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9309B - 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9309B
CN104659309B CN201510046317.3A CN201510046317A CN104659309B CN 104659309 B CN104659309 B CN 104659309B CN 201510046317 A CN201510046317 A CN 201510046317A CN 104659309 B CN104659309 B CN 104659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emission
pipe
module
waste gas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63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9309A (zh
Inventor
安淑展
邓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463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9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9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9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9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9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17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52Removing gases inside the secondary cell, e.g. by absorp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包括:废气汇集槽、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废气汇集槽扣置在电池模组上;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分别与废气汇集槽和总废气排放管道连通,总废气排放管道与车辆外部连通;在电池单体产生废气时,废气能够冲开电池单体上的泄压阀,并通过废气汇集槽、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排放到车辆外部;本发明采用废气汇集槽汇集废气,采用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将废气导排到车辆外部,解决了废气进入乘员舱污染乘员舱内的环境,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达到了避免废气污染乘员舱环境,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的效果。

Description

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一种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通常可以以电池组(也可称之为电池包)的形式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其中,电池组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电池模组组成,电池模组可以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电池组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后备箱中或者底板上。
电池组在处于极限工作状态(如,车辆发生碰撞,电池短路等)时,电池单体会产生废气。现有技术中,电池单体上通常设置有泄压阀,电池单体产生的废气是通过泄压阀排放出来的,具体地,当电池单体产生废气时,废气将泄压阀冲开,从电池单体内排放出来,并通过电池单体之间的空隙排放到空气中。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车辆的后备箱、底板通常与乘员舱连通,当电池组排放的废气较多时,排放的废气会进入乘员舱污染乘员舱内的环境,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废气进入乘员舱污染乘员舱内的环境,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应用于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m个电池模组,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包括n个电池单体,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m≥1,n≥1,每个所述电池单体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包括:
m个废气汇集槽、p个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所述p为正整数,且p≥1;
第一废气汇集槽扣置在第一电池模组上,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泄压阀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内,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为所述m个电池模组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为所述m个废气汇集槽中,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对应的废气汇集槽;
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和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连通,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与车辆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为所述p个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中,与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对应的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一个所述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对应至少一个废气汇集槽;
在第一电池单体产生废气时,所述废气能够冲开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上的泄压阀,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排放到车辆外部,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为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中的n个电池单体中的任意一个。
可选地,每个所述废气汇集槽的槽面为长方形结构,且每个所述废气汇集槽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
每个所述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道,且每个所述模组废气排放管道的管身上设置有q个对接口,所述q为正整数,且q≥1,p*q=m;
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上设置有p个对接口;
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的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与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为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上的q个对接口中,与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对应的对接口;
