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5720A - 带有具有通孔的气缸的阀组件 - Google Patents

带有具有通孔的气缸的阀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5720A
CN104755720A CN201380056186.6A CN201380056186A CN104755720A CN 104755720 A CN104755720 A CN 104755720A CN 201380056186 A CN201380056186 A CN 201380056186A CN 104755720 A CN104755720 A CN 104755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exhaust stream
turbine
hole
turbosuper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61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5720B (zh
Inventor
J·马维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n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n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ner Inc filed Critical BorgWarn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55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5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5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57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02B37/183Arrangements of bypass valves or actuators therefor
    • F02B37/186Arrangements of actuators or linkage for bypass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02B37/183Arrangements of bypass valves or actuator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使用排气流来驱动涡轮机叶轮(12)的涡轮增压器(10),该涡轮机叶轮具有带有废气门阀(28,128)的一个圆筒或活塞式废气门阀组件(26,126),该废气门阀控制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的排气流从而控制涡轮机工作。气缸(30,130)是在管状腔室(22)内可移动的并且在该涡轮机壳体(20)中通过废气门端口(24)起作用以控制排气流,该气缸可以具有一个通孔(32,132)。一个致动器(36,136)可操作地控制该气缸(30,130)的移动。

Description

带有具有通孔的气缸的阀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2年11月14日提交的并且题为“带有具有通孔的气缸的阀组件”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726,174的优先权及所有权益。
背景
披露的领域
本披露涉及用于排气驱动的涡轮增压器的部件。更具体地,本披露涉及在涡轮机壳体中使用的圆筒或活塞式废气门阀设计,其中气缸具有一个通孔。
相关技术的说明
涡轮增压的优点包括功率输出增大、燃料消耗小以及污染物排放减少。不再主要从高功率性能方面来看发动机的涡轮增压,而是视作一种基于较低二氧化碳(CO2)排放的减少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手段。当前,涡轮增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使用排气能量来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在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中,燃烧空气在被供给到发动机之前被预先压缩。该发动机与一个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吸入了相同体积的空气燃料混合物,但由于较高的压力,因此较高的密度的更多的空气和燃料质量以一种受控的方式被供给到燃烧室中。因此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从而发动机的功率输出相对于速度和工作容积增大。
在排气涡轮增压中,普通情况下被浪费掉的排气能量中的一些能量被用来驱动涡轮机。该涡轮机包括一个涡轮机叶轮,该涡轮机叶轮安装在一个轴上并且通过排气流而旋转地驱动。涡轮增压器将一些通常被浪费掉的排气能量中的一些能量返回到发动机,从而有助于发动机效率和节省燃料。被该涡轮机驱动的压缩机吸取过滤的周围空气,将其压缩,并且然后将它供给到发动机。该压缩机包括一个压缩机叶轮,该压缩机叶轮安装在该同一轴上而使得该涡轮机叶轮的旋转致使该压缩机叶轮旋转。
涡轮增压器典型地包括连接至发动机的排气歧管上的一个涡轮机壳体、连接至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的一个压缩机壳体、以及将该涡轮机壳体和压缩机壳体联接在一起的一个中央轴承壳体。涡轮机壳体内的涡轮机叶轮是由从排气歧管供应的排气进气流可旋转地驱动的。
