室215和靠近连结壳体206的第1控制室213这两个室。在第1活塞221上固定有可与第1活塞221一体地沿轴向进退的圆筒状的第1推杆222。第1推杆222贯穿于连结壳体206的连通孔241。第1推杆222的内部是空腔。在 第1推杆222的内部设置有使弹簧室215的空气在二次侧气室203内的第2控制室214循环的循环机构250。一次侧气室202内设置有用于对第1活塞221向二次侧气室203侧施力的压缩弹簧223。
在二次侧气室203内设置有将二次侧气室203内划分成连结壳体206侧的第2控制室214和配置有第2活塞232的活塞室216这两个室的隔膜231。隔膜231的缘部整周被第2壳体205的肋205c和连结壳体206的肋6d夹持而固定于二次侧气室203的内壁。隔膜231是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膜,利用供给到二次侧气室203内的压缩空气一边变形一边在二次侧气室203内移动。在二次侧气室203内配置有伴随着隔膜231的移动而与隔膜231一体地在杆贯穿部207移动的第2活塞232。第2活塞232包括安装于隔膜231的圆板部232a和在杆贯穿部207移动的棒状部232b。在棒状部232b的端部形成有圆筒状的槽孔部。在槽孔部中插入有棒状的第2推杆233。在第2活塞232的顶端部安装有引导第2活塞232在杆贯穿部207内滑动的圆筒状的导杆234。在第2活塞232和第2壳体205上安装有圆筒状的防尘罩235。第2活塞232的一个端部被固定于第2推杆233的侧面,并且防尘罩235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于第2壳体205的内壁。
第2推杆233的顶端的槽部与用于使制动鼓的制动片扩开的楔块210相连接。于是,对于弹簧制动气室201而言,通过向一次侧气室202的第1控制室213和二次侧气室203的第2控制室214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室供给压缩空气来驱动楔块210而进行制动工作。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连结壳体206的限定连通孔241的内壁(周壁)上,从一次侧气室侧开始依次安装有:用于引导第1推杆222的滑动的树脂制的第1引导构件245、用于将连通孔241的壁面和第1推杆222的间隙密闭的橡胶制的D型密封圈246以及用于阻止空气从二次侧气室203的第2控制室214侧向一次侧气室202的第1控制室213流动的截面C字形状的橡胶制的第1C型密封圈247。第1C型密封圈247的截面C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二次侧气室203开口。另外,第1C型密封圈247相当于第1密封构件,D型密封圈246相当于第3密封构件。
第1引导构件245设置在比第1C型密封圈247靠一次侧气室侧的位置。详细而言,第1引导构件245设置于轴向上的、连结壳体206的内壁上的比第1C型密封圈247靠一次侧气室202的部位。因此,当第1推杆222在连结壳体206的连通孔241的内壁滑动时,能够极力抑制被涂抹在第1推杆222的外壁的润滑脂被连结壳体206的连通孔241的内壁端部擦掉。而且,在第1引导构件245和第1C型密封圈247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润滑脂的空间,在第1推杆222滑动时,所储存的润滑脂被再一次涂遍壁面。
第1引导构件245的截面是将沿着第1推杆222的侧面延伸的长方体和设置于长方体的连通孔241的内壁侧的部位的凸部245a组合而成的形状。该凸部245a作为与作为安装构件的连通孔241的内壁卡合的卡合凸部发挥功能。D型密封圈246的截面是D形状。D型密封圈246通过使D字状的凸部与第1推杆222抵接来密闭一次侧气室202。与O型密封圈不同,容易发现D型密封圈246发生扭曲,因此,能够在组装时防止扭曲。第1C型密封圈247是截面朝向二次侧气室203分叉成两股而成的形状。第1C型密封圈247允许空气从一次侧气室202的弹簧室215向二次侧气室203的第2控制室214流动,并且阻止空气从二次侧气室203的第2控制室214向一次侧气室202的弹簧室215流动。另外,第1引导构件245由比第1C型密封圈247的材质硬的材质形成。
在连结壳体206的连通孔241的内壁上,沿着整周形成有用于收纳第1引导构件245的凸部245a的第1引导收纳凹部242。另外,在连通孔241的内壁上,沿着整周形成有用于收纳D型密封圈246的D型密封圈收纳凹部243。收纳于D型密封圈收纳凹部243的D型密封圈246只有D字状的凸部246a突出。而且,在连通孔241的内壁上,沿着整周形成有用于收纳第1C型密封圈247的第1C型密封圈收纳凹部244。
循环机构250设置于第1推杆222的顶端部。即、在第1推杆222的顶端部形成有用于收纳阀的阀收纳部251。该阀收纳部251贯穿第1推杆222的内部空间和顶端。另外,在第1推杆222的顶端部形成有贯穿阀收纳部251的连通孔252。在阀收纳部251内形成有用于承受作为阀的循环活塞253的阀座251a。 在阀收纳部251内收纳有:对循环活塞253施力的弹簧254、循环活塞253以及用于将循环活塞253保持在阀收纳部251内的球255。在使第1活塞221从二次侧气室203的第2活塞232离开时,利用存在于第1推杆222内的压缩空气使循环活塞253从阀座251a离开。由此,存在于第1推杆222内的压缩空气在阀收纳部251内穿过,并从连通孔252朝向二次侧气室203的第2控制室214排出。
在第1推杆222位于一次侧气室202内的、停车制动非工作时,循环机构250的连通孔252位于D型密封圈246和第1C型密封圈247之间并开口。在该状态下,在第1推杆222内存在有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压缩空气从阀收纳部251内穿过连通孔252,在关闭第1C型密封圈247的两个分叉部分后向二次侧气室侧通过。
如图14所示,在第1活塞221的外周面上,从二次侧气室侧依次安装有用于引导第1活塞221的滑动的树脂制的第2引导构件226、用于阻止空气从二次侧气室203向一次侧气室202内的收纳有压缩弹簧223的弹簧室115流动的截面C字形状的橡胶制的第2C型密封圈227。第2C型密封圈227的截面C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二次侧气室203开口。另外,第2C型密封圈227相当于第2密封构件。
