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8330A - 集装箱建筑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8330A
CN104718330A CN201280076377.4A CN201280076377A CN104718330A CN 104718330 A CN104718330 A CN 104718330A CN 201280076377 A CN201280076377 A CN 201280076377A CN 104718330 A CN104718330 A CN 104718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ntainer construction
hoistway
construction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63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8330B (zh
Inventor
托马斯·波普
冈特·西格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 Chi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 Chi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 Chi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Kai Chi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18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8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8Structures composed of units comprising at least considerable parts of two sides of a room, e.g. box-like or cell-like units closed or in skeleton form
    • E04B1/34815Elements not integrated in a skeleton
    • E04B1/3483Elements not integrated in a skeleto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8Structures composed of units comprising at least considerable parts of two sides of a room, e.g. box-like or cell-like units closed or in skeleton form
    • E04B1/34869Elements for special technical purposes, e.g. with a sanitary equip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12Small buildings or other erections for limited occupation, erected in the open air or arranged in buildings, e.g. kiosks, waiting shelters for bus stops or for filling stations, roofs for railway platforms, watchmen's huts or dressing cubicles
    • E04H2001/1283Small buildings of the ISO containers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由至少一个集装箱(12,14)构成的内腔(39)的集装箱建筑,通过顶壁(28,30)、底壁(32,34)以及通过多个侧壁(16,18,20,22)对所述内腔限界,其中所述侧壁横向于顶壁(28,30)和底壁(32,34)伸展,其中这些侧壁(16,18,20,2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内壁衬板(44),为了容纳且机械地引导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供应井道(46)集成到所述内壁衬板中,其中供应井道(46)用覆盖条(54)覆盖,所述覆盖条将供应井道(46)与集装箱建筑(10)的内腔(39)隔开,并且其中在覆盖条(54)中设有至少一个开口(56),以用于安装到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的接口。

Description

集装箱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由至少一个集装箱构成的内腔的集装箱建筑,通过顶壁、底壁以及通过多个横向于顶壁和底壁伸展的侧壁对内腔限界。
背景技术
以腔室结构方式由集装箱建立的建筑称作集装箱建筑。根据构造其适合于,使人能够临时或长期在其中生活、居住或工作。通常这种集装箱建筑由各个钢集装箱组成。根据所使用的集装箱的数量能够由此建立较小的空间单元和较大的整体上彼此连接的建筑。所述建筑的大小能够从单个集装箱、即仅一个集装箱到直至多层的建筑。通过一个或多个集装箱限定的空间(在一个/多个集装箱之内)通常也称作集装箱模块。
对于这种集装箱建筑经常使用标准的、所谓的ISO集装箱。所述ISO集装箱初始来源于货运,在货运中所述ISO集装箱用作货运或轮船集装箱。常规的集装箱种类是所谓的20英尺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具有6.058m×2.438m×2.591m的外尺寸。所述20英尺集装箱在集装箱建筑中经常以略微改变、部分也大幅改变的方式使用。所述集装箱的特征尤其在于其可移动性(有利的可装载性)还有其在集装箱的内腔中的灵活的装配种类。因此,集装箱建筑能够由所述集装箱相对简单且快速地模块化地构成。
集装箱建筑通常也用作为用于野外使用的临时建筑,或用在由于急迫的位置需求这样的能快速建造和拆卸的建筑为有利的部位处。同样,这样的集装箱建筑用作建筑工地集装箱,然而也用作学校集装箱或用于难民住宿地或用作大学生宿舍。
其他的应用情况是军事的和人道主义的野外使用,其中集装箱建筑作为移动式野外厨房、移动式医院供应装置(移动式手术室)或也用作移动式卫生设施。显而易见地,能够任意继续这个列表。集装箱建筑的最后提到的用于军事和人道主义的野外使用的应用示例在本文中以术语用作移动式野外供应装置的集装箱建筑概括。所述移动式野外供应装置的典型的应用情况是军事演习或更大的军队部署、然而还有人道主义的应用,例如在灾难救助范畴在地震区域中的使用。尽管本发明在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是关于最后提到的应用情况,但是不限制于此。
从现有技术中已经已知集装箱建筑的下述种类:
CN-201284514 Y示出由一个或多个集装箱预制的集装箱建筑。所述文献核心在于设在集装箱的顶部上的排水系统,由此应实现被调节的水出流。
此外,从JP 11350759 A中已知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用作移动式卫生设施。此外,在集装箱的内部中设有卫生装置、尤其具有喷头以及WC单元的浴室。由于集装箱的标准特性能够将其运输到车辆上,使得浴室-WC集装箱能在不同的地点能移动地使用。
类似的以子部段预制的、所谓的组合式集装箱模块,尤其构成为卫生的浴室的集装箱模块从DE 299 10 671 U1中已知。在那能打开的浴室的特征此外在于优选多层地构造的侧壁部件至少基本防潮或防水地构造。以这种方式能够简单地并且大面积地清洁卫生浴室,而在此基本不损害侧壁。
