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9641B -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9641B
CN104629641B CN201510082133.2A CN201510082133A CN104629641B CN 104629641 B CN104629641 B CN 104629641B CN 201510082133 A CN201510082133 A CN 201510082133A CN 104629641 B CN104629641 B CN 104629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layer
pad pasting
coating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21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9641A (zh
Inventor
崔明培
余力
梁文平
邝耀庭
刘思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JUSHITAI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JUSHITAI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JUSHITAI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JUSHITAI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21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9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9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9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9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9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热贴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既保证了贴膜的耐磨性,又使贴膜具有疏水性、疏油性和防霜、防雾、抗污染、抑菌及自清洁的功能,并且还可曾大贴膜的透光率;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由特定比例的特定组分经固化形成,自清洁能力强,其接触角为140°‑158°。在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由特定比例的特定组分经固化而形成,可很好地屏蔽紫外线和800‑2500nm的红外光;并且通过添加空心玻璃微珠,既可精确控制涂层的厚度,又可通过空心玻璃微珠中空、质轻、热导率低的特点,达到降低传热系数,增强贴膜的隔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贴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提升。研究节能材料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门领域。据研究报道,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0.3-2.5μm的波长范围内,其中波长0.2-0.38μm为紫外线,其辐射能量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5%;波长0.38-0.78μm为可见光,其辐射能量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44%;波长0.78-2.5μm为近红外线,其辐射能量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51%。因此,通过节能材料屏蔽紫外线和红外线,可大大降低室内空调的负荷,显著降低能耗。现今常用于汽车玻璃和建筑物门窗、隔断、顶棚等的节能材料为隔热贴膜,将隔热贴膜贴装在玻璃的表面,可改善玻璃的性能和强度,使玻璃具有保温、隔热、节能、防暴、防紫外线、美化外观、遮避私密、安全等功能。目前,市场上的隔热贴膜主要是真空热蒸发膜和磁控溅射膜,并且大多都是单层隔热PET膜。
随着隔热贴膜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对隔热贴膜的结构进行改造,并在隔热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其新的功能。中国专利CN102774111A公布了一种双层PET结构隔热膜,综合了吸收型和反射型隔热贴膜的优点,使该种隔热膜的可见光反射率低,隔热性能更好,并且颜色丰富,外观效果可根据不同需要选取,非常适合做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的贴膜,但其隔热层仍然是真空热蒸发膜或磁控溅射膜。中国专利CN104277727 A公布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结合纳米氧化物隔热介质与变色微粉的特点,并同时使用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形成耐磨防雾层,使用变色微粉与纳米ATO作为复合隔热介质,从而使贴膜同时具有变色与隔热功能。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隔热贴膜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研究一种具有更好的自清洁能力,并保证透明度的同时又具有更高隔热性能、保温性能和耐寒性能的隔热贴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隔热贴膜的功能性不能满足现今对隔热贴膜越来越高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透明度、高隔热性、自清洁等性能的双层聚酯贴膜,以及该种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由以下各层依次紧密层叠构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第一基材层、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第二基材层、压敏胶层、离型膜层。
优选的,所述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的厚度为3-6μm,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为25-38μm,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的厚度为8-20μm,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25-38μm,压敏胶层的厚度为5-12μm,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5-35μm。
所述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由抗紫外红外涂料固化而成,所述抗紫外红外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0.3-2%的紫外线吸收剂,0-40%的近红外长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0-25%的近红外短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0.1-0.5%的空心玻璃微珠,10-20%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8-16%的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4-8%的光引发剂,20-40%的活性稀释剂,0.3-1%的流平剂。
所述近红外长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是浓度为20-40wt%的ITO分散液或浓度为20-40wt%的ATO分散液;近红外长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中固体颗粒的粒径均为20-35nm。
所述近红外短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是浓度为15-25wt%的铯掺杂三氧化钨分散液或浓度为15-25wt%的铯和钨共掺杂二氧化钒分散液;近红外短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中固体颗粒的粒径均为30-50nm。所述铯掺杂三氧化钨分散液中n(铯):n(钨)=0.1-0.5:1;所述铯和钨共掺杂二氧化钒分散液中n(铯):n(钨):n(钒)=0.001-0.005:0.008-0.1:1。
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20μm,抗压强度为6000-12000PSI,导热系数为0.03-0.1W/(m·k)。
所述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由自清洁涂料固化而成,所述自清洁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15-30%的纳米自清洁材料,15-30%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0-20%的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4-8%的光引发剂,32-40%的有机溶剂,0.3-0.6%的流平剂。
优选的,所述纳米自清洁材料为SiO2、有机硅、有机氟硅、锐钛型TiO2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
上述自清洁涂料和抗紫外红外涂料中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的分子量为650-5400,粘度为1500-12000cps,官能度为2-6。
所述第一基材层为光学级TPU层或光学级PET层;所述第二基材层为光学级PET层。
以上所述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自清洁涂料涂布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然后将第一基材层置于65-80℃中热处理3-8min,接着将第一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5-10min;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