第2引导构件226设置在比第2C型密封圈227靠二次侧气室侧的位置。详细而言,第2引导构件226设置于轴向上的、第1活塞221的外周面上的比第2C型密封圈227靠二次侧气室203的部位。因此,当第1活塞221在第1壳体204的内壁滑动时,能够极力抑制被涂抹在第1壳体204的内壁的润滑脂被第2C型密封圈227擦掉。而且,在第2引导构件226和第2C型密封圈227之间具有用于储存润滑脂的空间,在第1活塞221滑动时,所储存的润滑脂被再一次涂遍壁面。
第2引导构件226的截面是将沿着第1活塞221的侧面延伸的长方体和设置于长方体的第1活塞221的外周侧的部位的凸部226a组合而成的形状。该凸部226a作为与作为安装构件的第1活塞221的外周卡合的卡合凸部发挥功能。第2C型密封圈227是截面朝向二次侧气室203分叉成两股而成的形状。第2C型密封圈227允许空气从一次侧气室202内的收纳有压缩弹簧223的弹簧室 215向一次侧气室202内的第1控制室213流动,并且阻止空气从一次侧气室202内的第1控制室213向收纳有压缩弹簧223的弹簧室215流动。另外,第2引导构件226由比第2C型密封圈227的材质硬的材质形成。
在第1活塞221的外周上沿着整周形成有用于收纳第2引导构件226的凸部226a的第2引导收纳凹部224。另外,在第1活塞221的外周上沿着整周形成有用于收纳第2C型密封圈227的第2C型密封圈收纳凹部225。第2引导构件226和第2C型密封圈227与第1活塞221一起滑动。
接着,针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在执行了停车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一次侧的压缩空气流出而打开与一次侧流出流入孔211相连接的一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将供给到一次侧气室202内的第1控制室213的压缩空气排出。另外,在执行了停车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二次侧的压缩空气也流出,而打开与二次侧流出流入孔212相连接的二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使二次侧气室203内的第2控制室214的压缩空气流出。这样的话,利用压缩弹簧223的作用力使第1活塞221向二次侧气室203移动,并固定在停车制动工作位置。而且,弹簧制动气室201处于使固定于第1活塞221的第1推杆222朝向杆贯穿部207按压二次侧气室203内的隔膜231的状态。因此,第2活塞232保持着朝向杆贯穿部207移动的状态。于是,通过借助第2活塞232将楔块210保持在制动锁定位置,从而维持停车制动的工作状态。
如图10所示,在解除了停车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压缩空气流入第1控制室213而打开一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将压缩空气向一次侧气室202内的第1控制室213供给。这样的话,利用所供给的压缩空气使第1活塞221向一次侧气室侧移动,并移动到停车制动非工作位置。于是,解除隔膜231和第2活塞232的固定。
在操作脚踏制动时,为了向二次侧气室203的第2控制室214供给压缩空气,而打开二次侧流出流入阀。这样的话,利用所供给的压缩空气使隔膜231朝向杆贯穿部207移动。而且,在隔膜231朝向杆贯穿部207移动的同时,第2 活塞232朝向杆贯穿部207移动。于是,借助第2活塞232使楔块210移动到制动工作位置。在弹簧制动气室201中,与向二次侧气室203内供给的压缩空气的供给量相对应地改变制动工作量。
如图11所示,在解除了脚踏制动的工作操作时,为了使二次侧气室203的压缩空气流出,而打开二次侧流出流入阀,从而从二次侧气室203内的第2控制室214排出压缩空气。这样的话,通过将压缩空气排出而使隔膜231朝向一次侧气室202移动。而且,隔膜231朝向一次侧气室202移动,并且第2活塞232朝向一次侧气室202移动。于是,通过借助第2活塞232使楔块210从制动工作位置离开而解除制动工作。
那么,对于第3实施方式的弹簧制动气室201而言,在第1推杆222和连通孔241之间设置有第1引导构件245、作为密封构件的第1C型密封圈247以及D型密封圈246。另外,在第1活塞221和第1壳体204之间设置有第2引导构件226和作为密封构件的第2C型密封圈227。在这里,对于以往的弹簧制动气室而言,采用引导构件和密封构件成为一体的构件,因此,难以同时满足作为引导构件的性能和作为密封构件的性能。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和密封构件是不同的构件,因此,能够使各个构件分别带有所希望的性能。另外,能够只更换劣化的构件即可,能够实现性能的维持和维修费用的降低。
而且,对于第3实施方式的弹簧制动气室201而言,第1引导构件245由比第1C型密封圈247的材质硬的材质形成,第2引导构件226由比第2C型密封圈227的材质硬的材质形成。因此,即使由于压缩弹簧223的卷绕而使相对于一次侧气室202的轴向而言的横向的力作用于第1活塞221,也能够提高第1引导构件245的耐久性,因此抑制第1C型密封圈247的劣化,并且能够使第1推杆222和第1活塞221顺畅地滑动。
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9)在第1推杆222和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1C型密封圈247和第1引导构件245。因此,带有密封功能的第1C型密封圈247和带有引导功能的第1引导构件245是不同的构件,能够使各个构件分别带有所希望的性能。而且, 第1引导构件245是由比第1C型密封圈247的材质硬的材质构成。因此,即使由于压缩弹簧223的卷绕而使相对于一次侧气室202的轴向而言的横向的力作用于第1活塞221,也能够提高耐久性,因此抑制劣化,并且通过使第1推杆222顺畅地滑动而能够使第1活塞221顺畅地滑动。
