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8786B - 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98786B CN104698786B CN201410725079.4A CN201410725079A CN104698786B CN 104698786 B CN104698786 B CN 104698786B CN 201410725079 A CN201410725079 A CN 201410725079A CN 104698786 B CN104698786 B CN 1046987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 developer replenishing
- image forming
- main body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置小型化及轻量化、降低成本及节能化的显影剂补给装置。该显影剂补给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对该图像形成装置补给显影剂,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使用显影剂形成图像的显影单元、及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单元。该显影剂补给装置包括输送单元54、55,其向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显影剂;以及传递部件60,其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单元拆装,并且向输送单元54、55传递驱动单元的驱动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对图像形成装置补给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其多功能外围设备等图像形成装置,当用于图像形成的显影剂被消耗时,使用者等需要进行显影剂的填充操作。然而,由于在显影剂的填充操作中伴随有复杂的操作,因此麻烦的操作较多。另外,由于在显影剂的填充操作中需要停止装置,因此特别是对于商用的图像形成装置,如果填充频度较大,则会带来运转率的下降。
因此,已知一种技术,其为了减低显影剂的填充频度,将能够容纳大容量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装置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外设的方式来设置(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928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来说,在以往的外设的显影剂补给装置中,为了驱动向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显影剂的泵等输送单元,而单独具有马达等驱动单元。因此,存在装置大型化且重型化、或者成本或消耗能源增大的问题。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轻量化、降低成本及节能化的显影剂补给装置、以及能够使用该显影剂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对该图像形成装置补给显影剂,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使用显影剂形成图像的显影单元、及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补给装置包括:输送单元,其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显影剂;以及传递部件,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驱动单元拆装,并且向所述输送单元传递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补给装置,通过将传递部件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单元上,从而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单元向显影剂补给装置侧的输送单元传递驱动力。因此,无需具有单独的驱动源,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同时能够实现成本降低、节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单色激光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该单色激光打印机的概要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该打印机上设置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概要剖视图。
图5是从正面侧观察该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该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该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显影剂补给装置向处理单元的调色剂供给路径的图。
图10是从背面侧观察该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省略图10中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12是该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该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该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该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16是该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从背面侧观察该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从背面侧观察该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该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剖视图。
图22是从图21的相反侧的视点表示的剖视图。
图23是从背面侧观察该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4是省略图23中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25是该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26是从图25的相反侧的视点表示的剖视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卡固部和操作部的结构的图。
图28是表示该第2实施方式的卡固部和操作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9是从外侧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图。
图30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31是从背面侧观察该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32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33是从背面侧观察该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34是设在该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上的突起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35是表示突起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36是表示供给管支撑部为凹部的例子的图。
图37是该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38是该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概要剖视图。
图39是表示设在处理单元上的通气孔立体图。
图40是从外侧观察设在该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上的卡固部及操作部的剖视图。
图41是从内侧观察该卡固部及操作部的剖视图。
图42是该卡固部和操作部的背面图。
图43是表示设在该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上的固定卡固部的插入状态的剖视图。
图44是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45是该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概要剖视图。
符号说明
5 显影装置(显影单元)
50 显影剂补给装置
51 外壳
54 螺杆(输送单元)
55 泵(输送单元)
56 供给管
60 齿轮(被动侧连接部、传递部件)
65 卡固部(可动卡固部)
66 操作部
68 连接部
70 被卡固部
73 齿轮(驱动侧连接部、对方侧齿轮)
75 齿轮(驱动侧连接部)
81 齿轮(转动齿轮、被动侧连接部、传递部件)
82 齿轮(固定齿轮)
89 突起部(供给管支撑部)
91 被动侧联结部件(被动侧连接部、传递部件)
92 驱动侧联结部件(驱动侧连接部)
100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101 外壳
128 卡固部(固定卡固部)
129 被卡固部
200 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
M 驱动马达(驱动单元)
T 调色剂(显影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于具有相同功能或形状的部件或结构零件等结构元件,只要能判别出就付与相同符号并在说明一次之后省略其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单色激光打印机的立体图,图2是该单色激光打印机的概要剖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意味着使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或墨水附着在作为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的片材、并进行图像形成的装置。另外,“图像形成”不仅意味着对于介质付与具有文字或图形等意义的图像,还意味着对介质付与图案等不具有意义的图像。另外,“片材”不限于纸(纸张),还包括OHP片材、布等,意味着能够使显影剂附着的介质或原稿。另外,“纸张”包括普通纸、厚纸、明信片、信封、薄纸、涂布纸(涂覆纸或美术纸等)、描图纸等。在以下实施方式中,以“显影剂”为调色剂、片材为“纸张”进行说明,另外各构成零件的说明中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为举例,只要没有特别的特定记载就并非是限定本发明范围的主旨。需要说明的是,调色剂可以是干式调色剂、湿式调色剂的任意一种。
在图1所示的单色激光打印机(以下也可仅称为“打印机”)的装置主体(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下部,配置有作为能够层叠并放置多枚纸张的片材放置部的供纸托盘26。供纸托盘26被构成为能够以配置在装置主体100的下部的未示出的旋转轴为中心沿前后方向(图中的箭头A方向)转动。另外,在装置主体100的上部,配置有放置排出到装置外的纸张的排纸托盘44。
以下,参照图2对打印机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打印机具有用于利用黑色的显影剂在打印机的图像形成部上形成图像的处理单元1。处理单元1具有作为在表面承载图像的图像载体的感光体(感光体鼓)2、作为清洁感光体2的表面的清洁单元的未示出的鼓清洁装置、对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静电除去的未示出的静电除去装置、作为使感光体2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的充电装置4、向感光体2上供给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并形成图像(显影剂图像)的显影单元的显影装置5等。另外,在显影装置5内,容纳有未使用的调色剂T。处理单元1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100拆装,能够一次性更换消耗零件。
在相对于处理单元1的图中的左侧,配置有使感光体2的表面曝光的曝光器7。曝光器7被构成为基于图像数据从激光二极管向感光体2的表面发出激光L。另外,在相对于处理单元1的图中的右侧,配置有作为在纸张上转印感光体2上的图像的转印单元的转印辊23。转印辊23配置在能够与感光体2抵接的位置上,在两者的抵接部上形成转印夹缝。
在装置主体100的下部,配置有作为输送在供纸托盘26上放置的纸张P的供给单元的供给辊32。另外,在作为该供给辊32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转印夹缝的上游侧配置有定时辊对14,该定时辊对14暂且使有供给辊32所输送的纸张停止并在预定的时间输送。
另外,在比转印夹缝的纸张输送方向的更下游侧,设置有使所转印的图像定影在纸张上的定影装置34,在进一步的其下游侧,配置有作为将纸张向装置外排出的排出单元的排纸辊对37。定影装置34具有内包有未示出的卤素灯等发热源的定影辊34a、以及相对于该定影辊34a一边以预定的压力抵接一边转动的加压辊34b。
接着,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当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供纸信号使得供给辊32转动时,仅是放置在供纸托盘26上的纸张P的最上层的纸张被分离并向供纸路31被送出。当纸张P的前端到达定时辊对14的夹缝部时,为了与形成在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图像取得定时(同期),并为了修正纸张P的前端歪斜,在纸张P上形成松弛的状态下待机。
