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5069B - 部件和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部件和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5069B
CN104695069B CN201410719066.6A CN201410719066A CN104695069B CN 104695069 B CN104695069 B CN 104695069B CN 201410719066 A CN201410719066 A CN 201410719066A CN 104695069 B CN104695069 B CN 104695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suction tube
conveyer belt
spinned
dispersal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190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5069A (zh
Inventor
G·斯塔莱克
P·布兰肯霍恩
W·莱纳
S·厄梅特泽
P·穆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4695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5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5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50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32Regulating or varying draf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26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in which fibres are controlled by one or more endless apr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设置有一种用于布置在纺纱装置的吸筒(6)处的部件,所述纺纱装置分别具有拥有输出辊对(3)的牵伸装置(1)、以及跟随在牵伸装置(1)之后、压紧经牵伸的纤维束(8)的压紧区(4),所述压紧区(4)包含转动的透气的输送带(8),所述输送带(8)在配备有吸缝并布置在吸筒(6)处的滑动面上并通过部件(10)被引导并且将纤维束(8)通过限定压紧区(8)的夹持位置(K)运送直至脱离点(A)。用于布置在吸筒(6)处的部件(10)被设置和构造为使得所述部件(10)确定脱离点(A)并且得出脱离点(A)与夹持位置(K)相距的一定距离(L),所述距离(L)由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和/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来预先确定。一种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纺纱装置的纺纱机具有这样的部件。

Description

部件和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布置在纺纱装置的吸筒处的部件,所述纺纱装置分别具有拥有输出辊对的牵伸装置、以及跟随在牵伸装置之后、压紧经牵伸的纤维束的压紧区,所述压紧区包含转动的透气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在配备有吸缝并布置在吸筒处的滑动面上并通过该部件被引导并且将纤维束通过限定压紧区的夹持位置运送直至脱离点;以及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其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纺纱装置,所述纺纱装置分别具有拥有输出辊对的牵伸装置、以及跟随在牵伸装置之后、压紧经牵伸的纤维束的压紧区,所述压紧区包含转动的透气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在配备有吸缝并布置在吸筒处的滑动面上被引导并且将纤维束通过限定压紧区的夹持位置运送直至脱离点。
背景技术
在环锭纺纱的情况下已被证明有利的是,从牵伸装置离开的纤维仍然一定程度地行进经过输出圆筒。因此,纤维在纺纱三角(Spinndreieck)的区域中由输出圆筒来支持。线张力峰值被衰减,并且纺纱三角达到缓和形式。因此,纺纱工艺的稳定性可以利用纤维的正确接触长度(Umschlingungslänge)而被优化。
