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0174B -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0174B
CN104630174B CN201310548632.7A CN201310548632A CN104630174B CN 104630174 B CN104630174 B CN 104630174B CN 201310548632 A CN201310548632 A CN 201310548632A CN 104630174 B CN104630174 B CN 104630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c
seq
amino acid
acid sequenc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86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0174A (zh
Inventor
许骏
宣姚吉
李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486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017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0213 priority patent/WO2015067161A1/zh
Priority to US15/035,105 priority patent/US1014491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630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0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0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0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16Hydrolases (3) acting on ester bonds (3.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003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living or dea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16Hydrolases (3) acting on ester bonds (3.1)
    • C12N9/18Carboxylic ester hydrolases (3.1.1)
    • C12N9/20Triglyceride splitting, e.g. by means of lip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1/00Hydrolases acting on ester bonds (3.1)
    • C12Y301/04Phosphoric diester hydrolases (3.1.4)
    • C12Y301/04003Phospholipase C (3.1.4.3)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蜡样芽胞杆菌的野生型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突变体,涉及的突变包括第63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其他氨基酸,还可以包括第20位的精氨酸至组氨酸以及第83位的丙氨酸至天冬氨酸的突变。本申请还提供了编码所述突变体的核酸分子、包含所述核酸分子的载体以及包含所述核酸分子或载体的细胞。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突变体、核酸分子载体以及细胞的用途。

Description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发明领域
本申请涉及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发明背景
脱胶是油脂精炼的重要步骤,传统的水化脱胶法经济成本高,物料能耗大,环境污染重,所以近些年来,很多工作致力于将酶法脱胶用于油脂精炼中的脱胶环节。同传统方法相比,酶法脱胶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节能减排,对生态环境污染少,在环保、经济、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油脂脱胶中所用的一种酶为磷脂酶。同其他脱胶酶相比,磷脂酶C(PLC)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例如,增加甘二酯(DAG)的得率,以及减少得油量的损失。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BC-PC-PLC)是研究较早的一种磷脂酶C。BC-PC-PLC全长为283个氨基酸,其中包含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4个氨基酸的前导肽,成熟肽为245个氨基酸(参见,例如Johansen,T.,Holm,T.,Guddal,P.H.,Sletten,K.,Haugli,F.B.,Little,C.(1988)."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thegene encoding the phosphatidylcholine-preferring phospholipase C of Bacilluscereus."Gene65(2):293-304)。
BC-PC-PLC的晶体结构已有报道,其由多个螺旋结构域组成,催化位点为55位天冬氨酸,并且含有至少三个Zn2+结合位点(参见,例如Hough.,E.,Hansen,L.K.,Birknes,B.,Jynge,K.,Hansen,S.,Hordvik,A.,Little,C.,Dodson,E.,Derewenda,Z.(1989)"High-resolution(1.5A)crystal structure of phospholipase C from Bacillus cereus."Nature.338:357-60)。BC-PC-PLC的异源表达研究较少,已有报道涉及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表达BC-PC-PLC(参见,例如Durban,M.A.,Silbersack,J.,Schweder,T.,Schauer,F.,Bornscheuer,U.T.(2007)Highlevel expression of a recombinant phospholipase C from Bacillus cereus inBacillussubtilis.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74(3):634-639;以及Seo,K.H,Rhee J.I.(2004)High-level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phospholipase C from Bacilluscereus in Pichia pastoris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Biotechnol Lett26(19):1475-1479)。
本领域中需要改进的(例如酶活性更高的)磷脂酶C。
发明概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具有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活性的多肽,所述多肽包含突变的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活性片段,其中所述突变包括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进行突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S)、丙氨酸(A)、苯丙氨酸(F)、组氨酸(H)、赖氨酸(K)、精氨酸(R)、色氨酸(W)、酪氨酸(Y)、半胱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酸(E)、甘氨酸(G)、异亮氨酸(I)、亮氨酸(L)、蛋氨酸(M)、谷氨酰胺(Q)、苏氨酸(T)或缬氨酸(V)。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S)。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突变还包括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第20位的精氨酸被组氨酸取代以及第83位的丙氨酸被天冬氨酸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选自SEQ ID No:8、14、16、18、20、22、24、26、28、30、32、34、38、40、42、44、46或48的氨基酸序列或由选自SEQ ID No:8、14、16、18、20、22、24、26、28、30、32、34、38、40、42、44、46或48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编码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多肽的核酸分子。
本申请还提供了核酸分子,其包含选自SEQ ID No:7、13、15、17、19、21、23、25、27、29、31、33、37、39、41、43、45或47的核酸序列。
本申请还提供了核酸分子,其包含SEQ ID No:11所示的核酸序列。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包含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的载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载体为表达载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载体被设计用于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中表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载体被设计用于细菌细胞、真菌细胞、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或植物细胞中表达。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包含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的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为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为细菌细胞、真菌细胞、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或植物细胞。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四方面所述的细胞产生的磷脂酶C。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编码的多肽、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编码的多肽、或第四方面所述的细胞表达出的多肽、或第五方面所述的磷脂酶C作为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用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用途为在油脂脱胶工艺中的用途。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或第四方面所述的细胞在制备脱胶酶中的用途。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获得的野生型BC-PC-PLC毕赤酵母表达菌株G15和1-3的MM-卵黄筛选平板的结果图,上方4个克隆为G15,下方6个克隆为1-3,其中菌株在30℃下培养三天。白色沉淀圈的正下方标出了对应的菌株的名称。
