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7870A -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7870A
CN104717870A CN201310683195.XA CN201310683195A CN104717870A CN 104717870 A CN104717870 A CN 104717870A CN 201310683195 A CN201310683195 A CN 201310683195A CN 104717870 A CN104717870 A CN 104717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ification
heat pipe
fin
containing groove
joi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31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7870B (zh
Inventor
林胜煌
林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831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7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7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7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7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包括一散热板及具有至少一热管。该散热板包括一容置凹槽用以提供一热管贯穿,该容置凹槽的上方两侧形成有凸肋往容置凹槽中间方向水平凸伸且面对贯穿在容置凹槽中的热管。至少一变型槽设置在两凸肋的上表面,借由该变型槽使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及该热管的表面产生形变,进而在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及该热管的表面上形成至少一变型结合部相互钳制,用以防止热管从该容置凹槽中脱离。

Description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尤其有关于散热板与热管经过形变致使二者相互紧配结合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如中华民国专利申请号100215180号新型专利揭示的一种散热底板结构,用以埋入一热管,在热管置入散热底板结构,且以机械铆平加工法予以铆合热管后,散热底板结构表面仍保有平面特征。该散热底板包括:一容置凹槽,形成于散热底板结构中,用以容置热管;二凸肋分别紧邻形成于容置凹槽两侧,二凸肋高于散热底板结构表面;及二逃料槽形成于散热底板结构中,分别紧邻且位于这些凸肋外侧,借此,在埋入该热管进行机械铆平加工法时,这些凸肋扣住热管,这些逃料槽得以容置二凸肋于机械铆平加工后产生的多余金属,而使散热底板结构表面得以保持平面特征。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目的在改善热管会从底板的凹槽脱出,但是上述习知在实际使用上,因为凸肋跟凹槽也仅是包围在热管的径向表面,因此还是会热管还是会沿着凹槽的纵长方向(也就是热管的轴向)从凹槽内脱出或被抽出或逃出。
发明内容
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散热板的容置凹槽的上侧的两凸肋与容置凹槽中的热管的对应面上产生局部性的形变,借由该局部性的形变形成至少一变型结合部使热管与两凸肋之间得紧配结合。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两凸肋与热管之间的结合面上的变型结合部实质上垂直该热管的一轴向,以对该热管产生一干涉力防止热管沿着容置凹槽的纵长方向脱出。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包括:一散热板,包括一容置凹槽形成在该散热板中,用以提供一热管贯穿容置,该容置凹槽的上方两侧各形成有往容置凹槽中间方向水平凸伸之凸肋,该两凸肋分别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下表面面对该热管的一表面,该上表面形成至少一变型槽使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及该热管的表面产生形变,以令在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对应该热管的表面之间形成至少一变型结合部。
该变型结合部实质上垂直该热管的一轴向。
该变型结合部包括一变型凸点及一变型凹点,该变型凸点形成在该等凸肋的下表面,该变型凹点形成在该热管的表面。
该变型凸点及该变型凹点紧配结合。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包括一散热板具有一容置凹槽容纳一热管,该容置凹槽的上方两侧分别具有一水平延伸的凸肋用以限制该容置凹槽内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等凸肋分别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上表面形成至少一变型槽使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及该热管的表面产生形变,以形成至少一变型结合部在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对应该热管的表面之间。
