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3057A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3057A
CN104623057A CN201510006103.3A CN201510006103A CN104623057A CN 104623057 A CN104623057 A CN 104623057A CN 201510006103 A CN201510006103 A CN 201510006103A CN 104623057 A CN104623057 A CN 104623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rhizom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gr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61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晨虹
刘鹏
关明德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061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3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3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3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由全蝎、桂枝、细辛、水蛭、川牛膝、吴茱萸、当归、蜈蚣、羌活、白芷、甘草、皂角刺、炒苍术、地龙、虎杖、金龟子、大黄、炒地榆、马齿苋、五味子、熟地黄和三七组成。该药物组合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研究理论,并采用现代先进的医药制药技术制成,疗效好,见效快,成本低,对患者身体无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全身大小动脉,特别是下肢动脉血管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出现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和闭塞,导致患者足部供血不足,加上糖尿病神经病变而引起的足部感觉缺乏和损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病变主要损伤经络、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使患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性疼痛,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甚至出现足部坏疽而导致截肢致残。
湿热下注淤血型糖尿病足,主要发生于糖尿病明显感染者,表现肢体红肿热疼、皮色紫红光亮,创面浓液脏臭,下肢剧烈疼痛,食欲减退,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胸痛舌暗、肢体麻木。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活血化瘀为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对血糖控制不良等原因,导致微血管及大、中、小血管狭窄、闭塞、血流障碍,从而导致足部神经细胞缺血,这样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足部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或/和在有感染等。其病理过程的实质跟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一样,还是动脉的粥样硬化,供应神经的血管闭塞,神经细胞缺血,最后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差,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血管硬化、变脆、增厚,红细胞变形的能力下降,血液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血液粘稠度增加还导致血管炎症,以上诸多原因,会导致血管形成血栓,造成血管产生闭塞现象,导致血液供给严重缺失,足的局部组织营养不良,由于“足”离心脏最远,血管闭塞现象最严重,很容易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足部坏死。
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病”、“痹”、“脱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具体如下:瘀血阻滞,脉络痹阻消渴日久,因于阴虚燥热,阴液亏虚,燥热偏盛,热灼津血,而致血液浓缩,血液粘滞,血行涩滞瘀缓,或由于燥热伤阴耗气,使气阴两虚,无以运血,血行无力,或由于阴液亏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血脉失于温煦,均可使血行不畅,形成血瘀。血瘀一旦形成,因血脉痹阻,血行不畅导致肢体局部尤其是肢端失养而形成脉痹、脱疽。
临床与实验已表明,糖尿病坏疽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凝集能力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纤维蛋白增高,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微循环障碍,袢顶出现结节,管袢模糊不清,血流异常,断线呈现团块状,血细胞聚集,静脉袢和乳头下静脉丛扩张,袢周出现出血斑等,微循环导致异常改变体现了中医消渴病脱疽的本质。
本病的病理分期:第一期:早期病变期:患者常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易被误认为”老寒腿”或老年人缺钙,导致延误病情。第二期:局部缺血期:“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后可缓解,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即再次出现。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此外还有足部感觉异常,动脉搏动弱,功能性>器质性。第三期:营养障碍期:静息痛,即患者在不行走休息时出现的下肢疼痛,呈剧烈烧灼样疼痛,以夜间为甚.肢体营养障碍,动脉搏动消失,器质性>功能性。第四期:坏疽期:持续剧烈疼痛,干性溃疡和湿性溃疡,组织缺血坏死,可合并感染,最终导致截肢,严重时还可危及生命。