图2为实施例2中获得的突变株7-3-3的MM-卵黄筛选平板的结果图,其中菌株在30℃下培养2天。白色沉淀圈的正下方标出了对应的菌株的名称。
图3为实施例4中获得的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PLC-R20H的MM-卵黄筛选平板的结果图,其中菌株在30℃下培养3天。白色沉淀圈的正下方标出了对应的菌株的名称
图4为实施例4中获得的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PLC-N63S的MM-卵黄筛选平板的结果图,其中菌株在30℃下培养3天。白色沉淀圈的正下方标出了对应的菌株的名称。
图5为实施例4中获得的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PLC-A83D的MM-卵黄筛选平板的结果图,其中菌株在30℃下培养3天。白色沉淀圈的正下方标出了对应的菌株的名称。
图6为实施例4中获得的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PLC-R20HN63SA83D的MM-卵黄筛选平板的结果图,其中菌株在30℃下培养3天。白色沉淀圈的正下方标出了对应的菌株的名称。
图7显示了实施例1中获得的野生型BC-PC-PLC毕赤酵母表达菌株G15和1-3以及实施例4中获得的4个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比酶活。
图8显示了实施例1中获得的野生型BC-PC-PLC毕赤酵母表达菌株G15和1-3以及实施例4中获得的4个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摇瓶发酵液的SDS-PAGE电泳图。
图9显示了实施例6中获得的17个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摇瓶发酵液蛋白浓度。
图10显示了实施例6中获得的部分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摇瓶发酵液SDS-PAGE电泳图。
图11显示了实施例1中获得的野生型BC-PC-PLC毕赤酵母表达菌株G15和1-3,实施例6中获得的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6-6和7-6以及实施例8中获得的18个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在37℃和60℃反应条件下的比酶活。
图12和13分别显示了实施例1中获得的野生型BC-PC-PLC毕赤酵母表达菌株G15和1-3,实施例6中获得的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6-6和7-6以及实施例8中获得的18个BC-PC-PLC点突变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热稳定性。
详细描述
定义
本文中所述的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specific phosphatidylcholinephospholipase C)与磷脂酰胆碱偏好型磷脂酶C(phosphatidylcholine-preferringphospholipase C)为同义术语,并且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的。本文中使用简写PC-PLC来表示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或磷脂酰胆碱偏好型磷脂酶C。本文中使用的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一个实例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在本文中以简写BC-PC-PLC表示。应当理解,在本文中,BC-PC-PLC可表示蜡样芽胞杆菌的野生型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可也表示本申请中基于该野生型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获得的突变体。
在本文中涉及用数字表示氨基酸位置的情况中,所述数字是参照SEQ ID No:2中的氨基酸位置,SEQ ID No:2为蜡样芽胞杆菌的野生型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成熟肽的氨基酸序列。
本文中使用了国际通用的氨基酸的单字母或三字母缩写。
本文所用的术语“多肽”、“肽”和“蛋白”可互换使用,表示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氨基酸可以是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
本文所用的术语“核酸”和“多核苷酸”可互换使用,包括但不限于DNA、RNA等。核苷酸可以是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
本文中的细胞可以是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例如,但不限于细菌细胞、真菌细胞、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或植物细胞。
技术方案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了通过分子生物学中的突变筛选方法获得的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具体而言,所述磷脂酶C可以为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PC-PLC)。更具体而言,所述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可以为蜡样芽胞杆菌的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BC-PC-PLC)。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具有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活性的多肽,所述多肽包含突变的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活性片段,其中所述突变包括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进行突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丙氨酸(A)、半胱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酸(E)、苯丙氨酸(F)、甘氨酸(G)、组氨酸(H)、异亮氨酸(I)、赖氨酸(K)、亮氨酸(L)、蛋氨酸(M)、谷氨酰胺(Q)、精氨酸(R)、苏氨酸(T)、缬氨酸(V)、色氨酸(W)或酪氨酸(Y)。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S)。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突变还包括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第20位的精氨酸被组氨酸取代以及第83位的丙氨酸被天冬氨酸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选自SEQ ID No:8、14、16、18、20、22、24、26、28、30、32、34、38、40、42、44、46或48的氨基酸序列或由选自SEQ ID No:8、14、16、18、20、22、24、26、28、30、32、34、38、40、42、44、46或48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由选自SEQ ID No:8、14、16、18、20、22、24、26、28、30、32、34、38、40、42、44、46或48氨基酸序列组成,即,与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区别仅在于上文所述的第63位的氨基酸突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由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由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即,与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区别仅在于上文所述的第20位突变为组氨酸(H)、第63位突变为丝氨酸(S)和第83位突变为天冬氨酸(D)。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长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的长度大于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还包含信号肽和/或前导肽。如“发明背景”部分所述,蜡样芽胞杆菌的野生型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包含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4个氨基酸的前导肽,因此本申请的多肽也可以包含相同的或其他的信号肽和/或前导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信号肽为α因子信号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多肽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元件,例如,但不限于,用于分离和纯化的标签元件(例如组氨酸标签)、选择元件(例如基于抗生素选择或荧光选择(例如绿色荧光蛋白,GFP))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的长度小于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相关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肽可以包含突变的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活性片段,例如SEQ ID No:8、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8、40、42、44、46或4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活性片段。本文所用的术语“活性片段”表示野生型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或本申请的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突变体的一部分,该部分仍能保持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活性。蜡样芽胞杆菌的野生型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结构和功能位点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制备出保留上述突变的多肽的活性片段,例如保留功能结构域的片段。有文献报道该PLC的活性位点为Glu4、Asp55、Tyr56、Glu146、Ser64、Thr65、Phe66、Phe70、Ile80、Thr133、Asn134、Leu135、Ser143(参见,例如Hough.,E.,Hansen,L.K.,Birknes,B.,Jynge,K.,Hansen,S.,Hordvik,A.,Little,C.,Dodson,E.,Derewenda,Z.(1989)"High-resolution(1.5A)crystal structure ofphospholipase C from Bacillus cereus."Nature.338:357-60),根据该PLC的晶体结构,第8,9个α螺旋为第140-153位氨基酸和第154-157位氨基酸,第10个α螺旋为第171-186位氨基酸,所以预测的活性片段为1-170位氨基酸。
