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6371A - 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6371A
CN104656371A CN201310594397.7A CN201310594397A CN104656371A CN 104656371 A CN104656371 A CN 104656371A CN 201310594397 A CN201310594397 A CN 201310594397A CN 104656371 A CN104656371 A CN 104656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dimensional
grating type
film
my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43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惠滨
蔡欣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QUN LAS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QUN LAS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QUN LAS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QUN LAS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9439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6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6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6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选用一透明的聚酯薄膜,并在聚酯薄膜的表面上涂布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将设有一立体迭纹结构的模板压印于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使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外表面被转印成形为立体迭纹结构。固化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形成一透明且厚度在15μm至50μm之间的微结构层。分离模板与微结构层,以使聚酯薄膜及固定于其上的微结构层形成总厚度大于50μm且小于200μm的一可弯折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通过,本发明透过上述步骤即可制造出较薄且可弯折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

Description

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光栅式立体膜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弯折且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迭纹(Moiré)是一种光学干涉图案,迭纹图形最早是出现在丝绸衣物的迭加产生的现象,当两块薄纱迭合在一起时,绸布的经纬线交错时,在光线照射下会产生美丽的花纹,丝绸相对移动,花纹亦异动变化。花纹状如水波,迭纹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例如两块纱窗重迭时就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而迭纹产生原理主要将两条空间频率(spatial frequency)相近的线条重迭在一起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另一不同的迭加纹路。而在现今科学是由两组以上相近周期的线相互迭合在一起,其线条迭加后产生的图形。
迭纹现象是可使用数学方式来表达,以迭纹数学公式计算出迭纹立体深度(可以控制前景深度与背景深度),再搭配原先光栅板立体印刷技术,即可创造一种有别于已用光栅板立体印刷技术的新奇立体视觉效果(即光栅式立体迭纹膜)。
然而,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为已用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a。就结构上来说,已用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a皆属于一体成形的构造,且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a是透过立体印刷技术结合射出成型技术,借以制得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a的折射面101a(如:台湾第560617号新型专利)。因此,以已用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a的构造与制造方法是无法使其进一步地薄型化,进而令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a的应用范围严重地受到其厚度(大致为400μm)的局限。
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其透过聚酯薄膜上结合微结构层的双层构造而能达到薄型化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选用一透明的聚酯薄膜,并在该聚酯薄膜的表面上涂布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将设有一立体迭纹结构的模板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使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外表面被转印成形为该立体迭纹结构;以及固化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形成一透明且厚度在15μm至50μm之间的微结构层,而该聚酯薄膜及固定于其上的该微结构层形成总厚度大于50μm且小于200μm的一可弯折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
其中,在选用该聚酯薄膜的步骤中,透过该透明聚酯薄膜的厚度选用,以使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进一步地薄型化,令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总厚度介于60μm至100μm之间。
其中,该模板设于一滚轮,在该模板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的步骤中,透过该滚轮以连续滚动条式(Roll-to-Roll)转印技术将该模板上的立体迭纹结构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
其中,该聚酯薄膜的厚度大于该微结构层的厚度。
其中,该聚酯薄膜进一步限定为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膜或一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膜。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包括:一透明的聚酯薄膜,其具有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以及一透明的微结构层,其是由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所固化形成于该聚酯薄膜的顶面上,且该微结构层具有数个排成一列的透镜单元;其中,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为可弯折,该聚酯薄膜与该微结构层两者的总厚度大于50μm且小于200μm。
其中,每个透镜单元的表面定义为一折射面,且该折射面呈非球面状,于每个透镜单元的截面中,该折射面由N个圆弧段相连所构成,N为单数且为大于1的正整数。
