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9323B - 具有熔断体的可再充电电池 - Google Patents
具有熔断体的可再充电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59323B CN104659323B CN201410301368.1A CN201410301368A CN104659323B CN 104659323 B CN104659323 B CN 104659323B CN 201410301368 A CN201410301368 A CN 201410301368A CN 104659323 B CN104659323 B CN 1046593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se
- link
- electrode
- terminal
- rechargeable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35 kind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55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current, e.g. fu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3—Fus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每个均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的多个电极组件;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联接到壳体并包括端子的盖组件;以及联接端子和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的第一集流体。第一集流体包括:联接到端子的端子连接件和多个电极连接件,电极连接件的每一个被联接到第一电极中的对应一个;以及多个第一熔断体,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在端子连接件和电极连接件中的对应一个之间,并具有在端子连接件和电极连接件中的所述对应一个之间的基本恒定的横截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面大体涉及可再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可再充电电池不同于一次电池在于它其被设计成被重复充电和放电,而后者没有被设计成被再充电。
低容量可再充电电池被用在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摄像机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中,而高容量可再充电电池被广泛用作用于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等的电动机的动力源。
近来,使用非水电解质并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已被开发出来,并且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通过串联结合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形成,以被用作用于驱动例如电动汽车等的需要大量电力的设备的电动机的动力源。
另外,大容量电池模块通常包括被串联连接的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并且可再充电电池可被形成为圆柱形或棱柱形。
当由于内部原因或外部材料和/或物体的接触而发生短路时,过电流在一个可再充电电池和/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流动。
当过电流持续流动时,由于可再充电电池的内部产生过热,可再充电电池可能爆炸或着火。
在此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所描述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当内部和/或外部短路发生时稳定地切断电流的可再充电电池。
根据一示例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多个电极组件,每个均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壳体,容纳电极组件;盖组件,联接到壳体并包括端子;以及第一集流体,联接端子和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其中第一集流体包括:联接到端子的端子连接件;多个电极连接件,电极连接件的每一个被联接到第一电极中的对应一个;以及多个第一熔断体,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在端子连接件和电极连接件中的对应一个之间,并具有在端子连接件和电极连接件中的所述对应一个之间的基本恒定的横截面。
多个第一熔断体可以沿电极连接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可以从端子连接件突出,电极连接件可以从第一熔断体延伸。
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比第一集流体的和第一熔断体相邻的部分的横截面更小的横截面。
第一熔断体可以包括具有比第一集流体的和第一熔断体相邻的部分的熔点更低的熔点的材料。
第一集流体可以进一步包括熔断体电极连接件彼此联接并可以位于电极连接件之间的第二熔断体。
第一熔断体和第二熔断体可以被配置为当过电流流过时依次熔化。
相比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距离电极连接件,所述第二熔断体可以更接近电极连接件。
第二熔断体可以将电极连接件彼此联接。
第一集流体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熔断体之间的第三熔断体,第一熔断体可以通过第三熔断体被彼此联接,相比第三熔断体距离电极连接件,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可以更接近电极连接件。
第三熔断体可以在第一熔断体之间延伸,以将第一熔断体的横向端彼此联接。
第一集流体可以进一步包括联接到端子连接件的多个第四熔断体,第一熔断体可以通过第四熔断体被电联接到端子连接件。
第一熔断体可以被联接到第四熔断体。
第三熔断体可以具有比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更小的宽度。
第四熔断体的每一个可以被联接到电极连接件的每一个,第四熔断体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比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更小的宽度。
