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4808A -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4808A
CN104614808A CN201510079857.1A CN201510079857A CN104614808A CN 104614808 A CN104614808 A CN 104614808A CN 201510079857 A CN201510079857 A CN 201510079857A CN 104614808 A CN104614808 A CN 104614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ss
optical functional
nano microsphere
functional materials
h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98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4808B (zh
Inventor
叶常青
温强
刘德云
宋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NANO FOREVE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ANO FOREVE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ANO FOREVE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NANO FOREVE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798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4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4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48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3732 priority patent/WO2016127938A1/zh
Priority to US15/675,094 priority patent/US2018019492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4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4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2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 G02B6/1225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comprising photonic band-gap structures or photonic latt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2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 G02B6/1221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made from organic mater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功能材料,特别涉及一种色相和光泽相对独立的光学功能材料。所述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为以密堆积形式周期性紧密排布的有色纳米微球层,并且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和光泽相互独立,其中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选自色相环中的任意一种色相,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光泽选自任意单一波段光。本发明所述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色相可以通过调配不同色相微球的种类和比例获得色相环内的所有色相,而光泽可以通过对光子晶体的带隙的调控在红外可见乃至紫外范围内随意调节,因此可以制备油墨色浆、颜料色粉、薄膜涂层应用于涂料、印刷油墨、包装涂层、日化美妆、防伪材料、传感器件、光学元件中。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功能材料,特别涉及一种色相和光泽相对独立的光学功能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学功能材料产生色彩的原理之一为:吸收型的有机、无机颜料通过青、品红、黄三基色减色法的方式混合调配出各种色相的色彩。而一般传统的涂层产生光泽的方式主要来源于涂层表面的镜面反射,受到涂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即涂层表面接近镜面的程度)。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物体表面的粗糙度越小则被反射的光线越多,光泽度越高。相反如果物体表面凹凸不平,被散射的光线增多,则导致光泽度降低。这种镜面反射方式产生的光不存在波长选择性,因而其光泽也不具备色光性。典型的由金属或合金的颗粒或薄片经过磨细而制得的金属颜料,能够产生金属般效果光泽,但其呈现的光泽种类仍不能脱离原有金属的色相限制,也使得绝大多数金属颜料仍主要呈银白色或金色、古铜色等的普通光泽。20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涂敷金属氧化物在云母片的方式制备出具有珠光效果的颜料,它基于光学干涉原理,可展现出如珍珠般的特殊柔和光泽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变光效果。但珠光染料的生产属于高能耗、重污染重行业,且色彩受限较大,蒸镀工艺的限制也使得产生光泽色的范围较窄,这都限制了其应用。
光子晶体是一种介电常数不同且空间呈周期分布的新型光学材料,自1987年问世以来,由于其特殊的光调控性能,在光学、电子学、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光子晶体呈色的原理是光线经过周期性结构的布拉格衍射调制,通过反射光子晶体本身的禁带光可以得到对应的结构色,这种显色工艺简单、稳定、廉价、环保无污染,且具有颜色随可视角度变幻、调控范围宽且方便、色彩持久等优势。但目前人工合成的光子晶体结构颜色普遍存在结构色彩泛白,色相饱和度低等问题,有的甚至只能从特定的角度方向观察才有明显的色彩,存在严重的可视角问题。严重影响其实际应用。
而且目前关于结构色的文献及专利主要关注光子晶体物理结构色的自身效果的提升上,比如利用一些深色吸光材料,削弱光子晶体结构色的杂光以提高其色彩饱和度。都是从结构色的角度对其结构和材质进行改进,色相与光泽直接对应,依靠单一结构色提供色彩,无法通过混色实现多种色光的调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不足,提出色相与光泽分离的概念,提供一种色相和光泽相对独立的光学功能材料。所述光学功能材料可以通过有限种基色的组合获得全色域的色相,并通过调控材料内部材质结构实现独立于色相本身的变幻光泽效果,实现任意色相和任意色的光泽随意交叉组合的丰富的色泽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相和光泽相对独立的光学功能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所述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材料为以密堆积形式周期性紧密排布的有色纳米微球层,并且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和光泽相互独立,其中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选自色相环中的任意一种色相,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光泽选自任意单一波段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具有独立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为由单分散有色纳米微球以密堆积形式周期性紧密排布构成具有光子禁带的周期性介电结构的有色纳米微球层。其中,有色纳米微球层与纳米微球的空隙在空间上呈周期性排列形成“光子禁带”(Photonic Band Gap,PBG)。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分散有色纳米微球周期性紧密排布形成1~50微米的厚有色纳米微球层。其中,通过设置单分散有色纳米微球的色相来设置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即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可以通过选择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色相的混合来实现所需的色相,其色相遵循印刷色彩调色规律。通过设置单分散有色纳米微球层与纳米微球的空隙的周期排布的特征以及折射率来设置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光泽,其关系遵循如下公式:
λ = 1.633 × d × 0.74 × n A 2 + 0.26 × n B 2
其中λ为禁带波长,d为周期常数即纳米微球粒径,nA为纳米微球折射率,nB为纳米微球的空隙中填充介质的折射率,通常情况下为空气折射率,取值1。0.74和0.26分别是纳米微球与微球间空气在整个材料中的体积分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微球粒的单分散性PDI小于0.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微球粒的PDI小于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色纳米微球的密堆积方式可以选自但不限于蛋白石结构六方密堆积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色纳米微球可选自一种或两种以上(含两种)折射率相近的材料,所述有色纳米微球的材料的折射率偏差在2%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有色纳米微球的折射率偏差在0.5%以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微球粒径为80~1100nm。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微球粒径为120~400n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微球的材料选自: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四氧化三铁或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色纳米微球选自至少一种彩色纳米微球。即所述有色纳米微球可以选自一种色相的彩色纳米微球,也可以选自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色相的彩色纳米微球的混合物。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彩色纳米微球选自:青色(C)纳米微球、品红色(M)纳米微球、黄色(Y)纳米微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有色纳米微球可以通过在纳米微球的制备过程中进行着色得到,也可在纳米微球制备后通过着色处理得到;或者,所述有色纳米微球可以通过着色常用的纳米微球得到。另一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有色纳米微球为白色纳米微球与至少一种彩色纳米微球的混合物。白色纳米微球可以调整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之饱和度。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有色纳米微球或通过现有技术对纳米微球进行着色,得到有色纳米微球;
(2)制备有色纳米微球的乳液,然后有色纳米微球自组装形成以密堆积形式周期性排列的有色纳米微球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纳米微球周期性紧密排布结构通过纳米微球乳液自组装构筑,即将纳米微球分散于另一连续相中,形成纳米微球乳液。连续相通过相应的现有技术手段去除,在该过程中纳米微球自组装形成周期性紧密排布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纳米微球乳液连续相质可以选择但不限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甲乙酮,环己烷。
上述技术方案中,纳米微球乳液中纳米微球含量0.5~60%wt。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其色相主要通过设置单分散有色纳米微球的色相来设置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其色相遵循印刷色彩调色规律,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出所有的色相。通过设置单分散有色纳米微球层的周期排布的特征以及折射率来设置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光泽,其光泽的呈现范围囊括全可见光谱,并可向紫外、红外区延展。
本发明同时要求保护上述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在制备油墨色浆、颜料色粉、薄膜涂层中的应用。
本发明同时要求保护上述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在制备涂料、印刷油墨、包装涂层、日化美妆、防伪材料、传感器件、光学元件的应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色相可以通过调配不同色相微球的种类和比例获得色相环内的所有色相,而光泽可以通过对光子晶体的带隙的调控在红外可见乃至紫外范围内随意调节。所得材料色相与光泽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以实现如红色泛绿光,蓝色泛金光等特殊色泽效果,且光泽可随视角改变而变换,产生彩虹色变幻效果。亦可在特定角度反射特定波长,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紫外辐射,从而实现的防伪、传感等特殊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中聚苯乙烯乳液微球组装后SEM照片;
附图2为实施例1中聚苯乙烯乳液微球组装的反射光谱,对应其光泽;
附图3为实施例1中聚苯乙烯乳液微球组装后的吸收光谱,对应其色相;
附图4为实施例中的分光光度仪测量光路:1、被测样品;2、光源,入射角45°;3、镜面反射光路;4、测量光路45as-15,与镜面反射光路呈-15°;5、测量光路45as15,与镜面反射光路呈15°;6、测量光路45as25,与镜面反射光路呈25°;测量光路45as45,与镜面反射光路呈45°;8、测量光路45as75,与镜面反射光路呈75°;9、测量光路45as110,与镜面反射光路呈1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品红色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直径为215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固含量为5%。具体制备方法为:
a.称取0.58g十二烷基硫酸钠,0.2g罗丹明6G溶于90ml去离子水,于250ml三口烧瓶中300r/min搅拌,通入氮气鼓泡30min;
b.水浴加热至85℃稳定后,加入5g苯乙烯单体;
c.15min后,加入0.10g过硫酸钾,在搅拌、氮气保护下85℃反应5小时,所得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粒径215nm,PDI=0.02。
②品红色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7: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品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③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步骤②所得均匀的品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品红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其色泽参数通过艾丽色MA-98分光光度仪测定,光源为D65/10°测量光路图如附图4所示,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角度 L* a* b*
45as-15 138.84 27.02 -39.71
45as15 53.26 53.02 -14.78
45as25 51.56 52.04 -9.38
45as45 50.35 51.62 -1.87
45as75 53.94 48.92 0.23
45as110 51.03 43.41 -1.08
实施例2,一种青色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直径为215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固含量为5%。具体制备方法为:
a.称取0.58g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90ml去离子水,于250ml三口烧瓶中300r/min搅拌,通入氮气鼓泡30min;
b.水浴加热至85℃稳定后,加入5g苯乙烯单体;
c.15min后,加入0.10g过硫酸钾,在搅拌、氮气保护下85℃反应5小时,所得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粒径215nm,PDI=0.02。