如果纤维过长地行进经过输出圆筒,则过小的转动到达纺纱三角中。如果存在过小的接触长度,则线张力峰值直接到达纺纱三角中、即到达纱线强度仍然非常小的区域中。
在常规环锭纺纱机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输出圆筒处的最优的纤维接触:牵伸装置被相应地定位到环锭中心(Ringmittelpunkt)并且相应地倾斜于纺锤。
最优的纤维接触依赖于所出现的纺纱三角的长度。因此在常规纺机的情况下,必须针对整个纱线支数范围(Garnnummerbereich)并针对全部纤维材料找出折衷方案,该折衷方案于是反映在环锭纺纱机的线几何中。
在紧密纺纱的情况下,纺纱三角显著更小。紧密纺纱的最优纺纱几何因此不同于针对常规纺纱优化的纺纱几何。在具有输送带的紧密纺纱的情况下,纤维股在压紧区以后未行进经过输出圆筒、而是经过吸筒(Saugrohr)。由于牵伸装置或吸筒的倾斜及其到环锭中心的定位以及其轮廓而产生一定的区段(Strecke),沿着该区段,纤维股位于在吸筒上行进的输送带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尽可能针对整个纱条支数范围并针对所有在纺纱机上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尽可能最优的纤维接触,所述纤维接触具有与纤维材料和纱线支数范围协调的纺纱几何。
该任务利用一种用于纺纱机的部件以相应纺纱机来解决。
本发明尤其是涉及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部件,其被设置为布置在纺纱装置的吸筒处。相应纺纱装置分别具有拥有输出辊对的牵伸装置、以及跟随在牵伸装置之后、压紧经牵伸的纤维束的压紧区,所述压紧区包含转动的透气的输送带。输送带在配备有吸缝、并布置在吸筒处的滑动面上并通过该部件被引导。输送带将纤维束通过限定压紧区的夹持位置运送直至脱离点。根据本发明,该部件设置在脱离点处。该部件被构造为使得其确定脱离点并且得出脱离点与夹持位置相距的一定距离,该距离由要纺纱的纺纱材料和/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来预先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部件变为纺纱机的纺纱组件(Spinnmittel)。根据要纺纱的纱线支数或者根据应在纺纱机处纺纱的一定纤维材料,使用一定的部件,该部件确定纤维束的夹持位置与脱离点之间的距离。利用该部件还可以实现不同的曲率或形状,所述曲率或形状造成在夹持线以后对纤维束的更强或更弱的支撑,或者导致纤维束同输送带的逐渐脱离或者突然的脱离。根据应当实现的纺纱结果,可以选择相应的部件。在正确选择部件的情况下尤其可能的是,减少线断裂。通过将纺纱三角构造为更稳定的,衰减了线张力峰值。纤维束在夹持线以后直到脱离点的接触衰减了该线张力峰值,并且导致发生更少的线断裂次数。因此,尤其是可以针对较细的纱线设置如下部件:所述部件导致更大接触、即夹持线与脱离点之间的更大距离,而在较粗纱线的情况下有利的可能是,接触、即夹持线与脱离点之间的距离更小。根据本发明的部件之所以有利还因为其在牵伸装置的预先确定的倾斜(该倾斜在常规布置中导致预先确定的距离)的情况下,现在使得能够个别化地并且为了实现更佳纺纱结果而调整该距离以及由此纤维束的接触。仅仅需要在纺纱装置处使用合适的部件。
特别有利的是,夹持线与脱离点之间的距离为0至30mm。已发现特别有利的是,该距离为1至5mm。如已经描述的那样,在此针对较细的纱线设置更大的距离,而更小的距离对于较粗的纱线而言已足够,因为较粗的纱线是更稳定的,并且更容易经受住线张力峰值,并且因此不会导致线断裂。
特别有利的部件被构造为跳台形。由此可以用在例如现有吸筒中。跳台形部件可以布置在吸筒处并且根据跳台的构造生成夹持线与脱离点之间的更大或更小的距离。在此合适的是,跳台形部件的较低侧基本上与吸筒平齐,而该部件的较高端部超出吸筒的轮廓,并且输送带被转向并且由此生成纤维束的脱离点。
如果该部件在夹持线与脱离点之间的区域中具有由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和/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预先确定的曲率,则可以例如在突然作用的脱离点与逐渐作用的脱离点、或者甚至脱离面之间进行选择。
如果该部件具有横向于纤维运送方向的至少与输送带的宽度相对应的长度,则可以实现对输送带的特别有利的支持。因此,该部件形成输送带的支承面的一部分。在此,可能已足够的是,该部件宽得以至于其支持仅仅一个输送带并且因此被分配格仅仅单个纺纱装置。因此,纺纱装置中的每个都具有自己的部件。
如果该部件具有横向于纤维运送方向的与多个纺纱装置的距离相对应的长度,则该部件例如可以被安装用于具有多个纺纱装置的整个工段(Sektion)并且因此用于支持多个输送带。
如果该部件由耐磨材料、尤其是由陶瓷或由耐磨塑料制成,则该部件也可以附加于其生成脱离点的功能还用作加固部件。在此,该部件尤其是从夹持线伸展直至脱离点。在此,该部件的由于夹持辊对纤维束、输送带和该部件或吸筒的按压造成的磨损基本上被排除,或者在相对长的时间段以后才需要更换该部件。
