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4173A - 电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4173A
CN104584173A CN201280075505.3A CN201280075505A CN104584173A CN 104584173 A CN104584173 A CN 104584173A CN 201280075505 A CN201280075505 A CN 201280075505A CN 104584173 A CN104584173 A CN 104584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fixed iron
hole
connecting pi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55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4173B (zh
Inventor
林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84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4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1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30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 H01H50/305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damping vibration due to functional movement of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其在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时抑制触点的不需要的振动,并且廉价。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具有:壳体,其具有绝缘性;固定铁心,其收容于壳体中;可动铁心,其与固定铁心相对地设置;线圈,其卷绕地设置在固定铁心上,通过通电产生用于使固定铁心和可动铁心接触的吸引力;通孔,其在与可动铁心被吸引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于固定铁心中;销,其插入至通孔中,在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弯折部,通过与通孔在至少3个点接触,从而被固定铁心压迫;以及缓冲部件,其以对从通孔的两侧凸出的销的两个凸出部进行夹持的方式进行支撑,固定于壳体上,吸收向销施加的力,销将在可动铁心和固定铁心接触时产生的冲击传递至缓冲部件。

Description

电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接触器向固定铁心的通孔中压入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中间部弯折成V字状,从固定铁心的两侧凸出的支撑板分别受到带状的缓冲弹簧的支撑。该缓冲弹簧的两端将设置于盖体上的卡止部件的卡止孔贯穿。提出了通过上述的结构,固定铁心利用支撑板和2个缓冲弹簧而形成弹性一体化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现有的其它电磁接触器所涉及的固定铁心的固定方法,存在如下方法。首先,该固定方法在下部壳体中铺设缓冲橡胶板,将线簧插入固定铁心的通孔中。然后,该固定方法将该固定铁心插入下部壳体中。并且,该固定方法通过线簧的恢复力使线簧与设置于下部壳体上的钩部卡合。即,在该固定方法中,提出了使固定铁心通过线簧而按压保持在下部壳体上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9-184439号公报(第3页及第6项、图8)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0-186647号公报(第6页、图3)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固定铁心以隔着支撑板及缓冲弹簧而按压在内壁上的方式被直接固定。因此,在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时(可动铁心与固定铁心接触时),在铁心整体及与铁心间接连结的触点上会产生不需要的振动。该振动对于触点而言成为触点反弹的原因,存在使电磁接触器的电气寿命变短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固定铁心由于通过线簧向缓冲橡胶板按压,因此能够抑制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时触点的不需要的振动。但是,由于线簧是高价的部件,因此存在产品成本变高的课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在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时抑制触点的不需要的振动,并且廉价。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具有:壳体,其具有绝缘性;固定铁心,其收容于壳体中;可动铁心,其与固定铁心相对地设置;线圈,其卷绕地设置在固定铁心上,通过通电产生用于使固定铁心和可动铁心接触的吸引力;通孔,其在与可动铁心被吸引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于固定铁心中;销,其插入至通孔,在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弯折部,通过与通孔在至少3个点接触,从而被固定铁心压迫;以及缓冲部件,其以对从通孔的两侧凸出的销的两个凸出部进行夹持的方式进行支撑,固定于壳体上,吸收向销施加的力,销是将在可动铁心与固定铁心接触时产生的冲击传递至缓冲部件的装置。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与可动铁心联动地动作的触点的不需要的振动。该振动的抑制能够减少触点的反弹时间,因此能够期待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寿命。另外,不需要使用线簧之类的高价部件,能够利用廉价部件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外观所涉及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固定铁心连结销向固定铁心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固定铁心连结销向缓冲橡胶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固定铁心连结销无弯折的情况和固定铁心连结销V字形状的情况下的触点反弹时间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固定铁心连结销向固定铁心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固定铁心连结销向固定铁心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固定铁心连结销向固定铁心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电磁接触器的固定铁心连结销向固定铁心的安装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的外观,表示电磁接触器的正常的安装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表示图1中的A-A剖面,图3表示图1中的B-B剖面。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通过后壳体1和壳体2而形成外观,其中,后壳体1由绝缘材料制成,壳体2与后壳体1卡合,且由绝缘材料制成。该电磁接触器的电磁铁部由收容于后壳体1内的E形的固定铁心3、形成为V字形状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卷绕在固定铁心3的中央脚3b上的操作线圈6以及E形的可动铁心7形成。
可动铁心7通过复位弹簧10与固定铁心3保持规定的间隔而相对地配置。另外,可动铁心7经由可动铁心连结销8与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可动接触件支承体9连结。在该可动接触件支承体9的头部设置的保持孔中配置有可动接触件12。可动接触件12经由弹簧支座受到压接弹簧11的加压。并且,固定接触件13与可动接触件12方向相对地安装于壳体2上。通过可动接触件12具有的可动触点14及固定接触件13具有的固定触点15相接触,流过电流,在电磁接触器的外部形成回路。
图4-(a)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向固定铁心3的安装状态。图2、图3及图4-(a)一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固定铁心3具有沿电磁铁的吸引方向(固定铁心3和可动铁心7相对的方向)延伸的中央脚3b、和隔着中央脚3b而配置的一对外侧脚3c。另外,中央脚3b和外侧脚3c通过沿与电磁铁的吸引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后的连结部3d进行连结。这些中央脚3b、外侧脚3c及连结部3d一体地形成。如上所述,固定铁心3形成为近似E字型。此外,固定铁心3是将多个近似E字型的板层叠而成的铁心。
在固定铁心3的连结部3d中设置有通孔4。通孔4在从固定铁心3的侧面,即,固定铁心3的板层叠方向观察时,是在电磁铁的吸引方向上具有短边的长方形的孔。另外,通孔4形成于固定铁心3的板层叠方向上。
形成为V字形状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以其两端凸出的方式穿过通孔4。固定铁心连结销5能够利用刚性高而无弹性,即,不具备弹簧特性的金属制成。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侧面的面积比通孔4的截面的面积小。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为细长的带板状。此外,只要固定铁心连结销5侧面的面积比通孔4的截面的面积小即可,也可以是细长的杆状。