本披露聚焦于布置在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壳体中的一个废气门阀。废气门(WG)阀组件包括能够引导显著部分(实例中为约30%)的排气围绕(即,绕过)涡轮增压器涡轮机的一个阀、通气孔和/或旁道,以用于限制/控制涡轮机工作,因此在适当时仅利用可用排气能量的一部分。由此,WG阀组件调节排气流并且确保涡轮机叶轮不以不希望的速度回转。
对于固定几何形状的涡轮增压器(即,没有WG)而言,涡轮机必须被选择成使得,在额定条件(高的发动机速度、最大功率)下,涡轮机叶轮速度不过分大。然而,这通常意味着,在峰值转矩条件下(中间发动机速度、最大转矩),涡轮机壳体是不希望大,从而对瞬时响应和发动机转矩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在峰值转矩与额定条件之间获得更好的折中,通常使用废气门。废气门选择性地允许一部分排气流绕过涡轮增压器,确切地讲是绕过涡轮机,从而管理从可用排气流中提取的能量的量。
减小废气门阀的打开量就减小了允许绕过该涡轮机的排气流的量,这将增大进入进气歧管的空气的压力。用于该阀的致动器可以调整排气是否穿过该废气门而绕过涡轮机。
废气门阀可以按常规方式例如由气动致动器或电动致动器来操作以允许一些排气流绕过涡轮机。由于更高的要求和增大的荷载,排气温度、压力条件以及废气门阀和致动器上的应力增大。
常规的废气门阀可能具有大量零件从而是复杂的。此类废气门阀基本上执行打开/关闭功能。
概述
本披露提供了具有废气门阀的废气门阀组件,例如带有通孔的可移动气缸。气缸可以被适配成用于旋转形式的滚轮圆筒阀或往复运动形式的活塞阀。该滚轮圆筒阀具有在管状腔室内旋转的一个横向通孔。该活塞阀在带有多个不同特征的管状腔室内线性地往复运动以控制排气流。在活塞阀的一个实施例中,气缸也可以包括一个横向通孔,该横向通孔包括外部径向凹槽,以用于控制排气流。
布置在涡轮机壳体中的废气门阀是使显著部分的发动机排气流排出或围绕该涡轮机绕行以限制/控制涡轮机工作的一个阀。通过选择性地允许排气流绕过涡轮机,该涡轮增压器在适当时仅使用一部分的可用排气能量。由此,该废气门阀还确保了涡轮机叶轮不以不希望的速度回转。
包括该滚轮圆筒阀在内的废气门阀可以具有多个横向通孔,例如圆筒中的泪滴形孔,用于调制或精确移动。这些孔提供了用于排气流的可调通路。完全通孔的一个关键优点是精确地控制抬离点时的阀行为。
该圆筒本身可以是实心的而带有这些通孔作为通路,而不是其中气体径向地进入并轴向地离开的空心圆柱形设计。
在旋转或往复运动圆筒中的这些通孔可以降低成本。由于这些通孔,该圆筒上的净反作用荷载低。这意味着可以使用更小并且同样更价廉的致动器。另外,可以增强致动器耐用性,因为运行荷载都被减小。还预期有通孔的圆筒概念有助于抵抗滞后,尤其在用于常规气动致动器时。
该活塞阀是基本上实心的气缸、相对于废气门端口以线性移动方式滑动以便精确控制排气流。通孔可以与该气缸的中心轴线对齐,其中在气缸阻挡排气流并且该气缸的远端允许排气流穿过的实施例中活塞杆可以固定该气缸。替代地或另外,该活塞阀可以包括一个横向通孔,用于排气流穿过。
具有通孔的基本上实心的气缸优于常规阀组件的优点包括:
可以调整尤其具有成形(即,泪滴形)的孔的圆筒设计、以及具有可变往复运动长度的活塞设计,而常规阀是基本上打开或关闭的;
排气压力对该圆筒阀或活塞阀施加最小的净转矩/荷载,这意味着可以使用小得多且廉价的电子致动器。通过常规的气动致动器,更低的荷载意味着大大减小的磨损性和改善的耐用性/寿命;
减小的致动荷载可以使得不需要常规致动器联杆以及朝向“阀关闭”位置所提供的相关联的机械优点;
该圆筒阀或活塞阀具有与常规废气门阀组件相比更低的复杂性和更少的零件;
与常规的废气门阀组件相比,圆筒式或活塞式废气门阀组件的制造是更廉价的且组装更容易的;并且
该圆筒阀不需要经由涡轮机壳体废气门空腔或端口来操作/装配,这意味着该空腔的大小可以被显著减小并且废气门盖板和相关联的机加工/成本是多余的。
附图的简要说明
本披露的优点将是容易了解的,因为这些优点通过参照以下详细说明在结合附图考虑时将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被配置成具有通孔的气缸的一个废气门阀的透视图;
图2是包括圆筒式废气门阀组件的涡轮机壳体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其中滚轮圆筒阀处于打开位置中;
图3是包括圆筒式废气门阀组件的涡轮机壳体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其中滚轮圆筒阀处于关闭位置中;
图4是包括圆筒式废气门阀组件的涡轮机壳体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其中滚轮圆筒阀处于中间位置中;
图5是被配置成具有轴向通孔的气缸的一个废气门阀的透视图;
图6是包括活塞式废气门阀组件的涡轮机壳体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其中活塞阀处于打开位置中;
图7是包括活塞式废气门阀组件的涡轮机壳体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其中另一个活塞阀处于部分打开的位置中;
图8是包括活塞式废气门阀组件的涡轮机壳体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其中该活塞阀处于关闭位置中;并且
图9是涡轮机壳体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以虚线示出了部分隐藏的活塞阀,该阀具有一个横向通孔,作为废气门端口内的外部径向凹槽。
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涡轮增压器10是总体上已知的,其中压缩机叶轮是经由轴被涡轮机壳体20中的涡轮机叶轮12可旋转地驱动的。在使用排气流来驱动涡轮机叶轮12时,通常可以允许一些排气流绕过涡轮机叶轮12以控制涡轮机工作。
