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5295A -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5295A
CN104615295A CN201410099212.XA CN201410099212A CN104615295A CN 104615295 A CN104615295 A CN 104615295A CN 201410099212 A CN201410099212 A CN 201410099212A CN 104615295 A CN104615295 A CN 104615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loading end
glue material
light shield
contac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92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世杰
黄俊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15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5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触控面板包括基板、触控元件以及胶材。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承载面与触控面的侧面。触控元件配置于承载面上。承载面位于触控元件与触控面之间。胶材覆盖侧面且暴露承载面以及触控面。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便利、体积更轻巧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电子产品的输入方式已由传统的键盘、鼠标等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作为输入界面。一般而言,触控面板常见于便携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中。使用者在使用便携电子产品的过程中,便携电子产品极有可能落下或受到外物撞击。因此,触控面板的强度便显得格外重要。
在现有的触控面板中,触控面板的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侧面夹有多个尖角。当便携电子产品落下或受到外物撞击时,应力易集中至触控面板的尖角上,而造成触控面板的损伤。因此,有人将触控面板的侧面设计为弧面,以改善上述问题。然而,将侧面加工为弧面的制程难度高,加工出弧面的制程变异性大,而不利于触控面板的品质管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强度佳。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其强度佳。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包括基板、触控元件以及胶材。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承载面与触控面的侧面。触控元件配置于承载面上。承载面位于触控元件与触控面之间。胶材覆盖至少部份侧面且暴露承载面以及触控面。
本发明的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包括基板以及胶材。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承载面与触控面的侧面。胶材覆盖至少部份侧面且暴露承载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包括由承载面向触控面依序配置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第二平面垂直于承载面。第一平面倾斜于承载面以及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触控面的方向。第三平面倾斜于承载面以及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承载面与第一平面相交。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交。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相交。第三平面与触控面相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面与第一平面的交界线、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交界线、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的交界线、第三平面与触控面的交界线分别被垂直于承载面的同一参考平面截出第一截点、第二截点、第三截点以及第四截点。通过第一截点、第二截点、第三截点以及第四截点的参考弧线具有第一曲率半径。胶材远离侧面的外表面被同一参考平面截出弧线。弧线具有第二曲率半径。第二曲率半径小于第一曲率半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覆盖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覆盖第二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第一平面以及第三平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覆盖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第三平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覆盖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第一平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为朝向远离触控元件方向凸起的弧面。弧面与承载面以及触控面相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弧面被垂直于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第一弧线。胶材远离侧面的外表面被参考平面截出第二弧线。第二弧线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弧线的曲率半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个参考平面与上述的承载面平行且位于承载面与触控面之间。弧面相对于参考平面呈对称分布。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被垂直于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弧线。参考切线相切于弧线上的点。参考切线斜率的绝对值随着此点远离触控面而递增。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面为平面,而触控面为朝远离承载面的方向凸起的弧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为平面。此平面垂直于承载面且与承载面以及触控面相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层以及第一辅助遮光层。装饰层配置于触控元件所在处以外的承载面上且位于第一辅助遮光层与承载面之间。第一辅助遮光层覆盖装饰层且暴露触控元件。第一辅助遮光层延伸至侧面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与胶材重叠。