对于该固定铁心连结销5,如图4-(a)所示,通过在其3边中的最长边的中央附近弯折而形成为V字形状。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除了弯折部以外是具有形成为直线的直线部的结构。因此,如图4-(a)所示,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穿过通孔4的状态下,在固定铁心3的通孔内,与后壳体侧中央4a及2个部位的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的共计3个点或3条线接触。通过在3个点或3条线接触,固定铁心3相对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处于无自由度的状态。此外,该无自由度的状态,是指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相对位置不发生位移。即,固定铁心连结销5处于被压入至通孔4内的状态,固定铁心连结销5受到固定铁心3的压迫。换言之,在电磁接触器的OFF状态下,固定铁心3经由通孔4固定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上。
另外,在夹着固定铁心3的两侧,配置具有嵌合孔16a的缓冲橡胶16。如图5所示,前述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两个凸出端与该嵌合孔16a嵌合,以被缓冲橡胶16夹持的方式受到支撑。缓冲橡胶16a收容在设置于后壳体1上的切槽内。另外,缓冲橡胶16在收容时被施加适量的挠曲。缓冲橡胶16通过后述的线圈线轴6a所具有的凸起,以向后壳体1的底部1a按压的方式进行固定。但是,由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由缓冲橡胶16夹持,因此不能以向后壳体1的底部1a按压的方式受到支撑。此外,在图5中,缓冲橡胶16所具有的嵌合孔16a贯穿了缓冲橡胶16,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嵌合孔16a开孔至中途为止的结构。另外,缓冲橡胶16也不需要是一体的结构,也可以以夹持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方式配置一对缓冲橡胶。
固定铁心3经由固定铁心连结销5及缓冲橡胶16而受到后壳体1的支撑。此时,即使将固定铁心3的底面3e(与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相反侧的表面)设置为与后壳体1的底部1a(与固定铁心3的底面3e相对的表面)接触,也可以在之间设置缓冲区域。在此状态下,对固定铁心3及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施加向后壳体1的底部1a按压的力。即,并不是如前述的专利文献1所述,固定铁心3以被按压在后壳体1的底部1a上的方式直接固定。此外,在设置缓冲区域的情况下,在固定铁心3的底面3e和后壳体1的底部1a之间,也可以具有间隙地进行支撑,也可以取代间隙而夹着缓冲橡胶板之类具有弹性的部件进行支撑。在夹着缓冲橡胶板的情况下,固定铁心3也不成为被按压在后壳体1的底部1a上的状态。
可动铁心7收容于壳体2内,能够向固定铁心3的方向移动地受到支撑。另外,作为可动铁心7,以能够在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和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接触后,向固定铁心3移动直至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成为一体为止的方式受到支撑。该可动铁心7具有分别与固定铁心3的中央脚3b及外侧脚3c相对地配置的中央脚7b及外侧脚7c。另外,可动铁心7具有连接部7d,其将中央脚7b及外侧脚7c连结,并且与它们一体地形成。其结果,可动铁心7形成为近似E字型。可动铁心7的朝向及配置与固定铁心3相对照地进行配置。此外,可动铁心7是将多个板层叠而成的铁心。
可动铁心7在中央脚7b和连结部7d的交点附近具有通孔7e。该通孔7e形成于可动铁心7的板层叠方向上。使具有弹簧特性的带板状的可动铁心连结销8贯穿通孔7e。此外,可动铁心连结销8的两端从可动铁心7凸出。并且,可动铁心连结销8收容于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可动接触件支承体9的切槽内。即,通过可动铁心连结销8将可动铁心7与可动接触件支承体9连结。
在可动接触件支承体9的头部设置有保持孔。在该保持孔中配设可动接触件12。可动接触件12经由弹簧支座受到压接弹簧11的加压。并且,固定接触件13与可动接触件12相对地安装于壳体2上。可动接触件12在两端分别具有可动触点14。固定接触件13在两端分别具有固定触点15。另外,可动触点14分别与固定触点15相对地设置。此外,两个可动触点14设置为在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移动至与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接触为止时,与相对的固定触点15接触。
操作线圈6主要由线圈线轴6a及绕组6b构成。线圈线轴6a由圆筒部和凸缘部形成,该凸缘部从圆筒部的两端向外径侧伸出形成凸缘状。固定铁心3的中央脚3b及可动铁心7的中央脚7b插入至圆筒部的内侧。另外,线圈线轴6a在圆筒部的外侧卷绕有绕组6b。即,绕组6b穿过固定铁心3的中央脚3b和外侧脚3c之间以及可动铁心7的中央脚7b和外侧脚7c之间。另外,绕组6b卷绕在固定铁心3的中央脚3b及可动铁心7的中央脚7b的周围。
线圈线轴6a在后壳体1的底部1a侧具有凸起。通过该凸起,缓冲橡胶16在组装时以向壳体1的底部1a受到按压的方式进行固定。即,对线圈线轴6a施加向后壳体1的底部1a按压的力,通过将缓冲橡胶16以向后壳体1的底部1a按压的方式进行固定,嵌合于缓冲橡胶16中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及固定铁心3相对于后壳体1而受到支撑。
下面,对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进行说明。在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时,施加电压,绕组6b通电而流过电流。由此,操作线圈6产生将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吸引的磁场。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侧移动,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与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接触。由于该可动铁心7的吸引动作,由可动铁心连结销8所连结的可动接触件支承体9联动地动作。并且,在可动接触件支承体9上配置的可动接触件12及可动接触件12具有的可动触点14联动地动作。在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移动至与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接触为止时,可动触点14也与相对的固定触点15接触。如果可动触点14与固定触点15接触,则电流从电磁接触器的外部向固定接触件13、固定触点15、可动触点14及可动接触件12流过。由此,在电磁接触器的外部,形成流过电磁接触器的固定接触件13、固定触点15、可动触点14及可动接触件12的回路,即,回路闭合,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完成。此外,所谓ON动作,是指可动铁心与固定铁心接触,在电磁接触器的外部形成流过固定接触件13、固定触点15、可动触点14及可动接触件12的回路时的动作。另外,将在电磁接触器的外部未形成流过固定接触件13、固定触点15、可动触点14及可动接触件12的回路时称为OFF时,将该状态称为OFF状态。
下面,对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中的电磁铁部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中,如果向操作线圈6施加电压,则绕组6b通电而流过电流。由此,操作线圈6产生磁场,通过该磁场,可动铁心7被向固定铁心3吸引。此时,固定铁心3也同样地被向可动铁心7吸引,固定铁心3能够向可动铁心7侧移动固定缓冲橡胶16的挠曲量。
由于未向固定铁心3及固定铁心连结销5施加向后壳体1的底部1a按压的力,因此能够进行上述的固定铁心3的移动。由此,在电磁接触器的OFF时,即使在固定铁心3的底面3e与后壳体1的底部1a接触的情况下,也会由于上述的移动,而在固定铁心3的底面3e与后壳体1的底部1a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起到与前述的缓冲区域同样的作用。
在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中,可动铁心7被向固定铁心3吸引,移动至后壳体1的底部1a侧,向固定铁心3碰撞。碰撞时的可动铁心7的动能经由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向固定缓冲橡胶16传递。此时,固定铁心连结销5几乎不弯曲地将动能向固定缓冲橡胶16传递。另外,碰撞时的动能通过固定缓冲橡胶16发生挠曲而被吸收。在作为缓冲区域而夹着缓冲橡胶板进行支撑的情况下,碰撞时的动能也通过缓冲橡胶板发生挠曲而被吸收。
在碰撞时,由于在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之间无自由度,因此二者几乎作为一体地动作。即,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发生位移,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几乎成为一体地移动。
在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碰撞后,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与固定铁心连结销5一起向后壳体1的底部1a侧移动固定缓冲橡胶16的挠曲量。由于固定铁心3没有通过向后壳体1的底部1a被按压的方式进行直接固定,因此能够进行该移动。另外,在可动铁心7、固定铁心3及固定铁心连结销5向后壳体1的底部1a侧移动时,由于存在缓冲区域,因此能够进行移动而不会使固定铁心3的底面3e与后壳体1的底部1a接触。