对成像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利用充电装置4使感光体2的表面充有均匀的高电位。基于来自未示出的读取装置或计算机等的图像信息,从曝光器7向感光体2的表面照射激光线,所照射部分的电位降低形成静电潜像。针对该静电潜像,利用显影装置5供给调色剂T,形成(显影出)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
当在感光体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时,定时辊对14和供给辊32开始驱动,与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图像区域定时(同期)并将纸张P输送到转印夹缝。接着,利用转印辊23,在所输送的纸张P上转印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图像。需要说明的是,未在纸张P上转印完的感光体2上的残留调色剂被未示出的鼓清洁装置除去,之后,利用未示出的静电除去装置对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静电除去。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通过转印后输送路33被输送到定影装置34。送入定影装置34的纸张P被定影辊34a和加压辊34b夹持,该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加压并定影在纸张P上。接着,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从定影装置34被送出到定影后输送路35,由排纸辊37排出到排纸托盘44。
图3是表示在该打印机上设置能够容纳大量调色剂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该显影剂补给装置50为了从其打印机外部对打印机补给调色剂而设置。在图3中,将显影剂补给装置50设置在打印机的装置主体100的右侧,但并不限定于该位置,也可以设在相对于打印机的装置主体100的图中的左侧、背面侧、上侧或下侧。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概要剖视图。
如图4所示,显影剂补给装置50具有具有外壳51的装置主体(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作为储藏调色剂T的储藏部的罐52、支撑罐52的罐支架53、作为向图像形成装置侧输送罐52内的调色剂T的输送单元的螺杆54及泵55、构成用于将由螺杆54和泵55所输送的调色剂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供给路径的供给管56等。
在装置主体200的上部设有盖体57,盖体57能够以装置主体200的上部的支轴58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当使盖体57向上方(图4的箭头B方向)转动时,装置主体200的上部开口,能够向内部的罐52补充调色剂。另外,罐52可以固定在装置主体200内,也可以为能够拆装。当构成为使罐52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200拆装时,易于进行调色剂填充作业并能够提高作业性。
罐52在其内表面具有倾斜面52a,倾斜面52a以向着下方互相接近的方式倾斜。罐52内的调色剂T由于自重沿着倾斜面52a流入罐支架53内。
在罐支架53内配置有螺杆54。在螺杆54轴向的一个端部54a上,设有旋转轴59、以及由该旋转轴59支撑的齿轮60。齿轮60起到能够与下述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侧连接部连接的被动侧连接部的作用,并且起到将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传递到作为输送单元的螺杆54和泵55的传递单元的作用。当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单元的驱动力经由齿轮60被传递到转动轴59时,螺杆54转动,一边搅拌罐支架53内的调色剂一边向图4的左侧输送调色剂。需要说明的是,齿轮60可以与旋转轴59一体地构成,也可以另外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泵55,使用旋转容积式的压送式输送的被称为莫诺泵(mohnopump)的单轴偏心螺杆泵。具体来说,泵55由形成为螺杆状的转子61、定子62、及泵支架63等构成。转子61与螺杆54的设有上述齿轮60的端部54a的相反侧的端部54b连接,当螺杆54旋转时,转子61也与其一体地旋转。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上述齿轮60的旋转中心(旋转轴59)、与螺杆54及转子61(泵55的旋转中心)在同轴上一致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够实现零件个数的消减、以及成本降低或驱动传递力损失的降低。
在转子61的周围,以将转子61包入的方式设置由橡胶材料等弹性体或作为刚体的金属材料所形成的定子62。在定子62上形成转子61一边旋转一边输送调色剂的通路。另外,定子62由泵支架63及罐支架53支撑。在泵支架63的调色剂输送方向顶端部上,连接有由挠性管构成的供给管56。因此,当转子61旋转时,所输送的调色剂通过供给管56被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侧。
由于莫诺泵以利用极小空气的较高固气比来输送,因此作为粉体的调色剂充满供给管56内被连续地输送。因此,能够使高定量性和连续输送的高精度流量控制成为可能。再有,由于以低速高浓度进行输送,因此调色剂无破碎地、用小直径的配管完成,具有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上优异等优点。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泵55,不限于莫诺泵,可以使用齿轮泵、或隔膜泵等往复泵等。另外,也可以仅使用螺杆。当仅使用螺杆来输送调色剂时,优选在供给管56的内部的一部分或全部也设置螺杆。此时,作为螺杆,优选使用具有可挠性的可挠螺杆。通过使用可挠螺杆,从而即使供给管56为非直线的形状也能够输送调色剂。另外,当使用干式调色剂时,作为输送单元更优选使用莫诺泵。可以在输送单元的一部分中使用螺杆,但当利用螺杆的干式调色剂的输送距离较长时,在输送干式调色剂时干式调色剂有可能被反复搅拌而劣化。因此,当作为输送单元并用螺杆及泵时,优选较利用莫诺泵的干式调色剂的输送距离,缩短利用螺杆的干式调色剂的输送距离。另外,为了确实地防止调色剂劣化,更优选仅利用莫诺泵来输送调色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易于进行显影剂补给装置的搬运作业和设置作业,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上设有握持部64。再有,将握持部64的角部64a形成为曲面状,提高接触握持部64时的安全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握持部64相对于外壳51向内侧凹进地构成,从而能够避免装置主体200的尺寸变大。需要说明的是,从制造成本降低的观点来看,握持部64与外壳51一体地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种情况,也可以另外构成。
图5是从正面侧观察该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该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另外,图7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正面200F和背面200B上分别设置1个握持部64。这样一来,通过在互相为相反侧的正面200F和背面200B上分别设置握持部64,从而能够稳定地握持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
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左侧面200L侧,配置用于使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卡固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上的卡固部65。需要说明的是,该左侧面200L是,在将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旁边的状态下(图3所示的状态),接近并面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面设置的外壳面。卡固部65形成为L字形,由从设在左侧面200L上的孔部200a向外部水平地突出的腕部65a、以及在腕部65a的顶端部向铅锤下方延伸的卡固爪65b构成。另外,卡固部65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如图6所示,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背面200B侧,配置用于沿上下方向对上述卡固部65进行移动操作的操作部66。操作部66从设在背面200B上的孔部200c向外部突出。另外,操作部66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与卡固部65一体地连接。因此,通过使操作部66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卡固部65直接沿上下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当一体地构成操作部66和卡固部65、以使操作部66的操作方向与卡固部65的可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方式设置时,操作者能够直接理解操作方法。另外,由于为简易的结构,因此还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小型化。
另外,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左侧面200L上形成有开口部200d,在开口部200d上设有盖部件67。通过将该开口部200d配置在与设置在上述螺杆54的一个端部侧的齿轮60对应的位置上(参见图4),并打开盖部件67,从而能够将下述的驱动侧连接部通过开口部200d与齿轮60连接。
另外,上述供给管56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左侧面200L向外部露出。该供给管56露出的部分的顶端部56a能够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及图8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面100R上,设有能够拆装供给管56的顶端部56a的连接部68。另外,如图9所示,在连接部68上,连接有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内的补给管69的一个端部,补给管69的另一个端部与处理单元1连接。因此,当使供给管56的顶端部56a与连接部68连接时,供给管56与补给管69连通,能够经由该些管从显影剂补给装置50向处理单元1内补给调色剂。需要说明的是,以可以不经由补给管69而使供给管56的顶端部56a直接与处理单元1连接。另外,在图9中,从处理单元1的上部右端侧的部位补给调色剂,但只要不存在障碍,不限定补给的部位。另外,当图像形成装置除了处理单元以外具有另外的调色剂瓶(显影剂收容器)时,也可以使供给管56连接调色剂瓶而能够供给调色剂,而非连接处理单元。
另外,如图7及图8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面100R上,设有被卡固部70、以及齿轮单元71,上述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卡固部65能够卡固在被卡固部70上,齿轮单元71能够与上述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齿轮60连接。
如图10所示,被卡固部70以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所具有的外壳101的右侧面100R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在被卡固部70上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卡固槽70a,在该卡固槽70a中能够插入上述卡固部65的卡固爪65b。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面100R上形成有孔部100a,齿轮单元71以从该孔部100a向外部突出的方式配置。
如省略了外壳101的图11所示,齿轮单元71由由螺旋齿轮所构成的第1齿轮72、由正齿轮所构成的3个第2~第4齿轮73~75、以及以啮合状态支撑该些齿轮72~75的齿轮支架76构成。第1齿轮72与对位辊对14的一个连接,经由此,驱动力从作为在图像形成装置侧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单元的驱动马达M被传递。接着,驱动力从第1齿轮72依次被传递至第2齿轮73、第3齿轮74、第4齿轮75。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单元71经由对位辊得到驱动力,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或装置来得到驱动力。例如,可以经由定影辊34来得到驱动力。另外,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设置用于向齿轮单元71传递驱动力的专用马达,将该专用马达的驱动力传递至齿轮单元71。或者,也可以从驱动马达M直接得到驱动力。作为驱动马达M,可以使用DC马达或步进马达等,但马达的种类并不限定于此。另外,由正齿轮所构成的第2~第4齿轮73~75可以与支撑其的旋转轴77~79一体地构成,也可以另外构成。当将齿轮73~75与旋转轴77~79另外构成时,容易进行零件的更换或维护。另外,可以代替正齿轮而使用斜齿轮。斜齿轮的情况下,具有与正齿轮相比能够降低由于齿的啮合而产生的声音(噪音)的优点。
在图12中表示出上述盖部件。
