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6740B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6740B
CN104566740B CN201410569123.7A CN201410569123A CN104566740B CN 104566740 B CN104566740 B CN 104566740B CN 201410569123 A CN201410569123 A CN 201410569123A CN 104566740 B CN104566740 B CN 104566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ction inlet
air
palle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691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66740A (zh
Inventor
李春培
孙庸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56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6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66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6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6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moving unheated wet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24F6/16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using rota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02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lighting fix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2Cleaning duct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本发明的加湿器包括:本体,具有排出口;底座,上述本体安装于上述底座,且上述底座具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托盘,安装于上述底座,用于储存水;以及盘组件,安装于上述托盘,用于对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加湿器是为了提高空气中的湿度而排出包含水分的空气的装置。上述加湿器可以分为利用超声波振动的超声波加湿器和通过使流动的空气与水分相接触来使空气包含水分的自然汽化式加湿器。
作为现有文献的韩国公开特许第2012-0136137号公开了加湿空气净化器。
上述加湿空气净化器在上部壳体的周围的多个部分形成有用于使空气流入的流入口,并在上部壳体的上侧形成用于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口。
根据如上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随着在上部壳体的周围形成有多个流入口,流入口向外部完全露出,从而存在美感下降,且异物会通过流入口流入或使加湿器的内部露出的问题。
并且,通过流入口的异物能够直接向储存有水的下部壳体落下,从而导致水的污染,而利用污染的水来进行加湿,会存在清洁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美感,且能减少内部的污染的加湿器。
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加湿器包括:本体,具有排出口;底座,上述本体安装于上述底座,且上述底座具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托盘,安装于上述底座,用于储存水;以及盘组件,安装于上述托盘,用于对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
若上述本体安装于上述底座,则上述本体可以覆盖上述托盘;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可在上述本体的内侧沿着上述托盘的外侧上升。
上述本体可以包括:壳体组件,用于覆盖上述托盘,以及外壳,用于覆盖上述壳体组件;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可以在上述壳体组件和上述托盘之间流动。
上述吸入口的位置可以低于轴的位置,上述轴用于使上述盘组件旋转。
上述加湿器还可包括:过滤器组件,与上述盘组件相接触,加湿后的空气通过上述过滤器组件;以及风扇,配置于上述过滤器组件的下游。
上述本体还可以包括用于吸入空气的另一吸入口。
上述另一吸入口的位置可以高于上述底座的吸入口的位置。
上述另一吸入口的位置可以高于轴的位置,上述轴用于使上述盘组件旋转。
