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5554A - 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5554A
CN104895554A CN201510219901.4A CN201510219901A CN104895554A CN 104895554 A CN104895554 A CN 104895554A CN 201510219901 A CN201510219901 A CN 201510219901A CN 104895554 A CN104895554 A CN 104895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tum
depth
point
horizontal well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99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松
李辉峰
张克鑫
李星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Xian Shiy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Xian Shiy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199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95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95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5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将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以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Description

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时深转换是将地震数据从时间域向深度域转换的过程,它依靠速度,向人们展示了地下的构造情况。当前,时深转换的方法有很多,一般采用的有三种方法。(1)用合成地震记录曲线回归的公式制作时深转换构造成图,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回归时深转换关系曲线,利用声波测井曲线合成记录来标定层位,形成时间和深度的对应关系,通过离散数据拟合出转换公式,建立勘探区的时深转换标定的速度尺。解释员通过标定的层位解释地震剖面,得到时间层位的T0值,从而进行时深转换。(2)利用单井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简称VSP)资料进行时深转换。其中,通过VSP资料进行地表激发,井中接收所有波场,并经过一定的特殊方法处理,可以得到速度信息。VSP资料是当前进行时深转换的最可靠依据。(3)求取各层单井平均速度,建立层面平均速度网格。
当前,由于时深转换时建立的是层面平均速度场,受上覆地层岩性、厚度、压力和孔隙度等参数的影响较大。如果没有精确的速度场,难以直接进行时深转换。同时,在油气田往往有大量的水平生产井,但是绝大多数并没有声波测井曲线,显然也难以用合成地震记录曲线来制作时深转换关系曲线。同时由于声波资料的缺失,不能直接求取单井的平均速度,因此建立层面平均速度网格也较为不易,无法进行时深转换。可见,当前的水平井缺少精确的速度场、声波测井曲线和声波资料,难以进行时深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平井缺少精确的速度场、声波测井曲线和声波资料,难以进行时深转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
步骤102、根据所述分层数据和所述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步骤103、将所述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步骤104、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以及所述分层数据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步骤105、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
步骤106、以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
步骤107、在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中选取一第一点,并获取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并在所述水平井上选取一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不重合;
步骤108、将所述第二点投影到所述地层上,获取到在所述地层上的第三点;
步骤109、根据所述平面速度分布获取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步骤110、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
步骤111、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返回执行步骤107,直至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步骤112、根据所述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和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进行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
具体的,所述分层数据包括该分层的深度;所述交点数据包括所述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所述根据所述分层数据和所述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包括:
根据公式一计算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所述公式一为:
v ‾ = z 2 t 1 - z 1 t 2 2 t 2 t 1
其中,t1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一个第一地层的第一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t2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另一个第二地层的第二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z1为所述第一地层的深度;z2为所述第二地层的深度。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ΔZ;
根据公式二确定所述变化时间ΔT:
所述公式二为:
ΔZ=VB'ΔT
其中,VB'为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具体的,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包括:
根据公式三确定所述第二点的时间TB
所述公式三为:
TB=TA+ΔT
其中,所述TA为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
一种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包括:
垂直井段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
平均速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层数据和所述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垂直井段深度时间关系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以及所述分层数据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水平井段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
所述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单元,还用于以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
交点选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中选取一第一点,并获取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并在所述水平井上选取一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不重合;
第三点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点投影到所述地层上,获取到在所述地层上的第三点;
第一速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平面速度分布获取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变化时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
第二点时间信息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
水平井段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深度时间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和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进行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
另外,所述分层数据包括该分层的深度;所述交点数据包括所述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所述平均速度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一计算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所述公式一为:
v ‾ = z 2 t 1 - z 1 t 2 2 t 2 t 1
其中,t1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一个第一地层的第一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t2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另一个第二地层的第二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z1为所述第一地层的深度;z2为所述第二地层的深度。
另外,所述变化时间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ΔZ;
根据公式二确定所述变化时间ΔT:
所述公式二为:
ΔZ=VB'ΔT
其中,VB'为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此外,所述第二点时间信息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三确定所述第二点的时间TB
所述公式三为:
TB=TA+ΔT
