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0112A -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0112A
CN104570112A CN201310476093.0A CN201310476093A CN104570112A CN 104570112 A CN104570112 A CN 104570112A CN 201310476093 A CN201310476093 A CN 201310476093A CN 104570112 A CN104570112 A CN 104570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maximal value
dimensional
reference mark
geologic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60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0112B (zh
Inventor
罗开云
张建磊
田振平
黄兴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760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0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0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0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地质解释得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根据所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建立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垂直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模型;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时深转换技术均无法应用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质模型中的缺陷,实现了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快速的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用于后续的地质模型数值正演,为复杂区地震勘探打下坚实的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领域,特别是关于地质模型的转换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勘探条件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对复杂构造油气藏进行勘探已经成为储层预测的难点之一。地球物理数值正演是基于深度域的地质模型进行的。而在建立地质模型时,需要根据地质解释人员提供的层位数据来进行建模,这些层位数据往往是时间域的,因此根据这些数据建立的地质模型也是时间域的。在建立好时间域的地质模型后,还需要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深度域的地质模型。
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时深转换方法,一般采用交互式的逐层编辑时间层位、逐层转换为深度层位的方法,这种方法造成用户交互建模和转换的工作量比较大,并且对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质模型,该种方式很难实现将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时深转换技术均无法应用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质模型中,对后续的地质模型数值正演造成不便,且无法满足地质勘探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时深转换技术均无法应用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质模型中的缺陷,实现了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快速的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用于后续的地质模型数值正演,为复杂区地震勘探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包括:获取地质解释得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根据所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建立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垂直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模型;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包括: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地质解释得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建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建立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初始深度模型确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垂直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模型;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确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时深转换技术均无法应用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质模型中的缺陷,不但可以实现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快速的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用于后续的地质模型数值正演,为复杂区地震勘探打下坚实的基础,极大提高了根据地质模型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效率,并且大多数的转换是自动完成的,用户只需要少量的交互编辑工作就可以完成时深转换,建立深度域模型的方便性、时效性有很大的提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的步骤S103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图2中的步骤S203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图1中的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图4中的步骤S403的具体流程图;
图6为图4中的步骤S404的具体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中初始深度模型确定装置300的结构框图;
图9为图8中的第一最大值确定模块303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中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确定装置400的结构框图;
图11为图10中的确定模块403的结构框图;
图12为图10中的第二校正模块404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建立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得到的初始深度模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得到的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地球物理数值正演是基于深度域的地质模型进行的。而在建立地质模型时,需要根据地质解释人员提供的层位数据来进行建模,这些层位数据往往是时间域的,因此根据这些数据建立的地质模型也是时间域的。在建立好时间域的地质模型后,还需要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深度域的地质模型。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时深转换技术均无法应用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质模型中的缺陷,提出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不但可以实现把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快速的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并且大多数的转换是自动完成的,用户只需要少量的交互编辑工作就可以完成时深转换,建立深度域模型的方便性、时效性有很大的提高。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的流程图,由图1可知,该方法具体包括:
S101:获取地质解释得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
S102:根据所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建立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块状模型结构存储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即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由顶边界、底边界、左边界、右边界、一组层位、一组闭合地质块组成,每个闭合地质块包括一个均匀介质属性。首先采用交互方式建立模型层位,根据层位的相交关系形成一组闭合地质块,之后把层速度数据赋值到对应的闭合块中,即可得到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本发明的该步骤建立的模型顶边界是水平的,并从时间0开始,模型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建立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横坐标为模型长度,单位为米(m),横向范围为10000m,纵坐标为模型时间,单位为毫秒(ms),纵向范围为7000ms。