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的开口端通过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与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连接,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为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上的p个对接口中,与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对应的对接口。
可选地,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m个电池固定架;
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由n个电池单体通过电池固定架固定形成。
可选地,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m个模组固定件;
每个所述模组固定件上设置有废气排放管;
第一模组固定件上的废气排放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与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模组固定件为所述m个模组固定件中,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对应的模组固定件。
可选地,每个所述电池固定架上设置有卡接口;
每个所述模组固定件上设置有限位台;
所述第一模组固定件上的限位台能够卡入第一电池固定架上的卡接口,所述第一电池固定架为所述m个电池固定架中,固定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电池固定架。
可选地,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P个管道固定件;
每个所述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为圆柱形管道;
每个所述电池固定架上还设置有卡接孔;
每个所述管道固定件为由半圆柱形管道和q+1对管道固定卡形成的一体件,每个所述半圆柱形管道的侧面开口,且所述开口沿所述半圆柱形管道的高度方向贯通,所述q+1对管道固定卡设置在所述半圆柱形管道的开口的管壁上,且所述q+1对管道固定卡沿所述半圆柱形管道的高度方向阵列排布;
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设置在第一管道固定件的半圆柱形管道内,第一管道固定卡能够卡入所述第一电池固定架上的卡接孔,所述第一管道固定件为固定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的固定件,所述第一管道固定卡为所述第一管道固定件上的q+1对管道固定卡中,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对应的管道固定卡。
可选地,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道,所述p个对接口设置在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的管身上;
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通过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的开口端与车辆外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对接管道;
所述对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车辆外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车身连接管道;
所述对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身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车身连接管道的另一端通过车辆底板上的孔与车辆外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车身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管道堵头,所述管道堵头与所述车身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产生废气时,所述废气能够冲开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上的泄压阀,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所述对接管道和所述车身连接管道,冲开所述车身连接管道另一端的管道堵头排放到车辆外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废气汇集槽汇集电池单体产生的废气,依次采用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对电池单体产生的废气进行引导,将废气排到车辆外部,解决了废气进入乘员舱污染乘员舱内的环境,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达到了避免废气污染乘员舱环境,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固定架的正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池固定架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正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的俯视图的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废气排放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总废气排放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电池单体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电池单体100包括:电池本体110、极柱120和泄压阀130。其中,极柱120包括:正极柱121和负极柱122。
如图1所示,电池本体110为长方体结构,长度为a,高度为b,宽度为c正极柱121、负极柱122和泄压阀130设置在电池本体110的同一表面上,示例地,正极柱121、负极柱122和泄压阀130可以设置在电池本体110的表面A上。
其中,泄压阀130能够打开,当由于电池单体100变形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电池单体100内部短路时,电池单体100产生废气,废气使得电池单体100内部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泄压阀130被废气冲开,废气从电池单体100的内部排放出来。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固定架200的正视图,该电池固定架200可以用于固定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100,使得n个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100能够形成一个电池模组,其中,n为正整数,且n≥1。
具体地,电池固定架200上设置凹槽210,凹槽210的长度a1可以为图1所示电池单体100的长度a的n倍,凹槽210的宽度b1可以大于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100的高度b,以使得凹槽210内能够卡入n个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100,电池固定架200将n个电池单体100固定在一起形成电池模组。
其中,图2示出的电池固定架200可以固定4个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不对电池固定架200的长度a1做具体限定,图2所示的电池固定架200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
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图2所示电池固定架200的左视图,电池固定架200上设置有模组固定板220,该左视图2示出的即为模组固定板220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模组固定板220上设置有卡接口221和卡接孔222。