涡轮机壳体20可以包括一个管状腔室22和一个废气门端口24,用于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的排气流。废气门阀组件26、126可以包括在涡轮机壳体20的管状腔室22内可移动的一个阀28、128,该阀选择性地阻挡废气门端口24以控制穿过废气门端口24的排气流。阀28、128是相对于废气门端口24可移动的以便阻挡和露出该废气门端口24,从而控制排气流,其中一些排气流可以绕过涡轮机叶轮12以控制涡轮机工作,其中涡轮机叶轮12以受控速度进行旋转。
使用废气阀组件26、126来控制绕过涡轮机叶轮12的排气流。布置在该涡轮机壳体20中的废气门阀28、128是使显著部分的排气流排出或围绕该涡轮机叶轮12绕过以限制/控制涡轮机工作的一个阀。通过选择性地允许排气流绕过涡轮机叶轮12,该涡轮增压器10在适当时仅使用一部分的可用排气能量。由此,使过量的排气流绕过的废气门阀28、128还确保涡轮机叶轮12不以不希望的速度回转。
可以将废气门阀28、128配置成用于选择性地允许排气流绕过涡轮机叶轮12。废气门阀28、128包括具有通孔32、132的一个气缸30、130。气缸30、130优选地是实心的,除了通孔32、132之外。废气门阀28、128通过改变用于排气流的量或路径的大小来控制该排气流。
致动器36、136可操作地连接至废气门阀28、128上并且被构造和安排成用于相对于废气门端口24来移动废气门阀28、128以控制穿过其中的排气流。该致动器36、136可操作地控制气缸30、130的移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圆筒式废气门阀组件26包括气缸30,该气缸是具有横向地延伸贯穿其中的通孔32的一个滚轮圆筒阀28。如图1和图2所示,该通孔32直接横向地延伸跨过气缸30的直径。如图所示,气缸30是实心的,除了通孔32之外,并且气缸30具有实心的平行端面34。这样的气缸30可以被适配成用于旋转形式的滚轮圆筒阀28。
气缸30作为滚轮圆筒阀28在涡轮机壳体20的管状腔室22内旋转,并且通孔32形成了用于穿过废气门端口24的排气流的一个通路。通孔32与废气门端口24对齐从而使得在旋转到与通孔32对齐时,通路打开。滚轮圆筒阀28可以具有一个或可能更多的横向通孔32,例如气缸30中的一个或多个泪滴形孔,以用于调整或精确移动和控制。在与废气门端口24对齐或部分对齐时通孔32被用作排气流的通路。
致动器36可以是以下这种电动致动器:该电动致动器可以可操作地连接至滚轮圆筒阀28上并且被构造和安排成用于旋转滚轮圆筒阀28而使得通孔32产生多个开口以控制穿过其中的排气流。另外,致动器36可以是以下标准气动致动器:与其他阀组件相比能以更少的应力来使用。致动器36优选地是控制涡轮增压器10的其他功能部件的一个较大系统的一部分或者是在该较大系统中实施的。
滚轮圆筒阀28被构造和安排成使得圆筒30至少可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而使得在该第一位置中废气门端口24是完全打开的并且在该第二位置中废气门端口24是关闭的。图2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中的滚轮圆筒阀28,其中通孔32与废气门端口24对齐以允许排气流流经废气门端口24。图3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中的滚轮圆筒阀28,其中气缸30的实心部分阻挡废气门端口24从而阻碍排气流流经废气门端口24。在例如图4的中间位置中,具有通孔32的气缸30至少部分地与废气门端口24对齐而使得通孔32部分地打开。
气缸30还可以在该涡轮机壳体20的管状腔室22内往复运动,并且该通孔32形成了用于排气流穿过该废气门端口24的一个通路。不同于气缸30旋转而使通孔32与废气门端口24对齐,气缸30作为活塞阀线性地滑动来使通孔32与废气门端口24对齐。
如图5至图6所示,活塞式废气门阀组件126包括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工作的一个活塞阀128。气缸130是一个实心柱塞并且在管状腔室22中相对于该废气门端口24以线性移动方式滑动以便精确控制排气流。一个任选的轴向通孔132可以与气缸130的中心轴线对齐,该气缸中接纳了一个活塞杆40以固定该气缸130。如果活塞杆40没有完全堵住轴向通孔132,则排气流能够穿过轴向通孔132。气缸130的远端42选择性地阻挡废气门端口24以控制排气流。
线性致动器136可操作地连接至活塞阀128上并且被构造和安排成用于使活塞阀128相对于废气门端口24进行往复运动以控制该排气流。线性致动器136可操作地控制气缸30和/或130的线性移动。
致动器136(优选是电动的)可操作地连接至活塞阀128。致动器136被构造和安排成使气缸30或130滑动,从而使得气缸30的通孔32或气缸130的远端42阻挡或形成开口以控制排气流流经该废气门端口24。标准的气动致动器可以用比其他废气门阀更少的荷载来使用。致动器136优选地是控制涡轮增压器10的其他功能部件的一个较大系统的一部分或者是在该系统中实施的。
图6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中的活塞阀128,其中仅气缸130的远端42是完全可看到的,用于允许排气流流经废气门端口24。
图7示出了处于部分打开的位置中的活塞阀128。这个实施例示出了具有横向通孔132的气缸30/130部分地阻挡废气门端口24、但允许一些排气流流经废气门端口24。
图8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中的活塞阀128,其中气缸30或130完全阻挡废气门端口24。应理解的是,图1的气缸30可以从这个关闭位置线性地往复运动而使得横向通孔32可以允许排气流通过。如图8所示,横向通孔32可以在管状腔室22内位于废气门端口24的任一侧上。在气缸130不具有横向通孔的实施例中,气缸130可以在中间线性位置中滑动从而以气缸130的远端42部分地阻挡废气门端口24以便精确地控制排气流。
图9示出了具有活塞阀128的涡轮机壳体20,其中该活塞阀具有被形成为外部径向凹槽的横向通孔32。一个中心杆50允许排气流在每一侧上经由通孔32流经废气门端口24。