现有技术中的上文所提到的文献仅部分地或完全不关心的基本问题是这种集装箱建筑在外部的能量供应、空气供应、燃料供应和/或水供应上连接的方式和方法。由于根据用户期望通常非常大幅地变化内部装置,这种供应接口和管路通常个体地匹配于待实现的集装箱建筑设计方案。管路和接口的安装通常手动地在之后的集装箱建筑的制造的阶段中进行,然而部分也当场和在集装箱建筑最后应构建的部位上才进行。根据经验,在此由于时间和成本原因比较经常临时准备。
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管路(电、柴油、水和/或空气供应管路)松弛地铺设在集装箱建筑的内部,或者所谓“表面安装”到集装箱建筑的内部的侧壁上,即开放地且可见地铺设。这不仅具有美观方面的缺点。出于医疗卫生的原因也可能反对这种类型的铺设。尤其,在能承受大的负载的且要坚固地设计的、例如用于军事应用的集装箱建筑中,从安全角度看通常不能忍受这样的管路设置。通常必须经常清洁所述集装箱建筑。因此,开放型的线缆铺设更是不利的。即使安全方面的顾虑不重要,或者以其他方式和方法消除了所述顾虑,这种供应管路的自由铺设通常与极大的生产成本和长的建造时间相关联。因此,为了集装箱建筑的个体的匹配必须个体地且当场手动地铺设所有的管路并且连接到(例如设在集装箱建筑之外的)供应装置上。
此外,通常必须将多个开口切入集装箱建筑的外壳中,以便将各个供应管路引入集装箱建筑中或从所述集装箱建筑中引出。这也是时间耗费的且昂贵的。然而在将这种集装箱建筑用作军事的或人道主义的野外供应装置时,集装箱建筑的建造和安装必须相对快地进行,以便能够将集装箱建筑尽可能无问题地使用在不同的地点上或以便能够将其也快速地再次铺设在其他地点。
从EP 1 453 724 B1中已知一种由多个集装箱建造的集装箱建筑,其中各个集装箱从外部彼此连接成集装箱区块。在此示出的集装箱构成尤其用于在船甲板上的海上应用的居住区域。在此,居住区域由多个彼此上下叠置地和/或彼此并排设置的集装箱客舱组成。集装箱客舱能够再概括为具有用于每个客舱的壁、顶和地板的客舱区块。核心思想在于,每个客舱区块具有用于供应和/或清除管路的共同的接口。以这种方式能够由多个客舱预制更大的单元、即整个的客舱区块。在此,各个客舱能够全部配设有分别引向共同的接口(中央接口)的供应和/或清除管路。
在EP 1453 724 B1中已知的集装箱建筑中,在各个集装箱的内部中逻辑上良好组织地且机械坚固地构造的类型的管路铺设还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各个客舱在逻辑上组成一个整体的具有中央供应或清除接口的客舱区块。尽管如此,各个供应管路必须在各个集装箱之内手动地铺设,这极有可能如上文已经描述的,无秩序地通过各个管路和接口的开放的且能从外部看到的铺设来实现。也可考虑在各个集装箱之内的各个供应管路和接口的持久固定的安装。然而,这在通常需要将损坏的管路快速替换的可能性方面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装箱建筑,所述集装箱建筑尤其适合于应用在军事和/或人道主义野外使用中,并且出于机械的以及逻辑上的观点对于这种使用最优地构成。在此,核心方面应是供应管路和接口的简单的铺设可能性,这能够实现快速的且能由客户自由配置的管路和接口设置方式,而这不会不适当地提高集装箱建筑的生产和安装耗费。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开头时所述类型的集装箱建筑来实现,其中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至少一个侧壁具有内壁衬板,为了容纳且机械地引导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供应井道集成到所述内壁衬板中,其中供应井道用覆盖条覆盖,所述覆盖条将供应井道与集装箱建筑的内腔隔开,并且其中在覆盖条中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用于安装到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的接口。
因此,本发明的重点在于,设有沿着至少一个集装箱的侧壁伸展的中央的供应井道,所有的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能够在所述供应井道中引导。此外,在集装箱的相应的侧壁上安装有内壁衬板。因为供应井道集成到所述内壁衬板中并且优选用由金属构成的覆盖条覆盖,各个线缆和管路不能从外部(即从集装箱的内腔外观察)看到。由此将损坏各个管路或线缆的危险最小化。也几乎消除受伤危险,因为在集装箱建筑的内腔中工作的或位于其中的人员不可能在管路或管道上勾住或存在所述人员在其上绊住的风险。由于供应管路在用覆盖条覆盖的供应井道中插入的设置方式也能够大面积地清洁集装箱建筑的内腔,而在此清洁液体不到达供应管路上或甚至供应管路中。在此,内壁衬板和覆盖条用作喷水保护。尤其,在供应井道中引导的管路应是被喷水保护的。
根据本发明的设置方式的主要优点中的一个还在于,供应井道能个体地装配。供应井道能够独立于集装箱建筑的之后待实现的内部结构已经在制造者方面集成到集装箱建筑的内壁衬板中。此外,内部结构能够根据用户期望实现,而对此不需要更大的改建。因为,所需的供应管路不必再如至今为止那样单个地铺设并且单独地安装在集装箱的内壁上,而是能够直接通过已经预制的供应井道拉入或推入。同样,由此显著地简化安装各个接口的方式,因为所述接口能够安装或安置在已经设在覆盖条中的开口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的作为移动式野外厨房的应用中,集装箱建筑及其内部装置能够由此在现场相对快地安装。此外,厨房设备能够例如沿着侧壁安置并且连接到设在覆盖条中的接口上。通过将供应管路在供应井道之内中央地铺设,能够同样简单且快速地修理或替换各个管路。通过其“已整理的”设置方式,能快速找到各个管路。因为所述管路优选不固定地集成在供应井道之内,其能够从所述井道中也相对简单地且快速地再次拉出。
此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置方式也满足另一基本想法,即集装箱建筑的外壳与其内部装配的系统的分离。即能由客户自由选择供应井道的以及在各个在集装箱建筑中使用的设备的在其上的接口的装配。为了能够保证在集装箱建筑之内在尽可能多的点上的能量供应、空气供应、燃料供应和/或水供应,供应井道优选在集装箱建筑的所有内侧壁上伸展,即在不设有门的纵向侧壁和横侧壁上伸展。这能够通过单个的、连续的供应井道实现。然而,对此替选地,分开的供应井道能够设在集装箱建筑的不同的侧壁上。通常也可考虑在顶壁和/或底壁中的安装。显而易见地,每个壁也能够设有多个供应井道。
通过到内壁衬板的集成,在本文中例如考虑供应管路的设置方式,其中供应井道至少部分地进入内壁衬板中,或者以插在所述内壁衬板之内的方式设置。此外,作为内壁衬板能够使用任意种类的内壁或壁衬板,其朝向内腔(尤其完全地)覆盖集装箱建筑的在结构上受限制的内壁。
因此,完全地实现上文所述的目的。
根据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供应井道设置在内壁衬板的槽状的凹部中,所述凹部基本上平行于顶壁和底壁伸展。
也能够称作线缆通道的供应井道此外优选构造为铝挤压型材,其形状匹配于在内壁衬板中的槽状的凹部。供应井道的平行于顶壁和底壁的所选择的设置方式尤其提供的优点是,供应井道能容易地从外部触及,并且能够在相应的侧壁的整个宽度之上分布地设置接口。
在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内壁衬板在凹部和顶壁之间延伸的上部区域中用第一覆盖板覆盖并且在凹部和底壁之间延伸的下部区域中用第二覆盖板覆盖。
因此,两个覆盖板优选覆盖相应的侧壁的朝向内腔的其余的区域。从集装箱建筑的内腔中观察,在相应的侧壁上仅能够从外部看到供应井道的两个覆盖板以及覆盖条。由此产生基本上连续的内壁。两个覆盖板不仅用作喷射保护而且用作撞击保护,所述覆盖板防止内壁衬板的内部结构受损伤。然而,能够在上部区域中以及在下部区域中设置有各两个覆盖板,代替仅一个覆盖板。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在供应井道的覆盖条和第一覆盖板之间设有第一接合部。同样,在供应井道的覆盖条和第二覆盖板之间设有第二接合部。在此,第一和第二接合部优选用密封件密封。