然后,可动铁心7、固定铁心3及固定铁心连结销5由于受到固定缓冲橡胶16、复位弹簧10及压接弹簧11的反作用力而被立即向可动铁心7侧推回。由于在推回时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之间仍无自由度,因此二者几乎作为一体地动作。即,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发生位移,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几乎成为一体地移动。
在上述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时,可动铁心7急剧的加速度变化在直至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碰撞为止仅发生1次。另外,在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碰撞后,除了固定缓冲橡胶16的挠曲量以外,可动铁心7、固定铁心3及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相互关系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量。由此,能够抑制与连结有可动铁心7的可动接触件支承体9联动地动作的可动接触件12以及可动触点14的不需要的振动。该振动的抑制在回路闭合时减少可动触点14和固定触点15之间产生反弹的时间(触点反弹时间)。即,由于能够降低可动触点14及固定触点15的消耗,因此能够期待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寿命。
对于触点反弹时间的减少,图6表示固定铁心连结销无弯折的情况下的数据17和固定铁心连结销V字形状的情况下的数据18的触点反弹时间的比较结果。在图6中,纵轴表示触点的一次反弹的时间,横轴表示向操作线圈6接通的电压的相位。根据该比较结果,可知,与固定铁心连结销无弯折的情况下的数据17相比,固定铁心连结销V字形状的情况下的数据18的触点反弹时间变短。这意味着,通过处于以固定铁心连结销5和固定铁心3的通孔4在3个点或3条线接触的方式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压入至通孔4中的状态,即,使固定铁心3相对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无自由度的状态,从而能够与固定铁心3相对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自由度的状态时相比,减少触点反弹时间。
此外,用于得到上述的减少触点反弹时间的效果的结构不限定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为V字形状时。即,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也可以是U字形状或W字形状、Z字形状的形状、甚至具有更多个弯折部、或弯折点大于或等于4个点的形状。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形状或U字形状、W字形状等的两端的方向也不限于朝向可动铁心7的方向,也可以设置为朝向与可动铁心7相反的方向。除此以外,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为W字形状时,也可以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保持水平。另外,也可以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的角度稍微变化。
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的各顶点构成为,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及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构成为,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及通孔内后壳体侧端4e在2个点接触。但是,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需要所有顶点都与通孔4接触,也不需要一定与通孔4的端接触。
例如,在弯折点有4个点时,也可以在弯折点的4个顶点及通孔4内端的2个点共计6个点或6条线与通孔4接触。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3个顶点及另外2个点共计5个点或5条线接触,也可以在4个顶点及其他1个点共计5个点或5条线接触。这意味着,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需要在弯折点的各个顶点及通孔4内端的2个点中的所有部位都与通孔4接触。即,只要通过使固定铁心3的通孔4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至少3个点或3条线接触,并且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及通孔内后壳体侧4d的两侧都接触,从而成为在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之间无自由度的状态即可。
此外,背景技术中作为固定铁心3的现有的固定方法,描述了将具有弹簧特性的线簧插入至固定铁心3的通孔4中,使线簧的两个凸出端与钩部卡合的方法。这是将固定铁心3向铺设于下部壳体上的缓冲橡胶板进行按压保持的结构。根据该方法,也可以使固定铁心3处于无自由的状态。但是,该方法利用的线簧价格高,存在产品成本变高的课题。但是,在本发明中,固定铁心连结销5使用不具有弹簧特性的金属。因此,不需要利用线簧,能够使产品成本低廉。
此外,用于得到上述效果的结构也不限定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为V字形状时。即,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也可以是U字形状或W字形状、Z字形状的形状、甚至具有更多个弯折部、或弯折点大于或等于4个点的形状。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形状或U字形状、W字形状等的两端的方向也不限于朝向可动铁心7的方向,也可以设置为朝向与可动铁心7相反的方向。除此以外,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为W字形状时,也可以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保持水平。另外,也可以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的角度稍微变化。即,通过对固定铁心连结销5使用不具有弹簧特性的金属,从而能够使产品成本低廉。
另外,本发明中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刚性比固定铁心3的通孔4的刚性低。因此,即使在弯折加工时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形状的尺寸是会与通孔4发生干涉的尺寸,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时,也能够压入。通过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向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压入,从而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形状针对通孔4的短边的宽度受到校正。即,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受到矫正,以使得固定铁心连结销5和通孔4在固定铁心3的通孔内后壳体侧中央4a及2个部位的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的共计3个点或3条线接触。由此,无需提高V字形状的弯折加工精度,能够实现工作性的提高。
用于得到上述效果的结构也不限定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为V字形状时。即,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也可以是U字形状或W字形状、Z字形状的形状,甚至具有更多个弯折部、或弯折点大于或等于4个点的形状。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形状或U字形状、W字形状等的两端的方向也不限于朝向可动铁心7的方向,也可以设置为朝向与可动铁心7相反的方向。此外,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为W字形状时,也可以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保持水平。另外,也可以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的角度稍微变化。即,由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刚性比固定铁心3的通孔4的刚性低,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时,只要能够压入即可。通过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向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压入,从而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形状针对通孔4的短边的宽度受到校正。由此,无需提高弯折加工精度,能够实现工作性的提高。
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处于一边针对固定铁心3的通孔4受到校正,一边插入的压入状态。即,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通孔4内的3个点或3条线接触。因此,如果固定铁心连结销5一旦插入至通孔4内,则不易从固定铁心3脱落。由此,在组装时,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通孔4后,在将缓冲橡胶16向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从固定铁心3的两个侧面凸出的部分进行安装的工序中,不需要以使得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会从通孔4脱落的方式按压固定铁心连结销5。由此,能够实现组装性的提高。