如图12所示,盖部件67在其上部和下部具有轴部67a,各轴部67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分别设在外壳51的内表面和罐支架53上的轴承部51a、53a支撑。由此,盖部件67以轴部67a为中心转动,对开口部200d进行开闭。另外,在盖部件67上设有扭力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80,利用该施力部件80的施力,盖部件67向关闭方向(图12的箭头B方向)被施力。盖部件67与开口部200d的边缘抵接,由此,开口部200d被盖部件67关闭。
这样一来,通过利用盖部件67将开口部200d关闭,从而防止由于使用者等通过开口部200d接触齿轮60而带来的破损、或者由于灰尘等异物侵入内部而带来的污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盖部件67被设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上,因此无需拆装盖部件67。再有,由于利用施力部件80的施力而自动关闭盖部件67,因此也无需关闭盖部件67,操作性上优异。
如图13所示,当使上述齿轮单元71从开口部200d进入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时,盖部件67被齿轮单元71按压,盖部件67沿打开方向(图13的箭头C方向)转动。接着,如图14所示,通过齿轮单元71进入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使得齿轮单元71的第4齿轮75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齿轮60啮合。由此,在齿轮单元71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齿轮60之间,为能够传递驱动力的状态。换言之,齿轮单元71的第4齿轮75起到能够与设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作为上述被动侧连接部的齿轮60连接的驱动侧连接部的作用。在此状态下,当驱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100的上述驱动马达M时,其驱动力经由齿轮单元71的各齿轮72~75被传递至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齿轮60,驱动上述螺杆54及泵5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齿轮60(被动侧连接部)与齿轮单元71(驱动侧连接部)连接的状态下,驱动力能够经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外壁(右侧面100R)从驱动马达M传递至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螺杆54,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驱动力可以经由设在比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壁更内侧的内壁从驱动马达M传递。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单元71(驱动侧连接部)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外壁向外侧突出,但齿轮单元71(驱动侧连接部)也可以设在比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外壁更内侧上。此时,通过将显影剂补给装置侧的齿轮60(被动侧连接部)从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外壁上的开口部插入至内部,从而能够对齿轮单元71(驱动侧连接部)连接齿轮60(被动侧连接部)。另外,也可以不直接连接齿轮单元71(驱动侧连接部)和齿轮60(被动侧连接部),而利用容纳在图像形成装置或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中的连接用部件将两者连接。换言之,可以为以下结构,连接用部件能够从齿轮单元71(驱动侧连接部)及齿轮60(被动侧连接部)上拆装,仅在补给显影剂时将连接用部件连接在齿轮单元71(驱动侧连接部)和齿轮60(被动侧连接部)之间。
如上所述,在将齿轮单元71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齿轮60连接,并将供给管56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连接部68连接的状态下,当驱动力被传递时,驱动螺杆54及泵,经由供给管56及补给管69向处理单元1内补给调色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驱动力经由对位辊传递,因此能够在对位辊旋转时补给调色剂。另外,可以通过在齿轮单元71上设置电动离合器,从而在能够传递来自对位辊的驱动力的状态和不能够传递来自对位辊的驱动力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此时,当无需进行调色剂的补给时,通过设为不能够传递驱动力的状态,从而能够避免不需要的调色剂补给。是否需要调色剂补给的判断例如可以通过利用调色剂检测传感器来检测处理单元内的调色剂量,基于该检测量,利用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CPU等控制单元来进行。另外,可以将用于使用者等发出调色剂补给指示的操作单元(按钮、控制面板等)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另外,对位辊基本上是在纸张输送时驱动,也可以在纸张输送时以外的时间驱动,并补给调色剂。此时,能够不受纸张输送时间的约束,而在需要的时间来补给调色剂。另外,通过在纸张输送时以外的时间补给调色剂,从而增加由于纸张输送而带来的旋转负荷,因此也能够采用较小输出的小型马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齿轮单元71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齿轮60连接的状态下,如图16所示,通过使卡固部65向下方移动,将卡固爪65b插入被卡固部70的卡固槽70a内,从而能够固定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相对位置。由此,能够确实地保持齿轮单元71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齿轮60的连接状态,并能够实现稳定的驱动力传递。需要说明的是,当将齿轮单元71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齿轮60连接时,需要以使卡固部65与被卡固部70不干扰的方式,如图15所示,使卡固部65预先向上方移动。另外,当接触利用卡固部65所进行的卡固时,可以使卡固部65向上方移动,使卡固爪65b从卡固槽70a脱离。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操作部66向比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51更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操作部66,因此在操作部66的可视性及操作性上优异。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对同样的结构及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的部分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图17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图18是从背面侧观察该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图19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图20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起到显影剂补给装置侧的被动侧连接部作用的齿轮81被配置为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左侧面200L向外侧突出。另一方面,如图19及图20所示,起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侧连接部的作用的齿轮83被配置在比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面100R更内侧。
如图21所示,作为被动侧连接部的齿轮81在与配置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内侧的齿轮82一起互相啮合的状态下,被齿轮支架83支撑。该些齿轮81、82及齿轮支架83为一体的齿轮单元85。另外,齿轮支架83以能够沿图21的箭头D方向及箭头E方向转动的方式被设在罐支架53上的中心轴J的支轴支撑,该齿轮支架83的转动中心J与该内侧的齿轮82的旋转轴(旋转轴心)在同轴上。因此,当齿轮支架83转动时,随之作为被动侧连接部的齿轮81也以内侧的齿轮82的旋转轴J为中心转动。另一方面,对于内侧的齿轮82,即使齿轮支架83转动,由于齿轮82的旋转轴J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因此不转动地固定。以下,为便于说明,将作为被动侧连接部的能够转动的齿轮81称为“转动齿轮”,将不转动的内侧的齿轮82称为“固定齿轮”。
固定齿轮82以与配置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另外的齿轮60啮合的状态被支撑。需要说明的是,该齿轮60是起到在上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被动侧连接部的作用的齿轮,是设在螺杆54的一个端部侧上的齿轮(参见图4)。
如图21所示,在齿轮支架83的下方,配置有由压缩线圈弹簧等弹性体构成的施力部件84。该施力部件84在比齿轮支架83的转动中心J更靠近转动齿轮81侧对齿轮支架83向上方施力。由此,转动齿轮81以向上方(图21的箭头D方向)被推上去的方式被施力。另外,如从与图21相反侧的视点来表示的图22所示,在齿轮支架83上设有阻挡部83a,通过该阻挡部83a与罐支架53抵接,从而抵抗施力部件84的施力将转动齿轮81支撑在预定的位置上。
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驱动侧连接部的齿轮73被配置在比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外壳101更内侧。如省略了图23所示的外壳101的图24所示,该齿轮73以与由螺旋齿轮所构成的另外的齿轮72啮合的状态被齿轮支架76支撑。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上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第2齿轮73设为作为驱动侧连接部的齿轮73。
如图25所示,通过将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旁边,并使显影剂补给装置侧的齿轮单元85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开口部100a进入内部,从而能够将转动齿轮81与第2齿轮73连接。由此,变成在转动齿轮81与第2齿轮73之间能够传递驱动力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当驱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侧的驱动马达时,其驱动力经由图像形成装置侧的第1齿轮72、第2齿轮73被传递至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侧的转动齿轮81。接着,驱动力从转动齿轮81被依次传递至固定齿轮82、设在螺杆54的一个端部上的齿轮60,螺杆54及泵55被驱动。换言之,显影剂补给装置侧的转动齿轮81、固定齿轮82及齿轮60将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传递到作为输送单元的螺杆54及泵55的传递部件的作用。
另外,在转动齿轮81与第2齿轮73被连接的状态下,转动齿轮81沿图25的箭头D方向、也即相对于作为对方侧齿轮的第2齿轮73接近的方向,被施力部件84施力。因此,能够保持两齿轮81、73的啮合,实现稳定的驱动力传递。另外,由于转动齿轮81能够沿相对于第2齿轮73接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因此即使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相对位置稍微偏离,该偏离也会被转动齿轮81的移动所吸收,能够良好地维持转动齿轮81与第2齿轮73之间的啮合状态。由此,能够避免两齿轮73、81的齿过于深入并且一个齿尖与另一个齿底发生干扰、或者相反地齿过于偏离的情况,能够防止齿轮间的奇怪声响的产生或驱动力传递不良。这样一来,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静音化及驱动力传递的稳定化上优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在将转动齿轮81与第2齿轮73连接时,使支撑各齿轮81、73的齿轮支架83、76的边缘部83b、76a互相抵接。该些边缘部83b、76a起到相对于第2齿轮73对转动齿轮81进行定位,从而使两齿轮81、73的啮合良好的定位部的作用。为此,将支撑转动齿轮81的齿轮支架83的边缘部83b形成为与转动齿轮81的齿节圆H1(参见图21)同等半径的圆弧,并将支撑第2齿轮73的齿轮支架76的边缘部76a形成为与第2齿轮73的齿节圆H2(参见图24)同等半径的圆弧。由此,当使两齿轮83、76的边缘部83b、76a抵接时,转动齿轮81与第2齿轮73之间的轴间距F被确定为预定的距离,能够确实地避免两齿轮81、73的齿变得过于深入。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设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上的卡固部65和操作部66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固部65与操作部66为不同的部件。具体而言,如图27所示,卡固部65设在能够以转动支点86a为中心转动的转动部件86上,操作部66设在能够沿水平方向直线移动的滑动部件87上。转动部件86和滑动部件87均被支撑在支撑部件88的上部,该支撑部件88被配置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