第三熔断体和第四熔断体可以被配置为当过电流流动时在第一熔断体之前熔化。
第一集流体可以包括比第四熔断体更大数量的第一熔断体,第四熔断体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比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更大的宽度。
第四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的两倍。
第三熔断体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
第三熔断体的在第三熔断体的中心区域处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三熔断体的中心区域之外的宽度。
因为多个熔断体被串联或并联联接(例如连接),当短路发生时,示例实施例可以切断从一个电极组件流动到另一电极组件的电流。
另外,当外部短路发生时,其可以切断从电极组件流动到端子的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
图2是沿线II-II截取的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和集流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和集流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其中示出了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那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在说明书和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另外,使用“可以”是指“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沿线II-II截取的图1的剖视图。
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1包括:通过卷绕正电极(例如第一电极)11和负电极(例如第二电极)12与被置于它们之间的隔板13形成的电极组件10、电极组件10被放置(例如被容纳)在其中的壳体26、以及被组合到(例如接合在)壳体26中的开口的盖组件30。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1作为示例被示出为棱柱形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
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面可以被应用到各种类型和形状的电池,例如锂聚合物电池、圆筒型电池等。
正电极11和负电极12各自包括活性物质被涂覆在由薄金属箔形成的集流体上的涂覆区域、以及活性物质没有被涂覆在其上的未涂覆区域11a和12a。
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被形成在电极组件10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个横向端(例如正电极11的一个横向端),负电极未涂覆区域12a被形成在电极组件10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横向端(例如负电极12的一个横向端)。
正电极11和负电极12与置于它们之间作为绝缘体操作的隔板13一同被卷绕。
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电极组件10可具有其中分别由多个片材形成的负电极和正电极被层叠并且隔板在它们之间的层状结构。
壳体26被大致形成为长方体的形状,在其一侧形成有开口。
壳体26可以由诸如铝、不锈钢等的金属制成。
盖组件30包括覆盖壳体26的开口的盖板31、突出到盖板31外并被电联接到(例如被电连接到)正电极11的第一端子21、以及突出到盖板31外并被电联接到负电极12的第二端子22。
盖板31被形成为在一个方向延伸的细长板状,并被组合到(例如被接合在)壳体26的开口。
盖板31包括被提供在(例如密封)电解质注入开口32中的密封盖38、以及被提供在通风开口34(例如通风孔)中并形成有设定为在参考压力(例如预定压力)下打开的切口39a的通风板39。
第一和第二端子21和22被提供为从盖板31向上突出。
第一端子21通过第一集流构件41被电联接到正电极11,第二端子22通过第二集流构件42被电联接到负电极12。
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第一端子21可被电联接到负电极,而第二端子22可被电联接到正电极。
第一端子21具有矩形板状。
第一端子21通过联接到(例如结合到)第一集流构件41的连接端子25被电联接到正电极11。
和第一端子21组合(例如接合)的连接端子25具有与和第二端子22组合的连接端子25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
用于密封的密封衬垫59被提供在连接端子25和盖板31之间,以被插入到盖板31中的连接端子15穿过的开口(例如孔)中,下绝缘构件43被提供在盖板31下方,以从上方支撑集流构件41。
电联接第一端子21与盖板31的连接构件58被提供在第一端子21下方。
因此,盖板31和壳体26被联接到正电极11。
第二端子22具有矩形板状。
第二端子22通过联接到(例如结合到)第二集流构件42的连接端子25被电联接到负电极12。
连接端子25穿过(例如延伸穿过)盖板31和第二端子22,使得其上部被固定到第二端子22。
用于密封的密封衬垫55被提供在第二端子22和盖板31之间,以被插入到盖板31中的连接端子25穿过的开口(例如孔)中,并且下绝缘构件45被提供在盖板31下方,以将盖板31与第二集流构件42绝缘。
短路突起被形成在第二端子22的底侧以朝向短路开口37(例如短路孔)突出。
第二端子22被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被拉长,以覆盖短路开口37。
上绝缘构件54被提供在第二端子22与盖板31之间,以将它们彼此电绝缘。
因为盖组件30包括短路正电极11和负电极12的短路构件56,短路构件56被电联接到盖板31,并当可再充电电池101的内部压力增加时变形以被连接到第二端子22。
短路开口37被形成在盖板31中,短路构件56被设置在短路开口37中上绝缘构件54和盖板31之间。
短路构件56包括向下凸状弯曲成圆弧状的弯曲部分、以及被形成在弯曲部分的外侧(例如围绕弯曲部分)并被固定到盖板31的边缘部分。
当由可再充电电池101内的异常反应产生气体时,可再充电电池101的内部压力增加。
当可再充电电池101的内部压力超过参考水平(例如预定水平)时,短路构件56的弯曲部分变形,以向上凸状弯曲,在这种情况下,短路突起接触短路构件56以引起短路。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和集流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侧视图。