本申请还考虑到了第一方面中所述多肽的功能性变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功能性变体为保守型取代变体。“保守型取代”指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的变化,所述变化不会显著改变蛋白的活性。因此具体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型取代变”指对蛋白活性并非关键的那些氨基酸的取代,或用具有相似性质(例如酸性、碱性、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极性或非极性等)的其它氨基酸取代氨基酸,使得即便是关键氨基酸的取代也不会显著改变活性。提供功能上相似的氨基酸的保守型取代表在本领域中是熟知的。例如,下表中的6组中的每组都包括彼此为保守型取代的氨基酸:
1)丙氨酸(A)、丝氨酸(S)、苏氨酸(T);
2)天冬氨酸(D)、谷氨酸(E);
3)天冬酰胺(N)、谷氨酰胺(Q);
4)精氨酸(R)、赖氨酸(K);
5)异亮氨酸(I)、亮氨酸(L)、蛋氨酸(M)、缬氨酸(V);以及
6)苯丙氨酸(F)、酪氨酸(Y)、色氨酸(W)。
还可参阅Creighton,Proteins:Structures and Molecular Properties(蛋白:结构和分子特性),W.H.Freeman and Company,New York(2nd Ed.,199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功能性变体与母体序列(例如SEQ ID No:8、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8、40、42、44、46或4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或相似性为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或更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编码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多肽的核酸分子。本申请考虑到了由于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或不同物种对于密码子的偏好性所能获得的不同核酸分子。
本申请还提供了核酸分子,其包含选自SEQ ID No:7、13、15、17、19、21、23、25、27、29、31、33、37、39、41、43、45或47核酸序列。
本申请还提供了核酸分子,其包含SEQ ID No:11所示的核酸序列。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核酸分子不仅可以包含BC-PC-PLC成熟肽突变体的编码序列,还可以包含其他核酸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其他核酸序列为编码信号肽和/或前导肽的核酸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其他核酸序列为编码用于分离和纯化的标签元件(例如组氨酸标签)的核酸序列、编码选择元件(例如基于抗生素选择或荧光选择(例如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核酸序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其他核酸序列还可以为转录和/或翻译中所需的调控序列,例如启动子、增强子等。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包含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的载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载体为表达载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载体被设计用于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中表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载体被设计用于细菌细胞、真菌细胞、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或植物细胞中表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载体为质粒。合适的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载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并且多种母体载体都是可以商业购买的。载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多种载体。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包含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的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为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为细菌细胞、真菌细胞、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或植物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为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细胞。关于包含本申请的核酸分子的细胞,所述核酸分子可位于染色体外(例如位于载体中),也可以被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将核酸分子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以及将载体通过转化或转染引入宿主细胞中的技术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四方面所述的细胞产生的磷脂酶C。利用基因工程化宿主细胞产生目标多肽或蛋白的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编码的多肽、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编码的多肽、或第四方面所述的细胞表达出的多肽、或第五方面所述的磷脂酶C作为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用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用途为在油脂脱胶工艺中的用途。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在油脂脱胶工艺中的应用是本领已知的。磷脂酶C能够水解油中的胶质成分磷脂,生成亲水的磷酸部分和亲油的DAG,亲水部分被水带走从而去除胶质部分,DAG则增加了油的得率。例如,酶法脱胶过程为将原料油加热至60℃,加入磷脂酶C溶液,高速剪切混合后,在反应器中搅拌反应2h,随后离心分离水相及油相。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或第四方面所述的细胞在制备脱胶酶中的用途。利用多肽、核酸分子、载体或转化的细胞制备脱胶酶的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以发酵法为例,可以将分离得到的磷脂酶C序列的DNA序列通过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例如毕赤酵母),进行发酵罐大规模发酵培养,通过过滤得到发酵液,再通过超滤用相应缓冲液进行置换,以脱去发酵液中浓度较高的盐离子,再向超滤液中加入通用的稳定剂(如甘油),以及金属离子锌(以硫酸锌的形式加入)。
应当理解,以上详细描述仅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内容,而并非意图在任何方面加以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所述实施方案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化。
实施例
提供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而并非加以任何限制。
实验材料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用的主要材料如下:
1.菌株和质粒
菌株:毕赤酵母GS115(Invitrogen,货号C181-00),大肠杆菌DH5a(TAKARA,货号D9057A)。
质粒:pPIC-9k(Invitrogen,货号V17520),pAO815质粒(Invitrogen,货号V18020),pAO-PLC质粒和pAOmu-PLC质粒为本申请的发明人构建,具体请参见下文描述。
2.培养基和溶液
LB液体培养基:0.5%酵母提取物,1%胰化蛋白胨,1%NaCl,pH7.0。
LB固体培养基:在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浓度1.5%的琼脂。
YPD液体培养基:1%酵母提取物,2%蛋白胨,2%葡萄糖。
YPD固体培养基:在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浓度2%的琼脂。
MGYS固体培养基:1.34%酵母氮源碱(YNB)(含硫酸铵、不含氨基酸),1%甘油,1M山梨醇,4×10-5%D-生物素,2%琼脂。
MM-卵黄筛选培养基:1.34%酵母氮源碱(YNB)(含硫酸铵、不含氨基酸),4×10-5%D-生物素,0.5%甲醇(灭菌后加入),2%卵黄液,2%琼脂。
卵黄液制备:取鲜鸡蛋一枚,用75%酒精擦拭消毒,用消毒的镊子敲开蛋壳使蛋清流出,用无菌水冲洗蛋黄两遍,加入装有8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混合均匀得到20%的卵黄液。
BMGY液体培养基:1%酵母提取物,2%蛋白胨,1.34%酵母氮源碱(YNB)(含硫酸铵、不含氨基酸),1%甘油,4×10-5%D-生物素,0.1M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pH6.0)。