在供应井道的覆盖板和覆盖条之间的边界面上产生的间隙例如用密封材料密封。优选地,供应井道的前部齐平于两个覆盖板地安置。由于密封件,也将供应井道本身或其内部对于喷水进行保护。这尤其在集装箱建筑作为移动式野外供应装置的应用中是有利的。由此,能够大面积地冲洗内腔,这在野外使用中由于由人员自动地随着带进集装箱建筑中的污物通常是必要的。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覆盖板构造为连续的、无缝的不锈钢板。
供应井道的覆盖条优选也由不锈钢构成。根据所述设计方案,在供应井道之上和之下齐平地分别安装大的钢板。总体上得到平滑的不锈钢壁,所述不锈钢壁在上部和下部区域中分别由连续的、无缝的不锈钢板构成,并且在中部区域中由供应井道的不锈钢覆盖件覆盖,在不锈钢覆盖件上能够设置有安装接口。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一和/或第二覆盖板构造为不锈钢板,其分别具有最多一个接合部。尤其在不锈钢板的情况下,能够在集装箱壁的纵向侧上设有中间接合部。每个不锈钢板的所述最多一个接合部在已装入的状态中优选竖直地伸展。
供应井道除了可变的安装可能性以外也还包含的优点是,所述供应井道划分集装箱的相应的侧壁(或分为两部分)。否则无接合部不锈钢板或具有仅一个接合部的不锈钢板的应用极有可能是无法实现的。而如果不借助于供应井道的划分,整面地覆盖整个侧壁所需的不锈钢板(用仅一个或两个不锈钢板)是过大的,对于将所述不锈钢板成本适宜地构造而言。尤其,在建立不锈钢建筑时由此明显使不锈钢板的操作变得困难。然而原则上,不锈钢的应用是优选的。不锈钢是坚固的、耐热的和防水的,这尤其在野外厨房中是极其有利的。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提出,内壁衬板多层地构成,并且具有支架壁,在所述支架壁上固定有第一和第二覆盖板。
这样的支架壁能够相对简单且快速地构成。此外,所述侧壁用作内壁衬板的坚固的承载体结构。为了节约重量,支架壁优选由木质结构制成,所述木质结构“浮动地”设置在集装箱建筑中。在集装箱的优选由钢制造的外壁和固定在支架壁上的不锈钢板之间优选设置有隔离材料。在供应井道的区域中,隔离材料以所需的深度留空,以便产生上文已经提到的在内壁衬板中的槽状的凹部,在所述凹部中设置有供应井道。将各个侧壁用隔离材料或隔绝材料的隔离是必需的,因为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在已经描述的野外使用中通常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例如在-40℃下)使用。否则,在集装箱之内的舒适的工作或停留几乎是不可能的。两个覆盖板在支架壁上的固定能够是可松开的或不可松开的,例如是粘结的。
根据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供应井道在空间上划分为多个子井道。
供应井道例如能够具有多个彼此分开的内管,以便将燃料管路、水管路和电管路彼此分开地引导。这不仅保证各个在供应井道中引导的管路的更好的秩序和更好的可接近性,而且也同时防止引入管路中的介质相互间不利的影响。在工厂方面已经能够附加地密封供应井道的各个井道或内管。考虑各个子井道的附加的隔热机构或然而各个子井道的静电隔离机构。
根据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供应井道通到连接板中,所述连接板集成到侧壁中的一个中,其中连接板具有多个用于将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引入到集装箱建筑中或从集装箱建筑中引出的开口。优选地,所有的用于将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引入集装箱建筑中或从集装箱建筑中引出的开口设在连接板中,其中连接板设置在设在相应的侧壁中的凹部中。
所述连接板也能够称作转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中优选设置有——具有两个例外——所有的用于将连接管道和连接管路引入和引出的开口。其中的例外例如能够是两个设在集装箱建筑的侧壁中的用于排气和废气的排气开口,所述排气开口直接切入集装箱的侧壁中。然而,将分开的开口切入到集装箱壁中是昂贵的。因此,连接板或转接板是成本适宜的变型方案。以这种方式仅须在集装箱壁中切入一个大的开口,以便在其中设置连接板。由此,能够中央地在一个部位上经由连接板将所有的连接管道和连接管路引入集装箱建筑中或从所述集装箱建筑中引出。以与上文已经阐述的供应井道的组合方式,这保证集装箱建筑的简单的且快速的构成。
显而易见,供应井道不必直接通到连接板中。在本文的意义上,“通到”也理解为,供应井道直接在连接板附近终止或过渡到所述连接板中。
为了安装连接板,能够将大的开口切入集装箱建筑的侧壁中。此外,能够将钢框架焊入所述开口中,能够在钢框架上从内部安装夹心板。所述夹心板例如能够具有两个铝板和位于其之间的塑料板。连接板本身能够在常规的铣床上加工。这是非常成本适宜地可行的。
用于连接管路和连接管道的设在连接板中的开口能够根据用户期望个体地制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方案,也能够设有多个连接板。在由多个、彼此连接的集装箱构成的集装箱建筑的结构中,例如也可考虑的是,每个集装箱设有一个连接板。
在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设计为用作移动式野外供应装置,所述野外供应装置配设有移动式装置元件,其在集装箱建筑之内的设置方式能够柔性地变化。
在上文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用作移动式野外厨房的应用情况下,厨房设备优选不固定地安装,而是在确立运行准备之后布置所述厨房设备。也可考虑的是,厨房设备本身,即不借助于其他的辅助机构,能够手动移动,或者对此使用小的起重机。以这种方式,各个厨房设备能够个体地定位。设在侧壁上的供应井道和设在覆盖条上的接口能够实现,将厨房设备连接到集装箱建筑之内的不同的位置上。由于各个厨房设备的移动性,例如能够移动所述厨房设备,以便清洗集装箱内腔。由此,也能够简单地清洗在厨房设备下面或后面的部位,
根据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至少一个集装箱是20英尺ISO集装箱。
这样的20英尺ISO集装箱尤其基于其简单的可装载性而非常好地适合于上文所述的应用。所述集装箱能够不仅用载重汽车而且用轮船装载。用飞行器(例如飞机或直升机)的运输也是无问题可行的。为了建立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仅必须将所述集装箱建筑略微地、以少量工作步骤改变。然而在这点上要说明的是,也能够将其他种类的集装箱用于本目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中,集装箱建筑具有两个集装箱,所述集装箱沿着纵向方向彼此平行地安置并且彼此连接,以构成共同的集装箱模块。
原则上,集装箱建筑能扩展为多个集装箱。在本文中,共同的集装箱模块应理解为在集装箱建筑的内部中的不通过壁或门分开的共同的空间。由于两个或更多集装箱彼此间的经由集装箱的开放的、分别指向彼此的纵向侧的连接产生在集装箱建筑的内部中的大的空间(共同的集装箱模块)。
在独立于本专利发明在同一天提交的第二专利申请中,描述两个彼此平行的安置的集装箱的用于构成共同的集装箱模块的特殊的设置方式。在其中所描述的优选的安置方式中,两个集装箱沿着其纵向方向彼此平行地定向,其中每个集装箱分别具有开放的纵向侧,所述纵向侧朝向相应的另一集装箱的开放的纵向侧。在两个集装箱之间设有间隙,其中为了在间隙中构成共同的集装箱模块的连续的内底面,将在纵向方向上伸展的底部元件设置为连接件。在所述连接件中能够定位排水凹槽。
放置在间隙中的底部元件保证所产生的集装箱建筑的平坦的内底面。能够由此取消耗费的依然通常安置到由多个集装箱构成的集装箱建筑的内底面上的底部结构。这样的底部结构的取消一方面造成在集装箱建筑之内的增大的竖直高度。另一方面,通过彼此间隔地定位的集装箱增大集装箱建筑的内腔。这不仅开启在集装箱建筑中的更大的操作自由空间,而且也能够实现集装箱建筑在现场的更快的建造。具有布置在中间的排水凹槽的两个集装箱相对于彼此的上文所述的设计方式根据本发明也视为优选的设计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还提出,在集装箱建筑的内部中在顶壁的区域中设置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经由通风软管与连接板连接,其中通风通道在一侧上具有多个第一空气排出口并且在相对置的第二侧上具有多个第二空气排出口,其中第二空气排出口比所述第一排出口更小地构成。
