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8346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8346U
TWM618346U TW110208178U TW110208178U TWM618346U TW M618346 U TWM618346 U TW M618346U TW 110208178 U TW110208178 U TW 110208178U TW 110208178 U TW110208178 U TW 110208178U TW M618346 U TWM618346 U TW M61834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p
electrical connector
metal shell
insulating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8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春和
孫宏偉
任正旭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立訊精密組件(蘇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立訊精密組件(蘇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立訊精密組件(蘇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18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834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前述電連接器包含絕緣本體、第一端子組、第二端子組、金屬外殼和彈片,其中,第一端子組和第二端子組分別設置在絕緣本體的頂面和底面上,金屬外殼包覆絕緣本體、第一端子組和第二端子組,將彈片的一端與金屬外殼焊接,另一端從對應的通孔伸入到金屬外殼內,以使得彈片受控可以通過通孔向金屬外殼的外側移動。該電連接器通過將彈片與金屬外殼的外側連接以及通過通孔延伸到金屬外殼內,使得彈片在滿足抗干擾屏蔽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通孔在金屬外殼的內外彈性移動,從而可以避免彈片彈性失效的問題,提高了電連接器的使用壽命。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創作涉及電子元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連接器。
USB-C全稱為USB Type-C接口,由Type-C插頭和Type-C插座組成。Type-C插座一般採用金屬注射成形件作為外殼時,用於防止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彈片在進行組裝時沒有足夠的空間,導致彈片組裝操作困難且插座良率較低。同時在上述外殼的內部組裝彈片時,由於內部空間局限,彈片容易回彈失效、永久變形的現象,從而導致彈片失效,降低插座的干擾屏蔽效果。
本創作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通過改變彈片的結構以及與外殼的連接方式,解決了彈片與外殼組裝困難以及彈性容易失效的問題。
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前述電連接器包含: 絕緣本體; 第一端子組和第二端子組,分別設置在前述絕緣本體的頂面和底面上; 金屬外殼,前述絕緣本體帶動前述第一端子組和前述第二端子組從前述金屬外殼的一側插入前述金屬外殼內,前述金屬外殼包含多個通孔; 多個彈片,前述彈片的一端與前述金屬外殼焊接,前述彈片的另一端從對應的前述通孔伸入前述金屬外殼內。
進一步地,前述金屬外殼還包含多個由外向內凹陷形成的凹槽,分別位於對應的前述通孔的一側,前述凹槽與前述通孔側向連通,前述彈片的一端焊接在前述凹槽內。
進一步地,前述彈片包含一體成型的連接部和彈性部,前述連接部與前述凹槽貼合連接,前述彈性部向前述金屬外殼內側彎曲形成V形結構,且前述V形結構從對應的前述通孔伸入到前述金屬外殼內。
進一步地,前述彈性部的自由端到前述通孔背向前述凹槽的一側具有移動間隙,前述V形結構的折彎處設為過渡圓弧。
進一步地,前述絕緣本體與前述金屬外殼的頂部和底部之間分別形成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 多個前述通孔和多個前述凹槽分別設置在前述金屬外殼的頂部和前述金屬外殼的底部,多個前述通孔分別與前述第一腔體和前述第二腔體連通。
