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6115B -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6115B
CN104616115B CN201510078273.2A CN201510078273A CN104616115B CN 104616115 B CN104616115 B CN 104616115B CN 201510078273 A CN201510078273 A CN 201510078273A CN 104616115 B CN104616115 B CN 104616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bar code
sample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82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6115A (zh
Inventor
万海英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dboble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Redboble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dboble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Tongj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Redboble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782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6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6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6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6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61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验室微生物检验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及其条码编码方法,解决了现有微生物检验工作以手工检测为主流的操作模式,降低隐形的人为差错,提高检测报告准确性,并提出的一套在计算机指导下进行的管理方法,以及适用于该方法的一套编码方法。该管理系统包括检验试剂耗材条码打印、记录单自动生成、检验流程、查询统计、校核管理、质量控制和预警等部分,通过该套管理系统,优化微生物检验流程,规范微生物检验步骤,通过预置条码检验流程实现微生物检验无纸化操作,使得在微生物检验的各个流程中均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避免了人为差错,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高效办公,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化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条形码标识并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来优化微生物检验业务管理流程及其使用的条形码的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工作流程是指微生物实验室根据医院的门诊、住院科室采集的病人标本,通过在无菌操作下接种相应培养基,培养基在特定温度、环境及时间条件下培养出菌落,通过手工法或仪器法鉴定菌种、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最终把鉴定、药敏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的操作流程。
现有微生物培养中,主要流程为标本签收—记录单生成—接种培养基—培养—鉴定—药敏—正式报告。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标本签收:医院采集门诊或住院病人标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通过标本试管上的条形码,对标本进行签收。
记录单生成:签收后检验人员根据(一个或多个)检验项目人工分配到不同的记录单,并把病人信息、条形码打印生成纸质记录单,根据记录单的检验项目进入不同的检验流程。
接种:在生物安全柜中把标本接种到对应的(一块或多块)培养基平皿上,例:检验项目为: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痰液标本需接种羊血琼脂培养基平皿、麦康凯培养基平皿、巧克力培养基平皿。在每个培养基平皿上用笔记录下标本条形码号,纸质记录单包裹培养基平皿放入培养箱。
培养:接种好的培养基平皿,根据要求放入特定温度、环境的培养箱进行菌落培养。例:痰标本培养最佳的培养环境为:5%浓度CO2、35℃,培养时间为一至二天。培养基的温度、环境、时间、第一天培养基观察结果、第二天培养基观察结果记录在纸质记录单上。
鉴定:若第一天培养基观察结果为阳性;或第一天观察结果为阴性,第二天观察结果为阳性,则在记录单上记录菌落形态、革兰染色结果、及其他补充试验结果。并对培养基中的阳性菌落进行上机鉴定试验,确认菌落名称。
药敏:阳性的标本菌落,在鉴定细菌名称的同时,进行细菌MIC法或K-B法药敏试验,确定该细菌对药敏敏感及耐药的结果。