通风通道本身能够由织物构成。因此,为了运输能够将所述通风通道略微折叠。根据一个变型方案,通风通道构成为织物软管,所述织物软管在侧面上穿孔。软管的穿孔优选在通风软管的相对置的侧上不同地选择。经由连接在其上的例如同样能够在上文所描述的供应井道中引导的通风通道,热空气或冷空气能够流入通风通道中。不同大小地构成的空气排出口主要具有的目的是,在集装箱建筑的内腔中有利地分配流入通风通道中的热空气或冷空气。在通风通道的相对置的侧上的不同大小的空气排出口能够用于在集装箱建筑的内腔中的期望的空气循环。如果在集装箱建筑的侧壁上将空气经由吸出开口吸出,通风通道的空气排出口在所述侧上比在通风通道的相对置的侧上更小地构成。
经由所描述的通风通道和连接于其上的通风软管的空气供应再次考虑的基本想法是,将集装箱建筑的外壳与其内壳分离,其中所述通风软管经由连接板从集装箱建筑中引出。此外,即空调和/或加热设备能够安置在集装箱建筑之外,使得所述空调和/或加热设备不和以往一样通常不必要地占用集装箱建筑之内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在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能侧面翻开的门以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侧壁,其中在门的朝向内腔的内侧上设有至少一个轨道,所述轨道具有至少一个束缚孔眼以用于束缚集装箱建筑的装置元件。
轨道例如能够焊接在门的内侧上或与所述门旋紧。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其他类型的固定。在集装箱建筑中设有的装置元件,例如厨房设备如野外厨房的水槽或烤箱或组合蒸笼,因此能够借助于拉紧带在设在轨道上的束缚孔眼上束紧,以运输集装箱壳体。优选地对此在每个轨道上设有多于仅一个束缚孔眼。
不言而喻地,上文所述的和下文还待阐述的特征不仅能以分别给出的组合形式,而且也能以其他的组合形式或单独使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描述并且在下文中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示出图1中的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其中示出不具有顶壁的集装箱建筑,以便图解说明集装箱建筑的内腔;
图3示出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第一剖视图;
图4示出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示出图4中表明的剖面A-A的另一剖视图;
图6示出图4中表明的剖面C-C的另一剖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中使用的内壁衬板的剖视图;
图9示出内壁衬板的立体细节图;
图10示出用于图解说明其中所使用的连接板的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的侧壁部段的细节图;
图11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中所使用的通风通道的示意图;
图12示出集装箱建筑的侧壁的立体图以用于图解说明设置在其上的束缚孔眼;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的顶部区域的立体细节图;以及
图14示出安装在集装箱建筑中的内壁衬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的视图。其中,集装箱建筑在其整体上用附图标记10表示。根据图解说明的实施例,集装箱建筑10具有两个集装箱,第一集装箱12和第二集装箱14。两个集装箱12、14优选是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的钢集装箱。集装箱12、14例如能够具有20英尺ISO集装箱的尺寸。与常规的20英尺ISO集装箱不同,优选略微改变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10的集装箱12、14,如在下文中所阐述。
不言而喻地,代替20英尺ISO集装箱也能够使用40英尺ISO集装箱,然而也能够使用其他的具有任意尺寸的钢集装箱。同样,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10也能够仅由一个集装箱、或也由多个集装箱构成。在本文中,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10的结构应示例地根据具有两个集装箱12、14的实施方案来描述。
优选地,两个集装箱12、14具有相同的尺寸。集装箱12、14分别具有两个彼此平行伸展的纵向侧16a、b或18a、b。两个集装箱12、14的纵向侧16a或18a优选构成为开放的纵向侧16a或18a。然而,纵向侧16a、18a仅在集装箱建筑的已组装的状态中打开。否则,能够借助于门元件24a、b或26a、b闭锁。要指出的是,图1和2从不同角度示出集装箱建筑10。
横向于或垂直于纵向侧16a、b或18a、b,两个集装箱12、14中的每个分别具有两个横向侧壁20a、b或22a、b。每个集装箱12、14向上分别通过顶壁28或30限界,所述顶壁垂直于纵向侧壁16或18以及垂直于相应的集装箱12或14的横向侧壁20或22伸展。平行于顶壁28或30以及垂直于纵向侧壁16a、b或18a、b和横向侧壁20a、b或22a、22b,将两个集装箱12、14分别通过底壁32或34限界。不言而喻地,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10也能够由仅一个集装箱,例如由集装箱14构成,其内腔39通过顶壁30、底壁34以及通过横向于顶壁30和底壁34伸展的侧壁18b、22a、22b限界。
如从图1-3中能看到的,两个集装箱12、14彼此平行地定向。两个集装箱12、14的纵向侧16a、b或18a、b平行于纵向方向36伸展。第一集装箱12的开放的第一纵向侧16a和第二集装箱14的开放的第二纵向侧18a在此彼此相向。第一集装箱12的横向侧20a与第二集装箱14的横向侧22a对准。同样,横向侧20b和22b也彼此对齐。在此,两个集装箱12、14不抵靠彼此齐平地安置,而是具有彼此间的间距d(尤其参见图3)。由此,在两个开放的纵向侧16a、18a之间产生间隙38。间隙38基本上沿着或平行于纵向方向36伸展。由于两个集装箱12、14的平行的设置方式,间隙38沿着纵向方向36优选具有恒定的宽度d(尤其参见图3)。宽度d优选在40cm-60cm的范围中。
通过开放的彼此相向的纵向侧16a、18a在集装箱建筑10的内腔39中产生共同的集装箱模块。换言之,即两个集装箱12、14构成共同的内腔39。为了构成共同的集装箱模块39的连续的内底面40,在间隙38中设置沿纵向方向36伸展的底部元件42作为连接件(尤其参见图2)。底部元件设置在间隙38的的底部区域中进而将集装箱12、14的两个底壁32、34彼此连接。以这种方式产生集装箱建筑10的平坦的内底面40。
一方面,两个集装箱12、14彼此间的间隔有利于集装箱建筑10的内腔39的有效的增大。另一方面,通过设在间隙38的底部区域中的底部元件42省去集装箱建筑10的耗费的内底部结构。即正常情况下,后续地插入由多个集装箱组成的集装箱模块的内底部。在此,两个集装箱的初始设有的内底部通过共同的、连续的内底部覆盖。这基本上用于补偿集装箱之间的交接处上的不平坦。然而由于刚好与集装箱12、14的两个内底部32、34齐平的底部元件42,能够取消这样的额外设置的内底部结构。额外设置的内底部结构带来附加的竖直高度。另一方面,能够明显更快地组装集装箱建筑10,因为不必后续地插入额外的内底部。此外,这节省生产成本。
在图2中能看到另一细节,所述细节尤其在将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10用作用于军事的或人道主义的野外供应装置时是有利的。即在底部元件42中优选集成有排水凹槽50。所述排水凹槽50基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36伸展。如在图2中能看到的,排水凹槽在集装箱建筑10的整个纵向延伸部上延伸。因此所述排水凹槽从集装箱建筑10的内部向外引导且离开在间隙的端侧上的集装箱建筑10,所述端侧用附图标记49a和49b表示(参见图3)。