(10)在第1活塞221和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2C型密封圈227和第2引导构件226。因此,带有密封功能的第2C型密封圈227和带有引导功能的第2引导构件226是不同的构件,能够使各个构件分别带有所希望的性能。而且,第2引导构件226是由比第2C型密封圈227的材质硬的材质构成。因此,即使由于压缩弹簧223的卷绕而使相对于一次侧气室202的轴向而言的横向的力作用于第1活塞221,也能够提高第2引导构件226的耐久性,因此抑制第2C型密封圈227的劣化,并且能够使第1活塞221顺畅地滑动。
(11)连通孔241的内壁(周壁)作为安装构件发挥功能,在第1引导构件245的与安装构件相对的部位设置有凸部245a,凸部245a与安装构件卡合。因此,在滑动面侧未设置卡合部,就能够确保第1引导构件245的滑动面较大。例如,安装于连通孔241的内壁的第1引导构件245能够确保与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的滑动面。第1活塞221的外周面作为安装构件发挥功能,并且在第2引导构件226的与安装构件相对的部位设置有凸部226a。因此,在滑动面侧未设置卡合部,就能够确保第2引导构件226的滑动面较大。
(12)第1引导构件245设置在比第1C型密封圈247靠一次侧气室202侧的位置,第2引导构件226设置在比第2C型密封圈227靠二次侧气室203侧的位置。因此,当第1活塞221在一次侧气室202的内壁滑动时,能够极力抑制被涂抹在一次侧气室202的内壁的润滑脂被第1C型密封圈247擦掉。另外,当第1推杆222在连通孔241的内壁滑动时,能够极力抑制被涂抹在连通孔241的内壁的润滑脂被第2C型密封圈227擦掉。
(13)在第1推杆222和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D型密封圈246。因此,能够可靠地对第1推杆222和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进行密闭。
(14)使D型密封圈246的D字状的凸部246a与第1推杆222抵接。因此, 能够可靠地对第1推杆222和连通孔241的内壁的之间进行密闭。另外,D型密封圈246的抵接位置被固定,因此,能够防止D型密封圈246的扭曲。
另外,能够利用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变所得到的以下的实施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第1活塞221和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1引导构件245、D型密封圈246以及第1C型密封圈247,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D型密封圈246和第1C型密封圈247成为一体的构件。即、如图15所示,在第1活塞221和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1引导构件245和密封构件249。密封构件249作为D型密封圈246和第1C型密封圈247发挥功能。于是,能够使第1引导构件245和密封构件249分别带有所希望的性能,同时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对于第3实施方式而言,在第1活塞221和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具有作为第3密封构件的D型密封圈246、可使用O型密封圈等其他形状的密封构件作为第3密封构件。
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作为第3密封构件的D型密封圈246。
对于第3实施方式而言,第1引导构件245设置在比第1C型密封圈247靠一次侧气室侧的位置,第2引导构件226设置在比第2C型密封圈227靠二次侧气室侧的位置。但是,如果能够减少对第1活塞221的滑动的影响,那么将第1C型密封圈247设置在比第1引导构件245靠一次侧气室侧的位置、将第2C型密封圈227设置在比第2引导构件226靠二次侧气室侧的位置亦可。
对于第3实施方式而言,在第1引导构件245和第2引导构件226的与安装构件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卡合凸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果能够确保第1引导构件245和第2引导构件226的滑动面积,那么与安装构件卡合的部分也可以形成在其他部位。
对于第3实施方式而言,在第1活塞221和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2C型密封圈227和第2引导构件226,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果第1活塞221能够顺畅地滑动,那么也可以简化在第1活塞221和连通孔241的内壁之间的密 封构件和引导构件。
Claims (13)
1.一种弹簧制动气室,其中,该弹簧制动气室具有:
第1壳体,其是构成一次侧气室的圆筒状的第1壳体,所述第1壳体具有开口端、位于与该开口端相反的一侧的封闭端以及位于所述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在该开口端部形成有越靠近所述开口端直径越大的圆锥形状的外侧定位部;
第2壳体,其是构成二次侧气室的圆筒状的第2壳体;
连结壳体,其用于连结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该连结壳体具有靠近第1壳体的开口端和位于该连结壳体开口端附近的开口端部,在该开口端部形成有越靠近所述开口端直径越小的圆锥形状的内侧定位部,
在所述内侧定位部和所述外侧定位部之间设置有构成轴密封结构的密封构件和用于保持所述密封构件的保持部,
所述保持部是由两个凸条部形成的凹部,
通过在所述内侧定位部的外侧安装所述外侧定位部,而将所述第1壳体相对于所述连结壳体定位,
将所述外侧定位部的顶端部压紧,从而将所述外侧定位部安装于所述内侧定位部,
位于所述第1壳体的开口端部的开口端侧的第1凸条部与所述外侧定位部之间存在间隙,位于远离所述第1壳体开口端部侧的第2凸条部与所述外侧定位部接触。
2.一种弹簧制动气室,其中,该弹簧制动气室具有:
一次侧气室;
第1活塞,其收纳于所述一次侧气室;
压缩弹簧,其具有向所述第1活塞施加的作用力;
二次侧气室;
