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3440A -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lng加气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lng加气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3440A
CN104633440A CN201510059558.1A CN201510059558A CN104633440A CN 104633440 A CN104633440 A CN 104633440A CN 201510059558 A CN201510059558 A CN 201510059558A CN 104633440 A CN104633440 A CN 104633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low
filling machine
liquid
temperature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95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军
谢南群
赵魁
李静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595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3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3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3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加气站,即由一个低温储罐、一个低温泵、多台加气机构成,其管路技术特征是:低温储罐的出液口与低温泵的进液口连接;低温储罐的气相口与低温泵的气相口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相口连接或储罐的液相、气相口其中之一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多个加气机的进液口并联连接;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连接或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中的液相、气相二者其一连接;在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或液相、气相其中之一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之间并联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

Description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LNG加气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液态天然气(LNG)加气站,属于天然气汽车能源基础配套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态天然气加气站没有发现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的工艺流程,随着LNG车辆普及,需要我们不断研发,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液态天然气(英文称LNG)加气站,即由一个低温储罐、一个低温泵、多台加气机构成,其管路技术特征是:低温储罐的出液口与低温泵的进液口连接;低温储罐的气相口与低温泵的气相口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相口连接或储罐的液相、气相口其中之一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多个加气机的进液口并联连接;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连接或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中的液相、气相二者其一连接;在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或液相、气相其中之一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之间并联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
本发明方案中储罐上下进液并联连接后,再与其它管路连接,并联方式如图1中所示。
上下进液口也分别可称液相、气相口,或具有液相、气相口功能。
本案例举例三个加气机,表示多个,具体在管路上并联三路,要是四个加气机就并联四路,以此类推,原理都是一样的,至于并联多少条管路带多少加气机,一则看客户需要,二则看泵的功率;只要是多个,实现多个并联,这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结合图1中详细说明: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液态天然气(英文称LNG)加气站,即由一个低温储罐1、一个低温泵6、多台加气机17、18、19构成,其管路技术特征是:低温储罐1的出液口2与低温泵的进液口7连接,低温储罐的气相口4与低温泵的气相口8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9一边通过阀10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相口3、5连接、一边通过阀11、12、13与多个加气机的进液口并联连接,多个加气机17、18、19的出液口(回气口)20、21、22分别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3、5连接或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20、21、22分别与低温储罐中的液相、气相3、5二者其一连接,在低温储罐1的上下进液口3、5或液相3、气相5中之一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11、12、13之间并联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14、15、16。
说明,本发明各管路上的根部阀、放散阀、仪表及LNG卸车管路属非必要条件,属于常规技术,省略没有画出,以保证本工艺流程图清晰。
工作原理:
一、LNG从储罐1的出液口2进入泵6的进液口7进入泵中,泵6的气相口8和储罐1中气相口4相通,保证泵6正常工作;
二、加气机待机状态:
阀10、11、12、13,不管这些阀的开启与关闭,都能保证加气机处于待机状态,这点非常重要,这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解决了多个加气机不管哪一个加气机工作,都不影响剩余没有工作的加气机的待机状态,如何解决的,我们在低温储罐1的上下进液口3、5或液相3、气相5中之一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11、12、13之间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14、15、16。单向阀的方向是从储罐流向加气机方向,即LNG从储罐1中上下进液口3、5流出经单向阀14、15、16分别流入加气机17、18、19的进液口,与阀10和阀11、12、13所在管路是并联的,不受阀10、11、12、13的开关影响,保证多个加气机中不管哪个加气机是否工作,互不影响其待机和工作状态。
三、加气机工作状态:
1、我们要求加气机17工作,其他18、19加气机不工作:
泵6启动做功,关闭阀10,12、13,打开阀11,只有阀11的管路与加气机17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7的回气管路20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7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我们看出加气机17工作,不影响加气机18、19待机状态;
2、我们要求加气机17、18工作,其他19加气机不工作:
泵6启动做功,关闭阀10、13,打开阀11、12;
有阀11的管路与加气机17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7的回气管路20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7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有阀12的管路与加气机18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8的回气管路21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8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我们看出加气机17、18工作,不影响加气机19待机状态;
3、我们要求加气机17、18、19都工作:
泵6启动做功,关闭阀10,打开阀11、12、13;
