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5588A - 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5588A
CN104695588A CN201510083288.8A CN201510083288A CN104695588A CN 104695588 A CN104695588 A CN 104695588A CN 201510083288 A CN201510083288 A CN 201510083288A CN 104695588 A CN104695588 A CN 104695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it
outside plate
connector
inser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32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5588B (zh
Inventor
杨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832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95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95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5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5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5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其中,围梁用于多块外墙的外板之间的连接,包括相互平行并相对设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对应侧边的侧板,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均沿所述外墙的横向延伸,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连接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具有用于连接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第二连接件。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外墙密封差容易漏水的缺点,提供一种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用于多块建筑外墙的外板之间的安装和连接。

Description

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用于建筑外墙的安装和连接的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均具有外墙和内墙,内墙是水泥浇筑而成,外墙整体由多块外墙拼成,外墙位于上下楼板之间与楼板固定。在外墙与楼板固定前需要使外墙竖直地立在楼板上并限定其位置,由于外墙重量大,对其进行定位的工作复杂且非常困难。另外,多块外墙的拼接处会形成缝隙,缝隙内一般填设有密封材料,以密封外墙之间的缝隙,防止雨水进入外墙与内墙之间,并通过内墙存在的缺损进入住户的房内。密封材料有两种,一种为硬性材料,如水泥,其在轻微地震或者施工产生的晃动中极容易变形或破裂损害,失去防水功能。另一种密封材料为软性材料如油膏状的沥青,其在阳光暴晒和雨雪的天气变化中使用寿命也不过3、4年。另外,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外墙在其墙体的某处而不是缝隙处也会发生开裂等破损,导致漏水。为此,本发明的申请人在2014年11月27日提交了名称为一种复合保温墙体及包含该墙体的钢结构建筑的申请,申请号为201410699825.7,其中复合保温墙体包括两块轻质板形成的外墙内板和外墙外板及填充在二者之间的保温材料,如发泡水泥,保温材料在保温的同时起到了密封的作用。但在该申请中没有公开多块外墙之间、以及外墙与楼板之间如何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外墙固定工作复杂、困难且外墙的密封差、易开裂、易漏水的缺点,提供一种围梁,用于多块建筑外墙的外板之间的安装和连接。
本发明的围梁,用于外墙上下相邻的外板之间的连接,包括相互平行并相对设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对应侧边的侧板,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均沿所述外墙的的横向延伸,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连接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具有用于连接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第二连接件。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一体成型,其横截面为侧放的U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可容纳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外板下端插接槽,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延伸,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和至少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靠近所述内板的第一侧壁用以将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内。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围梁披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可容纳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外板上端插接槽,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具有竖直的第一侧壁,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侧壁对齐,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还包括自所述围梁的下连接板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及将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与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一侧壁固定在一起的第二连接螺栓。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围梁披水。
作为优选,所述围梁的两端还具有端连接板,所述端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围梁的纵向,且所述端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端连接板具有多个连接孔并可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孔的配合实现与其他围梁的端连接板的连接,从而实现相邻围梁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围梁的侧板连接有现浇楼板时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钢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系统,包括围梁和与所述围梁固定连接的钢筋,所述围梁为如上所述的围梁,所述钢筋在现浇楼板时埋设在楼板的混凝土内。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连接系统,采用如上所述的围梁连接建筑的外墙与框架梁,所述外墙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连接系统包括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分布的多个挑块,每个所述挑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围梁的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围成的空间内,且与所述围梁固定在一起,所述挑块的另一端伸至所述框架梁上方并与所述框架梁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系统还包括沿所述框架梁的纵向分布且固定于框架梁上的多个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挑块的另一端的上方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上方均支撑有用于与上部内板的下端连接的第三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上部内板的下端的内板下端插接槽,相邻的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内板下端插接槽对齐且相互对接。所述连接系统还包括设在框架梁上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包括用于容纳下部内板的上端的内板上端插接槽,所述下部内板位于所述上部内板的下方并与所述上部内板上下相邻。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系统还包括可沿所述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延伸以封闭所述缝隙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用于与形成所述缝隙的所述外板的外壁相抵且可沿所述缝隙纵向延伸的密封板、一端与所述密封板的内壁连接的紧固螺栓,套在该紧固螺栓上用于与所述外板的外壁相抵且沿所述密封板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垫片、套在所述紧固螺栓上用来与所述外板的内壁相抵的第二垫片及与所述紧固螺栓的另一端配合的螺母,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在横向的尺寸即宽度大于缝隙的宽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围梁的设计方法,所述围梁用于外墙上下相邻的外板之间的连接,设计相互平行并相对设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对应侧边的侧板,使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外墙的横向方向,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设计有用于连接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设计有具有用于连接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第二连接件。将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设计为一体成型,其横截面为侧放的U型结构。
