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2901A - 插座连接器及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及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52901A CN104752901A CN201510154214.9A CN201510154214A CN104752901A CN 104752901 A CN104752901 A CN 104752901A CN 201510154214 A CN201510154214 A CN 201510154214A CN 104752901 A CN104752901 A CN 1047529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socket connector
- pin
- pedestal
- mobil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Abstract
一种插座连接器及移动设备,插座连接器包括座体及端子模组,所述座体设置有前后连通的对接腔及收容腔,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后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及端子,所述后基部固定在收容腔,所述对接舌板则延伸入对接腔;所述端子包括排列在对接舌板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座体的接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插座连接器通过座体与端子模组的组装关系,方便制造。同时插座连接器扣持在移动设备上,也方便拆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及安装有插座连接器的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美国公开专利申请第20130095702A1号公开了一种双向插接的插头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具有插接头,该插接头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若干导电端子设置在上、下表面。裸露于上、下表面的导电端子彼此对称地间隔开,连接头的形状大致呈180度对称,使得其可以正反方向插入对应的插座连接器。
但是插座连接器或者电子设备内侧需要设置切换电路,以侦测出插头连接器是正向插入,还是反向插入,从而启动相应的后续程序。在连接器的端子越多时,切换电路越复杂,如此,不符合趋势。同时,插头连接器为外露型插头,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会存在插接破坏的可能性。
我司积极开发新型的插头连接器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插座连接器,同时该两个连接器可以传输高频信号,在持续的开发过程中,我司开发出能够防止电磁信号干扰及射频干扰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同时为了扩展连接器的应用范围,提供了不同于以往使用方式的插座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能方便组装在移动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座体及端子模组,所述座体设置有前后连通的对接腔及收容腔,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后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及端子,所述后基部固定在收容腔,所述对接舌板则延伸入对接腔;所述端子包括排列在对接舌板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座体的接脚。
本发明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设备,其包括外壳体、插座连接器及电路板;所述外壳体设置有收容空间,插座连接器容纳且固定在收容空间;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座体及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延伸出座体外侧的接脚,接脚为压接型;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插座连接器上方且与端子的接脚彼此压接而实现电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压接型接脚可以方便插座连接器组装在移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部分拆解的立体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插座连接器进一步拆解的立体图。
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端子模组进一步拆解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端子模组进一步拆解的立体图。
图9为图1沿虚线A-A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分离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0插座连接器中上、下金属罩分离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0沿虚线B-B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安装于移动设备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进一步拆解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5中插座连接器与密封件分离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插座连接器分解的立体图。
图18为图17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7中上本体组装于中本体的立体图。
图20为图18中端子模组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21为图16插座连接器沿虚线C-C的剖视图。
图22为图16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移动设备的局部的剖面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司于2015年1月22日申请了第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其中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接地件及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包括后基部及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对接舌板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端子包括排列在对接舌板两个相对表面的接触部及接脚,金属壳体包围对接舌板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对接腔;对接舌板的两个相对表面在邻近后基部的根部设有台阶部,接地件包覆在台阶部外侧;对接舌板内设置有遮蔽板,遮蔽板将对接舌板两个相对表面的端子彼此隔离;端子与绝缘体形成端子模组;插头连接器具有扣持在遮蔽板侧缘的锁扣件。本发明主要针对第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图1至14显示的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进行了改进,所以本发明针对先前介绍过的结构或者相同结构不再进行介绍,请引用第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的描述。
