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5608B - 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5608B
CN104655608B CN201510108902.1A CN201510108902A CN104655608B CN 104655608 B CN104655608 B CN 104655608B CN 201510108902 A CN201510108902 A CN 201510108902A CN 104655608 B CN104655608 B CN 104655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liquid
thin slice
type structure
re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89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5608A (zh
Inventor
闫文杰
李志鹏
李盼
张利胜
王培杰
方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089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5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5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5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5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5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利用微流控薄片实现了当样品量非常少时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而且通过微流控薄片中的三个Y型结构避免了微流控薄片内大量杂质的存在,避免了杂质对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效果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曼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微流控薄片的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SERS(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是一种分析检测分子信号的手段。与RS(Raman Spectroscopy,拉曼光谱)的信号强度相比,SERS的信号强度可提高104-106倍。因此,SERS已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表面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SERS的高增强效应主要来自于贵金属基底(金、银)局域表面电磁场所产生的物理增强。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利用激光烧蚀制备的贵金属纳米颗粒作为SERS增强基底进行SERS检测的方法,以及利用电化学方法得到贵金属纳米颗粒作为SERS增强基底进行SERS检测的方法等。对构建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的研究引起了业内人士极大的兴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在样品量非常小的情况下实现表面增强拉曼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包括微流控薄片、用于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内注入液体的注射泵、以及用于对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液体进行拉曼信号检测的检测设备;其中:
所述微流控薄片包括:第一Y型结构、第二Y型结构和第三Y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Y型结构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二Y型结构具有第三入口、第四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三Y型结构具有第五入口、第六入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三入口和所述第四入口分别与所述注射泵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五入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六入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检测区域流体连通;
所述注射泵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作为第一反应物的第一液体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控制作为第二反应物的第二液体通过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并且在注入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之后,控制作为冲洗剂的第三液体和包含待检测分子的第四液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冲洗掉在所述第一Y型结构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内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混合物;
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激光器和拉曼光谱仪,所述激光器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发射激光,催化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贵金属,所述贵金属在所述微流控薄片内堆积,所述拉曼光谱仪检测所述待检测分子在堆积的所述贵金属的增强效果下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分别为硝酸银和使所述硝酸银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银的还原剂,所述堆积的贵金属为银颗粒。
优选的,所述第三液体为水。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同时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
优选的,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显微镜,用于观察所述微流控薄片内的贵金属的堆积,使得所述拉曼光谱仪直接检测在堆积的贵金属上的所述待检测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该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将作为第一反应物的第一液体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
通过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将作为第二反应物的第二液体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
将作为冲洗剂的第三液体和包含待检测分子的第四液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另一入口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另一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冲洗掉在所述第一Y型结构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内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混合物;
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发射激光,催化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贵金属,所述贵金属在所述微流控薄片内堆积;
通过拉曼光谱仪检测所述待检测分子在堆积的所述贵金属的增强效果下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分别为硝酸银和使所述硝酸银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银的还原剂,所述堆积的贵金属为银颗粒。
优选的,所述第三液体为水。
优选的,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内同时注入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利用显微镜观察所述微流控薄片内的贵金属的堆积,直接检测在堆积的贵金属上的所述待检测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通过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利用微流控薄片实现了当样品量非常少时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而且通过微流控薄片中的三个Y型结构避免了微流控薄片内大量杂质的存在,避免了杂质对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微流控薄片的结构以及其制作过程;