在滑动部件87上,设有作为引导部的引导槽87a。另一方面,在转动部件86的设有卡固部65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上,设有作为被插入该引导槽87a中的被引导部的突起86b。引导槽87a从其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因此,当使滑动部件87从图27(a)所示的状态沿图27(b)的箭头G方向移动时,突起86b沿着引导槽87a向右斜上方(图27(b)的箭头K方向)相对地移动。由此,转动部件86沿顺时针方向(图27(b)的箭头M方向)转动,卡固部65向下方移动。这样一来,通过使滑动部件87移动,使卡固部65向下方移动,从而能够使卡固部65对被卡固部70进行卡固。另外,与上述相反,当使滑动部件87沿着与图27(b)的箭头G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突起86b沿引导槽87a沿着与箭头K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转动部件86沿着与箭头M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卡固部65向上方移动,从被卡固部70脱离。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能够使操作部66的操作方向与卡固部65的可动方向为不同的方向,并能够提高零件配置布局的自由度。
另外,如图28所示,在滑动部件87上,设有作为卡合部的凸部87b。在支撑部件88上,设有2个作为能够与滑动部件87的凸部87b卡合的对象侧卡合部的凹部88a。2个凹部88a沿滑动部件87的滑动方向排列配置。由此,如图28所示,当使滑动部件87沿图中箭头X方向移动时,凸部87b与一个凹部88a卡合,卡固部65以向上方移动的状态被支撑。另外,相反地,如图29所示,当使滑动部件87沿图中箭头Y方向移动时,图部87b与另一个凹部88a卡合,卡固部65以向下方移动的状态被支撑。换言之,凹部88a及凸部87b通过互相卡合,从而起到保持操作部66使得卡固部65相对于被卡固部70为卡固可能状态或卡固不可能状态的操作状态保持单元的作用。由此,由于操作部66的操作状态被保持,因此能够实现驱动力传递的稳定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87b和凹部88a的至少一个通过弹性变形而能够进行卡合或脱离,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向着使凸部87b和凹部88a互相接触的方向施力的弹簧等施力部件。另外,凸部87b和凹部88a可以相对于滑动部件87和支撑部件88一体地构成,也可以另外构成。再有,与上述相反地,即使将凸部设在保持部件88上,将凹部设在滑动部件87上,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如从外侧观察操作部的图2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66配置在比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背面200B(外壳51)更内侧。此时,与操作部66向外侧突出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小型化。另外,通过使操作部66的面向外侧的外表面具有凹状部66a,使用者等在操作时将手指等插入该凹状部66a,从而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66进行操作。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上未设置握持部,但也可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握持部64。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第3实施方式,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及起到同样作用效果的部分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图30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图31是从背面侧观察该显影剂补给装置的立体图。图32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图33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30及图31所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左侧面200L上,设置作为供给管支撑部的突起部89。此时,如图30及图31的两点虚线所示,通过将供给管56的顶端部56a嵌入突起部89,从而能够支撑该顶端部56a。由此,在显影剂补给装置的未使用时或搬运时等,能够以沿着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表面的方式预先支撑供给管56,因此在外观性、搬运时的作业性上优异。
图34是该突起部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34所示,突起部89被形成为圆柱状。另外,突起部89的顶端侧的角部89a被形成为曲面状,当嵌入供给管56时,能够难以剐到地顺利地进行安装作业。另外,由于突起部89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51向外侧突出,因此可视性较好、能够提高安装作业性。再有,通过将突起部89设为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51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提高可视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降低制造成本的观点来看,可以将突起部89与外壳51一体地构成,也可以另外构成。当将突起部89另外构成时,能够实现零件的更换或维护。另外,作为突起部89的材料,还可以选择与外壳51不同的材料。
图35是表示突起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35所示的突起部39的顶端侧被形成为球面状。此时,当将供给管56嵌入突起部89中时,也能够难以剐到地顺利地进行安装作业。再有,通过将其设为球面状,从而能够使突起部89的制造难度降低,能够精确地制造。
图36是表示供给管支撑部为凹部的例子的图。
如图36所示,当以凹部90来构成供给管支撑部时,能够实现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小型化。另外,通过将凹部90的顶端侧(开口侧)的角部90a形成为曲面状,从而在将供给管56嵌入凹部90内时,能够难以剐到地顺利地进行安装作业。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设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侧的被动侧连接部、和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侧连接部的结构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利用齿轮的啮合从而能够将驱动侧连接部与被动侧连接部互相连接,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驱动侧连接部和该被动侧连接部为能够在轴向上互相连接的联结式的连接部。
具体来说,如图30及图31所示,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上,以被动侧联结部件91从左侧面200L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作为被动侧连接部的被动侧联结部件91。另一方面,如图32及图33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上,以驱动侧联结部件92从背面200B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作为驱动侧连接部的驱动侧联结部件92。被动侧联结部件91在其顶端部具有形成为六角柱状的结合凸部91a,驱动侧联结部件92具有形成为六角形的凹状的结合凹部92a。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凸部91a和结合凹部92a的形状不限定于六边形,还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或者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凸或槽的花键形。另外,在被动侧联结部件91的从外壳51向外部露出的部分的周围,设有圆筒状的覆盖部件93。
如图37所示,当将结合凸部91a插入结合凹部92a,互相联结连接时,结合凸部91a与结合凹部92a被容纳在覆盖部件93内。这样一来,通过利用覆盖部件93来覆盖结合凸部91a和结合凹部92a的周围,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并能够防止结合部位的破损或变污。
另外,被动侧联结部件91,在其前端侧和后端侧2处,以能够旋转并能够进行轴向移动的方式由设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上的轴承95、96支撑。再有,被动侧联结部件91被配置在支撑被动侧联结部件91的轴承96内的由压缩线圈弹簧等弹性体所构成的施力部件94向前端侧施力。由此,即使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相对位置稍微偏离,其偏离也会由于被动侧联结部件91的轴向移动而被吸收,能够良好地维持被动侧联结部件91与驱动侧联结部件92的结合状态。另外,在被动侧联结部件91的前端侧,设有与轴承95干扰的环状的干扰部件97,使得在非结合状态下,被动侧联结部件91不因施力部件94的施力而向外侧过于突出。
另外,在被动侧联结部件91的容纳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的部分上,一体地设有由螺旋齿轮所构成的第1齿轮98。另外,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配置有与第1齿轮98啮合的正齿轮的第2齿轮99、以及与第2齿轮99啮合的正齿轮的第3齿轮60。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第3齿轮60是上述设在螺杆54的一个端部上的齿轮。因此,在被动侧联结部件91与驱动侧联结部件92互相结合的状态下,当驱动侧联结部件92被旋转驱动时,其驱动力经由被动侧联结部件91及第1齿轮98,依次被传递至第2齿轮99、第3齿轮60,驱动螺杆54及泵55。换言之,显影剂补给装置侧的被动侧联结部件91、第1齿轮98、第2齿轮99及第3齿轮60起到作为将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传递至作为输送单元的螺杆54及泵55的传递单元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从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上的驱动马达M至驱动侧联结部件92的驱动力传递可以如上所述通过对位辊或其他部件来进行,也可以直接传递。
另外,在图37所示的第2齿轮99或第3齿轮60的一个上,可以设置仅传递单方向转动的驱动力的单向离合器。此时,由于能够防止由螺杆54及泵55的转子61逆旋转,因此不会产生显影剂的逆向输送,并能够进行稳定的显影剂输送。另外,通过使用单向离合器,使得驱动传递路径的布局自由度也变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图像形成装置侧上所设置的齿轮的一个上设置单向离合器也能够取得同样的效果。
图38是该第3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概要剖视图。
如图3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杆54的图中的右侧,配置作为向所输送的调色剂送入空气的空气供给单元的风扇120。风扇120被风扇盖121覆盖,在风扇盖121上设有供气口121a。另外,在供气口121a上连接有供气管122的一个端部,供气口122的另一个端部分别与罐支架53和泵支架63连接。因此,当驱动风扇120时,经由供气管122向罐支架53和泵支架63内供应空气。由此,罐支架53内及泵支架63内所输送的调色剂的流动化被促进,能够实现更稳定的调色剂输送。
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由于来自风扇120的供气而使处理单元内的气压升高,则内部的调色剂有可能飞散到外部。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9所示,在处理单元1的外壳上表面上设置通气孔123,从该通气孔123将空气排出到外部。由此,能够避免处理单元1内的气压升高,并能够防止调色剂飞散。需要说明的是,通气孔123除了设在作为空气的供给目的地的处理单元上,还可以设在空气的供给路径上。另外,当在通气孔123内设置过滤器等允许空气通过的空气清洁部件时,能够进一步确实地防止调色剂飞散。
图40是从外侧观察设在该第3实施方式的卡固部及操作部的剖视图,图41是从内侧观察该卡固部及操作部的剖视图。
如图4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固部65和操作部66分别与形成为圆柱状的转动部件124一体地设置。卡固部65被设置为从转动部件124的外周面沿径向延伸,操作部66由设在转动部件124的向外部露出的端部124a上的凸状的把手125构成。另外,从安全性的观点来看,把手125的角部被形成为曲面状。
转动部件124以能够沿图40的箭头F方向及箭头N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51、和配置在其内侧的支撑部件200g(参见图41)支撑。另外,为了容易知道操作部66的切换状态,在转动部件124的向外部露出的端面124a上,设有表示其切换状态的三角箭头的标志126。标志126可以是印刷或标签等平面标志,除此之外可以是凹凸形状等的立体标志。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42(a)所示,当使转动部件124沿图中箭头F方向转动时,卡固部6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卡固爪65b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相对于被卡固部70对卡固部65进行卡固。另外,在此状态下,三角箭头的标志126以指向设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表面上的表示锁定状态的标识127a的方式来配置,通过观察该标志126所指示的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锁定状态。