有利地,该部件不仅是用于生成纤维束的脱离点的元件,而且是输送带的转向元件。因此导致输送带更高或更低程度地突然转向,并且因此影响脱离点以及输送带被纤维束接触的强度。
如果该部件具有用于引导输送带的引导侧壁部,则保证防止输送带的侧面滑移。由此,将输送带可靠和有利地保持在其所期望的位置处。
如果该部件具有吸筒处的用于更换的夹持设备,则该部件的替换可非常简单地实现。可替代地,也可以设置部件在吸筒上的其它方式的固定。因此,该部件例如也可以被旋紧、粘接或以其它方式固定。
在该部件的被设置为与输送带接触的表面上的结构可以明显地促进输送带在部件上的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纺纱装置,所述纺纱装置分别具有拥有输出辊对的牵伸装置、以及跟随在牵伸装置之后、压紧经牵伸的纤维束的压紧区。压紧区包含转动的透气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在配备有吸缝并布置在吸筒处的滑动面上被引导。输送带将纤维束通过限定压紧区的夹持位置引导直至脱离点。根据本发明,滑动面在脱离点的区域中的形状被构造为使得得出脱离点与夹持位置相距的一定距离,该距离由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和/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来预先确定。滑动面在夹持位置以后直到脱离点的形状对于纤维束的一定支撑是决定性的,以便在敏感的纺纱三角中避免例如可能由于线张力峰值引起的线断裂。由此,纺纱三角在滑动面上直到脱离点都被支撑,其保证:在相应构造和长度的情况下,细纱线也可以承受压力峰值,该压力峰值不会导致线断裂。
夹持线与脱离点之间的距离优选地为大致0-30mm、优选1至5mm。根据纱线支数和纤维材料,该距离可以变化。因此符合趋势的是,较细的纱线比较粗的纱线需要更大的距离。1至5mm的距离最适合于大多数通常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和纱线支数。
脱离点的位置和/或用于在夹持线与脱离点之间运送纤维束的面的形状优选地通过要纺纱的纤维材料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来选择。通过相应地协调脱离点的位置或运送面的形状可以导致线断裂变得明显更少。
运送面或滑动面可以由布置在吸筒处的部件来形成,该部件确定脱离点和/或滑动面的形状。
该部件被有利地构造为使得该部件布置在每个纺纱装置的吸筒处或者沿着多个相邻的纺纱装置布置。根据要向里面布置该部件的吸筒的构造或者根据安装的适宜性,将该部件构造为相应长的,使得该部件在脱离点方面影响仅仅一个或多个纺纱装置。
该部件优选地以可更换的方式布置在吸筒处。由此可以简单地实现:根据关于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和/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的要求使用不同的部件。
如果吸筒和/或该部件在脱离点的区域中被构造成跳台形的,则可以实现纤维束从输送带的突然脱离。可替代地,也可以相应有利地构造纤维束或输送带的滑动面。
如果吸筒和/或该部件在夹持线与脱离点之间的区域中具有由要纺纱的纱线支数和/或要纺纱的纤维材料预先确定的曲率,则可以通过该曲率或半径来有利地影响输送带的转向方式、以及由此影响脱离点以及纤维束的支撑面。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附图:
图1示出了具有压紧区的牵伸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具有压紧区的输出辊对的侧视图,该压紧区具有不同的吸筒;
图3示出了具有压紧区的输出辊对的侧视图,该压紧区具有吸筒上的不同部件;
图4a示出了输出辊对和具有部件的压紧区的侧视图,该部件具有吸筒上的侧面引导装置;
图4b示出了具有夹持辊和根据图4a的部件的吸筒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具有压紧设备的输出辊对的侧视图,该压紧设备具有跳台形部件;
图6a示出了部件的俯视图;
图6b示出了图6a的部件的侧视图;
图7a示出了部件的俯视图;以及