其中,模组固定板220为轴对称结构,卡接口221为半圆形,卡接口221成对分布在模组固定板220上,且一对卡接口221中的两个卡接口关于模组固定板220轴线y对称。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是卡接口221的个数为4时的情况,卡接口221的个数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但由于卡接口221是成对分布在模组固定板220上的,因此,卡接口221的个数为偶数。
其中,卡接孔222可以为圆形孔或者方形孔,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卡接孔222可以成对出现并成对分布在模组固定板220的轴线y上,或者卡接孔222还可以以模组固定板220的轴线y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图3所示的是卡接口222的个数为2,且卡接口222为方形的情况。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300的正视图,该电池模组300是采用图2所示的电池固定架200固定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100形成的。电池模组300可以包括n个电池单体100,其中,n为正整数,且n≥1。
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n为4时的电池模组300。4个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100卡接在图2所示的电池固定架200的凹槽210内即可形成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300。
现有技术中,电池单体100产生废气时,废气冲开电池单体100上的泄压阀后从电池单体100内排出,并通过电池单体100之间的空隙排放出来,在废气的排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管道的引导,废气进入乘员舱污染乘员舱内的环境,造成乘客人身安全威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模组300上还扣置有废气汇集槽310,以实现对电池单体100产生的废气的汇集和初步引导。
如图5所示,其示出的是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300的俯视图的透视图,可以看出,电池模组300包括4个电池单体100,每个电池单体100上设置有泄压阀130,图5中还包括扣置在电池模组300上的废气汇集槽310,当电池单体100产生废气时,废气将泄压阀130冲开,进入废气汇集槽310中,废气汇集槽310可以实现对废气的汇集排放,避免废气进入乘员舱污染乘员舱内的环境,造成乘客人身安全威胁。
示例地,废气汇集槽310可以为长方形槽,也即,废气汇集槽310的槽面为长方形结构,且为了避免废气排放到乘员舱内,废气汇集槽310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废气汇集槽310可以为长方形槽便于废气汇集槽310扣置在电池模组300上。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固定件500的结构示意图,该模组固定件500可以用于固定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300,使多个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300形成电池组。
参见图6,模组固定件500包括:模组固定件本体510、废气排放管520、限位台530。
其中,模组固定件本体510可以为长方体结构,模组固定件本体510上设置有开口,废气排放管520与模组固定件本体510固定连接并与模组固定件本体510上的开口连通,废气排放管520的高度方向(图6中未标出)与模组固定件本体510设置有开口的表面垂直,废气排放管520靠近模组固定件本体510的一端可以与扣置在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300上的废气汇集槽310连通。在废气排放管520与废气汇集槽310连通时,限位台530能够卡入图2所示的电池固定架200上的卡接口221中,两个电池固定架200上的卡接口221组合形成完整的圆形卡接口,将一个电池模组300完全固定在模组固定件500上,多个模组固定件500可以固定多个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300从而形成电池组。
如图6所示,模组固定件本体510上设置有电极接线口540,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300中的各个电池单体100的极柱可以与电极接线口540连接。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为一端M开口,另一端N封闭的管道,且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的管身上设置有q个对接口601,q为正整数,且q≥1。其中,该对接口601用于将图4所示的废气汇集槽310与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连通,其中,对接口601与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的内腔连通。
示例地,对接口601包括如图7所示的沿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的高度方向(图7中未示出)阵列排布的12个对接口,图7所示的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可以连接12个图4所示的废气汇集槽310。实际应用中,对接口601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对接口601的个数做具体限定。本发明实施例假设位于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两端的对接口6011和对接口6012分别为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其余对接口的设置可以参考第一对接口6011和第二对接口6012,各个对接口的设置位置与废气汇集槽是一一对应的。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固定件7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管道固定件700为由半圆柱形管道701和q+1对管道固定卡702形成的一体件。半圆柱形管道710的侧面开口,且开口沿半圆柱形管道701的高度方向(图8中未示出)贯通,q+1对管道固定卡702设置在半圆柱形管道701的开口的管壁上,且q+1对管道固定卡702沿半圆柱形管道701的高度方向阵列排布。其中,该管道固定件700用于固定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
示例地,管道固定卡702包括如图8所示的沿半圆柱形管道701的高度方向阵列排布的13对管道固定卡。实际应用中,管道固定卡702的对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管道固定卡702的对数做具体限定。本发明实施例假设位于半圆柱形管道701两端的管道固定卡7021和管道固定卡7022分别为第一管道固定卡和第二管道固定卡。其余管道固定卡的设置可以参考第一管道固定卡7021和第二管道固定卡7022,各对管道固定卡的设置位置与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上的对接口的设置位置是对应的,即,两对固定卡之间的位置对应一个对接口。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总废气排放管道8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总废气排放管道800为一端W开口,另一端Q封闭的管道,总废气排放管道720的管身B上设置有p个对接口801,对接口801与总废气排放管道800的内腔连通。示例地,图9示出的是p为2时的情况,也即,图9所示的总废气排放管道800包括2个对接口,可以为第一对接口8011和第二对接口8012。对接口810用于与图7所示的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的开口端对接,从而实现对废气的进一步汇集和引导。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00可以用于排放电池组900的废气。
其中,电池组900包括m个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包括n个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m和n均为正整数,且m≥1,n≥1,每个电池单体上都设置有泄压阀,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00包括:
m个图4中所示的废气汇集槽(图10中未示出)、p个图7所示的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和图9所示的总废气排放管道800,其中,p为正整数,且p≥1。
示例地,在图10中,m可以为24、n可以为4、p可以为2,总废气排放管道的个数为1;也即,图10中所示的电池组900由24个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构成,每个电池模组由4个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组成。其中,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可以包括: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和第二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20。
第一废气汇集槽扣置在第一电池模组上,第一电池模组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泄压阀均分布在第一废气汇集槽内,第一电池模组为m个电池模组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废气汇集槽为m个废气汇集槽中,与第一电池模组对应的废气汇集槽,也即,第一废气汇集槽为能够扣置在第一电池模组上的废气汇集槽。
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分别与第一废气汇集槽和总废气排放管道800连通,总废气排放管道800可以与车辆外部连通,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为2个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中,与第一废气汇集槽对应的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一个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对应至少一个废气汇集槽;具体来讲,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上的对接口与第一汇集槽的开口端对接,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的开口端与总废气排放管道800上的对接口对接。示例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可以为图7所示的模组废气排放管道,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上的第一对接口6011可以与第一汇集槽的开口端对接,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的开口端可以与总废气排放管道800上的第一对接口8011对接,总废气排放管道800的开口端可以与车辆外部连通。
在第一电池单体产生废气时,废气能够冲开第一电池单体上的泄压阀,并依次通过第一废气汇集槽、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排放到车辆外部,第一电池单体为第一电池模组中的n个电池单体中的任意一个。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通过采用废气汇集槽汇集电池单体产生的废气,依次采用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对电池单体产生的废气进行引导,将废气排到车辆外部,解决了废气进入乘员舱污染乘员舱内的环境,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达到了避免废气污染乘员舱环境,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的效果。
进一步地,图10中的每个电池模组由n个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通过图2所示的电池固定架200固定形成,因此,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00还包括:m个图2所示的电池固定架200。
为了便于将m个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固定在一起形成电池组900,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m个图6所示的模组固定件500。
第一模组固定件上的废气排放管的一端与第一废气汇集槽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上的第一对接口与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连接,第一模组固定件为m个模组固定件中,与第一电池模组对应的模组固定件,也即,第一模组固定件为固定第一电池模组的模组固定件。
第一模组固定件上的限位台能够卡入第一电池固定架上的卡接口,第一电池固定架为m个电池固定架中,固定第一电池模组的电池固定架。
如图10所示,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00,还包括:P个图8所示的管道固定件700,管道固定件700用于固定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
示例地,在图10中,p可以为2;也即,管道固定件700可以包括:第一管道固定件710和第二管道固定件720。
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设置在第一管道固定件710的半圆柱形管道内,第一管道固定卡能够卡入第一电池固定架上的卡接孔,第一管道固定件为固定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的固定件,第一管道固定卡为第一管道固定件710上的q+1对管道固定卡中,与第一电池模组对应的管道固定卡,示例地,第一管道固定卡可以为图8所示的管道固定卡7021。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00还包括:对接管道1000和车身连接管道1100。
对接管道1000呈“L”形,对接管道1000和车身连接管道1100都为两端开口的管道。
对接管道1000的一端与总废气排放管道800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管道1100的一端连接,车身连接管道的另一端通过车辆底板上的孔与车辆外部连通。
为了避免车辆外部的杂物进入管道损坏电池组,车身连接管道1100的另一端设置有管道堵头1101,管道堵头1101与车身连接管道11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102。
在第一电池单体产生废气时,废气能够冲开第一电池单体上的泄压阀,并依次通过第一废气汇集槽、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10、总废气排放管道800、对接管道1000和车身连接管道1100,冲开车身连接管道1100另一端的管道堵头1101排放到车辆外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通过采用废气汇集槽汇集电池单体产生的废气,依次采用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对电池单体产生的废气进行引导,将废气排到车辆外部,解决了废气进入乘员舱污染乘员舱内的环境,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达到了避免废气污染乘员舱环境,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00的安装过程为:
将4个图1所示的电池单体100安装在图2所示的电池固定架200的凹槽210中,使得4个电池单体100上的泄压阀130处于电池固定架200的同一侧,在电池固定架200的凹槽210内安装图4所示的废气汇集槽310,使得电池单体100的泄压阀130都处于废气汇集槽310内,形成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300。
将图8所示的管道固定件700套接在图7所示的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上,使得管道固定件700上的管道固定卡702和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上的对接口601处于管道固定件700的同一侧,将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的开口端M与总废气排放管道800上的对接口对接。