正式报告:第一天观察为阴性、则继续放入培养箱培养第二天,培养第二天观察为阴性,则发布正式报告为阴性。报告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并通过电脑填入正式报告内容,审核通过后发送正式报告。标本鉴定出的菌种名称、药敏试验结果打印成正式报告,发给病人及临床科室。
在上述现有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和不足。
人为分配标本检验项目,易出现分单错误,增加人为差错。
标本接种时,通过人为判断标本与培养基对应的种类,易出现人为差错。
在培养基平皿上人工书写标本对应培养基数字,并通过纸质记录单包裹的形式放入培养箱中,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易错乱,进行各种检验流程查找培养基平皿复杂,加大工作量。
纸质记录单通过人工记录检验结果,流程中的检验信息需通过人工方式上传电脑,不方便检验流程中的差错控制,无法准确记录到检验中的每个环节有哪些相关人操作并记录。
通过纸质记录内容发报告时,需手工把记录单内容填写到信息系统中,之间差错率控制低。
在现有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中,检验中各个环节的数据统计,需用过人工方式统计在报表中,繁琐,查找复杂。
培养基平皿放入培养箱后,查找某一病人培养基平皿,因无任何定位功能,则查找时需一个一个从培养箱中拿出托盘查找一个一个培养皿。找到纸质记录单,在对应培养皿是否与纸质记录单的号码数字对应,大大增加查找时间。
仪器鉴定药敏结果只能通过输入标本条码号与每个药敏检测卡对应后,信息系统,才能获取鉴定药敏结果,易出现人为对应差错。
培养箱温度和CO2浓度的监控,只能在上班时间通过定时肉眼观察并记录到纸质记录单上,无法准确监控或记录到整个培养时间段内的环境条件及变化。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省去了纸质记录单的打印和记录,便于操作和实现高效办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管理方法,将传统的微生物检验流程中加入信息化管理,使得每个步骤均在计算机指导下进行,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率。
本发明的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工作流程中基于信息化、标本和检测试剂重建检验流程中采用的条形码的编码方法,通过该编码方法,将外单号和培养皿中的内单号对应,只要扫描任意一个单号,在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带出对应唯一的标本电子记录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
检验试剂耗材条码打印系统,用于将试剂耗材入库记录试剂耗材信息,打印预置条码,并能对打印生成预置条码进行预置条码校验。
记录单自动生成系统,用于LIS已签收标本入库管理,其作用在于将标本检验项自动分配生成记录单。
检验流程系统,其包括用于检验流程分类优化,将检验项目按照检验流程分类
用于检验流程步骤规范,规范步骤,按照岗位合理分配工作。
用于培养环境控制,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控制。
用于鉴定与药敏结果双向通讯,管理系统自动获取鉴定药敏信息,减少工作中的人工操作,降低差错率。
用于发送正式报告,正式报告在管理系统中生成,并发送到LIS及HIS。
培养皿托盘定位系统,用于培养基平皿在培养托盘中的定位查找,其作用是通过生成定位图,快速查找培养皿。
查询统计系统,用于查询、统计、定位标本及记录单。
校核管理系统,用于校核已采集未签收标本、已签收未入库标本、已入库未处理记录单,其作用是校核未签收、未入库、未处理标本,方便检验人员查询是遗漏标本。
质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微生物实验室试剂耗材质量、仪器试验质量、空间环境质量。
预警系统,用于监控标本检验是否超期,控制报告时间,防止遗漏标本未发送正式报告。
一种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标本入库:
在管理系统中扫描已在LIS系统中签收的标本,根据检验项规则自动生成电子记录单,扫描标本条形码显示记录单。
2、将检验试剂与标本进行唯一对应:
按照接种步骤,扫描对应种类预置条码号保存记录单,实现试剂与标本记录单唯一对应。
培养基控制管理,已使用预置条码、种类不同预置条码、有效期过期预置条码、未通过质量控制的培养皿均不能对应患者标本,控制预置条码操作。
3、培养皿托盘定位:
在接种及分纯培养操作中,增加定位托盘号功能,选择托盘,保存培养皿预置条码,生成托盘定位图。通过病人信息、托盘号码,查询定位图中的培养皿。托盘内培养皿定期清零,也可手工清空托盘培养皿。
4、培养环境控制管理:
培养基平皿放入培养箱培养,培养箱中的温度、CO2浓度实时传输到管理系统中,根据温度控制区间,超过正常范围报警,并根据每日环境及温度的数值,生成趋势图,控制每个时间节点的环境数值,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
5、培养:
培养中分为第一天、第二天等,在管理系统中选择培养结果,管理系统自动辨别阴阳性,方便查询。
4、菌形态描述:
在菌形态描述步骤中,当培养为阳性的标本,记录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菌落特征、鉴定药敏卡名称及其他补充试验,并且可添加多个细菌的记录。
5、鉴定与药敏:
在鉴定与药敏步骤中,当培养为阳性的标本,通过记录鉴定卡、药敏卡卡号,从鉴定药敏仪器中自动获取鉴定药敏结果(MIC法),并可修改鉴定药敏结果。
补充手工药敏(K-B法)选择细菌菌属,自动带出该菌属下的药敏试验项目,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可维护手工药敏抑菌圈直径范围值,鉴定结果、MIC法、K-B法药敏结果自动推送到正式报告。
6、正式报告:
检验培养出阴阳性结果发送正式报告,复核通过后报告发送到LIS及HIS,供医生及病人打印报告,未通过复核报告继续检验培养。
一种微生物培养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条码的编码方法:
根据试剂种类、试剂有效期、试剂流水号生成12位一维条形码即预置条码,其组成是:试剂种类2位+试剂有效期6位+流水号4位。检验试剂物品编码为6位,系统是通过比对检验试剂物品编码的6位和预置条码的前2位来对应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预置条码编码在系统中具有唯一性,从而区分不用的培养基(试剂种类)。预置条码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中的试剂耗材。
预置条码使用code128线性条码生成规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管理系统规范了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使各培养流程按照统一步骤操作,减少检验人员的业务流程熟悉时间,快速进行检验操作。
该管理系统通过预置条码规范操作步骤,通过扫描条码实现唯一对应,实现信息化无纸化操作,省去纸质记录单。
该管理系统的培养皿托盘定位系统,实现根据申请信息快速查找培养皿的工作。
该管理系统自动完成检验项目与试剂的正确匹配,节省人工分单差错及分单时间。
该管理系统有效的控制检验流程中的每个操作节点,对检验中的记录项、时间、环境、温度等均有溯源性。
该管理系统利用读码器特点,采用双扫描准确获取信息,控制读码输入时的差错;
该管理系统实现培养箱、冰箱的浓度温度监测,并及时报警,控制微生物培养质量,避免因培养环境温度差异导致培养质量下降,检验结果差错。
该管理系统实现鉴定药敏仪器双向通讯,通过扫描保存鉴定、药敏卡条码号,获取仪器鉴定药敏结果,实现信息化、省去人工输入鉴定药敏结果的繁琐工作,减轻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组成框图。
图2是本发明该管理系统具体操作示意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过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具体实施例。
图5是系统生成预置条码样式图。
图6是检验试剂物品编码与预置条码编码对应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组成框图。
微生物实验室检信息管理系统100,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检验试剂耗材条码打印系统102,根据入库试剂耗材的种类与效期,在试剂库管理中自动生成预置条形码,并打印条码黏贴于培养基平皿表面,或生产厂商根据预置条码生成规则自动生成条码,打印在培养基平皿上;
记录单自动生成104,电子无纸化记录单自动生成,根据标本在LIS签收后,系统将标本的申请检验项目,根据检验项规则自动生成电子记录单;
检验流程106,检验流程分类优化,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把各个检验流程整理分类,包括:一般细菌培养、血培养、结核培养(手工法)、结核培养(仪器法)、支原体培养、淋球菌培养、空气培养、一般细菌涂片、抗酸染色涂片、墨汁染色涂片、真菌G试验、细菌内毒素检测、衣原体检测,系统可根据微生物检测需要增删流程。
检验流程106,检验流程步骤规范,微生物检验均按照规范的步骤操作,包括:涂片、接种、培养、菌形态描述、鉴定药敏、正式报告。后台管理系统根据各个流程的不同检测内容,在规范的步骤下增加删除检验记录项。
检验流程106,培养环境控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平皿放入托盘后放入相应培养箱培养,培养箱中的温度及CO2浓度实时传输到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根据温度控制区间,例:CO2培养箱,最佳的为35℃,±1℃为正常范围;C02最佳浓度为5%,±1%为正常范围,超过正常范围在系统中报警,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控制;
检验流程106,鉴定与药敏处理,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与鉴定药敏仪器实现双向通讯,在对应记录单的鉴定药敏步骤中,通过扫描仪器鉴定卡、药敏卡的唯一条码,保存到系统中,在仪器得出鉴定药敏结果后,数据自动传输到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中,并自动发送到正式报告步骤。
检验流程106,正式报告发送,将检验流程中需报告内容推送到正式报告步骤,形成正式报告,复核通过后的检验报告,发送到LIS及HIS系统中。
培养皿托盘定位功能108,接种时选择培养托盘,标本的病人信息、接种的培养基预置条码保存在管理系统中,并生成培养基平皿托盘定位图。在查询统计110中可输入病人信息、条形码号查询培养皿托盘位置。
查询统计110,包括:标本查询、记录单查询、报告查询、血培养一级报告查询、托盘定位查询、阳性统计、费用统计。
校核管理112,包括:已采集未签收标本校核、已签收未入库标本校核、已入库未处理记录单校核。
质量控制114,包括:培养基质控、药敏质控、试剂耗材质控、试验质控。
预警功能116,已处理未报告的记录单,超过(配置)时间,提示报警,并列出记录单列表。
图2是本发明该管理系统具体操作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步骤202,登录账号与LIS信息同步。
如图2所示,步骤204,在管理系统中扫描已在LIS系统中签收的标本,步骤206,根据检验项规则自动生成电子记录单,并根据时间及流水号,生成唯一记录单号,。在检验界面扫描已入库到管理系统的标本条形码,自动带出所有该标本下的记录单。
如图2所示,步骤210,在试剂耗材条码打印系统中打印预置条码或厂商已经贴好的条码,进入步骤208.