中医强调“未病先治,防重于治”,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远比治疗糖尿病足更为迫切和重要。研究表明烫伤和穿着不合适鞋袜以及修剪趾甲不当等是引起糖尿病足的物理因素。患者应禁止足部放置热水袋或热垫,避免烫伤足部;应穿合脚质软、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光脚穿鞋,鞋子不可凹凸不平、有裂纹,尽量隔天更换鞋款,以免脚部同一位置长期受压。不可穿过紧的鞋子和袜子,以免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修剪趾甲时应用锉刀以垂直方向把趾甲磨平。泡足后,应用吸水性强的毛巾轻柔且彻底的擦干,尤其脚趾缝间应保持干燥。不可过度用力摩擦,以免发生皮肤损伤。故加强足病的教育宣传,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足部保健意识和能力尤为重要。
西医对于此症不能根本解决病患痛苦,糖尿病足病(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有15%~25的不同程度的足溃疡,其中约1%患者因溃疡的发展最终被截肢。DF的病因是糖尿病所致的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下肢远端血管病变的综合病理改变,其下肢皮肤及组织损伤往往是在代谢紊乱和血管、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由于病变的复杂变化,导致单一治疗不能奏效,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办法。DF按中医学的观念应是消渴病的一个变症,多为消渴日久,气血生化不足,最终演变为气阴亏虚,瘀血阻络,外感湿热所致。泡脚方剂主要也是围绕该病因病机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发现对于3、4级的DF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不理想,Jeandrot等经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和促降钙素浓度的比较,发现在DF患者主要是炎性细胞因子被激活,血沉和白细胞计数都不高,这也说明对于这类患者使用抗生素是否需要还存在质疑。总之,中医药综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初步显示出了显著优势。但既往的研究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严格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少,所以得到的结论科学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研究理论,并采用现代先进的医药制药技术制成,疗效好,见效快,成本低,对患者身体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由全蝎、桂枝、细辛、水蛭、川牛膝、吴茱萸、当归、蜈蚣、羌活、白芷、甘草、皂角刺、炒苍术、地龙、虎杖、金龟子、大黄、炒地榆、马齿苋、五味子、熟地黄和三七组成。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2-20份,桂枝10-16份,细辛3-8份,水蛭5-12份,川牛膝12-17份,吴茱萸4-9份,当归15-20份,蜈蚣10-15份,羌活8-12份,白芷2-5份,甘草3-7份,皂角刺11-14份,炒苍术9-15份,地龙3-6份,虎杖8-13份,金龟子3-5份,大黄1-3份,炒地榆5-10份,马齿苋5-10份,五味子13-16份,熟地黄3-10份,三七7-11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2份,桂枝16份,细辛3份,水蛭12份,川牛膝12份,吴茱萸9份,当归15份,蜈蚣15份,羌活8份,白芷5份,甘草3份,皂角刺14份,炒苍术9份,地龙6份,虎杖8份,金龟子5份,大黄1份,炒地榆10份,马齿苋5份,五味子16份,熟地黄3份,三七11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20份,桂枝10份,细辛8份,水蛭5份,川牛膝17份,吴茱萸4份,当归20份,蜈蚣10份,羌活12份,白芷2份,甘草7份,皂角刺11份,炒苍术15份,地龙3份,虎杖13份,金龟子3份,大黄3份,炒地榆5份,马齿苋10份,五味子13份,熟地黄10份,三七7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3份,桂枝11份,细辛4份,水蛭6份,川牛膝13份,吴茱萸5份,当归18份,蜈蚣11份,羌活9份,白芷4份,甘草6份,皂角刺12份,炒苍术13份,地龙4份,虎杖9份,金龟子4份,大黄2份,炒地榆6份,马齿苋6份,五味子14份,熟地黄5份,三七10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7份,桂枝15份,细辛7份,水蛭11份,川牛膝16份,吴茱萸8份,当归16份,蜈蚣14份,羌活11份,白芷3份,甘草5份,皂角刺13份,炒苍术14份,地龙5份,虎杖12份,金龟子3份,大黄1份,炒地榆10份,马齿苋9份,五味子13份,熟地黄7份,三七10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5份,桂枝12份,细辛5份,水蛭9份,川牛膝15份,吴茱萸7份,当归19份,蜈蚣13份,羌活10份,白芷4份,甘草4份,皂角刺11份,炒苍术11份,地龙5份,虎杖10份,金龟子5份,大黄3份,炒地榆58份,马齿苋8份,五味子14份,熟地黄6份,三七9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9份,桂枝14份,细辛6份,水蛭7份,川牛膝14份,吴茱萸6份,当归17份,蜈蚣12份,羌活9份,白芷4份,甘草4份,皂角刺12份,炒苍术10份,地龙4份,虎杖11份,金龟子4份,大黄1份,炒地榆7份,马齿苋7份,五味子15份,熟地黄8份,三七8份。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制成合剂、片剂、丸剂、口服液、胶囊或颗粒剂。
其中:
所述合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v/v),静置3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
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0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5%(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压片即得片剂;
所述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浸泡45分钟,煎煮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可;
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6-10倍量水,煎煮2-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按照常规的方法选用药用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干燥,整粒,得20g颗粒,分装10g/袋;
所述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是: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6-9倍量水,煎煮2-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按照常规的方法选用药用辅料),制成口服液;