将废气汇集槽310的开口端与图6所示的模组固定件500上的废气排放管520靠近模组固定件本体510的一端对接,将模组固定件500上的废气排放管520的另一端与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上的对接口对接,此时,管道固定件700上的管道固定卡702卡入电池固定架200上的卡接孔222内,模组固定件500上的限位台530卡入电池固定架200上的卡接口221内,两个电池固定架200将一个电池模组完全固定。
当将m个图4所示的电池模组300固定在一起后就可以形成图10中所示的电池组900,将电池组900与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总废气排放管道800固定在一起,将对接管道1000的一端与总废气排放管道800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管道1100的一端连接,车身连接管道的另一端通过车辆底板上的孔与车辆外部连通,在车身连接管道1100的另一端装配上密封圈1102和管道堵头1101,形成图10所示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00的工作原理为:
当电池组900处于极限工作状态(如,车辆发生碰撞,电池短路等)时,电池组900内的电池单体产生废气,废气冲开电池单体上的泄压阀,通过扣置在电池单体上的废气汇集槽汇集,并依次通过与该废气汇集槽连通的模组废气排放管道600、总废气排放管道800、对接管道1000和车身连接管道1100,冲开车身连接管道1100的管道堵头1101排放到车辆外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通过采用废气汇集槽汇集电池单体产生的废气,依次采用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对电池单体产生的废气进行引导,将废气排到车辆外部,解决了废气进入乘员舱污染乘员舱内的环境,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达到了避免废气污染乘员舱环境,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的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m个电池模组,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包括n个电池单体,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且m≥1,n≥1,每个所述电池单体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包括:
m个废气汇集槽、p个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总废气排放管道,所述p为正整数,且p≥1;
第一废气汇集槽扣置在第一电池模组上,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泄压阀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内,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为所述m个电池模组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为所述m个废气汇集槽中,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对应的废气汇集槽;
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和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连通,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与车辆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为所述p个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中,与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对应的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一个所述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对应至少一个废气汇集槽;
在第一电池单体产生废气时,所述废气能够冲开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上的泄压阀,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和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排放到车辆外部,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为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中的n个电池单体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m个模组固定件;
每个所述模组固定件上设置有废气排放管,每个所述模组废气排放管道的管身上设置有q个对接口,所述q为正整数,且q≥1,p*q=m;
第一模组固定件上的废气排放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与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模组固定件为所述m个模组固定件中,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对应的模组固定件,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为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上的q个对接口中,与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对应的对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废气汇集槽的槽面为长方形结构,且每个所述废气汇集槽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
每个所述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道;
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上设置有p个对接口;
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的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与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的开口端通过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与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连接,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上的第一对接口为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上的p个对接口中,与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对应的对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m个电池固定架;
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由n个电池单体通过电池固定架固定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电池固定架上设置有卡接口;
每个所述模组固定件上设置有限位台;
所述第一模组固定件上的限位台能够卡入第一电池固定架上的卡接口,所述第一电池固定架为所述m个电池固定架中,固定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电池固定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P个管道固定件;
每个所述模组废气排放管道为圆柱形管道;
每个所述电池固定架上还设置有卡接孔;
每个所述管道固定件为由半圆柱形管道和q+1对管道固定卡形成的一体件,每个所述半圆柱形管道的侧面开口,且所述开口沿所述半圆柱形管道的高度方向贯通,所述q+1对管道固定卡设置在所述半圆柱形管道的开口的管壁上,且所述q+1对管道固定卡沿所述半圆柱形管道的高度方向阵列排布;