图7b示出了图7a的部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具有双重小皮带(Doppelriemchen)2和输出辊对3的牵伸装置1的一部分。紧接在牵伸装置1之后布置有压紧区4。压紧区4具有夹持辊5以及吸筒6和移动经过吸筒6的输送带7。在此处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输送带7利用输出辊对3的辊或者通过夹持辊5被驱动。纤维束8移动经过牵伸装置1和压紧区4。纤维束8在牵伸装置1中被牵伸,并且接着到达压紧区4中,在该压紧区4中,该纤维束8借助于吸筒6中的未示出的吸缝(Saugschlitz)被吸到输送带7上并且被压紧。纤维束8被夹持在夹持辊5与吸筒6之间的夹持线K处,并且接着沿着距离L仍然处于输送带7或吸筒6上,然后在脱离点A处自由地到达布置在后面的具有环锭和纺锤的纺纱单元。夹持线与纱线中的纤维结合点之间的纺纱三角的长度尤其是依赖于距离L的长度。根据纱线支数和所纺织的纤维材料,纺纱三角的其它长度是最优的。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与现有技术中不同,该距离不是通过高成本的调整、例如将牵伸装置定位到环锭中心来调整并必然是一种折衷方案,而是该距离L可以以低成本来改变。在此,脱离点是纤维束从输送带揭下的位置。
在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变型方案。在此,布置为紧接在牵伸装置1的输出辊对3之后并为输送带7和吸到上面的纤维束8形成支承面的吸筒6被替换。以实线示出的吸筒6.1由于小半径R1而形成夹持线K与脱离点A1之间的仅仅小的距离L1。通过用另一吸筒6.2来替换吸筒6.1,该距离L1被明显增大为距离L2。吸筒6.2在此具有大的半径R2,其中在所述半径R2处,纤维束8贴合。脱离点A2由此与夹持线K相距明显更远,并且因此更长地引导纤维束8。针对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可以如所述那样更换完整的吸筒6。但是当然也可能的是,在中心吸筒之上插入相应的套筒,所述套筒引导输送带7并且具有相应形成的半径。通过替换仅仅该套筒而不是整个吸筒6,因此可以以简单方式实现距离L的匹配。纤维束8在输送带7处的附着长度越大,则纤维束越多地在纺纱三角中被支撑,并且可以承受线张力峰值。
在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两个实施例。在吸筒6.3中布置有部件(Einsatz)10。部件10具有夹持线K与脱离点A3之间的相对短的距离L3。如果一定的纱线支数或一定的纤维材料需要更大的距离A,则可以用以虚线示出的部件10.1更换部件10。通过部件10.1,实现了大于距离A3的距离A4。吸筒6.3不必为此被替换。用部件10.1更换部件10就足够了。部件10或10.1可以要么仅仅被分配给单个纺纱装置(Spinnstelle)并具有相应的宽度,使得输送带7通过该一个部件10或10.1被引导。但是部件10或10.1也可以被实施为使得其伸展(reichen)到多个纺纱装置上。为此,该部件例如可以被推入或夹入到吸筒6.3的引导槽中,并且伸展到吸筒6.3的整个长度或长度的一部分上,并且因此同时针对多个纺纱装置改变距离A。
利用在此所示的变型方案得到将例如由塑料制成的零件作为部件10或10.1容纳在内的吸筒6.3,其具有如下轮廓:利用该轮廓,可以确定纤维股8的接触长度并且利用其半径可以附加地影响纺纱三角中的摩擦比。该附加的零件具有纺纱组件的功能,并且根据纺纱条件可以使用具有不同轮廓和弯曲半径(Umlenkradius)的零件。
输送带7在该零件或部件上移动。因此,除了纺纱技术功能以外,该零件还可以履行摩擦学任务,并且可选地在该零件如所示那样还在上辊5与输送带7之间的夹持点K中延伸时还充当磨损零件。
在图4a中关于吸筒6.3设置有另一部件10.2。部件10.2如图4b中所示被分配给仅仅一个夹持辊5或纺纱装置。为了更好地引导输送带7,部件10.2具有侧面引导侧壁部(Führungswange)11。侧面引导侧壁部11保证:输送带7在吸筒6.3的轴向上不离开该输送带7的位置并且因此可以保证可靠地通过吸筒6.3和部件10.2运送纤维束8。部件10.2被夹入在吸筒6.3中并且因此容易更换。
在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向吸筒6.4中引入处于吸筒6.4的沟槽中的部件10.3。部件10.3通过吸筒6.4的沟槽的燕尾形状被可靠地保持。输送带7又围绕吸筒6.4和在部件10.3之上延伸。部件10.3被构造为跳台形(schanzenförmig),使得输送带7突然失去与纤维束8的接触。夹持线K与脱离点A之间的距离L由此可以保持为非常短的。脱离点A的位置尤其是可以被非常精确地定义。根据吸筒6.4的形状,跳台的高度为0.5至5mm。在此重要的是,纤维束8充分地从吸筒6.4揭下。
除此之外,这样的跳台形部件10.3的使用可以在现有纺纱机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地加装,因为在吸筒的该位置处的部件在原则上是已经已知的,但是基本上对应于吸筒6.4的轮廓。而新的部件10.3有针对性地超出吸筒6.4的轮廓,使得获得不依赖于吸筒6.4并且单单由于部件10.3的成形造成的脱离点P。该部件10.3又可以为单个纺纱装置设置或者可替代地针对多个相邻纺纱装置实施。在后一种情况下,横向于纤维束8的移动方向的长度例如可以基本上对应于吸筒6.4的长度。