如图2所示,在步骤208,先选择托盘号,再根据检验项目默认显示需接种的培养基平皿输入框,例:检验项目为:痰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需接种培养基为血平皿、麦康凯平皿、巧克力平皿,系统默认显示三个平皿名称及输入框,可通过扫描已贴预置条码的相应培养皿,把预置条码号保存在相应培养基输入框中,保存步骤后可通过扫描培养皿预置条码,找到相应记录单。
如图2所示,步骤208,培养基控制管理:已在其他记录单接种过的培养皿,扫描该培养皿条码系统提示不能在扫描到新的记录单,扫描培养皿预置条码种类不同系统提示预置条码匹配错误,达到正确匹配每种检测试剂。
如图2所示,步骤212,检验流程平皿信息及数据保存在管理系统中,并记录检验人及保存时间。
如图2所示,步骤216,若观察培养皿为阴性,审核阴性结果,若观察培养皿为阳性,则记录菌形态描述,上机鉴定阳性细菌、并鉴定药敏结果,保存阳性报告,审核阳性报告,若标本结果错误或生长缓慢,重新检验结果,如步骤216A。
如图2所示,步骤218,阴阳性报告审核通过后,发送正式报告。并把正式报告发送到步骤220,LIS及HIS中,提供临床医生或病人打印报告单。
如图2所示,步骤222,从标本采集到发送报告,校核标本及记录单,控制为完成错漏的标本及记录单。
如图2所示,步骤224,查询标本、记录单、正式报告、托盘号,统计阳性、费用。
如图2所示,步骤226,质量控制保证实验室检验质量。
图3是本发明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过程流程图。
1、标本入库方法,如图3所示:
步骤302,在管理系统中扫描已在LIS系统中签收的标本,根据检验项规则自动生成电子记录单,并根据时间及流水号,生成唯一记录单号。在检验界面扫描已入库到管理系统的标本条形码,自动带出所有该标本下的记录单。
2、检验试剂与标本唯一对应方法,如图3所示:
步骤306,接种步骤中,根据检验项目默认显示需接种的培养基平皿输入框,例:检验项目为:痰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需接种培养基为血平皿、麦康凯平皿、巧克力平皿,系统默认显示三个平皿名称及输入框,可通过扫描已贴预置条码的相应培养皿,把预置条码号保存在相应培养基输入框中,保存步骤后可通过扫描培养皿预置条码,找到相应记录单。
步骤306A,,培养基控制管理:已在其他记录单接种过的培养皿,扫描该培养皿条码系统提示不能在扫描到新的记录单,扫描培养皿预置条码种类不同系统提示预置条码匹配错误,达到正确匹配每种检测试剂。
3、培养皿托盘定位功能,如图3所示:
步骤306A,在接种及分纯培养操作中,增加定位托盘号功能,培养皿托盘由4x4的不锈钢格栅和不锈钢托盘组成,每个托盘标识有托盘号,每个托盘四角标识:1、4、13、16数字,表示托盘第1、4、13、16号位置。在管理系统接种及分纯培养操作中,检验人员选择培养皿托盘号,管理系统自动生成该托盘号内位置号,从1到16位置号。每个位置号表示一个记录单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培养皿。并在查询界面生成托盘定位图。
步骤306A,在托盘定位查询界面,可通过接种时间、病人姓名、病人编码、托盘号快速查找对应托盘号和位置号,方便检验人员在培养箱中快速找到该培养皿。
步骤306A,使用过的托盘在管理系统中一定时间内(系统配置时间)自动清空托盘内培养皿信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动清空托盘内培养皿信息。
4、培养环境控制管理,如图3所示:
步骤308A,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平皿放入托盘后放入相应培养箱培养,培养箱中的温度及环境浓度实时传输到管理系统中,根据温度控制区间,例:CO2培养箱,最佳的为35℃,±1℃为正常范围;C02最佳浓度为5%,±1%为正常范围,超过正常范围在管理系统中报警提示,并根据每天24小时环境及温度的数值,生成趋势图,控制每个时间节点的环境数值,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
5、培养,如图3所示:
步骤308,培养中分为第一天、第二天等,在管理系统中勾选培养结果阴性/阳性,填写相应记录项目,管理系统自动辨别阴阳性,并在记录单列表标识阴阳性,方便查询。
4、菌形态描述,如图3所示:
步骤310,培养为阳性的标本,在菌形态描述步骤,记录一个或多个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记录菌落特征,其他补充试验;根据革兰染色结果自动勾选需接种的鉴定、药敏卡种类。
5、鉴定、药敏实验,如图3所示:
步骤312,培养为阳性的标本,在该步骤把培养后的标本从培养基中接种到鉴定、药敏卡片,记录坚定卡、药敏卡条码号,需要做手工药敏(K-B法)选择细菌菌属,自动带出该菌属下的药敏试验项目,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可维护手工药敏抑菌圈直径范围值。
步骤312A,保存后的鉴定药敏步骤,在得出鉴定、药敏仪器法(MIC法)结果后,选择获取鉴定药敏结果,系统自动带出鉴定药敏结果,并可对鉴定药敏结果值进行修改。K-B法药敏可输入观察测量后的抑菌圈直径数值,自动带出药敏结果。
6、正式报告,如图3所示:
步骤314,检验出阴阳性结果后,在正式报告步骤中带出报告内容,包括鉴定结果、药敏结果。复核时输入复核人工号,复核成功后报告发送到LIS及HIS系统,供医生及病人打印报告。
图4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具体实施例,以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医院需建立有限局域网络,连接PC端微生物检验流程管理系统、PC端微生物后台管理系统、试剂库耗材管理与条码打印系统、移动客户端、数据库。
如图4所示,PC端微生物检验流程管理系统,通过连接有线条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预置条码、药敏鉴定卡条码,进行预置条码检验流程。