另外,相反地,如图42(b)所示,当转动部件124沿图中箭头N方向转动时,卡固部6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卡固爪65b向上方移动。由此,能够使卡固爪65b从被卡固部70脱离。另外,当转动部件124沿箭头N方向转动时,由于三角箭头的标志126以指向设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表面上的表示锁定解除状态的标识127b的方式来配置,因此通过观察该标志126所指示的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锁定解除状态。另外,当转动部件124沿箭头N方向转动预定角度(此时为90°)时,卡固部65被完全容纳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内,能够防止未使用时的卡固部65的破损,并能够实现小型化。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构成的卡固部65以外,另外具有不转动的卡固部128(参见图30、图31)。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上述以能够转动方式构成的卡固部65称为“可动卡固部”,相对于此,将不可动的卡固部128称为“固定卡固部”。如图30及图31所示,固定卡固部128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左侧面200L的上部设有2个。各固定卡固部128由从外壳51沿水平方向突出的腕部128a、以及从腕部128a的顶端部向铅锤下方延伸的卡固爪128b构成。
另外,如图32及图33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上,设有被上述固定卡固部128所卡固的2各被卡固部129。各被卡固部129由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背面200B突出的矩形的壳体构成,在其内部形成有能够将固定卡固部128的卡固爪128b插入的插入部129a。
图43是表示固定卡固部插入被卡固部内的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43所示,在固定卡固部128的卡固爪128b插入插入部129a内的状态下,在卡固爪128b与插入部129a的内表面之间存在富余(间隙)。换言之,插入部129a的宽度W、具体来说、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外表面与面对其的被卡固部129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被形成为大于卡固爪128b的厚度t。因而,固定卡固部128相对于被卡固部129能够容易地插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将固定卡固部128插入被卡固部129,通过两者的卡固来简易地确定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相对位置,接着,通过使可动卡固部65与被卡固部70卡合从而能够精确地确定相对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卡固部128和被卡固部129的个数可以分别为1各,也可以通过分别设置多个,从而能够简易地确定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相对位置,提高显影剂补给装置的设置作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固定卡固部128及被其卡固的被卡固部129被分别设置为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和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各自外壳51、101向外侧突出,因此在可视性、卡固或脱离的作业性上优异。再有,通过将固定卡固部128和被卡固部129设为与外壳51、101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提高可视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降低制造成本的观点来看,将固定卡固部128和被卡固部129与外壳51、101一体地构成,但也可以另外构成。将其与外壳51、101另外构成时,能够实现零件的更换或维护。另外,作为固定卡固部128和被卡固部129的材料,可以选择与外壳51、101不同的材料。另外,如图43所示,通过将固定卡固部128的角部128c形成为曲面状,从而能够提高设置作业中与角部128c接触时的安全性。
另外,如图3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使握持部64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51向外侧突出。此时,与使握持部64向外壳51的内侧凹进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握持部64的可视性和操作性。在本实施方式的握持部64上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凹状的凹部64b,使用者等能够将手指等勾住该凹部64b进行握持。再有,在凹部64b上设有凹凸形状的防滑部64c,使得能够更确实地握持握持部6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握持部64的角部64a形成为曲面状,从而提高与握持部64接触时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将握持部64设为与外壳51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提高可视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握持部64与外壳51一体地构成,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但也可以另外构成。另外构成时,除了能够实现零件的更换和维护,材料选择的范围也扩大了。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结构除了能够适用上述单色激光打印机以外,还能够适用彩色激光打印机。
以下,对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44是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立体图,图45是该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概要剖视图。
在图44所示的打印机的装置主体(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下部,配置有作为能够层叠并容纳多枚纸张的片材收容器的供纸盒30。供纸盒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100沿前后水平方向(图中箭头Q方向)抽出或插入。在供纸盒30的上部,配置有内部检查用的前盖8。前盖8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100沿前后方向(图中箭头S方向)开闭。详细来说,如图45所示,前盖8能够以配置在装置主体100的下部的旋转轴12为中心转动。另外,在装置主体100的上部,配置有排纸托盘44。
前盖8在其内面上具有双面单元9。该双面单元9具有输送壳体9a,在该输送壳体9a的背面侧上形成有纸张的反转输送路41。另外,输送壳体9a的内面侧构成装置主体100侧的纸张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并具有作为转印部件的二次转印辊20、定时辊对14的一个定时驱动辊142。定时驱动辊142与主体侧的定时从动辊141构成2个成一对的定时辊对14。
以下,参照图45对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在其图像形成部上具有用于利用与彩色图像的色分解成分对应的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各个颜色的显影剂来形成图像的4个处理单元1K、1Y、1M、1C。各个处理单元1K、1Y、1M、1C具有容纳互相不同的颜色的未使用调色剂的调色剂瓶6K、6Y、6M、6C。除此之外为同样的结构。
以1个处理单元1K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处理单元1K具有作为在表面承载图像的图像载体的感光体(感光鼓)2K、作为对感光体2K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单元的鼓清洁装置3K、对感光体2K的表面除去静电的未示出的静电除去装置、作为使感光体2K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的充电装置4K、以及作为向感光体2K上供应显影剂并形成图像(显影剂图像)的显影单元的显影装置5K等。处理单元1K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能够一次性的更换消耗零件。
在各处理单元1K、1Y、1M、1C的上方,配置有作为使各感光体2K、2Y、2M、2C的表面曝光的曝光单元的曝光器7。该曝光器7基于图像数据而从激光二极管发出激光。
另外,在各处理单元1K、1Y、1M、1C的下方,配置有转印装置15。转印装置15具有面对各感光体2K、2Y、2M、2C的4个一次转印辊19K、19Y、19M、19C、架设在各个一次转印辊19K、19Y、19M、19C与驱动辊18及从动辊17之间的循环行走的中间转印带16、面对驱动辊18配置的二次转印辊20、带清洁装置21、以及清洁支援辊22等。如果以感光体2K、2Y、2M、2C为各个颜色的第1图像载体,则中间转印带16是合成其图像的第2图像载体。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设有能够容纳多枚作为片材的纸张P的供纸盒30、以及作为将纸张P从供纸盒30向供纸路31送出的供给单元的供给辊32。在供给辊31的末端附近,配置有使纸张暂时停止的定时辊对14。
该定时辊对14位于中间转印带16的邻近上游侧,为了使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与纸张前端位置精确地一致,暂时使纸张P松弛,在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即将在二次转印夹缝被转印到纸张P上之前,以预定的时间向二次转印夹缝送出纸张P。
该二次转印辊20一般常被压缩弹簧25向中间转印带16施力。然而,在完全前操作(full-front operat ion)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常在中间转印带16的跟前侧配置双面单元9,难以实现压缩弹簧25周围的小型化。因此,如图25所示,当斜向配置转印夹缝时,能够有效的利用双面单元9的死角(dead space),能够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前后方向的小型化。
在二次转印辊20与驱动辊18的夹缝部的上方,配置有转印后输送路33。在该转印后输送路33的末端附近设有定影装置34。定影装置34具有内包有未示出的卤素灯等发热源的定影辊34a、以及相对于该定影辊34a一边以预定的压力抵接一边转动的加压辊34b。
在定影装置34的上方配置有定影后输送路35,在定影后输送路35的末端,分流为排纸路36和反转输送路41。在定影后输送路35的侧向,配置有以摆动轴42a为中心摆动驱动的切换部件42。在排纸路36的末端配置有作为将纸张排出到机器外的排纸单元的排纸辊对37。反转输送路41在其末端与供纸路31合流,在反转输送路41的途中配置有反转输送辊对43。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部,配置有使其上部盖向内侧凹进的排纸托盘44。
在转印装置15与供纸盒30之间,配置有容纳废调色剂的粉体收容器10(调色剂收容器)。粉体收容器10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转印纸输送的关系,因此从供给辊32到二次转印辊20的空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将由此产生的死角设置在粉体收容器10上,能够实现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记载了激光打印机,但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印刷机、喷墨记录装置的任一个、或者组合其至少2个以上的多功能外围设备。
接着,对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45中,当根据来自未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供纸信号而使供给辊32旋转时,在供纸盒30上承载的纸张P的仅是最上层的纸张被分离并被送出到供纸路31。当纸张P的前端到达定时辊对14的夹缝部时,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取得定时(同期),并为了修正纸张P的前端歪斜,在纸张P上形成松弛的状态下待机。
关于成像动作以1个处理单元1K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利用充电装置4K使感光体2K的表面充电为均匀的高电位。基于图像数据而从曝光器7向感光体2K的表面照射激光束L,所照射的部分的电位下降形成静电潜像。从调色剂瓶6K向显影装置5K供给未使用的黑色调色剂。
利用显影单元5K使调色剂转移到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2K的表面部分,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图像(显影)。接着,将形成在感光体2K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上。
鼓清洁装置3K将经过中间转印步骤后的附着在感光体2K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除去。所除去的残留调色剂,通过未示出的废调色剂输送单元,被输送并回收到位于处理单元1K内的废调色剂收容部。另外,未示出的静电除去装置将清洁后的感光体2K的残留电荷除去。