S2、将抗紫外红外涂料涂布在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然后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相互叠合,且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相向;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65-80℃中热处理3-8min,再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8-20min;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
S3、在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涂布压敏胶,形成压敏胶层;然后在压敏胶层上覆盖一层离型膜,形成离型膜层;制得双层聚酯贴膜。
上述步骤S1和步骤S2中,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涂布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既保证了贴膜的耐磨性,又使贴膜具有疏水性、疏油性和防霜、防雾、抗污染、抑菌及自清洁的功能,并且还可增大贴膜的透光率;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由特定比例的特定组分经固化形成,自清洁能力强,其接触角为140°-158°。在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由特定比例的特定组分经固化而形成,可很好地屏蔽紫外线和800-2500nm的红外光;并且通过添加空心玻璃微珠,既可精确控制涂层的厚度,又可通过空心玻璃微珠中空、质轻、热导率低的特点,达到降低传热系数,增强贴膜的隔热性能,贴膜的导热系数为1.9-2.5W/(m·k)。第一基材层既可以是光学级PET层,也可以是光学级TPU层,当第一基材层为光学级TPU层时,贴膜可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耐化学性,优异的耐寒性以及极好的保温性能,能同时应用于中国南方与北方建筑物窗户或汽车车窗等。本发明贴膜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且相对于现有的真空热蒸发膜和真空磁控溅射膜具有更优异的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双层聚酯贴膜的结构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紫外线吸收剂使用台湾永光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EVERSORB 80的紫外线吸收剂;活性稀释剂为TMPTA、PETA、HDDA、3EOTMPTA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光引发剂为DAROCUR 1173、IRGACURE 651、IRGACURE 819、LUCIRIN TPO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流平剂为BYK-306、BYK-310、BYK-323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的分子量为650-5400,粘度为1500-12000cps,官能度为2-6,具体使用的是广州同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YWU6901、YWU2699、YWU4130和YWU2569S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所以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20μm,抗压强度为6000-12000PSI,导热系数为0.03-0.1W/(m·k)。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铯掺杂三氧化钨分散液中n(铯):n(钨)=0.1-0.5:1,所用的铯和钨共掺杂二氧化钒分散液中n(铯):n(钨):n(钒)=0.001-0.005:0.008-0.1:1。
以下实施例中,所制备的双层聚酯贴膜由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第一基材层、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第二基材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依次紧密叠合构成。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聚酯贴膜以及该种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自清洁涂料由以下各组分组成:
抗紫外红外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以上组成自清洁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并混合到一起,然后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物30min,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自清洁涂料。
取厚度为25μm且经双面深层电晕处理的光学级PET基材作为第一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涂覆5μm厚的自清洁涂料。将第一基材层置于70℃中热处理3min,接着将第一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5min,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
(2)按以上组成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将IRGACURE 651溶于HDDA和PETA的混合体系中,并在60℃下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使三者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余的组分加入该混合物中,并以300r/min的转速继续搅拌30min,得抗紫外红外涂料。
取厚度为25μm且经双面深层电晕处理的光学级PET基材作为第二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涂布抗紫外红外涂料,然后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相互叠合,且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相向,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的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厚度为17μm。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65℃中热处理3min,再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10min,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
(3)在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涂布压敏胶并控制压敏胶的厚度为6μm,形成压敏胶层。然后在压敏胶层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0μm的PET离型膜,形成离型膜层。制得双层聚酯贴膜,记为JZM1。双层聚酯贴膜JZM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双层聚酯贴膜由自清洁辅助耐磨层1、第一基材层2、抗紫外红外隔热层3、第二基材层4、压敏胶层5和离型膜层6依次紧密叠合构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聚酯贴膜以及该种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自清洁涂料由以下各组分组成:
抗紫外红外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以上组成自清洁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将IRGACURE 651溶于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并在60℃下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使二者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余的组分加入该混合物中,并以300r/min的转速继续搅拌30min,得到自清洁涂料。
取厚度为38μm且经双面深层电晕处理的光学级PET基材作为第一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涂覆5μm厚的自清洁涂料。将第一基材层置于70℃中热处理3min,接着将第一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5min,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
(2)按以上组成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将IRGACURE 651和LUCIRIN TPO溶于HDDA和PETA的混合体系中,并在60℃下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使四者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余的组分加入该混合物中,并以300r/min的转速继续搅拌30min,制得抗紫外红外涂料。
取厚度为38μm且经双面深层电晕处理的光学级PET基材作为第二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涂布抗紫外红外涂料,然后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相互叠合,且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相向,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的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厚度为13μm。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65℃中热处理3min,再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15min,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
