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7589A -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7589A
CN104707589A CN201510070639.1A CN201510070639A CN104707589A CN 104707589 A CN104707589 A CN 104707589A CN 201510070639 A CN201510070639 A CN 201510070639A CN 104707589 A CN104707589 A CN 104707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dioxide
zinc oxide
oxide composite
composite oxides
zin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06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7589B (zh
Inventor
熊娟
郭鹏
顾豪爽
覃愿
刘雷
张为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706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7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7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7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7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75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颗粒呈蚌形,粒径为5~15微米,且表面分布有相互趋向平行的线形凹陷,线形凹陷与线形凹陷之间间距为100~300纳米。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将五倍子花粉分散至钛盐前驱体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过滤,清洗后干燥;(2)将步骤(1)所得粉末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800℃并保温1~4小时后冷却;(3)将步骤(2)所得粉末加至锌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过滤,清洗后干燥;(4)将步骤(4)所得粉末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500℃并保温1~4小时后冷却。该复合氧化物具有生物分级结构,形貌可控、制备成本低且光催化效果好。

Description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催化技术在废水处理、气体净化、杀菌、自洁材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化妆品、气体传感器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用于光催化剂的多为N型半导体,其中二氧化钛因其具有无毒、催化活性高、氧化能力强、稳定性好、廉价易得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作为重要的半导体氧化物,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在光照条件下能够激发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具有氧化还原性,使得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但二氧化钛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容易复合,影响其催化活性,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而氧化锌与二氧化钛禁带宽度相当,同时也具有化学稳定好等优点。研究表明,当二氧化钛与氧化锌形成复合结构时,由于二者能级相近,因此两种半导体材料之间具有耦合、协同作用,可显著降低二氧化钛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复合几率,提高光催化效果。
目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气相法、水热法、共沉淀法等。但水热法形成的产物形貌、尺寸不可控,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气相法所需要的设备昂贵,因此成本较高;共沉淀法得到的复合物粉末极易团聚,分散性差从而使复合物的光催化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貌可控、成本低且光催化效果好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颗粒粒径为5~15微米,且表面分布有相互趋向平行的线形凹陷,线形凹陷与线形凹陷之间间距为100~300纳米。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五倍子花粉分散至钛盐前驱体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过滤,清洗后干燥;
(2)将步骤(1)所得粉末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800℃并保温1~4小时后冷却;
(3)将步骤(2)所得粉末加至锌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过滤,清洗后干燥;
(4)将步骤(4)所得粉末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500℃并保温1~4小时后冷却。
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生物模板法制备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成本低,且得到的复合物形貌可控、分散性好,具有生物分级结构,呈蚌形,复合氧化物颗粒表面分布有密集、趋于平行的线状结构,有利于电子传递,颗粒表面还分布有20~50纳米的孔状结构,从而有效实现二氧化钛与氧化锌的耦合、协同作用,提高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清洗后五倍子花粉的扫描电镜图;
附图2为实施例二所制备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扫描电镜图,a为放大50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b是放大200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
附图3为实施例二所制备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XRD图;
附图4为实施例二所制备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光催化亚甲基蓝的降解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颗粒粒径为5~15微米,且表面分布有相互趋向平行的线形凹陷,线形凹陷与线形凹陷之间间距为100~300纳米。这种结构有利于电子的传递,从而有效提高光催化活性。
优选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颗粒表面分布有孔洞,所述孔洞直径为20~50纳米。这种同时具有趋向平行的线状排列结构及表面的纳米级孔洞,有利于增加复合氧化物表面活性位点数量,提高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的传输效率,可显著促进光催化效果。
更加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形貌呈蚌形。特殊的形貌提高了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光吸收性能,从而提高光催化效果。
更加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中二氧化钛的晶型为锐钛矿结构,氧化锌的晶型为六方纤锌矿结构,氧化锌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02~0.05:1。两种晶型结构均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上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可用作光催化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五倍子花粉分散至钛盐前驱体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过滤,清洗后干燥;