对于各个颜色的处理单元1Y、1M、1C也同样地在感光体2Y、2M、2C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互相重叠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上。
当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互相重叠的方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上时,定时辊对14和供给辊32开始驱动,与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取得定时(同期)并将纸张P送到二次转印辊20。接着,利用二次转印辊20的二次转印夹缝,将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送来的纸张P上。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通过转印后输送路33被输送到定影装置34。送入定影装置34的纸张P在定影辊34a和加压辊34b之间被夹持,该未被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加压并被定影在纸张P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被从定影装置34送出到定影后输送路35。
在从定影装置34将纸张P送出的定时,切换部件42位于图45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开放定影后输送路35的末端附近。接着,从定影装置34送出的纸张P在通过定影后输送路35之后,被排纸辊对37夹持,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4。
当进行双面印刷时,当由排纸辊对37所输送的纸张P的后端穿过定影后输送路35时,切换部件42摆动到图45的虚线位置,定影后输送路35的末端附近被封锁。几乎与此同时,排纸辊对37逆旋转,纸张P被反向输送并进入反转输送路41。
被输送到反向输送路41内的纸张P经过反转输送辊对43,到达定时辊对14,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6上的背面用的调色剂图像保持时间一致被送出,当通过二次转印辊20时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的背面。接着,当纸张P的背面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装置34定影之后,依次经由定影后输送路35、排纸路36、排纸辊对37而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4。
另外,将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后,在中间转印带16上附着有残留调色剂。利用带清洁装置21将该残留调色剂从中间转印带16上除去。接着,从中间转印带16上除去的调色剂,通过未示出的废调色剂输送单元,被输送到粉体收容器10的未示出的入口,被回收到粉体收容器10内。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及作用效果的总结如下。
(结构1)
一种显影剂补给装置50,其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对图像形成装置补给显影剂,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使用显影剂形成图像的显影单元5、及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单元M,其特征在于,显影剂补给装置50包括:输送单元54、55,其向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显影剂;以及传递部件,其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该驱动单元M拆装,并且向该输送单元54、55传递该驱动单元M的驱动力。
根据结构1,通过将传递部件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单元M上,从而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单元M向显影剂补给装置50侧的输送单元54、55传递驱动力。因此,显影剂补给装置50无需具有单独的驱动源,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并能够实现成本降低、节能化。另外,由于该结构的显影剂补给装置50在小型化及轻量化上优异,因此例如在单独将显影剂补给装置租借的商业中,容易进行用于租借商与使用者之间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出租、返还、更换、调色剂再填充、修理等的交接。
(结构2)
根据结构1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该驱动单元具有驱动侧连接部,该传递部件具有能够在该驱动侧连接部上拆装的被动侧连接部,在该被动侧连接部被连接在该驱动侧连接部上的状态下,驱动力能够从该驱动单元M被传递。
根据结构2,通过将被动侧连接部连接在驱动侧连接部上,从而能够从驱动单元M向输送单元54、55传递驱动力。
(结构3)
根据结构2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该驱动侧连接部和该被动侧连接部为能够在轴向上互相连接的联结式的连接部91、92。
根据结构3,通过将两连接部设为联结式的连接部91、92,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互相连接。
(结构4)
根据结构2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通过齿轮的啮合从而能够将该驱动侧连接部与该被动侧连接部互相连接。
根据结构4,通过齿轮的啮合能将两连接部互相连接,从而能够实现驱动传递性的稳定化。另外,结构变得简单,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上优异。
(结构5)
根据结构4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该驱动侧连接部和该被动侧连接部的一个具有转动齿轮81,转动齿轮81一边与转动轴的位置固定的固定齿轮82啮合一边以固定齿轮82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并能够向着相对于该驱动侧连接部和该被动侧连接部的另一个所具有的对方侧齿轮73接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根据结构5,由于转动齿轮82能够沿相对于对方侧齿轮73接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因此即使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相对位置稍微偏离,该偏离也被转动齿轮81的移动所吸收,能够良好地维持转动齿轮81与对方侧齿轮73之间的啮合状态。由此,能够避免两齿轮的齿过于深入并且一个齿尖与另一个齿底发生干扰、或者相反地齿过于偏离的情况,能够防止齿轮间的奇怪声响的产生或驱动力传递不良。
(结构6)
根据结构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显影剂补给装置设有卡固部65、128,卡固部65、128能够相对于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上的被卡固部70、129卡固或脱离。
根据结构6,通过使卡固部65、128卡固在被卡固部70、129上,从而能够固定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相对位置,确实地保持驱动侧连接部与被动侧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并使稳定的驱动力传递成为可能。
(结构7)
根据结构6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卡固部为能够在能够使卡固部相对于被卡固部70卡固的卡固可能状态、和不能够使卡固部相对于被卡固部70卡固的卡固不可能状态之间切换的可动卡固部65,显影剂补给装置设有操作部66,操作部66用于相对于被卡固部70对卡固部65进行卡固或脱离操作。
根据结构7,通过操作操作部66,从而能够使可动卡固部65在卡固可能状态与卡固不可能状态之间切换,操作性上优异。
(结构8)
根据结构7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显影剂补给装置设有作为卡固部的固定卡固部128,固定卡固部128被卡固在除了卡固有可动卡固部65的被卡固部70的另外的被卡固部129上。
根据结构8,通过设置除了可动卡固部65以外的固定卡固部128,从而能够简易地确定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相对位置,能够提高显影剂补给装置50的设置操作性。
(结构9)
根据结构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输送单元54、55能够经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外壁从驱动单元M传递驱动力。
根据结构9,能够经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外壁从图像形成装置侧的驱动单元M向显影剂补给装置50侧的输送单元54、55传递驱动力。
(结构10)
根据结构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显影剂补给装置具有供给管56,供给管56构成用于将由输送单元54、55所输送的显影剂向显影单元5供给的供给路径,并且供给管56的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向外部露出的部分的顶端部能够相对于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侧的连接部68拆装。
根据结构10,能够经由供给管56向图像形成装置侧输送显影剂。
(结构11)
根据结构10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显影剂补给装置设有供给管支撑部89,供给管支撑部89将供给管56的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向外部露出的部分支撑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上。
根据结构11,由于在显影剂补给装置50未使用时或搬运时,能够利用供给管支撑部89预先支撑供给管56的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露出的部分,因此未使用时的外观也较好,搬运时的操作性也较优异。
(结构12)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该驱动侧连接部,该驱动侧连接部上能够拆装根据结构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该被动侧连接部。
根据结构12,通过将显影剂补给装置50所具有的被动侧连接部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驱动侧连接部上,从而能够从驱动单元M向输送单元54、55传递驱动力。
(结构13)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该连接部68,该连接部68上能够拆装根据结构10或11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50的该供给管56。
根据结构13,通过将显影剂补给装置50所具有的供给管56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连接部68上,从而能够经由供给管56向图像形成装置侧输送显影剂。
(结构14)
根据构成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该显影剂补给装置具有储藏显影剂的储藏部52。
根据结构14,即使显影剂被消耗,也可以通过向储藏部52补充显影剂,从而能够即使使用。
(结构15)
根据结构14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该储藏部52能够在该显影剂补给装置上拆装。
根据结构15,通过使储藏部52能够拆装,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向储藏部52的显影剂填充操作并提高操作性。
(结构16)
根据结构1至11、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该输送单元55为旋转容积式输送单元。
根据结构16,通过采用旋转容积式的输送单元,从而使高定量性和连续输送的精确流量控制成为可能。再有,旋转容积式的输送单元在低噪音化、结构的简化、经济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上优异。
(结构17)
根据结构16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以使该被动侧连接部所具有的齿轮60或与其连接的齿轮的旋转中心、与该旋转容积式输送单元的旋转中心一致的方式配置。
根据结构17,能够实现随着零件个数消减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及驱动传递力损失的降低。
(结构18)
根据结构4或5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利用斜齿轮的啮合从而能够将该驱动侧连接部与该被动侧连接部互相连接。
根据结构18,通过利用斜齿轮的啮合将两连接部连接,从而由于齿的啮合所产生的声音(噪音)变小,低噪音化成为可能。
(结构19)
根据结构4、5、17及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该驱动侧连接部和该被动侧连接部的至少一个所具有的齿轮60或75、与支撑其的旋转轴59或79另外构成。
根据结构19,通过将齿轮60、75与转动轴59、79另外构成,从而能够实现零件的更换或维护。
(结构20)
根据结构5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该显影剂补给装置具有互相抵接并确定该转动齿轮81相对于该对方侧齿轮73的轴间距离的定位部83b、76a。
根据结构20,由于转动齿轮81相对于对方侧齿轮73的轴间距离被确定,因此能够确实地避免两齿轮的齿过于深入,能够实现驱动力传递的稳定化。