图3A-3E为使用微流控薄片避免杂质的使用过程;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微流控薄片(Microfluidic Chip)10、用于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内注入液体的注射泵20、以及用于对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液体进行拉曼信号检测的检测设备30。
如图2中33所示,微流控薄片10包括:第一Y型结构11、第二Y型结构12和第三Y型结构13。Y型结构的特征是沟道的结构类似于英文字母“Y”,两个入口沟道(即与入口连接的流入液体的2条沟道)之间呈锐角。其中,第一Y型结构11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二Y型结构12具有第三入口、第四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三Y型结构13具有第五入口、第六入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三入口和所述第四入口分别与所述注射泵20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五入口流体连通(即,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第一出口沟道为所述第三Y型结构的第五入口沟道),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六入口流体连通(即,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第二出口沟道为所述第三Y型结构的第六入口沟道);所述出口与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检测区域14流体连通。可选的,如图2中所示,在所述第三出口与微流控薄片的检测区域之间还包括反应区15,优选的,该反应区包括多个弯曲且沟道总体长度较大,以便使得反应区内的反应物充分混合。
参考图2,微流控薄片10的制造过程如下。应当知晓,本文提供的示例都只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不用于将本发明限制到特定示例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微流控薄片10的结构,将微流控薄片的结构印在PDMS(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硅氧烷)塑料上,这里使用的PDMS材料的长是40mm,宽是20mm,高度控制在4mm以内,保证所插管能稳定即可。假设计划使用外径3mm内径1mm的硅胶管,则提前在芯片的入口和出口处打出直径3mm的孔径,以便向微流控薄片内注入液体和从微流控薄片向外排出液体。由于芯片的长宽小于一般的载玻片长宽(75mm长25mm宽),故将印有沟道结构的PDMS塑料一面键合在载玻片上。如图2所示,将印有沟道结构的PDMS塑料31和尺寸稍大的载玻片玻璃32键合在一起得到键合后的成品微流控薄片33。
回到图1,注射泵20包括控制器21,用于控制作为第一反应物的第一液体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控制作为第二反应物的第二液体通过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并且在注入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之后,控制作为冲洗剂的第三液体和包含待检测分子的第四液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冲洗掉在所述第一Y型结构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内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混合液。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21可以控制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同时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
其中,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例如分别为硝酸银22和使所述硝酸银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银的还原剂23,所述堆积的贵金属为银颗粒。所述第三液体24例如为水。所述分子为任意进行SERS检测的分子25,例如罗丹明分子。其中,还原剂23可以为弱还原剂,例如柠檬酸钠。
该注射泵20例如为兰格公司生产的TS-2A/L0107-2A型号。如上所述,注射泵20和微流控薄片10之间通过外径3mm、内径1mm的硅胶管链接,其他管线也可以,例如聚四氟管或者特氟龙管。
继续参考图1,所述检测设备30包括激光器(未示出)和拉曼光谱仪(未示出)。所述激光器向所述微流控薄片20发射激光,催化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贵金属,所述贵金属在所述微流控薄片内堆积,所述拉曼光谱仪检测所述待检测分子在堆积的所述贵金属的增强效果下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该激光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可以使用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MGL-III-532型号,532nm激光300uW,在光斑处产生银纳米还原物。本文的激光波长可选择300~1000nm,且光功率也不是必须300uw,例如可以采用较小的例如50uw激光,相应地可以延长光照时间。
优选的,所述检测设备30还可以包括显微镜,用于观察所述微流控薄片10内的贵金属的堆积,使得所述拉曼光谱仪直接检测在堆积的贵金属上的所述待检测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如图1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废液缸40,其连接微流控薄片,接收流过微流控薄片的废液。
下面示例介绍采用图1所示的系统进行SERS检测的过程,其中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以硝酸银和柠檬酸钠为例:
第一步,同时将4mM(1mM=0.001mol/L)的硝酸银和2.5mM的柠檬酸钠注入微流控薄片,分别注入10uL,用时30s。其中,硝酸银和柠檬酸钠的浓度是相对的,两种溶液的浓度无论哪个提高,对于光催化反应的速度都会加快。
第二步,用激光聚焦在薄片的检测区域的沟道的任意位置。激光器可采用上述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MGL-III-532型号,532nm激光300uW照明60s,在光斑处产生一些银纳米还原物。
第三步,按照硝酸银的流速同时注入水和分子2s时间,将第一步产生的在三个Y型结构内的硝酸银、柠檬酸钠及其混合物冲入微流控薄片的反应区。
第四步,注入水200uL,用时120s。该步骤是为了用水完全冲洗干净薄片内的反应液(即硝酸银和柠檬酸钠的混合物),所以,可以选择冲洗更长时间,注入更多体积的水。
第五步,注入待测分子20uL的体积,用时30s。这只是为了确保分子流过银还原物表面,注入了2倍于薄片容积的分子只是推荐,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注入其他量的分子。
第六步,用Renishaw公司的inVia型拉曼光谱仪扫描银还原物,得到待测分子的拉曼信号。也可以选择其他拉曼检测设备,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第七步,注入水200uL的体积,用时120s。同第四步相同,该步骤只是为了用水完全冲洗干净芯片内的反应液,所以,可以选择冲洗更长时间,注入更多体积的水。在该步骤之后,可以更换分子进行SERS检测。
需要说明,以上介绍只是以贵金属为银举例,其他贵金属也可以采用上述类似过程,例如铜。相应地,可以改变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
本发明中使用具有三个Y型结构的微流控薄片,不但实现了当样品量非常少时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而且三个Y型结构避免了微流控薄片内大量杂质的存在,避免了杂质对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效果的影响,同时提高了芯片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考图3A-3E进一步解释使用微流控薄片时避免杂质的使用过程。
图3A示出初始态的薄片,其中的实心方块、空心方块、实心三角和空心三角分别代表水H2O、分子、硝酸银AgNO3和弱还原剂4种溶液。只有AgNO3和弱还原剂混合时才可以发生反应,分子与AgNO3和弱还原剂都不反应。
图3B示出注入AgNO3和弱还原剂。在第一Y型结构的水的入口沟道中可能存在由于倒流产生的AgNO3,在第二Y型结构的分子的入口沟道中可能存在由于倒流产生的弱还原剂。在该步骤后对薄片的反应区进行光催化,产生银还原物,例如如上所述的银颗粒。
图3C示出注入水和分子。时间例如为2s,能够将第一和第二Y型结构的水入口和分子入口处的还原剂和硝酸银分别冲走即可。
图3D示出注入水。时间例如为2分钟,以便用水冲洗干净薄片中可能存在的还原剂和硝酸银的混合液。
图3E示出注入分子。注入时间可以根据薄片容积和流速确定。