第2活塞,其收纳于所述二次侧气室且通过供给压缩空气来进行移动;
连结部,其用于连结所述一次侧气室和所述二次侧气室,该连结部具有限定连通孔的周壁;
推杆,其设置于所述第1活塞且贯穿于所述连通孔,该推杆在被所述压缩弹簧施力时对所述第2活塞进行保持;
第1密封构件,其设置于所述推杆和所述连通孔的所述周壁之间;
第1引导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1密封构件的附近,用于引导所述推杆的移动,该第1引导构件由比所述第1密封构件的材质硬的材质构成;以及
循环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推杆,用于使所述一次侧气室内的收纳有压缩弹簧的弹簧室的空气在所述二次侧气室内循环;
所述循环机构具有阀收纳部以及贯通孔,所述阀收纳部贯穿所述推杆的内部空间和顶端,用于收纳阀,所述贯通孔设于所述推杆的顶端部并贯通所述阀收纳部,
在所述推杆位于所述一次侧气室内时,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第1密封构件和所述第1引导构件之间并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该弹簧制动气室还具有:
第2密封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1活塞和所述一次侧气室的内壁之间;
第2引导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附近,用于引导所述第1活塞的移动,
所述第2引导构件由比所述第2密封构件的材质硬的材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
所述连通孔的所述周壁作为安装构件发挥功能,
在所述引导构件的与所述安装构件相对的部位设置有卡合凸部,该卡合凸部与所述安装构件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
所述第1引导构件设置在比所述第1密封构件靠所述一次侧气室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
所述第2引导构件设置在比所述第2密封构件靠所述二次侧气室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
该弹簧制动气室还具有设置于所述推杆和所述连通孔的所述周壁之间的第3密封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
所述第3密封构件是具有凸部的D字状的D型密封圈,
所述凸部与所述推杆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还具有:
第1壳体,其是构成一次侧气室的圆筒状的第1壳体,所述第1壳体具有开口端和位于与该开口端相反的一侧的封闭端;
第2壳体,其是构成二次侧气室的圆筒状的第2壳体;
螺纹部,其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的封闭端;
释放螺栓,其贯穿于该螺纹部,在所述推杆无法通过常规操作进行移动时,为了使所述推杆机械性地移动到制动非工作位置,而借助所述螺纹部使所述释放螺栓旋进,
所述第1壳体通过锻造形成,
所述封闭端和所述螺纹部形成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该弹簧制动气室还具有:
弹簧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的封闭端,并且用于安装所述压缩弹簧,
该弹簧安装部与所述封闭端形成为一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
所述螺纹部形成于所述弹簧安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
该弹簧制动气室还具有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的内侧面的活塞承受部,该活塞承受部在所述第1活塞利用压缩空气克服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而被施力时,限制所述第1活塞的移动量,
并且所述活塞承受部与所述第1壳体的内侧面形成为一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弹簧制动气室,其中,
所述活塞承受部沿着所述第1壳体的内侧面的整周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43937A JP5948224B2 (ja) | 2012-11-05 | 2012-11-05 | スプリング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 |
JP2012243936A JP6039367B2 (ja) | 2012-11-05 | 2012-11-05 | スプリング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 |
JP2012-243936 | 2012-11-05 | ||
JP2012-243937 | 2012-11-05 | ||
JP2012243938A JP6147487B2 (ja) | 2012-11-05 | 2012-11-05 | スプリング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 |
JP2012-243938 | 2012-11-05 | ||
PCT/JP2013/079929 WO2014069663A1 (ja) | 2012-11-05 | 2013-11-05 | スプリング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5788A CN104755788A (zh) | 2015-07-01 |
CN104755788B true CN104755788B (zh) | 2017-05-31 |
Family