S103: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垂直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模型。图2为步骤S103的具体流程图。
S104: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图3为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可将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方便快捷的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为地球物理数值正演服务。
图2为图1中的步骤S103的具体流程图,由图2可知,步骤S103具体包括:
S201: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复制,得到二维地质模型。设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为Mtime,复制得到二维地质模型为Mvert
S202:根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顶边界。
S203: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一最大值,图3为该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S204: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底边界;
S205:将所述底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校正为所述的第一最大值Zmax,得到初始深度模型。
如图14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中得到的初始深度模型,横坐标为模型长度,单位为米(m),横向范围为10000m,纵坐标为模型深度,单位为米(m),纵向范围为10446m。
如果初始深度模型Mvert存在不合理的控制点,则可根据层位走向趋势交互调整该控制点的位置。
图3为图2中的步骤S203的具体流程图,由图3可知,步骤S203具体包括:
S301:将所述顶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设置为0;
S302: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多个层位。
S303:将所述层位对应的控制点进行垂直转换,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垂直转换方法逐个转换控制点,具体方法如下:
a)由控制点Ptime(x,t)向上发出一条射线,与二维地质模型Mtime得到一组交点{Ci,i=0,n},射线终止于地表;
b)交点Ci处的闭合地质块的纵波速度为Vi,则与控制点Ptime对应的深度域控制点Pvert的Z坐标等于此处时间t是双程时,单位为毫秒。
S304: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Z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一最大值Zmax
图4为图1中的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由图4可知,步骤S104具体包括:
S401: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复制,得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初始深度模型为Mvert,得到的初始二维地质模型为Mimage
S402:取出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顶边界;
S403: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二最大值Zimax、第一最小值Ximin以及第三最大值Ximax,图5为步骤S403的具体流程图。
S404:根据所述的第二最大值、第一最小值以及第三最大值对控制点进行校正,图6为步骤S404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图4中的步骤S403的具体流程图,由图5可知,步骤S403具体包括:
S501:将所述顶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设置为0;
S502: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多个层位;
S503:将所述层位对应的控制点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用成像射线转换方法逐个转换控制点,具体方法如下:
a)由控制点Ptime(x,time)的横向位置上,从地表上垂直向下发出一条射线,遇地层界面按Snell定律传播,与地质模型Mvert得到一组交点{Ci,i=0,n},终止于模型底边界;
b)交点Ci处的闭合地质块的纵波速度为Vi,则每一段射线经过的时间为:
Ti=(Zi-Zi-1)/Vi
逐段累加射线旅行时如果T<time,并且time<T+Ti+1,则求交计算得到Pc,交点段得到的时间T’,使得time=T+T’,则控制点Pvert转换后的Z坐标等于Zpc
S504: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Z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二最大值Zimax
S505: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X坐标的最小值,即为第一最小值Ximin
S506: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X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三最大值Ximax
图6为图4中的步骤S404的具体流程图,由图6可知,步骤S404具体包括:
S601: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底边界;
S602:将所述底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校正为所述的第二最大值Zimax
S603: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左边界;
S604:将所述左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X坐标校正为第一最小值Ximin
S605: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右边界;
S606:将所述右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X坐标校正为第三最大值Ximax,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如图15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中得到的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横坐标为模型长度,单位为米(m),横向范围为10000m,纵坐标为模型深度,单位为米(m),纵向范围为10446m。
如果最终深度模型Mimage存在不合理的控制点,则根据层位走向趋势交互调整控制点位置。
如上所示,即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时深转换技术均无法应用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质模型中的缺陷,实现了把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快速的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用于后续的地质模型数值正演,为复杂区地震勘探服务。
本发明可以对构造复杂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并且大多数的转换是自动完成的,用户只需要少量的交互编辑工作就可以完成时深转换,建立深度域模型的方便性、时效性有很大的提高。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的结构框图,由图7可知,该设备具体包括:
数据获取装置100,用于获取地质解释得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
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建立装置200,用于根据所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建立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块状模型结构存储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即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由顶边界、底边界、左边界、右边界、一组层位、一组闭合地质块组成,每个闭合地质块包括一个均匀介质属性。首先采用交互方式建立模型层位,根据层位的相交关系形成一组闭合地质块,之后把层速度数据赋值到对应的闭合块中,即可得到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本发明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建立装置建立的模型顶边界是水平的,并从时间0开始,模型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建立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横坐标为模型长度,单位为米(m),横向范围为10000m,纵坐标为模型时间,单位为毫秒(ms),纵向范围为7000ms。
初始深度模型确定装置300,用于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垂直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模型。图8为初始深度模型确定装置300的结构框图。