有阀11的管路与加气机17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7的回气管路20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7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有阀12的管路与加气机18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8的回气管路21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8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有阀13的管路与加气机19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9的回气管路22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9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本发明泵的出液口与多个加气机进液口并联,同时多个加气机进液口与储罐液相口之间有对应多个单向阀管路并联,双并联结构,确保多个加气机正常工作,只要是这样的双并联结构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不管工艺流程如何变化,泵的多路输送与多路单向阀回路,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泵带多个加气机,明显看出节省泵和管路;
2、工艺流程简单,效率高,这是其它多泵多加气机无法可比的;
3、工艺流程易于维护与操作;
4、加气机与储罐之间管路管路少,节省管路保冷材料费用,其管路漏冷量最低,BOG浪费最小,加气站运营成本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液态天然气加气站示意图;
1、表示低温储罐;2、表示低温储罐的出液口;3、表示低温储罐的下进液口;4、表示低温储罐的气相口;5表示低温储罐的上进液口;6、表示低温泵;7、表示低温泵的进液口;8表示低温泵气相口;9表示低温泵出液口;10表示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相口连接的管路,也同时表示该管路上的阀;11、12、13表示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多个加气机的进液口并联连接的管路,也同时表示该管路上阀;14、15、16表示在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之间并联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17、18、19分别表示加气机;20、21、22分别表示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连接或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分别与低温储罐中的液相、气相二者其一连接。
实施例
实施例
技术方案: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液态天然气(英文称LNG)加气站,即由一个低温储罐、一个低温泵、多台加气机构成,其管路技术特征是:低温储罐的出液口与低温泵的进液口连接,低温储罐的气相口与低温泵的气相口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相口连接、一边通过阀与多个加气机的进液口并联连接,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连接或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分别与低温储罐中的液相、气相二者其一连接,在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或液相、气相中之一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之间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
图1是表示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液态天然气加气站示意图;
1、表示低温储罐;2、表示低温储罐的出液口;3、表示低温储罐的下进液口;4、表示低温储罐的气相口;5表示低温储罐的上进液口;6、表示低温泵;7、表示低温泵的进液口;8表示低温泵气相口;9表示低温泵出液口;10表示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相口连接的管路,也同时表示该管路上的阀;11、12、13表示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多个加气机的进液口并联连接的管路,也同时表示该管路上阀;14、15、16表示在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之间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17、18、19分别表示加气机;20、21、22分别表示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连接或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分别与低温储罐中的液相、气相二者其一连接。
结合图1中详细说明: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液态天然气(英文称LNG)加气站,即由一个低温储罐1、一个低温泵6、多台加气机17、18、19构成,其管路技术特征是:低温储罐1的出液口2与低温泵的进液口7连接,低温储罐的气相口4与低温泵的气相口8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9一边通过阀10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相口3、5连接、一边通过阀11、12、13与多个加气机的进液口并联连接,多个加气机17、18、19的出液口(回气口)20、21、22分别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3、5连接或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20、21、22分别与低温储罐中的液相、气相3、5二者其一连接,在低温储罐1的上下进液口3、5或液相3、气相5中之一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11、12、13之间并联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14、15、16。
说明,本发明各管路上的根部阀、放散阀、仪表及LNG卸车管路属非必要条件,属于常规技术,省略没有画出,以保证本工艺流程图清晰。
工作原理:
一、LNG从储罐1的出液口2进入泵6的进液口7进入泵中,泵6的气相口8和储罐1中气相口4相通,保证泵6正常工作;
二、加气机待机状态:
阀10、11、12、13,不管这些阀的开启与关闭,都能保证加气机处于待机状态,这点非常重要,这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解决了多个加气机不管哪一个加气机工作,都不影响剩余没有工作的加气机的待机状态,如何解决的,我们在低温储罐1的上下进液口3、5或液相3、气相5中之一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11、12、13之间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14、15、16。单向阀的方向是从储罐流向加气机方向,即LNG从储罐1中上下进液口3、5流出经单向阀14、15、16分别流入加气机17、18、19的进液口,与阀10和阀11、12、13所在管路是并联的,不受阀10、11、12、13的开关影响,保证多个加气机中不管哪个加气机是否工作,互不影响其待机和工作状态。
三、加气机工作状态:
1、我们要求加气机17工作,其他18、19加气机不工作:
泵6启动做功,关闭阀10,12、13,打开阀11,只有阀11的管路与加气机17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7的回气管路20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7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我们看出加气机17工作,不影响加气机18、19待机状态;
2、我们要求加气机17、18工作,其他19加气机不工作:
泵6启动做功,关闭阀10、13,打开阀11、12;
有阀11的管路与加气机17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7的回气管路20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7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有阀12的管路与加气机18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8的回气管路21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8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我们看出加气机17、18工作,不影响加气机19待机状态;