作为优选,将所述第一连接件设计为包括可容纳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外板下端插接槽,使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延伸,使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还设计有连接螺栓,将所述连接螺栓设计为穿过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和至少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靠近所述内板的第一侧壁用以将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内;设计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围梁披水以引导雨水远离围梁。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可容纳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外板上端插接槽,设计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具有竖直的第一侧壁,设计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侧壁对齐,设计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还包括自所述围梁的下连接板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及将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与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一侧壁固定在一起的第二连接螺栓;设计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围梁披水以引导雨水远离围梁。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围梁的两端还具有端连接板,设计所述端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围梁的纵向,且所述端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连接在一起,设计所述端连接板具有多个连接孔并可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孔的配合实现与其他围梁的端连接板的连接,从而实现相邻围梁的连接;设计所述围梁的侧板连接有现浇楼板时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钢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系统设计方法,在框架梁的外侧,围绕框架梁设计有如上所述的围梁,使上部外板的下端与围梁的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使下部外板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将外板固定在围梁上。设计利用挑块连接围梁和框架梁从而将围梁与框架梁固定在一起;设计利用现浇楼板时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钢筋连接围梁。
作为优选,设计通过固定在挑块上的第一支撑件和固定在框架梁上的第二支撑件支撑并固定第三连接件,并设计将上部内板的下端插入第三连接件的内板下端插接槽中,使支撑第三连接件的第一支撑件的支撑面和第二支撑件的支撑面的高度相同,从而保持第三连接件整体高度不变;设计在框架梁上设置第四连接件,并将下部内板的上端插入第四连接件的内板上端插接槽中。
作为优选,在相邻的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处设计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被设计为包括用于与形成缝隙的外板的外壁相抵且可沿缝隙纵向延伸的密封板、一端与密封板的内壁连接的紧固螺栓,套在紧固螺栓上用于与外板的外壁相抵且沿密封板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垫片、套在紧固螺栓上用来与外板的内壁相抵的第二垫片及与紧固螺栓的另一端配合的螺母,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在横向的尺寸即宽度大于缝隙的宽度。
本发明的围梁、连接系统和连接系统设计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外墙的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可组装固定在本发明的围梁上,从而实现外墙外板的定位和固定,固定可靠,且操作简单。
2、围梁的第一连接件具有外板下端插接槽,第二连接件具有外板上端插接槽,安装外板时,只需要将外板的下端插在外板下端插接槽,将外板的上端插在外板上端插接槽内,即可实现外板的定位,然后通过螺栓将外板可拆卸地固定在围梁上,定位和固定操作都非常简单。
3、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围梁披水,可防止雨水进入外板下端插接槽,第二连接件的第二侧壁向外同时向下延伸,同时第二连接件还具有第二围梁披水,可引导雨水离开外板和围梁,从而提高了外墙的防水性能。
4、围梁还可与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连接,从而实现围梁与楼板之间的固定。
5、本发明的连接系统,通过挑块实现围梁与框架梁的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6、连接系统通过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支撑并固定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具有内板下端插接槽用来对外墙的内板的下端进行定位和固定,框架梁上设置的第四连接件具有内板上端插接槽,用来对内板的上端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内板的定位和固定操作简单可靠。
7、连接系统还包括缝隙密封结构,包括平缝密封结构、阳角缝密封结构和阴角缝密封结构,用于对外墙外板的拼接处形成各种缝隙进行密封。缝隙密封结构通过机械结构而不是水泥或者油膏进行密封,密封不会受到天气或者轻微震动的影响,密封性能可靠且使用寿命很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围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围梁的第一连接件与上部外板的下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围梁的第二连接件与下部外板的上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挑块与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第一支撑件与框架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第四连接件与框架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平缝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平缝密封结构应用在外板之间的缝隙处以密封所述缝隙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阳角缝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阳角缝密封结构应用在外板形成的阳角处以密封阳角缝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阴角缝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阴角缝密封结构应用在外板形成的阴角处以密封阴角缝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围梁,11-上连接板,12-下连接板,13-侧板,14-开口,15-第一连接件,151-外板下端插接槽,1511-第一侧壁,1512-第二侧壁,152-第一连接螺栓,153-第一围梁披水,1531-第一段,1532-第二段,1533-第三段,1534-第四段,16-第二连接件,161-外板上端插接槽,1611-第一侧壁,1612-第二侧壁,162-第二连接螺栓,163-第二围梁披水,1631-第一段,1632-第二段,1633-第三段,17-端连接板,171-连接孔,18-钢筋;
2-框架梁,21-上支撑面,22-下支撑面,23-第一支撑件,231-支撑面,232-支撑腿,233-连接部,24-第四连接件,241-内板上端插接槽;
3-挑块,31-第二支撑件,311-支撑面,312-支撑腿,313-连接部;
4-第三连接件,41-内板下端插接槽;
5-外板,51-披水插接槽,52-外壁;
6-内板;
7-平缝密封结构,71-平缝,72-密封板,73-第一垫片,74-第二垫片,75-挤压突起,76-连接突起,77-紧固螺栓;
8-阳角缝密封结构,81-阳角缝,82-密封板,821-第一部分,822-第二部分,83-第一垫片,84-第二垫片,841-第一部分,842-第二部分,843-第三部分,844-开口,85-挤压突起,86-固定板,87-紧固螺栓;
9-阴角缝密封结构,91-阴角缝,92-密封板,921-第一部分,922-第二部分,923-第三部分,93-第一垫片,94-第二垫片,941-第一部分,942-第二部分,943-第三部分,944-开口,95-挤压突起,96-紧固螺栓;