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确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图10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确定装置400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可将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方便快捷的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为地球物理数值正演服务。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中初始深度模型确定装置300的结构框图,由图8可知,初始深度模型确定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复制模块301,用于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复制,得到二维地质模型。设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为Mtime,复制得到二维地质模型为Mvert
第一顶边界获取模块302,用于根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顶边界。
第一最大值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一最大值,图3为该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底边界获取模块304,用于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底边界;
第一校正模块305,用于将所述底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校正为所述的第一最大值Zmax,得到初始深度模型。
如图14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中得到的初始深度模型,横坐标为模型长度,单位为米(m),横向范围为10000m,纵坐标为模型深度,单位为米(m),纵向范围为10446m。
如果初始深度模型Mvert存在不合理的控制点,则可根据层位走向趋势交互调整该控制点的位置。
图9为图8中的第一最大值确定模块303的结构框图,由图9可知,第一最大值确定模块303具体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3031,用于将所述顶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设置为0;
第一层位获取单元3032,用于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多个层位。
垂直转换单元3033,用于将所述层位对应的控制点进行垂直转换,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垂直转换方法逐个转换控制点,具体方法如下:
a)由控制点Ptime(x,t)向上发出一条射线,与二维地质模型Mtime得到一组交点{Ci,i=0,n},射线终止于地表;
b)交点Ci处的闭合地质块的纵波速度为Vi,则与控制点Ptime对应的深度域控制点Pvert的Z坐标等于此处时间t是双程时,单位为毫秒。
最大值获取单元3034,用于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Z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一最大值Zmax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中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确定装置400的结构框图,由图10可知,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确定装置具体包括:
第二复制模块401,用于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复制,得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初始深度模型为Mvert,得到的初始二维地质模型为Mimage
第二顶边界获取模块402,用于取出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顶边界;
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二最大值Zimax、第一最小值Ximin以及第三最大值Ximax,图11为图10中的确定模块403的结构框图。
第二校正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的第二最大值、第一最小值以及第三最大值对控制点进行校正,图12为图10中的第二校正模块404的结构框图。
图11为图10中的确定模块403的结构框图,由图11可知确定模块403具体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4031,用于将所述顶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设置为0;
第二层位获取单元4032,用于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多个层位;
成像射线转换单元4033,用于将所述层位对应的控制点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用成像射线转换方法逐个转换控制点,具体方法如下:
a)由控制点Ptime(x,time)的横向位置上,从地表上垂直向下发出一条射线,遇地层界面按Snell定律传播,与地质模型Mvert得到一组交点{Ci,i=0,n},终止于模型底边界;
b)交点Ci处的闭合地质块的纵波速度为Vi,则每一段射线经过的时间为:
Ti=(Zi-Zi-1)/Vi
逐段累加射线旅行时如果T<time,并且time<T+Ti+1,则求交计算得到Pc,交点段得到的时间T’,使得time=T+T’,则控制点Pvert转换后的Z坐标等于Zpc
第二最大值获取单元4034,用于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Z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二最大值Zimax
第一最小值获取单元4035,用于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X坐标的最小值,即为第一最小值Ximin
第三最大值获取单元4036,用于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X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三最大值Ximax
图12为图10中的第二校正模块404的结构框图,由图11可知,第二校正模块404具体包括:
底边界获取单元4041,用于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底边界;
第一校正单元4042,用于将所述底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校正为所述的第二最大值Zimax
左边界获取单元4043,用于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左边界;
第二校正单元4044,用于将所述左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X坐标校正为第一最小值Ximin
右边界获取单元4045,用于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右边界;
第三校正单元4046,用于将所述右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X坐标校正为第三最大值Ximax,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如图15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中得到的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横坐标为模型长度,单位为米(m),横向范围为10000m,纵坐标为模型深度,单位为米(m),纵向范围为10446m。
如果最终深度模型Mimage存在不合理的控制点,则根据层位走向趋势交互调整控制点位置。
如上所示,即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时深转换技术均无法应用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质模型中的缺陷,实现了把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快速的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用于后续的地质模型数值正演,为复杂区地震勘探服务。
本发明可以对构造复杂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时深转换,并且大多数的转换是自动完成的,用户只需要少量的交互编辑工作就可以完成时深转换,建立深度域模型的方便性、时效性有很大的提高。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根据地质解释得到的时间层位数据及速度数据,建立时间域地质模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横向范围为10000米,纵向时间为7000毫秒;模型中共6个层位,形成10个闭合地质块,其中,层位1有8个控制点,速度为2000米/秒,层位2分3段,共16个控制点,速度为2500米/秒,层位3分3段,共16个控制点,速度为3000米/秒,层位4分3段,共15个控制点,速度为3500米/秒,层位5,及层位6各有6个控制点,形成一个透镜体,速度为4500米/秒,透镜体外围块速度为4000米/秒。
2)把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采用垂直转换法转换为初始深度模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转换后垂直转换模型横向范围不变,纵向范围由时间变为深度,范围为10446米。