用于得到上述效果的结构也不限定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为V字形状时。即,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也可以是U字形状或W字形状、Z字形状的形状,甚至具有更多个弯折部、或弯折点大于或等于4个的形状。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形状或U字形状、W字形状等的两端的方向也不限于朝向可动铁心7的方向,也可以设置为朝向与可动铁心7相反的方向。除此以外,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为W字形状时,也可以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保持水平。另外,也可以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的角度稍微变化。即,使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至少在通孔4内的3个点或3条线接触即可。由此,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易从固定铁心3脱落。由此,能够实现组装性的提高。
下面,对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和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不平行的情况进行说明。图4-(b)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的OFF状态下,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和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不平行的情况。
如上所述,固定铁心连结销5能够由不具有弹簧特性的金属制成。另外,在3边中的最长边上,通过在中央附近弯折而形成V字形状。并且除了弯折部以外是具有形成为直线的直线部的结构。该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插入至通孔4内时被压入。此时,以在固定铁心3的通孔内后壳体侧中央4a及2个部位的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的共计3个点或3条线接触的方式进行压入。但是,由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被压入至通孔4内,因此如图4-(b)所示,有时在固定铁心3的从通孔内后壳体侧中央4a偏离后的位置处发生接触。此外,即使在此情况下,通过在3个点或3条线接触,也会处于固定铁心3相对于固定铁心连结销5无自由度的状态。
在图4-(b)及图4-(c)中,对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和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不平行的情况下的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进行说明。如前述所述,在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时,在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碰撞时,由于在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之间无自由度,因此二者几乎作为一体地动作。即,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发生位移,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几乎成为一体地移动。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几乎不弯曲地将动能向固定缓冲橡胶16传递。此时,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与固定铁心连结销5一起向后壳体1的底部1a侧移动固定缓冲橡胶16的挠曲量。
但是,由于该碰撞所造成的冲击力,固定铁心3从固定铁心连结销5暂时分离。即,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刚性是在受到从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施加的冲击时,在不会造成永久变形的程度下发生略微挠曲的程度。此时,由于前述的冲击所造成的固定铁心3的暂时分离,固定铁心3沿固定铁心连结销5移动。
固定铁心3中的上述2类的移动能够在1次碰撞中同时发生。即,在碰撞时,固定铁心3与固定铁心连结销5几乎成为一体,与可动铁心7一起向后壳体1的底部1a侧移动固定缓冲橡胶16的挠曲量,并且固定铁心3由于前述的冲击而从固定铁心连结销5暂时分离,从而沿固定铁心连结销5移动。
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形状中的V字的中央顶点与V字的两端相比配置在远离可动铁心7的方向上。即,如图4-(b)所示,在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和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不平行的情况下,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的中央顶点在从固定铁心3的通孔内后壳体侧中央4a略微偏离后的位置与通孔4接触。因此,在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碰撞时,通过固定铁心3沿固定铁心连结销5移动,从而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向成为与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平行的位置受到校正。即,如图4-(c)所示,固定铁心3进行移动以使得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的中央顶点成为在固定铁心3的通孔内后壳体侧中央4a处接触的位置,从而对固定铁心3的位置进行校正。换言之,由于在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接触时产生的冲击,通过固定铁心连结销5和通孔4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固定铁心3移动,可动铁心的接极面7a和固定铁心的接极面3a变得平行。
该校正在电磁接触器组装后通过进行数次电磁接触器的开闭动作,即ON·OFF的切换而完成。通过本校正,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和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始终保持平行。即,通过该校正,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及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的偏磨损受到抑制,机械的耐久性提高。
实施方式2
图7-(a)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和固定铁心3的安装状态。在实施方式1中,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中央附近弯折成为V字形状。实施方式2如图7-(a)所示,是在中央附近的弯折的两侧,进一步追加与中央的弯折逆向的弯折而成为W字形状的结构。即,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弯折方向交替的3个部位的弯折部。因此,在弯折点中,1个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接触,2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而且,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在2个点或2条线接触。由此,是在共计5个点或5条线与通孔4接触的方法。
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方法的步骤进行说明。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由不具有弹簧特性的金属制成。将该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3条边中的最长边的中央附近弯折。然后在中央附近的弯折的两侧进一步追加与中央的弯折逆向的弯折而形成W字形状。除了弯折部以外具有形成为直线的直线部。另外,W字形状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插入至通孔4内时进行压入。然后,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将固定铁心3经由固定铁心连结销5及缓冲橡胶16而支撑在后壳体1上。
如图7-(b)及图7-(c)所示,考虑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设为W字形状,改变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的弯折部的位置的情况。即,考虑通过使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位置变化,从而使W字的形状变化,使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的位置变化的情况。电磁接触器的OFF状态下的固定缓冲橡胶16的位置由于收容于后壳体1内,因此与W字的形状无关。因此,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时,通过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中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位置变化,从而W字的下面2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的位置变化,并且固定铁心连结销5从固定铁心3的两个侧面凸出的部分的朝向及凸出量变化。由此,固定铁心3相对于固定缓冲橡胶16的位置变化。