所示出的部件10、10.1、10.2和10.3以及下面的部件10.4和10.5可以优选地由耐磨材料、尤其是由陶瓷或耐磨塑料制成。由此,吸筒6可以被保护免于磨损。一旦部件被磨损,则该部件可以容易地和低成本地替换。显著更昂贵的构件、吸筒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明显更长时间地使用,因为吸筒在那种情况下几乎不受到磨损。
在图6a示出了与图5的部件10.3类似的部件10.4的俯视图。部件10.4具有大致与输送带7的宽度相对应的长度。在侧面设置有夹子12,这些夹子12可以夹入在吸筒6.4的沟槽中并且因此将部件10.4固定在吸筒6.4上。为了将部件10.4从沟槽中移除,设置有开口13。开口13例如可以为封闭的,并且仅仅为了移除部件10.4才被打开。但是还可能的是,开口13始终是开放的,并且因此是工具可达到的,以便将部件10.4从吸筒6.4的沟槽中取出。
在图6b示出了部件10.4的侧视图。从该图示中能够辨认部件10.4的跳台形横截面。在此,部件10.4的左边示出的侧与吸筒6.4的轮廓基本平齐,而部件10.4的右侧超出吸筒6.4的轮廓并且因此跳台形地引导输送带7。在部件10.4的高棱边处得出纤维束8的脱离点P。此外,在图6b中能够辨认夹子12,这些夹子12被实施为弹性的,以便使得能够固定在吸筒6.4的沟槽中。
在图7a示出了部件10.5的另一实施方式。部件10.5具有稍微不同的斜坡形状,该斜坡形状超出吸筒6.4的沟槽。这可以在图7b的侧面图示中辨认出。尽管部件10.5在其下部区域中基本上对应于图6B的部件10.4,但是上部轮廓被实施为更扁平,并且延伸得超出吸筒6.4中的用于部件10.4和10.5的沟槽或容纳部的宽度。部件10.5的该外伸保证:脱离点P与夹持线K相距更远,并且因此生成更大的距离L。外伸的高度h优选地根据吸筒的构造方式为0.5至5mm。
如图7a中可进一步辨认的那样,部件10.4的用来引导纤维束和输送带7的表面被结构化。通过该结构(14),可以减少输送带7在部件10.5上的摩擦,并且促进输送带7在部件10.5上的滑动。作为结构(14),例如可以如在此所示那样设置一定数目的球形或其它形状的凹陷或者轻微突起。凹陷或突起例如可以具有0.1至0.5mm的深度或高度。
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因此不需要部件从夹持位置k伸展直至脱离点A。完全可能的还有,部件仅仅布置在脱离点A的区域中并且在那里导致纤维束8同输送带7的脱离。另外的改动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是随时可能的。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布置在纺纱装置的吸筒(6)处的部件,所述纺纱装置分别具有拥有输出辊对(3)的牵伸装置(1)、以及跟随在牵伸装置(1)之后、压紧经牵伸的纤维束(8)的压紧区(4),所述压紧区(4)包含转动的透气的输送带(7),所述输送带(7)在配备有吸缝并布置在吸筒(6)处的滑动面上并通过部件(10)被引导并且将纤维束(8)通过限定压紧区(4)的夹持位置(K)运送直至脱离点(A),其特征在于,用于布置在吸筒(6)处的部件(10)被设置和构造为使得所述部件(10)确定脱离点(A)并且得出脱离点(A)与夹持位置(K)相距的一定距离(L),所述距离(L)由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和/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来预先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距离(L)为0至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距离(L)为1至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被构造为跳台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在夹持线(K)与脱离点(A)之间的区域中具有由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和/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预先确定的曲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具有横向于纤维运送方向的至少与输送带(7)的宽度相对应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具有横向于纤维运送方向的与多个纺纱装置的距离相对应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是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加固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是由陶瓷或耐磨塑料制成的加固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是所述输送带的转向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具有用于引导输送带(7)的引导侧壁部(1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具有吸筒(6)处的用于更换的夹持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10)的被设置为与输送带(7)接触的表面具有能够促进输送带(7)在部件上的滑动的结构(14)。