上述本体还可以包括吸入过滤器,上述吸入过滤器用于过滤通过上述另一吸入口吸入的空气。
上述本体还可以包括空气引导件,上述空气引导件向上述盘组件侧引导通过上述另一吸入口吸入的空气。
在以高度为基准的情况下,上述另一吸入口可以位于上述排出口和上述底座的吸入口之间。
根据再一实施方式的加湿器包括:底座,具有吸入口,托盘,安装于上述底座,盘组件,安装于上述托盘,用于对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以及壳体组件,安装于上述底座,并覆盖上述托盘;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可以在上述壳体组件和上述托盘之间流动。
上述吸入口的位置可以低于轴的位置,上述轴用于使上述盘组件旋转。
上述加湿器还可以包括外壳,上述外壳覆盖上述壳体组件,并具有另一吸入口。
上述另一吸入口的位置可以高于上述底座的吸入口的位置。
上述另一吸入口的位置可以高于轴的位置,上述轴用于使上述盘组件旋转。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加湿器包括:底座,具有第一吸入口;本体,安装于底座,并具有用于吸入空气的第二吸入口和用于排出加湿空气的排出口;托盘,安装于上述底座,用于储存水;以及盘组件,安装于上述托盘,用于对通过上述第一吸入口及第二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
上述排出口可以位于上述第一吸入口及第二吸入口的上方。
上述第一吸入口的位置可以低于轴的位置,上述轴用于使上述盘组件旋转,上述第二吸入口的位置可以高于上述轴的位置。
上述本体包括壳体组件,上述壳体组件安装于上述底座,并覆盖上述托盘;上述壳体组件和上述托盘可以形成第一吸入流路,通过上述第一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第一吸入流路流动。
参照附图及以下的说明,对一个或更多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根据对本发明的说明、附图及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会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风扇电机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底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盘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盘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控制框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参照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附图用于示出实施本发明的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对这些实施例的说明为了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而提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逻辑结构、机械、电学以及化学上的变更。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混淆,将省略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公知的内容的说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的加湿器1包括本体和安装上述本体的底座12。上述本体包括用于形成外形的外壳1。
并且,上述本体可以包括:托盘14,用于储存水;壳体组件16,在上述壳体10的内部引导空气的流动;风扇电机组件20,用于使空气流动;控制单元22,用于控制上述加湿器1的运行;输入面板28,安装于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的上侧,并接收上述加湿器1的操作指令;以及托盘组件30,安装于上述托盘14。
并且,上述本体还可以包括装饰部件24,上述装饰部件24与上述外壳 10的上侧相结合。
上述本体可以包括排出口105,上述排出口105用于排出加湿后的空气。
当从上述本体的上表面观察时,上述排出口呈闭环形态。作为一例,上述排出口105可以呈圆环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外壳10的上部及下部开口。即,上述外壳10包括上侧开口和下侧开口。
上述外壳10包括吸入格栅102,上述吸入格栅具有用于使空气流入的第二吸入口103。上述吸入格栅102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与上述外壳10相连接。
在上述外壳10的上部开口设有用于使加湿空气通过的通道。
可在上述外壳10的内周面的上侧部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风扇电机组件 16的安装端101。
以下,对上述加湿器1的内部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6可以包括:上部壳体161,起到风扇外壳的作用;中部壳体165,设于上述上部壳体161的下侧,用于向上述上部壳体161引导加湿空气;以及下部壳体170,设于上述中部壳体165的下侧,并安装于上述底座12。