其中,所述TA为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获取了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将所述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以及所述分层数据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此外,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以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在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中选取一第一点,并获取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并在所述水平井上选取一第二点;将所述第二点投影到所述地层上,获取到在所述地层上的第三点;根据所述平面速度分布获取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直至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从而根据所述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和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进行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本发明通过将地震资料中的深度域和时间域资料相关联,能够将水平井测井数据进行深度时间转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平井缺少精确的速度场、声波测井曲线和声波资料,难以进行时深转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直井段深时关系求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平井段深时关系求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薄板样条内插获得的速度场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油田水平井的深度-时间转换效果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油田水平井的深度-时间转换效果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
步骤102、根据所述分层数据和所述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步骤103、将所述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步骤104、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以及所述分层数据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步骤105、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
步骤106、以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
步骤107、在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中选取一第一点,并获取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并在所述水平井上选取一第二点。
其中,该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不重合。
步骤108、将所述第二点投影到所述地层上,获取到在所述地层上的第三点。
步骤109、根据所述平面速度分布获取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步骤110、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
步骤111、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在步骤111之后返回执行步骤107,直至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步骤112、根据所述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和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进行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获取了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将所述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以及所述分层数据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此外,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以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在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中选取一第一点,并获取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并在所述水平井上选取一第二点;将所述第二点投影到所述地层上,获取到在所述地层上的第三点;根据所述平面速度分布获取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直至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从而根据所述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和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进行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本发明通过将地震资料中的深度域和时间域资料相关联,能够将水平井测井数据进行深度时间转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平井缺少精确的速度场、声波测井曲线和声波资料,难以进行时深转换的问题。
具体的,上述的分层数据包括该分层的深度;该交点数据包括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上述的步骤102可以是根据一公式一计算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该公式一为:
v ‾ = z 2 t 1 - z 1 t 2 2 t 2 t 1
其中,t1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一个第一地层的第一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t2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另一个第二地层的第二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z1为所述第一地层的深度;z2为所述第二地层的深度。
另外,上述步骤110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该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ΔZ;
根据公式二确定所述变化时间ΔT:
该公式二为:
ΔZ=VB'ΔT
其中,VB'为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具体的,上述步骤111可以是通过公式三确定所述第二点的时间TB
该公式三为:
TB=TA+ΔT
其中,所述TA为第一点的时间信息。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本发明,下面列举一个较为详细的实施例: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油气田,没有精确的速度场,不能直接进行时深转换。但此类区域有大量的水平井,绝大多数并没有声波测井曲线,显然用合成地震记录曲线来制作时深转换关系曲线难以实现。同时由于声波资料的缺失,不能直接求取单井的平均速度,因此建立层面平均速度网格也不适用。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首先设地震反射层为不同的曲面,记为曲面Si={x,y,ti},其中i为时间域地层序号,ti为第i层在(x,y)处的时间。取第一层S1(x,y,t1)和第二层S2(x,y,t2)为研究层。研究区域的每一口井都有地质分层,假设所选井为空间的一条曲线l=(x,y,z)。此处的x,y,z为地下某点的三维坐标,即x,y为平面坐标,z为该点的深度,t为地下某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
对于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转换:
对曲面S用薄板样条函数内插出该层各点的(x,y,t),在该研究区域,过井曲面与该井有且仅有一个交点,由于层位相同根据平面坐标可以确定井与曲面的交点,记为点A,对于该点可得z=vt(式中,v为地下某点的地震波平均速度)。即在平面S1和S2可分别得到v1t1=z1、v2t2=z2,由于两个地层反射面之间距离比较小,岩性变化不大,在纵向上可以认为同一地层速度为均匀变化的,这样可以计算出在地层S1和S2之间的平均速度为通过该平均速度公式,整理得出利用插值法可以得出两个地层S1和S2内该井不同深度的速度。由于该井的深度数据是准确已知的,因此可以得出两个地层内直井段的深时关系,以此类推可以求出整个直井井段的深时关系。
例如,如图2所示,地层1、2和井1的交点为A和B,此处可以准确确定A、B两点的坐标以及时间,对于井1控制的层速度V有以下关系式:
V = ΔZ ΔT = z 2 - z 1 t 2 - t 1
根据上述关系式可求出该井直井段穿过的各地层的层速度Vi,再根据下式即可求出该井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v ‾ i = Σ i = 1 n ( z i - z i - 1 ) / Σ i = 1 n z i - z i - 1 V i
最后,依据z=vt/2即可得到该井穿过各点的时间(t)和深度(z)的关系。
穿过该地层有几十口井,可以用此方式求出各井的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点,进而通过薄板样条插值得到全区直井段穿过地层各点的深度-时间关系。
对于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转换:
此处,对于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的深时关系只需要考虑水平井段所在地层的情况即可。在一地层,可以计算出该反射层与各井交点的速度v,利用薄板样条函数得到该反射层的平面速度分布。由于水平井段经过的地层为同一地层,岩性保持一致,所以认为在这一地层内部垂向上速度一致,水平井在某一点的速度可以用与其经过的地层平面上某点速度来代替,如图3所示,A点为水平井与地层反射面的交点,B为水平井段的任意一点,对于B点可以认为有如下关系式,VB=VB′,,即当曲线AB之间的距离足够小可以近似为直线时,由于A和B点的坐标已知,B点速度用点B'的速度代替,由公式ΔZ=VBΔT=VB'ΔT,可以求出ΔT,对于B点的时间有如下关系式TB=TA+ΔT,A点的时间由反射层与井交点可以求出,由此可以得出B点的时间TB,据此求得点B的深时关系。这样,根据依据此方式可以求得整个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的深时关系。
如图4所示,其为使用薄板样条插值法插值得到的O-11a层段速度场的效果图,由图4可得,通过薄板样条插值法插值得到的速度场细部特点突出,能够准确反映该地层的速度变化(图中Z轴(铅直)方向为速度,X、Y轴(水平方向)为平面位置)。其中图4左侧为11点线性内插得到的速度场,右侧为薄板样条插值得到的速度场。
此外,如图5、6所示,图5和图6为将本发明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应用于某油田水平井的深度-时间转换效果,可见各井时间域井地质分层与地震分层完全吻合,转换后的数据能够满足后续定量地质研究的要求。
对应于上述图1的方法实施例,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包括:
垂直井段数据获取单元21,可以获取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