集成在底部元件中的排水凹槽优选由不锈钢构成,以便避免在使用持续时间较长时的腐蚀。不锈钢凹槽50向上用覆盖栅格52覆盖。为了避免障碍棱边并且保证尽可能平坦的内底面,使覆盖栅格52的上侧优选与底部元件42的上侧进而也与内底面40齐平。
排水凹槽50在集装箱建筑10中间的设置方式,尤其在将集装箱建筑10用作移动式野外厨房时,证实为非常有利的。由此,在野外厨房中出现的废水能够直接经由覆盖栅格52倒出,或者经由软管或管道直接引入排水凹槽50中。此外,经由排水凹槽50废水达到外部。所述设置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在构造或建造集装箱建筑时不必铺设附加的废水管路。这节省构造时间。否则,外壳必须由两个集装箱12、14中的至少一个中断,以便能够从内向外铺设这种废水管道。然而,这在此不是必需的。
排水凹槽50直接到集装箱建筑10中的集成也简化其内部清洁。为了清洁内腔39能够将所述内腔例如借助于高压清洁器喷射。此外,在此出现的水自动地经由位于集装箱建筑10中间的排水凹槽50向外流出。以这种方式能够简单地且快速地清洁野外厨房。尤其在军用的由于难通行的情况通常伴有极大量的污物的野外厨房中,野外厨房的这种清洁可能性是极其有利的。
在与本文并行地在同一天提交的第二专利申请中描述排水凹槽50的其他细节。本专利申请的主要观点涉及集装箱建筑10的内壁衬板的结构。这在下文中详细阐述。
集装箱建筑10的侧壁16b、18b、20a、20b、22a、22b中的至少一个在其朝向内腔39的内侧上优选具有内壁衬板44。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壁衬板44覆盖相应的侧壁的整个内侧。
内壁衬板44中集成有供应井道46,所述供应井道在图8和9中详细地示出。供应井道46基本上用于容纳和机械引导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如从图8和图9中能看到的,供应井道46设置在内壁衬板44的槽状的凹部48中。槽状的凹部48以及供应井道46优选平行于顶壁28、30和底壁32、34伸展(例如参见图2)。
供应井道46用覆盖条54覆盖。优选由不锈钢构成的覆盖条54,将供应井道46与集装箱建筑10的内腔39分开。在覆盖条54中设有至少一个开口56以用于安装通到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上的接口,所述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在供应井道46之内伸展。
与至今为止已知的各个供应管路通常无秩序地、可见地且开放地沿着集装箱内壁所谓“表面铺设”的解决方案相反地,能够将供应管路(例如电、柴油或水管路)在这里提出的新的集装箱设计中有秩序地安装在集成到内壁衬板44中的供应井道中。因此,从集装箱建筑10的内腔39中观察,不再能够看到所述供应管路。这不仅具有安全方面的优点。这样的集成到内壁衬板44中的供应通道46的主要优点在于,所述供应通道已经能够与集装箱建筑10的之后由用户期望的内部装置无关地由制造商预制。此外,能够根据用户期望柔性地装配供应井道46。此外,仅须再将用户期望的各个供应管路拉入供应井道6中。
在覆盖条54中设有的开口56也能够根据用户期望定位。各个在供应井道46中设置的供应管路的之后的拆卸、替代或修理能够无问题地进行。对此必须,如果有的话,将覆盖条54的部分拉出。否则也能够简单地将损坏或要替换的供应管路从供应井道46中拉出。
不言而喻地,应在集装箱建筑之内尽可能遍布地铺设供应管路,以便设备能够在集装箱建筑10之内在尽可能多的部位上连接到设在覆盖条54中的接口56上。因此,优选在每个不设有门或其他开口的侧壁16b、18b、20a、20b、22a、22b上设置有这样的供应井道46。
纵向伸展的供应井道46的另一优点在于,所述供应井道将相应的侧壁划分为两个半部,即上部区域58和下部区域60。所述划分能够实现,用整面的、无缝的第一覆盖板62覆盖在侧壁的上部区域58,所述上部区域在槽状的凹部48(其中设置有供应井道46)和顶壁28、30之间延伸。同样在槽状的凹部48和底壁32、34之间延伸的下部区域60能够用整面的、无接缝的第二覆盖板64覆盖。如果不借助于通过供应井道46的划分,仅能非常困难地保证覆盖集装箱的整个侧壁的一件式的覆盖元件的之后的安装。尤其因为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覆盖板62、64优选由不锈钢构成,所以非常难构造这样的整面的、覆盖整个侧壁的不锈钢板,因为对此所需的不锈钢板是非常大的。
因此,在为供应井道46设置的槽状的凹部48之上齐平地设置有由不锈钢构成的第一覆盖板62(例如参见图5)。在为供应井道46设置的槽状的凹部48之下设置有由不锈钢构成的第二覆盖板64。两个不锈钢板62、64优选构成为平滑的、无缝的不锈钢板。因此总的来说,得到平滑的不锈钢壁,所述不锈钢壁在上部区域58中和在下部区域60中分别具有连续的、无缝的不锈钢板62、64并且在中间区域通过优选同样平滑地构成的覆盖条54覆盖。与之相应地,侧壁的内侧仅具有两个水平伸展的接合部,即第一接合部66(在第一覆盖板62和覆盖条54之间)和第二接合部68(在第二覆盖板64和覆盖条54之间)(尤其参见图9)。所述两个接合部66、68优选用密封件密封。因此,不仅槽状的凹部48而且供应井道46本身是完全密封的。由此,内壁衬板44向外非常坚固地构成。为了清洁,例如能够用高压清洁器大面积地喷射所述内壁衬板以进行清洁。
在集装箱建筑10的纵向侧16b、18b的内侧上能够将上文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板62、64分别也划分为在上部区域58中的两个分开的覆盖板62’、62”和在下部区域60中的两个分开的覆盖板64’、64”,如在图14中所示出那样。在此情况下,在不锈钢板62’、62”或64’、64”之间分别产生一个(最大)竖直伸展的接合部63、65。这尤其简化其装入(由于每个单个不锈钢板的变小的尺寸和变小的重量)。
如从图8中还能看到的,供应井道46在空间上划分为多个子井道70、70’、70”。因此,不同种类的供应管路能够彼此分开地引入不同的子井道70、70’、70”中。此外,能够将各个子井道70、70’、70”隔离。以这种方式,防止在供应管路中引导的介质相互间的不利影响。如这在图9中所示出的,这也能够通过多个彼此分开的内管71实现。以这种方式也能够彼此分开地引导燃料管路、水管路和电管路。
内壁衬板44本身优选多次地构成。作为承载结构例如能够使用支架壁72。所述支架壁72优选由木材构成。为了达到集装箱建筑10的附加的隔离,木质支架壁72能够构造有中间椽木隔离部。在两个不锈钢覆盖板62、64和支架壁72之间优选设置有另一木板74(参见图8和9)。不锈钢覆盖板62、64例如能够与所述木板74粘结。然而原则上,其他种类的固定也是可能的。木板74本身优选与木支架壁72的承载件拧紧。
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建筑10的另一方面涉及所谓的连接板76,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引入和引出连接管道和连接管路的多个开口78(参见图1、5和6)。更准确地说,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有的用于将连接管道和连接管路引入和引出的开口78——除了两个例外——设置在所述连接板76上。两个仅有的例外理想地是两个排气开口80,所述排气开口设置在集装箱建筑10的纵向侧壁18a中。所述排气开口80用于将排气和废气从集装箱建筑10的内腔39中引出。
通常也称作转接板76的连接板76的细节图在图10中示出。在本变型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例如具有设置在连接板76的上部区域中的开口78’,能够通过所述开口将通风软管引入集装箱建筑10中。此外,不同的电流接口78”能够设在连接板76中。据此,在中央实现所有的接口。供应设备如发电机、空调和空气供应设备等能够定位在集装箱建筑10之外。