上述上部壳体161和上述中部壳体165能够以一体方式形成,上述下部壳体170能够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上述中部壳体165相结合。作为另一例,上述上部壳体161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与上述中部壳体165相结合,上述中部壳体165和上述下部壳体170能够以一体方式形成。或者,能够由上述上部壳体161、中部壳体165及下部壳体170以一体方式形成,或者也可以分别单独制造,并相互结合。
在上述上部壳体161的上端部,紧固部162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在上述紧固部162形成有紧固孔163。上述紧固部162可以紧固于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
在收容于上述外壳10的状态下,上述紧固部162可以安装于上述外壳的安装端101,并得到支撑。
可在上述中部壳体165设有上述控制单元22。并且,可在上述中部壳体 165设有盘式电机组件190。
上述盘式电机组件190可以包括:盘式电机192,产生用于使上述盘组件30旋转的动力;电机支架193,设有上述盘式电机192;传递部195,与上述盘式电机192相连接,用于向上述盘组件30传递上述盘式电机192的动力。
上述电机支架193与缓冲部件194相结合。在上述中部壳体165形成有突出部16,上述突出部16插入于上述缓冲部件194。
因此,随着与上述电机支架193相结合的缓冲部件194与上述中部壳体 165相结合,在上述盘式电机192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被上述缓冲部件194吸收,从而能够最小化向上述中部壳体165传递的振动。
作为一例,上述传递部195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齿轮。可在上述中部壳体165形成有用于使上述传递部195通过的开口166。若上述盘式电机组件 190设于上述中部壳体165,则上述传递部195通过上述开口166,位于上述中部壳体165的内部。
可在上述中部壳体165的下侧形成有插入孔167,上述下部壳体170的插入部172插入于上述插入孔167。
上述中部壳体165可以与空气引导件176相结合,上述空气引导件176 用于引导通过上述第二吸入口103吸入的空气。虽然未图示,但可以在上述中部壳体165的侧面形成有用于使上述空气引导件176的一部分插入的孔。因此,通过上述第二吸入口103吸入的空气可以借助上述空气引导件176来通过上述孔,并向上述中部壳体165的内部流入。
可在上述壳体组件16设有过滤器组件180。作为一例,上述过滤器组件 180可以在上述壳体组件16内与上述中部壳体165相结合。
上述过滤器组件180可以包括:过滤器框架181,用于安装过滤器184;以及过滤器壳体18,与上述过滤器框架181相结合。
可在上述过滤器框架181具有一个以上的钩182,上述一个以上的钩182 与上述过滤器壳体185相结合。可在上述过滤器壳体185具有一个以上的结合凸台186,上述一个以上的结合凸台186与上述中部壳体165相结合。
图4为本实施例的风扇电机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风扇电机组件可以包括:风扇电机210;电机支撑件201,用于安装上述风扇电机210;风扇219,与上述风扇电机210的轴212 相结合;电机加压部214,与上述电机支撑件201相结合,并为了防止上述风扇电机210的摇动而加压上述风扇电机210;引导件217,安装于上述电机加压部214,并与上述电机支撑件201相紧固;盖218,安装于上述引导件 217的上侧。
在上述电机支撑件201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风扇电机210的电机收容部 202。并且,可以在上述电机支撑件201形成有用于使加湿空气通过的孔203。
上述风扇电机210的轴212可以在收容于上述电机收容部202的状态下贯通上述电机收容部202。因此,在上述电机支撑件201的下侧,上述风扇 219可以与上述风扇电机210的轴212相结合。
并且,上述电机支撑件210还可以包括:安装槽204,用于安装上述电机加压部214;第一紧固孔206,紧固用于与上述上部壳体161相紧固的紧固部件;以及第二紧固孔207,紧固用于与上述引导件217相紧固的紧固部件。
在上述电机加压部214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风扇电机210的一部分的第一收容部216。
可在上述引导件217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电机加压部214的第一收容部 216的第二收容部217A。并且,可在上述引导件217形成有紧固孔217B,上述紧固孔217B紧固用于与上述电机支撑件210相紧固的紧固部件。
图5为本实施例的底座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底座12可以包括:下部底座122;以及上部底座 126,安装于上述下部底座122。
上述底座12包括用于吸入空气的第一吸入口124、128。上述第一吸入口124、128可以包括形成于上述下部底座122的第一孔124和形成于上述上部底座126的第二孔128。