该热管界定一纵长方向,该变型结合部实质上垂直该热管的纵长方向。
该变型结合部包括一变型凸点及一变型凹点,该变型凸点形成在该等凸肋之下表面,该变型凹点形成在该热管的表面。
该变型凸点及该变型凹点紧配结合。
借由上述的结构,本发明确实能防止热管沿着容置凹槽的纵长方向脱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散热板与热管的分解示意图;
图2A为散热板与热管的组合示意图;
图2B为两凸肋形成变型槽的示意图;
图2C为第2B图的2C-2C剖面的示意图;
图2D为第2C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3A为变型槽第二种实施的示意图;
图3B为变型槽第三种实施的示意图;
图3C为变型槽第四种实施的示意图;
图3D为变型槽第五种实施的示意图;
图3E为变型槽第六种实施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散热板
11 容置凹槽
12 凸肋
121 上表面
122 下表面
123、123a~123e 变型槽
13 表面
20 热管
21 表面
30 变型结合部
31 干涉凸点
32 变型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图1为散热板与热管之分解示意图;图2A为散热板与热管的组合示意图;图2B为两凸肋构形有变型槽的示意图;图2C为图2B的2C-2C剖面的示意图;图2D为图2C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及2A所示,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包括一散热板10及一热管20,该散热板10包括一容置凹槽11形成在该散热板10中,该热管20被贯穿该容置凹槽11与跟该散热板10紧配结合。散热板10由导热性佳的金属或合金制成,例如铜、铝、金或银。热管20可以是一整根穿入或者仅一端穿入(如图2A显示),依其断面包括平板式热管或圆形热管或半圆形热管,依其外形可以是一直线热管或一弯曲热管。
热管20基本上是一内含工作流体的封闭腔体,借由腔体内工作流体持续循环的液汽二相变化,及汽-液流体于吸热端及放热端间汽往液返的对流,使腔体表面呈现快速均温的特性而达到传热的目的。其作动机制为液相工作流体于吸热端蒸发成汽相,此一瞬间在腔体内产生局部高压,驱使汽相工作流体高速流向放热端,汽相工作流体于放热端凝结成液相后,借由腔体内的毛细结构产生重力/毛细力/离心力等等回流至吸热端,循环作动。因此,热管作动时,气流系由气压压力差驱动,液流则须依使用时之作动状态,采用或设计适合的回流驱动力。热管须借由管体结构形成封闭腔体,管体既须具有承受内外压差的结构功能,亦是热传入与传出腔体的介质材料。目前运用于电子散热业界的小型热管,其管体材质大多为铜,亦有因重量或成本考量而采用铝管或钛管。
该容置凹槽11的上方两侧各形成有凸肋12,该两凸肋12沿着该散热板的一平面13往容置凹槽11中间方向水平凸伸。该两凸肋12具有一上表面121及一下表面122,该上表面121与该散热板10之平面13在同一水平位置,该下表面122面对贯穿在容置凹槽11中的热管20的一表面21。如第2B、2C及图2D,利用机械加工(冲压或滚轧或铆压)在两凸肋12的上表面121形成至少一变型槽123,进而使该两凸肋的下表面122及该热管20与下表面122接触的表面21(图中未标示)产生形变,令在凸肋12的下表面122对应该热管20的表面21之间形成至少一变型结合部30。在本较佳实施显示多个变型槽123沿着凸肋12的纵长方向间隔设置,这些变型槽123使两凸肋12的下表面122及该热管20的表面21产生形变,形成复数变型结合部30在该两凸肋12的下表面122对应该热管20的表面21之间,且实质上垂直该热管20的一轴向(如图2C及2D)。
前述虽然表示该等变型槽123沿着凸肋12的纵长方向间隔设置(如图2B),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其亦可为一连线或连续分段或分部设置或依需求设置等,在一实施例如图3A所示,该等变形槽123a设置在该凸肋12的前缘及后缘(其数量不限);或者如图3B所示该等变形槽123b设置在该凸肋12的中间段;或者如图3C所示该等变形槽123c设置在该凸肋12的前段及后段;或者如图3D所示该等变形槽123d为分段式的长条状;或者如图3E所示该等变形槽123e为长条状。特别要说明的是,如第2B、2C及2D图所示,在两凸肋12与热管20的对应面的纵长方向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且局部性的变型结合部30(如图2C及2D),其中每一变型结合部30包括一变型凸点31及一变型凹点32,该变型凸点31形成在该等凸肋12的下表面122,该变型凹点32形成在该热管20的表面21,借由该变型凸点31及该变型凹点32钳制紧配结合,以使在散热板10的容置凹槽11中的热管20的表面21受到干涉,由于干涉的力量系垂直该热管20的轴向,所以防止热管20沿着容置凹槽11的纵长方向(与该热管20的轴向平行)脱出或逃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散热板10的容置凹槽11两侧的两凸肋12与热管20之间对应面上产生局部(或连续)性的形变,借由该局部性的变形成至少一变型结合部30使热管20与两凸肋12之间紧配结合,并借由该变型结合部30实质上垂直该热管20的一轴向,以对该热管20产生一干涉力防止热管20沿着容置凹槽11的纵长方向(与该热管20的轴向平行)脱出。
虽然本发明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定为准。

Claims (8)