参考图3和图4,第一集流构件41包括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连接端子25的端子连接部分41a、以及从端子连接部分41a朝壳体26的底部延伸的电极连接部分41b。
端子连接部分41a具有四边形板状,并通过例如焊接被联接到(例如固定到)连接端子25的底侧。
紧固开口41d(例如紧固孔)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41a中,当形成在连接端子25的底部的突起被插入到(例如配合到)紧固开口41d中时,端子连接部分41a被焊接到连接端子25。
两个电极组件10被插入到壳体26中,以被彼此平行地设置,第一集流构件41被提供有两个电极连接部分41b。
电极连接部分41b的每一个从第一熔断部分41c弯曲,以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同时被设置为与其平行。
电极连接部分41b通过例如焊接被分别联接到不同的电极组件10的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
第一熔断部分41c被形成在电极连接部分41b和端子连接部分41a之间,使得当过电流流动时第一熔断部分41c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快熔化(例如在更短的时间内被熔化或变为断开)。
第一熔断部分41c从端子连接部分41a弯曲,以朝壳体26的底部突出。
两个第一熔断部分41c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41a,第一熔断部分41c具有比各自的周边区域(第一集流构件41的和第一熔断部分41c相邻的部分)更小的横截面。
电极连接部分41b通过第一熔断部分41c被联接到端子连接部分41a,第一熔断部分41c的每一个被联接到电极连接部分41b的每一个。第一熔断部分41c具有在端子连接部分41a与电极连接部分41b中的相应一个之间的基本恒定的横截面。
第一熔断部分41c被设置为和电极连接部分41b串联(例如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熔断部分41c沿电极连接部分41b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集流构件42包括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连接端子25的端子连接部分42a、以及从端子连接部分42a朝壳体26的底部延伸的电极连接部分42b。
紧固开口42d(例如紧固孔)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42a中,当形成在连接端子25的底部的突起被插入到(例如被配合到)紧固开口42d中时,端子连接部分42a通过例如焊接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连接端子25。
电极连接部分42b从第一熔断部分42c弯曲,以通过例如焊接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负电极未涂覆区域12a,同时被设置为与其平行。
电极连接部分42b通过例如焊接被分别联接到不同的电极组件10的负电极未涂覆区域12a。
第一熔断部分42c被形成在电极连接部分42b和端子连接部分42a之间,使得当过电流流动时第一熔断部分42c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快熔化(例如在更短的时间内被熔化或变为断开)。
第一熔断部分42c被形成为具有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小的横截面,电极连接部分42b通过第一熔断部分42c被联接到端子连接部分42a。
当在电极组件10的一个中发生内部短路时,短路电流从另一电极组件10流到短路的电极组件10。
短路电流流过电极连接部分41b和42b以及第一熔断部分41c和42c,当短路电流流过时,第一熔断部分41c和42c被熔化,从而切断短路电流。
另外,当由于例如变形的短路构件56发生外部短路时(例如当短路构件56变形时),短路电流从电极组件10的每一个流动到第一和第二端子21和22,并且短路电流通过第一熔断部分41c和42c流动到第一和第二端子21和22。
因此,当短路电流流动时,第一熔断部分41c和42c可通过熔化来切断短路电流。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和集流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侧视图。
参考图5和图6,因为除了第一和第二集流构件61和62的结构之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具有和上述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所以结构的重复描述可以被省略。
第一集流构件61包括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连接端子25的端子连接部分61a、以及从端子连接部分61a朝壳体26的底部延伸的电极连接部分61b。
端子连接部分61a具有四边形板状,并通过例如焊接被联接到(例如固定到)连接端子25的底部。
紧固开口61d(例如紧固孔)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1a中,当形成在连接端子25的底部的突起被插入到(例如配合到)紧固开口61d中时,端子连接部分61a被焊接到连接端子25。
两个电极组件10被设置为在壳体26中彼此平行,并且第一集流构件61被提供有两个电极连接部分61b。
电极连接部分61b从第一熔断部分41c弯曲,并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同时被设置为与其平行。
电极连接部分61b通过例如焊接被分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不同的电极组件10的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
第一熔断部分61c被形成在电极连接部分61b和端子连接部分61a之间,使得当过电流流动时第一熔断部分61c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快熔化。
第一熔断部分61c从端子连接部分61a弯曲,以朝壳体26的底部突出。
两个第一熔断部分61c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1a,第一熔断部分61c具有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小的横截面。
电极连接部分61b通过第一熔断部分61c被联接到端子连接部分61a,第一熔断部分61c的每一个被联接到电极连接部分61b的每一个。
第一熔断部分61c被设置为和电极连接部分61b串联(例如在一条直线上)。
第二熔断部分61e被形成在电极连接部分61b之间(例如在之间延伸),以直接将电极连接部分61b彼此联接(例如直接连接)。
第二熔断部分61e的相反端(例如横向端)被分别联接到电极连接部分61b。