以展示性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并且应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旨在本质上是描述词语而非限制词语。鉴于以上的传授内容,本发明的许多修改和变体都是可能的。因此应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按照与在本说明内具体列举的不同方式来实践本发明。

Claims (11)

1.一种通过使用排气流来驱动涡轮机壳体(20)中的涡轮机叶轮(12)和一个废气门阀组件(26,126)以控制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的排气流的涡轮增压器(10),该涡轮增压器(10)包括:
在该涡轮机壳体(20)中的一个管状腔室(22)和一个废气门端口(24),用于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的排气流;
一个阀(28,128),该阀包括具有通孔(32,132)的一个气缸(30,130),该气缸(30,130)是在该涡轮机壳体(20)的管状腔室(22)中可移动的并且是与该废气门端口(24)可操作地相关联的以便选择性地阻挡和露出该废气门端口(24)从而控制该排气流;以及
可操作地控制该气缸(30,130)的移动的一个致动器(36,136),
其中一些排气流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以控制该涡轮机工作,从而使得该涡轮机叶轮(12)以受控的速度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0),其中该气缸(30)是在该涡轮机壳体(20)的管状腔室(22)内旋转的一个圆筒,并且该通孔(32)形成了用于穿过该废气门端口(24)的排气流的一个通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0),其中该气缸(30)是实心的,除了该通孔(32)之外,并且具有实心的平行端面(3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0),其中该通孔(32)直接横跨该气缸(30)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0),其中该致动器(36)可操作地控制该气缸(30)的旋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0),其中该通孔(32)直接横跨该气缸(30)的直径,并且其中该致动器(136)可操作地控制该气缸(30)的线性往复运动而使得该通孔(32)选择性地阻挡和露出该废气门端口(2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0),其中该气缸(130)作为一个活塞阀在该涡轮机壳体(20)的管状腔室(22)内线性地往复运动并且该通孔(132)是轴向的以容纳该致动器(136)的一个活塞杆(40),该致动器(136)可操作地控制该气缸(130)的线性往复运动,并且其中该气缸(130)的远端(42)选择性地阻挡该废气门端口(2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0),其中该气缸(130)在该管状腔室(22)内线性地往复运动并且该通孔(32)是一个外部径向凹槽。
9.一种通过使用排气流来驱动涡轮机壳体(20)中的涡轮机叶轮(12)和一个废气门阀组件(26)以控制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的排气流的涡轮增压器(10),该涡轮增压器(10)包括:
一个管状腔室(22)和一个废气门端口(24),用于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的排气流;
包括具有通孔(32)的气缸(30)的一个滚轮圆筒阀(28),该气缸(30)是在该涡轮机壳体(20)中的管状腔室(22)中可旋转的并且该通孔(32)是与该废气门端口(24)可操作地相关联的用于选择性地允许排气流经由该通孔(32)穿过该该废气门端口(24);以及
可操作地控制该气缸(30)的旋转的一个致动器(36),
其中一些排气流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以便控制该涡轮机工作从而使得涡轮机叶轮(12)以受控的速度进行旋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0),其中该通孔(32)直接横跨该气缸(30)的直径。
11.一种通过使用排气流来驱动涡轮机壳体(20)中的涡轮机叶轮(12)和一个废气门阀组件(126)以控制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的排气流的涡轮增压器(10),该涡轮增压器(10)包括:
在该涡轮机壳体(20)中的一个管状腔室(22)和一个废气门端口(24),用于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的排气流;
一个活塞阀(128),该活塞阀包括在该轮机壳体(20)的管状腔室(22)内进行线性往复运动的一个气缸(130),其中该气缸(130)的远端(42)是与该废气门端口(24)可操作地相关联的,以便选择性地阻挡和露出该废气门端口(24)从而控制该排气流;以及
可操作地控制该气缸(130)的往复运动的一个线性致动器(136),
其中一些排气流绕过该涡轮机叶轮(12)以控制该涡轮机叶轮(12)以受控速度进行旋转的涡轮机运行。
CN201380056186.6A 2012-11-14 2013-11-04 一种通过使用排气流来驱动涡轮机叶轮的涡轮增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557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26174P 2012-11-14 2012-11-14
