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2604A -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2604A
CN109212604A CN201810790003.8A CN201810790003A CN109212604A CN 109212604 A CN109212604 A CN 109212604A CN 201810790003 A CN201810790003 A CN 201810790003A CN 109212604 A CN109212604 A CN 109212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th
time
scatter plot
target zone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00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加鹤
张柏桥
陆亚秋
包汉勇
张梦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Jianghan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Jianghan Oil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Jianghan Oilfield Co filed Critic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Jianghan Oilfield Co
Priority to CN2018107900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26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2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2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2Transforming one recording into another or one representation into another
    • G01V1/325Transforming one representation into anoth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40Transforming data represen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该时深转换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内的每口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对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进行精细标定,获取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时间值;基于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深度数据与所述时间值,生成时深散点图;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基于所述时深转换公式与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时间值生成常速构造图;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以实现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层内速度变化规律,不但具有更高的作图精度,且节约成本、简便、快捷,满足开发生产对构造图精度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震解释构造作图中,需要把时间域的等T0图时深转换为深度域的构造图。现有的时深转换方法要么是采用综合速度时深转换、要么是采用变速成图或者直接用是叠前深度偏移资料成图,但是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都无法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层内速度变化规律,所得到的深度构造图精度低,无法满足开发生产对构造图精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内的每口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对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进行精细标定,获取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时间值;基于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深度数据与所述时间值,生成时深散点图;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基于所述时深转换公式与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时间值生成常速构造图;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包括:判断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满足预设规则,插入线性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一时深转换公式;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不足预设规则,插入多项式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二时深转换公式。
可选地,所述的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包括:获取误差值并根据所述误差值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可选地,所述第二时深转换公式满足:y=ax2+bx+c,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所述a、所述b与所述c均表示常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深转换公式满足:y=ax+b,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所述a与所述b均表示常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时深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的每口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进行精细标定,获取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时间值;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深度数据与所述时间值,生成时深散点图;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时深转换公式与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时间值生成常速构造图;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可选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满足预设规则,插入线性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一时深转换公式;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不足预设规则,插入多项式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二时深转换公式。
可选地,所述第五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获取误差值并根据所述误差值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可选地,所述第二时深转换公式满足:y=ax2+bx+c,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所述a、所述b与所述c均表示常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深转换公式满足:y=ax+b,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所述a与所述b均表示常数。
上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通过先获取预设区域内的每口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再对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进行精细标定,获取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时间值;然后基于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深度数据与所述时间值,生成时深散点图;接着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接着再基于所述时深转换公式与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时间值生成常速构造图;最后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从而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层内速度变化规律,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数据的精度且简便快捷。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时深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时深转换方法的中的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时深转换方法的中的精细层位标定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时深转换方法的中的目的层段时间层位解释等T0图;
图6为图2所示的时深转换方法的时深转换公式构建图;
图7为图2所示的时深转换方法中的深度构造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时深转换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所述电子设备300包括时深转换装置400、存储器302、存储控制器303、处理器304及外设接口305。
所述存储器302、存储控制器303、处理器304及外设接口305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时深转换装置4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302中或固化在所述电子设备3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304用于执行存储器302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时深转换装置400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302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3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304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服务器100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304中,或者由处理器304实现。