(2)将步骤(1)所得粉末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800℃并保温1~4小时后冷却;
(3)将步骤(2)所得粉末加至锌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过滤,清洗后干燥;
(4)将步骤(4)所得粉末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500℃并保温1~4小时后冷却。
优选的,步骤(1)、步骤(3)所述搅拌为30~50℃下搅拌12~24小时,所述清洗为用无水乙醇清洗3~5次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所述干燥在60~80℃下进行。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钛盐前驱体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钛盐以0.1~0.3mol/L的比例溶于乙醇,再加入稀硫酸,30~50℃下搅拌1~4小时。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锌盐溶液配制方法为将锌盐以0.05~0.1mol/L的比例溶于0.02~0.1mol/L的聚乙二醇酒精溶液中。
更加优选的,所述钛盐为无水硫酸钛或钛酸正丁酯,所述锌盐为二水醋酸锌。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予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以五倍子花粉为生物模板制备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具体步骤如下:
1)将5g五倍子花粉分散至无水硫酸钛前驱体溶液中,在30℃条件下搅拌24小时。过滤分离花粉并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置于去离子水中清洗三次,再离心收集后,60℃下干燥。
所述花粉为按如下方法清洗后的花粉:将5克五倍子花粉溶于80毫升无水乙醇中,密封并搅拌2小时,经离心收集后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将清洗后的花粉在80℃条件下烘干。
所述无水硫酸钛前驱体溶液配方法为:按0.1摩尔每升的比例将无水硫酸钛溶于100毫升乙醇中,再加入1毫升10%稀硫酸,30℃条件下磁力搅拌2小时,得到无水硫酸钛前驱体溶液。
2)将步骤(1)干燥后的五倍子花粉置于氧化炉中以4℃/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并保温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到的粉末加至二水醋酸锌溶液中,30℃条件下磁力搅拌24小时,过滤分离花粉并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置于去离子水中清洗三次,再离心收集后,60℃下干燥。
所述二水醋酸锌溶液的配制方法为:配置0.05mol/L的聚乙二醇酒精溶液,磁力搅拌至无色透明溶液,按0.05mol/L的比例将二水醋酸锌溶于50毫升聚乙二醇酒精溶液中。
4)将步骤(3)干燥后的粉末置于氧化炉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并保温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所得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为具有五倍子花粉分级结构的淡黄色粉末,未团聚、分散性好。
实施例二
以五倍子花粉为生物模板制备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具体步骤如下:
1)将3g五倍子花粉分散至无水硫酸钛前驱体溶液中,在30℃条件下搅拌24小时。过滤分离花粉并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置于去离子水中清洗三次,再离心收集后,60℃下干燥。
所述花粉为按如下方法清洗后的花粉:将3克五倍子花粉溶于50毫升无水乙醇中,密封并搅拌2小时,经离心收集后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将清洗后的花粉在80℃条件下烘干。
所述无水硫酸钛前驱体溶液配方法为:按0.1mol/L的比例将无水硫酸钛溶于100毫升乙醇中,再加入1毫升10%稀硫酸,30℃条件下磁力搅拌2小时,得到无水硫酸钛前驱体溶液。
2)将步骤(1)干燥后的五倍子花粉置于氧化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并保温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到的粉末加至二水醋酸锌溶液中,30℃条件下磁力搅拌24小时,过滤分离花粉并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置于去离子水中清洗三次,再离心收集后,60℃下干燥。
所述二水醋酸锌溶液的配制方法为:配置0.05mol/L的聚乙二醇酒精溶液,磁力搅拌至无色透明溶液,按0.1mol/L的比例将二水醋酸锌溶于50毫升聚乙二醇酒精溶液中。
4)将步骤(3)干燥后的粉末置于氧化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80℃并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所得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为具有五倍子花粉分级结构的淡黄色粉末,未团聚、分散性好。
实施例三
以五倍子花粉为生物模板制备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具体步骤如下:
1)将5g五倍子花粉分散至钛酸正丁酯前驱体溶液中,在30℃条件下搅拌24小时。过滤分离花粉并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置于去离子水中清洗三次,再离心收集后,60℃下干燥。
所述花粉为按如下方法清洗后的花粉:将5克五倍子花粉溶于100毫升无水乙醇中,密封并搅拌2小时,经离心收集后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将清洗后的花粉在80℃条件下烘干。
所述钛酸正丁酯前驱体溶液配方法为:按0.1mol/L的比例将钛酸正丁酯溶于100毫升乙醇中,再加入1毫升10%稀硫酸,30℃条件下磁力搅拌2小时,得到钛酸正丁酯前驱体溶液。
2)将步骤(1)干燥后的五倍子花粉置于氧化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并保温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到的粉末加至二水醋酸锌溶液中,30℃条件下磁力搅拌24小时,过滤分离花粉并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置于去离子水中清洗三次,再离心收集后,60℃下干燥。
所述二水醋酸锌溶液的配制方法为:配置0.05mol/L的聚乙二醇酒精溶液,磁力搅拌至无色透明溶液,按0.1mol/L的比例将二水醋酸锌溶于50毫升聚乙二醇酒精溶液中。
4)将步骤(3)干燥后的粉末置于氧化炉中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80℃并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所得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为具有五倍子花粉分级结构的淡黄色粉末,未团聚、分散性好。
实施例四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结构检测及光催化效果测试。
对实施例二制备所得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进行扫描电镜测试以确定复合氧化物形态及结构,测试结果见附图2;同时对五倍子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以观察花粉形态,测试结果见附图1;进行XRD测试以确定复合氧化物中二氧化钛、氧化锌的晶型,测试结果见附图3;并将复合氧化物光催化亚甲基蓝以衡量其光催化效果,测试结果见附图4。