第二熔断部分61e具有比周边区域更小的横截面,使得当过电流流动时第二熔断部分61e比其周边区域更快熔化。
第二熔断部分61e被设置为相比第一熔断部分61c更接近电极连接部分61b,并且电极连接部分61b通过第二熔断部分61e彼此并联联接。
第二集流构件62包括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连接端子25的端子连接部分62a、以及从端子连接部分62a朝壳体26的底部延伸的电极连接部分62b。
紧固开口62d(例如紧固孔)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2a中,当形成在连接端子25的底部的突起被插入到(例如配合到)紧固开口62d中时,端子连接部分62a被焊接到连接端子25。
电极连接部分62b从第一熔断部分62c弯曲,以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负电极未涂覆区域12a,同时被设置为与其平行。
电极连接部分62b通过例如焊接被分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不同的电极组件10的负电极未涂覆区域12a。
第一熔断部分62c被形成在电极连接部分62b和端子连接部分62a之间,使得当过电流流动时第一熔断部分62c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快熔化。
第一熔断部分62c被形成为具有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小的横截面,电极连接部分62b通过第一熔断部分62c被联接到端子连接部分62a。
第二熔断部分62e被形成在电极连接部分62b之间(例如在之间延伸),以直接将电极连接部分62b彼此联接(例如直接连接)。
第二熔断部分62e被联接到电极连接部分62b的各自的横向端,使得第二熔断部分62e被设置为横跨电极连接部分62b。
第二熔断部分62e具有更小的横截面,使得当过电流流动时第二熔断部分62e比周边区域更快熔化。
第二熔断部分62e被设置为相比第一熔断部分62c更接近电极连接部分62b。
当在电极组件10的一个中发生内部短路时,短路电流从另一电极组件10流到短路的电极组件10。
短路电流从电极连接部分61b和62b流动到第二熔断部分61e和62e,当短路电流流动时,第二熔断部分61e和62e被熔化。
在第二熔断部分61e和62e被熔化之后,短路电流从电极连接部分61b和62b流动到第一熔断部分61c和62c,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熔断部分61c和62c被熔化。
因此,当第二熔断部分61e和62e被形成时,当发生短路时熔断部分被顺序熔化以减少电弧产生。
另外,由于第二熔断部分61e和62e支撑第一熔断部分61c和62c,集流构件的结构稳定性提高。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侧视图。
参考图7和图8,因为除了第一集流构件63的结构之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具有和上述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结构的重复描述可以被省略。
第一集流构件63包括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连接端子25的端子连接部分63a、以及从端子连接部分63a朝壳体26的底部延伸的电极连接部分63b。
端子连接部分63a具有四边形板状,并通过例如焊接被联接到(例如固定到)连接端子25的底部。
紧固开口63d(例如紧固孔)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3a中,当形成在连接端子25的底部的突起被插入到(例如配合到)紧固开口63d中时,端子连接部分63a被焊接到连接端子25。
两个电极组件10被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壳体26中,第一集流构件63被提供有两个电极连接部分63b。
电极连接部分63b从第一熔断部分63c弯曲,以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同时被设置为与其平行。
电极连接部分63b通过例如焊接被分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不同的电极组件10的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
第一熔断部分63c被形成在电极连接部分63b和端子连接部分63a之间(例如在之间延伸),使得当过电流流动时第一熔断部分63c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快熔化。
第一熔断部分63c从端子连接部分63a弯曲,以朝壳体26的底部突出。
两个第一熔断部分63c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3a,第一熔断部分63c具有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小的横截面。
电极连接部分63b通过第一熔断部分63c被联接到端子连接部分63a,第一熔断部分63c的每一个被联接到电极连接部分63b的每一个。
第一熔断部分63c被设置为和电极连接部分63b串联(例如在一条直线上)。
第三熔断部分63e被形成为将第一熔断部分63c彼此联接,使得第三熔断部分63e在第一熔断部分63c的交叉方向上延伸(例如第三熔断部分63e在第一熔断部分63c之间延伸)。
第三熔断部分63e被联接到第一熔断部分63c的横向端,使得第三熔断部分63e将第一熔断部分63c彼此电联接。
第三熔断部分63e被设置在第一熔断部分63c上方,第一熔断部分63c被设置为相比第三熔断部分63e更接近电极连接部分63b。第四熔断部分63f被形成在第一熔断部分63c和端子连接部分63a之间,使得它们串联设置,以和第一熔断部分63c联接。
第一熔断部分63c通过第四熔断部分63f被联接到端子连接部分63a,第四熔断部分63f的每一个被联接到第一熔断部分63c的每一个。
第四熔断部分63f被设置在第一熔断部分63c上方,并且第三熔断部分63e被设置在第四熔断部分63f和第一熔断部分63c之间。
另外,第一熔断部分63c被设置为相比第四熔断部分63f更接近电极连接部分63b。
第四熔断部分63f的每一个的宽度W4小于第一熔断部分63c的每一个的宽度W1。
另外,第三熔断部分63e的宽度W3(例如第三熔断部分63e的一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一熔断部分63c的宽度W1。
因此,第三和第四熔断部分63e和63f比第一熔断部分63c更快熔化。
当在电极组件10的一个中发生内部短路时,短路电流从另一电极组件10流到短路的电极组件10。
短路电流流过第一熔断部分63c和电极连接部分63b,当短路电流流动时,第一熔断部分63c被熔化。
然而,当第一熔断部分63c没有被完全熔化时,电流流过第三熔断部分63e,在这种情况下,第三熔断部分63e被熔化。
此外,在第三熔断部分63e被熔化之后,短路电流流过第四熔断部分63f,作为结果,第四熔断部分63f被熔化。