经过上述步骤后,微流控薄片的沟道内完全不存在还原剂和硝酸银的混合液体,因此,在后续进行SERS检测或者显微镜观察时,不会由于杂散光的影响而在不该产生银还原物的地方产生银还原物,影响SERS检测的效果。
如果在检测第一种分子的SERS信号后,希望检测第二种分子的SERS信号,可以重复图3D和图3E示出的处理过程,本文不再赘述。
基于与上述系统实施方式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方法,应用于上述系统,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通过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将作为第一反应物的第一液体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
步骤402,通过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将作为第二反应物的第二液体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
步骤403,将作为冲洗剂的第三液体和包含待检测分子的第四液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另一入口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另一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冲洗掉在所述第一Y型结构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内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混合物;
步骤404,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发射激光,催化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贵金属,所述贵金属在所述微流控薄片内堆积;
步骤405,通过拉曼光谱仪检测所述待检测分子在堆积的所述贵金属的增强效果下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其中,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可以分别为硝酸银和使所述硝酸银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银的还原剂,所述堆积的贵金属为银颗粒。
其中,所述第三液体可以为水。
其中,可以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内同时注入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利用显微镜观察所述微流控薄片内的贵金属的堆积,直接检测在堆积的贵金属上的所述待检测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通过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利用微流控薄片实现了当样品量非常少时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而且通过微流控薄片中的三个Y型结构避免了微流控薄片内大量杂质的存在,避免了杂质对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效果的影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薄片、用于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内注入液体的注射泵、以及用于对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液体进行拉曼信号检测的检测设备;其中:
所述微流控薄片包括:第一Y型结构、第二Y型结构和第三Y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Y型结构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二Y型结构具有第三入口、第四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三Y型结构具有第五入口、第六入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三入口和所述第四入口分别与所述注射泵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五入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六入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检测区域流体连通;
所述注射泵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作为第一反应物的第一液体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控制作为第二反应物的第二液体通过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并且在注入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之后,控制作为冲洗剂的第三液体和包含待检测分子的第四液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以冲洗掉在所述第一Y型结构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内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混合物,控制作为冲洗剂的第三液体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以冲洗掉所述微流控薄片内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混合物,控制包含待检测分子的第四液体通过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以确保所述待检测分子流过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贵金属的表面;
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激光器和拉曼光谱仪,所述激光器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发射激光,催化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贵金属,所述贵金属在所述微流控薄片内堆积,所述拉曼光谱仪检测所述待检测分子在堆积的所述贵金属的增强效果下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分别为硝酸银和使所述硝酸银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银的还原剂,所述堆积的贵金属为银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三液体为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同时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显微镜,用于观察所述微流控薄片内的贵金属的堆积,使得所述拉曼光谱仪直接检测在堆积的贵金属上的所述待检测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6.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将作为第一反应物的第一液体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
通过所述微流控薄片的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任一入口将作为第二反应物的第二液体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
将作为冲洗剂的第三液体和包含待检测分子的第四液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另一入口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另一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以冲洗掉在所述第一Y型结构和所述第二Y型结构内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混合物;
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发射激光,催化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贵金属,所述贵金属在所述微流控薄片内堆积;
将作为冲洗剂的第三液体通过所述第一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以冲洗掉所述微流控薄片内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混合物;
将包含待检测分子的第四液体通过所述第二Y型结构的另一个入口注入所述微流控薄片,以确保所述待检测分子流过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贵金属的表面;