②称取0.18g酸性蓝5,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蓝色染料溶液与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6: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青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③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品青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其色泽参数通过艾丽色MA-98分光光度仪测定,光源为D65/10°测量光路图如附图4所示,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测试角度 L* a* b*
45as-15 51.38 3.44 -45.60
45as15 127.46 4.57 -53.06
45as25 83.07 1.93 -53.79
45as45 51.35 1.64 -59.23
45as75 52.89 5.91 -51.94
45as110 56.51 -8.56 -53.53
实施例3,一种黄色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直径为215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固含量为5%。具体制备方法为:
a.称取0.58g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90ml去离子水,于250ml三口烧瓶中300r/min搅拌,通入氮气鼓泡30min;
b.水浴加热至85℃稳定后,加入5g苯乙烯单体;
c.15min后,加入0.10g过硫酸钾,在搅拌、氮气保护下85℃反应5小时,所得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粒径215nm,PDI=0.02。
②称取0.30g酸性黄9,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黄色染料溶液与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6: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黄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③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品黄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其色泽参数通过艾丽色MA-98分光光度仪测定,光源为D65/10°测量光路图如附图4所示,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测试角度 L* a* b*
45as-15 114.92 -14.80 58.19
45as15 87.48 1.25 37.64
45as25 86.85 1.25 36.90
45as45 89.09 1.89 37.163
45as75 92.88 3.11 36.43
45as110 93.19 5.78 34.35
实施例4,一种白色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直径为215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固含量为5%。具体制备方法为:
a.称取0.58g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90ml去离子水,于250ml三口烧瓶中300r/min搅拌,通入氮气鼓泡30min;
b.水浴加热至85℃稳定后,加入5g苯乙烯单体;
c.15min后,加入0.10g过硫酸钾,在搅拌、氮气保护下85℃反应5小时,所得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粒径215nm,PDI=0.02。
②将蒸馏水,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6: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白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③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品白色,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其色泽参数通过艾丽色MA-98分光光度仪测定,光源为D65/10°测量光路图如附图4所示,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测试角度 L* a* b*
45as-15 130.70 11.04 -29.56
45as15 96.46 6.27 -14.64
45as25 91.54 2.34 0.12
45as45 92.49 0.86 8.41
45as75 96.88 -3.69 12.16
45as110 96.55 -4.21 8.08
实施例5,一种橙色相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实施例1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品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与实施例3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黄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安体积比1:1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橙色相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橙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其色泽参数通过艾丽色MA-98分光光度仪测定,光源为D65/10°测量光路图如附图4所示,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测试角度 L* a* b*
45as-15 128.10 -39.78 51.48
45as15 112.94 -9.48 60.71
45as25 85.03 13.56 37.23
45as45 63.94 34.60 13.23
45as75 66.55 40.47 11.14
45as110 68.71 42.23 10.14
实施例6,一种绿色相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实施例2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青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与实施例3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黄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安体积比1:1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绿色相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绿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其色泽参数通过艾丽色MA-98分光光度仪测定,光源为D65/10°测量光路图如附图4所示,数据如表6所示。
表6
测试角度 L* a* b*
45as-15 69.18 6.35 -36.63
45as15 97.66 8.77 -58.82
45as25 59.45 -4.87 -42.90
45as45 50.71 0.86 8.41
45as75 54.38 -27.49 -15.93
45as110 57.07 -29.95 -15.88
实施例7,一种橙红色相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实施例1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品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与实施例4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黄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安体积比3:1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橙红色相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橙红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其色泽参数通过艾丽色MA-98分光光度仪测定,光源为D65/10°测量光路图如附图4所示,数据如表7所示。
表7
测试角度 L* a* b*
45as-15 128.10 -39.78 51.48
45as15 112.94 -9.48 60.71
45as25 85.03 13.56 37.23
45as45 63.94 34.60 13.23
45as75 66.55 40.47 11.14
45as110 68.71 42.23 10.14