并且,上述上部底座126具有用于收容上述托盘14的一部分的托盘收容部127。
在本实施例中,以底座12由两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同地,上述底座12也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
图6为本实施例的盘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本实施例的盘组件的剖视图。
参照图2、图6以及图7,本实施例的盘组件30可以包括:多个盘310;上述多个盘310以层叠方式设置;轴320,一同贯通上述多个盘310;第一盘盖322,在上述多个盘310的一侧与上述轴320的一侧相结合;第二盘盖324,在上述多个盘310的另一侧与上述轴320的另一侧相结合;以及手柄330,与上述第一盘盖322及上述第二盘盖324相结合。
作为一例,上述多个盘310可分别呈圆板形状,并可以包括使上述轴320 贯通的轴孔312。
作为一例,上述轴320的截面可以形成为非圆形,上述轴孔312能够形成与上述轴320的截面相同的形状。因此,上述多个盘310能够借助上述轴 320的旋转而与上述轴320一同旋转。
上述第二盘盖324包括与上述轴320的另一端相结合的轴结合部326。在上述轴结合部326形成有插入槽327,上述插入槽327用于使上述轴320 插入于插入槽327。并且,在上述轴320的端部形成有螺线,且在上述插入槽327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轴320的螺线相结合的螺线。
因此,随着上述第二盘盖324和上述轴320以螺纹方式相结合,当上述第二盘盖324旋转时,上述轴320可一同旋转。
在上述第二盘盖324具有与上述手柄330相结合的手柄结合部328。上述手柄结合部328可以包括相互隔开的多个钩。
可在上述第二盘盖324的周围形成有多个齿轮325,上述多个齿轮325 与上述盘式电机组件190的传递部195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盘盖322具有设于上述第二盘盖324的轴结合部326和与手柄结合部329的相同结构的轴结合部和手柄结合部。因此,省略对上述第一盘盖322的结构的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上述手柄330可以包括:手柄本体332,使用者把持上述手柄本体332;以及一对盖结合部334、337,设于上述手柄本体332的两端。作为一例,上述手柄本体332可以包括:第一本体332A,以及一对第二本体 332B、332C,从上述第一本体332A的两端延伸;可以在上述一对第二本体 332B、332C分别形成上述盖结合部334、337。即,作为一例,上述手柄本体332能够呈之类的形状。
可在各个上述盖结合部334、337形成有结合孔335,上述结合孔335与各个上述盘盖322、324的手柄结合部328相结合。由于上述手柄结合部328 包括多个钩,因此,在上述多个钩通过上述结合孔335的过程中,上述多个钩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且通过上述结合孔335之后,重新变形为原来的状态,由此,上述手柄结合部328与上述盖结合部334、337相结合。并且,上述手柄330可以在与各个上述盘盖322、324相结合的状态下,与上述盘盖322、324进行相对旋转。
在上述盘组件30中,各个上述盖结合部334、337能够以安装于上述托盘14的方式得到支撑。此时,可在各个上述盖结合部334、337形成有引导突起336,用于使上述手柄330在沿着单方向旋转的状态下,能够安装于上述托盘14。上述引导突起336可在各个上述盖结合部334、337中沿着与上述第二本体332B、332C的延伸方向倾斜的方向突出。即,上述引导突起336 和上述第二本体332B、332C构成的角度大于或小于180°。
上述托盘14可以包括:第一安装槽142,用于安装各个上述盖结合部334、 337;以及第二安装槽143,只在上述手柄330沿着单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使上述引导突起336完全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若在上述盘组件30安装于上述托盘14的状态下,上述盘式电机192运行,则上述盘式电机192的动力通过上述传递部195向上述第二盘盖324传递。由此,上述第二盘盖324沿着单方向旋转,且借助上述第二盘盖324的单方向旋转,上述轴320、上述多个盘310及第一盘盖322 沿着单方向一同旋转。此时,在安装于上述安装槽142、143的状态下,上述手柄330不旋转而维持停止的状态。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上述轴320不直接安装于上述托盘14,而是在上述手柄330安装于上述托盘14的状态下,与上述手柄330进行相对旋转。因此,在上述轴320的旋转过程中,防止上述托盘14受损,且因上述手柄结合部328在上述手柄330的结合孔336的范围内旋转,因而具有旋转噪音减少的优点。
图8为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控制框图。
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加湿器1可以包括:水位检测部51,用于检测水位;控制部50,用于控制上述风扇电机210及盘式电机192;输入部282,用于接收运行指令;以及发光部29,用于发散光。