10-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围梁用于外墙上下相邻的外板5之间的连接,外墙包括外板5和内板6。围梁为钢梁,位于框架梁的外侧,并整体环绕框架梁延伸设置。在本发明中,内指自围梁指向框架梁的方向,内侧在图1中为左侧,外指相反的方向,外侧在图1中为右侧。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围梁可由多段围梁1拼接而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围梁亦可做成一体的。图1所示为一段围梁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围梁1包括相互平行并相对设置的上连接板11和下连接板12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板11与所述下连接板12对应侧边的侧板13,所述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侧板13均沿外墙的横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3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接板11的外端侧边连接,所述侧板13的下端与所述下连接板12的外端侧边连接,所述外端指远离所述框架梁的一端。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侧板13围成一个空间,该空间具有朝向内侧的开口14。在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侧板13一体成型,横截面为侧放的U型结构,可通过铸造而成或者由钢板轧成或者通过其它工艺成型。
如图1所示,所述上连接板1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连接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15,所述下连接板12的下表面设有具有用于固定连接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第二连接件1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5和第二连接件16均是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件15和第二连接件16可通过焊接或者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在围梁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外墙位于所述上部外墙的下方并与所述上部外墙上下相邻,上部外墙与下部外墙之间相对。上部外板5即上部外墙的外板,下部外板5即下部外墙的外板,上部外板5与下部外板5相对,即二者尺寸相同且相互对齐,上部内板6与下部内板6之间相对,即二者尺寸相同且相互对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追求特殊的效果,上部外板与下部外板之间和上部内板与下部内板之间也可以不对齐。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15包括可容纳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外板下端插接槽151,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沿所述围梁1的纵向延伸,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15还包括第一连接螺栓152,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52穿过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和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至少第一侧壁1511,用以将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内,使得外板5的下端与围梁1之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第一侧壁1511为外板下端插接槽151靠近所述围梁1且平行于围梁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螺栓152穿过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和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的第一侧壁1511。此时外板下端插接槽的第二侧壁1512,即与第一侧壁1511平行的侧壁的高度低于第一侧壁1511和第一连接螺栓152。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侧壁亦可与第一侧壁高度相同,这样第一连接螺栓穿过外板和外板下端插接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如图2所示,作为优先,所述第一连接件15还包括沿所述围梁1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围梁披水153,所述第一围梁披水153具有可与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的第二侧壁1512的外壁相抵的上下竖直延伸的第一段1531和自所述第一段1531的下端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段1532以引导雨水向外离开所述围梁,防止雨水流入外板下端插接槽内。所述第二侧壁1512与所述第一侧壁1511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一围梁披水153的第一段1531具有供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52穿过的穿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壁151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侧壁1511,且低于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52,所述外板5靠近下端的外壁52设有开口朝下的披水插接槽51,所述披水插接槽51开口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1512的高度,所述第一围梁披水153具有自所述第一段的上端向上同时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三段1533及自所述第三段1533的上端向上延伸插入所述披水插接槽51内的第四段1534。可防止雨水从第一围梁披水153与外板的外壁52之间的缝隙进入外板下端插接槽151,进一步提高了外墙的防水性能。所述外板在披水插接槽51处的厚度及以上位置的厚度大于外板的下端即插入外板下端插接槽151的部分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围梁披水153为一体成型,更具体地,第一围梁披水153采用钢板轧成。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16包括可容纳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外板上端插接槽161,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161具有竖直的第一侧壁1611,外板上端插接槽161的第一侧壁161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1的第一侧壁1511对齐,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161还包括自所述围梁1的下连接板12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1612及将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与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161的第一侧壁1611固定在一起的第二连接螺栓162。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围梁披水163,所述第二围梁披水163具有与所述外板平行并相抵的第一段1631及自第一段1631的下端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段1632,所述第二段1632的末端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段1633,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161的第二侧壁1612的末端伸至所述第二围梁披水163的外侧以引导雨水远离围梁,防止雨水流入外板的外壁与第二围梁披水163之间流入外板上端插接槽161。相应地,外板外壁的上端也具有与第二围梁披水163相对应并配合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围梁披水163为一体成型,更具体地,第二围梁披水163采用钢板轧成。
如图1所述,所述围梁1的两端还具有端连接板17,所述端连接板17垂直于所述围梁1的纵向,且所述端连接板17与所述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侧板13连接在一起,所述端连接板17具有多个连接孔171并可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孔171的配合实现与其他围梁的端连接板的连接,从而实现相邻围梁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围梁1的侧板13连接有现浇楼板时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钢筋,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钢筋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长度即锚固长度L≥a×(fy/ft)×d。式中:fy为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ft为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a为钢筋外形系数,光面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d为钢筋的直径。从而实现围梁1与楼板之间的牢固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系统,包括围梁和与所述围梁固定连接的钢筋,所述围梁为如上所述的围梁,所述钢筋一端与侧板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埋在楼板混凝土内。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连接系统,采用如上所述的围梁1连接建筑的外墙与框架梁2,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系统包括沿所述围梁1的纵向分布的多个挑块3,挑块3优选为由导热性差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者木头。