3)把初始深度模型采用成像射线转换法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最终的深度模型横向范围为10000米,纵向范围为10446米,为地质模型数值正演打下坚实的基础,极大提高了根据地质模型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是:提供了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时深转换技术均无法应用于构造比较复杂的地质模型中的缺陷,不但可以实现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快速的转换为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用于后续的地质模型数值正演,为复杂区地震勘探打下坚实的基础,极大提高了根据地质模型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效率,并且大多数的转换是自动完成的,用户只需要少量的交互编辑工作就可以完成时深转换,建立深度域模型的方便性、时效性有很大的提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般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地质解释得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
根据所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建立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
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垂直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模型;
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垂直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模型具体包括:
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复制,得到二维地质模型;
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顶边界;
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一最大值;
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底边界;
将所述底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校正为所述的第一最大值,得到初始深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一最大值具体包括:
将所述顶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设置为0;
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多个层位;
将所述层位对应的控制点进行垂直转换;
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Z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一最大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具体包括:
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复制,得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
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顶边界;
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二最大值、第一最小值以及第三最大值;
根据所述的第二最大值、第一最小值以及第三最大值对控制点进行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二最大值、第一最小值以及第三最大值具体包括:
将所述顶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设置为0;
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多个层位;
将所述层位对应的控制点进行成像射线转换;
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Z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二最大值;
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X坐标的最小值,即为第一最小值;
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X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三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第二最大值、第一最小值以及第三最大值对控制点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底边界;
将所述底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校正为所述的第二最大值;
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左边界;
将所述左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X坐标校正为第一最小值;
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右边界;
将所述右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X坐标校正为第三最大值,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7.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设备具体包括:
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地质解释得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
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建立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时间域层位数据以及层速度数据建立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
初始深度模型确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垂直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模型;
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确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成像射线转换,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确定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复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的二维时间域地质模型进行复制,得到二维地质模型;
第一顶边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顶边界;
第一最大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一最大值;
底边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底边界;
第一校正模块,用于将所述底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校正为所述的第一最大值,得到初始深度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最大值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顶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设置为0;
第一层位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二维地质模型的多个层位;
垂直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层位对应的控制点进行垂直转换;
最大值获取单元,用于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Z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一最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确定装置具体包括:
第二复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的初始深度模型进行复制,得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
第二顶边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顶边界;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顶边界确定第二最大值、第一最小值以及第三最大值;
第二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第二最大值、第一最小值以及第三最大值对控制点进行校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顶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设置为0;
第二层位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多个层位;
成像射线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层位对应的控制点进行成像射线转换;
第二最大值获取单元,用于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Z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二最大值;
第一最小值获取单元,用于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X坐标的最小值,即为第一最小值;