上述水位检测部51能够基于静电容量来检测上述托盘14内的水位。
上述输入部282可以设于上述输入面板28,作为一例,能够借助触摸操作来接收指令。并且,上述发光部29也可以设于上述输入面板28。
上述控制部50能够基于由上述水位检测部51所检测的水位信息来控制上述风扇电机210及盘式电机192。
并且,上述控制部50能够根据从上述输入部282输入的指令,来控制上述风扇电机210、盘式电机192及上述发光部29。
图9为本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9,首先对加湿器的组装构成进行说明。
使上述托盘14安装于上述底座12。
之后,使上述盘组件30安装于上述托盘14。如上所述,在上述盘组件 30中,手柄330安装于上述托盘14,尤其,只在上述手柄330沿着单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可以安装于上述托盘14。
若上述盘组件30安装于上述托盘14,则上述多个盘310与上述托盘14 的底面隔开。并且,上述多个盘310的一部分向上述托盘14的外侧突出。
之后,使上述壳体组件16安装于上述底座12。
若上述壳体组件16安装于上述底座12,则上述下部壳体170覆盖上述托盘14,且上述中部壳体165覆盖向上述托盘14的外部突出的上述多个盘 310。并且,与上述中部壳体165相结合的空气引导件176的下侧的端部位于与上述多个盘310相邻的位置。此时,上述空气引导件176的下侧的端部高于上述盘组件30的轴320。
并且,若上述壳体组件16安装于上述底座12,则上述盘式电机组件190 的传递部195与上述盘组件30的第二盘盖324相啮合。
并且,若上述壳体组件16安装于上述底座12,则上述中部底座165的一部分安装于上述托盘14。并且,设于上述托盘14的检测板40的接触突起 406与设于上述壳体组件16的上述接触板199相接触,并加压上述接触板 199。
并且,若上述壳体组件16安装于上述底座12,则上述过滤器组件位于上述盘组件30的上方。
之后,使上述壳体组件16与上述控制单元22相结合。当然,在上述控制单元22与上述壳体组件16相结合的状态下,上述壳体组件16可以安装于上述底座12。
之后,使上述外壳10安装于上述底座12。
之后,在上述外壳10的上侧,使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收容于上述外壳 10之后,使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与上述外壳10及上述壳体组件16相紧固。
上述外壳10的安装端101安装于上述壳体组件16的紧固部162,且在上述紧固部162安装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并且,借助单一的紧固部件,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可以与上述安装端101及上述紧固部162相紧固。
因此,上述外壳10、上述壳体组件16及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可以作为一个模块,从上述底座12分离。即,上述本体可以作为一个模块,从上述底座12分离。
之后,使上述外壳10的内周面上侧与上述装饰部件24相结合,且使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的上侧与上述输入面板28相结合,由此结束上述加湿器的组装。
此时,也可以在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结合与上述输入面板28之后,使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与上述外壳10相结合。
以下,对上述过滤器组件180的分离过程进行说明。
为了上述过滤器组件180的洗涤或上述风扇219的洗涤,从上述底座12 分离上述本体。
此时,由于上述外壳10与上述壳体组件16、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相结合,因而上述壳体组件16、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及上述外壳10一同从上述底座12分离。
上述过滤器组件180位于上述风扇219的下方。即,上述过滤器组件180 位于上述风扇219和上述盘组件30之间。上述过滤器组件180配置于上述风扇219的上游。
因此,若上述本体从上述底座12分离,则在上述底座12维持安装有托盘14的状态。此时,上述托盘14维持安装有盘组件30的状态。
因此,若上述本体从上述底座12分离,则上述过滤器组件180向外部漏出。由此,使用者能够从上述壳体组件16分离上述过滤器组件180,来清洗上述过滤器184。
上述过滤器组件180在安装于上述壳体组件16的状态下覆盖上述风扇 219的下侧。并且,上述风扇组件210的轴212的延伸方向与上述过滤器组件180交叉。并且,上述风扇219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与上述过滤器组件180 沿着上下方向或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
并且,若上述过滤器组件180从上述壳体组件16分离,则上述风扇219 漏出。因此,使用者能够在从上述壳体组件16分离上述过滤器组件180的状态下,清洗向外部漏出的风扇219。