通过拉曼光谱仪检测所述待检测分子在堆积的所述贵金属的增强效果下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分别为硝酸银和使所述硝酸银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银的还原剂,所述堆积的贵金属为银颗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液体为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微流控薄片内同时注入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显微镜观察所述微流控薄片内的贵金属的堆积,直接检测在堆积的贵金属上的所述待检测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CN201510108902.1A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4655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8902.1A CN104655608B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8902.1A CN104655608B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5608A CN104655608A (zh) 2015-05-27
CN104655608B true CN104655608B (zh) 2017-03-22

Family

ID=53246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8902.1A Active CN104655608B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5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0293A (zh) * 2016-07-25 2017-01-04 首都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光化学技术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CN113624744A (zh) * 2021-09-08 2021-11-09 首都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痕量汞离子检测的微流控原位sers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1389A (zh) * 2006-02-10 2006-08-02 厦门大学 具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基底的微流控芯片及制备方法
CN103508411A (zh) * 2013-09-10 2014-01-1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微流控整体柱芯片的制备及其拉曼检测方面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17358A (ko) * 2010-08-18 2012-02-28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표면-증강 라만 산란 기반 면역분석용 미세유체칩 및 이를 이용한 온-칩 면역분석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1389A (zh) * 2006-02-10 2006-08-02 厦门大学 具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基底的微流控芯片及制备方法
CN103508411A (zh) * 2013-09-10 2014-01-1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微流控整体柱芯片的制备及其拉曼检测方面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highly sensitive microfluidics system for multiplexe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detection based on Ag nanodot arrays;Gang Chen et. al.;《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141010;第4卷;54434–54440 *
Rapid and reproducible analysis of thiocyanate in real human serum and saliva using a droplet SERS-microfluidic chip;Lei Wu et. al.;《Biosensors andBioelectronics》;20140619;第62卷;13-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5608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rrasco-Correa et al. The emerging role of 3D printing in the fabrication of detection systems
Gao et al. Light trapping induced flexible wrinkled nanocone SERS substrate for highly sensitive explosive detection
CN106215985B (zh) 一种用于流体快速混合及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CN102954938B (zh) 基于微流控通道全反射集成光波导的吸收光度检测传感器
CN106513066B (zh)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微流控芯片及其石墨烯附着方法
Nie et al. Microfluidic in situ patterning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for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ic sensing of biomolecules
CN110320355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循环外泌体的检测方法
Wang et al. Advances in ICP-MS-based techniques for trace elements and their species analysis in cells
CN109709035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sers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642756B (zh) 从血液中分离高纯度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
CN102627784B (zh) 一种制备金属-pdms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5300955B (zh) 集成液芯光波导和纳米金属的微流控sers芯片检测装置
CN104655608B (zh) 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37174A (zh) 一种基于单颗粒Au@Ag核壳结构的检测刀豆蛋白的方法
Carboni et al. Microfluidics-based continuous flow formation of triangular silver nanoprisms with tuneabl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CN104549586A (zh) 一种基于磁性石墨烯的sers自参考微流控芯片、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3929645U (zh) 微流控表面增强拉曼测试芯片
CN110006873A (zh) 基于三维微纳结构增强拉曼光谱的环境污染物检测方法
Peethan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plasmonic wettability contrast paper surface for droplet array-based SERS sensing
CN106975526A (zh) 微流控芯片、其制作方法以及原位催化和检测方法
Kriete et al. Microfluidic out-of-equilibrium control of molecular nanotubes
Xie et al. Latest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of liquid biopsy for cancer diagnostics driven by microfluidic on-chip assays
JP2004294417A (ja) マイクロミキサ、試料分析キ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770135A (zh) 金属增强荧光信号的编码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 Lawati et al. Enhancing the chemiluminescence intensity of a KMnO4 formaldehyde system for estimating the total phenolic content in honey samples using a novel nanodroplet mixing approach in a microfluidics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