1.一种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包括:
一散热板,包括一容置凹槽形成在该散热板中,用以提供一热管贯穿容置,该容置凹槽的上方两侧各形成有往容置凹槽中间方向水平凸伸的凸肋,该两凸肋分别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下表面面对该热管的一表面,该上表面形成至少一变型槽使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及该热管的表面产生形变,以令在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对应该热管的表面之间形成至少一变型结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变型结合部实质上垂直该热管的一轴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变型结合部包括一变型凸点及一变型凹点,该变型凸点形成在该等凸肋的下表面,该变型凹点形成在该热管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变型凸点及该变型凹点紧配结合。
5.一种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包括一散热板具有一容置凹槽容纳一热管,该容置凹槽的上方两侧分别具有一水平延伸的凸肋用来限制该容置凹槽内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等凸肋分别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上表面形成至少一变型槽使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及该热管的表面产生形变,以形成至少一变型结合部在该两凸肋的下表面对应该热管的表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热管界定一纵长方向,该变型结合部实质上垂直该热管的纵长方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变型结合部包括一变型凸点及一变型凹点,该变型凸点形成在该等凸肋的下表面,该变型凹点形成在该热管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模块组合结构,其中该变型凸点及该变型凹点紧配结合。
CN201310683195.XA 2013-12-12 2013-12-12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Active CN104717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3195.XA CN104717870B (zh) 2013-12-12 2013-12-12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3195.XA CN104717870B (zh) 2013-12-12 2013-12-12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7870A true CN104717870A (zh) 2015-06-17
CN104717870B CN104717870B (zh) 2017-12-15

Family

ID=53416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3195.XA Active CN104717870B (zh) 2013-12-12 2013-12-12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787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8982A (ja) * 2000-03-03 2001-09-14 Fujikura Ltd ヒートパイプ構造体およびその成形工具
JP2002286380A (ja) * 2001-03-28 2002-10-03 Showa Denko Kk ヒートパイプ式冷却装置
CN1854671A (zh) * 2005-04-28 2006-11-01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热管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218439A (ja) * 2006-02-14 2007-08-30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ヒートパイプの固定方法
CN102121801A (zh) * 2011-03-04 2011-07-13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热管与导热座之限位组配结构
TWM408681U (en) * 2011-02-18 2011-08-01 Shih-Ming Chen Assembled structure of heat pipe and heat-conduction body
CN102378545A (zh) * 2010-08-05 2012-03-14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鳍片结构及其散热器与制造方法
CN202799548U (zh) * 2012-09-25 2013-03-13 陈羽萱 导热结构
US20130126125A1 (en) * 2011-11-23 2013-05-23 Chaun-Choung Technology Corp Thin heat sink
CN203618276U (zh) * 2013-12-12 2014-05-2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8982A (ja) * 2000-03-03 2001-09-14 Fujikura Ltd ヒートパイプ構造体およびその成形工具
JP2002286380A (ja) * 2001-03-28 2002-10-03 Showa Denko Kk ヒートパイプ式冷却装置
CN1854671A (zh) * 2005-04-28 2006-11-01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热管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218439A (ja) * 2006-02-14 2007-08-30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ヒートパイプの固定方法
CN102378545A (zh) * 2010-08-05 2012-03-14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鳍片结构及其散热器与制造方法
TWM408681U (en) * 2011-02-18 2011-08-01 Shih-Ming Chen Assembled structure of heat pipe and heat-conduction body
CN102121801A (zh) * 2011-03-04 2011-07-13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热管与导热座之限位组配结构
US20130126125A1 (en) * 2011-11-23 2013-05-23 Chaun-Choung Technology Corp Thin heat sink
CN202799548U (zh) * 2012-09-25 2013-03-13 陈羽萱 导热结构
CN203618276U (zh) * 2013-12-12 2014-05-2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7870B (zh) 2017-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7445B (zh) 雙面吹脹板、雙面吹脹板的嵌鉚結構以及其嵌鉚方法
US20120216991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heat pipe and thermo-conductive body and structure thereof
EP2687319A1 (en) Gravity circuit heat pipe radiator, condenser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CN203618276U (zh)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CN109974494A (zh) 均温板结构制造方法
EP3115729A3 (en) Heat exchanger
EP3006885A1 (en) Hybrid heat pipe assembly with bonded fins on the baseplate
EP2738506A3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5303248A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
CN102612298B (zh)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M454705U (zh) 導熱結構及其導熱基座
CN103851941B (zh) 薄型热管制造方法
CN104717870A (zh) 散热模块组合结构
CN202254982U (zh) 薄型热管结构
CN105526816B (zh) 热管、热管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热管的散热装置
CN102778156A (zh) 薄型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34192B (zh) 热管结构
WO2015057900A1 (en) Flat tube heat pip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202254998U (zh) 热管结构
TWI567359B (zh) 散熱模組組合結構
CN211400897U (zh) 一种新型热管结构
US10859320B2 (en) Thermal module assembling structure
TW201137301A (en) Firm assembly structure of radiator cooling fin and heat pipe
CN105783562A (zh) 一种散热器
CN202304513U (zh) 薄型热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