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或者等于0.2W/(m·K),防止室内的热量快速传导至室外,材料的强度可以满足在施工阶段的围梁1的承重要求。每个所述挑块3的一端通过围梁1的开口14伸入所述围梁1的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侧板13围成的空间内,且与所述围梁1固定在一起,所述挑块3的另一端伸至所述框架梁2上方并与所述框架梁2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穿过围梁1的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挑块3将围梁1和挑块3固定在一起,采用螺栓穿过挑块1和框架梁2的上支撑面21将挑块1和框架梁2固定在一起,框架梁2为上支撑面21的宽度大于下支撑面22的宽度的工字钢梁。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连接系统还包括沿所述框架梁2的纵向分布且固定于框架梁2上的多个第一支撑件23、位于所述挑块3的另一端(即与框架梁连接的一端)的上方的第二支撑件31,所述第一支撑件23和第二支撑件31的上方均支撑有用于与上部内板6的下端连接的第三连接件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3、第二支撑件31和第三连接件4均由钢板轧成,第一支撑件23和第二支撑件31呈板凳状,即,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件23具有支撑面231、支撑腿232和连接部233。如图5所示,第二支撑件31具有支撑面311、支撑腿312和连接部313。第一支撑件23的连接部233通过螺栓或其他方式固定在框架梁2的上支撑面21上,第二支撑件31的连接部313通过穿过挑块3和框架梁2的上支撑面21的螺栓固定在挑块3上。
所述第三连接件4包括用于容纳上部内板6的下端的内板下端插接槽41,相邻的所述第三连接件4的内板下端插接槽41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对齐且相互对接,从而使得多个第三连接件4连接成一个纵向延伸的整体。这要求第一支撑件23的支撑面231的高度和第二支撑件31的支撑面311的高度相同。
所述连接系统还包括设在框架梁2上的第四连接件24,如图7所示,所述第四连接件24包括用于容纳下部内板6的上端的内板上端插接槽241。所述下部内板位于所述上部内板的下方并与所述上部内板上下相邻。所述框架梁2为上支撑面21的宽度大于下支撑面22的宽度的工字梁,所述第四连接件24固定在框架梁2上支撑面21的下表面靠近内侧的一端上,使得下部内板可自下而上插入所述内板上端插接槽241。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件24与框架梁2之间采用塞焊连接。
所述连接系统还包括可沿所述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延伸以封闭所述缝隙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用于与形成所述缝隙的所述外板的外壁相抵且可沿所述缝隙纵向延伸的密封板、一端与所述密封板的内壁连接的紧固螺栓,套在紧固螺栓上用于与所述外板的外壁相抵且沿所述密封板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垫片、套在所述紧固螺栓上用来与所述外板的内壁相抵的第二垫片及与所述螺栓的另一端配合的螺母,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一垫片在横向的尺寸即宽度大于缝隙的宽度。这样,紧固螺栓一端与密封板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垫片、缝隙和第二垫片,并将其固定在一起,紧固螺栓与螺母的紧固配合对密封板、外板和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施加相互挤压的力,使得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尤其是第一垫片,发生变形,从而对缝隙形成可靠的密封,提高了外墙的防水性能。
所述密封板的内壁具有与用于与所述第一垫片相抵的两列沿所述密封板纵向延伸的挤压突起,挤压突起分别位于所述紧固螺栓的两侧,所述第一垫片为弹性垫片。两列挤压突起之间的距离大于缝隙的宽度并小于第一垫片的宽度。挤压突起使得第一垫片产生更大的弹性变形,从而提高了垫片的密封性能。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平缝密封结构7,如图8和图9所示,用于封闭两块延伸方向相同的外板5之间形成的平缝71,除了密封结构的以上特征外,所述平缝密封结构7的密封板72为平板状,所述第二垫片74也为平板状。所述平缝密封结构7的密封板72的内壁与紧固螺栓77的一端连接的位置设有向平缝71方向突出的连接突起76,紧固螺栓7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突起76固定连接。两列挤压突起75使得第一垫片73产生弹性变形,形成对平缝71的一道密封。连接突起76挤压第一垫片73使其与形成平缝71的两个外板的边缘相抵而变形,从而形成另一道密封。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突起76与所述平缝71相对设置且二者的边缘对齐,连接突起76的宽度与平缝71的宽度相同,这样使得连接突起76的两个边缘分别与两个外板的边缘相互挤压,由于挤压面积小导致挤压力压强大从而使得第一垫片74产生更大的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阳角缝密封结构8,如图10和图11所示,用于封闭两块垂直或者斜交并形成向外凸出的阳角的外板之间形成的阳角缝81,除了密封结构的以上特征外,所述阳角缝密封结构8的密封板8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821和第二部分822,第一部分821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并相抵,第二部分822与另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相抵,所述两列挤压突起85分别位于第一部分821和第二部分822上,所述第二垫片84包括第一部分841、第二部分842和第三部分843,第二垫片84的第一部分841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二垫片84的第二部分842与另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三部分8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具有开口844的空间,所述开口844位于所述第一部分841和第二部分842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垫片83,紧固螺栓87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844后穿过所述第三部分843。
所述阳角缝密封结构还包括固定板86,所述固定板86与所述第二垫片84的第三部分843平行,且所述固定板86的两端分别与密封板的第一部分841的内壁和第二部分842的内壁相交并固定连接,紧固螺栓8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86固定连接。固定板86为紧固螺栓87提供了连接位置,可防止紧固螺栓87的一端与密封板82的第一部分841的内壁和第二部分842的内壁相交处连接造成连接的不牢固,并可防止紧固螺栓87长度过大而造成连接不稳固。
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阴角缝密封结9构,如图12和图13所示,用于封闭两块垂直或者斜交并形成向内凹的阴角的外板之间形成的阴角缝91,除了密封结构的以上特征外,所述阴角缝密封结构9的密封板9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921和第二部分9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921和第二部分922之间还连接有第三部分923,该第三部分923与第一部分921的端部和第二部分922的端部分别倾斜相交,该第三部分923与阴角缝91相对,为紧固螺栓96提供连接位置。第一部分921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并相抵,第二部分922与另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相抵,所述两列挤压突起95分别位于第一部分921和第二部分922上,所述第二垫片94包括第一部分941、第二部分942和第三部分943,第二垫片94的第一部分941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二垫片的第二部分942与另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三部分9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具有开口944的空间,所述开口944位于所述第一部分941和第二部分942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垫片93,紧固螺栓9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944后穿过所述第三部分943再与螺帽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围梁的设计方法,所述围梁1的结构如图1-3所示,用于外墙上下相邻的外板5之间的连接,设计相互平行并相对设置的上连接板111和下连接板12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板11与所述下连接板12对应侧边的侧板,使所述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侧13板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外墙的横向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水平方向。所述上连接板11的上表面设计有用于连接上部外板5的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15,所述下连接板12的下表面设计有具有用于连接下部外板5的上端部的第二连接件16。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侧板13设计为一体成型,其横截面为侧放的U型结构。