这样的连接板76’的第二变型方案在图7中示出。在所述实施例中,连接板76’仅具有用于电流接口的“开口78”。相反,通风软管通过设在侧壁元件55a中的开口69引入(细节参见图13)。侧壁元件55a用于形成集装箱建筑的连续的、隔离的侧壁。此外,侧壁元件55a设置在两个集装箱12、14之间的间隙38中(也参见图3)。
唯一的连接板或转接板76或76’的安装是非常成本适宜的变型方案,其中通过所述连接板或转接板(几乎)所有连接管路和连接管道能够到达集装箱建筑10的内部中。否则,各个开口必须单独地切入到集装箱壁中。这使得集装箱建筑10的生产是相对耗费的且昂贵的。然而代替其,根据本发明,仅一个大的开口切入集装箱壁中,在所述集装箱壁中设置有连接板76。优选地,在所述开口中焊入钢框架82,所述钢框架用作用于连接板76的承载结构。连接板76理想地构成为夹心板。所述连接板具有两个铝板(铝板的厚度例如为2mm)和位于其之间的塑料板(塑料板的厚度例如为3cm至4cm)。借助于设在侧壁元件55a中的开口69也能够非常成本适宜地制造在图7和13中示出的变型方案。侧壁元件55a能够预制有其中引入的开口69并且在将集装箱建筑10构造在侧面的端部上时才装入间隙38中。
尽管在本示例中,设有仅一个连接板76或76’,但是同样可考虑将另一第二连接板安装在集装箱建筑10上;例如每个集装箱12、14一个连接板76或76’。
尤其,在与上文已经阐述的供应井道46组合方案中,通过这样的连接板76或76’,集装箱建筑10的能模块化构成的连接设计方案是相对简单可行的,而不必对此实施多个生产步骤。供应井道46理想地在一定部位上通到连接板76中。因此,通过所述连接板引入或引出的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能够在集装箱建筑10的内部直接经由供应井道46分配。因此,从内腔39中观察,所述连接板仅部分地可见或完全不可见。
根据本发明,集装箱建筑10的通风经由通风通道84进行。通风通道84示意地在图10中示出。所述通风通道优选设置在集装箱建筑10的顶壁28、30的区域中。通风通道84的外壳优选由织物构成。因此,为了运输,能够将通风通道84非常简单地折叠。即使没有明确地示出,通风通道84根据本发明经由通风软管与连接板76连接。如已经提到的,通风软管——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经由设在侧壁元件55a的开口引入集装箱建筑10中。经由所述通风软管,通风通道84能够从外部(在集装箱建筑10之外),根据期望,供应热空气或冷空气。
然后,馈入通风通道84中的空气经由第一和第二空气排出口86、88转移到集装箱建筑10的内腔39中。因此,优选构成为织物软管的通风通道84具有在其中限定地引入的孔。这能够通过织物软管的简单的穿孔来实现。然而,根据本发明,空气排出口86、88不同大小地构成。根据本发明,设置在通风通道84的第一侧90上的第一空气排出口86比设置在通风通道84的相对置的第二侧92上的第二空气排出口88更大的构成。通风通道84的第二侧92优选设置在集装箱建筑10的侧上,在所述侧上排气开口80也位于集装箱外壁上。由此,能够构成在集装箱建筑10之内的对气候有利的空气循环。
另一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在图12中详细地示出。在集装箱12、14的门24a、b或26a、b的朝向内腔39的内侧上优选设置有多个轨道94。所述轨道例如焊接到集装箱钢壁上或与集装箱钢壁旋紧。其他类型的固定同样是可考虑的。在轨道94上优选设有多个束缚孔眼96。由此,在各个集装箱12、14的运输期间,能够将位于集装箱建筑10中的装置物件借助于拉紧带束缚在所述束缚孔眼96上。这保证装置物件的安全的运输。
在下文中阐述新型集装箱建筑10的其他的特征。尤其,在将集装箱建筑10使用在气候较冷的地区中时,集装箱建筑10应不仅向下(通过底部元件42)密封,而且也从侧面并且在顶部上密封。此外,优选附加地密封在门24a、b和26a、b之间在侧面延伸的间隙38。在所述部位上(通过附图标记49a、b表示;参见图3)能够为了构成连续的侧壁将隔离的壁元件55a、b设置在间隙38中的两个集装箱12、14之间。附加地,翻开的门元件24a、26a或24b、26b能够用遮盖物覆盖。侧壁的隔离和门用覆盖物的覆盖是重要的,因为新型集装箱建筑10此外设为用于温度直至-40℃的使用地区,并且与之相应地应防止集装箱内部还有翻开的门元件24a、26a或24b、26b结冰。
因此,优选密封新型集装箱建筑10的顶部,以便实现在集装箱建筑10的内部中的完全封闭的集装箱模块。所述顶部覆盖件60’的细节在平行于本申请在同一天提交的第二专利申请中描述。

Claims (14)

1.一种集装箱建筑,其具有由至少一个集装箱(12,14)构成的内腔(39),通过顶壁(28,30)、底壁(32,34)以及通过多个侧壁(16,18,20,22)对所述内腔限界,其中所述侧壁横向于所述顶壁(28,30)和所述底壁(32,34)伸展,其中所述侧壁(16,18,20,2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内壁衬板(44),为了容纳和机械地引导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供应井道(46)集成到所述内壁衬板中,其中所述供应井道(46)用覆盖条(54)覆盖,所述覆盖条将所述供应井道(46)与所述集装箱建筑(10)的所述内腔(39)隔开,并且其中在所述覆盖条(54)中设有至少一个开口(56),以用于安装到所述能量供应管路、所述空气供应管路、所述燃料管路和/或所述水管路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所述供应井道(46)设置在所述内壁衬板(44)的槽状的凹部(48)中,所述凹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顶壁(28,30)和所述底壁(32,34)伸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所述内壁衬板(44)在上部区域(58)中用第一覆盖板(62)覆盖,并且在下部区域中(60)中用第二覆盖板(64)覆盖,其中所述上部区域在所述凹部(48)和所述顶壁(28,30)之间延伸,所述下部区域在所述凹部(48)和所述底壁(32,34)之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在所述第一覆盖板(62)和所述供应井道(46)的所述覆盖条(54)之间设有第一接合部(66),其中在所述第二覆盖板(64)和所述供应井道(46)的覆盖条(54)之间设有第二接合部(68),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66,68)用密封件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所述第一覆盖板和/或所述第二覆盖板(62,64)构造为连续的、无缝的不锈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所述内壁衬板(44)多层地构成并且具有支架壁(72),在所述支架壁上固定有所述第一覆盖板和所述第二覆盖板(62,6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所述供应井道(46)在空间上划分为多个子井道(70,70’,7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所述供应井道(46)通到连接板(76)中,所述连接板集成到所述侧壁(16,18,20,22)中的一个中,其中所述连接板(76)具有多个开口(78)以用于将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引入到所述集装箱建筑(10)中和/或从所述集装箱建筑(10)中引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所有用于将能量供应管路、空气供应管路、燃料管路和/或水管路引入到所述集装箱建筑(10)中和/或从所述集装箱建筑(10)中引出的开口(78)设在所述连接板(76)上,并且其中所述连接板(76)设置在设在相应的所述侧壁(16,18,20,22)中的凹部(82)中。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建筑,所述集装箱建筑用作移动式野外供应装置,所述野外供应装置配设有移动式装置元件,所述移动式装置元件在所述集装箱建筑(10)中的设置方式能够柔性地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集装箱(12,14)是20英尺ISO集装箱。