如图7-(b)所示,在使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位置相同地变化时,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的距离能够可变。如图7-(c)所示,在使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位置变化不同量时以及仅使一个顶点的位置变化时,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的角度能够可变。由此,能够将固定铁心3固定,并且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的距离以及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的角度能够自由变化。
而且,如图7-(d)所示,也可以是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设为W字形状,能够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的弯折部的角度变化的方法。即,考虑通过使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弯折角度变化,从而使W字的形状变化的情况。在此情况下,W字的下面2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的位置不变化。此时,对于固定铁心3的通孔4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弯折部的顶点中,1个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接触,2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即,在此情况下,固定铁心3的通孔4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3个点或3条线接触。电磁接触器的OFF状态下的固定缓冲橡胶16的位置由于收容于后壳体1内,因此与W字的形状无关。因此,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中时,通过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中的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弯折角度变化,从而固定铁心连结销5从固定铁心3的两个侧面凸出的部分的朝向及凸出量变化。由此,固定铁心3相对于固定缓冲橡胶16的位置变化。
如图7-(d)所示,当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弯折角度相等时,能够改变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的距离。当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弯折角度不同时,能够改变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的角度。由此,能够将固定铁心3固定,并且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的距离以及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的角度能够自由地变化。
如上所述,通过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设为W字形状,使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位置或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弯折角度变化,从而能够使固定铁心3在吸引方向上的固定位置自由地变化。如果使用这些方法,则能够对可动铁心7的移动距离,即所谓的铁心行程进行调整。这是在使铁心行程变化而希望调整电磁接触器的机械寿命、电气寿命等特性的情况下有效的方法。
此外,即使在使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以及使W字的下面2个顶点的弯折角度变化的情况下的某一情况下,只要使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弯折成为能够实现期望的铁心行程的W字形状后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即可。另外,也可以准备大于或等于2个W字形状不同的结构,与电磁接触器的消耗相对应地,选择实现期望的铁心行程的W字形状的结构,插入通孔4内而组装电磁接触器。
实施方式3
图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和固定铁心3的安装状态。在实施方式1中,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中央附近弯折而成为V字形状。在实施方式2中,在中央附近的弯折的两侧,进一步追加与中央的弯折逆向的弯折而成为W字形状。实施方式3如图8所示是使弯折点为2个点,成为Z字形状的结构。即,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弯折方向相对的方向的2个部位的弯折部。因此,在弯折点中,1个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接触,1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而且,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在1个点或1条线接触,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在1个点或1条线接触。由此,是在2个顶点及其他2个部位的共计4个点或4条线与通孔4接触的方法。
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为V字形状时,与Z字形状等情况相比,能够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容易地插入至固定铁心3的通孔4中。但是,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为V字形状时,不能使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构成所希望的角度。
但是,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为Z字形状的情况下,能够使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构成所希望的角度。在图8中对此进行说明。电磁接触器的OFF状态下的固定缓冲橡胶16的位置由于收容于后壳体1内,因此与Z字的形状无关。另外,在电磁接触器OFF时,固定铁心3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Z字形状中的弯折点的2个顶点及其他2个部位的共计4个点或4条线与通孔4接触。
即,将Z字形状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中。并且,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从固定铁心3的两个侧面凸出的部分与固定缓冲橡胶16的嵌合孔16a嵌合。在保持该状态下,将固定铁心3收容于后壳体1内。由此,固定铁心3具有不与可动铁心7平行的角度。
因此,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中时,通过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中的Z字的弯折部的2个顶点的位置变化,从而Z字的各个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及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的位置变化。另外,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及通孔内后壳体侧端4e接触的位置也变化。由此,能够将固定铁心3固定,并且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的角度能够自由地变化。即,能够使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构成所希望的角度。
如果能够构成所希望的角度,则与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为W字形状的发明同样地,在Z字形状中,也能够使固定铁心3在吸引方向上的固定位置自由地变化。如果使用该方法,则能够调整可动铁心7的移动距离,即所谓的铁心行程。这是在使铁心行程变化而希望调整电磁接触器的机械寿命、电气寿命等特性的情况下的有效的方法。
此外,在图8中,示出了使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向右倾斜的图,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Z字形状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逆向插入至通孔37中,使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向左倾斜。
另外,只要使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弯折成为能够实现期望的铁心行程的Z字形状后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即可。另外,也可以准备大于或等于2个Z字形状不同的结构,与电磁接触器的消耗相对应地,选择实现期望的铁心行程的Z字形状的结构,插入至通孔4内而组装电磁接触器。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2中,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设为在3个点弯折而成为W字形状。实施方式4是使弯折点更多而设置大于或等于4个点的方法。