将所述第一连接件15设计为包括可容纳所述上部外板5的下端部的外板下端插接槽151,使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沿所述围梁1的纵向延伸,使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15还设计有第一连接螺栓152,将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52设计为穿过所述上部外板5的下端部和至少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的靠近所述内板6的第一侧壁1511用以将所述上部外板5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内;设计所述第一连接件15还包括沿所述围梁1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围梁披水153,设计所述第一围梁披水153具有可与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151的第二侧壁1512的外壁相抵的上下竖直延伸的第一段1531和自所述第一段1531的下端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段1532以引导雨水向外离开所述围梁1,设计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且相对,设计所述第一围梁披水153的第一段1531具有供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52穿过的穿孔;设计所述第二侧壁151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侧壁1511,且低于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52,设计所述外板靠近下端的外侧壁有开口朝下的披水插接槽51,设计所述披水插接槽51开口下端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1512的高度,设计所述第一围梁披水153具有自所述第一段1531的上端向上同时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三段1533及自所述第三段1533的上端向上延伸插入所述披水插接槽51内的第四段1534。
设计所述第二连接件16包括可容纳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外板上端插接槽161,设计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161具有竖直的第一侧壁1611,设计外板上端插接槽161的第一侧壁161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5的第一侧壁1511对齐,设计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161还包括自所述围梁1的下连接板12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1612及将所述下部外板5的上端与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161的第一侧壁1611固定在一起的二连接螺栓162;设计所述第二连接件16还包括第二围梁披水163,设计所述第二围梁披水163具有与所述外板平行并相抵的第一段1631及自第一段1631的下端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段1632,设计所述第二段1632的末端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段1633,设计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161的第二侧壁1612的末端伸至所述第二围梁披水163的外侧以引导雨水远离围梁1。
设计所述围梁1的两端还具有端连接板17,设计所述端连接板17垂直于所述围梁1的纵向,且所述端连接板17与所述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侧板13连接在一起,设计所述端连接板17具有多个连接孔171并可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孔的配合实现与其他围梁1的端连接板17的连接,从而实现相邻围梁1的连接;设计所述围梁1的侧板连接有现浇楼板时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钢筋1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系统设计方法,连接系统的结构如图4-13所示。在框架梁2的外侧,围绕框架梁2设计有如上所述的围梁1,使上部外板的下端与围梁1的第一连接件15固定连接,使下部外板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16固定连接,从而将外板固定在围梁1上。
设计利用挑块3连接围梁1和框架梁2从而将围梁1与框架梁2固定在一起;设计利用现浇楼板时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钢筋18连接围梁1。
设计通过固定在挑块3上的第一支撑件23和固定在框架梁2上的第二支撑件31支撑并固定第三连接件4,并设计将上部内板6的下端插入第三连接件4的内板下端插接槽中,使支撑第三连接件4的第一支撑件23的支撑面231和第二支撑件31的支撑面311的高度相同,从而保持第三连接件4整体高度不变;设计在框架梁2上设置第四连接件24,并将下部内板6的上端插入第四连接件24的内板上端插接槽中。
在相邻的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处设计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被设计为包括用于与形成缝隙的外板的外壁相抵且可沿缝隙纵向延伸的密封板、一端与密封板的内壁连接的紧固螺栓,套在紧固螺栓上用于与外板的外壁相抵且沿密封板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垫片、套在紧固螺栓上用来与外板的内壁相抵的第二垫片及与紧固螺栓的另一端配合的螺母,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在横向的尺寸即宽度大于缝隙的宽度。
密封结构可设计成为平缝密封结构7,用于封闭两块延伸方向相同的外板之间形成的平缝71,所述平缝密封结构7的密封板72为平板状,所述第二垫片74也为平板状;和/或者
所述密封结构设计成为阳角缝密封结构8,用于封闭两块垂直或者斜交并形成向外凸出的阳角的外板之间形成的阳角缝81,所述阳角缝密封结构8的密封板8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821和第二部分822,第一部分821与其中一块外板5的外壁平行并相抵,第二部分822与另一块外板5的外壁平行相抵,所述两列挤压突起85分别位于第一部分821和第二部分822上,所述第二垫片84包括第一部分841、第二部分842和第三部分843,第二垫片84的第一部841分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二垫片84的第二部分842与另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三部分8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空间,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841和第二部分842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垫片83,所述紧固螺栓87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844后穿过所述第三部分843;和/或者
所述密封结构设计成为阴角缝密封结构9,用于封闭两块垂直或者斜交并形成向内凹的阴角的外板之间形成的阴角缝91,所述阴角缝密封结构的密封板9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921和第二部分922,第一部分921与其中一块外板5的外壁平行并相抵,第二部分922与另一块外板5的外壁平行相抵,所述两列挤压突起95分别位于第一部分921和第二部分922上,所述第二垫片94包括第一部分941、第二部分942和第三部分943,第二垫片94的第一部分941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二垫片94的第二部分942与另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三部分9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941和第二部分942连接形成具有开口944的空间,所述开口944位于所述第一部分941和第二部分942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垫片93,所述紧固螺栓9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944后穿过所述第三部分943。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4)

1.一种围梁,用于外墙上下相邻的外板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并相对设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对应侧边的侧板,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均沿所述外墙的的横向延伸,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连接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具有用于连接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第二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一体成型,其横截面为侧放的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可容纳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外板下端插接槽,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延伸,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和至少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靠近所述内板的第一侧壁用以将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围梁披水,所述第一围梁披水具有可与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第二侧壁的外壁相抵的上下竖直延伸的第一段和自所述第一段的下端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段以引导雨水向外离开所述围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一围梁披水的第一段具有供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