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胶材接触而不与侧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辅助遮光层与侧面接触而不与胶材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辅助遮光层与侧面以及胶材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辅助遮光层。第一辅助遮光层配置于第二辅助遮光层与装饰层之间。第二辅助遮光层覆盖第一辅助遮光层且暴露触控元件。第二辅助遮光层延伸至侧面上方且与胶材在垂直于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重叠。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辅助遮光层与胶材接触而不与侧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辅助遮光层与侧面接触而不与胶材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辅助遮光层与侧面以及胶材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远离侧面的外表面被垂直于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弧线。弧线的曲率半径介于0.05毫米至3毫米。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具有多个微凹陷,而胶材填入微凹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准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层。装饰层配置于触控元件所在处以外的承载面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为凸起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机能性膜层。机能性膜层设置于基板背向于触控元件的一侧。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基板的侧面上覆盖有胶材,胶材可吸收施加于触控面板的冲击力,而有助于触控面板强度的提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G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部份基板及胶材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母板;
100、100A~100J:触控面板;
100’:准触控面板;
110:基板;
110a:承载面;
110b、110b’:触控面;
110c、110c’、110c’’、110c’’’:侧面;
120:触控元件;
130、130B、130C、130D:胶材;
130a:外表面;
140:第一保护层;
150:第二保护层;
160:第三保护层;
170:机能性膜层;
1:第一截点;
2:第二截点;
3:第三截点
4:第四截点;
5:点;
A-A’:剖线;
AL1:参考弧线;
AL2、AL5:弧线;
AL3:第一弧线;
AL4:第二弧线;
BM:装饰层;
c:微凹陷;
d、d1~d3、D:方向;
E:蚀刻液;
F:参考平面;
L:参考切线;
K:研磨器;
O1:第一辅助遮光层;
O2:第二辅助遮光层;
P1:第一平面;
P2:第二平面;
P3:第三平面;
P4:导角面;
T:胶厚。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G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至图1C,首先,提供准触控面板100’(标示于图1C)。请参照图1A,详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可先提供母板1000。母板1000上可划分定义出多个基板110,其中每一基板110是用以在后续制程中形成一个触控面板。基板110的材质可为玻璃、塑料或其他适当材质;本实施例以玻璃为例作说明。接着,可选择性地对母板1000进行强化制程,本实施例例如是通过化学离子交换制程对玻璃进行强化。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择不对母板1000进行强化制程。请参照图1B,作业上,可选择性地在多个基板110上分别形成多个装饰层BM,并且在每一个装饰层BM围绕界定出的区域中形成对应的触控元件120,且触控元件120在本实施例可以与装饰层BM部份重叠。另一提的是,如果只想单独制作触控面板中的覆盖板,也可省去制作触控元件的步骤;甚至,如果不想要有装饰及遮蔽的需求,可进一步省去制作装饰层的步骤。
请参照图1C,接着,令分别承载多个触控元件120的多个基板110彼此分离,例如是通过刀轮切割及裂片的方式,以形成多个准触控面板100’。当然,也可利用激光切割等其它方式。准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以及触控元件120。基板110具有承载面110a、相对于承载面110a的触控面110b以及连接承载面110a与触控面110b的侧面110c。触控元件120配置于承载面110a上。换言之,承载面110a位于触控元件120与触控面110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准触控面板100’可选择性包括装饰层BM。装饰层BM主要配置于触控元件120所在处以外的承载面110a上。承载面110a位于装饰层BM与触控面110b之间。
请参照图1D,接着,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择性地对准触控面板100’进行外轮廓导角(outline grinding)制程。举例而言,可利用研磨器K对准触控面板100’进行外轮廓导角制程。详言之,研磨器K可在与承载面110a平行的平面上沿着指定路径移动,进而使准触控面板100’具有所需的外轮廓。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研磨器K用以与基板110接触的研磨表面可具有与导角形状互补的形状。如此一来,当研磨器K在与承载面110a平行的平面上沿着指定路径移动而使准触控面板100’具有所需的外轮廓的同时,研磨器K也可使基板110的侧面110c具有所需的导角形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一定要进行外轮廓导角制程,外轮廓导角制程的进行与否,可视实际产品的需求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图1C所示的分离制程或图1D所示的外轮廓导角制程时,基板110侧面110c可能会形成微凹陷或微裂痕c(如图2A所示)。为了避免微凹陷或微裂痕c过度影响触控面板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E所示,可选择性地对基板110的侧面110c进行边缘强化制程。边缘强化制程例如是将准触控面板100’浸入蚀刻液E中,蚀刻液E例如是氢氟酸,以使基板110的部份边缘被部分或全部去除,进而使微凹陷或微裂痕c(如图2A所示)被去除或使其深度极浅化,以降低微凹陷或微裂痕c对强度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蚀刻液蚀刻完侧面110c后,会在侧面110c形成多数个圆弧状或齿状的凹槽蚀刻结构,也即,原本锐利尖刺状的裂痕成为平缓的较大凹槽,如此当玻璃被弯折或挠曲时,可减少由边缘向内破裂的可能性,提高玻璃的强度平均值。在一实施例中,蚀刻后产生的凹槽的孔径范围为10微米(μm)至150微米。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一定要进行边缘强化制程,边缘强化制程的进行与否,可视实际产品的需求而定。另外,基板的制程并不限于上述制程,其也可在母板分离出多个基板,并经外轮廓导角后,才对各基板进行化学离子交换的强化制程;接着,才在该些基板上选择性地形成后续元件,例如触控元件、装饰层等。