图1-9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110,该插座连接器110是安装在电路板106设置的缺口内,即插座连接器为沉板型结构。参图5-8,插座连接器110的端子模组1101包括注塑成型有上端子114的上本体112、具有遮蔽板118的中本体116及注塑成型有下端子122的下本体120,上、下本体夹持中本体而成为端子模组1101,一个防止电磁干扰的环状接地件124包围在端子模组外侧。接地件124具有L型的固定片125,固定片固定在下本体120在其下表面形成的浅槽121内,固定片设有压接在金属壳体的凸部123。所述遮蔽板118设有一对扣持侧缘119,用来跟对接的插头连接器对接。在上、中、下本体组装完成后,端子模组1101包括后基部1102及自后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129,对接舌板是自中本体116向前延伸而形成,此处向前延伸表示对接舌板沿对接方向延伸,本发明并不局限在具体实施例。
参图3-图6,金属壳体126包围在端子模组1101外侧,其包括囊状对接部126a及倒U型的后盖部130a,该对接部126a包围端子模组的对接舌板129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对接腔127,对接舌板129延伸入对接腔。后盖部130a自对接部126a上壁后缘弯折延伸而形成,其贴覆在端子模组1101的后基部1102。后盖部130a包括覆盖在后基部对应处的顶壁130、两个侧壁132及上后壁134,侧壁132的后端向下继续延伸出电路板安装脚1321,从图面可以看出,后盖部130a与后基部1102的形状大致匹配,从而将端子模组后基部1102位于电路板106上方的部分全部遮蔽,如图9所示,起到良好的遮蔽效果。对接部126a的上、下壁面开设有弹性臂128,用来跟对接的插头连接器互相配合。
一个上金属罩138覆盖在对接部126a上方,其焊接在对接部126a的上壁面并设有一对电路板安装脚139,用来将其安装在电路板106的上表面,上金属罩在对应弹性臂128处设有前缺口1381,提供弹性臂向外弹性变形的空间。一个下金属罩140则覆盖在对接部126a下方,其焊接在对接部的下壁面并设有复数片状的电路板安装脚142,用来将其安装在电路板106的下表面。从图4及图6可以看出,一排上端子114具有表面焊接型接脚1141,一排下端子122具有通孔型接脚1221,上金属罩138的电路板安装脚139为通孔型,电路板106设有供通孔型接脚1221及电路板安装脚139穿过的通孔108,该等接脚自电路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下金属罩140则恰好将该等接脚、电路板安装脚及电路板的通孔108包围在其中,从而起到遮蔽作用。
上述下金属罩140包括底壁140a、自底壁后边缘弯折的下后壁141及两个前侧壁143与两个后侧壁145,前、后侧壁143、145自底壁的两侧边弯折延伸而形成,且前、后侧壁彼此独立。前侧壁143紧密地包覆在对接部126a,后侧壁145及下后壁141则分别延伸出一对上述电路板安装脚142,电路板安装脚142焊接在电路板106的下表面。结合图2、4、9,上述底壁140a及下后壁141包围在下端子122的接脚、遮蔽板的接脚及上金属罩的电路板安装脚外侧。后盖部130a的上后壁134则包围上端子的接脚。本实施例中,参图6所示,下本体120形成有一对凹陷孔111,用来供金属壳体126的凸片113插入扣持。
图10-13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110’,本实施例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下金属罩140’,相同结构采用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详细介绍,主要介绍不同点。下金属罩140’覆盖金属壳体126的对接部126a的下方,且安装在电路板106的下表面,如此可以比较完整地将下端子122的接脚及电路板的通孔108遮蔽。下金属罩140’包括底壁140a’、下后壁141’及两个侧壁143’。跟第一实施不同的是,下金属罩140’由抽引技术制造而成,上述四个壁通过抽引一体形成,侧壁143’不具有电路板安装脚,从图面可以看出,四个壁之间是光滑过度且彼此无缝连接。参图13,下金属罩140a’的底壁前端焊接在对接部126a的后边缘,侧壁及下后壁的顶面则可以直接焊接在电路板106的下表面。
图14-22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安装有插座连接器200的移动设备255,本插座连接器并非如第一、第二实施例那样沉在电路板缺口内且连接在电路板的上表面,而是安装在一种移动设备255外壳体266形成的收容空间262内,并通过外壳体266设置的使得收容腔262连通外界的连通口268而提供对接插头连接器插入的开口,电路板250则在插座连接器200安装好后压在插座连接器的上侧,与具有弹性的端子208、212完成弹性压接。
参图17-21,所述插座连接器200包括座体204及容纳在座体204内的端子模组202,本实施例中,座体204为绝缘体,当然,座体也可以通过金属材料浇注而成,或者金属板/块先抽引再与绝缘材料注塑而形成。端子模组202包括注塑有上端子208的上本体206、注塑有下端子212的下本体210及注塑有遮蔽板216的中本体214,其中中本体形成对接舌板221,遮蔽板216形成一对扣持侧缘217,扣持侧缘裸露在对接舌板221对应侧缘的外侧,用来供插头连接器的一对锁扣件相扣持。中本体的遮蔽板216在其后端设有上下竖直设置的固定板218,而上、下本体则在其后端分别设有固定缝220,在上、下本体206、210夹持中本体214时,固定板218插入而固定在固定缝220内,从而将三个元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端子模组202。上、下端子208、212数量较少,仅为4个,均为电源端子。上端子208及下端子212的接触部2082、2122排列在对接舌板221,其接脚为按压结构,如此方便替换。环状接地件222则围绕在端子模组202的外侧。
参图17-18,上述座体204的前端形成有囊状对接腔230及后端形成有矩形的收容腔232,两个腔沿前后方向彼此连通,用来收容固定端子模组202,对接舌板221延伸入对接腔230,端子模组的后基部223则固定在收容腔232内,其中座体在其收容腔的两个内侧壁设有扣持凸部238,端子模组的后基部223设有扣持口240,扣持凸部238固定在扣持口240内,从而进一步将端子模组202固定在座体204内,扣持口240分别设置在上、下本体的侧边缘上。
参图14-16,所述移动设备255外壳体266上的收容空间262由三个墙壁261a、261b围绕而形成,该收容空间262向上开口,其中两个相对的墙壁261a设有扣持槽264及向上贯穿的竖直槽260,竖直槽邻近连通口268,扣持槽264位于连通口后方并邻近外壳体266的底壁261c内,外壳体的底壁在收容空间内的位置设置有支撑肋269,墙壁261b与连通口268相对。所述座体204在其外表面设有横向固定板234及位于横向固定板后方的一对扣持凸块236,横向固定板234插入且固定在上述收容空间262设置的竖直槽260内,扣持凸块236则扣持在扣持槽264内,如此,插座连接器200可以稳定地固定在移动设备的255的收容空间262内。