其中,于每个透镜单元截面的该些圆弧段中,位于中央的该圆弧段的半径最大,且位于中央的该圆弧段与该聚酯薄膜底面的距离为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最大厚度,其余圆弧段大致对称于位在中央的该圆弧段,并且每个透镜单元截面的该些圆弧段是被各自对应的圆形彼此交迭后的部分外轮廓所界定形成。
其中,每个透镜单元的表面定义为一折射面,且该折射面呈球面状。
其中,该聚酯薄膜与该微结构层两者的总厚度介于60μm至100μm之间,并且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光栅线数(line per inch,LPI)至少为100。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选用一透明的聚酯薄膜,并在该聚酯薄膜的表面上涂布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将设有一立体迭纹结构的模板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使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外表面被转印成形为该立体迭纹结构;以及以一紫外线灯照射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使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固化形成一透明的微结构层,而该聚酯薄膜及固定于其上的该微结构层形成一可弯折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
其中,该模板设于一滚轮,在该模板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的步骤中,透过该滚轮以连续滚动条式转印技术将该模板上的立体迭纹结构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
其中,该聚酯薄膜的厚度大于该微结构层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其可弯折且包括:一透明的聚酯薄膜,其具有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以及一透明的微结构层,其是由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所固化形成于该聚酯薄膜的顶面上,且该微结构层具有数个排成一列的透镜单元。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以聚酯薄膜上结合微结构层的双层构造透过其薄型化制造方法所制得,因而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立体印刷技术结合射出成型技术,借以使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能具有比已用一体式光栅式立体迭纹膜更薄的厚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用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的步骤S110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的步骤S120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的步骤S130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在N为5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在N为3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在N为7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折射面为球面状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光线路线图。
图12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光学仿真测试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a-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1a-折射面;100-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聚酯薄膜;11-顶面;12-底面;121-聚焦区域;122-聚焦区域的宽度;2’-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微结构层;21-透镜单元;211-折射面;212-中央圆弧段;213-第一圆弧段;214-第二圆弧段;22-光栅间距;200-模板;300-滚轮;400-紫外线灯;L-光线;S110~S13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12,其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图式所提及的相关形状或数量,仅用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其内容,而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本实施例为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以下称之为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下述将先说明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薄型化制造方法,而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图3所示的步骤流程图搭配图4至图6所示的剖视图作一说明。有关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步骤大致说明如下:
步骤S110:如图4,选用一透明的聚酯薄膜1,并在聚酯薄膜1的表面上涂布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其中,在选用聚酯薄膜1的过程中,能透过所选用的聚酯薄膜1厚度不同,以使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能够进一步地薄型化。
再者,所述聚酯薄膜1必须具备与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能够稳固结合的特性。而聚酯薄膜1于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为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膜或一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膜,但于实际应用时,聚酯薄膜1的材质不受限于此。
步骤S120:请参酌图5,将设有一立体迭纹结构(图略)的模板200压印于所述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以使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外表面被转印成形为上述立体迭纹结构。其中,所述立体迭纹结构的尺寸属于微奈米等级,并且立体迭纹结构的具体设计能依设计者需求而加以变化。
再者,所述模板于本实施例中是设于一滚轮300,如:模板200与滚轮300为一体或分离的构造,借以透过滚轮300以连续滚动条式(Roll-to-Roll)转印技术将模板200上的立体迭纹结构压印于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但于实际应用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透过滚轮300实施连续滚动条式转印技术。补充说明一点,图5仅示意所述模板200压印于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的情境,因而未将形成有立体迭纹结构的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绘出,而形成有立体迭纹结构的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外型大致如同图6所示的微结构层2外型。