请参照图1F,接着,令胶材130覆盖基板110的侧面110c且暴露基板110的承载面110a以相对于承载面110a的触控面(标示于图1C及图1D),而初步完成触控面板100。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喷涂的方式令胶材130覆盖基板110的侧面110c,然后再固化胶材130。喷涂例如可以是利用喷枪将复数个点状胶材依序射至侧面110c,且使该些点状胶材彼此部份重叠,以形成连续状的胶材130,但不限于此。此外,固化胶材130的方式可视胶材130的材料特性而定。举例而言,若胶材130为光固化型胶材,则可用照光的方式固化胶材130,例如为UV胶。若胶材130为热固化型胶材,则可用加热的方式固化胶材130。若胶材130为光固化型胶材与热固化型胶材的组合,则可同时用加热及照光的方式固化胶材130。此外,令胶材130覆盖基板110侧面110c的方法不限于喷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利用擦拭、沉浸、转印或其他适当方式令胶材130覆盖基板110的侧面110c。
如图1F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30可环绕成一圈,而覆盖基板110的整个侧面110c。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胶材130覆盖侧面110c的范围可视实际的需求而定。举例而言,若部份侧面110c具有特殊的形状(例如用以置入红外线感测器的凹面),而导致胶材130不易涂布,则可选择性地不在特殊形状的部份侧面110c上涂布胶材130。换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胶材130不一定要环绕成一圈。又例如胶材130可仅单独形成于四个角落的侧面110c处,但不限于此。
从图1C、图1D、图1F可知,装饰层BM与基板110侧面110c之间存在有一个透光区域,或者可以说是装饰层BM会刻意距离基板110侧面110c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例如是介于200~500微米,以避免于前述切割作业中分离多个基板110时,可能对装饰层BM造成的损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填补上述透光区域以避免漏光以及考量到形成在基板110侧面110c的胶材130可能被使用者察觉而影响触控面板100视觉上的美感,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G所示,可选择性地在装饰层BM上形成第一辅助遮光层O1(例如是具有与装饰层BM相同颜色的油墨层),以遮蔽透光区域及胶材130(标示于图1F及图2A)。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特别是,图2A是对应于图1G的剖线A-A’。请参照图1G及图2A,第一辅助遮光层O1覆盖装饰层BM且暴露触控元件120。第一辅助遮光层O1可由承载面110a延伸至侧面110c的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观看方向d上与胶材130重叠。因此,当使用者沿着观看方向d看去便较不易察觉胶材130的存在,而有助于触控面板100美感的提升。当然,第一辅助遮光层O1也可以不与胶材130重叠,而是只遮蔽装饰层BM与基板110侧面110c之间的透光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选择性地在第一辅助遮光层O1上形成第二辅助遮光层O2(例如红外光透光材料层,在此红外光透光材料是指可让红外光的光透过率高于其他波长光的光透过率的材料,例如可让红外光的光透过率高于75%,并让其他波长光的光透过率低于20%,但不以此为限),以进一步地提升触控面板100的品质。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一定要形成第一辅助遮光层O1或第二辅助遮光层O2,第一辅助遮光层O1或第二辅助遮光层O2的形成与否,端视实际产品的需求而定。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遮光层O1(或第二辅助遮光层O2)是在胶材130覆盖侧面110c后才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辅助遮光层O1(或第二辅助遮光层O2)也可在胶材130涂布之前形成。
请参照图2A,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触控元件120以及胶材130。基板110具有承载面110a、相对于承载面110a的触控面110b以及连接承载面110a与触控面110b的侧面110c,其中触控面110b是指供使用者触控的表面。触控元件120配置于承载面110a上。承载面110a位于触控元件120与触控面110b之间。胶材130覆盖侧面110c且暴露承载面110a以及触控面110b。换言之,胶材130粘着于侧面110c而不粘着于承载面110a以及触控面110b。
在本实施例中,侧面110c可具有多个微凹陷或微裂痕c,而胶材130可填入这些微凹陷或微裂痕c中,以及,若侧面110c还进一步具有上述多个圆弧状或齿状的凹槽,胶材130也可填入这些凹槽中,而有助于触控面板100的强度提升。本实施例的胶材130可为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混成。本实施例的胶材130可为透明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胶材也可为单纯的有机材料,或是单纯的无机材料,另,胶材130也可具有颜色,例如红色、绿色、蓝色或其他适当颜色,例如是与装饰层BM相同或相近的颜色,以实现一体化的视觉效果。
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可选择性地包括覆盖触控元件120以及装饰层BM的第一保护层140(例如氧化硅)、覆盖第一保护层140、触控元件120以及装饰层BM的第二保护层150(例如氮化硅)以及覆盖第一保护层140、第二保护层150以及装饰层BM的第三保护层160(例如有机材料层)。其中,第三保护层160在本实施例中可仅对应装饰层BM覆盖,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保护层160也可全面覆盖第一保护层140与第二保护层15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图3的触控面板100A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在图3的触控面板100A中,触控面板100A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一保护层140以及第三保护层160,而不选择包括第二保护层150。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还可进一步省略第一保护层140,并将第三保护层160往内延伸至覆盖触控元件120,如此同样可达到保护的效果。需说明的是,第一保护层140或/及第二保护层150可以作为光学匹配层,以降低触控元件120上的元件的可视度。
请再参照图2A,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面110a及触控面110b可为互相平行的二个平面。侧面110c可为凸起的表面。详言之,侧面110c可包括由承载面110a向触控面110b依序配置的第一平面P1、第二平面P2以及第三平面P3(需说明的是,微凹陷c的深度很浅,因此第一平面P1、第二平面P2以及第三平面P3实质上可视为平面)。第二平面P2垂直于承载面110a。第一平面P1倾斜于承载面110a以及第二平面P2且面向远离触控面110b的方向d1。第三平面P3倾斜于承载面110a以及第二平面P2且面向远离承载面110a的方向d2。承载面110a与第一平面P1相交。第一平面P1与第二平面P2相交。第二平面P2与第三平面P3相交。第三平面P3与触控面110b相交。