BMMY液体培养基:1%酵母提取物,2%蛋白胨,1.34%酵母氮源碱(YNB)(含硫酸铵、不含氨基酸),0.5%甲醇(灭菌后加入),4×10-5%D-生物素(灭菌后加入),0.1M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pH6.0)。
3.钼蓝法检测PLC活力所用试剂:
PLC反应液:0.5%大豆磷脂,25mM Tris-HCl pH7.5,5mM CaCl2
CIAP反应液:50mM Tris-HCl pH9.0,10mM MgCl2,1U CIAP(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钼蓝显色反应液:100μl CIAP反应物,0.2%抗坏血酸,0.1%钼酸铵(用30%H2SO4配制)
4.蛋白浓度检测试剂:
改良型Bradford法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5.酶:
限制性内切酶HindIII,EcoRI,AatII(购自纽英伦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PCR酶:TaKaRa Taq,HS DNA聚合酶(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T4DNA连接酶(购自富酶泰斯有限公司)
实施例1:野生型BC-PC-PLC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构建
根据蜡样芽孢杆菌的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成熟肽序列(PDB ID:1AH7)以及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设计得到BC-PC-PLC的DNA序列(SEQ ID No:1),并在其前端融合α因子信号肽序列(其DNA序列来源于商品化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SEQ ID No:3中第8-274位)以及毕赤酵母的Kozak序列(SEQ ID No:3中第1-7位),最终得到α-BC-PC-PLC DNA序列(SEQ ID No:3)。
将α-BC-PC-PLC DNA序列提供给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进行全基因合成,得到含α-BC-PC-PLC DNA序列的克隆载体pGEM-T-PLC。以此载体为模板,使用HSDNA聚合酶和引物对AmPLC-3/AmPLC-4,通过PCR扩增得到PLC片段。
以pPIC-9k表达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AmPLC-1/AmPLC-2,通过PCR扩增得到AOX1启动子片段(PAOX1)。
通过重叠PCR,利用引物对AmPLC-1/AmPLC-4和HS DNA聚合酶,得到PAOX1+PLC融合片段。
利用AatII和EcoRI酶切位点将PAOX1+PLC融合片段克隆至pAO815载体中,得到表达载体pAO-PLC。将pAO-PLC用SalI线性化,凝胶回收到约8.5kb片段。利用LiAC法制备毕赤酵母GS115菌株的感受态细胞,通过电转化将线性化的pAO-PLC片段转化入GS115感受态细胞。将转化物接种于MGYS平板上,30℃培养3天。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将其悬浮于5μl无菌水中。取0.5μl接种于MM-卵黄筛选平板上。30℃培养3天后,观察在菌体周围可看到白色沉淀圈的阳性克隆。表达的磷酸酶C能将卵磷脂分解为磷脂酰胆碱与非水溶性甘油二酸酯,MM-卵黄筛选平板菌落周围出现的白色沉底圈属于上述反应。菌落的磷脂酶C分泌量多或者分泌的磷脂酶C比酶活高,则菌落周围形成的白色沉淀圈相对较大。
筛选得到两株阳性菌株,如图1所示,分别指定为G15和1-3,G15的白色沉淀圈较小,1-3的白色沉淀圈较大。
实施例2:BC-PC-PLC突变体文库构建及筛选
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AmPLC-1/AOXH-2,通过PCR扩增得到约900bp片段。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AOXH-3/AmPLC-4,通过PCR扩增得到约1.1kb片段,以前两步PCR得到的约900bp片段和约1.1kb片段混合作为第三步PCR的模板,使用引物对AmPLC-1/AmPLC-4和HS DNA聚合酶,通过PCR扩增得到约1.9kb片段。
将该约1.9kb片段通过AatII和EcoRI酶切位点克隆至pAO-PLC中,得到pmAO-PLC。在pmAO-PLC中,pAO-PLC中的一个HindIII酶切位点被进行了突变,从而只保留位于BC-PC-PLC序列5’端的一个HindIII酶切位点,从而能使用HindIII和EcoRI将BC-PC-PLC的突变片段克隆至pmAO-PLC。
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TaKaRa Taq酶和引物对EPPLC-1/EPPLC-2进行易错PCR(在PCR时额外添加0.3mM的MnCl2),得到大小为约755bp的突变扩增子片段集合。通过HindIII和EcoRI酶切位点将得到的片段克隆至pmAO-PLC,并将得到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菌株,一共得到1×104个BC-PC-PLC突变体。
将每1×103个BC-PC-PLC突变体用2ml的无菌水洗至8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含100μg/ml氨苄青霉素),37℃培养4h。抽提质粒,用SalI进行线性化,回收约8.5kb的片段。取500ng载体(使用尽量少的DNA,保证大多数阳性转化子含单拷贝PLC基因),用电转化法将载体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菌株的感受态细胞中。将转化物接种于MGYS平板上,30℃培养3天,得到BC-PC-PLC的毕赤酵母突变体文库。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将其悬浮于5μl无菌水中,取0.5μl接种于MM-卵黄筛选平板上。以G15为对照,比较突变体和G15中白色沉淀圈的大小。最终筛选得到一株白色沉淀圈比G15大的突变体菌株,指定为7-3-3,如图2所示。
实施例3:BC-PC-PLC突变体序列分析
将7-3-3菌株接种于3ml YPD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过夜,抽提基因组DNA。以7-3-3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AOX1-5/AOX1-3进行PCR扩增,得到7-3-3菌株中BC-PC-PLC的DNA序列。将得到的序列送往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用引物对AOX1-5/AOX1-3进行测序。7-3-3的BC-PC-PLC的DNA测序结果如SEQ ID No:4所示。经过比对发现,与SEQ ID No:3相比,SEQ ID No:4中有7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包括三个有义突变,分别是第59位的G突变为A,使得第20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CGT→CAT);第188位A突变为G,使得第63位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AAC→AGC);第248位C突变为A,使得第83位丙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GCC→GAC)。
实施例4:BC-PC-PLC单点突变体毕赤酵母表达菌株构建及筛选
实施例4.1:PLC-R20H的构建及筛选
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EPPLC-1/20RH-2,通过PCR扩增得到约78bp片段。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20RH-3/EPPLC-2,通过PCR扩增得到约707bp片段。再以前两步PCR得到的约78bp片段和约707bp片段混合作为第三步PCR的模板,使用引物对EPPLC-1/EPPLC-2和HS DNA聚合酶,通过PCR扩增得到约755bp片段。
将该约755bp片段通过HindIII和EcoRI酶切位点克隆至pmAO-PLC中,得到pmAO-PLC-R20H载体。将pmAO-PLC-R20H用SalI线性化,凝胶回收8.5kb片段。利用LiAC法制备毕赤酵母GS115菌株的感受态细胞,再通过电转化将500ng线性化的pmAO-PLC-R20H转化至GS115感受态细胞。将转化物接种于MGYS平板上,30℃培养3天。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将其悬浮于5μl无菌水中,取0.5μl接种于MM-卵黄筛选平板上。以G15和1-3为对照,比较突变体和G15及1-3白色沉淀圈的大小,如图3所示。在筛选平板上没有白色沉淀圈的为阴性克隆,即该克隆的基因组中未成功转入PLC基因片段。在挑选用于后续实验的突变体阳性克隆时,首选确定所有阳性克隆中比例最大且白色沉淀圈大小相同或相近的那些克隆,然后从中随机挑选一个指定为用于后续实验的PLC-R20H。这样挑选的突变体克隆往往含有单拷贝的PLC基因,便于减少表达量差异对酶活比较的影响。
实施例4.2:PLC-N63S的构建及筛选
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EPPLC-1/63NS-2,通过PCR扩增得到约207bp片段。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63NS-3/EPPLC-2,通过PCR扩增得到约576bp片段。再以前两步PCR得到的约207bp片段和约576bp片段混合作为第三步PCR的模板,使用引物对EPPLC-1/EPPLC-2和HS DNA聚合酶,通过PCR扩增得到约755bp片段。
将该约755bp片段通过HindIII和EcoRI酶切位点克隆至pmAO-PLC中,得到pmAO-PLC-N63S载体,将pmAO-PLC-N63S用SalI线性化,凝胶回收8.5kb片段。利用LiAC法制备毕赤酵母GS115菌株的感受态细胞,再通过电转化将500ng线性化的pmAO-PLC-N63S转化GS115感受态细胞。将转化物接种于MGYS平板上,30℃培养3天。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将其悬浮于5μl无菌水中,取0.5μl接种于MM-卵黄筛选平板上。以G15和1-3为对照,比较突变体和G15及1-3白色沉淀圈的大小,如图4所示。如实施例4.1中所述,选取用于后续实验的突变体阳性克隆PLC-N63S。
实施例4.3:PLC-A83D的构建及筛选
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EPPLC-1/83AD-2,通过PCR扩增得到约266bp片段。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83AD-3/EPPLC-2,通过PCR扩增得到约520bp片段。再以前两步PCR得到的约266bp片段和约502bp片段混合作为第三步PCR的模板,使用引物对EPPLC-1/EPPLC-2和HS DNA聚合酶,通过PCR扩增得到约755bp片段。
将该约755bp片段通过HindIII和EcoRI酶切位点克隆至pmAO-PLC中,得到pmAO-PLC-A83S载体。将pmAO-PLC-A83S用SalI线性化,凝胶回收8.5kb片段。利用LiAC法制备毕赤酵母GS115菌株的感受态细胞,再通过电转化将500ng线性化的pmAO-PLC-A83D转化至GS115感受态细胞。将转化物接种于MGYS平板上,30℃培养3天。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将其悬浮于5μl无菌水中,取0.5μl接种于MM-卵黄筛选平板上。以G15和1-3为对照,比较突变体和G15及1-3白色沉淀圈的大小,如图5所示。如实施例4.1中所述,选取用于后续实验的突变体阳性克隆PLC-A83D。