当发生外部短路时,电流流过第一熔断部分63c和第四熔断部分63f,第四熔断部分63f由于短路电流被熔化。
因此,短路电流可以被稳定地切断。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侧视图。
参考图9和图10,因为除了第一集流构件65的结构和放置在壳体中的电极组件10的数量之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具有和上述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结构的重复描述可以被省略。
因为第二电流收集部件具有和第一集流构件65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第二集流构件的描述可以被省略。
四个电极组件10被放置在壳体26中,电极组件10被平行设置(例如布置),使得它们的平坦的前侧彼此面对。
第一集流构件65包括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连接端子25的端子连接部分65a、以及从端子连接部分65a朝壳体26的底部延伸的电极连接部分65b。
端子连接部分65a具有四边形板状,并通过例如焊接被联接到(例如固定到)连接端子25的底侧。
紧固开口65d(例如紧固孔)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5a中,当形成在连接端子25的底部的突起被插入到(例如配合到)紧固开口65d中时,端子连接部分65a被焊接到连接端子25。
第一集流构件65具有四个电极连接部分65b,四个电极连接部分65b被联接到对应的不同电极组件10。
电极连接部分65b从第一熔断部分65c弯曲,以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同时被设置为与其平行。
电极连接部分65b通过例如焊接被分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不同的电极组件10的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
第一熔断部分65c被形成在电极连接部分65b和端子连接部分65a之间,使得当过电流流动时第一熔断部分65c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快熔化。
第一熔断部分65c从端子连接部分65a弯曲,以朝壳体26的底部突出。
四个第一熔断部分65c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5a,第一熔断部分65c具有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小的横截面。
电极连接部分65b通过第一熔断部分65c被联接到端子连接部分65a,第一熔断部分65c的每一个被联接到电极连接部分65b的每一个。
第一熔断部分65c被设置为和电极连接部分65b串联(例如在一条直线上)。
第三熔断部分65e被形成为将第一熔断部分65c彼此联接,使得其在第一熔断部分65c的交叉方向上延伸(例如第三熔断部分65e在第一熔断部分65c的每一个之间延伸)。
第三熔断部分65e被联接到第一熔断部分65c的横向端,使得其将第一熔断部分65c彼此电联接。
第三熔断部分65e被设置在第一熔断部分65c上方,第一熔断部分65c被设置为相比第三熔断部分65e更接近电极连接部分65b。
两个第四熔断部分65f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5a,使得其被设置在第一熔断部分65c和端子连接部分65a之间。
因此,第一集流构件65具有比它具有第四熔断部分65f更多的第一熔断部分65c(例如,第一集流构件65可以包括比第四熔断部分65f更大数量的第一熔断部分65c)。
第四熔断部分65f被设置在第一熔断部分65c上方,第三熔断部分65e被设置在第一和第四熔断部分65f和65c之间。
另外,第一熔断部分65c被设置为相比第四熔断部分65f更接近电极连接部分65b。
第四熔断部分65f的每一个的宽度D4大于第一熔断部分65c的每一个的宽度D1,第四熔断部分65f的每一个的宽度D4小于第一熔断部分65c的每一个的宽度D1的两倍。
第三熔断部分65e的宽度D3(例如第三熔断部分65e的一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一熔断部分65c的每一个的宽度D1。
因此,当过电流流动时,第三熔断部分65e比第一熔断部分65c更快熔化。
当在电极组件10的一个中发生内部短路时,短路电流从另外的电极组件10流到短路的电极组件10。
短路电流流过第一熔断部分65c和电极连接部分65b,当短路电流流动时,第一熔断部分65c被熔化。
然而,当第一熔断部分65c没有被完全熔化时,电流流过第三熔断部分65e,在这种情况下,第三熔断部分65e被熔化。
此外,在第三熔断部分65e被熔化之后,短路电流流过第四熔断部分65f,作为结果,第四熔断部分65f被熔化。
一旦第三熔断部分65e被熔化,第四熔断部分65f的每一个变成只被联接到第一熔断部分65c中的两个,比流过第一熔断部分65c的每一个的电流多两倍的电流流过第四熔断部分65f。
因此,即使当第四熔断部分65f被形成为比第一熔断部分65c更大(例如更厚)时,第四熔断部分65f也可以被容易地熔化,从而补偿第一熔断部分65c。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集流构件的透视图。
参考图11,因为除了第一集流构件的结构之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具有和上述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结构的重复描述可以被省略。
第一集流构件67包括联接到(例如结合到)连接端子25的端子连接部分67a、以及从端子连接部分67a朝壳体26的底部延伸的电极连接部分67b。
端子连接部分67a具有四边形板状,并通过例如焊接被联接到(例如固定到)连接端子25的底部。
紧固开口67d(例如紧固孔)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7a中,当形成在连接端子25的底部的突起被插入到(例如配合到)紧固开口67d中时,端子连接部分67a被焊接到连接端子25。
两个电极组件10被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壳体26中,第一集流构件67被提供有两个电极连接部分67b。
电极连接部分67b从第一熔断部分67c弯曲,以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同时被设置为与其平行。
电极连接部分67b通过例如焊接被分别联接到(例如结合到)不同的电极组件10的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a。
第一熔断部分67c被形成在电极连接部分67b和端子连接部分67a之间,使得当过电流流动时其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快熔化。
第一熔断部分67c从端子连接部分67a弯曲,以朝壳体26的底部突出。