由附图1可见,五倍子花粉呈蚌形,具有特有的生物分级结构。如附图2中a图所示,以五倍子花粉为生物模板制备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保留了五倍子花粉分级结构,复合氧化物颗粒粒径为5~15微米,呈蚌形,附图2中b图可见复合物颗粒表面分布有相互趋向平行的线状结构,线与线之间最大间距为100~300纳米,这种结构有利于光生电子的传输,有效提高光催化活性,同时复合物颗粒表面还分布有纳米级孔洞,孔洞直径为20~50纳米,这种精细的分级结构使复合氧化物具有丰富的微孔,大的比表面积,有效实现二氧化钛与氧化锌的耦合、协同作用,有效提高光催化活性,这种分布着趋向平行的线状结构及孔洞的表面,使氧化物表面活性位增加,且利于光催化过程中光生载流子的传递,对于光催化过程有促进效果。由附图3可见,复合氧化物中二氧化钛晶型为锐钛矿结构,氧化锌的晶型为六方纤锌矿结构,两种晶型结构均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由附图4可见,亚甲基蓝在660nm处的特征吸收峰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在大约120分钟后降解95%,表明实施例二所制备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本发明采用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制备方法,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的钛盐及锌盐配制方法,有助于钛盐及锌盐溶液经搅拌和浸渍后附着于五倍子花粉结构上,形成花粉模板的生物分级结构。氧化锌以0.02~0.05:1的质量比例修饰在花粉结构的二氧化钛基体上,且氧化锌与二氧化钛结合致密,保证复合物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合适的温度上升速率保证了复合物的形貌,完美复制五倍子花粉的生物分级结构,在特定的煅烧温度及时间等参数下,可使五倍子花粉经历脱水及分解从而去除生物模板,最终使制备出来的产物实现形貌均稳定可控、分散性好、不易团聚,同时保证二氧化钛、氧化锌均为较高光催化活性的晶型结构,从而保证产物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颗粒粒径为5~15微米,且表面分布有相互趋向平行的线形凹陷,线形凹陷与线形凹陷之间间距为100~300纳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颗粒表面分布有孔洞,所述孔洞直径为20~50纳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形貌呈蚌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中二氧化钛的晶型为锐钛矿结构,氧化锌的晶型为六方纤锌矿结构,氧化锌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02~0.0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用作光催化剂。
6.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五倍子花粉分散至钛盐前驱体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过滤,清洗后干燥;
(2)将步骤(1)所得粉末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800℃并保温1~4小时后冷却;
(3)将步骤(2)所得粉末加至锌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过滤,清洗后干燥;
(4)将步骤(4)所得粉末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500℃并保温1~4小时后冷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钛盐前驱体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钛盐以0.1~0.3mol/L的比例溶于乙醇,再加入稀硫酸,30~50℃下搅拌1~4小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锌盐溶液配制方法为将锌盐以0.05~0.1mol/L的比例溶于0.02~0.1mol/L的聚乙二醇酒精溶液中。
9.如权利要求7和8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盐为无水硫酸钛或钛酸正丁酯,所述锌盐为二水醋酸锌。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3)所述搅拌为30~50℃下搅拌12~24小时,所述清洗为用无水乙醇清洗3~5次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所述干燥在60~80℃下进行。
CN201510070639.1A 2015-02-11 2015-02-11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7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0639.1A CN104707589B (zh) 2015-02-11 2015-02-11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0639.1A CN104707589B (zh) 2015-02-11 2015-02-11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7589A true CN104707589A (zh) 2015-06-17
CN104707589B CN104707589B (zh) 2017-08-15

Family

ID=53407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063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7589B (zh) 2015-02-11 2015-02-11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758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0384A (zh) * 2015-07-02 2015-12-02 苏州科技学院 多孔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04164A (zh) * 2017-06-07 2017-08-29 深圳众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化合物太阳能电池
CN107233878A (zh) * 2017-01-22 2017-10-10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超细氧化锌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线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5679A (zh) * 2009-09-04 2010-03-10 上海交通大学 复杂多孔结构碳基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01972A (zh) * 2012-12-04 2013-05-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生物模版法制备三维介孔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方法
WO2014006409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Brunel University Method of making metal oxide catalysts using templates
CN103803633A (zh) * 2012-11-14 2014-05-21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锌/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5679A (zh) * 2009-09-04 2010-03-10 上海交通大学 复杂多孔结构碳基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4006409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Brunel University Method of making metal oxide catalysts using templates