此时,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中,能够减少回路闭合时触点的反弹时间。即,只要成为在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之间无自由度的状态,则能够减少回路闭合时触点的反弹时间,进而期待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寿命。
所谓该无自由度的状态,能够通过下述结构实现,即,固定铁心3的通孔4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至少3个点或3条线接触,并且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通孔4内的后壳体1侧及通孔4内的可动铁心7侧这两侧都接触。即,固定铁心连结销5也可以具有弯折方向交替的至少3个部位的弯折部,与通孔在至少3个点接触,在弯折部的顶点中,除了位于两端的弯折部的顶点以外必定与通孔接触即可。此外,所谓通孔4内的后壳体1侧,是通孔内后壳体侧4d或通孔内后壳体侧端4e。另外,所谓通孔4内的可动铁心7侧,是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或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
此外,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的弯折点的各顶点及通孔4内端的2个点中,固定铁心连结销5和通孔4接触的部位越多,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越牢固地固定。
在这里,对于设为在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之间成为无自由度的状态,考虑弯折点少、与通孔4接触的部位少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需要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中使用刚性更高的金属,或者如果使用相同材料则需要使用厚度更大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但是,在增多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弯折点而增多与通孔4接触的部位的情况下,不要求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材料具有高刚性。另外,如果使用相同材料,通过增多弯折点而增多与通孔4接触的部位,从而能够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更薄。
如果不要求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高刚性,则在弯折加工时加工变得容易。另外,即使在弯折加工时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尺寸成为会与通孔4发生干涉的尺寸,通过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插入至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时进行压入,从而能够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尺寸针对通孔4的短边的宽度而容易地进行校正。即,对固定铁心连结销5进行矫正,以使得固定铁心连结销5和通孔4在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的后壳体1侧及通孔4内的可动铁心7侧接触。由此,不需要提高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弯折加工精度,实现工作性的提高。
另外,即使弯折加工时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尺寸成为会与通孔4发生干涉的尺寸,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时也能够容易地压入。而且,由于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一边针对固定铁心3的通孔4进行校正,一边插入,因此处于压入状态。因此,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易从固定铁心3脱落。由此,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通孔4后,在将缓冲橡胶16向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从固定铁心3的两个侧面凸出的部分进行安装的工序中,不需要以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会从通孔4脱落的方式按压固定铁心连结销5。由此,能够实现组装性的提高。
如果能够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变薄,则作为固定铁心连结销5所使用的金属材料的使用量减少。即,能够成为产品成本更低廉的结构。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及实施方式4中,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V字形状、W字形状等的两端的方向朝向可动铁心7的方向。实施方式5如图9所示,是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两端的方向设置为朝向与可动铁心7逆向的方法。
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为V字形状时,弯折部的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接触,而且与通孔内后壳体侧端4e在2个点或2条线接触。由此,在共计3个点或3条线与通孔4接触。
另外,如图9所示,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为W字形状时,在弯折点中,2个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接触,1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而且,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在2个点或2条线接触。由此,在共计5个点或5条线与通孔4接触。
此时,固定铁心连结销5从固定铁心3的两个侧面凸出的部分的朝向不是朝向可动铁心7侧而是朝向后壳体1侧。因此,如图9所示,能够成为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两个凸出端被由后壳体1的底部1a和侧面构成的角落卡挂住的结构。即使设为上述结构,也能够相对于后壳体1对固定铁心3进行支撑。此外,可以在固定铁心3的底面3e和后壳体1的底部1a之间,作为缓冲区域而夹着缓冲橡胶板之类的具有弹性的部件以进行支撑。在此情况下,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碰撞时的动能不是被固定缓冲橡胶16,而是被缓冲橡胶板的挠曲吸收。根据该结构,为了对固定铁心连结销5进行支撑,不需要使用固定缓冲橡胶16。由此,能够使产品成本低廉。
实施方式6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和固定铁心3的安装状态。在实施方式2中,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设为W字形状。实施方式6如图10所示,是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而使其两端或单侧保持水平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是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的角度稍微变化的方法。
对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方法的步骤进行说明。固定铁心连结销5能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利用不具有弹簧特性的金属制成。将该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3条边中的最长边的中央附近弯折。然后在中央附近的弯折的两侧进一步追加与中央的弯折逆向的弯折而形成W字形状。除了弯折部以外具有形成为直线的直线部。而且,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以使其两端或单侧形成为水平。或者,使其两端或单侧的角度稍微变化而形成。并且,在将该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通孔4内时进行压入。由此,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弯折方向交替的至少3个部位的弯折部,与通孔在至少3个点接触,在弯折部的顶点中,除了位于两端的弯折部的顶点以外必定与通孔接触。然后,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使固定铁心3经由固定铁心连结销5及缓冲橡胶16支撑在后壳体1上。
如图10-(a)所示,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W字形状的两端追加弯折,使其两端保持水平,在弯折点中,1个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接触,2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另外,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两端的方向朝向与可动铁心7逆向的方向而插入至通孔4中的情况下,在弯折点中,2个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接触,1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由此,在共计3个点或3条线与通孔4接触。
如图10-(b)所示,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W字形状的单侧追加弯折,使其单侧保持水平,在弯折点中,1个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接触,2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而且,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b在1个点或1条线接触。由此,在共计4个点或4条线与通孔4接触。