平均速度计算单元22,可以根据分层数据和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单元23,可以将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垂直井段深度时间关系信息确定单元24,可以根据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以及分层数据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水平井段数据获取单元25,可以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
另外,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单元23,还可以以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
该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还包括:
交点选取单元26,可以在地层与多个井交点中选取一第一点,并获取第一点的时间信息,并在水平井上选取一第二点;第一点和第二点不重合。
第三点获取单元27,可以将第二点投影到地层上,获取到在地层上的第三点;
第一速度获取单元28,可以根据平面速度分布获取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变化时间确定单元29,可以根据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
第二点时间信息计算单元30,可以根据变化时间和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第二点的时间信息。
水平井段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获取单元31,可以根据多个第二点的时间信息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深度时间转换单元32,可以根据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和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进行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
另外,该分层数据可以包括该分层的深度;交点数据包括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这样,该平均速度计算单元22,具体可以:
根据公式一计算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所述公式一为:
v ‾ = z 2 t 1 - z 1 t 2 2 t 2 t 1
其中,t1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一个第一地层的第一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t2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另一个第二地层的第二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z1为所述第一地层的深度;z2为所述第二地层的深度。
另外,该变化时间确定单元29,具体可以:
根据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ΔZ;
根据公式二确定所述变化时间ΔT:
所述公式二为:
ΔZ=VB'ΔT
其中,VB'为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此外,所述第二点时间信息计算单元30,具体可以根据公式三确定第二点的时间TB
所述公式三为:
TB=TA+ΔT
其中,该TA为第一点的时间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获取了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将所述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以及所述分层数据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此外,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以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在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中选取一第一点,并获取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并在所述水平井上选取一第二点;将所述第二点投影到所述地层上,获取到在所述地层上的第三点;根据所述平面速度分布获取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直至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从而根据所述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和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进行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本发明通过将地震资料中的深度域和时间域资料相关联,能够将水平井测井数据进行深度时间转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平井缺少精确的速度场、声波测井曲线和声波资料,难以进行时深转换的问题。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1、获取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
步骤102、根据所述分层数据和所述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步骤103、将所述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步骤104、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以及所述分层数据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步骤105、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
步骤106、以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
步骤107、在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中选取一第一点,并获取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并在所述水平井上选取一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不重合;
步骤108、将所述第二点投影到所述地层上,获取到在所述地层上的第三点;
步骤109、根据所述平面速度分布获取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步骤110、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
步骤111、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返回执行步骤107,直至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步骤112、根据所述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和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进行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数据包括该分层的深度;所述交点数据包括所述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所述根据所述分层数据和所述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包括:
根据公式一计算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所述公式一为:
v ‾ = z 2 t 1 - z 1 t 2 2 t 2 t 1
其中,t1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一个第一地层的第一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t2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另一个第二地层的第二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z1为所述第一地层的深度;z2为所述第二地层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ΔZ;
根据公式二确定所述变化时间ΔT:
所述公式二为:
ΔZ=VB'ΔT
其中,VB'为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包括:
根据公式三确定所述第二点的时间TB
所述公式三为:
TB=TA+ΔT
其中,所述TA为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
5.一种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垂直井段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一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分层数据以及各水平井垂直井段与各分层的交点数据;
平均速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层数据和所述交点数据,计算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作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垂直井段深度时间关系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区域内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以及所述分层数据确定各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水平井段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水平井水平井段所在的地层的深度数据以及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
所述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单元,还用于以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的第一速度为插值的已知量,进行薄板样条插值计算得到所述地层的平面速度分布;
交点选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地层与多个井交点中选取一第一点,并获取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并在所述水平井上选取一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不重合;
第三点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点投影到所述地层上,获取到在所述地层上的第三点;
第一速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平面速度分布获取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变化时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一变化时间;
第二点时间信息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化时间和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计算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
水平井段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第二点的时间信息获取到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