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所述集装箱建筑具有两个集装箱(12,14),所述集装箱为了构成共同的集装箱模块沿着纵向方向(36)彼此平行地安置并且彼此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在所述集装箱建筑(10)的内部(39)中在所述顶壁(28,30)的区域中设置有通风通道(84),所述通风通道经由通风软管与所述连接板(76)连接,其中所述通风通道(84)在第一侧(90)上具有多个第一空气排出口(86)并且在相对置的第二侧(92)上具有多个第二空气排出口(88),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空气排出口(88)构造成比所述第一空气排出口(86)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建筑,其中在所述侧壁(16,18,20,2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能侧面翻开的门(24a,b;26a,b)以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侧壁(16,18,20,22),其中在所述门(24a,b;26a,b)的朝向所述内腔(39)的内侧上设有至少一个轨道(94),所述轨道具有至少一个束缚孔眼(96)以用于束缚所述集装箱建筑(10)的装置元件。
CN201280076377.4A 2012-10-12 2012-10-12 集装箱建筑 Active CN104718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2/070304 WO2014056548A1 (de) 2012-10-12 2012-10-12 Containergebäu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8330A true CN104718330A (zh) 2015-06-17
CN104718330B CN104718330B (zh) 2017-06-23

Family

ID=47115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377.4A Active CN104718330B (zh) 2012-10-12 2012-10-12 集装箱建筑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906756B1 (zh)
CN (1) CN104718330B (zh)
ES (1) ES2590756T3 (zh)
WO (1) WO201405654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9601A (zh) * 2015-10-21 2017-05-03 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 集装箱模块化建筑
CN111661263A (zh) * 2020-06-22 2020-09-15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快速搭载集装箱功能单元的浮式平台
CN111827720A (zh) * 2019-04-16 2020-10-2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移动式的居住空间扩展模块和运输装置
CN112166233A (zh) * 2019-05-29 2021-01-01 Imac工程设计株式会社 工厂厂房设施的施工方法和工厂厂房配置模块
CN113235983A (zh) * 2021-06-08 2021-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4部队 一种可扩展的野外方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0511A1 (en) 2014-07-14 2016-01-21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obile oilfield tool service center
GB2565953A (en) * 2014-07-14 2019-02-27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obile oilfield tool service center
EP3177786A1 (de) * 2014-08-08 2017-06-14 Kärcher Futuretech GmbH Transportabler container zur aufnahme von funktionsmodulen sowie funktionsanordnung, insbesondere zur wasserversorgung
GB2557250A (en) * 2016-12-02 2018-06-20 Proventia Emission Control Oy Mobile container system comprising standard-sized container
EP3480135A1 (de) 2017-11-06 2019-05-08 Kärcher Futuretech GmbH Mobiles containergebäude für militärische, humanitäre und/oder expeditionsartige einsätze
EP3579008A1 (en) * 2018-06-05 2019-12-11 Proventia Oy Arrangement for testing electric car components
FR3084381B1 (fr) * 2018-07-24 2020-10-23 Littow Arch Module prefabrique pour un batiment et procede de construction
EP3880945A1 (en) 2018-11-15 2021-09-22 Cummins Power Generation IP, Inc. Genset enclosures with low acoustic nois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31020A1 (en) * 1995-03-08 1996-09-11 A.T.I.S.A. Aero Termica Italiana S.p.A. Prefabricated cubicle for sanitary facilities, in particular in the cabins of ships, or the like
CN1195734A (zh) * 1997-03-19 1998-10-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工厂的厂房的建设方法和用于该建设的模块构造物
DE10049067A1 (de) * 1999-10-19 2001-06-07 Schall Kg M Begehbares Gehäuse insbesondere in Containerform
WO2004106669A1 (en) * 2003-06-03 2004-12-09 Andrea Simonetti Ready-to-use containerised house
CN102119098A (zh) * 2008-04-23 2011-07-06 奥地利西门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的模块式卫生间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50759A (ja) 1998-06-03 1999-12-21 Showa Aircraft Ind Co Ltd バス・トイレ用のコンテナ