步骤S130:如图5,在上述模板200压印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的过程中,以一紫外线灯400照射于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以使所述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固化形成一透明且厚度在15μm至50μm之间的微结构层2(如图6),而上述聚酯薄膜1及固定于其上的微结构层2形成总厚度大于50μm且小于200μm的一可弯折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其中,所述微结构层2稳固地与聚酯薄膜1达成链接,且微结构层2的表面成形为上述立体迭纹结构,而有关微结构层2的表面构造,本实施例将于下述的结构技术特征介绍中举例说明。
需补充说明的是,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透过聚酯薄膜1上结合微结构层2的双层构造以及微结构层2的短焦特性(关于短焦特性将下述说明),以达到薄型化的效果;但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也可透过透明聚酯薄膜1的厚度选用,使其达到薄型化的效果。进一步地说,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总厚度能被设计成介于60μm至100μm之间。再者,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酯薄膜1的厚度大致为50μm,而微结构层2的最大厚度大致为25μm,因此,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总厚度大致为75μm。
实施以上所述的步骤S110至步骤S130后,即能完成如图7所示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但于实际应用时,各步骤不排除以合理的变化态样替代。
以上为本发明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薄型化制造方法的相关步骤说明,须强调的是,上述各步骤是以剖面图角度来进行描述,在符合上述各步骤的前提下,不排除以各种设计布局实施本发明的可能。换言之,若以俯视观之,本实施例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布局型态。
借此,本发明所述的聚酯薄膜1上结合微结构层2的双层构造,其透过上述步骤所制得,因而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立体印刷技术结合射出成型技术,通过使本发明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能具有比已用一体式光栅式立体迭纹膜更薄的厚度。
再者,由于本发明是采用连续滚动条式转印技术结合紫外线(UV)转写硬化技术,通过利用具微奈米等级的模板设在滚轮上,进而在聚酯薄膜1上能透过连续性的滚轮高速转写方式生产具有大面积微奈米结构的微结构层2。因此,使本发明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具有制程快速、具备高转写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及提高产品良率等效果。另,以往透过射出成型所制得的已用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a,其具有尺寸上的限制,然而,透过本发明的上述步骤所形成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将不再受尺寸的拘束。
接着,下述将针对图6和图7所示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作一结构技术特征的说明。其中,由于许多材质或构造已在上述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薄型化制造方法中提及,因此,部分相同之处则不再复述。
所述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包括一透明的聚酯薄膜1及一透明的微结构层2。上述聚酯薄膜1具有相对的一顶面11与一底面12,上述顶面11与底面12皆呈平面状,且聚酯薄膜1的厚度(即顶面11与底面12之间的距离)大于微结构层2的厚度,但不受限于此。微结构层2由紫外线光硬化胶层2’所固化形成于聚酯薄膜1的顶面11上,且微结构层2具有数个排成一列的柱状透镜单元21。
其中,所述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光栅线数(line per inch,LPI)至少为100。而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单元21之间的光栅间距22大致为100μm,换言之,该些折射面211以上述光栅间距排成一列,且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光栅线数大致为254。再者,每个透镜单元21相当于数个圆柱交迭后所形成的构造。
进一步地说,每个透镜单元21的表面定义为一折射面211,且折射面211呈非球面状。于每个透镜单元21的截面中,折射面211由N个圆弧段相连所构成,N为单数且为大于1的正整数。于本实施例中,呈现N为3、5、7的相对应剖视图。也即,当N为3时,折射面211对应于图8;N为5时,折射面211对应于图6;N为7时,折射面211对应于图9。
再者,于每个透镜单元21截面的该些圆弧段中,位于中央的圆弧段的半径最大,且位于中央的圆弧段与聚酯薄膜1底面12的距离为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最大厚度,其余圆弧段则大致对称于位在中央的圆弧段。其中,每个透镜单元21截面的该些圆弧段是被各自对应的圆形彼此交迭后的外轮廓所界定形成,并且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即位于中央的圆弧段的半径最大、其余圆弧段对称于位在中央的圆弧段),各圆弧段的尺寸能依设计者的需求而加以调整,并不受限于图式。
举例而言,当N为5时,于每个透镜单元21的截面中(如图6所示),折射面211是由一中央圆弧段212、位于中央圆弧段212外侧的两第一圆弧段213、及位于上述两第一圆弧段213外侧的两第二圆弧段214所相连构成。其中,中央圆弧段的半径最大,且中央圆弧段与聚酯薄膜1底面12的距离为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最大厚度,第一与第二圆弧段213、214则大致对称于中央圆弧段212。其中,并且上述中央圆弧段212、第一圆弧段213、及第二圆弧段214是被各自对应的圆形彼此交迭后的部分外轮廓所界定形成。
若就光学特性来说,如图11,本实施例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透过双层构造以及透镜单元21的非球面状折射面211,更是能达到短焦的特性。举例来说,当一光线L由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微结构层2上方穿透该些折射面211的至少其中之一而投射至聚酯薄膜1底面12以形成一聚焦区域121时,在所述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截面中,聚焦区域121的宽度122小于一半的光栅间距22。
此外,本实施例的透镜单元21于上述说明中,虽以非球面状折射面211为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图10所示,每个透镜单元21的折射面211也可形成球面状。更详细地说,每个透镜单元21相当于一个半圆柱,而微结构层2则相当于数个相同的半圆柱依序排成一列所构成。换言之,若仅就为微结构层2的折射面211来看(不考虑尺寸与其他部位),图10所示的微结构层2折射面211类似于已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折射面211。
就光学特性来说,图10所示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透过双层构造以及透镜单元21的球面状折射面211也能达到短焦的特性。同样地,当光线由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上方穿透该些折射面211的至少其中之一而投射至聚酯薄膜1底面12以形成聚焦区域121时(图略),在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截面中,聚焦区域121的宽度122大致等于一半的光栅间距。