两个第一熔断部分67c被形成在端子连接部分67a,并由具有比各自的周边区域更低的熔点的材料制成。
尽管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用的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意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可再充电电池 10:电极组件
11:正电极(第一电极) 11a:正电极未涂覆区域
12:负电极(第二电极) 12a:负电极未涂覆区域
13:隔板 21:第一端子
22:第二端子 25:连接端子
26:壳体 30:盖组件
31:盖板 32:电解质注入开口
34:通风开口 37:短路开口
38:密封盖 39:通风板
41、61、63、65、67:第一集流构件
41a、42a、61a、62a、63a、65a、67a:端子连接部分
41b、42b、61b、62b、63b、65b、67b:电极连接部分
41c、42c、61c、62c、63c、65c、67c:第一熔断部分
41d、42d、61d、62d、63d、65d、67d:紧固开口
42:第二集流构件
43:下绝缘构件
45:下绝缘构件 54:上绝缘构件
55:密封衬垫 56:短路构件
58:连接构件 59:密封衬垫
61e、62e:第二熔断部分 63e、65e:第三熔断部分
63f、65f:第四熔断部分
Claims (18)
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
多个电极组件,每个均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
盖组件,联接到所述壳体并包括端子;和
第一集流体,联接所述端子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一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联接到所述端子的端子连接件;多个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每一个被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中的对应一个;以及多个第一熔断体,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在所述端子连接件和所述电极连接件中的对应一个之间,并具有在所述端子连接件和所述电极连接件中的所述对应一个之间的恒定的横截面,
其中所述第一集流体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电极连接件彼此联接并位于所述电极连接件之间的第二熔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熔断体沿所述电极连接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从所述端子连接件突出,并且所述电极连接件从所述第一熔断体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具有比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和所述第一熔断体相邻的部分的横截面更小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熔断体包括具有比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和所述第一熔断体相邻的部分的熔点更低的熔点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熔断体和所述第二熔断体被配置为当过电流流过时依次熔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相比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距离所述电极连接件,所述第二熔断体更接近所述电极连接件。
8.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
多个电极组件,每个均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
盖组件,联接到所述壳体并包括端子;和
第一集流体,联接所述端子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一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联接到所述端子的端子连接件;多个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每一个被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中的对应一个;以及多个第一熔断体,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在所述端子连接件和所述电极连接件中的对应一个之间,并具有在所述端子连接件和所述电极连接件中的所述对应一个之间的恒定的横截面,
其中所述第一集流体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熔断体之间的第三熔断体,所述第一熔断体通过所述第三熔断体被彼此联接,相比所述第三熔断体距离所述电极连接件,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更接近所述电极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三熔断体在所述第一熔断体之间延伸,以将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横向端彼此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集流体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所述端子连接件的多个第四熔断体,并且所述第一熔断体通过所述第四熔断体被电联接到所述端子连接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熔断体被联接到所述第四熔断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三熔断体具有比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更小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四熔断体的每一个被联接到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每一个,并且所述第四熔断体的每一个具有比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更小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三熔断体和所述第四熔断体被配置为当过电流流动时在所述第一熔断体之前熔