US61/726174 2012-11-14
PCT/US2013/068259 WO2014078109A1 (en) 2012-11-14 2013-11-04 Valve assembly with cylinder having through ho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5720A true CN104755720A (zh) 2015-07-01
CN104755720B CN104755720B (zh) 2017-12-22

Family

ID=50731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618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55720B (zh) 2012-11-14 2013-11-04 一种通过使用排气流来驱动涡轮机叶轮的涡轮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97301B2 (zh)
KR (1) KR102051452B1 (zh)
CN (1) CN104755720B (zh)
DE (1) DE112013004989T5 (zh)
WO (1) WO20140781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54583B1 (ko) * 2014-06-09 2017-07-06 바르실라 핀랜드 오이 터보차저 장착 내부 연소 엔진의 배기 시스템의 바이패스 디바이스 및 바이패스 디바이스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DE102015201805B4 (de) * 2015-02-03 2024-05-29 Borgwarner Inc. Abgasturbolader
US9926840B2 (en) 2015-02-03 2018-03-27 Borgwarner Inc. Rotatable diverter valve
DE102016210016A1 (de) * 2016-06-07 2017-12-07 Borgwarner Inc. Einsatzstück für einen Bypass in einem Turbinengehäus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5953A (en) * 1979-01-18 1981-01-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ngine turbocharger with cartridge wastegate valve
US4311008A (en) * 1979-01-10 1982-01-19 Hitachi, Ltd. Exhaust bypass type turbo-charger
US4655040A (en) * 1984-03-16 1987-04-07 Holset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Wastegate valv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urbocharger
US20030000211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Saab Automobile Ab Method for driving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nd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EP2172632A1 (en) * 2008-03-28 2010-04-07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Exhaust turbine equipped with exhaust control valve
US20110123315A1 (en) * 2009-11-21 2011-05-26 Robinson Lee J Multi-stage turbocharger system
US20120148386A1 (en) * 2010-12-13 2012-06-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urbocharger With Divided Turbine Housing and Annular Rotary Bypass Valve for the Turbine
DE102011014120A1 (de) * 2011-03-15 2012-09-20 Voith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eines Gasstro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0951A (en) * 1963-04-04 1966-09-06 Int Harvester Co Turbocharger controls
FR2474193A1 (fr) * 1980-01-21 1981-07-24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Dispositif regulateur de la pression d'un fluide
CH666521A5 (de) * 1985-04-30 1988-07-29 Bbc Brown Boveri & Cie Druckwellenlader fue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hochdruckabgasstromes.