为客观地证实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所具备的短焦特性并非凭空杜撰,本发明人将本实施例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光学仿真测试结果以图12以及下表呈现说明。
请参阅图12,其为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光学仿真测试示意图。更详细地说,曲线A为本发明图8所示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光学仿真测试曲线,曲线B为本发明图6所示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光学仿真测试曲线,曲线C为本发明图9所示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光学仿真测试曲线。曲线D为本发明图10所示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光学仿真测试曲线。须说明的是,所述聚焦区域121的宽度122相当于图12中的任一相对应曲线,其最外两侧线段的中心点所分别对应的X坐标之间的距离。
由此即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确实能够达到短焦的特性。进一步地说,当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该些折射面为非球面状时,在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截面中,聚焦区域121的宽度122介于37μm至49μm之间。并且,当N为5时(如图6所示的构造),所述光栅式立体迭纹膜100的短焦特性最佳。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能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以聚酯薄膜上结合微结构层的双层构造透过其薄型化制造方法所制得,因而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立体印刷技术或是射出成型技术,通过使本发明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能具有比已用一体式光栅式立体迭纹膜更薄的厚度。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同样能达到短焦的特性,并且当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该些折射面为非球面状时,其短焦特性更为显著。进一步地说,在实际的模拟测试中,当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该些折射面为非球面状且N为5时(如图6所示的构造),所述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短焦特性最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选用一透明的聚酯薄膜,并在该聚酯薄膜的表面上涂布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
将设有一立体迭纹结构的模板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使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外表面被转印成形为该立体迭纹结构;以及
以一紫外线灯照射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使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固化形成一透明且厚度在15μm至50μm之间的微结构层,而该聚酯薄膜及固定于其上的该微结构层形成总厚度大于50μm且小于200μm的一可弯折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用该聚酯薄膜的步骤中,透过该透明聚酯薄膜的厚度选用,以使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进一步地薄型化,令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总厚度介于60μm至100μ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板设于一滚轮,在该模板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的步骤中,透过该滚轮以连续滚动条式(Roll-to-Roll)转印技术将该模板上的立体迭纹结构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酯薄膜的厚度大于该微结构层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酯薄膜进一步限定为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膜或一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膜。
6.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明的聚酯薄膜,其具有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以及
一透明的微结构层,其是由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所固化形成于该聚酯薄膜的顶面上,且该微结构层具有数个排成一列的透镜单元;
其中,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为可弯折,该聚酯薄膜与该微结构层两者的总厚度大于50μm且小于200μ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其特征在于,每个透镜单元的表面定义为一折射面,且该折射面呈非球面状,于每个透镜单元的截面中,该折射面由N个圆弧段相连所构成,N为单数且为大于1的正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其特征在于,于每个透镜单元截面的该些圆弧段中,位于中央的该圆弧段的半径最大,且位于中央的该圆弧段与该聚酯薄膜底面的距离为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最大厚度,其余圆弧段大致对称于位在中央的该圆弧段,并且每个透镜单元截面的该些圆弧段是被各自对应的圆形彼此交迭后的部分外轮廓所界定形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其特征在于,每个透镜单元的表面定义为一折射面,且该折射面呈球面状。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其特征在于,该聚酯薄膜与该微结构层两者的总厚度介于60μm至100μm之间,并且该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光栅线数(line per inch,LPI)至少为100。
11.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选用一透明的聚酯薄膜,并在该聚酯薄膜的表面上涂布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
将设有一立体迭纹结构的模板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使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外表面被转印成形为该立体迭纹结构;以及
以一紫外线灯照射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以使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固化形成一透明的微结构层,而该聚酯薄膜及固定于其上的该微结构层形成一可弯折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板设于一滚轮,在该模板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的步骤中,透过该滚轮以连续滚动条式转印技术将该模板上的立体迭纹结构压印于该紫外线光硬化胶层。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的薄型化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酯薄膜的厚度大于该微结构层的厚度。