处理器304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304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外设接口305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处理器304以及存储器3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305、处理器304以及存储控制器303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时深转换装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01,获取预设区域内的每口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
其中,所述深度数据为海拔深度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获取预设区域内的目标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其中,所述目标井为用于研究的。例如,如图3所示,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岩心、露头及地震资料,在层序地层及旋回格架指导下完成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研究。其中,井点目的层海拔数据(即深度数据)=补心海拔-井点目的层深度。
步骤S102,对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进行精细标定,获取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时间值。
其中,所述时间值是指地震双程旅行时间值。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做好标准层和大层的层位标定后,需要针对目的层段进行地震精细标定,在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钻井-地震、动态-静态结合,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在粗网格解释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纵、横剖面数量,实现2*2甚至1*1网格精细解释,精细落实局部构造,且要符合地质变化规律,以得到准确的时间层位解释成果,即得到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地震双程旅行时间值(如图5所示)。
步骤S103,基于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深度数据与所述时间值,生成时深散点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选择具有代表意义能反映整个工区速度变化规律的井,所选井点时间与深度要由浅到深能反映大的速度变化趋势,且井点所在的位置要求地震资料品质较高,以避免解释上的错误,导致解释的T0值(即地震双程旅行时间值)不准;同时,避免选择地层对比多解的井,导致井点海拔深度不准,进而造成求取平均速度不准。用各井海拔深度数据与其对应的T0值生成时深散点图。
步骤S104,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判断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如可以通过判断该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是否为曲线,当否时,满足预设规则,反之,不满足;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满足预设规则,插入线性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一时深转换公式;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不足预设规则,插入多项式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二时深转换公式。
其中,所述第一时深转换公式满足:y=ax+b,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即海拔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即地震双程旅行时间值,所述a与所述b均表示常数。
所述第二时深转换公式满足:y=ax2+bx+c,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即海拔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即地震双程旅行时间值,所述a、所述b与所述c均表示常数。
步骤S105,基于所述时深转换公式与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时间值生成常速构造图。
步骤S106,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将每口井的深度数据与该常速构造图相减,得出深度误差图,即根据深度误差图获取误差值,并对其作平滑处理,最后将误差图与常速构造图相加,得到最终的深度构造图。即根据误差值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例如,分别用已钻井1、101、S1、3、Y4五口井,推测未知井X1、Y2-2HF、Y3-2HF等8口井(见图7)。利用下表一中5口井1井、101井、FS1、3井、Y4井五口井大安寨顶的海拔,拟合直线,得到速度公式(见图6),进行时深转化。
表一
从而使得计算的X1、Y2-2HF等8口井海拔深度,计算的海拔深度与实钻对比误差小,与实钻对比误差都在6m以内,8口井相对误差都在0.32%以内。
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时深转换装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所述时深转换装置40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410、第一处理单元420、第二处理单元430、第三处理单元440、第四处理单元450和第五处理单元460。
第一获取单元410,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的每口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420,用于对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进行精细标定,获取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时间值。
第二处理单元430,用于基于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深度数据与所述时间值,生成时深散点图。
第三处理单元440,用于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处理单元440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满足预设规则,插入线性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一时深转换公式;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不足预设规则,插入多项式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二时深转换公式。
其中,所述第一时深转换公式满足:y=ax+b,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即海拔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即地震双程旅行时间值,所述a与所述b均表示常数。
所述第二时深转换公式满足:y=ax2+bx+c,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即海拔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即地震双程旅行时间值,所述a、所述b与所述c均表示常数。
第四处理单元450,用于基于所述时深转换公式与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时间值生成常速构造图。
第五处理单元460,用于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获取误差值并根据所述误差值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通过先获取预设区域内的每口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再对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进行精细标定,获取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时间值;然后基于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深度数据与所述时间值,生成时深散点图;接着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接着再基于所述时深转换公式与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时间值生成常速构造图;最后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从而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层内速度变化规律,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数据的精度且简便快捷。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Claims (10)

1.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区域内的每口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
对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进行精细标定,获取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时间值;
基于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深度数据与所述时间值,生成时深散点图;
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
基于所述时深转换公式与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时间值生成常速构造图;
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包括:
判断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满足预设规则,插入线性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一时深转换公式;
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不足预设规则,插入多项式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二时深转换公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包括:
获取误差值并根据所述误差值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深转换公式满足:
y=ax2+bx+c,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所述a、所述b与所述c均表示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深转换公式满足:
y=ax+b,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所述a与所述b均表示常数。
6.一种时深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区域内的每口井的目的层所对应的深度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进行精细标定,获取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时间值;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每口井的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深度数据与所述时间值,生成时深散点图;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时深散点图构造趋势线,并生成时深转换公式;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时深转换公式与所述目的层所对应的所述时间值生成常速构造图;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是否满足预设规则;