另外,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两端的方向朝向与可动铁心7逆向的方向插入至通孔4中的情况下,在弯折点中,2个顶点与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c接触,1个顶点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接触。而且,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通孔内后壳体侧4d在1个点或1条线接触。由此,在共计4个点或4条线与通孔4接触。
对于电磁接触器的OFF状态下的固定缓冲橡胶16的位置,由于收容于后壳体1内,因此与所追加的弯折部的弯折角度无关。因此,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时,通过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中的追加的弯折部的弯折角度变化,从而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从固定铁心3的两个侧面凸出的部分的朝向变化。由此,固定铁心3相对于固定缓冲橡胶16的位置变化。
在W字形状的两端进一步追加弯折时,如果所追加的弯折部的弯折角度相等,则如图10-(a)所示,可动铁心7和固定铁心3的距离能够变化。如果所追加的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不同,则如图10-(c)所示,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的角度能够变化。即,通过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设为W字形状,使在W字形状的两端进一步追加的弯折部的弯折角度变化,从而能够使固定铁心3在吸引方向上的固定位置自由地变化。
如图10-(b)所示,在W字形状的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时,与所追加的弯折部的弯折角度相对应地,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的角度能够变化。即,通过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形状设为W字形状,使在W字形状的单侧进一步追加的弯折部的弯折角度变化,从而能够使固定铁心3相对于可动铁心7构成所希望的角度。如果能够构成所希望的角度,则与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W字形状的两端进一步追加弯折时同样地,能够使固定铁心3在吸引方向上的固定位置自由地变化。
如果使用上述方法,则能够对可动铁心7的移动距离,即所谓的铁心行程进行调整。这是在使铁心行程变化而希望调整电磁接触器的机械寿命、电气寿命等特性的情况下有效的方法。
此外,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使其两端或单侧保持水平的情况下以及在W字形状的两端或单侧进一步追加弯折而使其两端或单侧的角度稍微变化的情况中的某一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弯折成为能够实现期望的铁心行程的形状后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另外,也可以准备大于或等于2个形状不同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电磁接触器的消耗相对应地,选择实现期望的铁心行程的形状的结构,插入至通孔4内而组装电磁接触器。
实施方式7
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固定铁心3在固定铁心3的连接部3d,即在中央脚3b和两个外侧脚3c之间的2个部位具有通孔4。但是,设置于固定铁心3上的通孔4的数量不限于1个部位或2个部位的情况。即,也可以设置3个部位或大于或等于3个部位的通孔4,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贯穿至各个通孔4中。
在电磁接触器的ON动作时,在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碰撞时,固定铁心连结销5稍微挠曲。由此,固定铁心3从固定铁心连结销5暂时分离。但是,考虑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刚性较低的情况或固定铁心连结销5较薄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即使在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碰撞之前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之间处于无自由度的状态,由于受到从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施加的冲击,因此,固定铁心连结销5也会伴随永久变形而发生挠曲。
但是,在固定铁心3上设置2个部位或3个部位或大于或等于3部位的通孔4,设为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分别贯穿至各通孔4中。此时,即使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刚性较低的情况或固定铁心连结销5较薄的情况下,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之间也能够处于无自由度的状态。另外,由于从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施加的冲击,固定铁心连结销5能够处在不伴随永久变形程度下的挠曲程度。即,在由于上述的冲击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永久变形的程度下,能够增加固定铁心3的通孔4的数量。
如果不要求固定铁心连结销5具有较高的刚性,则在弯折加工时加工变得容易。由此,即使在弯折加工时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尺寸成为会与通孔4发生干涉的尺寸,通过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时进行压入,从而能够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尺寸针对通孔4的短边的宽度容易地进行校正。即,对固定铁心连结销5进行矫正,以使得固定铁心连结销5与通孔4在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的后壳体1侧及通孔4内的可动铁心7侧接触。由此,不需要提高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弯折加工精度,能够实现工作性的提高。
另外,即使在弯折加工时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尺寸成为会与通孔4发生干涉的尺寸,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固定铁心3的通孔4内时也能够容易地压入。而且,由于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一边针对固定铁心3的通孔4进行校正,一边插入,因此处于压入状态。因此,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易从固定铁心3脱落。由此,在将固定铁心连结销5插入至通孔4后,在将缓冲橡胶16向固定铁心连结销5的从固定铁心3的两个侧面凸出的部分进行安装的工序中,不需要以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会从通孔4脱落的方式按压固定铁心连结销5。由此,能够实现组装性的提高。
如果能够使固定铁心连结销5变薄,则作为固定铁心连结销5所使用的金属材料的使用量减少。即,能够成为产品成本更低廉的结构。
此外,为使得固定铁心连结销5在受到从可动铁心7向固定铁心3施加的冲击时处于不发生永久变形的程度,而增加固定铁心3的通孔4的数量时,在通孔4的数量增加得过多的情况下,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被牢固地固定。这在前述的固定铁心连结销5为V字形状时成为问题。
即,即使在可动铁心7与固定铁心3碰撞时,固定铁心3也变得不会从固定铁心连结销5暂时分离。由此,导致固定铁心3不沿着固定铁心连结销5移动。如果成为上述情形,则即使可动铁心7与固定铁心3碰撞,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也会向与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平行的位置进行校正。即,不能抑制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及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的偏磨损,不能提高机械的耐久性。
因此,在固定铁心连结销5为V字形状时,固定铁心3的通孔4的数量需要以满足如下2个条件的方式来决定。即,在可动铁心7与固定铁心3碰撞时,需要满足固定铁心连结销5不永久变形以及固定铁心3从固定铁心连结销5暂时分离这两方面。由此,能够防止固定铁心3和固定铁心连结销5被牢固地固定的情况,能够使固定铁心3的接极面3a向与可动铁心7的接极面7a平行的位置进行校正。
标号的说明
1后壳体,1a后壳体的底部,2壳体,3固定铁心,3a固定铁心的接极面,3b固定铁心的中央脚,3c固定铁心的外侧脚,3d固定铁心的连结部,3e固定铁心3的底面,4通孔,4a通孔内后壳体侧中央,4b通孔内可动铁心侧端,4c通孔内可动铁心侧,4d通孔内后壳体侧,4e通孔内后壳体侧端,5固定铁心连结销,6操作线圈,6a线圈线轴,6b绕组,7可动铁心,7a可动铁心的接极面,7b可动铁心的中央脚,7c可动铁心的外侧脚,7d可动铁心的连结部,7e可动铁心的通孔,8可动铁心连结销,9可动接触件支承体,10复位弹簧,11压接弹簧,12可动接触件,13固定接触件,14可动触点,15固定触点,16缓冲橡胶,16a嵌合孔,17固定铁心连结销无弯折的情况下的数据,18固定铁心连结销V字形状的情况下的数据

Claims (12)