14.一种纺纱机,其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纺纱装置,所述纺纱装置分别具有拥有输出辊对(3)的牵伸装置(1)、以及跟随在牵伸装置(1)之后、压紧经牵伸的纤维束(8)的压紧区(4),所述压紧区(4)包含转动的透气的输送带(7),所述输送带(7)在配备有吸缝并布置在吸筒(6)处的滑动面上被引导并且将纤维束通过限定压紧区(4)的夹持位置(K)运送直至脱离点(A),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在脱离点(A)的区域中的形状被构造为使得得出脱离点(A)与夹持位置(K)相距的一定距离(L),所述距离(L)由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和/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来预先确定,所述滑动面由布置在吸筒(6)处的部件(10)来形成,所述部件(10)确定脱离点(A)。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距离(L)为0至30m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距离(L)为1至5mm。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脱离点(A)的位置和/或吸筒(6)的形状通过要纺纱的纤维材料和/或要纺纱的纱线支数来选择。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部件(10)布置在每个纺纱装置的吸筒(6)处或者沿着多个相邻的纺纱装置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部件(10)可更换地布置在吸筒(6)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吸筒(6)和/或部件(10)在脱离点(A)的区域中被构造成跳台形。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吸筒(6)和/或部件(10)在夹持线(K)与脱离点(A)之间的区域中具有由要纺纱的纱线支数和/或要纺纱的纤维材料预先确定的曲率。
CN201410719066.6A 2013-12-03 2014-12-03 部件和纺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950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113406.8A DE102013113406A1 (de) 2013-12-03 2013-12-03 Einsatz und Spinnmaschine
DE102013113406.8 2013-1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5069A CN104695069A (zh) 2015-06-10
CN104695069B true CN104695069B (zh) 2019-02-05

Family

ID=52013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1906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95069B (zh) 2013-12-03 2014-12-03 部件和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886688B1 (zh)
CN (1) CN104695069B (zh)
BR (1) BR102014030104A2 (zh)
DE (1) DE102013113406A1 (zh)
IN (1) IN2014DE03430A (zh)
TR (1) TR201909320T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14446A1 (de) * 2017-12-15 2019-06-28 Rieter Ag Maschf Saugrohr für eine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einer Spinnmaschine.