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设置在第一管道固定件的半圆柱形管道内,第一管道固定卡能够卡入所述第一电池固定架上的卡接孔,所述第一管道固定件为固定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的固定件,所述第一管道固定卡为所述第一管道固定件上的q+1对管道固定卡中,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对应的管道固定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道,所述p个对接口设置在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的管身上;
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通过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的开口端与车辆外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对接管道;
所述对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与车辆外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还包括:车身连接管道;
所述对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身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车身连接管道的另一端通过车辆底板上的孔与车辆外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管道堵头,所述管道堵头与所述车身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产生废气时,所述废气能够冲开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上的泄压阀,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废气汇集槽、所述第一模组废气排放管道、所述总废气排放管道、所述对接管道和所述车身连接管道,冲开所述车身连接管道另一端的管道堵头排放到车辆外部。
CN201510046317.3A 2015-01-29 2015-01-29 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 Active CN104659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6317.3A CN104659309B (zh) 2015-01-29 2015-01-29 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6317.3A CN104659309B (zh) 2015-01-29 2015-01-29 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9309A CN104659309A (zh) 2015-05-27
CN104659309B true CN104659309B (zh) 2017-04-12

Family

ID=5325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6317.3A Active CN104659309B (zh) 2015-01-29 2015-01-29 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9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304B (zh) * 2020-09-07 2022-05-13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降低电池包热失控扩散风险的电池箱及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54100A1 (en) * 2010-12-13 2013-10-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CN203932144U (zh) * 2014-05-03 2014-11-05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电池箱体结构
CN204067470U (zh) * 2014-09-22 2014-12-31 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02694A (ko) * 2010-11-30 2012-09-18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전지블록, 전지모듈 및 전지 팩 배치구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54100A1 (en) * 2010-12-13 2013-10-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CN203932144U (zh) * 2014-05-03 2014-11-05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电池箱体结构
CN204067470U (zh) * 2014-09-22 2014-12-31 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9309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3101B1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KR100863729B1 (ko) 전지모듈 인터페이스
US9761918B2 (en) Vehicle traction battery assembly
CN103155265A (zh) 汇流条模块
JP5119936B2 (ja) 蓄電装置
CN105745781B (zh) 内部包括子模块的电池模块组件
JP2017515267A (ja) ノイズ低減部材を含む電池パック
KR102047480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DE102015216029A1 (de) Batteriepack
CN105794016A (zh) 电池组
US20130309584A1 (en) Air-metal secondary battery unit and air-metal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same
CN104659309B (zh) 电池组废气排放系统
CN112335110A (zh) 电源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CN104425855A (zh) 车辆
CN110308393A (zh)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池包及车辆
CN106025133B (zh) 高低压分离的软包电池模组
CN204696180U (zh) 电池包下壳体和电池包
CN103579544A (zh) 机动车辆电池
CN210807135U (zh) 太阳能汽车供电系统及太阳能汽车
WO2020106021A1 (ko) 배터리 팩
CN204392099U (zh) 模块化逆变器系统
CN206194815U (zh) 一种电池模块上易安装的电芯支架
CN110870120A (zh) 燃料电池堆和具有燃料电池堆的车辆
KR20190067325A (ko) 이차전지 모듈
CN209571494U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E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15

Address after: 241000 Yijiang, Anhui Province, Jin Hua Road, No. 226, South Road, No.

Applicant after: New-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f Cherry

Address before: 241006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Changchun Road, No. 8, No.

Applicant befor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41000 no.226, South Huajin Road, Wu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No. 226 Hua Jin South Road, Yijiang District, Anhui, Wuhu

Patentee before: CHE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