实施例8,一种紫红色相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实施例1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品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与实施例2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青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安体积比1:1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橙红色相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紫红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其色泽参数通过艾丽色MA-98分光光度仪测定,光源为D65/10°测量光路图如附图4所示,数据如表8所示。
表8
测试角度 L* a* b*
45as-15 96.71 16.97 -41.59
45as15 99.37 25.08 -70.85
45as25 61.03 18.19 -55.42
45as45 40.49 10.42 -40.69
45as75 42.72 3.24 -31.90
45as110 44.73 1.85 -32.20
实施例9,一种浅红色相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实施例1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品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与实施例4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白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安体积比2:1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浅红色相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浅红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其色泽参数通过艾丽色MA-98分光光度仪测定,光源为D65/10°测量光路图如附图4所示,数据如表9所示。
表9
测试角度 L* a* b*
45as-15 153.81 27.22 -39.80
45as15 73.26 53.54 -14.78
45as25 71.56 52.64 -9.68
45as45 70.35 51.62 -2.04
45as75 74.67 49.17 0.43
45as110 71.03 42.41 -1.78
实施例10,一种黄色相的具有橙红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30g酸性黄9,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黄色染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251nm,固含量10%wt,PDI=0.1
)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3: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黄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黄色相,橙红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8微米。
实施例11,一种品红色的具有橙红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直径为252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固含量为10%。具体制备方法为:
a.称取0.5g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90ml去离子水,于250ml三口烧瓶中300r/min搅拌,通入氮气鼓泡30min;
b.水浴加热至85℃稳定后,加入10.5g苯乙烯单体;
c.15min后,加入0.10g过硫酸钾,在搅拌、氮气保护下85℃反应8小时,所得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粒径252nm,PDI=0.01。
②称取0.4g酸性红36,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红色染料溶液与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3: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品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③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品红色相,橙红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8微米。
实施例12,一种橙黄色相的具有橙红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实施例10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黄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与实施例11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品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安体积比2:1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橙黄色相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橙黄相,橙红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8微米。
实施例13,一种浅红色相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20g碱性品红14,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品红色染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二氧化硅球乳液(195nm,固含量10%wt,PDI=0.2)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3: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品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品红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
实施例14,一种蓝色相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10g亚甲基蓝,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亚甲基蓝染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二氧化硅球乳液(195nm,固含量10%wt,PDI=0.2)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3: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蓝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品蓝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
实施例15,一种紫红相的具有蓝绿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实施例13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品红纳米微球乳液溶液与实施例14中得到的混合均匀的蓝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安体积比1:1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紫红色相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紫红色相,蓝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5微米。
实施例16,一种紫红相的具有黄绿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1g酸性红60及0.1g酸性蓝5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混合燃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聚苯乙烯/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乳液微球(235nm,固含量10%wt,PDI=0.2)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3: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紫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紫红色相,黄绿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6微米。