CN111020760A (zh) * 2019-12-06 2020-04-17 武汉纺织大学 重力约束纤维逐级加捻重塑三角区的纺纱装置及工艺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3314A (en) * 1998-07-14 2000-06-13 Spindelfabrik Sue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Device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DE19922861A1 (de) * 1999-05-19 2000-11-23 Stahlecker Fritz Verfahren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CN1369581A (zh) * 2001-01-29 2002-09-18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许多个相邻排列纺纱锭位的纺纱机
EP1215313A3 (de) * 2000-12-13 2003-01-29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rmierung für einen Saugkanal einer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 einer Spinnmaschine
CN1394244A (zh) * 2000-10-23 2003-01-29 里特机械公司 在纺纱机上用来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395631A (zh) * 2000-11-24 2003-02-05 里特机械公司 在一台细纱机上用于压实一条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416483A (zh) * 2000-11-09 2003-05-07 里特机械公司 在一台细纱机上用于压实一条纤维须条的装置
DE10252777A1 (de) * 2002-11-07 2004-05-27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Saugkanal für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en einer Spinnmaschine
CN1793454A (zh) * 2004-12-20 2006-06-28 里特机械公司 精纺机的纤维集束装置用的负压通道
DE102005027189B4 (de) * 2005-06-06 2011-11-10 Spindelfabrik Sü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Armierungseinsatz für einen Saugkanal einer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10296A1 (de) * 2001-03-02 2002-09-05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mit Verdichtungseinrichtung
CN100395631C (zh) * 2003-07-15 2008-06-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
CN100416483C (zh) * 2006-05-22 2008-09-03 磐石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存储器的双接口转换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3314A (en) * 1998-07-14 2000-06-13 Spindelfabrik Sue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Device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DE19922861A1 (de) * 1999-05-19 2000-11-23 Stahlecker Fritz Verfahren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US6327747B1 (en) * 1999-05-19 2001-12-11 Fritz Stahlecker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394244A (zh) * 2000-10-23 2003-01-29 里特机械公司 在纺纱机上用来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416483A (zh) * 2000-11-09 2003-05-07 里特机械公司 在一台细纱机上用于压实一条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395631A (zh) * 2000-11-24 2003-02-05 里特机械公司 在一台细纱机上用于压实一条纤维须条的装置
EP1215313A3 (de) * 2000-12-13 2003-01-29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rmierung für einen Saugkanal einer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 einer Spinnmaschine
CN1369581A (zh) * 2001-01-29 2002-09-18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许多个相邻排列纺纱锭位的纺纱机
DE10252777A1 (de) * 2002-11-07 2004-05-27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Saugkanal für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en einer Spinnmaschine
CN1793454A (zh) * 2004-12-20 2006-06-28 里特机械公司 精纺机的纤维集束装置用的负压通道
DE102005027189B4 (de) * 2005-06-06 2011-11-10 Spindelfabrik Sü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Armierungseinsatz für einen Saugkanal einer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R201909320T4 (tr) 2019-07-22
EP2886688B1 (de) 2019-04-24
EP2886688A1 (de) 2015-06-24
BR102014030104A2 (pt) 2016-05-24
CN104695069A (zh) 2015-06-10
DE102013113406A1 (de) 2015-06-03
IN2014DE03430A (zh) 2015-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1394B (zh) 用于牵伸纤维须条的牵伸机构
CN104695069B (zh) 部件和纺纱机
JP5970615B2 (ja) スピニングマシンにおけるドラフト装置
CN209397323U (zh) 纺纱机和压缩装置
US9328437B2 (en) Device for the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band-like weft material for a weaving machine and weaving machine having such a device
CN107826874A (zh) 纱线喂送装置
CN101423989B (zh) 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CN101503837A (zh) 用于双皮圈牵伸装置的导向皮圈和双皮圈牵伸装置
US20170152124A1 (en) Textile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Roving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EP2151514A1 (en) Fiber bundle collect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
CN201053053Y (zh) 用于纤维成束装置的抽吸通道
CN112760765B (zh) 用于纺纱机牵伸装置的凝棉装置和凝棉装置的牵伸装置
CN1837426B (zh) 包芯纱线的生产方法和装置
CN111527248B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和压缩装置
US9206533B2 (en) Clearer roller holder for a textile machine
TWI612191B (zh) 用於氣流紡紡紗裝置的假撚裝置
CN109983166A (zh) 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
US20090144942A1 (en) Wearing Coating for Delivery Rollers of a Drawing Roller Frame
CN106167931A (zh) 用于牵伸装置的上辊筒的负荷载体以及压力弹簧
CN105392933A (zh) 纺织机和假捻装置
CN209307565U (zh) 剑杆织机的送纬装置
US10563326B2 (en) Textile machine for producing roving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the roving production on a corresponding textile machine
CN213172794U (zh) 一种自动储纬器
CN105714421A (zh) 设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后面的气动工作的集聚机构
US11384455B2 (en) Fibre band opening device for an open-end spinning device and feed tray for the fibre band open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