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将原料药材用75%乙醇浸泡18-30小时,热提取三次,滤过,滤液合并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75℃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乙醇提炼过药渣,加水煎煮1次,时间为1-1.5小时,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将两次的得到的细粉混合,搓成药丸。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药物组合物在治疗糖尿病足药物中的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破坏。其早期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汗少或痛温觉消失,继而发展为脚趾溃烂、感染、发黑、坏死,并很快扩散到健康的脚趾,最终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感染,及时治疗局部等为本病的基础治疗措施。本病属中医之“消渴”、“脱疽”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气血凝滞,脉络瘀阻,日久化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终致溃烂不愈。故而,从临床表现上分类,本病又属于外科范畴。《医学源流》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说,所以我们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生肌散局部外敷。
中医学古代医家对糖尿病并发痈疽有比较多的论述和记载。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病之兼证“脱疽”。关于消渴病患者并发“脱疽”中医古籍中有许多论述。唐·孙思邈《千金方》有“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思虑有大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生痈疽而卒,所以戒亡在大痈也”的记载。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消渴病有八候,其中包括“痈疽”。唐朝王涛《外台秘要》记载,“消渴病...多发痈疽”。元代朱瑞章《卫生宝鉴》记载“消渴者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详细记载了糖尿病脱疽的临床症状,指出“脱疽生于足趾之间,...初生如粟黄泡一点,皮色紫暗,犹如煮熟红枣,黑气蔓延,腐烂延开,...犹如汤泼火燃”。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致病诱因大致认为有三个方面:(1)感受寒冷之邪。糖尿病患者足部受寒冷之邪,或涉水淌河、或感寒、或汗出入水、或野外、雪天露宿等,均可导致寒邪外袭,气血凝滞,经脉闭阻而发病...。我们统计提示由受冷直接引起的约占患者数的7%~9%;(2)感受火热之邪。糖尿病患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复感受火热之邪,则阴愈虚,燥热愈盛,火热之邪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为痈脓。我们统计提示由感受火热之邪如烧烫伤引起的约占患者数的13%~15%;(3)外来伤害。外来伤害在糖尿病足的直接发生原因上占主要地位,各种外来伤害(摩擦伤、修剪不慎、异物损伤、胼胝、蚊虫叮咬、医源性损伤、术后不愈)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或因损伤后,致经脉瘀阻,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病。据统计外来伤害致病者占患者数的60%以上。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具体如下:瘀血阻滞,脉络痹阻消渴日久,因于阴虚燥热,阴液亏虚,燥热偏盛,热灼津血,而致血液浓缩,血液粘滞,血行涩滞瘀缓,或由于燥热伤阴耗气,使气阴两虚,无以运血,血行无力,或由于阴液亏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血脉失于温煦,均可使血行不畅,形成血瘀。血瘀一旦形成,因血脉痹阻,血行不畅导致肢体局部尤其是肢端失养而形成脉痹、脱疽。临床与实验已表明,糖尿病坏疽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凝集能力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纤维蛋白增高,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微循环障碍,袢顶出现结节,管袢模糊不清,血流异常,断线呈现团块状,血细胞聚集,静脉袢和乳头下静脉丛扩张,袢周出现出血斑等,微循环导致异常改变体现了中医消渴病脱疽的本质。
根据我们对糖尿病足不同病变阶段临床症状、舌脉象及中医证候的观察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病变早期以虚为主,以气阴亏虚或阳气亏虚为多见,夹有血瘀和脉络不和;中期的患者证候表现复杂,若外邪内侵,正气尚存,正邪相争,表现以邪实为主,以肝胆湿热,热毒内盛,湿毒内蕴为主,若正气亏虚,则虚实夹杂;晚期的患者多病程既久,耗伤正气,虚实夹杂,以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夹痰瘀互阻为主。糖尿病足可以发生在糖尿病阴亏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俱虚各个阶段,血瘀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多样性的外来伤害在糖尿病足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的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气阴两虚的病理基础上,气虚无力推血运行,血流不畅或阻塞脉道致瘀;阴虚火旺煎熬津液,使血液黏滞,运行不畅致瘀;血瘀形成后:(1)血液失去对组织器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2)血瘀于内,无以载气,卫气失其正常卫外等功能;(3)瘀血阻于局部,郁而化热,更致阴伤气耗,甚者成瘀热之毒.夕来致病因素中,寒冷之邪寒凝致瘀加重病情,外来伤害可直接作用局部导致气血凝滞,热邪、湿邪、毒邪入侵成热毒、湿毒为患,与局部病理产物结合则形成湿热瘀毒互结为患。以上可能是糖尿病足致病的主要机制。
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性:
全蝎性平,味辛,有毒,归肝经,具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
桂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用于阳虚不得温通之证。
细辛:性味辛、温;功效: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