ID=5062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56873.8A Active CN104755788B (zh) | 2012-11-05 | 2013-11-05 | 弹簧制动气室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06140B2 (zh) |
EP (1) | EP2916028B1 (zh) |
CN (1) | CN104755788B (zh) |
WO (1) | WO20140696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27616B2 (en) * | 2013-05-24 | 2016-01-05 |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 Blocking device for spring brake |
DE102013217065C5 (de) * | 2013-08-27 | 2022-11-17 | Saf-Holland Gmbh | Bremseinheit |
ES2640450T3 (es) * | 2013-12-19 | 2017-11-03 | Wabco Europe Bvba | Cilindro de freno |
DE102014209909B4 (de) * | 2014-05-23 | 2016-06-02 | Saf-Holland Gmbh | Bremssystem |
US10913439B2 (en) * | 2017-03-28 | 2021-02-09 | Tse Brakes, Inc. | Vehicles and braking systems for vehicles having a spring brake actuator with replaceable push rod assembly |
US11639166B2 (en) * | 2020-02-17 | 2023-05-02 | Tse Brakes, Inc. | Spring brake actuators |
CN111779778B (zh) * | 2020-06-05 | 2023-06-23 | 山东力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重型卡车用弹簧制动气室 |
US20230007848A1 (en) * | 2021-07-09 | 2023-01-12 |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 Air Brake System Having an Improved Anti-Compounding Function |
KR20230017014A (ko) * | 2021-07-27 | 2023-02-03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S캠 브레이크 |
EP4173911B1 (en) * | 2021-11-02 | 2024-06-26 |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 Diaphragm brake cylinder with reduction ring integrated in the diaphragm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11795A (en) * | 1972-12-09 | 1975-10-14 | Bendix Westinghouse Ltd | Piston and cylinder apparatus |
US4480531A (en) * | 1980-12-11 | 1984-11-06 | Wabco Fahrzeugbremsen Gmbh | Mechanical quick-release mechanism for spring-loaded brake cylinders |
WO2009075659A2 (en) * | 2007-12-11 | 2009-06-18 | Orsan Ticari Arac Sistemleri Ltd. Sti. | Emergency chamber locking mechanism in the bellows with diaphragm and piston |
CN102159437A (zh) * | 2008-09-17 | 2011-08-17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由导环和至少一个密封件组成的密封装置的组合式的运转制动-和弹簧储能制动缸 |
CN102177058A (zh) * | 2008-10-09 | 2011-09-07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给刚性的制动活塞规定公差的密封装置的翻转部的机动车制动缸 |
CN102245451A (zh) * | 2008-12-10 | 2011-11-16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包含带有径向外侧的凹部的导向环的密封装置的弹簧储能制动缸 |
JP2012087870A (ja) * | 2010-10-19 | 2012-05-10 |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 ピストンカップ、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装置、アクチュエーター装置 |
CN102686465A (zh) * | 2009-12-16 | 2012-09-19 | 纳博特斯克汽车株式会社 | 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 |
WO2012141341A2 (ja) * | 2011-04-14 | 2012-10-18 | ナブテス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株式会社 | 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ブーツ部材、及びブッシュ部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12181A (en) | 1968-12-09 | 1973-01-23 | Certain Teed Prod Corp | Internal air assisted brake actuator |