JP2000274254A (ja) * 1999-03-24 2000-10-03 Hitachi Ltd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US20070204616A1 (en) 2006-03-06 2007-09-0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wing valve for a turbocharger with stacked valve members, and two-stage turbocharger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GB0615143D0 (en) 2006-07-29 2006-09-06 Cummins Turbo Tech Ltd Multi-stage turbocharger system
GB0717212D0 (en) * 2007-09-05 2007-10-17 Cummins Turbo Tech Ltd Multi-stage turbocharger system
DE102007060415A1 (de) 2007-12-14 2009-06-18 Daimler Ag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1008A (en) * 1979-01-10 1982-01-19 Hitachi, Ltd. Exhaust bypass type turbo-charger
US4245953A (en) * 1979-01-18 1981-01-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ngine turbocharger with cartridge wastegate valve
US4655040A (en) * 1984-03-16 1987-04-07 Holset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Wastegate valv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urbocharger
US20030000211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Saab Automobile Ab Method for driving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nd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EP2172632A1 (en) * 2008-03-28 2010-04-07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Exhaust turbine equipped with exhaust control valve
US20110123315A1 (en) * 2009-11-21 2011-05-26 Robinson Lee J Multi-stage turbocharger system
US20120148386A1 (en) * 2010-12-13 2012-06-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urbocharger With Divided Turbine Housing and Annular Rotary Bypass Valve for the Turbine
DE102011014120A1 (de) * 2011-03-15 2012-09-20 Voith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eines Gasstro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97301B2 (en) 2017-10-24
WO2014078109A1 (en) 2014-05-22
CN104755720B (zh) 2017-12-22
KR20150081310A (ko) 2015-07-13
US20160298533A1 (en) 2016-10-13
DE112013004989T5 (de) 2015-07-02
KR102051452B1 (ko)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3834B2 (en) Turbocharger combining axial flow turbine with a compressor stage utilizing active casing treatment
US10294856B2 (en) VTG turbocharger with wastegate controlled by a common actuator
CN104870755B (zh) 用于vtg涡轮增压器的致动器枢转轴非对称衬套
US20060174620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mprising an engine braking arrangement
US20060230759A1 (en) 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
CN101849089A (zh) 多级涡轮增压器系统
CN102720692A (zh) 双驱并联顺序增压压气机
CN104755720A (zh) 带有具有通孔的气缸的阀组件
JP2009534569A (ja) 調節可能なタービン形状と羽根保持リングの圧力補償開口部を有する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CN103867291B (zh) 废气门
US7010918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motor brake
US10385722B2 (en) Adjustment ring damper
KR20150097576A (ko) 볼류트에 구획 베인을 구비한 터빈 하우징
CN103422980A (zh) 涡轮增压器
CN108350795A (zh) 增压内燃机
US20150176600A1 (en) Retractable vane diffuser for compressors
US8087244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system for secondary air charging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101144040B1 (ko) 자동차용 터보차져
CN105189935A (zh) 用于可变几何形状涡轮增压器机构的整合式叶片停止件
KR101315037B1 (ko) 가변체적 터보차저
CN105626166A (zh) 涡轮机废气门塞
JP6824138B2 (ja) 過給機を備えたエンジン
CN108678855A (zh) 收纳式涡轮增压器
CN108678854A (zh) 双侧收纳式涡轮增压器
KR20030005664A (ko) 터빈의 위치가 가변되는 터보차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