進一步地,前述金屬外殼包含卡台,前述卡台由前述金屬外殼的內壁向中間延伸預定距離; 前述絕緣本體包含第一絕緣部和第二絕緣部,前述第一絕緣部位於前述第二絕緣部的一側; 前述絕緣本體的第一絕緣部從前述卡台之間穿過,並通過前述第二絕緣部與前述卡台卡接。
進一步地,前述電連接器還包含金屬連接片,前述金屬連接片包含卡板和扣合板; 前述第一絕緣部設置有與前述卡板相對應的卡板槽,前述第二絕緣部設置有與前述扣合板扣合連接的扣合槽,前述卡板的兩側與前述第一端子組和/或前述第二端子組焊接,前述扣合板的頂部與前述金屬外殼焊接。
進一步地,前述金屬外殼的兩側還設置有兩個側翼,兩個前述側翼沿前述絕緣本體的插入方向延伸至前述金屬外殼的一側,前述第二絕緣部位於兩個前述側翼之間。
進一步地,前述電連接器還包含隔離片,與前述絕緣本體注塑成型,前述隔離片隔設於前述第一端子組和前述第二端子組之間。
進一步地,前述隔離片包含一體成型的隔離主體部、兩個側向隔離部和兩個延伸部,前述隔離主體部隔設於前述第一端子組和前述第二端子組之間,兩個側向隔離部從前述第一絕緣部的兩側伸出並包裹前述第一絕緣部的側邊,兩個延伸部從前述第二絕緣部的兩側伸出分別與兩個前述側翼連接。
電連接器包含絕緣本體、第一端子組、第二端子組、金屬外殼和彈片,其中,第一端子組和第二端子組分別設置在絕緣本體的頂面和底面上,然後從金屬外殼的一側插入金屬外殼內,將彈片的一端與金屬外殼焊接,另一端從對應的通孔伸入到金屬外殼內,以使得彈片受控可以通過通孔向金屬外殼的外側移動。該電連接器通過將彈片與金屬外殼的外側連接以及通過通孔延伸到金屬外殼內,使得彈片在滿足抗干擾屏蔽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通孔在金屬外殼的內外彈性移動,從而可以避免彈片彈性失效的問題,提高了電連接器的使用壽命,以及提升電連接器插拔時的穩定度。
以下基於實施例對本創作進行描述,但是本創作並不僅僅限於這些實施例。在下文對本創作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創作。為了避免混淆本創作的實質,習知的方法、過程、流程、元件和電路並沒有詳細敘述。
此外,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在此提供的圖式都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且圖式不一定是按比例繪製的。
除非上下文明確要求,否則在說明書的「包括」、「包含」等類似詞語應當解釋為包含的含義而不是排他或窮舉的含義;也就是說,是「包含但不限於」的含義。
在本創作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在本創作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創作中的具體含義。
以下所述僅為本創作的理想實施例,並不用於限制本創作,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本創作可以有各種改動和變化。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均等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
圖1~圖5為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前述電連接器用於與對應的連接器對接配合,以實現資訊傳輸或者電流傳輸。本申請的電連接器為母端連接器,用於與公頭連接器卡接實現充電。
如圖1~圖3所示,電連接器包含絕緣本體1、第一端子組2、第二端子組3、金屬外殼4和多個用於防止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彈片5。其中,第一端子組2和第二端子組3分別設置在絕緣本體1的頂面和底面上,金屬外殼4包覆在前述絕緣本體1、前述第一端子組2和前述第二端子組3的外側形成插接口。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絕緣本體1以及其上的第一端子組2、第二端子組3在該插接口中呈舌片狀存在,以便對接外部連接器。
絕緣本體1包含第一絕緣部11和第二絕緣部12,第一絕緣部11位於前述第二絕緣部12的一側,如圖3所示。其中,第一絕緣部11和第二絕緣部12一起注塑構成,整體結構性好。第一端子組2和第二端子組3基於料帶衝壓成型。第一端子組2、第二端子組3與絕緣本體1注塑成一體,以使得第一端子組2和第二端子組3穩固在絕緣本體1上,從而保證多個端子的位置和穩定性。第一端子組2和第二端子組3均包含多個連接端子,用於與對接的連接器的連接端子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端子組2的第一接觸部露在第一絕緣部11的上表面且並排成一排,第一端子組2的第一錫腳部露在第二絕緣部12的上表面且並排成一排。第二端子組3的第二接觸部露在第一絕緣部11的下表面且並排成一排,第二端子組3的第二錫腳部露在第二絕緣部12的上表面且並排成一排,且第二接觸部相對於第一錫腳部更加靠近第二絕緣部12的外側。第一端子組2和第二端子組3之間互不干涉。第一端子組2的第一接觸部和第二端子組3的第二接觸部形成上下側面的露置,用於電性插接連接。第一錫腳部和第二錫腳部用於通過線材與電源電性連接。