实施例4.4:PLC-R20HN63SA83D的构建及筛选
以7-3-3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EPPLC-1/EPPLC-2,通过PCR扩增得到约755bp片段。
将该片段通过HindIII和EcoRI克隆至pmAO-PLC中,得到pmAO-PLC-R20HN63SA83D载体。将pmAO-PLC-R20HN63SA83D用SalI线性化,凝胶回收8.5kb片段。利用LiAC法制备毕赤酵母GS115菌株的感受态细胞,再通过电转化将500ng线性化的pmAO-PLC-R20HN63SA83D转化至GS115感受态细胞。将转化物接种于MGYS平板上,30℃培养3天。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将其悬浮于5μl无菌水中,取0.5μl接种于MM-卵黄筛选平板上。以G15和1-3为对照,比较突变体和G15及1-3白色沉淀圈的大小,如图6所示。如实施例4.1中所述,选取用于后续实验的突变体阳性克隆PLC-R20HN63SA83D。
PLC-N63S突变体在筛选平板上的白色沉淀圈基本与PLC-R20HN63SA83D克隆的白色沉淀圈相当,并且明显比G15和1-3的白色沉淀圈更大。PLC-R20H和PLC-A83D突变体在白色沉淀圈上的大小基本与G15和1-3的白色沉淀圈大小相当。从而证实:第63位氨基酸从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能够使BC-PC-PLC的酶活力提高。
实施例5:BC-PC-PLC突变体菌株的摇瓶发酵
取G15、1-3、PLC-R20H、PLC-N63S、PLC-A83D和PLC-R20HN63SA83D菌株,先在液体YPD中活化,然后接种于BMGY培养基中,在30℃下,220rpm振荡培养过夜。将培养物转至BMMY培养基中,初始OD600为6。
首先,用2%甲醇进行诱导,在24h和32h后各补加1%甲醇,48h和56h后各补加1%甲醇,72h取样。将获得的样品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的超滤管进行超滤脱盐。将处理后的样品加入缓冲液中(20mM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6.6),30%甘油,0.3%ZnSO4·7H2O)。
取10μl发酵液至190μl PLC反应液(含0.5%大豆磷脂,25mM Tris-HCl pH7.5,5mMCaCl2)中,37℃振荡孵育30min。孵育后,加入100μl氯仿振荡混匀,12000rpm离心2min。取80μl上清,加入20μl CIAP反应液(含50mM Tris-HCl pH9.0,10mM MgCl2,1U CIAP),37℃振荡孵育1h。
孵育后,取25μl反应物,加入975μl钼蓝显色液(含0.2%抗坏血酸,0.1%钼酸铵),37℃振荡孵育10min。在700nm波长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得到各个发酵液样品的PLC活力。用Bradford试剂测定G15、1-3、PLC-R20H、PLC-N63S、PLC-A83D和PLC-R20HN63SA83D菌株的摇瓶发酵液的蛋白浓度,从而得出:G15、1-3、PLC-R20H、PLC-N63S、PLC-A83D和PLC-R20HN63SA83D的比酶活。如图7所示,PLC-N63S和PLC-R20HN63SA83D的比酶活是野生型的约4倍,PLC-R20H和PLC-A83D的比酶活与野生型相当,证明第63位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是比酶活提高的关键突变位点。
将G15、1-3、PLC-R20H、PLC-N63S、PLC-A83D和PLC-R20HN63SA83D菌株的摇瓶发酵液的蛋白量调至相同量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如图8所示。PLC-N63S PLC蛋白条带强度略少于G15的PLC蛋白条带强,因此PLC-N63S的比酶活至少是G15的4倍。
实施例6:PLC-N63S和PLC-R20HN63SA83D高产菌株构建及摇瓶发酵
将pmAO-PLC-N63S和pmAO-PLC-R20HN63SA83D用SalI线性化,凝胶回收约8.5kb片段。利用LiAC法制备毕赤酵母GS115菌株的感受态细胞,再通过电转化将2μg线性化的pmAO-PLC-R20HN63SA83D转化至GS115感受态细胞。将转化物接种于MGYS平板上,30℃培养3天。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将其悬浮于5μl无菌水中,取0.5μl接种于MM-卵黄筛选平板上。从100个PLC-N63S转化子中挑出11个白色沉淀圈最大的转化子,命名为6-1至6-11。同样,从100个PLC-R20HN63SA83D转化子中挑出6个白色沉淀圈最大的转化子,命名为7-1至7-6。
取6-1至6-11和7-1至7-6菌株,先在液体YPD中活化,然后接种于BMGY培养基中,在30℃下,220rpm振荡培养过夜。将培养物转至BMMY培养基中,初始OD600为6。
首先,用2%甲醇进行诱导,在24h和32h后各补加1%甲醇,48h和56h后各补加1%甲醇,72h取样。将获得的样品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的超滤管进行超滤脱盐。将处理后的样品加入缓冲液中(20mM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6.6),30%甘油,0.3%ZnSO4·7H2O)。
用Bradford试剂测定6-1至6-11和7-1至7-6菌株的摇瓶发酵液的蛋白浓度,结果如图9所示。
在6-1至6-11菌株中发酵液蛋白浓度最高的是6-6菌株,发酵液蛋白浓度为0.108mg/ml,而7-1至7-6中发酵液蛋白浓度最高的是7-6菌株,发酵液蛋白浓度为0.238mg/ml。取两种菌株中蛋白浓度较高的几株菌进行SDS-PAGE电泳,比较PLC目的条带蛋白量,结果如图10所示,7-5和7-6的PLC目的条带强度高于6-2、6-3、6-6、6-9、6-11的PLC目的条带量。从而说明PLC-R20HN63SA83D突变体中的R20H和A83D突变有助于提高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
实施例7:BC-PC-PLC第63位氨基酸饱和突变
将BC-PC-PLC第63位天冬酰胺分别突变为丙氨酸(A),半胱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酸(E),苯丙氨酸(F),甘氨酸(G),组氨酸(H),异亮氨酸(I),赖氨酸(K),亮氨酸(L),甲硫氨酸(M),脯氨酸(P),谷氨酰胺(Q),精氨酸(R),苏氨酸(T),结氨酸(V),色氨酸(W)和酪氨酸(Y)。
简单而言,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EPPLC-1/63X-2(X代表上述18种氨基酸的单字母简写),通过PCR扩增得到约207bp片段。以pAO-PLC载体为模板,使用HS DNA聚合酶和引物对63X-3/EPPLC-2,通过PCR扩增得到约576bp片段。再以前两步PCR得到的约207bp片段和约576bp片段混合作为第三步PCR的模板,使用引物对EPPLC-1/EPPLC-2和HS DNA聚合酶,通过PCR扩增得到约755bp片段。
将得到的18个约755bp片段分别通过HindIII和EcoRI酶切位点克隆至pmAO-PLC中,得到18种pmAO-PLC-N63X载体,将18种pmAO-PLC-N63X载体用SalI线性化,凝胶回收8.5kb片段。利用LiAC法制备毕赤酵母GS115菌株的感受态细胞,再通过电转化将500ng线性化的18种pmAO-PLC-N63X分别转化GS115感受态细胞。将转化物接种于MGYS平板上,30℃培养3天。挑取平板上的单克隆,将其悬浮于5μl无菌水中,取0.5μl接种于MM-卵黄筛选平板上。以G15和1-3为对照,比较突变体和G15及1-3白色沉淀圈的大小。如实施例4.1中所述,选取用于后续实验的突变体阳性克隆PLC-N63X。其中PLC-N63P,即第63位氨基酸突变为脯氨酸的突变体无白色沉淀圈形成,表明该突变使PLC失活。
实施例8:BC-PC-PLC饱和突变体菌株的摇瓶发酵酶活及热稳定性
取G15、1-3、6-6、7-6、PLC-N63A、PLC-N63C、PLC-N63D、PLC-N63E、PLC-N63F、PLC-N63G、PLC-N63H、PLC-N63I、PLC-N63K、PLC-N63L、PLC-N63M、PLC-N63P、PLC-N63Q、PLC-N63R、PLC-N63T、PLC-N63V、PLC-N63W、PLC-N63Y先在液体YPD中活化,然后接种于BMGY培养基中,在30℃下,220rpm振荡培养过夜。将培养物转至BMMY培养基中,初始OD600为6。
首先,用2%甲醇进行诱导,在24h和32h后各补加1%甲醇,48h和56h后各补加1%甲醇,72h取样。将获得的样品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的超滤管进行超滤脱盐。将处理后的样品加入缓冲液中(20mM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6.6),30%甘油,0.3%ZnSO4·7H2O)。
取10μl发酵液至190μl PLC反应液(含0.5%大豆磷脂,25mM Tris-HCl pH7.5,5mMCaCl2)中,37℃或者60℃振荡孵育30min。孵育后,加入100μl氯仿振荡混匀,12000rpm离心2min。取80μl上清,加入20μl CIAP反应液(含50mM Tris-HCl pH9.0,10mM MgCl2,1UCIAP),37℃振荡孵育1h。
孵育后,取25μl反应物,加入975μl钼蓝显色液(含0.2%抗坏血酸,0.1%钼酸铵),37℃振荡孵育10min。在700nm波长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得到各个发酵液样品的PLC活力。
用Bradford试剂测定G15、1-3、6-6(PLC-N63S)、7-6、PLC-N63A、PLC-N63C、PLC-N63D、PLC-N63E、PLC-N63F、PLC-N63G、PLC-N63H、PLC-N63I、PLC-N63K、PLC-N63L、PLC-N63M、PLC-N63P、PLC-N63Q、PLC-N63R、PLC-N63T、PLC-N63V、PLC-N63W、PLC-N63Y发酵液蛋白浓度。
从而得到各个突变体的在37℃和60℃反应的比酶活,如图11所示,从图中可知,在37℃反应时,PLC-N63P几乎没有活性,PLC-N63C、PLC-N63D、PLC-N63E和PLC-N63I比酶活提高效果不明显外,其余突变体的比酶活均比野生型提高1倍以上,其中PLC-N63S、PLC-N63A、PLC-N63F、PLC-N63H、PLC-N63K、PLC-N63R、PLC-N63T、PLC-N63W和PLC-N63Y的比酶活是野生型的4倍以上。
在60℃反应时,PLC-N63P几乎没有活性,PLC-N63D和PLC-N63I比酶活提高效果不明显外,其余突变体的比酶活均比野生型提高1倍以上,其中PLC-N63S、PLC-N63A、PLC-N63F、PLC-N63H、PLC-N63K、PLC-N63R、PLC-N63W和PLC-N63Y的比酶活是野生型的6倍以上。
野生型在60℃反应时的比酶活是在37℃反应时的1.5倍,而突变体PLC-N63S、PLC-N63A、PLC-N63C、PLC-N63D、PLC-N63E、PLC-N63F、PLC-N63G、PLC-N63H、PLC-N63I、PLC-N63K、PLC-N63L、PLC-N63M、PLC-N63R、PLC-N63V、PLC-N63W和PLC-N63Y在60℃反应时的比酶活是在37℃反应时的2倍以上。说明突变体PLC-N63S、PLC-N63A、PLC-N63C、PLC-N63D、PLC-N63E、PLC-N63F、PLC-N63G、PLC-N63H、PLC-N63I、PLC-N63K、PLC-N63L、PLC-N63M、PLC-N63R、PLC-N63V、PLC-N63W和PLC-N63Y比野生型更适合在60℃进行反应。