川牛膝:性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功效: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当归:性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蜈蚣性温,味辛咸,有毒,归肝脾肺经,具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
羌活,味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现代药理研究白芷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镇痛、抑制平滑肌收缩等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和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等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作用,具有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广谱抗病毒、抗菌,抗溃疡、抗痉挛、抗肿瘤作用,降脂、抗动脉样硬化、解毒;
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现代药理研究地龙具有镇痛、抗惊厥、解热、降压、抗血栓、抗肿瘤等作用;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能。主治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孕妇慎用。
金龟子含生物碱、氨基酸、蛋白质、鞣酸等。有活血破瘀、消肿止痛、清血净毒、镇静止痛的功效。
大黄又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古人用其“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大黄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在我国历史久远。《本草蒙鉴》记载:“大黄味苦,气大寒,阴中之阴,若研末鸡清调稠,可敷上火疮取效。”;《药鉴》记载:“大黄熟用则治诸火毒疮,久不收口。盖以诸毒火疮,皆属火毒,大黄熟用,则能泄火毒,且消肿止痛。”《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大黄主治项下记载“大黄治诸火疮。”;中医理论认为烧烫伤是火毒为患,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血肉腐败而成,大黄具有攻下泻火,清热戒毒,凉血行瘀,是治疗烧伤、烫伤的要药。现代医学也证明大黄具有活血、止血、抑菌、消除内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体温、镇痛等作用。大黄含有蒽醌、蒽醌类衍生物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抗菌作用较强;大黄中所含的鞣质对创面具有良好的收敛作用,能促进创伤面愈合。
地榆药性苦酸;寒;无毒,归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
炒地榆:将地榆焙干研成极细粉末,过筛;另用麻油(或菜油)煮沸,然后迅速投入地榆粉,搅拌使成糊状,盛于消毒缸内备用。用时将药糊直接涂于创面,可以很快形成1层厚厚的药痂,能起到预防和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进创面迅速愈合等作用。一般适用于一、二度烧伤、烫伤病人。地榆含有大量鞣质,有较强的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还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对抗绿脓杆菌感染。亦可采用地榆酒精液(地榆洗净晒干,研粗末用70~75%酒精渗漉提取清液,煮至液面出现薄膜,冷却备用)涂布烧伤创面,每日2~3次,不包扎。涂布次数以创面形成干痂而不出现龟裂为度。对已污染的创面应先行清创处理。通过一、二度烧伤患者40例的观察,证明此法对浅度烧伤,特别对中小面积、污染较轻的烧伤效果较好,一般经12~24小时创面上可形成1层棕色保护膜,这对防止细菌污染、减少创面渗出,均有良好影响。
马齿苋利水消肿,降低血压。马齿苋含有大量的钾盐,有良好的利水消肿作用;钾离子还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上,使血管壁扩张,阻止动脉管壁增厚,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因为它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它还含有一种叫做3-W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生成,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味辛,性温。归肺、肝经。具有活血祛风,消肿排脓的功效。
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蝗、水蛭或柳叶蚂蝗的干燥全体。味咸、苦,性平,无毒。归肝经。具有祛瘀血的功效,用于抑制血栓形成。
炒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祛风散肿的功效。
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现代研究,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有强效复原作用的木酚素,它也是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的少数药材之一。
熟地黄功能主治: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现代研究,具有抗渗出、抗炎、抗真菌作用。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现代研究,可促进造血,祛瘀生新。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全蝎、桂枝、细辛、水蛭为君药:
全蝎性平,味辛,有毒,归肝经,具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桂枝温通经脉,《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细辛为《本经》上品,原文: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水蛭,味咸、苦,性平,无毒,具有祛瘀血的功效,用于抑制血栓形成,与全蝎、桂枝、细辛共同作用,消肿止痛,去淤血、死肌。
川牛膝、吴茱萸、当归、蜈蚣、羌活为臣药:
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经、引药下行;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可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当归,《本草新编》: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性甚动,其入之补气药中则补气,入之补血药中则补血;蜈蚣性温,味辛成,有毒,归肝脾肺经,具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羌活,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与川牛膝、吴茱萸、当归、蜈蚣、羌活同为臣药。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皂角刺,味辛,性温,具有活血祛风,消肿排脓的功效;炒苍术,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风散肿的功效。白芷、甘草、皂角刺、炒苍术共为佐药,发挥散瘀、活血、凉血、消肿拔毒、止痛作用。
地龙、虎杖、金龟子、大黄、炒地榆、马齿苋、五味子、熟地黄、三七为使药,具有降血压、抗炎、抗血栓、消肿止痛、促进创伤面愈合的作用,与上述各中药原料药共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足。
本发明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是基于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先从众多中药中确定一系列治疗糖尿病足有效的中药,再经临床反复验证,而筛选出来的。其中,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药易得且成本低,通过各味药材协同发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神经病变型、动脉缺血型、混合型糖尿病足,症见足部肌肉萎缩,足畸形,足部皮肤感染化脓、皲裂、溃疡,指端溃疡、坏疽,标本兼治,且无毒副作用,患者使用后不易复发,避免了西药治疗糖尿病足产生的副作用和截肢带来的巨大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全蝎12克,桂枝16克,细辛3克,水蛭12克,川牛膝12克,吴茱萸9克,当归15克,蜈蚣15克,羌活8克,白芷5克,甘草3克,皂角刺14克,炒苍术9克,地龙6克,虎杖8克,金龟子5克,大黄1克,炒地榆10克,马齿苋5克,五味子16克,熟地黄3克,三七11克。
所述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
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v/v),静置3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
临床资料:
病例:何某,男性,65岁,青岛即墨人,因四肢麻疼、双足坏疽1年,于2011年1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10余年前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口服消渴丸、达美康、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一年前出现四肢麻木、疼痛,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就诊于多家省级医院,均建议截肢治疗,家属不同意,故到我处就诊。查体: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左足跟可见一约2.4×2.6cm大小的溃疡面,皮肤暗红,右足拇趾变黑,诊断为糖尿病足(IV级),服用本实施例1之合剂,一天两次,早晚饭后服用,温水冲服,7天为一疗程,使用6个疗程后,四肢麻疼感消失,双足溃疡面完全愈合,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全蝎20克,桂枝10克,细辛8克,水蛭5克,川牛膝17克,吴茱萸4克,当归20克,蜈蚣10克,羌活12克,白芷2克,甘草7克,皂角刺11克,炒苍术15克,地龙3克,虎杖13克,金龟子3克,大黄3克,炒地榆5克,马齿苋10克,五味子13克,熟地黄10克,三七7克。
所述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
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0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5%(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压片即得片剂;
临床资料:
病例:2010年11月,徐某,女,66岁,烟台莱阳人,因右足溃烂3个月来诊,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症状,体重下降约10公斤,伴有周身乏力。曾于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12.9mmol/L,诊断为“糖尿病”。间断服用优降糖、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血糖未定期监测,病情时轻时重。1年前出现手足麻木,未予特殊治疗。3个月前右足底“鸡眼”因感染后破溃,病情逐渐加重,在当地医院换药治疗3个月,创面始终不愈合,面积扩大,深度加深,遂来我处治疗。患者现右足肿胀疼痛,右足底第一跖骨头处见2.5x2.5cm2溃疡,深约1.7m。服用本实施例之片剂,一天两次,早晚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使用7个疗程后,创面完全被愈合,双下肢无水肿,活动自如,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全蝎13克,桂枝11克,细辛4克,水蛭6克,川牛膝13克,吴茱萸5克,当归18克,蜈蚣11克,羌活9克,白芷4克,甘草6克,皂角刺12克,炒苍术13克,地龙4克,虎杖9克,金龟子4克,大黄2克,炒地榆6克,马齿苋6克,五味子14克,熟地黄5克,三七10克。
所述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
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浸泡45分钟,煎煮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可。
临床资料:
病例:冯某,男,54岁,青岛崂山人,因右足溃疡2个月于2011年7月7日来我处治疗。患者8年前出现口干多饮症状,体重下降10公斤。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糖高(不详)诊断为糖尿病。先后服用优降糖、降糖灵等药,病情不断加重。2个月前因下肢痒,抓破后感染形成溃疡。曾就诊于省某医院,要求患者截肢治疗,否则将危及生命。因患者及家属不接受截肢转入我处治疗。症见右足溃疡呈条形分布,长18cm,宽7.8cm,右下肢红肿,皮温高,按之凹陷,渗出较多,组织界限不清,表浅肌腱暴露,肌间隙满布脓液,呈乳糜状,X线示骨质破坏。诊断为糖尿病足(V级)。服用本实施例之胶囊,一天两次,早晚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使用两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右下肢红肿显著减轻,右足溃疡面缩小到33cm,基底部肉芽生长良好,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右下肢红肿消失,溃疡面完全愈合。随访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全蝎17克,桂枝15克,细辛7克,水蛭11克,川牛膝16克,吴茱萸8克,当归16克,蜈蚣14克,羌活11克,白芷3克,甘草5克,皂角刺13克,炒苍术14克,地龙5克,虎杖12克,金龟子3克,大黄1克,炒地榆10克,马齿苋9克,五味子13克,熟地黄7克,三七10克。