(3)在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涂布压敏胶并控制压敏胶的厚度为9μm,形成压敏胶层。然后在压敏胶层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5μm的PET离型膜,形成离型膜层。制得双层聚酯贴膜,记为JZM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聚酯贴膜以及该种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自清洁涂料由以下各组分组成:
抗紫外红外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以上组成自清洁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将LUCIRIN TPO溶于甲基异丁基(甲)酮中,并在60℃下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使二者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余的组分加入该混合物中,并以300r/min的转速继续搅拌30min,得自清洁涂料。
取厚度为25μm光学级的热熔胶TPU基材作为第一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涂覆6μm厚的自清洁涂料。将第一基材层置于70℃中热处理8min,接着将第一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8min,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
(2)按以上组成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将LUCIRIN TPO溶于HDDA和PETA的混合体系中,并在60℃下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使三者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余的组分加入该混合物中,并以300r/min的转速继续搅拌30min,得抗紫外红外涂料。
取厚度为25μm且经双面深层电晕处理的光学级PET基材作为第二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涂布抗紫外红外涂料,然后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相互叠合,且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相向,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的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厚度为18μm。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65℃中热处理3min,再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20min,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
(3)在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涂布压敏胶并控制压敏胶的厚度为12μm,形成压敏胶层。然后在压敏胶层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5μm的PET离型膜,形成离型膜层。制得双层聚酯贴膜,记为JZM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聚酯贴膜以及该种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自清洁涂料由以下各组分组成:
抗紫外红外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以上组成自清洁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并混合到一起,然后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物30min,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自清洁涂料。
取厚度为38μm的光学级热熔胶TPU基材作为第一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涂覆3μm厚的自清洁涂料。将第一基材层置于70℃中热处理3min,接着将第一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5min,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
(2)按以上组成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并混合到一起,然后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物30min,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得抗紫外红外涂料。
取厚度为38μm且经双面深层电晕处理的光学级PET基材作为第二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涂布抗紫外红外涂料,然后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相互叠合,且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相向,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的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厚度为18μm。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65℃中热处理3min,再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18min,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
(3)在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涂布压敏胶并控制压敏胶的厚度为10μm,形成压敏胶层。然后在压敏胶层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0μm的PET离型膜,形成离型膜层。制得双层聚酯贴膜,记为JZM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聚酯贴膜以及该种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自清洁涂料由以下各组分组成:
抗紫外红外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以上组成自清洁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
将IRGACURE 819溶于甲基异丁基(甲)酮中,并在60℃下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使三者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余的组分加入该混合物中,并以300r/min的转速继续搅拌30min,得到自清洁涂料。
取厚度为38μm的光学级热熔胶TPU基材作为第一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涂覆5μm厚的自清洁涂料。将第一基材层置于70℃中热处理8min,接着将第一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10min,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
(2)按以上组成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将LUCIRIN TPO溶于HDDA和PETA的混合体系中,并在60℃下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使三者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余的组分加入该混合物中,并以300r/min的转速继续搅拌30min,得抗紫外红外涂料。
取厚度为38μm且经双面深层电晕处理的光学级PET基材作为第二基材层,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涂布抗紫外红外涂料,然后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相互叠合,且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相向,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的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厚度为13μm。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65℃中热处理3min,再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12min,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
(3)在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涂布压敏胶并控制压敏胶的厚度为8μm,形成压敏胶层。然后在压敏胶层上覆盖一层厚度为35μm的PET离型膜,形成离型膜层。制得双层聚酯贴膜,记为JZM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聚酯贴膜以及该种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自清洁涂料由以下各组分组成:
抗紫外红外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以上组成自清洁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并混合到一起,然后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物30min,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自清洁涂料。
取厚度为25μm且上表面经深层电晕处理的光学级PET基材作为第一基材层,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通过磁控溅射厚度为200nm的ITO薄膜。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涂覆6μm厚的自清洁涂料。将第一基材层置于70℃中热处理3min,接着将第一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5min,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
(2)按以上组成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各组分及重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并混合到一起,然后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物30min,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得抗紫外红外涂料。
取厚度为38μm且下表面经深层电晕处理的光学级PET基材作为第二基材层。按照原子比Sn:Sb:W:Cs=10:1:4:2制作锑钨铯共掺杂氧化锡靶材,并将其固定在射频溅射仪中,利用真空泵和分子泵将腔体抽真空,稍后在氩气气氛下进行射频溅射,在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沉积厚度为450nm的锑钨铯共掺杂二氧化锡薄膜。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ITO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沉积面)涂布抗紫外红外涂料,然后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相互叠合,且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相向,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的抗紫外红外涂料的厚度为18μm。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65℃中热处理3min,再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20min,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
(3)在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涂布压敏胶并控制压敏胶的厚度为10μm,形成压敏胶层。然后在压敏胶层上覆盖一层厚度为25μm的PET离型膜,形成离型膜层。制得双层聚酯贴膜,记为JZM6。
分别用S-45Lambda9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47Spectrum1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Q-07WTH-A智能透射比/雾度测试仪测试上述实施例1-6所制得的双层聚酯贴膜(JZM1-JZM6)的性能。具体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的接触角θ指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的接触角。
由上表数据可见,实施例6制备的双层聚酯贴膜JZM6的紫外线透射比明显高于其它实施例制备的双层聚酯贴膜的紫外线透射比,双层聚酯贴膜JZM6的太阳能总透射比和遮蔽系数也比其它实施例制备的双层聚酯贴膜的略大。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还可以将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的厚度设为3-6μm,第一基材层的厚度设为25-38μm,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的厚度设为8-20μm,第二基材层的厚度设为25-38μm,压敏胶层的厚度设为5-12μm,离型膜层的厚度设为15-35μm。涂布涂料后的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热处理的温度还可以是65-80℃,涂布抗紫外红外涂料后的光固化时间还可以是8-20min。
抗紫外红外涂料还可以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0.3-2%的紫外线吸收剂,0-40%的近红外长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0-25%的近红外短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0.1-0.5%的空心玻璃微珠,10-20%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8-16%的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4-8%的光引发剂,20-40%的活性稀释剂,0.3-1%的流平剂。
自清洁涂料还可以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15-30%的纳米自清洁材料,15-30%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0-20%的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4-8%的光引发剂,32-40%的有机溶剂,0.3-0.6%的流平剂。
ATO分散液的浓度还可以是20-40wt%,ITO分散液的浓度还可以是20-40wt%,固体颗粒的粒径均为20-35nm。
铯掺杂三氧化钨分散液的浓度还可以是15-25wt%,铯和钨共掺杂二氧化钒分散液的或浓还可以是15-25wt%,固体颗粒的粒径均为30-50nm。
纳米自清洁材料还可以是SiO2、有机硅、有机氟硅、锐钛型TiO2中的任两种。
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各层依次紧密层叠构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第一基材层、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第二基材层、压敏胶层、离型膜层;
所述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由自清洁涂料固化而成,所述自清洁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15-30%的纳米自清洁材料,15-30%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0-20%的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4-8%的光引发剂,32-40%的有机溶剂,0.3-0.6%的流平剂;
所述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由抗紫外红外涂料固化而成,所述抗紫外红外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
0.3-2%的紫外线吸收剂,0-40%的近红外长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0-25%的近红外短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0.1-0.5%的空心玻璃微珠,10-20%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8-16%的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4-8%的光引发剂,20-40%的活性稀释剂,0.3-1%的流平剂;
所述近红外长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是浓度为20-40wt%的ITO分散液或浓度为20-40wt%的ATO分散液;近红外长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中固体颗粒的粒径均为20-35nm;
所述近红外短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是浓度为15-25wt%的铯掺杂三氧化钨分散液或浓度为15-25wt%的铯和钨共掺杂二氧化钒分散液;近红外短波阻隔纳米材料分散液中固体颗粒的粒径均为30-5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20μm,抗压强度为6000-12000PSI,导热系数为0.03-0.1W/(m·k)。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自清洁材料为SiO2、有机硅、有机氟硅、锐钛型TiO2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的分子量为650-5400,粘度为1500-12000cps,官能度为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辅助耐磨层的厚度为3-6μm,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为25-38μm,抗紫外红外隔热层的厚度为8-20μm,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25-38μm,压敏胶层的厚度为5-12μm,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5-35μ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自清洁涂料涂布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然后将第一基材层置于65-80℃中热处理3-8min,接着将第一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5-10min;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形成自清洁辅助耐磨层;