图2B为图2A的部份基板及胶材的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2B,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面110a与第一平面P1的交界线、第一平面P1与第二平面P2的交界线、第二平面P2与第三平面P3的交界线、第三平面P3与触控面110b的交界线分别被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同一参考平面(例如图2B的纸面)截出第一截点1、第二截点2、第三截点3以及第四截点4。通过第一截点1、第二截点2、第三截点3以及第四截点4的参考弧线AL1具有第一曲率半径。胶材130具有远离侧面110c的外表面130a。胶材130的外表面130a不与基板110的侧面110c接触。胶材130的外表面130a被相同的参考平面(例如图2B的纸面)截出弧线AL2。弧线AL2具有第二曲率半径。第二曲率半径小于第一曲率半径。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曲率半径以介于0.05毫米至3毫米为佳,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二平面P2到胶材130外表面130a的在平行于承载面110a方向D的胶厚T,以介于15微米至135微米为较佳。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30可覆盖第一平面P1、第二平面P2以及第三平面P3。换言之,胶材130在承载面110a指向触控面110b的方向上可完全地覆盖侧面110c。藉此,胶材130可保护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的第一截点1、第二截点2、第三截点3以及第四截点4,并且通过胶材130外表面130a的弧线AL2外型,以及第二曲率半径小于第一曲率半径的设计,从而可提供应力较不易集中的边缘,且胶材130可吸收冲击力。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胶材130在承载面110a指向触控面110b的方向上也可暴露部份的侧面110c。举例而言,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图4的触控面板100B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在图4的触控面板100B中,胶材130B可覆盖第二平面P2而暴露第一平面P1以及第三平面P3。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胶材130B除了覆盖第二平面P2外,也可分别覆盖部份的第一平面P1以及部份的第三平面P3;换言之,本实施例及其衍生实施例揭露胶材分别暴露至少部份第一平面P1及第三平面P3。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图5的触控面板100B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在图5的触控面板100C中,胶材130C可覆盖第一平面P1以及第二平面P2而暴露第三平面P3,如此一来,有利于触控面板100C与后续组件(如:外框)的组装,例如可避免第一平面P1受到外框的摩擦及撞击,进而维持触控面板100C强度。同样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胶材130C也可进一步覆盖部份的第三平面P3。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6,图6的触控面板100D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在图6的触控面板100D中,胶材130D可覆盖第二平面P2以及第三平面P3而暴露第一平面P1。如此一来,当有终端产品中的触控面板100D的第三平面P3是裸露于外界环境时,则胶材130D可提供裸露的第三平面P3适当的保护,以提高强度。同样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胶材130D也可进一步覆盖部份的第一平面P1。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图4至图6的胶材130B、130C、130D的设计,均分别可保护部份截点,故其等设计也可改善应力容易集中的缺失,且同样能够吸收冲击力。
请再参照图2A,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可选择性包括装饰层BM以及第一辅助遮光层O1。装饰层BM配置于触控元件120所在处以外的承载面110a上且位于第一辅助遮光层O1与承载面110a之间。第一辅助遮光层O1覆盖装饰层BM且暴露触控元件120。第一辅助遮光层O1由承载面110a延伸至侧面110c的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观看方向d上与胶材130重叠。因此,使用者沿着观看方向d看去便不易察觉胶材130的存在,而有助于触控面板100美感的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遮光层O1可与胶材130接触而不与侧面110c接触。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图4的触控面板100B中,第一辅助遮光层O1可与侧面110c(第一平面P1)接触而不与胶材130B接触。在图6的触控面板100D中,第一辅助遮光层O1可与侧面110c(第一平面P1)以及胶材130D接触。
需说明的是,第一辅助遮光层与侧面、胶材的接触与否,端视胶材的涂布位置的公差及第一辅助遮光层的形成位置的公差而定。无论第一辅助遮光层与侧面、胶材的接触与否,凡第一辅助遮光层延伸至侧面的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观看方向d上与胶材重叠,使用者沿着观看方向d看去便较不易察觉胶材的存在,而皆有助于触控面板美感的提升。
请再参照图2A,本实施的触控面板100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二辅助遮光层O2。第一辅助遮光层O1配置于第二辅助遮光层O2与装饰层BM之间。第二辅助遮光层O2覆盖第一辅助遮光层O1且暴露触控元件120。第二辅助遮光层O2可由承载面110a上方延伸至侧面110c上方且与胶材130在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观看方向d上重叠。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辅助遮光层O2可与胶材130接触而不与侧面110c接触。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图4的触控面板100B中,第二辅助遮光层O2可与侧面110c(第一平面P1)接触而不与胶材130B接触。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7,图7的触控面板100E与图4的触控面板100B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在图7的触控面板100E中,第二辅助遮光层O2可与侧面110c(第一平面P1)以及胶材130B接触。
需说明的是,第二辅助遮光层与侧面、胶材的接触与否,端视涂布胶材及形成第二辅助遮光层的制程能力而定。无论第二辅助遮光层与侧面、胶材的接触与否,凡第二辅助遮光层延伸至侧面的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观看方向d上与胶材重叠,使用者沿着观看方向d看去便较不易察觉胶材的存在,而皆有助于触控面板美感的提升。