CN103803633A (zh) * 2012-11-14 2014-05-21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锌/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01972A (zh) * 2012-12-04 2013-05-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生物模版法制备三维介孔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N BU等: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studies of copper-doped TiO2 hollow spheres using rape pollen as a novel biotemplate",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
ZUOLI HE等: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inspired hierarchical mesoporous TiO2 photocatalysts", 《MATERIALS LETTERS》 *
戴健等: "氧化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化学与黏合》 *
戴婧等: "油菜花粉诱导合成多孔中空催化剂Nb2O5/TiO2及其在醇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精细化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0384A (zh) * 2015-07-02 2015-12-02 苏州科技学院 多孔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3878A (zh) * 2017-01-22 2017-10-10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超细氧化锌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线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233878B (zh) * 2017-01-22 2020-02-07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超细氧化锌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线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04164A (zh) * 2017-06-07 2017-08-29 深圳众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化合物太阳能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7589B (zh)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3880B (zh) 中空管状氮化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allawar et al. Bismuth titanate based photocatalysts for degradation of persistent organic compounds in wastewat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synthesis methods, performance as photocatalyst and challenges
Tian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desig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one-dimensional TiO 2 nanostructured surface heterostructures: a review
Zhao et al. Sol–gel assiste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ZnO microstructures: morphology control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Umapathy et al.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opto-magnetic properties of Bi2MoO6 nano-photocatalyst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Li et al. A novel binary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 type-I CdIn2S4/g-C3N4 heterojunctions coupling with H2O2: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Reactive Blue 19 degradation and mechanism analysis
CN100427404C (zh) 一种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线的方法及由此制得的二氧化钛纳米线的用途
Zheng et al.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Ti/Zr bimetallic MOFs derived N self-doped TiO2/ZrO2 composite catalyst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CN101913597B (zh) 一种氧化钨纳米线与介孔碳纳米复合结构材料
CN102350354B (zh) 一种磁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9564B (zh) 一种双层空腔结构及海胆状的二氧化钛磁性微球制备方法
Salari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with enhanced photocarrier separation in novel Z-scheme a-MnO2 nanorod/a-MoO3 nanocomposites
CN105384193B (zh) 一种五氧化二铌海胆状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光催化剂的应用
CN102350334A (zh) 一种石墨烯/介孔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Guo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hrough combination of homo-junction with hetero-junction
Quirino et al. CuO rapid synthesi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by the microwave hydrothermal method
CN107522169A (zh) 一种常温制备纳米氧化物的纯有机均相沉积法
CN103007912A (zh) 一种以云母为载体的一维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A review in visible-light-driven BiVO 4 photocatalysts
CN104071836A (zh) 一种二氧化钛空心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2271A (zh) 一种镍掺杂纳米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Damdinova et al. Preparation of coral-like Ag2MoO4–TiO2 heterostructure and its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CN104707589A (zh) 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6314A (zh) 一种石墨烯-Nb掺杂TiO2纳米管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Niknam et al. Constructing trinary heterostructure of TiO2/CoCr2O4/SrTiO3 to enhanc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degradation of yellow 28 dy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