第一端子組2、第二端子組3與絕緣本體1注塑為一體後,從前述金屬外殼4的一側插入前述金屬外殼4內,使得第一絕緣部11固定在金屬外殼4內,第二絕緣部12位於前述金屬外殼4的外側。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絕緣部12的厚度大於前述第一絕緣部11的厚度,第一絕緣部11和第二絕緣部12的連接形成連接臺階,前述絕緣本體1通過前述連接臺階定位在前述金屬外殼4的指定位置上。
前述金屬外殼4包含卡台43,如圖5所示。其中,前述卡台43由前述金屬外殼4的內壁向中間延伸預定距離,使得卡台43的中間形成與金屬外殼4內腔連通的過孔。具體地,前述卡台43靠近前述金屬外殼4的一側。前述絕緣本體1的第一絕緣部11從卡台43的過孔穿過伸入到金屬外殼4內,連接臺階(第二絕緣部12的側面)與卡台43貼合抵接,從而將第二絕緣部12限位在金屬外殼4的外側。
前述卡台43可以為呈環狀。前述環狀是指根據金屬外殼4的內壁所形成的形狀向中間延伸形成的結構。例如當金屬外殼4的內壁形成方形結構,前述卡台43為方環形。當金屬外殼4的內壁形成圓形結構,前述卡台43為圓環形。在本實施例中,前述金屬外殼4為方形結構。前述金屬外殼4可以包含兩個卡台43,兩個卡台43從金屬外殼4的兩側相向延伸,如圖5所示。
第一絕緣部11伸入到金屬外殼4內後,將金屬外殼4的內腔一分為二形成兩個腔體。亦即第一絕緣部11和前述金屬外殼4的頂部之間形成第一腔體,第一絕緣部11與前述金屬外殼4的底部之間形成二腔體,如圖2所示。
具體地,金屬外殼4還包含兩個側翼44,如圖1所示。兩個側翼44對稱設置在前述金屬外殼4的兩側。同時兩個側翼44還分別向前述金屬外殼4的後側延伸以位於第二絕緣部12的兩側。也就是說,兩個前述側翼44沿前述絕緣本體1插入金屬外殼4的方向延伸至前述金屬外殼4的外側,如圖1所示。
前述電連接器還包含隔離片6,如圖2所示。其中,隔離片6設置在第一端子組2和第二端子組3之間,用於屏蔽兩組端子之間的訊號傳輸,降低了訊號端子在訊號傳輸過程中產生的串擾,改善了串擾。
具體地,前述隔離片6包含一體成型的隔離主體部61、兩個側向隔離部62和兩個延伸部63,如圖3所示。其中,前述隔離主體部61位於絕緣本體1內,且隔設於前述第一端子組2和前述第二端子組3之間。兩個側向隔離部62從前述第一絕緣部11的兩側伸出後分別貼合包裹前述第一絕緣部11的側邊,兩個延伸部63從前述第二絕緣部12的兩側伸出分別與兩個前述側翼44連接,如圖1和圖4所示。
前述隔離主體部61在絕緣本體1內同時與第一端子組2和第二端子組3的接地端子連通,並通過兩個延伸部63與金屬外殼4的兩個側翼44連通,從而增加了接地面積,獲得更佳的接地效果和訊號串擾屏蔽效果。
其中,前述隔離片6可以通過衝壓成型。前述隔離片6、第一端子組2、第二端子組3以及前述絕緣本體1通過注塑一體成型,然後與金屬外殼4安裝在一起形成電連接器。
金屬外殼4還包含多個通孔41,如圖5所示。其中,多個通孔41分別設置在前述金屬外殼4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與前述金屬外殼4的內腔連通。當前述隔離片6、第一端子組2、第二端子組3以及前述絕緣本體1通過注塑為一體與金屬外殼4連接後,第一絕緣部11將金屬外殼4的內腔一分為二形成上下設置的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其中,第一端子組2位於第一腔體內,第二端子組3位於第二腔體內。多個通孔41分別與第一腔體或第二腔體連通。
前述彈片5的數量與前述通孔41的數量相同。每個彈片5的一端與金屬外殼4的外側焊接固定,另一端從對應的前述通孔41伸入前述金屬外殼4內的第一腔體或第二腔體內,如圖2所示。前述彈片5和前述金屬外殼4的組裝操作簡單,方便電連接器的組裝,提高了生產效率。進一步地,前述彈片5的自由端可以受控在對應的腔體以及通孔41內移動,由此使得彈片5具有足夠的移動空間,降低了彈片5彈性失效的機率,提高了電連接器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前述金屬外殼4還包含多個由外向內凹陷形成的凹槽42,如圖3和圖5所示。多個凹槽42分別位於前述金屬外殼4的頂部和底部,凹槽42的數量與通孔41的數量相同。前述由外向內凹陷是指當凹槽42位於金屬外殼4的頂部時,凹槽42由金屬外殼4的頂部向下凹陷形成;當凹槽42位於金屬外殼4的底部時,凹槽42由金屬外殼4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
每個凹槽42分別位於對應的前述通孔41的一側,且與前述通孔41側向連通,如圖5所示。其中,前述彈片5的一端焊接在前述凹槽42內,可以實現對彈片5的定位,使得彈片5固定在金屬外殼4上時可以良好地在通孔41和對應腔體內移動,有效防止電磁波外露,從而進一步增強了電連接器的電磁屏蔽效果。