此外,在图1至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辅助遮光层O1以及第二辅助遮光层O2皆延伸至侧面110c的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观看方向d上与胶材重叠。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辅助遮光层O1以及第二辅助遮光层O2至少其中之一延伸至侧面110c的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观看方向d上与胶材重叠,即可有助于触控面板美感的提升。另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辅助遮光层O1或/及第二辅助遮光层O2也可提供基板侧面的保护,例如图2A、2B及图4、图5的第一辅助遮光层O1及第二辅助遮光层O2可保护第一截点1与部份第一平面P1;图6、图7更可进一步保护第二截点2。此外,部分实施例的遮光层还可同时保护胶材,例如图2A、图3、图5、图6、图8至图12。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F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触控面板100E与触控面板100的差异在于:侧面110c’与侧面110c的形状不同。以下就此差异处做说明,二者相同处便不再重述。
在触控面板100F中,基板110的侧面110c’为朝向远离触控元件120方向d3凸起的弧面。侧面110c’与承载面110a以及触控面110b相交。基板110的侧面110c’被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参考平面(例如图8的纸面)截出第一弧线AL3。胶材130远离侧面110c’的外表面130a可为弧面。外表面130a被同一参考平面(例如图8的纸面)截出第二弧线AL4。第二弧线AL4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弧线AL3的曲率半径;由此,可进一步减缓可能的应力集中问题,并同时吸收冲击力。此外,第二弧线AL4的顶点到第一弧线AL3顶点的最短距离以介于10微米至125微米为较佳。
更进一步地说,参考平面F与承载面110a平行且位于承载面110a与触控面110b之间。参考平面F与承载面110a及触控面110b等距离,而侧面110c’相对于参考平面F可呈对称分布。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图9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9,图9的触控面板100G与图8的触控面板100F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在图9的触控面板100G中,侧面110c’’相对于参考平面F可呈不对称分布。详言之,基板110的侧面110c’’被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参考平面(例如图9的纸面)截出弧线AL5,参考切线L相切于弧线AL5上的一点5。参考切线L斜率的绝对值随着此点5远离触控面110b而递增。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参考平面F与触控面110b之间的部份胶材130其厚度T会随着靠近触控面110b而递减。换言之,胶材130的外表面130a大致上呈现与侧面110c’’共形的形状。另外,在本实施中,基板110还可具有导角面P4。导角面P4连接承载面110a与侧面110c’’。导角面P4倾斜于承载面110a面向远离触控面110b的方向d1。导角面P4与其他的表面(例如承载面110a、侧面110c’’)在基板110的材质内所夹的角度为钝角,因此,当触控面板100G组装至另一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卫星导航器等)时,组装人员不易被触控面板100G所割伤。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0,触控面板100H与图9的触控面板100G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触控面板100H与触控面板100G的差异在于:触控面110b’与触控面110b的形状不同。详言之,在触控面板100H中,承载面110a也为平面。不同的是,在触控面板100H中,触控面110b’为朝远离承载面110a方向d4凸起的弧面。此外,大部份胶材130的厚度T会随着靠近触控面110b而递减。换言之,胶材130的外表面130a大致上呈现与侧面110c’’共形的形状。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沿着观看方向d看去时,胶材130便不致于影响的触控面110b’凸起的整体形状,进而使采用触控面板100G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等)在视觉上更具立体的美感。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1,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I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触控面板100I与触控面板100的差异在于:侧面110c与侧面110c’’’的形状不同。详言之,侧面110’’’为平面。侧面110’’’垂直于承载面110a且与承载面110a以及触控面110b相交。
图1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J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对应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对应的标号表示。触控面板100J与触控面板100的差异在于:触控面板100J可选择性包括配置于机能性膜层(functional film)170。机能性膜层170设置于基板110背向于触控元件120及装饰层BM的一侧。机能性膜层170例如为可降低眩光的抗反射层或者减少手指按压印痕产生的一表面张力层,其判断是否有减少手指按压印痕的方式例如是:水滴在该表面张力层上的水接触角(contact angle)的角度大于100度;或是,硬涂层(hard coat layer)等等。在一实施例中,机能性膜层170例如可全面性覆盖触控面110b,但不以此为限。另外,机能性膜层170也可进一步覆盖胶材130的外表面130a,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请参照下表一,表一列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与比较例的触控面板的测试数据。比较例的触控面板与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差异仅在于:比较例的触控面板的侧面未覆盖胶材。由表一列出的测试数据可证明,当胶材覆盖于本发明实施例触控面板的基板侧面时,无论胶材的胶厚T(标示于图2A)是90或50微米,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侧边撞击测试、落下测试以及滚筒测试的结果均明显地较比较例的触控面板佳。换言之,表一列出的测试数据可证明,当胶材覆盖于触控面板的基板侧面时,触控面板的强度会明显提升。此外,需说明的是,无论胶材的胶厚T为何,凡覆盖于基板侧面的胶材皆有助于触控面板的强度提升,胶厚T并不限于上述的90或50微米,胶厚T也可为20微米或其他适当厚度。
表一
虽然上述各实施例均举触控面板为例作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上述各实施例的设计,均可单独适用于触控面板中的覆盖板上,在此不赘述。
另需说明的是,触控元件并不限制一定要直接形成在基板上,即,触控元件可设置在另一载材上,例如玻璃或薄膜,之后再通过贴合的方式结合至基板;而且,载材数量不限于一个,例如触控元件的第一方向电极与第二方向电极可分别设置在二个载材上,之后再分别通过贴合的方式与基板作组装。另外,触控元件可为具有架桥结构的单层电极,或是不具有架桥结构的单层电极;此外,也可以是其他由二个彼此空间隔绝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构成的触控元件,但不限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实施例,特别适用于张应力大于40MPa的基板,更佳是张应力大于45MPa者;这类的基板,由于其承载面及触控面的强度已相当足够,但侧面因为是切割面的关系而显的相对脆弱,因此其侧面可通过本发明上述胶材补强。当然,在张应力低于45MPa的基板中,其侧面强度还是可以通过胶材的覆盖而提升。其中,上述张应力(TS,或称CT)是通过计算离子交换层深度(DOL)和压缩应力(CS)的数值而得,其公式如下:
TS=CS*DOL/(t-2*DOL)
其中,t为基板厚度。至于离子交换层深度(DOL),是指交换离子从基板表面扩散进入玻璃内部的平均深度,而较佳的定义是指在基板全表面划分出多个区域时,交换离子在这些区域中的最大扩散深度的平均值。离子交换层的深度一般可以通过仪器检测交换离子(例如钾离子)是否存在而得知,同时该仪器也可因而得到压缩应力(CS)的数值,如此即可运用上述公式得到张应力的数值。另,由于即使在同一处理过程下,离子扩散深度仍会有深浅不一的情形存在,因此本文中将采取扩散深度的平均值作为判定离子交换层的深度的标准。
另一提的是,上述各实施例的基板,假如其厚度非常薄,例如于作为覆盖板时为介于0.2至2毫米,或作为内部基板时为介于0.1至0.3毫米时,本发明的胶材及上述各实施例的设计在这类的薄基板上的效果将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基板的侧面上覆盖有胶材,胶材可吸收施加于触控面板的冲击力,而有助于触控面板强度的提升。此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胶材包覆基板侧面截点或/及胶材表面曲率小于基板侧面曲率的设计,可改善应力容易集中的问题,并吸收冲击力。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选择性包括至少一油墨层。油墨层延伸至基板侧面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与胶材重叠。因此,当使用者沿着观看方向观看触控面板时,并不易察觉到胶材的存在,而有助于触控面板美感的提升。此外,覆盖板也具有上述功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5)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该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该承载面与该触控面的侧面;
触控元件,配置于该承载面上,该承载面位于该触控元件与该触控面之间;以及
胶材,覆盖至少部份该侧面且暴露该承载面以及该触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包括由该承载面向该触控面依序配置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该第二平面垂直于该承载面,该第一平面倾斜于该承载面以及该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该触控面的方向,该第三平面倾斜于该承载面以及该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该承载面与该第一平面相交,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相交,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相交,该第三平面与该触控面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面与该第一平面的交界线、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的交界线、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的交界线、该第三平面与该触控面的交界线分别被垂直于该承载面的同一参考平面截出第一截点、第二截点、第三截点以及第四截点,通过该第一截点、该第二截点、该第三截点以及该第四截点的参考弧线具有第一曲率半径,该胶材远离该侧面的外表面被该参考平面截出弧线,该弧线具有第二曲率半径,而该第二曲率半径小于该第一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材覆盖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平面以及该第三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材覆盖该第二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该第一平面以及该第三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材覆盖该第一平面以及该第二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该第三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材覆盖该第二平面以及该第三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该第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为朝向远离该触控元件方向凸起的弧面,该弧面与该承载面以及该触控面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弧面被垂直于该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第一弧线,该胶材远离该侧面的外表面被该参考平面截出第二弧线,该第二弧线的曲率半径小于该第一弧线的曲率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参考平面与该承载面平行且位于该承载面与该触控面之间,该弧面相对于该参考平面呈对称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被垂直于该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弧线,参考切线相切于该弧线上的点,该参考切线斜率的绝对值随着该点远离该触控面而递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面为平面,而该触控面为朝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凸起的弧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为平面,该平面垂直于该承载面且与该承载面以及该触控面相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层以及第一辅助遮光层,该装饰层配置于该承载面上且位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承载面之间,该第一辅助遮光层覆盖该装饰层且暴露该触控元件,其中该第一辅助遮光层延伸至该侧面上方且在垂直于该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与该胶材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胶材接触而不与该侧面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侧面接触而不与该胶材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侧面以及该胶材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辅助遮光层,该第一辅助遮光层配置于该第二辅助遮光层与该装饰层之间,该第二辅助遮光层覆盖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且暴露该触控元件,该第二辅助遮光层延伸至该侧面上方且与该胶材在垂直于该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重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辅助遮光层与该胶材接触而不与该侧面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辅助遮光层与该侧面接触而不与该胶材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辅助遮光层与该侧面以及该胶材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材远离该侧面的外表面被垂直于该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弧线,该弧线的曲率半径介于0.05毫米至3毫米。