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6-10倍量水,煎煮2-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按照常规的方法选用药用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干燥,整粒,得20g颗粒,分装10g/袋。
临床资料:
病例:陆某,男,61岁,淄博临淄人,2010年5月就诊。主诉患糖尿病20余年,左脚趾先麻木,后痛,发紫约半年之久,脚趾发黑破溃3天,吃止疼药和消炎药效果不佳。查体:左足后两脚趾皮肤均破溃。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1.2mmol/L。服用本实施例之颗粒剂,一天两次,每次一袋,早晚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使用两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服用5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实施例5: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全蝎15克,桂枝12克,细辛5克,水蛭9克,川牛膝15克,吴茱萸7克,当归19克,蜈蚣13克,羌活10克,白芷4克,甘草4克,皂角刺11克,炒苍术11克,地龙5克,虎杖10克,金龟子5克,大黄3克,炒地榆58克,马齿苋8克,五味子14克,熟地黄6克,三七9克。
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6-9倍量水,煎煮2-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按照常规的方法选用药用辅料),制成口服液。
临床资料:
病例:谢XX,男,52岁,济南市历城区人,2011年9月就诊。主诉患糖尿病近25年,常服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仍出现脚趾痛2个月,皮肤发紫10余天,加重3天、抗菌素治疗14天,效果不佳。查体:双足脚趾皮肤发紫、左侧2脚趾皮肤变黑。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1.7mmol/L。服用本实施例之口服液,一天两次,每次一袋,早晚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使用两个疗程后,脚趾皮肤变红润,并指导饮食,继续服用6个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再复发。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全蝎19克,桂枝14克,细辛6克,水蛭7克,川牛膝14克,吴茱萸6克,当归17克,蜈蚣12克,羌活9克,白芷4克,甘草4克,皂角刺12克,炒苍术10克,地龙4克,虎杖11克,金龟子4克,大黄1克,炒地榆7克,马齿苋7克,五味子15克,熟地黄8克,三七8克。
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将原料药材用75%乙醇浸泡18-30小时,热提取三次,滤过,滤液合并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75℃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乙醇提炼过药渣,加水煎煮1次,时间为1-1.5小时,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将两次的得到的细粉混合,搓成药丸。
临床资料:
病例:赵某,女,61岁,烟台荣成人,2012年5月就诊。症状:患者患糖尿病11年,右脚趾先麻木,后痛,发紫约一年之久,脚趾发黑破溃7天,于当地医院就诊,开出吃止疼药和消炎药,治疗后效果不佳。查体:左、右足后两脚趾皮肤均破溃。门诊检查:空腹血糖13.5mmol/L。服用本实施例之药丸,一天两次,每次两丸,早晚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使用3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临床论证:
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2011年11月-2013年6月,在齐鲁医院多名内分泌科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随机抽取了300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男72例,女78例,年龄25-76岁,平均(44.5±4.4)岁,病程5-21年,平均10.7年,细菌培养及病理检查;对照组150例,男76例,女74例,年龄24-71岁,平均(45.9±5.1)岁,病程7-24年,平均11.7年,细菌培养及病理检查。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算意义(P>0.05)。
病例选择标准:
(1)疾病诊断标准:根据《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2012年美国感染疾病病学会关于糖尿病足感染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用指南》、《糖尿病诊断标准(2012)版》。
(2)a、中医诊断标准:根据血痹“消渴脱疽”范畴之气虚血瘀、瘀血阻滞、脉络痹阻、外感湿热。
b、初起疮面未破溃或溃疡较浅,周围组织红肿热痛明显者——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肿。
c、中期溃疡形成,脓液排泄不畅者——清热解毒,燥湿杂去。
d、后期脓液干净,疮面周围组织皮色暗黑者——温经活血。
e、具有消渴病史。
f、溃疡形成者。
纳入标准:
(1)自愿作为受试对象,签署知情通知书。
(2)符合西医糖尿病足病0-5级诊断标准。
(3)符合中医“消血痹”“消渴脱疽”范畴的辩证标准。
排除标准:
(1)机械性损伤者。
(2)截肢者。
(3)具有严重的心脏、高血压、血液性疾病患者。
(4)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者。
(5)居住不定,易造成失访者。
(6)过敏体质者。
(7)原有皮肤病患者。
试验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6所制备的药丸,一天两次,每次两丸,早晚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服用消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两组用药时间均为6周。采用x2检验。
疗效评价标准:
疾病疗效评定:根据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
(1)临床痊愈:皮肤完好,即皮肤功能性恢复。