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满足预设规则,插入线性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一时深转换公式;
若所述时深散点图的线性规律不足预设规则,插入多项式趋势线至所述时深散点图,并生成第二时深转换公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误差值并根据所述误差值对所述常速构造图进行误差校正并生成深度构造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深转换公式满足:
y=ax2+bx+c,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所述a、所述b与所述c均表示常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深转换公式满足:
y=ax+b,其中,所述y表示所述深度数据,所述x表示所述时间值,所述a与所述b均表示常数。
CN201810790003.8A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2126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0003.8A CN109212604A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0003.8A CN109212604A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2604A true CN109212604A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9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0003.8A Pending CN109212604A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260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5437A1 (en) * 2009-02-04 2010-08-0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Velocity model for well time-depth conversion
CN104570112A (zh) * 2013-10-12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CN105005078A (zh) * 2015-07-14 2015-10-28 北京博达瑞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速度模型的地震数据快速时深转换方法
CN105974475A (zh) * 2016-06-24 2016-09-2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5437A1 (en) * 2009-02-04 2010-08-0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Velocity model for well time-depth conversion
CN104570112A (zh) * 2013-10-12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二维地质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设备
CN105005078A (zh) * 2015-07-14 2015-10-28 北京博达瑞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速度模型的地震数据快速时深转换方法
CN105974475A (zh) * 2016-06-24 2016-09-2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O JIANMING ET AL.: "A case study on time-to-depth conversion using seismic and well logging data", 《SPG/SEG SHENZHEN 2011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NFERENCE TECHNICAL PROGRAM EXPANDED ABSTRACTS》 *
何宗昊: "变速成图技术在银川盆地的应用", 《甘肃科技》 *
唐果等: "提高地震变速区构造解释精度方法研究",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李兰斌等: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习指导书》", 31 December 2014,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郭璃等: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时深转换方法探讨—以涠西南凹陷南部斜坡带 X 井为例", 《地球物理学进展》 *
陈林等: "复杂断块构造时深转换方法探讨—以涠西南凹陷为例", 《地球物理学进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isdom et al. Calibrating discrete fracture-network models with a carbonate three-dimensional outcrop fracture network: Implications for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modeling
US10235478B2 (en) Pseudo-phase production simulation: a signal processing approach to assess quasi-multiphase flow production via successive analogous step-function relative permeability controlled models in reservoir flow simulation
CN104884974A (zh)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3d地震数据深度转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5913494A (zh) 多尺度裂缝精细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方法和装置
AU2017202784B2 (en) Gridless simulation of a fluvio-deltaic environment
CN103824510A (zh) 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筛选电子地图点状要素的方法
US10060228B2 (en) Pseudo phase production simulation: a signal processing approach to assess quasi-multiphase flow production via successive analogous step-function relative permeability controlled models in reservoir flow simulation in order to rank multiple petro-physical realizations
Deng et al. Fast Bayesian inversion method for the generalized petrophysical and compos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multiple well logs with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Shi et al. A generic velocity profile for basin sediments in California conditioned on VS30
CN110442834A (zh) 构建测井曲线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061875B2 (en) Relative permeability inversion from historical production data using viscosity ratio invariant step-function relative permeability approximations
X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ep thermal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in the Beijing plain area
Serinaldi Analytical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index flow flow duration curves
CN109212604A (zh) 一种时深转换方法及装置
Biver et al. Modeling uncertainties in carbonate karstic reservoirs: presentation of a too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real field case in Russia
AU201238593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ng opportunity in a reservoir system
CN103901475A (zh) 一种属性等值线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14741879A (zh) 一种基于垂直热史模拟选取古地温梯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8761533B (zh) 一种确定纵横波速度比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22932B (zh) 获取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电阻率的方法及装置
Mogbolu et al. Applic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 in deconvolution of logs
CN105974488B (zh) 一种时移重力增量的去噪方法和装置
Hussain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true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in shale reservoirs
Aly et al. Full Field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Workflow for Tight Green Fields With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e Wells
CN105403924A (zh) 黄土层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4

Address after: 100027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2, No.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Applicant afte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JIANGHAN OILFIELD Co.

Address before: 430000 18 University Garden Road, East Lake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pplicant befor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JIANGHAN OILFIELD C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