参图16、21-22所示,所述座体204在其上壁后端设置有向上的开口242,上、下排端子208、212的接脚2081、2121向上穿过该开口242而裸露在座体外侧,两排端子的接脚呈一排排列且交替排列,在电路板250安装后,该等接脚接触电路板250。一个橡胶密封件251包覆在座体204的前端,即对接部231,密封件向后抵压在横向固定板234的前表面,而对接部的前端面则抵压在密封件内表面前端设置有的环肋253上。在插座连接器200安装在收容腔262内,在前后方向上,密封件抵压在外壳体266上。插座连接器200首先向下安装在收容腔262,然后电路板250组装在插座连接器上方,使得上、下端子的接脚2081、2121通过压接的方式机械及电性连接电路板250,电路板250的前端抵压在横向固定板234的后表面。本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200仅具有电源端子208、212,若根据需要,也可以将信号端子加入。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座体及端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置有前后连通的对接腔及收容腔,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后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及端子,所述后基部固定在收容腔,所述对接舌板则延伸入对接腔;所述端子包括排列在对接舌板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座体的接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脚为压接型接脚,且接脚向上延伸出座体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一排上端子及一排下端子,两排端子的接脚呈一排排列且交替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仅包括电源端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组包括注塑有上端子的上本体、注塑有下端子的下本体及设置有遮蔽板的中本体,上、中、下本体堆叠固定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板设有延伸出中本体的固定板,固定板呈上下竖直设置且插入上、下本体设有的固定缝。
7.一种移动设备,其包括外壳体、插座连接器及电路板;所述外壳体设置有收容空间,插座连接器容纳且固定在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座体及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延伸出座体外侧的接脚,接脚为压接型;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插座连接器上方且与端子的接脚彼此压接而实现电性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有向上贯穿的开口,端子接脚穿过开口而裸露在座体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在其外表面设置有横向固定板及扣持凸块;所述移动设备的外壳体在收容空间内设置有竖直槽及扣持槽;横向固定板插入且固定在竖直槽,扣持凸块固定在扣持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套设在座体前端的密封件;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密封件前端抵压在移动设备的外壳体,后端抵压在横向固定板的前表面;电路板抵压在横向固定板的后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05516.7A CN108711697B (zh) | 2014-04-09 | 2015-04-03 | 插座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461977115P | 2014-04-09 | 2014-04-09 | |
US61/977115 | 2014-04-09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05516.7A Division CN108711697B (zh) | 2014-04-09 | 2015-04-03 | 插座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2901A true CN104752901A (zh) | 2015-07-01 |
CN104752901B CN104752901B (zh) | 2018-08-10 |
Family
ID=535922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54214.9A Active CN104752901B (zh) | 2014-04-09 | 2015-04-03 | 插座连接器及移动设备 |
CN201810605516.7A Active CN108711697B (zh) | 2014-04-09 | 2015-04-03 | 插座连接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05516.7A Active CN108711697B (zh) | 2014-04-09 | 2015-04-03 | 插座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4752901B (zh) |
TW (1) | TWI648919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48148A (zh) * | 2015-08-06 | 2015-11-11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 |
CN105591232A (zh) * | 2016-02-29 | 2016-05-18 |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电源连接器及其电源连接组件 |
CN109314338A (zh) * | 2016-03-09 | 2019-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USB Type-C接口的电子设备 |
TWI725740B (zh) * | 2017-05-16 | 2021-04-21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源連接器組合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09148B2 (ja) * | 2017-12-26 | 2021-07-2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l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10176697B (zh) | 2019-03-27 | 2021-04-23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0247263A (zh) * | 2019-06-17 | 2019-09-17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CN111541110B (zh) * | 2020-06-04 | 2022-04-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Usb接口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78847Y (zh) * | 2006-07-25 | 2008-06-25 | 陈德胜 | 外接式媒体保护装置 |
CN201708399U (zh) * | 2010-04-19 | 2011-01-1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取置装置及电连接器组件 |
CN201717435U (zh) * | 2010-06-11 | 2011-01-19 |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接口模块结构 |
CN202076514U (zh) * | 2011-03-02 | 2011-12-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2217831U (zh) * | 2011-10-12 | 2012-05-09 | 大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20130029515A1 (en) * | 2011-07-27 | 2013-01-31 | Chih-Ming Lin | Usb3.0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88037A (ja) * | 1994-09-14 | 1996-04-02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基板用コネクタ |