将所有发酵液在90℃的条件下孵育1h后,分别在37℃和60℃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经过90℃处理后的比酶活。如图12所示,突变体PLC-N63F、PLC-N63W和PLC-N63Y经过在90℃的条件下处理1h后在37℃反应均仍然保留50%的活力,而野生型和其余突变体的比酶活大大降低。如图13所示,突变体PLC-N63F、PLC-N63W和PLC-N63Y经过在90℃的条件下处理1h后在60℃反应均仍然保持有30%的活力,而野生型和其余突变体的比酶活大大降低。说明PLC-N63F、PLC-N63W和PLC-N63Y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由以上实施例可见,BC-PC-PLC的第63位氨基酸由天冬酰胺突变为丙氨酸(A),苯丙氨酸(F),甘氨酸(G),组氨酸(H),异亮氨酸(I),赖氨酸(K),亮氨酸(L),甲硫氨酸(M),谷氨酰胺(Q),精氨酸(R),苏氨酸(T),丝氨酸(S),结氨酸(V),色氨酸(W)和酪氨酸(Y)后,37℃和60℃的比酶活比野生型有2倍以上的提高。突变为苯丙氨酸(F),色氨酸(W)和酪氨酸(Y)后突变体变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过在90℃的条件下处理1h后,37℃反应时的比酶活均能保留约50%,60℃反应时的比酶活均能保留约30%,优于野生型和其他突变体。此外BC-PC-PLC的第20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以及第83位的丙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能够使得第63位氨基酸由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时的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提高。
序列描述
SEQ ID No:1:野生型BC-PC-PLC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2:野生型BC-PC-PLC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人工合成的a-BC-PC-PLC DNA序列;
SEQ ID No:4:BC-PC-PLC突变体7-3-3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5:突变体PLC-R20H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6:突变体PLC-R20H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7:突变体PLC-N63S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8:突变体PLC-N63S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9:突变体PLC-A83D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10:突变体PLC-A83D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1:PLC-R20HN63SA83D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12:PLC-R20HN63SA83D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3:PLC-N63A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14:PLC-N63A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5:PLC-N63C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16:PLC-N63C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7:PLC-N63D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18:PLC-N63D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9:PLC-N63E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20:PLC-N63E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1:PLC-N63F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22:PLC-N63F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3:PLC-N63G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24:PLC-N63G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5:PLC-N63H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26:PLC-N63H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7:PLC-N63I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28:PLC-N63I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9:PLC-N63K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30:PLC-N63K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1:PLC-N63L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32:PLC-N63L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3:PLC-N63M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34:PLC-N63M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5:PLC-N63P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36:PLC-N63P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7:PLC-N63Q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38:PLC-N63Q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9:PLC-N63R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40:PLC-N63R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41:PLC-N63T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42:PLC-N63T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43:PLC-N63V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44:PLC-N63V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45:PLC-N63W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46:PLC-N63W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47:PLC-N63Y DNA编码序列;
SEQ ID No:48:PLC-N63Y氨基酸序列。
引物序列列表
引物名称(SEQ ID No) 引物序列5’-3’
AmPLC-1(SEQ ID No:49) CCGGACGTCGCTAGCAGATCTAACATCCAAAGACG
AmPLC-2(SEQ ID No:50) TCATCGTTTCGCCTAGGATCCTTCGAATAATTAGTTG
AmPLC-3(SEQ ID No:51) GATCCTAGGCGAAACGATGAGATTTCCTTC
AmPLC-4(SEQ ID No:52) CCGGAATTCTTACCTGTCACCGTAAG
AOXH-2(SEQ ID No:53) GTTAAAATCAAAACGTTGTCAATTGGAACCAGTCG
AOXH-3(SEQ ID No:54) CCAATTGACAACGTTGATTTTAACGACTTTTAACGACAAC
AOX1-5(SEQ ID No:55) CGACTGGTTCCAATTGACAACG
AOX1-3(SEQ ID No:56) GGCAAATGGCATTCTGACATCCTC
EPPLC-1(SEQ ID No:57) CCCAAGCTTGGTCAGCTGAGGAC
EPPLC-2(SEQ ID No:58) CCGGAATTCTTACCTGTCACCGTA
20RH-2(SEQ ID No:59) TATCAATGGCATGGTTCACGATCCATAAGTGAC
20RH-3(SEQ ID No:60) GGATCGTGAACCATGCCATTGATATAATGTCTAGG
63NS-2(SEQ ID No:61) CGAAGGTACTGCT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NS-3(SEQ ID No:62) CTATTACGATAGC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83AD-2(SEQ ID No:63) CTTAGCTTGCTTGTCGAATGGGATATATGTCTTTCCG
83AD-3(SEQ ID No:64) ATCCCATTCGACAAGCAAGCTAAGGAGACTG
63A-2(SEQ ID No:65) CGAAGGTACTGGC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A-3(SEQ ID No:66) CTATTACGATGCCAGTACCTTCGCTTCTCAC
63C-2(SEQ ID No:67) CGAAGGTACTGCA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C-3(SEQ ID No:68) CTATTACGATTGCAGTACCTTCGCTTCTCAC
63D-2(SEQ ID No:69) CGAAGGTACTGTC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D-3(SEQ ID No:70) CTATTACGATGACAGTACCTTCGCTTCTCAC
63E-2(SEQ ID No:71) CGAAGGTACTCTC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E-3(SEQ ID No:72) CTATTACGATGAG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63F-2(SEQ ID No:73) CGAAGGTACTGAA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F-3(SEQ ID No:74) CTATTACGATTTCAGTACCTTCGCTTCTCAC