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具有多个微凹陷,而该胶材填入该些微凹陷。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具有多个圆弧状或齿状的凹槽,而该胶材填入该些凹槽。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为凸起的表面。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能性膜层,设置于该基板背向于该触控元件的一侧,且该机能性膜层覆盖该胶材。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张应力大于45MPa。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为玻璃,且该基板的厚度介于0.1到0.3毫米。
29.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该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该承载面与该触控面的侧面;以及
胶材,覆盖至少部份该侧面且暴露该承载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包括由该承载面向该触控面依序配置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该第二平面垂直于该承载面,该第一平面倾斜于该承载面以及该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该触控面的方向,该第三平面倾斜于该承载面以及该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该承载面与该第一平面相交,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相交,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相交,该第三平面与该触控面相交;其中,该承载面与该第一平面的交界线、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的交界线、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的交界线、该第三平面与该触控面的交界线分别被垂直于该承载面的同一参考平面截出第一截点、第二截点、第三截点以及第四截点,通过该第一截点、该第二截点、该第三截点以及该第四截点的参考弧线具有第一曲率半径,该胶材远离该侧面的外表面被该参考平面截出弧线,该弧线具有第二曲率半径,而该第二曲率半径小于该第一曲率半径。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为朝向远离该触控元件方向凸起的弧面,该弧面与该承载面以及该触控面相交;其中,该弧面被垂直于该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第一弧线,该胶材远离该侧面的外表面被该参考平面截出第二弧线,该第二弧线的曲率半径小于该第一弧线的曲率半径。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层以及第一辅助遮光层,该装饰层配置于该承载面上且位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承载面之间,该第一辅助遮光层覆盖该装饰层,其中该第一辅助遮光层延伸至该侧面上方且在垂直于该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与该胶材重叠。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层以及第一辅助遮光层,该装饰层配置于该承载面上且位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承载面之间,该第一辅助遮光层覆盖该装饰层,其中该第一辅助遮光层延伸至该侧面上方且在垂直于该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与该胶材重叠。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张应力大于45MPa。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为玻璃,且该基板的厚度介于0.2到2毫米。
CN201410099212.XA 2013-11-05 2014-03-17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Pending CN1046152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0167A TW201519025A (zh) 2013-11-05 2013-11-05 觸控面板及用於觸控面板之覆蓋板
TW102140167 2013-11-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5295A true CN104615295A (zh) 2015-05-13

Family

ID=5132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9212.XA Pending CN104615295A (zh) 2013-11-05 2014-03-17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CN20142012038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6701U (zh) 2013-11-05 2014-03-17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2038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6701U (zh) 2013-11-05 2014-03-17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4615295A (zh)
TW (1) TW20151902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693A (zh) * 2015-06-25 2015-09-2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周边装置
CN106113481A (zh) * 2016-06-15 2016-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pet膜贴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48623A (zh) * 2018-04-24 2018-10-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其制造方法及显示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19025A (zh) * 2013-11-05 2015-05-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及用於觸控面板之覆蓋板