S2、将抗紫外红外涂料涂布在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然后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相互叠合,且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和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相向;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65-80℃中热处理3-8min,再接着将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置于UV固化箱中光固化8-20min;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形成抗紫外红外隔热层;
S3、在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涂布压敏胶,形成压敏胶层;然后在压敏胶层上覆盖一层离型膜,形成离型膜层;制得双层聚酯贴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层聚酯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2中采用滴胶涂布与湿式复合的涂布方式。
CN201510082133.2A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629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2133.2A CN104629641B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2133.2A CN104629641B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9641A CN104629641A (zh) 2015-05-20
CN104629641B true CN104629641B (zh) 2016-10-05

Family

ID=53208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2133.2A Active CN104629641B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96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6242A1 (en) * 2018-10-09 2020-04-16 Scg Chemicals Co., Ltd.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1794B (zh) * 2015-08-12 2018-09-25 宁波申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眼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6237A (zh) * 2015-08-12 2015-11-25 宁波申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汽车漆面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8481B (zh) * 2015-08-26 2017-05-10 江苏中兴博盈商贸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反复使用的自粘附纳米陶瓷隔热膜
CN106566426A (zh) * 2015-10-09 2017-04-19 上海纳尔数码喷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防刮伤涂层的tpu保护膜
CN107351460A (zh) * 2017-06-08 2017-11-17 东莞大熙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纳米太阳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994A (zh) * 2017-07-28 2019-03-29 田义松 一种防雾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54132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上海纳尔数码喷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tpu保护膜
CN107619197A (zh) * 2017-10-17 2018-01-23 Vecast(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铯化钨纳米隔热涂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65186A (zh) * 2018-02-08 2018-06-15 江门市膜先生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纳米易洁防爆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7346B (zh) * 2019-03-26 2021-06-18 东莞奥得时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防雾贴合膜及其材料和工艺
CN111635711B (zh) * 2020-06-11 2021-10-12 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抗菌隔热防紫外线功能的光学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8943A1 (en) * 2005-11-09 2010-04-22 Marina Temchenko Flame retardant clear films
CN101210146B (zh) * 2006-12-30 2010-12-0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反射隔热涂料的组合物、双层隔热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229787B (zh) * 2011-05-16 2013-03-27 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窗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2108B (zh) * 2012-07-16 2015-04-08 惠州市彩田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全屏蔽红外线和紫外线自洁纳米透明隔热涂料
CN104277727B (zh) * 2013-07-03 2016-05-25 上海追光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6242A1 (en) * 2018-10-09 2020-04-16 Scg Chemicals Co., Ltd.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9641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9641B (zh) 一种双层聚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9168C (zh) 一种透明隔热玻璃
CN103387787B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透明隔热涂层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Boström et al. Optimization of a solution-chemically derived solar absorbing spectrally selective surface
CN100480306C (zh) 透明隔热树脂板材
KR101795191B1 (ko) 열선 차폐 분산체의 제조방법, 열선 차폐 분산체, 및 열선 차폐체
CN106183148A (zh) 纳米陶瓷隔热保温窗膜
CN113105765B (zh) 一种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的智能隔热复合涂层及其制法
CN102496642A (zh) 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2986256U (zh) 一种新型隔热窗膜
CN101481218A (zh) 红外阻隔浆料及其钢化玻璃用红外阻隔涂料
CN104231910B (zh) 一种透明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125822A (ja) 製膜体
CN104231909B (zh) 一种纳米透明隔热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3969B (zh) 可见光减反射和防油污双功能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JP6630656B2 (ja) 遮熱材料、それを用いる遮熱組成物および遮熱構造
CN109423184A (zh) 一种户外织物透明隔热疏水疏油自洁复合涂料及制备工艺
CN103524048A (zh) 一种多层SiO2无机增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9485271A (zh) 一种抗辐射、抗静电、隔热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5247A (zh) 新型高性能日照遮蔽涂料及相关的粘合剂、日照遮蔽膜和基材
CN206030661U (zh) 一种纳米陶瓷隔热保温窗膜
CN112117340A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制备方法
JP6171733B2 (ja) 熱線遮蔽分散体形成用塗布液および熱線遮蔽体
CN114369408B (zh) 涂料、彩色薄膜和光伏组件
CN104861762A (zh) 一种透明玻璃隔热材料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ouble-layer polyester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Pledgee: Guangdong Nan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branch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Foshan City Jushitai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4400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