63G-2(SEQ ID No:75) CGAAGGTACTACC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G-3(SEQ ID No:76) CTATTACGATGGT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63H-2(SEQ ID No:77) CGAAGGTACTGTG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H-3(SEQ ID No:78) CTATTACGATCACAGTACCTTCGCTTCTCAC
63I-2(SEQ ID No:79) CGAAGGTACTGAT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I-3(SEQ ID No:80) CTATTACGATATCAGTACCTTCGCTTCTCAC
63K-2(SEQ ID No:81) CGAAGGTACTCTT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K-3(SEQ ID No:82) CTATTACGATAAG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63L-2(SEQ ID No:83) CGAAGGTACTCAA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L-3(SEQ ID No:84) CTATTACGATTTG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63M-2(SEQ ID No:85) CGAAGGTACTCAT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M-3(SEQ ID No:86) CTATTACGATATG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63P-2(SEQ ID No:87) CGAAGGTACTTGG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P-3(SEQ ID No:88) CTATTACGATCCA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63Q-2(SEQ ID No:89) CGAAGGTACTTTG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Q-3(SEQ ID No:90) CTATTACGATCAA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63R-2(SEQ ID No:91) CGAAGGTACTTCT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R-3(SEQ ID No:92) CTATTACGATAGA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63T-2(SEQ ID No:93) CGAAGGTACTGGT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T-3(SEQ ID No:94) CTATTACGATACCAGTACCTTCGCTTCTCAC
63V-2(SEQ ID No:95) CGAAGGTACTGAC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V-3(SEQ ID No:96) CTATTACGATGTCAGTACCTTCGCTTCTCAC
63W-2(SEQ ID No:97) CGAAGGTACTCCA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W-3(SEQ ID No:98) CTATTACGATTGGAGTACCTTCGCTTCTCACTTTTAC
63Y-2(SEQ ID No:99) CGAAGGTACTGTAATCGTAATAGGGGTTTTCATAATC
63Y-3(SEQ ID No:100) CTATTACGATTACAGTACCTTCGCTTCTCAC

Claims (21)

1.具有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活性的多肽,所述多肽由突变的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其中所述突变为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S)、丙氨酸(A)、苯丙氨酸(F)、组氨酸(H)、赖氨酸(K)、精氨酸(R)、色氨酸(W)、酪氨酸(Y)、半胱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酸(E)、甘氨酸(G)、异亮氨酸(I)、亮氨酸(L)、蛋氨酸(M)、谷氨酰胺(Q)、苏氨酸(T)或缬氨酸(V)。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由选自SEQ ID No:8、14、16、18、20、22、24、26、28、30、32、34、38、40、42、44、46或48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3.具有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活性的多肽,所述多肽由突变的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其中所述突变为:
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S)、丙氨酸(A)、苯丙氨酸(F)、组氨酸(H)、赖氨酸(K)、精氨酸(R)、色氨酸(W)、酪氨酸(Y)、半胱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酸(E)、甘氨酸(G)、异亮氨酸(I)、亮氨酸(L)、蛋氨酸(M)、谷氨酰胺(Q)、苏氨酸(T)或缬氨酸(V);
将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第20位的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以及
将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第83位的丙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其中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由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5.编码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的核酸分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由选自SEQ ID No:7、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7、39、41、43、45或47的核酸序列组成。
7.包含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核酸分子的载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为表达载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被设计用于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中表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被设计用于细菌细胞、真菌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或植物细胞中表达。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被设计用于酵母细胞中表达。
12.包含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的细胞。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细胞,其为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细胞,其为细菌细胞、真菌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或植物细胞。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细胞,其为酵母细胞。
16.使用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产生的磷脂酶C。
17.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或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核酸分子编码的多肽、或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编码的多肽、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磷脂酶C作为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用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用途为在油脂脱胶工艺中的用途。
19.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或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或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在制备脱胶酶中的用途。
20.具有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活性的多肽,所述多肽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由突变的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其中所述突变为将SEQ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S)、丙氨酸(A)、苯丙氨酸(F)、组氨酸(H)、赖氨酸(K)、精氨酸(R)、色氨酸(W)、酪氨酸(Y)、半胱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酸(E)、甘氨酸(G)、异亮氨酸(I)、亮氨酸(L)、蛋氨酸(M)、谷氨酰胺(Q)、苏氨酸(T)或缬氨酸(V);
所述第二部分选自信号肽、前导肽、用于分离和纯化的标签元件、选择元件。
21.具有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活性的多肽,所述多肽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由突变的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其中所述突变为:
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63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S)、丙氨酸(A)、苯丙氨酸(F)、组氨酸(H)、赖氨酸(K)、精氨酸(R)、色氨酸(W)、酪氨酸(Y)、半胱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酸(E)、甘氨酸(G)、异亮氨酸(I)、亮氨酸(L)、蛋氨酸(M)、谷氨酰胺(Q)、苏氨酸(T)或缬氨酸(V),