TWI554481B (zh) * 2015-04-10 2016-10-21 Projection and structure of single glass touch panel with corner
JP6642246B2 (ja) * 2016-04-27 2020-02-05 Agc株式会社 強化ガラス板
CN113791504B (zh) * 2021-07-14 2024-04-30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低色差的玻璃盖板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7093A (zh) * 2009-02-13 2010-08-18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触控功能的电子装置及组装方法
KR20120066272A (ko) * 2010-12-14 2012-06-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CN102981665A (zh) * 2011-09-02 2013-03-20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116416A (zh) * 2012-12-17 2013-05-22 南京华睿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
CN203217514U (zh) * 2013-03-28 2013-09-2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触屏移动终端及其触摸屏
CN203786701U (zh) * 2013-11-05 2014-08-20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7093A (zh) * 2009-02-13 2010-08-18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触控功能的电子装置及组装方法
KR20120066272A (ko) * 2010-12-14 2012-06-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CN102981665A (zh) * 2011-09-02 2013-03-20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116416A (zh) * 2012-12-17 2013-05-22 南京华睿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
CN203217514U (zh) * 2013-03-28 2013-09-2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触屏移动终端及其触摸屏
CN203786701U (zh) * 2013-11-05 2014-08-20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693A (zh) * 2015-06-25 2015-09-2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周边装置
CN104932693B (zh) * 2015-06-25 2018-04-1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周边装置
CN106113481A (zh) * 2016-06-15 2016-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pet膜贴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48623A (zh) * 2018-04-24 2018-10-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其制造方法及显示终端
CN108648623B (zh) * 2018-04-24 2021-06-29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其制造方法及显示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6701U (zh) 2014-08-20
TW201519025A (zh) 2015-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5295A (zh)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US20180072022A1 (en) Curved stack structures,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nd curved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623993B1 (ko) 데코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장치
TWI47665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4282225B (zh) 显示装置
CN104571668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8097871A (ja) 光学式イメージ認識センサー内蔵型平面表示装置
US10139545B2 (en) Front light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20150070794A1 (en) Touch panel and decoration panel thereof
US20160252989A1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2171630A (zh) 用于电容性触摸面板的玻璃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535602U (zh) 强化玻璃结构及具有强化玻璃结构的触控装置
US20150202848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064644B1 (ko) 불투명부 및 투명부가 형성된 점착필름을 포함하는 터치 윈도우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M466311U (zh) 觸控面板
CN102968200A (zh) 镜片触控装置及其制程方法
US20140132856A1 (en) Strengthened glass article and touch-sensitive device
CN204808358U (zh) 指纹辨识装置
CN102681726A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5573532A (zh) 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8269741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device
US8970550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KR20150027039A (ko) 정전 용량식 터치 패널 기판 및 표시 장치
US8810540B2 (en) Touch module
US9075574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