1.一种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其具有绝缘性;
固定铁心,其收容于所述壳体中;
可动铁心,其与所述固定铁心相对地设置;
线圈,其卷绕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铁心上,通过通电产生用于使所述固定铁心和所述可动铁心接触的吸引力;
通孔,其在与所述可动铁心被吸引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固定铁心中;
销,其插入至所述通孔中,在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弯折部,通过与所述通孔在至少3个点接触,从而被所述固定铁心压迫;以及
缓冲部件,其以对从所述通孔的两侧凸出的所述销的两个凸出部进行夹持的方式进行支撑,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吸收向所述销施加的力,
所述销将在所述可动铁心和所述固定铁心接触时产生的冲击传递至所述缓冲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铁心和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设置间隙或缓冲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是具有嵌合孔的缓冲橡胶,通过使从所述通孔的两侧凸出的所述销的两个凸出部与所述嵌合孔嵌合,从而对所述销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铁心的刚性比所述销的刚性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被压入所述固定铁心的所述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铁心上设置至少2个所述通孔,所述销分别插入至所述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所述可动铁心和所述固定铁心接触时产生的冲击,所述销和所述通孔的接触位置变化,由此所述固定铁心移动,所述可动铁心的接触面和所述固定铁心的接触面变得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的刚性处于在受到从所述可动铁心向所述固定铁心施加的冲击时,不会造成永久变形而略微发生挠曲的程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在1个部位具有弯折部,与所述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侧的1个点接触,在所述可动铁心侧的2个点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具有弯折方向为相对方向的2个部位的弯折部,与所述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侧的2个点接触,在所述可动铁心侧的2个点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具有弯折方向交替的至少3个部位的弯折部,与所述通孔在至少3个点接触,在所述弯折部的顶点中,除了位于两端的所述弯折部的顶点以外必定与所述通孔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具有弯折方向交替的3个部位的弯折部,与所述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侧的2个点接触,在所述可动铁心侧的3个点接触。
CN201280075505.3A 2012-11-05 2012-11-05 电磁接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4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07061 WO2014068625A1 (ja) 2012-11-05 2012-11-05 電磁接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4173A true CN104584173A (zh) 2015-04-29
CN104584173B CN104584173B (zh) 2017-03-08

Family

ID=50626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550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4173B (zh) 2012-11-05 2012-11-05 电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94896B1 (zh)
CN (1) CN104584173B (zh)
WO (1) WO201406862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9122A (zh) * 2018-10-25 2021-06-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铁、电磁开闭器及电磁铁的制造方法
CN116547769A (zh) * 2021-03-19 2023-08-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4439U (ja) * 1983-05-26 1984-12-0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の電磁石固定装置
CN1111804A (zh) * 1993-12-22 1995-11-1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的铁芯保持构造
JP2008277010A (ja) * 2007-04-26 2008-11-13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電磁接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949U (ja) * 1984-07-10 1986-02-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H0215243Y2 (zh) * 1986-10-31 1990-04-24
JPH065084U (ja) * 1991-11-21 1994-01-2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4439U (ja) * 1983-05-26 1984-12-0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の電磁石固定装置
CN1111804A (zh) * 1993-12-22 1995-11-1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的铁芯保持构造
JP2008277010A (ja) * 2007-04-26 2008-11-13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電磁接触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9122A (zh) * 2018-10-25 2021-06-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铁、电磁开闭器及电磁铁的制造方法
CN112889122B (zh) * 2018-10-25 2022-10-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铁、电磁开闭器及电磁铁的制造方法
CN116547769A (zh) * 2021-03-19 2023-08-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16547769B (zh) * 2021-03-19 2024-05-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4173B (zh) 2017-03-08
JP5494896B1 (ja) 2014-05-21
WO2014068625A1 (ja) 2014-05-08
JPWO2014068625A1 (ja) 2016-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34158B2 (ja) 電磁継電器
US20180241293A1 (en) Vibration motor
EP1895560B1 (en) Silent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09748804U (zh) 电声换能器
CN103056096A (zh) 直线振动器
JP5120162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05097365A (zh) 触点装置
US9267610B2 (en)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CN104584173A (zh) 电磁接触器
JP4591224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6177961A (ja) リレー
JP5025321B2 (ja) 電磁継電器
JP4864115B2 (ja) 電磁継電器
JP6734772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9220429A (ja) 電磁継電器
JP7505213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12365865U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和具备电磁继电器的装置
KR20180076784A (ko) 리니어 진동모터.
JP5525672B2 (ja) 電磁リレーのヨークの構造
JP2021086721A (ja) 接点装置
JP2023156772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5845512B (zh) 电开关装置的布置
JP2022141326A (ja) 電磁継電器
JP4385551B2 (ja) 電磁継電器の接点間隔調整方法
CN117134573A (zh) 致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