3、我们要求加气机17、18、19都工作:
泵6启动做功,关闭阀10,打开阀11、12、13;
有阀11的管路与加气机17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7的回气管路20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7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有阀12的管路与加气机18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8的回气管路21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8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有阀13的管路与加气机19的进液管路相通,加气机19的回气管路22与储罐的3、5相通,形成回路,加气机19可以完成对外加气功能。

Claims (2)

1.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加气站,即由一个低温储罐、一个低温泵、多台加气机构成,其管路技术特征是:低温储罐的出液口与低温泵的进液口连接;低温储罐的气相口与低温泵的气相口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相口连接或储罐的液相、气相口其中之一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多个加气机的进液口并联连接;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连接或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中的液相、气相二者其一连接;在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或液相、气相其中之一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之间并联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
2.建立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加气站的方法,即由一个低温储罐、一个低温泵、多台加气机构成,其管路技术特征是:低温储罐的出液口与低温泵的进液口连接;低温储罐的气相口与低温泵的气相口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相口连接或储罐的液相、气相口其中之一连接;低温泵的出液口一边通过阀与多个加气机的进液口并联连接;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连接或多个加气机的出液口(回气口)分别与低温储罐中的液相、气相二者其一连接;在低温储罐的上下进液口或液相、气相其中之一和多个加气机进液口之间并联分别接有单向阀的管路。
CN201510059558.1A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lng加气站 Pending CN104633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9558.1A CN104633440A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lng加气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9558.1A CN104633440A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lng加气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3440A true CN104633440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1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9558.1A Pending CN104633440A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lng加气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344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57471B1 (ko) * 2009-12-15 2010-05-14 차순학 마이크로 필터장치를 이용한 lpg 충전 시스템
CN102635783A (zh) * 2012-04-11 2012-08-15 重庆巨创计量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节能型lng撬装加注站
CN202580604U (zh) * 2012-05-29 2012-12-05 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lng标准泵撬系统
CN203010197U (zh) * 2012-11-14 2013-06-19 天津安耐吉燃气技术有限公司 撬装式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注装置
CN102606883B (zh) * 2012-03-18 2014-06-04 沈军 液态天然气加气站
CN203671233U (zh) * 2013-12-26 2014-06-25 四川金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加气站的lng泵阀撬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57471B1 (ko) * 2009-12-15 2010-05-14 차순학 마이크로 필터장치를 이용한 lpg 충전 시스템
CN102606883B (zh) * 2012-03-18 2014-06-04 沈军 液态天然气加气站
CN102635783A (zh) * 2012-04-11 2012-08-15 重庆巨创计量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节能型lng撬装加注站
CN202580604U (zh) * 2012-05-29 2012-12-05 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lng标准泵撬系统
CN203010197U (zh) * 2012-11-14 2013-06-19 天津安耐吉燃气技术有限公司 撬装式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注装置
CN203671233U (zh) * 2013-12-26 2014-06-25 四川金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加气站的lng泵阀撬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2394B (zh) 一种无泵lng加气系统及液化天然气处理方法
CN203656565U (zh) 一种无泵lng加气系统
CN102606883B (zh) 液态天然气加气站
CN102705710A (zh) 一种气液分、混输快速切换的多井轮换分离计量组合装置
US10823334B2 (en) Hydraulic pressurization device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and liquefied-compressed natural gas
US11371657B2 (en) Hydropack system
CN102913753A (zh) Lng接收站的储存和气化工程输出系统及方法
CN103161194A (zh) 施工现场废弃水井再利用施工方法
CN104633440A (zh) 一种由一个泵带多台加气机构成的lng加气站
CN104482396A (zh) 一种新型高效具有储冷功能的bog回收系统
CN202868303U (zh) Lng接收站的储存和气化工程输出系统
CN204213617U (zh) 撬装式lng两泵双机加注装置
CN204574918U (zh) 冷却塔真空上水系统
CN203604980U (zh) 六氟化硫多瓶灌装回充及自动称重装置
CN204253906U (zh) 一种新型液压阀
CN203363667U (zh) 一种氨厂槽车卸氨装置
CN104864765B (zh) 冷却塔真空上水系统
CN203907233U (zh) 加压泵站向多个站点同时输送物料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
CN203628276U (zh) 一种抽液装置
CN202562717U (zh) 阀门试压装置
CN204213618U (zh) 撬装式lng三泵四机加注装置
CN104616707A (zh) 一种用于研究堆第二停堆系统的注硼系统
CN204693024U (zh) 一种天然气压缩机二级优先顺序控制系统
CN205745445U (zh) 一种双向液控换向阀
CN204213613U (zh) 撬装式lng两泵四机加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Shen Ju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an Office Ac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