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比第四熔断体更大数量的第一熔断体,并且所述第四熔断体的每一个具有比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更大的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四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的两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三熔断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熔断体的每一个的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三熔断体的在所述第三熔断体的中心区域处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熔断体的所述中心区域之外的宽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30141613A KR101754609B1 (ko) | 2013-11-20 | 2013-11-20 | 퓨즈부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
KR10-2013-0141613 | 2013-11-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59323A CN104659323A (zh) | 2015-05-27 |
CN104659323B true CN104659323B (zh) | 2019-01-29 |
Family
ID=50639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01368.1A Active CN104659323B (zh) | 2013-11-20 | 2014-06-27 | 具有熔断体的可再充电电池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90469B2 (zh) |
EP (1) | EP2876708B1 (zh) |
JP (1) | JP6494971B2 (zh) |
KR (1) | KR101754609B1 (zh) |
CN (1) | CN1046593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68418B2 (ja) * | 2016-08-31 | 2020-10-1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角形二次電池 |
CN109792022B (zh) * | 2016-11-15 | 2021-08-2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
EP3577704A4 (en) | 2017-02-01 | 2021-03-10 | 24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SAFETY FEATURES IN ELECTROCHEMICAL CELLS |
WO2019027901A1 (en) | 2017-07-31 | 2019-02-07 | 24M Technologies, Inc. | CURRENT INTERRUPTING DEVICES USING SHAPE MEMORY MATERIALS |
US10854869B2 (en) | 2017-08-17 | 2020-12-01 | 24M Technologies, Inc. | Short-circuit protection of battery cells using fuses |
KR20190024619A (ko) * | 2017-08-31 | 2019-03-08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
CN109037761A (zh) * | 2018-07-17 | 2018-12-18 | 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及装配方法 |
KR20210023506A (ko) * | 2019-08-23 | 2021-03-04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
DE102020108579A1 (de) | 2020-03-27 | 2021-09-3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Stromkollektor für eine Energiespeicherzelle |
JP2023528295A (ja) | 2020-06-04 | 2023-07-04 | 24エム・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1つ又は複数のセグメント化された集電体を有する電気化学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23032151A1 (ja) | 2021-09-03 | 2023-03-09 | 株式会社 東芝 | 電池 |
DE102021133391A1 (de) * | 2021-12-16 | 2023-06-22 | Schott Ag | Gehäuseteil für eine elektrische Speichereinrichtung und elektrische Speichereinrichtung |
JP2024089959A (ja) | 2022-12-22 | 2024-07-0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蓄電セル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67555U (zh) * | 2011-08-28 | 2012-03-14 | 成都鼎恒新能源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用子母式结构 |
EP2662913A1 (en) * | 2011-11-28 | 2013-11-13 | LG Chem, Ltd. | Battery module and bus bar applied to battery modu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97178A (ja) | 2001-12-25 | 2003-07-11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二次電池 |
KR20110007785A (ko) | 2009-07-17 | 2011-01-25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무지부에 절연테이프를 구비하는 음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