实施例17,一种紫红相的具有红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1g碱性红14及0.05g亚甲基蓝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混合燃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四氧化三铁乳液微球(185nm,固含量6%wt,PDI=0.3)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6: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紫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紫红色相,红色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6微米。
实施例18,一种紫红相的具有橙红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1g碱性红14及0.05g亚甲基蓝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混合燃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氧化铝铁乳液微球(195nm,固含量6%wt,PDI=0.33)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6: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紫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紫红色相,橙红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6微米。
实施例19,一种紫红相的具有金红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1g碱性红14及0.05g亚甲基蓝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混合燃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氧化锆乳液微球(178nm,固含量6%wt,PDI=0.28)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6: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紫红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紫红色相,金红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6微米。
实施例20,一种蓝色相的具有金红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5g亚甲基蓝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混合燃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二氧化钛乳液微球(183nm,固含量6%wt,PDI=0.28)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6: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蓝色相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蓝色相,金红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6微米。
实施例21,一种红褐色相的具有紫红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市售单分散酚醛树脂乳液微球(270nm,固含量2%wt,PDI=0.4)及无水乙醇按体积比6:1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红褐相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1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红褐色相,紫红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4微米。
实施例22,一种黄色相的具有橙红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30g酸性黄9,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黄色染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251nm,固含量10%wt,PDI=0.1)及乙二醇按体积比1:3: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黄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6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黄色相,橙红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40微米。
实施例23,一种黄色相的具有橙红色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0.30g酸性黄9,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溶解20分钟;将黄色染料溶液与市售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乳液(251nm,固含量10%wt,PDI=0.1)及丙酮按体积比1:3:2复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黄色纳米微球乳液溶液。
②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片2.5cm×2.5cm放置于75℃的热载体上;待温度稳定后,将0.3ml混合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铺展均匀;溶剂挥发后玻璃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鲜亮、艳丽呈现黄色相,橙红光泽的光子晶体涂层,层厚2微米。

Claims (9)

1.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材料为以密堆积形式周期性紧密排布的有色纳米微球层,并且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和光泽相互独立,其中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色相选自色相环中的任意一种色相,所述光学功能材料的光泽选自任意单一波段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球的材料选自: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四氧化三铁或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纳米微球选自至少一种彩色纳米微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纳米微球为白色纳米微球与至少一种彩色纳米微球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球的材料的折射率偏差在2%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球粒径为80~1100nm,单分散性PDI小于0.5。
7.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取有色纳米微球或通过现有技术对纳米微球进行着色,得到有色纳米微球;
(2) 制备有色纳米微球的乳液,然后有色纳米微球自组装形成以密堆积形式周期性排列的有色纳米微球层,从而得到所述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在制备油墨色浆、颜料色粉、薄膜涂层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在制备涂料、印刷油墨、包装涂层、日化美妆、防伪材料、传感器件、光学元件的应用。
CN201510079857.1A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Active CN104614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9857.1A CN104614808B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PCT/CN2016/073732 WO2016127938A1 (zh) 2015-02-13 2016-02-06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US15/675,094 US20180194928A1 (en) 2015-02-13 2017-08-11 Optically functional material having hue and luster, preparation of same, and application of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9857.1A CN104614808B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4808A true CN104614808A (zh) 2015-05-13