穿过的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侧壁,且低于所述第一连接螺栓,所述外板靠近下端的外侧壁设有开口朝下的披水插接槽,所述披水插接槽开口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的高度,所述第一围梁披水具有自所述第一段的上端向上同时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三段及自所述第三段的上端向上延伸插入所述披水插接槽内的第四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可容纳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外板上端插接槽,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具有竖直的第一侧壁,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侧壁对齐,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还包括自所述围梁的下连接板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及将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与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一侧壁固定在一起的第二连接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围梁披水,所述第二围梁披水具有与所述外板平行并相抵的第一段及自第一段的下端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末端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段,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二侧壁的末端伸至所述第二围梁披水的外侧以引导雨水远离围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梁的两端还具有端连接板,所述端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围梁的纵向,且所述端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端连接板具有多个连接孔并可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孔的配合实现与其他围梁的端连接板的连接,从而实现相邻围梁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梁的侧板连接有现浇楼板时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钢筋。
10.一种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梁和与所述围梁固定连接的钢筋,所述围梁为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围梁,所述钢筋在现浇楼板时埋设在楼板的混凝土内。
11.一种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围梁连接建筑的外墙与框架梁,所述外墙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连接系统包括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分布的多个挑块,每个所述挑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围梁的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围成的空间内,且与所述围梁固定在一起,所述挑块的另一端伸至所述框架梁上方并与所述框架梁固定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还包括沿所述框架梁的纵向分布且固定于框架梁上的多个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挑块的另一端的上方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上方均支撑有用于与上部内板的下端连接的第三连接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上部内板的下端的内板下端插接槽,相邻的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内板下端插接槽对齐且相互对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还包括设在框架梁上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包括用于容纳下部内板的上端的内板上端插接槽,所述下部内板位于所述上部内板的下方并与所述上部内板上下相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为上支撑面的宽度大于下支撑面的宽度的工字梁,所述第四连接件固定在工字梁上支撑面的下表面靠近内侧的一端上,使得所述外板可自下而上插入所述内板上端插接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挑块由导热性差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挑块由橡胶或者木头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还包括可沿所述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延伸以封闭所述缝隙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用于与形成所述缝隙的所述外板的外壁相抵且可沿所述缝隙纵向延伸的密封板、一端与所述密封板的内壁连接的紧固螺栓,套在该紧固螺栓上用于与所述外板的外壁相抵且沿所述密封板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垫片、套在所述紧固螺栓上用来与所述外板的内壁相抵的第二垫片及与所述紧固螺栓的另一端配合的螺母,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在横向的尺寸即宽度大于缝隙的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内壁具有与用于与所述第一垫片相抵的两列沿所述密封板纵向延伸的挤压突起,挤压突起分别位于所述紧固螺栓的两侧,所述第一垫片为弹性垫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平缝密封结构,用于封闭两块延伸方向相同的外板之间形成的缝,所述平缝密封结构的密封板为平板状,所述第二垫片也为平板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缝密封结构的密封板的内壁与所述紧固螺栓连接的位置设有连接突起,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突起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突起与所述平缝相对设置且二者的边缘对齐,所述连接突起的宽度与平缝的宽度相同。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阳角缝密封结构,用于封闭两块垂直或者斜交并形成向外凸出的阳角的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所述阳角缝密封结构的密封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并相抵,第二部分与另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相抵,所述两列挤压突起分别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二垫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垫片的第一部分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二垫片的第二部分与另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空间,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紧固螺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后穿过所述第三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角缝密封结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垫片的第三部分平行,且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密封板的第一部分的内壁和第二部分的内壁相交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阴角缝密封结构,用于封闭两块垂直或者斜交并形成向内凹的阴角的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所述阴角缝密封结构的密封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并相抵,第二部分与另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相抵,所述两列挤压突起分别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二垫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垫片的第一部分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二垫片的第二部分与另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空间,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紧固螺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后穿过所述第三部分。