(结构21)
根据结构4、5、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对于该驱动侧连接部和该被动侧连接部所具有的齿轮、以及与该些齿轮连接的齿轮的至少一个,使用螺旋齿轮72。
根据结构21,由于通过对于该各齿轮的至少一个使用螺旋齿轮72,从而能够将驱动力传递方向切换到正交方向,因此驱动力传递路径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高。
(结构22)
根据结构4、5、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在该驱动侧连接部和该被动侧连接部所具有的齿轮、及与该些齿轮连接的齿轮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仅传递单向转动的驱动力的单向离合器。
根据结构22,通过在各齿轮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单向离合器,从而能够防止由于齿轮逆旋转所带来的显影剂的逆输送,并使稳定的显影剂输送成为可能。
(结构23)
根据结构2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和显影剂补给装置50的外壳的一个上,设置当将该驱动侧连接部与该被动侧连接部连接时能够使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和显影剂补给装置50的外壳的一个的连接部插入的开口部200d,并设置能够开闭该开口部200d的盖部件67。
根据结构23,通过在驱动侧连接部与被动侧连接部未连接的状态下,利用盖部件67将开口部200d关闭,从而能够防止由于使用者等通过开口部200d接触驱动侧连接部或被动侧连接部而带来的破损、或由于灰尘等异物侵入内部而带来的污垢。
(结构24)
根据结构23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设有向关闭该该部件67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80。
根据结构24,由于利用施力部件80使盖部件67自动关闭,因此操作性变得优异。
(结构25)
根据结构7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该操作部66的操作方向与该可动卡固部65的可动方向为相同方向。
根据结构25,通过使操作部66的操作方向与可动卡固部65的可动方向为相同方向,从而能够使操作部66和可动卡固部65为简易的结构,能够对低成本化、小型化产生贡献。
(结构26)
根据结构7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该操作部66的操作方向与该可动卡固部65的可动方向为不同方向。
根据结构26,通过使操作部66的操作方向与可动卡固部65的可动方向为不同方向,从而提高零件配置的布局自由度。
(结构27)
根据结构7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以通过使该操作部66沿正反方向转动从而能够使该可动卡固部65相对于该被卡固部70卡固或脱离的方式构成。
根据结构27,通过采用沿正反方向转动操作操作部66而使可动卡固部65卡固或脱离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零件配置的布局自由度。
(结构28)
根据结构7、2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该操作部66配置在比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更外侧。
根据结构28,通过将操作部66配置在比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更外侧,从而提高操作部66的操作性或可视性。
(结构29)
根据结构7、2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该操作部66配置在比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更内侧。
根据结构29,通过将操作部66配置在比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更内侧,从而能够实现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小型化。
(结构30)
根据结构7、25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该操作部66的角部形成为曲线状。
根据结构30,通过将操作部66的角部形成为曲线状,从而提高操作时的安全性。
(结构31)
根据结构7、2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设有在使该可动卡固部65在该卡固可能状态与该可固不可能状态之间切换的状态下支撑该操作部66的操作状态保持单元88a、87b。
根据结构31,由于操作部66的操作状态被保持,因此能够实现驱动传递的稳定化。
(结构32)
根据结构7、25553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表示该操作部66的切换状态的标志126设在从外部可视的位置上。
根据结构32,能够容易知道操作部66的切换状态,能够提高操作性。
(结构33)
根据结构7、25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该操作部66设为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不同的颜色。
根据结构33,通过将操作部66设为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提高操作部66的可视性及操作性。
(结构34)
根据结构8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该固定卡固部128、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一体地构成。
根据结构34,通过将固定卡固部128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一体地构成,从而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结构35)
根据结构8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该固定卡固部128、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另外构成。
根据结构35,通过将固定卡固部128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另外构成,从而使零件的更换或维护成为可能,并使固定卡固部128的材料选择自由度扩大。
(结构36)
根据结构8、34、3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以使该固定卡固部128相对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向外部突出的方式设置固定卡固部128。
根据结构36,通过以使固定卡固部128相对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向外部突出的方式设置固定卡固部128,从而能够提高固定卡固部128的可视性,使得卡固脱离操作性优异。
(结构37)
根据结构8、3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该固定卡固部128的角部形成为曲面状。
根据结构37,通过将固定卡固部128的角部形成为曲面状,从而能够提高卡固脱离操作时的安全性。
(结构38)
根据结构8、34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设置多个该固定卡固部128。
根据结构38,通过设置多个固定卡固部128,从而能够简易地确定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相对位置,提高显影剂补给装置50的设置操作性。
(结构39)
根据结构1至11、14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上设置握持部64。
根据结构39,通过在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上设置握持部64,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显影剂补给装置50的搬运作业或设置作业。
(结构40)
根据结构39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该握持部64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一体地构成。
根据结构40,通过将握持部64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一体地构成,从而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结构41)
根据结构39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握持部64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另外构成。
根据结构41,通过将握持部64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另外构成,从而可使零件的更换或维护成为可能,同时握持部64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也扩大。
(结构42)
根据结构39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以使握持部64相对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握持部64。
根据结构42,能够提高握持部64的可视性和操作性。
(结构43)
根据结构39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以使握持部64相对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向内侧凹进的方式设置握持部64。
根据结构43,能够实现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小型化。
(结构44)
根据结构39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在握持部64上设置防滑部64c。
根据结构44,通过在握持部64上设置防滑部64c,从而能够更确实地握持握持部64,变得更容易进行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搬运作业和设置作业。
(结构45)
根据结构39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握持部64的角部64a形成为曲面状。
根据结构45,通过将握持部64的角部64a形成为曲面状,从而能够提高握持握持部64时的安全性。
(结构46)
根据结构3954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设置多个握持部64。
根据结构46,通过设置多个握持部64,从而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显影剂补给装置50的搬运作业和设置作业。
(结构47)
根据结构39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握持部64设为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不同的颜色。
根据结构47,通过将握持部64设为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提高握持部64的可视性。
(结构48)
根据结构11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供给管支撑部89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一体地构成。
根据结构48,通过将供给管支撑部89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一体地构成,从而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结构49)
根据结构11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供给管支撑部89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另外构成。
根据结构49,通过将供给管支撑部89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另外构成,从而能够使零件的更换及维护成为可能,同时供给管支撑部89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也扩大。
(结构50)
根据结构11、48、4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以供给管支撑部89相对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向外侧突出的方式构成供给管支撑部89。
根据结构50,通过以供给管支撑部89相对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向外壳突出的方式构成供给管支撑部89,从而能够提高可视性及供给管56的安装作业性。
(结构51)
根据结构11、48、4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以供给管支撑部89相对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向内侧凹进的方式构成供给管支撑部89。
根据结构51,通过以供给管支撑部89相对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向内侧凹进的方式构成供给管支撑部89,从而能够实现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小型化。
(结构52)
根据结构11、48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供给管支撑部89的角部89a形成为曲线状。