如图4所示,医院有线局域网络通过无线路由器WIFI连接移动客户端,通过蓝牙条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预置条码、药敏鉴定卡条码,进行预置条码检验流程。
如图4所示,微生物管理系统数据库与LIS数据库、HIS数据库、检验仪器实现数据双向通讯。
图5是系统生成预置条码样式图。
预置条形码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中的试剂耗材,根据试剂种类、试剂有效期、试剂流水号生成12位预置条形码,试剂种类2位+试剂有效期6位+流水号4位。预置条码使用code128线性条码编码生成规则。
例:“511502150010”,如图5所示,前2位“51”指bap血平皿,第3至8位“150215”为有效期指:15年2月15日,后4位“0010”为该效期内平板的流水号,例如bap血平皿需要打印10个条码0001-0010,0010表示是第10个条码。条码生成建议尺寸:27x12cm。
图6是检验试剂物品编码与预置条码编码对应关系图。
检验试剂物品编码,指检验试剂耗材在医院试剂耗材管理系统中的物品编码,检验试剂物品编码与预置条码编码对应。系统是通过检验试剂物品编码的6位和预置条码的前2位,来对应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预置条码编码在系统中具有唯一性,如图6所示。
在检验流程开始前,预先根据预置条码生成规则,在试剂耗材条码打印系统中打印预置条形码,并贴于对应培养皿上。厂商根据预置条码编码生成规则,生成已贴好的培养皿,检验科室直接使用培养皿。
在接种过程中,标本记录单与预置条码一一对应。在培养、鉴定、正式报告中均可扫描预置条码自动带出相应记录单,进行检验流程操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型和改变。因此,本发明覆盖了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型和改变。

Claims (5)

1.一种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子系统:
检验试剂耗材条码打印系统,用于将试剂耗材入库记录试剂耗材信息,打印预置条码,并能对打印生成预置条码进行预置条码校验;
记录单自动生成系统,用于LIS已签收标本入库管理,其作用在于将标本检验项自动分配生成记录单;
检验流程系统,其还包括用于检验流程分类优化,将检验项目按照检验流程分类;
用于检验流程步骤规范,规范步骤,按照岗位合理分配工作;
用于培养环境控制,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控制;
用于鉴定与药敏结果双向通讯,管理系统自动获取鉴定药敏信息,减少工作中的人工操作,降低差错率;
用于发送正式报告,正式报告在管理系统中生成,并发送到LIS及HIS;
培养皿托盘定位系统,用于培养皿在培养托盘中的定位查找,其作用是通过生成定位图,快速查找培养皿;
查询统计系统,用于查询、统计、定位标本及记录单;
校核管理系统,用于校核已采集未签收标本、已签收未入库标本、已入库未处理记录单,其作用是校核未签收、未入库、未处理标本,方便检验人员查询是遗漏标本;
质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微生物实验室试剂耗材质量、仪器试验质量、空间环境质量;
预警系统,用于监控标本检验是否超期,控制报告时间,防止遗漏标本未发送正式报告。
2.一种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标本入库,在管理系统中扫描已在LIS系统中签收的标本,根据检验项规则自动生成电子记录单,扫描标本条形码显示记录单;
将检验试剂与标本进行唯一对应,扫描对应种类预置条码号保存记录单,实现试剂与标本记录单唯一对应;
培养皿托盘定位,在接种及分纯培养操作中,增加定位托盘号功能,选择托盘,保存培养皿预置条码,生成托盘定位图;
培养环境控制管理,培养基平皿放入培养箱培养,培养箱中的温度、CO2浓度实时传输到管理系统中,根据温度控制区间,超过正常范围报警,并根据每日环境及温度的数值,生成趋势图,控制每个时间节点的环境数值,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
培养,在管理系统中选择培养结果,管理系统自动辨别阴阳性,方便查询;
菌形态描述,当培养为阳性的标本,记录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菌落特征、鉴定药敏卡名称及其他补充试验,并且可添加多个细菌的记录;
鉴定与药敏,当培养为阳性的标本,通过记录鉴定卡、药敏卡卡号,从鉴定药敏仪器中自动获取鉴定药敏结果,并可修改鉴定药敏结果;
正式报告,检验培养出阴阳性结果发送正式报告,复核通过后报告发送到LIS及HIS,供医生及病人打印报告,未通过复核报告继续检验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培养皿托盘定位过程中通过病人信息、托盘号码,查询定位图中的培养皿,托盘内培养皿定期清零,也可手工清空托盘培养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培养基控制管理,已使用预置条码、种类不同预置条码、有效期过期预置条码、未通过质量控制的培养皿均不能对应患者标本,控制预置条码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鉴定与药敏过程中,还可以使用补充手工药敏选择细菌菌属,自动带出该菌属下的药敏试验项目,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可维护手工药敏抑菌圈直径范围值,鉴定结果、K-B法药敏结果自动推送到正式报告。