25.一种围梁的设计方法,所述围梁用于外墙上下相邻的外板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设计相互平行并相对设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对应侧边的侧板,使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的长度方向为所述外墙的横向方向,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设计有用于连接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设计有具有用于连接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第二连接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围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设计为一体成型,其横截面为侧放的U型结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围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设计为包括可容纳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的外板下端插接槽,使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延伸,使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还设计有连接螺栓,将所述连接螺栓设计为穿过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和至少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靠近所述内板的第一侧壁用以将所述上部外板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内;设计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围梁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围梁披水,设计所述第一围梁披水具有可与所述外板下端插接槽的第二侧壁的外壁相抵的上下竖直延伸的第一段和自所述第一段的下端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段以引导雨水向外离开所述围梁,设计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且相对,设计所述第一围梁披水的第一段具有供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穿过的穿孔;设计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侧壁,且低于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设计所述外板靠近下端的外侧壁有开口朝下的披水插接槽,设计所述披水插接槽开口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的高度,设计所述第一围梁披水具有自所述第一段的上端向上同时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三段及自所述第三段的上端向上延伸插入所述披水插接槽内的第四段。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围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可容纳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部的外板上端插接槽,设计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具有竖直的第一侧壁,设计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侧壁对齐,设计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还包括自所述围梁的下连接板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及将所述下部外板的上端与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一侧壁固定在一起的第二连接螺栓;设计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围梁披水,设计所述第二围梁披水具有与所述外板平行并相抵的第一段及自第一段的下端向外同时向下延伸的第二段,设计所述第二段的末端再向下延伸形成第三段,设计所述外板上端插接槽的第二侧壁的末端伸至所述第二围梁披水的外侧以引导雨水远离围梁。
29.根据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围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所述围梁的两端还具有端连接板,设计所述端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围梁的纵向,且所述端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连接在一起,设计所述端连接板具有多个连接孔并可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孔的配合实现与其他围梁的端连接板的连接,从而实现相邻围梁的连接;设计所述围梁的侧板连接有现浇楼板时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钢筋。
30.一种连接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框架梁的外侧,围绕框架梁设计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围梁,使上部外板的下端与围梁的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使下部外板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将外板固定在围梁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连接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利用挑块连接围梁和框架梁从而将围梁与框架梁固定在一起;设计利用现浇楼板时埋在楼板混凝土内的钢筋连接围梁。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连接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通过固定在挑块上的第一支撑件和固定在框架梁上的第二支撑件支撑并固定第三连接件,并设计将上部内板的下端插入第三连接件的内板下端插接槽中,使支撑第三连接件的第一支撑件的支撑面和第二支撑件的支撑面的高度相同,从而保持第三连接件整体高度不变;设计在框架梁上设置第四连接件,并将下部内板的上端插入第四连接件的内板上端插接槽中。
33.根据权利要求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处设计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被设计为包括用于与形成缝隙的外板的外壁相抵且可沿缝隙纵向延伸的密封板、一端与密封板的内壁连接的紧固螺栓,套在紧固螺栓上用于与外板的外壁相抵且沿密封板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垫片、套在紧固螺栓上用来与外板的内壁相抵的第二垫片及与紧固螺栓的另一端配合的螺母,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在横向的尺寸即宽度大于缝隙的宽度。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连接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密封结构设计成为平缝密封结构,用于封闭两块延伸方向相同的外板之间形成的平缝,所述平缝密封结构的密封板为平板状,所述第二垫片也为平板状;和/或者
所述密封结构设计成为阳角缝密封结构,用于封闭两块垂直或者斜交并形成向外凸出的阳角的外板之间形成的阳角缝,所述阳角缝密封结构的密封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并相抵,第二部分与另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相抵,所述两列挤压突起分别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二垫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垫片的第一部分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二垫片的第二部分与另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空间,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紧固螺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后穿过所述第三部分;和/或者
所述密封结构设计成为阴角缝密封结构,用于封闭两块垂直或者斜交并形成向内凹的阴角的外板之间形成的阴角缝,所述阴角缝密封结构的密封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并相抵,第二部分与另一块外板的外壁平行相抵,所述两列挤压突起分别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二垫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垫片的第一部分与其中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二垫片的第二部分与另一块外板的内壁平行并相抵,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空间,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紧固螺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后穿过所述第三部分。
CN201510083288.8A 2015-02-16 2015-02-16 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Active CN104695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3288.8A CN104695588B (zh) 2015-02-16 2015-02-16 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3288.8A CN104695588B (zh) 2015-02-16 2015-02-16 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5588A true CN104695588A (zh) 2015-06-10
CN104695588B CN104695588B (zh) 2019-01-22

Family