(2)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3)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4)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七检验,方差分析,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150 77(51.3%) 34(22.7%) 26(17.3%) 13(10.7%) 137(91.3%)
对照组 150 23(15.3%) 27(18%) 33(22%) 67(31.3%) 83(55.3%)
讨论:糖尿病足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它并非局限于足部,少数可发生在头部、颈部、背部和臀部。在糖尿病并发症中足并发症花费的费用最多,在所有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85%是由于足溃疡引起,杨氏认为:糖尿病足患者产生血瘀的主要原因有糖尿病为阴精亏耗、燥热偏盈、热灼津亏、血液浓缩、血少脉管艰涩,运行不畅、血滞而瘀、病久阴损耗气、气虚鼓动无力、血停而瘀,局部组织失去气血的温煦、濡养,出现患肢发凉、皮肤苍白、肌肉萎缩、患肢疼痛、坏死。总之,气阴亏虚、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外感湿热是糖尿病足主要发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抗菌消炎,活血通络,去腐生肌之中药浸泡、外敷,改善微循环,辅助治疗糖足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与其它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相比有效率高,有效率在91.3%以上,比对照组有效率高36%,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该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造价低廉,普通百姓长期使用,也不会增加身体和金钱上的负担。临床实验中未出现一例副作用情况,安全性远高于治疗糖尿病足的同类药物,且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足较为理想安全的中药组合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由全蝎、桂枝、细辛、水蛭、川牛膝、吴茱萸、当归、蜈蚣、羌活、白芷、甘草、皂角刺、炒苍术、地龙、虎杖、金龟子、大黄、炒地榆、马齿苋、五味子、熟地黄和三七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2-20份,桂枝10-16份,细辛3-8份,水蛭5-12份,川牛膝12-17份,吴茱萸4-9份,当归15-20份,蜈蚣10-15份,羌活8-12份,白芷2-5份,甘草3-7份,皂角刺11-14份,炒苍术9-15份,地龙3-6份,虎杖8-13份,金龟子3-5份,大黄1-3份,炒地榆5-10份,马齿苋5-10份,五味子13-16份,熟地黄3-10份,三七7-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2份,桂枝16份,细辛3份,水蛭12份,川牛膝12份,吴茱萸9份,当归15份,蜈蚣15份,羌活8份,白芷5份,甘草3份,皂角刺14份,炒苍术9份,地龙6份,虎杖8份,金龟子5份,大黄1份,炒地榆10份,马齿苋5份,五味子16份,熟地黄3份,三七1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20份,桂枝10份,细辛8份,水蛭5份,川牛膝17份,吴茱萸4份,当归20份,蜈蚣10份,羌活12份,白芷2份,甘草7份,皂角刺11份,炒苍术15份,地龙3份,虎杖13份,金龟子3份,大黄3份,炒地榆5份,马齿苋10份,五味子13份,熟地黄10份,三七7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3份,桂枝11份,细辛4份,水蛭6份,川牛膝13份,吴茱萸5份,当归18份,蜈蚣11份,羌活9份,白芷4份,甘草6份,皂角刺12份,炒苍术13份,地龙4份,虎杖9份,金龟子4份,大黄2份,炒地榆6份,马齿苋6份,五味子14份,熟地黄5份,三七1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7份,桂枝15份,细辛7份,水蛭11份,川牛膝16份,吴茱萸8份,当归16份,蜈蚣14份,羌活11份,白芷3份,甘草5份,皂角刺13份,炒苍术14份,地龙5份,虎杖12份,金龟子3份,大黄1份,炒地榆10份,马齿苋9份,五味子13份,熟地黄7份,三七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5份,桂枝12份,细辛5份,水蛭9份,川牛膝15份,吴茱萸7份,当归19份,蜈蚣13份,羌活10份,白芷4份,甘草4份,皂角刺11份,炒苍术11份,地龙5份,虎杖10份,金龟子5份,大黄3份,炒地榆58份,马齿苋8份,五味子14份,熟地黄6份,三七9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全蝎19份,桂枝14份,细辛6份,水蛭7份,川牛膝14份,吴茱萸6份,当归17份,蜈蚣12份,羌活9份,白芷4份,甘草4份,皂角刺12份,炒苍术10份,地龙4份,虎杖11份,金龟子4份,大黄1份,炒地榆7份,马齿苋7份,五味子15份,熟地黄8份,三七8份。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制成合剂、片剂、丸剂、口服液、胶囊或颗粒剂,其中:
所述合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v/v),静置3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
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0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5%(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压片即得片剂;
所述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浸泡45分钟,煎煮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90%(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可;
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6-10倍量水,煎煮2-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按照常规的方法选用药用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干燥,整粒,得20g颗粒,分装10g/袋;
所述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是: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6-9倍量水,煎煮2-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3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按照常规的方法选用药用辅料),制成口服液;