US8632911B2 (en) | 2010-01-15 | 2014-01-21 | Samsung Sdi Co., Ltd. | Rechargeable battery |
KR101130294B1 (ko) * | 2010-03-30 | 2012-08-23 |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
KR101254871B1 (ko) * | 2011-04-18 | 2013-04-15 |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 이차전지 |
US8940420B2 (en) | 2011-09-29 | 2015-01-27 | Samsung Sdi Co., Ltd. | Rechargeable battery |
US8889292B2 (en) * | 2011-10-13 | 2014-11-18 | Samsung Sdi Co., Ltd. | Rechargeable battery |
KR101711977B1 (ko) * | 2011-10-25 | 2017-03-06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
US8883332B2 (en) * | 2011-12-09 | 2014-11-11 | Samsung Sdi Co., Ltd. | Rechargeable secondary battery |
JP6268812B2 (ja) * | 2013-08-23 | 2018-01-31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素子及び集電体 |
-
2013
- 2013-11-20 KR KR1020130141613A patent/KR10175460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
- 2014-05-07 EP EP14167286.5A patent/EP2876708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6-10 US US14/301,064 patent/US9490469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6-27 CN CN201410301368.1A patent/CN104659323B/zh active Active
- 2014-10-09 JP JP2014208137A patent/JP6494971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67555U (zh) * | 2011-08-28 | 2012-03-14 | 成都鼎恒新能源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用子母式结构 |
EP2662913A1 (en) * | 2011-11-28 | 2013-11-13 | LG Chem, Ltd. | Battery module and bus bar applied to battery modu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490469B2 (en) | 2016-11-08 |
JP6494971B2 (ja) | 2019-04-03 |
CN104659323A (zh) | 2015-05-27 |
KR20150057809A (ko) | 2015-05-28 |
EP2876708A1 (en) | 2015-05-27 |
JP2015103521A (ja) | 2015-06-04 |
US20150140410A1 (en) | 2015-05-21 |
KR101754609B1 (ko) | 2017-07-06 |
EP2876708B1 (en) | 2016-0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59323B (zh) | 具有熔断体的可再充电电池 | |
CN103035874B (zh) | 电池 | |
CN104577017B (zh) | 具有熔断器单元的可再充电电池和电池模块 | |
CN102055038B (zh) | 二次电池及使用该二次电池的电池组 | |
JP6097022B2 (ja) | 二次電池 | |
EP3166158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module | |
KR100599752B1 (ko) |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전극 조립체 | |
KR102209769B1 (ko) | 배터리 모듈 | |
KR102335021B1 (ko) | 이차 전지 및 그 모듈 | |
US8846221B2 (en) | Battery pack | |
EP3046160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pack of the same | |
JP2013179072A (ja) | 緻密な構造の二次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
CN103996816A (zh) | 电池模块 | |
CN106356475A (zh) | 二次电池 | |
CN106356490A (zh) | 可再充电电池和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模块 | |
US20140220409A1 (en) | Individual Cell for a Battery, and a Battery | |
US20130089759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CN101459236A (zh) | 保护电路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电池组 | |
KR20150032086A (ko) | 안전부재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 |
KR101666876B1 (ko) | 이차 전지 및 그 모듈 | |
KR101132166B1 (ko) | 제조 공정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팩 및 ptc 소자 | |
CN109891620A (zh) | 电池组 | |
CN110247058A (zh) | 可再充电电池 | |
CN110165099A (zh) | 电池组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
CN105938891B (zh) | 具有连接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