每個彈片5包含一體成型的連接部51和彈性部52,如圖3所示。其中,連接部51為與凹槽42平行,連接部51貼合在凹槽42的底部,通過焊接的方式與金屬外殼4固定連接。前述彈性部52向前述金屬外殼4的內側彎曲形成V形結構,且前述V形結構從對應的前述通孔41伸入到前述金屬外殼4內,如圖2所示。前述彈性部52的自由端到前述通孔41背向前述凹槽42的一側具有移動間隙,以使得前述彈性部52可以受控向通孔41內移動。當公頭連接器與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插接時,公頭連接器擠壓彈性部52,彈性部52向通孔41內移動,從而實現防電磁干擾的屏蔽效果。前述彈性部52設置為V形結構,便於對接的連接器插入和拔出,避免彈性部52被損壞。理想地,前述V形結構的折彎處設為過渡圓弧,進一步可以提高彈性部52的使用壽命。
在如圖1的實施例中,金屬外殼4包含4個通孔41、4個凹槽42和4個彈片5。其中,2個通孔41和2個凹槽42設置在前述金屬外殼4的頂部,2個通孔41和2個凹槽42設置在前述金屬外殼4的底部。2個通孔41分別與第一腔體連通,2個通孔41分別與第二腔體連通,2個彈片5的彈性部52伸入到第一腔體內,2個彈片5的彈性部52伸入到第二腔體內,可以同時與對接的連接器的金屬外殼接觸,起到很好的屏蔽效果,改善了串擾,滿足高頻、高速要求。
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第一絕緣部11還包含卡板槽13,第二絕緣部12設置有扣合槽14,如圖3所示。其中,前述卡板槽13位於第一絕緣部11靠近第二絕緣部12的位置,前述扣合槽14位於前述第二絕緣部12靠近第一絕緣部11的位置。前述扣合槽14的長度小於前述卡板槽13的長度,且位於第二絕緣部12沿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可以避免影響絕緣本體1與金屬外殼4限位連接。
在一種理想實施例中,前述第一絕緣部11包含兩個卡板槽13,兩個卡板槽13分別設置在第一絕緣部11的頂面和底面上。第二絕緣部12設置有兩個扣合槽14,兩個扣合槽14分別設置在第二絕緣部12的頂面和底面上。其中,第一端子組2和第二端子組3在與絕緣本體1注塑成型為一體後,第一端子組2的接地端子和第二端子組3的接地端子的中間部位裸露在兩個卡板槽13內。
前述電連接器還包含金屬連接片7,如圖2~圖4所示。其中,金屬連接片7包含連接為一體的卡板71和扣合板72。前述卡板71貼合在卡板槽13內,且卡板71的兩側貼合在對應端子組的接地端子的上方,兩者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扣合板72從卡板71的一側延伸扣合在對應的扣合槽14內實現與絕緣本體1的連接。當金屬外殼4罩設在絕緣本體1的外側時,扣合板72的頂面與金屬外殼4貼合並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從而增加金屬外殼4、絕緣本體1以及金屬連接片7之間連接的穩定性。本申請的電連接器的金屬連接片7與端子組的接地端子導通,金屬外殼4與金屬連接片7導通連接,從而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效果和接地效果,改善了串擾,滿足高頻、高速要求。當本申請的電連接器與公頭連接器連接時,金屬連接片7會與公頭連接器的彈片卡接,進而可以起到定位和電磁屏蔽干擾的作用。
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包含絕緣本體、第一端子組、第二端子組、金屬外殼和彈片,其中,第一端子組和第二端子組分別設置在絕緣本體的頂面和底面上,然後從金屬外殼的一側插入金屬外殼內,將彈片的一端與金屬外殼焊接,另一端從對應的通孔伸入到金屬外殼內,以使得彈片受控可以通過通孔向金屬外殼的外側移動。該電連接器通過將彈片與金屬外殼的外側連接以及通過通孔延伸到金屬外殼內,使得彈片在滿足抗干擾屏蔽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通孔在金屬外殼的內外彈性移動,從而可以避免彈片彈性失效的問題,提高了電連接器的使用壽命,以及提升電連接器插拔時的穩定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理想實施例,並不用於限制本創作,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本創作可以有各種改動和變化。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均等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
本創作提供的電連接器可以在滿足抗干擾屏蔽的前提下,可以避免彈片彈性失效的問題,提高了電連接器的使用壽命,以及提升電連接器插拔時的穩定度。