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将原料药材用75%乙醇浸泡18-30小时,热提取三次,滤过,滤液合并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75℃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乙醇提炼过药渣,加水煎煮1次,时间为1-1.5小时,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将两次的得到的细粉混合,搓成药丸。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糖尿病足药物中的应用。
CN201510006103.3A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4623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6103.3A CN104623057A (zh)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6103.3A CN104623057A (zh)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3057A true CN104623057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0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6103.3A Pending CN104623057A (zh)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30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6596A (zh) * 2018-11-30 2019-02-12 中商国能孵化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14219A (zh) * 2019-07-30 2019-10-11 张桂芝 一种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喷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189513B1 (ko) * 1996-08-13 1999-06-01 이강우 당뇨병 치료제
CN101112475A (zh) * 2007-08-13 2008-01-30 黎德贵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189513B1 (ko) * 1996-08-13 1999-06-01 이강우 당뇨병 치료제
CN101112475A (zh) * 2007-08-13 2008-01-30 黎德贵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飞群: "糖尿病足汤配合双黄散治疗糖尿病足46例", 《河南中医》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6596A (zh) * 2018-11-30 2019-02-12 中商国能孵化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14219A (zh) * 2019-07-30 2019-10-11 张桂芝 一种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喷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894B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1234B (zh) 一种治疗骨伤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91203A (zh)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1258A (zh) 一种祛除疤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7063A (zh)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124A (zh) 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
CN102861287B (zh)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淤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12B (zh) 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46824B (zh) 一种治疗寒湿血瘀阻络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3728B (zh) 抗癌消瘤浓缩丸的加工方法
CN104623057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512645B (zh) 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31013A (zh) 一种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1971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牙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747B (zh) 一种三刺降三高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1917A (zh) 一种滇南血栓丸的制备方法
CN105343866A (zh) 一种用于治疗寒饮咳嗽的中药片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57463A (zh) 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88133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40349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240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6231B (zh) 一种配合西医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85360B (zh)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1529A (zh) 一种治疗肝肾亏虚型创伤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75888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