深度时间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水平井垂直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和水平井水平井段的深度时间关系信息进行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数据包括该分层的深度;所述交点数据包括所述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所述平均速度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一计算水平井垂直井段穿过各地层的平均速度
所述公式一为:
v ‾ = z 2 t 1 - z 1 t 2 2 t 2 t 1
其中,t1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一个第一地层的第一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t2为所述垂直井段中的与另一个第二地层的第二交点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z1为所述第一地层的深度;z2为所述第二地层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时间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确定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距离ΔZ;
根据公式二确定所述变化时间ΔT:
所述公式二为:
ΔZ=VB'ΔT
其中,VB'为所述第三点的第一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时间信息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三确定所述第二点的时间TB
所述公式三为:
TB=TA+ΔT
其中,所述TA为所述第一点的时间信息。
CN201510219901.4A 2015-04-30 2015-04-30 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895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9901.4A CN104895554A (zh) 2015-04-30 2015-04-30 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9901.4A CN104895554A (zh) 2015-04-30 2015-04-30 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5554A true CN104895554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28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9901.4A Pending CN104895554A (zh) 2015-04-30 2015-04-30 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9555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9915A (zh) * 2017-03-14 2017-06-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井间隔夹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7894611A (zh) * 2017-09-30 2018-04-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水平井数据转直井数据的方法及用于地震反演的方法
US11561313B2 (en) 2019-07-03 2023-01-24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Creating seismic depth grids using horizontal well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16334B1 (no) * 1993-10-22 2004-01-12 Baker Hughes Inc Fremgangsmåte for behandling av data fra en eller flere sensorer for målingunder boring
US20060133208A1 (en) * 2004-12-07 2006-06-22 Karine Broto Method of determining specular information after prestack seismic imaging
CN103576199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地震和测井时深关系自动转换的方法
CN104345338A (zh) * 2013-07-25 2015-02-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各向异性参数联动时深转换方法
US20150149093A1 (en) * 2013-07-03 2015-05-28 Pgs Geophysical As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extrapolation of a combined source-and-receiver wavefiel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16334B1 (no) * 1993-10-22 2004-01-12 Baker Hughes Inc Fremgangsmåte for behandling av data fra en eller flere sensorer for målingunder boring
US20060133208A1 (en) * 2004-12-07 2006-06-22 Karine Broto Method of determining specular information after prestack seismic imaging
CN103576199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地震和测井时深关系自动转换的方法
US20150149093A1 (en) * 2013-07-03 2015-05-28 Pgs Geophysical As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extrapolation of a combined source-and-receiver wavefield
CN104345338A (zh) * 2013-07-25 2015-02-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各向异性参数联动时深转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相虎等: "委内瑞拉某区块深时转化方法研究",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9915A (zh) * 2017-03-14 2017-06-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井间隔夹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6869915B (zh) * 2017-03-14 2020-05-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井间隔夹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7894611A (zh) * 2017-09-30 2018-04-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水平井数据转直井数据的方法及用于地震反演的方法
CN107894611B (zh) * 2017-09-30 2019-09-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水平井数据转直井数据的方法及用于地震反演的方法
US11561313B2 (en) 2019-07-03 2023-01-24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Creating seismic depth grids using horizontal well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9560B2 (en) Assignment of systems tracts
CN102066979B (zh) 确定与感兴趣地下体积有关的地质信息的方法
CN102967882B (zh) 地层的层速度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3258091B (zh) 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段三维岩体力学模型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321404A1 (en) Generation of fault displacement vector and/or fault damage zone in subsurface formation using stratigraphic function
CA2907871C (en) Fault representation
US10359529B2 (en) Singularity spectrum analysis of microseismic data
CN103116192A (zh) 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建模方法
CN103077558A (zh)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大型溶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5701319B (zh) 一种水平井规则开发井网下的沉积微相建模方法
CN105651676A (zh) 一种水平井规则开发井网下的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方法
CN109884707B (zh) 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
CN103410504A (zh) 一种水平井/大斜度井确定地层真电阻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41378B (zh) 一种地震反演数据预测储层的方法
CN110244021B (zh) 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插值的地层分层方法
CN105607120A (zh) 一种基于时移测井的地震相约束构建初始模型的方法
CN104375172A (zh) 火山岩下伏地层的构造形态正确成像的方法
CN106285642B (zh) 一种基于地震资料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CN105093293A (zh) 低频补偿提高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量化预测的方法
CN103632397A (zh) 分块分单元三维地质调查方法
CN102866422B (zh) 一种深度域地质实体模型生成方法
CN104895554A (zh) 水平井测井数据的深度时间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4570070A (zh) 一种建立二维近地表地质模型的方法及设备
GB2523460A (en) Singularity spectrum analysis of microseismic data
Emery et al. Integration of crosswell seismic data for simulating porosity in a heterogeneous carbonate aquif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