14.一种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其特征在于,可弯折且包括:
一透明的聚酯薄膜,其具有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以及
一透明的微结构层,其是由一紫外线光硬化胶层所固化形成于该聚酯薄膜的顶面上,且该微结构层具有数个排成一列的透镜单元。
CN201310594397.7A 2013-11-22 2013-11-22 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656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4397.7A CN104656371A (zh) 2013-11-22 2013-11-22 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4397.7A CN104656371A (zh) 2013-11-22 2013-11-22 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6371A true CN104656371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47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4397.7A Pending CN104656371A (zh) 2013-11-22 2013-11-22 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637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676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光学分像元件及具有其的3d显示装置
CN113917583A (zh) * 2020-07-09 2022-01-11 光群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亮膜的转印式制造方法及增亮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947A (zh) * 2003-03-14 2004-09-22 光群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纹路图案的压印母版及其制作方法和组版方法
TW200718574A (en) * 2005-11-09 2007-05-16 Whe-Yi Chiang Print medium with lenticular effect
TW200720824A (en) * 2005-11-30 2007-06-01 Whe-Yi Chiang Front projection type flexible 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740609A (en) * 2006-04-28 2007-11-01 Apticon Inc Multilayered optical-film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078782A (zh) * 2006-05-25 2007-11-28 开曼群岛商亚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式光学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947A (zh) * 2003-03-14 2004-09-22 光群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纹路图案的压印母版及其制作方法和组版方法
TW200718574A (en) * 2005-11-09 2007-05-16 Whe-Yi Chiang Print medium with lenticular effect
TW200720824A (en) * 2005-11-30 2007-06-01 Whe-Yi Chiang Front projection type flexible 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740609A (en) * 2006-04-28 2007-11-01 Apticon Inc Multilayered optical-film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078782A (zh) * 2006-05-25 2007-11-28 开曼群岛商亚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式光学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676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光学分像元件及具有其的3d显示装置
CN113917583A (zh) * 2020-07-09 2022-01-11 光群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亮膜的转印式制造方法及增亮膜
CN113917583B (zh) * 2020-07-09 2023-07-25 光群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亮膜的转印式制造方法及增亮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5888B (zh) 微透镜及柱状透镜兼用的透镜板
CN206147130U (zh) 一种蜂窝状微凸光栅
AU2008314093C1 (en) Multilayer bod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ultilayer body
CN104898290B (zh) 一种具有悬浮立体图像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TW201811147A (zh) 用於在基板上提供改進的視覺特徵及任選地觸覺特徵的方法與設備
CN101391555A (zh) 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TW201114603A (en) Complex sheet structure and cover lens assembly used in a touch panel
CN103543530B (zh) 影像显示片材
CN101730412A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56371A (zh) 具有双层构造的光栅式立体迭纹膜及其薄型化制造方法
CN113311595B (zh) 悬浮成像光学薄膜
CN104252017A (zh) 一种激光全息数码透镜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96555B (zh) 一种抗闪光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0375673C (zh) 用于在底物上制造标记的方法和设备
CN204439945U (zh) 一种裸眼3d膜片及包含该膜片的3d立体画
TWM447502U (zh) 影像顯示片材、透鏡陣列、以及利用透鏡陣列觀看的一組合影像
TWI636278B (zh) Brightening film structure with quantum do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04942B (zh) 具有雙層構造之光柵式立體疊紋膜及其薄型化製造方法
CN102197345B (zh) 改进的多轴衍射光栅
TW201325933A (zh) 具有立體圖紋的工件
CN205167940U (zh) 一种无版缝砂银雪花全息版
CN104978896A (zh) 单层浮雕图形微结构防伪标识
KR101443719B1 (ko) 이미지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3766276U (zh) 新型亚光布纹光柱效果底纹版
KR100989876B1 (ko) 홀로그램 효과를 위한 인쇄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