1:絕緣本體 11:第一絕緣部 12:第二絕緣部 13:卡板槽 14:扣合槽 2:第一端子組 3:第二端子組 4:金屬外殼 41:通孔 42:凹槽 43:卡台 44:側翼 5:彈片 51:連接部 52:彈性部 6:隔離片 61:隔離主體部 62:側向隔離部 63:延伸部 7:金屬連接片 71:卡板 72:扣合板
〔圖 1〕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電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 2]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 [圖 3]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電連接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 4]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絕緣本體、隔離片以及端子組的組裝結構圖; [圖 5]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金屬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1:絕緣本體
2:第一端子組
3:第二端子組
4:金屬外殼
5:彈片
6:隔離片
7:金屬連接片
41:通孔
51:連接部
52:彈性部
71:卡板
72:扣合板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其特徵係包含: 一絕緣本體(1); 一第一端子組(2)和一第二端子組(3),分別設置在該絕緣本體(1)的頂面和底面上; 一金屬外殼(4),該金屬外殼(4)包覆該絕緣本體(1)、該第一端子組(2)和該第二端子組(3),該金屬外殼(4)包含多個通孔(41); 多個彈片(5),每個該彈片(5)的一端與該金屬外殼(4)焊接,每個該彈片(5)的另一端從對應的該通孔(41)伸入該金屬外殼(4)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金屬外殼(4)還包含多個由外向內凹陷形成的凹槽(42),分別位於對應的該通孔(41)的一側,每一該凹槽(42)與每一該通孔(41)側向連通,該彈片(5)的一端焊接在該凹槽(42)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彈片(5)包含一體成型的連接部(51)和彈性部(52),該連接部(51)與該凹槽(42)貼合連接,該彈性部(52)向該金屬外殼(4)內側彎曲形成V形結構,且該V形結構從對應的該通孔(41)伸入到該金屬外殼(4)內。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部(52)的自由端到該通孔(41)背向該凹槽(42)的一側具有移動間隙,該V形結構的折彎處設為過渡圓弧。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1)與該金屬外殼(4)的頂部和底部之間分別形成一第一腔體和一第二腔體; 多個該通孔(41)和多個該凹槽(42)分別設置在該金屬外殼(4)的頂部和該金屬外殼(4)的底部,多個該通孔(41)分別與該第一腔體和該第二腔體連通。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金屬外殼(4)包含一卡台(43),該卡台(43)由該金屬外殼(4)的內壁向中間延伸預定距離; 該絕緣本體(1)包含一第一絕緣部(11)和一第二絕緣部(12),該第一絕緣部(11)位於該第二絕緣部(12)的一側; 該絕緣本體(1)的該第一絕緣部(11)從該卡台(43)之間穿過,並通過該第二絕緣部(12)與該卡台(43)卡接。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連接器還包含一金屬連接片(7),該金屬連接片(7)包含一卡板(71)和一扣合板(72); 該第一絕緣部(11)設置有與該卡板(71)相對應的一卡板槽(13),該第二絕緣部(12)設置有與該扣合板(72)扣合連接的一扣合槽(14),該卡板(71)的兩側與該第一端子組(2)及/或該第二端子組(3)焊接,該扣合板(72)的頂部與該金屬外殼(4)焊接。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金屬外殼(4)的兩側還設置有兩個側翼(44),兩個該側翼(44)沿該絕緣本體(1)的插入方向延伸至該金屬外殼(4)的一側,該第二絕緣部(12)位於兩個該側翼(44)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連接器還包含一隔離片(6),該隔離片(6)與該絕緣本體(1)注塑成型,該隔離片(6)隔設於該第一端子組(2)和該第二端子組(3)之間。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隔離片(6)包含一個一體成型的隔離主體部(61)、兩個側向隔離部(62)和兩個延伸部(63),該隔離主體部(61)隔設於該第一端子組(2)和該第二端子組(3)之間,兩個該側向隔離部(62)從該第一絕緣部(11)的兩側伸出並包裹該第一絕緣部(11)的側邊,兩個該延伸部(63)從該第二絕緣部(12)的兩側伸出分別與兩個該側翼(44)連接。
TW110208178U 2021-06-03 2021-07-12 電連接器 TWM6183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6415.0 2021-06-03
CN202121236415.0U CN214754358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8346U true TWM618346U (zh) 2021-10-11

Family

ID=78627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8178U TWM618346U (zh) 2021-06-03 2021-07-12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4358U (zh)
TW (1) TWM61834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3726B (zh) * 2022-12-15 2023-03-17 深圳依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外壳结构及电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4358U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54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etallic plate
CN108258484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9843148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3854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plate
US101035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better ant-EMI effect
TWI618305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6936032B (zh) 插头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组件
CN104733956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104092059B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TWM534922U (zh) 電子連接器
CN103296522A (zh) 插座组件
CN109149277B (zh) 能使接地端子与接地片共同形成接地组件的信号连接器
CN203850558U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TWM535340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39165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I568104B (zh) 電連接器
TWM552696U (zh) 電連接器
US6749463B1 (en) Shielded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826255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752901A (zh) 插座连接器及移动设备
TW202036988A (zh) 連接器
TWM564837U (zh)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618346U (zh) 電連接器
TWI696324B (zh) 一體成型的連接器接地結構
CN211150963U (zh) 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