DE29910671U1 (de) 1999-03-22 2000-08-24 Staudenmayer Winfried Elementierte Raumzelle
DE10159535A1 (de) 2001-12-05 2003-06-26 Kaefer Isoliertechnik Wohnbereich, insbesondere für den Offshorebereich, Schiff mit einem solchen Wohnbereich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ohnbereiches
DE202008002754U1 (de) * 2008-02-27 2008-07-03 Hintersteininger, Sigrid, Dr.-Ing. Recycelte ISO-Stahlcontainer für das Wohnen und Arbeiten von Studierenden und anderen Personen
CN201284514Y (zh) 2008-10-17 2009-08-05 深圳赤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排水系统的集装箱活动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31020A1 (en) * 1995-03-08 1996-09-11 A.T.I.S.A. Aero Termica Italiana S.p.A. Prefabricated cubicle for sanitary facilities, in particular in the cabins of ships, or the like
CN1195734A (zh) * 1997-03-19 1998-10-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工厂的厂房的建设方法和用于该建设的模块构造物
DE10049067A1 (de) * 1999-10-19 2001-06-07 Schall Kg M Begehbares Gehäuse insbesondere in Containerform
WO2004106669A1 (en) * 2003-06-03 2004-12-09 Andrea Simonetti Ready-to-use containerised house
CN102119098A (zh) * 2008-04-23 2011-07-06 奥地利西门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的模块式卫生间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9601A (zh) * 2015-10-21 2017-05-03 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 集装箱模块化建筑
CN106609601B (zh) * 2015-10-21 2019-11-12 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 集装箱模块化建筑
CN111827720A (zh) * 2019-04-16 2020-10-2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移动式的居住空间扩展模块和运输装置
CN111827720B (zh) * 2019-04-16 2022-07-22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移动式的居住空间扩展模块和运输装置
CN112166233A (zh) * 2019-05-29 2021-01-01 Imac工程设计株式会社 工厂厂房设施的施工方法和工厂厂房配置模块
CN111661263A (zh) * 2020-06-22 2020-09-15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快速搭载集装箱功能单元的浮式平台
CN111661263B (zh) * 2020-06-22 2021-10-0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快速搭载集装箱功能单元的浮式平台
CN113235983A (zh) * 2021-06-08 2021-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4部队 一种可扩展的野外方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590756T3 (es) 2016-11-23
CN104718330B (zh) 2017-06-23
WO2014056548A1 (de) 2014-04-17
EP2906756B1 (de) 2016-08-03
EP2906756A1 (de)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8330A (zh) 集装箱建筑
RU239125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ключения линий к санитарно-бытовым модулям в пассажирском салоне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101654927A (zh) 一种组合式房屋的主体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06906846B (zh) 预制综合管廊
CN104781481A (zh) 集装箱建筑物以及用于建造这种集装箱建筑物的方法
SG189425A1 (en) Technical unit for a sanitary fixture
CN101654928B (zh) 一种多层组合式房屋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KR20210127369A (ko) 음압병실이 구비된 이동식 병동
EP1435681A1 (en) Transformer centre for underground networks
JP2015518790A (ja) 補強に寄与する導管を備える浮遊施設用の船室
CN101386305B (zh) 一种宿营车
GB2474262A (en) Decontamination units
KR102508185B1 (ko) 변압기에 연결 설치되는 지중배전선로 관로의 환풍 시스템
RU2523116C2 (ru) Санитарная кабина
CN201276756Y (zh) 一种多层组合式房屋
GB2619141A (en) Hybrid building system, building and method
CN201276755Y (zh) 一种组合式房屋的主体结构
CN209145000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化营地房屋建筑体系
EP2531663A1 (en) Balcony construction
EP1613528B1 (en) Floa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floating structure comprising prefabricated room units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prefabricated room units and said prefabricated room units
CN104912100A (zh) 综合管廊综合安装口
CN217174906U (zh) 山区综合管廊节点装置以及山区综合管廊
EP3524743B1 (en) Prefabricated bathroom
CN201283866Y (zh) 一种宿营车
CN207651821U (zh) 具有附加检修舱的35kV一、二次组合设备预制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