第三最大值获取单元,用于从转换后的所述控制点中获取X坐标的最大值,即为第三最大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校正模块具体包括:
底边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底边界;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将所述底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Z坐标校正为所述的第二最大值;
左边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左边界;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将所述左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X坐标校正为第一最小值;
右边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初始二维地质模型的右边界;
第三校正单元,用于将所述右边界对应的多个控制点的X坐标校正为第三最大值,得到二维深度域地质模型。
CN201310476093.0A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570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6093.0A CN104570112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6093.0A CN104570112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112A true CN104570112A (zh) 2015-04-29
CN104570112B CN104570112B (zh) 2017-07-07

Family

ID=53086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6093.0A Active CN104570112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011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5078A (zh) * 2015-07-14 2015-10-28 北京博达瑞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速度模型的地震数据快速时深转换方法
CN105259577A (zh) * 2015-10-13 2016-0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地层界面的角度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59581A (zh) * 2015-10-22 2016-01-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资料时深转换方法
CN109212604A (zh) * 2018-07-18 2019-01-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1337978A (zh) * 2020-02-27 2020-06-26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反推法建立速度场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19866A2 (en) * 2003-08-14 2005-03-03 Westerngeco,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inematically linking multiple seismic domains
CN102967881A (zh) * 2012-11-12 2013-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地质小层数据深时转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19866A2 (en) * 2003-08-14 2005-03-03 Westerngeco,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inematically linking multiple seismic domains
CN102967881A (zh) * 2012-11-12 2013-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地质小层数据深时转换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伊尔马兹: "《地震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和解释 下》", 31 August 2006 *
张廉萍: "基于成像射线的偏移剖面和速度时深转换评述",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徐果明: "二维复杂介质的块状建模及射线追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5078A (zh) * 2015-07-14 2015-10-28 北京博达瑞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速度模型的地震数据快速时深转换方法
CN105259577A (zh) * 2015-10-13 2016-0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地层界面的角度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59577B (zh) * 2015-10-13 2018-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地层界面的角度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59581A (zh) * 2015-10-22 2016-01-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资料时深转换方法
CN105259581B (zh) * 2015-10-22 2020-05-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资料时深转换方法
CN109212604A (zh) * 2018-07-18 2019-01-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1337978A (zh) * 2020-02-27 2020-06-26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反推法建立速度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112B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373665B2 (en) Mapping geologic features
CN103472483B (zh) 基于真地表或浮动基准面的速度建模方法
CN103573250B (zh) 一种计算水平井井眼到地层上下界面距离的方法
CN108109203B (zh) 基于bim环境下的地质界线点云数据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03077558A (zh)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大型溶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4570112A (zh)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EP2944757A1 (en) Interactive well pad plan
CN107765298B (zh) 一种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33245A (zh) 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11079217A (zh) 一种基于bim的岩土工程综合勘察信息解译方法及系统
CN112862967B (zh) 用于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49084A (zh) 一种三维高精度速度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02943669B (zh) 适用于水平井轨迹设计的高精度深度域随机模拟反演方法
CN105629310A (zh) 碳酸盐岩储层的无井约束地质统计学反演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70070B (zh) 一种建立二维近地表地质模型的方法及设备
CN110376645A (zh) 一种薄层砂体顶界面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246900B (zh) 一种确定油水界面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26056A (zh) 一种确定目标区三维地层孔隙压力的方法和装置
Shi et al. Optimal design and dynamic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dewatering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dewatering process
CN104895554A (zh) 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3887046B (zh) 一种基于三维地质体的煤矿巷道建模方法
Brantferger et al. Impact and lessons of using high permeability streaks in history matching a giant offshore Middle East carbonate reservoir
CN113658335A (zh) 岩溶发育区复杂地质模型的创建方法
CN112435334A (zh) 一种任意地层覆盖层厚度的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7146282B (zh) 基于比溶蚀度的岩溶三维模型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