CN104614808B CN104614808B (zh) 2018-01-12

Family

ID=5314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9857.1A Active CN104614808B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480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7938A1 (zh) * 2015-02-13 2016-08-18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6609050A (zh) * 2015-10-23 2017-05-03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光子晶体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18159A (zh) * 2020-02-19 2020-06-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纳米微球聚集诱导反射产生结构色的结构色墨水及应用
WO2020221227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高折射率微球Mie散射的结构色涂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8408A1 (en) * 1999-03-30 2000-10-05 Engelhard Corporation Pearlescent pigments exhibiting color travel
CN103265713A (zh) * 2013-04-27 2013-08-28 黑龙江大学 一种多彩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329025A (zh) * 2011-02-24 2013-09-25 新加坡国立大学 光反射结构体和用于它们的制造和使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8408A1 (en) * 1999-03-30 2000-10-05 Engelhard Corporation Pearlescent pigments exhibiting color travel
CN103329025A (zh) * 2011-02-24 2013-09-25 新加坡国立大学 光反射结构体和用于它们的制造和使用的方法
CN103265713A (zh) * 2013-04-27 2013-08-28 黑龙江大学 一种多彩薄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 KACY CULLEN ET AL.: "Color changing photonic crystals detect blast exposure", 《NEUROIMAGE》 *
王芬等: "胶体光子晶体结构色釉的制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7938A1 (zh) * 2015-02-13 2016-08-18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6609050A (zh) * 2015-10-23 2017-05-03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光子晶体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09050B (zh) * 2015-10-23 2018-09-04 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光子晶体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0221227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高折射率微球Mie散射的结构色涂料
CN111218159A (zh) * 2020-02-19 2020-06-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纳米微球聚集诱导反射产生结构色的结构色墨水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4808B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85659C1 (ru) Перламутровый пигмент на основе монолитно сформированных субстратов,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е такого пигмента
US20180194928A1 (en) Optically functional material having hue and luster, preparation of same, and application of same
US6686042B1 (en) Optically variable pigments and foils with enhanced color shifting properties
Klein et al. Industrial color physics
Saranathan et al. Structure and optical function of amorphous photonic nanostructures from avian feather barbs: a comparative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 analysis of 230 bird species
US6157489A (en) Color shifting thin film pigments
CN104614808B (zh) 一种具有色相和光泽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WO2014033974A1 (ja) 積層塗膜及び塗装物
DE4437753A1 (de) Mehrfach beschichtete metallische Glanzpigmente
DE19915153A1 (de) Farbstarke Interferenzpigmente
DE102004032799A1 (de) Effektpigmente mit einheitlicher Form und Grösse
CN104698536A (zh) 一种具有光泽与色相的光学功能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Dai et al. Transmissive structural color filters using vertically coupled aluminum nanohole/nanodisk array with a triangular-lattice
He et al. Fabrication of highly dispersed NiTiO3@ TiO2 yellow pigments with enhanced NIR reflectance
Jin et al. Nanocomposite coatings with plasmonic structural colors for subambient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CN100355822C (zh) 珠光颜料制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以及包含它的配制剂
CN106459620B (zh) 用于隔热涂料的黑色颜料组合物、其用途、使用其的隔热涂料及其用于遮蔽和涂布的用途
CN105093405B (zh) 亚波长光栅波导结构真彩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US20180194946A1 (en) Pearlescent pigments obtained by wet oxidation
Kaur et al. Automotive dyes and pigments
CN101376755B (zh) 光致变色涂料
DE10251534A1 (de) Mikrostrukturierte Effektpigmente
Wang et al. Magnetic structural color patterns based on all-dielectric thin films with high saturation
Klöckl Handbook of Colorants Chemistry: Dyes and Pigments Fundamentals
JP6717475B1 (ja) 遮熱塗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