将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第20位的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以及
将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第83位的丙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
所述第二部分选自信号肽、前导肽、用于分离和纯化的标签元件、选择元件。
CN201310548632.7A 2013-11-07 2013-11-07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Active CN104630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8632.7A CN104630174B (zh) 2013-11-07 2013-11-07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PCT/CN2014/090213 WO2015067161A1 (zh) 2013-11-07 2014-11-04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US15/035,105 US10144919B2 (en) 2013-11-07 2014-11-04 Phospholipase C mutant and us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8632.7A CN104630174B (zh) 2013-11-07 2013-11-07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0174A CN104630174A (zh) 2015-05-20
CN104630174B true CN104630174B (zh) 2019-09-27

Family

ID=5304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8632.7A Active CN104630174B (zh) 2013-11-07 2013-11-07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4919B2 (zh)
CN (1) CN104630174B (zh)
WO (1) WO20150671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0174B (zh) * 2013-11-07 2019-09-2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CN106884009A (zh) 2015-12-16 2017-06-23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高效的不依赖锌离子的磷脂酶c突变体
CN110088287A (zh) * 2016-10-17 2019-08-02 诺维信公司 在乙醇发酵过程中减少泡沫的方法
CN108118039B (zh) * 2016-11-28 2022-10-04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磷脂酶c突变体
CN109321546B (zh) 2017-12-12 2021-08-31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磷脂酶c及其编码基因
CN111378633B (zh) * 2018-12-28 2024-03-29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酶活的磷脂酶c突变体
CN112899178B (zh) * 2021-02-02 2021-11-19 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产磷脂酶D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在sdLDL-C检测试剂盒开发中的应用
CN113215130B (zh) * 2021-05-11 2022-12-06 集美大学 磷脂酶c突变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23225459A2 (en) 2022-05-14 2023-11-23 Novozymes A/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treating, supressing and/or eliminating phytopathogenic infestations and infectio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0103A2 (en) * 2004-11-29 2007-05-03 Phyllom Llc Recombinant bacteria without selection marker
CN102712671A (zh) * 2009-10-16 2012-10-03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磷脂酶、编码其的核酸以及制备和使用它们的方法
EP2478112B1 (fr) * 2009-09-18 2013-06-26 Biomérieux Procede d'identification de bacteries du groupe bacillus cereus
CN103314091A (zh) * 2010-11-12 2013-09-18 诺维信公司 具有磷脂酶c活性的多肽及其编码多核苷酸
CN104630174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79667A2 (en) * 2000-12-05 2004-01-14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highly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heterologous proteins in yeast
US7226771B2 (en) * 2002-04-19 2007-06-05 Diversa Corporation Phospholipases, nucleic acids encoding them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
CN102206616A (zh) 2011-01-20 2011-10-05 江南大学 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磷脂酶c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0103A2 (en) * 2004-11-29 2007-05-03 Phyllom Llc Recombinant bacteria without selection marker
EP2478112B1 (fr) * 2009-09-18 2013-06-26 Biomérieux Procede d'identification de bacteries du groupe bacillus cereus
CN102712671A (zh) * 2009-10-16 2012-10-03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磷脂酶、编码其的核酸以及制备和使用它们的方法
CN103314091A (zh) * 2010-11-12 2013-09-18 诺维信公司 具有磷脂酶c活性的多肽及其编码多核苷酸
CN104630174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the gene encoding the phosphatidylcholine-preferring phospholipase C of Bacillus cereus;Johansen,T. et al;《Gene 》;19881231;第65卷(第2期);293-304 *
High-resolution(1.5A)crystal structure of phospholipase C from Bacillus cereus;Derewenda,Z. et al;《Nature》;19891231;第338卷;357-36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0174A (zh) 2015-05-20
US20160362665A1 (en) 2016-12-15
US10144919B2 (en) 2018-12-04
WO2015067161A1 (zh) 2015-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0174B (zh) 磷脂酶c突变体及其用途
CN109576244B (zh) 一种新型脂肪酶及其制备与应用
EP3392336B1 (en) Efficient phospholipase c mutant that does not rely on zinc ions
CN107075451A (zh) 丝状真菌双重突变体宿主细胞
CN109593746A (zh) 一种催化性能提高的角蛋白酶突变体及应用
CN109022438B (zh) 一种角蛋白酶异源表达的启动子及其应用
CN107312094A (zh) 一种杂合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84899B (zh) 一种真菌来源的酸性蛋白酶g412及其基因和应用
CN108118039B (zh) 一种磷脂酶c突变体
CN111004785A (zh) 一种酪氨酸酶蛋白序列及其在制备酪氨酸酶中的应用
CN107988190B (zh) 一种酸性蛋白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10093338A (zh) 海带γ型碳酸酐酶基因Sjγ-CA2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CN106635941B (zh) 一种来源于Aquifex aeolicus菌株的嗜热酯酶及其功能验证
KR101567308B1 (ko) 미세조류의 바이오매스와 지질 생산성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한 재조합 벡터 및 이의 용도
CN115433728A (zh) 一种羽叶丁香倍半萜合酶及其应用
CN109321546B (zh) 磷脂酶c及其编码基因
CN113736806B (zh) 提高海洋微拟球藻油脂合成的基因及其用途
CN106459940B (zh) 新型过氧化氢酶信号序列及利用其的过氧化氢酶表达方法
CN111117980B (zh) 一种南极土壤来源的酯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16732002A (zh) 一种耐受表面活性剂的脂肪酶变体及其应用
CN108753810B (zh) 一种转录调节蛋白基因orf2的用途
CN106434512B (zh) 一种来源于Aquifex aeolicus菌株的嗜热酯酶及其表达
CN110066815A (zh) 海带α型碳酸酐酶基因Sjα-CA3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CN109536395A (zh) 一种高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及应用
CN106117333A (zh) 合江棘蛙皮肤抗菌肽及其编码序列的基因及原核表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