EP0127560B1 (en) | 1983-04-29 | 1990-01-03 |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 Threaded coupling comprising a ventable seal |
US4893844A (en) | 1983-04-29 | 1990-01-16 |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 Tubular coupling with ventable seal |
GB8321627D0 (en) * | 1983-08-11 | 1983-09-14 | Bendix Ltd | Fluid pressure operable actuators |
EP0542568A3 (en) * | 1991-11-15 | 1993-08-04 | Bendix Limited | Spring force actuators |
US5353688A (en) * | 1992-06-26 | 1994-10-11 | Nai Anchorlok, Inc. | Tamper-resistant brake actuator |
US5640894A (en) * | 1995-12-05 | 1997-06-24 | Indian Head Industries, Inc. | Method of assembly for tamper-resistant brake actuator |
US5676036C1 (en) * | 1996-10-07 | 2001-03-27 | Indian Head Inc | Small envelope tamper-resistant spring brake actuator |
DE19846850C1 (de) * | 1998-10-12 | 2000-05-25 | Knorr Bremse Systeme | Druckfederanordnung in einem Bremszylinder, insbesondere von Feststellbremsen bei Nutzfahrzeugen |
WO2003080418A1 (en) * | 2002-03-21 | 2003-10-02 | Arfesan Arkan Fren Elemanlari San. Ve Tic. A.S. | Spring brake actuator which accomodates double o-ring on its adapter plate for improved sealing |
JP2006123873A (ja) | 2004-11-01 | 2006-05-18 | Nabtesco Corp | ブレーキアクチュエータ |
DE102005005722A1 (de) * | 2005-02-09 | 2006-08-10 | Wabco Gmbh & Co.Ohg | Beatm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kombinierten Federspeicher-und Betriebsbremszylinder |
CN2846243Y (zh) * | 2005-12-12 | 2006-12-13 | 瑞立集团有限公司 | 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 |
US8100047B2 (en) * | 2008-10-20 | 2012-01-24 | Haldex Brake Corporation | Slip seal diaphragm for spring brake actuator |
JP2011085227A (ja) | 2009-10-19 | 2011-04-28 |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 スプリング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に於けるダストカバーの構造 |
US9073527B2 (en) * | 2011-03-31 | 2015-07-07 | Haldex Brake Corporation | Smooth bore dynamic center seal for spring brake actuator |
US9688261B2 (en) * | 2012-03-16 | 2017-06-27 | Haldex Brake Products Corporation | Spring brake actuator with a caging bolt bearing joining a pressure plate and actuator tube |
-
2013
- 2013-11-05 US US14/439,035 patent/US101061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1-05 EP EP13850303.2A patent/EP2916028B1/en active Active
- 2013-11-05 CN CN201380056873.8A patent/CN104755788B/zh active Active
- 2013-11-05 WO PCT/JP2013/079929 patent/WO201406966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11795A (en) * | 1972-12-09 | 1975-10-14 | Bendix Westinghouse Ltd | Piston and cylinder apparatus |
US4480531A (en) * | 1980-12-11 | 1984-11-06 | Wabco Fahrzeugbremsen Gmbh | Mechanical quick-release mechanism for spring-loaded brake cylinders |