CN201510078273.2A 2015-02-13 2015-02-13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6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8273.2A CN104616115B (zh) 2015-02-13 2015-02-13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8273.2A CN104616115B (zh) 2015-02-13 2015-02-13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6115A CN104616115A (zh) 2015-05-13
CN104616115B true CN104616115B (zh) 2017-12-01

Family

ID=5315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827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6115B (zh) 2015-02-13 2015-02-13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61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9697B (zh) * 2015-06-16 2016-04-27 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流程质控管理与报告自动化系统及方法
CN105154322B (zh) * 2015-09-09 2017-04-19 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识别培养皿的微生物接种装置及识别方法
CN105931012A (zh) * 2016-04-12 2016-09-07 曹汝安 标本预处理系统
CN106097231A (zh) * 2016-08-15 2016-11-09 黄星 一种用于洁净区域的微生物监测统计管理方法
CN106327401A (zh) * 2016-08-15 2017-01-11 黄星 一种用于洁净区域的微生物监测统计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833597B (zh) * 2017-11-24 2023-10-03 凃仕贵 一种临床实验室标本核收系统
CN109740711A (zh) * 2018-12-07 2019-05-10 四川品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检验试剂库房管理专用条码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46552B (zh) * 2019-06-13 2023-06-06 智慧中医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失效评估的标本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619377B (zh) * 2019-09-20 2022-12-23 苏州新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培养瓶的全信息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N112200528A (zh) * 2019-11-29 2021-01-08 年华 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管理系统
CN111047172A (zh) * 2019-12-05 2020-04-21 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块化分析技术的酒类质量检化验信息系统
CN114955425A (zh) * 2022-06-13 2022-08-30 宁波圣瑞思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上片控制方法、上片工作站、吊挂系统及基于订单的生产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1934A (zh) * 2004-07-16 2007-09-05 泛塔纳医药系统公司 实验室装备仪器信息管理及控制网络
CN202102493U (zh) * 2011-05-24 2012-01-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开放式测绘实验室管理系统
CN103310396A (zh) * 2013-07-03 2013-09-18 青岛大学 一种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教学实验样品的生产和使用链
CN103345671A (zh) * 2013-07-03 2013-10-09 青岛大学 一种玻璃仪器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03886414A (zh) * 2014-03-24 2014-06-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分布式智能化药品安全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4268675A (zh) * 2014-09-12 2015-01-07 深圳市博安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1934A (zh) * 2004-07-16 2007-09-05 泛塔纳医药系统公司 实验室装备仪器信息管理及控制网络
CN202102493U (zh) * 2011-05-24 2012-01-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开放式测绘实验室管理系统