根据结构52,通过将供给管支撑部89的角部89a形成为曲线状,从而在嵌入供给管56时难以剐到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安装作业。
(结构53)
根据结构11、48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供给管支撑部89形成为球面状。
根据结构53,从而在嵌入供给管56时难以剐到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安装作业。再有,通过为球面状,使得供给管支撑部89的制造难度降低,能够精确地制造。
(结构54)
根据结构11、48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供给管支撑部89设为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不同的颜色。
根据结构54,通过将供给管支撑部89设为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外壳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提高可视性及供给管的安装作业性。
(结构55)
根据结构1至11、14至54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将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高度构成为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高度同等的高度。
根据结构55,通过将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高度构成为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高度同等的高度,从而易于将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200的上表面作为纸张等临时放置的场所来加以利用,提高方便性。
(结构56)
根据结构1至11、14至55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具有向所输送的显影剂送入空气的空气供给单元120。
根据结构56,通过利用空气供给单元120向显影剂中送入空气,从而能够提高显影剂的流动性,并能够进行稳定的显影剂的输送。
(结构57)
根据结构56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在由空气供给单元120所供给的空气的供给路径或供给目的地设置向外部排出空气的通气孔123。
根据结构57,由于能够从通气孔123向外部排出空气,因此能够避免空气的供给路径或供给目的地的气压升高,能够防止显影剂的飞散。
(结构58)
根据结构57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在通气孔123中设置允许空气通过的空气清洁部件。
根据结构58,通过在通气孔123中设置空气清洁部件,从而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在空气的供给路径或供给目的地的调色剂飞散。
Claims (13)
1.一种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对该图像形成装置补给显影剂,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使用显影剂形成图像的显影单元、及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补给装置包括:
输送单元,其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显影剂;以及
传递部件,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驱动单元拆装,并且向所述输送单元传递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具有驱动侧连接部,
所述传递部件具有能够在所述驱动侧连接部上拆装的被动侧连接部,
在所述被动侧连接部被连接在所述驱动侧连接部上的状态下,驱动力能够从所述驱动单元被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侧连接部和所述被动侧连接部为能够在轴向上互相连接的联结式的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通过齿轮的啮合从而能够将所述驱动侧连接部与所述被动侧连接部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侧连接部和所述被动侧连接部的一个具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一边与转动轴的位置固定的固定齿轮啮合一边以所述固定齿轮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并能够向着相对于所述驱动侧连接部和所述被动侧连接部的另一个所具有的对方侧齿轮接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剂补给装置设有卡固部,所述卡固部能够相对于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被卡固部卡固或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所述卡固部为能够在能够使所述卡固部相对于所述被卡固部卡固的卡固可能状态、和不能够使所述卡固部相对于所述被卡固部卡固的卡固不可能状态之间切换的可动卡固部,
所述显影剂补给装置设有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相对于所述被卡固部对所述卡固部进行卡固或脱离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剂补给装置设有作为所述卡固部的固定卡固部,所述固定卡固部被卡固在除了卡固有所述可动卡固部的所述被卡固部的另外的被卡固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所述输送单元能够经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外壁从所述驱动单元传递驱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剂补给装置具有供给管,
所述供给管构成用于将由所述输送单元所输送的显影剂向所述显影单元供给的供给路径,并且所述供给管的从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向外部露出的部分的顶端部能够相对于设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连接部拆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剂补给装置设有供给管支撑部,所述供给管支撑部将所述供给管的从所述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向外部露出的部分支撑在所述显影剂补给装置主体上。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驱动侧连接部上能够拆装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所述被动侧连接部。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侧的连接部上能够拆装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影剂补给装置的所述供给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53223 | 2013-12-06 | ||
JP2013253223 | 2013-12-06 | ||
JP2014-208012 | 2014-10-09 | ||
JP2014208012A JP6421924B2 (ja) | 2013-12-06 | 2014-10-09 |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98786A CN104698786A (zh) | 2015-06-10 |
CN104698786B true CN104698786B (zh) | 2020-05-19 |
Family
ID=53346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25079.4A Active CN104698786B (zh) | 2013-12-06 | 2014-12-03 | 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987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79069B2 (ja) * | 2019-10-11 | 2023-1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65088A (ja) * | 2000-03-15 | 2001-09-28 | Fuji Xerox Co Ltd |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CN1811612A (zh) * | 2005-01-26 | 2006-08-02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099117A (zh) * | 2005-10-04 | 2008-01-02 | 株式会社理光 | 粉体供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监视系统 |
-
2014
- 2014-12-03 CN CN201410725079.4A patent/CN1046987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65088A (ja) * | 2000-03-15 | 2001-09-28 | Fuji Xerox Co Ltd |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CN1811612A (zh) * | 2005-01-26 | 2006-08-02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099117A (zh) * | 2005-10-04 | 2008-01-02 | 株式会社理光 | 粉体供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监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98786A (zh) | 2015-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34431B2 (ja) | 粉体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TWI574126B (zh) | 粉末容器和設置有該容器的影像形成設備 | |
JP5637430B2 (ja) | 粉体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EP2811345B1 (en) |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ing unit,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eveloper container | |
US894865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ontainer | |
CN101122764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EP2237112B1 (en) | Developer storing body,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TWI722463B (zh) | 碳粉匣及碳粉供給機構 | |
JP6524953B2 (ja) |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04124B2 (ja) |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550845B2 (ja) | 粉体収容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50932B2 (ja) | 粉体収納容器、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 |
US911039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 |
US20180113416A1 (en) | Developer container holder,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4698786B (zh) | 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9785089B2 (en) | Toner cas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JP5382497B2 (ja) | 廃トナー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7111266B (zh) | 粉末容器和成像装置 | |
JP674958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 |
JP6421924B2 (ja) |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9740142B2 (en) | Toner cas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JP2013156503A (ja)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232613A (ja) |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CN112596358B (zh) |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7272361B (zh) |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