WO2009075659A2 (en) * | 2007-12-11 | 2009-06-18 | Orsan Ticari Arac Sistemleri Ltd. Sti. | Emergency chamber locking mechanism in the bellows with diaphragm and piston |
CN102159437A (zh) * | 2008-09-17 | 2011-08-17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由导环和至少一个密封件组成的密封装置的组合式的运转制动-和弹簧储能制动缸 |
CN102177058A (zh) * | 2008-10-09 | 2011-09-07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给刚性的制动活塞规定公差的密封装置的翻转部的机动车制动缸 |
CN102245451A (zh) * | 2008-12-10 | 2011-11-16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包含带有径向外侧的凹部的导向环的密封装置的弹簧储能制动缸 |
CN102686465A (zh) * | 2009-12-16 | 2012-09-19 | 纳博特斯克汽车株式会社 | 弹簧制动器室的构造 |
JP2012087870A (ja) * | 2010-10-19 | 2012-05-10 |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 ピストンカップ、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装置、アクチュエーター装置 |
WO2012141341A2 (ja) * | 2011-04-14 | 2012-10-18 | ナブテス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株式会社 | 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ブーツ部材、及びブッシュ部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16028A1 (en) | 2015-09-09 |
WO2014069663A1 (ja) | 2014-05-08 |
EP2916028A4 (en) | 2016-08-10 |
US10106140B2 (en) | 2018-10-23 |
EP2916028B1 (en) | 2019-02-20 |
CN104755788A (zh) | 2015-07-01 |
US20150246667A1 (en) | 2015-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55788B (zh) | 弹簧制动气室 | |
CN101479472B (zh) | 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具有密封件的活塞泵 | |
US11027717B2 (en) | Hydraulic bicycle system | |
US8037857B2 (en) | Hydraulic support element for a switchable cam follower of a valve driv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3291786B (zh) | 导向销 | |
EP2835603B1 (en) | A receiver dry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receiver dryer | |
US9073527B2 (en) | Smooth bore dynamic center seal for spring brake actuator | |
CN101617134A (zh) | 铰链装置和/或轴承装置 | |
JP2013113443A (ja) | 油圧制御式のリザーバチャンババルブ | |
EP1484538A1 (en) | Normally open solenoid valve | |
US11260933B2 (en) | Shock-absorbing front fork assembly of motorcycle | |
CN101208536B (zh) | 具有整体止动件的合成橡胶弹性缓冲器 | |
CN101652280B (zh) | 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活塞泵 | |
KR20190034224A (ko) | 전자식 슬립 제어 가능한 차량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유압 유닛용 하우징 블록 | |
JP4180451B2 (ja) | バルブコア | |
CN104417702B (zh) | 带阀门的油压碟刹 | |
JP2005036963A (ja) | バルブコア | |
CN107076176B (zh) | 带导向机构的无杆气缸 | |
CN201786805U (zh) | 应用于重力浇铸机的液压油缸 | |
JP4476688B2 (ja) | 単筒型油圧緩衝器 | |
JP2010127444A (ja) | シール部材 | |
US20080277520A1 (en) | Tensioning Device For Seatbelts With an Olive-Shaped Piston | |
JP5948224B2 (ja) | スプリング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 | |
US7121094B2 (en) | Center valve for master cylinder | |
JP6147487B2 (ja) | スプリングブレーキチャンバ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Nabtesco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