ID=53343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3288.8A Active CN104695588B (zh) 2015-02-16 2015-02-16 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955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2789A (zh) * 2019-09-05 2019-11-29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区域双玻镁岩棉彩钢板房间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27594A (zh) * 2020-10-14 2021-01-15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水泥纤维板复合墙板、制作工艺及其外墙
CN114135072A (zh) * 2021-12-03 2022-03-04 广州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墙板的连接结构及建筑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62831A (en) * 1966-05-25 1969-08-27 Metal Sections Ltd Strip Assemblies for use in the Mounting of Panels to form Building Walls
EP0005837B1 (de) * 1978-06-07 1981-02-25 Peter Dipl.-Ing. Wagner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Fassadenelemente
JPH0416647A (ja) * 1990-05-11 1992-01-21 Natl House Ind Co Ltd 増築部の屋根取付構造
PL347774A1 (en) * 2000-06-02 2001-12-03 Max Gerhaher Facade facing unit for siding-type facade facing systems with backside ventilation
WO2010020088A1 (zh) * 2008-08-19 2010-02-25 Zhu Hengjie 钢骨架轻质砼板装配房屋
CN102852252A (zh) * 2012-07-17 2013-01-02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单元幕墙框腔排水装置
CN103046644A (zh) * 2012-12-24 2013-04-17 西南科技大学 多层房屋冷弯薄壁型钢梁柱结构体系
CN103643763A (zh) * 2013-11-13 2014-03-19 河南亚鹰钢结构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混凝土墙板、企口连接件及墙板外挂结构
CN103669654A (zh) * 2013-12-03 2014-03-26 河南亚鹰钢结构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墙板外挂结构及其加气混凝土墙板、墙板连接组件
CN103790239A (zh) * 2014-02-17 2014-05-14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轻质内墙与工字钢梁连接件
CN104131658A (zh) * 2013-06-24 2014-11-05 河南天丰节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屋面边梁、墙板和屋面板连接结构和模块化集成房屋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62831A (en) * 1966-05-25 1969-08-27 Metal Sections Ltd Strip Assemblies for use in the Mounting of Panels to form Building Walls
EP0005837B1 (de) * 1978-06-07 1981-02-25 Peter Dipl.-Ing. Wagner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Fassadenelemente
JPH0416647A (ja) * 1990-05-11 1992-01-21 Natl House Ind Co Ltd 増築部の屋根取付構造
PL347774A1 (en) * 2000-06-02 2001-12-03 Max Gerhaher Facade facing unit for siding-type facade facing systems with backside ventilation
WO2010020088A1 (zh) * 2008-08-19 2010-02-25 Zhu Hengjie 钢骨架轻质砼板装配房屋
CN102852252A (zh) * 2012-07-17 2013-01-02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单元幕墙框腔排水装置
CN103046644A (zh) * 2012-12-24 2013-04-17 西南科技大学 多层房屋冷弯薄壁型钢梁柱结构体系
CN104131658A (zh) * 2013-06-24 2014-11-05 河南天丰节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屋面边梁、墙板和屋面板连接结构和模块化集成房屋
CN103643763A (zh) * 2013-11-13 2014-03-19 河南亚鹰钢结构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混凝土墙板、企口连接件及墙板外挂结构
CN103669654A (zh) * 2013-12-03 2014-03-26 河南亚鹰钢结构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墙板外挂结构及其加气混凝土墙板、墙板连接组件
CN103790239A (zh) * 2014-02-17 2014-05-14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轻质内墙与工字钢梁连接件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ZZSH_BD: "《钢结构住宅中砼楼板与钢梁、柱的连接构造》", 16 December 2011,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ZXI_W49GJ8UVVRMGQMX-GX58ZLGPIOUDKQRFMCTV176BVS 8Q7N1UDAXYVAMNZ7JC79WDAHT4G95IQ0UULONVK_MZ8FY5DWQVM3W1JPYLCG3 *
苏炜: "《建筑构造》", 30 September 2006, 郑州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2789A (zh) * 2019-09-05 2019-11-29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区域双玻镁岩棉彩钢板房间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27594A (zh) * 2020-10-14 2021-01-15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水泥纤维板复合墙板、制作工艺及其外墙
CN114135072A (zh) * 2021-12-03 2022-03-04 广州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墙板的连接结构及建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5588B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12152B1 (ko) 내진 보강형 pc암거
JP2017057603A (ja) 外装構造
US10125468B2 (en) Stay-in-place footing form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KR20080020067A (ko) 층고 절감을 위한 철골 합성보 구조
CN104695588A (zh) 围梁、连接系统及围梁的设计方法和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KR102239510B1 (ko) 배수기능을 구비하는 내진 방음터널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3914479B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模块化房间
KR102021454B1 (ko) 오버드레인 배수구조를 갖는 오픈조인트 내진 패널조립체
CN111236529A (zh) 一种预制互扣式外挂保温墙板系统及安装方法
JP2019173334A (ja) 乾式床構造とその施工方法、乾式床構造を形成する塞ぎ乾式床パネルと先張り乾式床パネル
KR102406903B1 (ko) 화재확산방지 및 내진성능을 갖는 오픈조인트패널조립체
KR100806221B1 (ko) 거푸집용 판넬폼 및 이 거푸집용 판넬폼을 이용한 벽체거푸집 어셈블리
CN21559443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保温外墙板在楼板处连接结构
JP2022062682A (ja) フロアフレーム
KR101275932B1 (ko) 에이엘씨 패널을 종방향으로 콘크리트 슬래브에 설치하는 방법
CN212866031U (zh) 一种装配式两级挡土墙结构
KR102409020B1 (ko) 열교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바닥 단열 배수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의 바닥 시공방법
KR100927188B1 (ko) 전단연결재가 구비된 콘크리트 거더와 섬유강화플라스틱합성바닥판의 연결구조 및 연결시공방법
CN206438615U (zh) 一种便于整体组装多向可调的空间网格支座
KR101296429B1 (ko) 알루미늄 일체형 커튼 월 유닛
KR101912151B1 (ko) 내진 보강형 기초판이 설치되는 pc암거
KR20150066090A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신축이음장치
CN211313842U (zh) 一种自承重门套
CN212316988U (zh)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
KR101207212B1 (ko) 건축물의 외장 패널 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