CN103310396A (zh) * 2013-07-03 2013-09-18 青岛大学 一种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教学实验样品的生产和使用链
CN103345671A (zh) * 2013-07-03 2013-10-09 青岛大学 一种玻璃仪器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03886414A (zh) * 2014-03-24 2014-06-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分布式智能化药品安全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4268675A (zh) * 2014-09-12 2015-01-07 深圳市博安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顾国浩;《临床检验杂志》;20131115;805页-80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6115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6115B (zh)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US113710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
JP5998744B2 (ja) コロニー検出装置、培地情報登録システム、衛生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052999B (zh)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
JP5796679B2 (ja) 衛生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フィルム型培地
CN104268181B (zh) 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快速检核方法及装置
JP2023164475A (ja) 生体試料評価処理のため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開発環境
JP5928586B2 (ja) 培地情報登録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衛生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フィルム型培地
JP2014039518A (ja) 培地情報登録システム、コロニー検出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衛生管理システム
CN111859890A (zh) 一种微生物实验室语音录入记录系统及方法
CN106062172A (zh) 用于处理与微生物材料样品有关的诊断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5154322B (zh) 一种可自动识别培养皿的微生物接种装置及识别方法
JP5994463B2 (ja) 培地ラベル発行制御システム、培地情報登録システム、衛生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培地ラベル及びフィルム型培地
US20120055993A1 (en) Method for coding/individualizing a container used to receive nutrient solutions or culture media
Anders et al. Multisite qualification of an automated incubator and colony counter for environmental and bioburden applications in pharmaceutical microbiology
CN100430486C (zh) 微生物易感性的快速测定
CN201280552Y (zh)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与管理系统
Shim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blood volume measuring system for blood culture quality improvement
CN112200528A (zh) 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管理系统
JP2018000011A (ja) 培養管理システム
US20230083087A1 (en) Microorganic detection system with worklists
Brueckner et al. A Case Study with a TDLAS Based Semi-automated Media Fill Inspection Platform
Abdallah Some considerations for anaerobic microbiology culturing.
Migliavacca et al. Clinical microbiologists, could we forget the history?
Xinrong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of food and its quality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