CN2360980Y (zh) * | 1998-12-29 | 2000-01-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微型连接器 |
CN2562421Y (zh) * | 2002-08-26 | 2003-07-23 | 吴东兴 | 连接器改良结构 |
TWM288045U (en) * | 2005-10-03 | 2006-02-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KR101324656B1 (ko) * | 2012-01-04 | 2013-11-08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쉘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인터페이스 커넥터 |
US8968031B2 (en) * | 2012-06-10 | 2015-03-03 | Apple Inc. | Du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planes in tongues |
CN202856004U (zh) * | 2012-09-11 | 2013-04-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CN202957411U (zh) * | 2012-12-10 | 2013-05-29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插座 |
TWM475061U (zh) * | 2013-08-08 | 2014-03-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電連接器 |
-
2015
- 2015-04-03 CN CN201510154214.9A patent/CN104752901B/zh active Active
- 2015-04-03 CN CN201810605516.7A patent/CN108711697B/zh active Active
- 2015-04-09 TW TW104111359A patent/TWI64891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78847Y (zh) * | 2006-07-25 | 2008-06-25 | 陈德胜 | 外接式媒体保护装置 |
CN201708399U (zh) * | 2010-04-19 | 2011-01-1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取置装置及电连接器组件 |
CN201717435U (zh) * | 2010-06-11 | 2011-01-19 |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接口模块结构 |
CN202076514U (zh) * | 2011-03-02 | 2011-12-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20130029515A1 (en) * | 2011-07-27 | 2013-01-31 | Chih-Ming Lin | Usb3.0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CN202217831U (zh) * | 2011-10-12 | 2012-05-09 | 大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48148A (zh) * | 2015-08-06 | 2015-11-11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 |
CN105591232A (zh) * | 2016-02-29 | 2016-05-18 |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电源连接器及其电源连接组件 |
CN105591232B (zh) * | 2016-02-29 | 2018-05-18 |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电源连接器及其电源连接组件 |
CN109314338A (zh) * | 2016-03-09 | 2019-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USB Type-C接口的电子设备 |
US10862239B2 (en) | 2016-03-09 | 2020-12-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USB Type-C interface |
TWI725740B (zh) * | 2017-05-16 | 2021-04-21 |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源連接器組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2901B (zh) | 2018-08-10 |
TWI648919B (zh) | 2019-01-21 |
CN108711697B (zh) | 2019-10-08 |
TW201539882A (zh) | 2015-10-16 |
CN108711697A (zh) | 2018-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52901A (zh) | 插座连接器及移动设备 | |
CN204696372U (zh) | 插座连接器 | |
US10312646B2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4809456U (zh) | 插座连接器 | |
US7695318B1 (en) | Plug connector | |
TWI506879B (zh) | 電連接器 | |
CN204947168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102195223B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US20150333451A1 (en) |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 |
CN107146981B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1397899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733956B (zh) |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 |
CN204558796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296522A (zh) | 插座组件 | |
TW201740627A (zh) | 電連接器及安裝有該電連接器的電子設備 | |
CN204558805U (zh) | 插座连接器 | |
US10826255B2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3367969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514703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103022789A (zh) | 耳机插座连接器 | |
CN104979684A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104979653A (zh) | 网络插座连接器 | |
CN20984410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744200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6850495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