根据本实施例,若从上述底座12分离上述外壳10,且从上述壳体组件 16分离上述过滤器组件180,则漏出上述风扇219,由此,使用者无需分离上述风扇219也能清洗上述风扇,从而具有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的优点。
以下,对在上述加湿器的内部的空气流动进行说明。
形成于上述底座12的第一吸入口124、128形成第一吸入流路P1。并且,上述托盘14和上述壳体组件16的下部壳体170以相互隔开的方式形成上述第一吸入流路P1的一部分。
上述吸入格栅102和上述空气引导件176隔开规定间距,且在上述吸入格栅102和上述空气引导件176之间形成第二吸入流路P2。并且,在上述第二吸入流路P2配置有用于过滤所吸入的空气的过滤器60。
借助上述风扇电机210的运行,上述风扇219旋转,且借助上述盘式电机192的运行,上述盘310旋转。
作为一例,以图9 为基准,上述盘310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若上述盘 310旋转,则被水浸湿的上述盘310向上述托盘14的外侧漏出。
若上述风扇219旋转,则空气通过上述第一吸入口124、128及第二吸入口103吸入于上述加湿器1的内部。即,以贯通上述底座12的方式吸入空气,并以贯通上述外壳10的方式吸入空气。
此时,在上述第二吸入流路P2上设有过滤器60,因此,上述过滤器60 在上述吸入流路P2上起到组织空气流动的作用。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加湿器1的情况下,向上述加湿器1流入的空气量中,通过上述第一吸入口124、128吸入的空气量多于通过上述第二吸入口 102吸入的空气量。因此,可将上述第一吸入口124、128命名为主吸入口、将上述第二吸入口103命名为辅助吸入口。
并且,上述第一吸入口124、128的位置低于上述盘组件30的轴320的位置,上述第二吸入口103的位置高于上述轴320的位置。
通过上述第一吸入口124、128吸入的空气沿着上述第一吸入流路P1上升,且一边在浸渍于水中的盘310之间流动,一边在与上述盘410相接触的过程中,含有水分。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在上述底座12形成有第一吸入口,因而有效地防止异物通过上述第一吸入口向上述加湿器1的内部流入,由此能够防止上述加湿器的内部受到污染。
并且,通过上述第二吸入口102吸入的空气通过上述吸入过滤器60之后,借助上述空气引导件176向上述盘组件30侧流动。并且,通过上述第二吸入口102吸入的空气随着在浸渍于水的盘310之间流动,在与上述盘410相接触的过程中含有水分。
此时,在上述吸入格栅102形成有第二吸入口103,因而借助上述吸入格栅102第一次阻断异物的流入,且在上述吸入格栅102的内侧设有吸入过滤器60,因此借助上述吸入过滤器60第二次阻断异物的流入。因此,能够防止由异物的流入引起的加湿器的内部的污染。
并且,由于上述第二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10的一部分,且使用者不能看到上述第一吸入口,因此具有提高上述加湿器1的美感的优点。
加湿后的空气随着通过上述过滤器组件180而得到过滤,且通过上述风扇219之后,借助上述壳体组件16的上部壳体161来引导并上升。
并且,加湿后的空气通过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的孔203之后,通过形成于上述装饰部件24和上述引导件217之间的排出口105来从上述加湿器1 排出。
如上所述,由于上述排出口105呈闭环形状,使得加湿空气的排出方向成为整个360°,因此具有能够使加湿空气均匀地分散于室内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装饰部件24和上述引导件217一边形成排出口105,一边引导空气的排出,因此,可将上述装饰部件24命名为第一引导件,将上述引导件217命名为第二引导件。
以下,对上述发光部29的运行进行说明。
上述输入部282可以包括设有发光部29的印刷电路基板284。上述发光部29能够以贯通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的盖218的方式位于上述引导件217 的内部。上述发光部29可以包括能够发散多个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LED)。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上述风扇电机组件20的盖218。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输入面板28可以起到上述盖218的作用。
可以通过上述输入部282来选择一个以上的加湿模式。并且,可以通过上述输入部282来选择照明模式。
若选择上述照明模式,则上述控制部50能够在上述风扇电机210及上述盘式电机192停止的状态下,打开上述发光部29。此时,上述发光部29能够发散第一颜色的光。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选择照明模式,因此,上述加湿器能够起到照明机构的作用。
上述控制部50能够以根据所选择的加湿模式来发散与第一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光的方式控制上述发光部29。当然,上述发光部29也可以发散单一颜色的光。并且,上述控制部50能够以根据上述加湿模式的种类使从发光部 29发撒的光的颜色不同的方式控制上述发光部29。
上述发光部29可以向上述引导件217照射光。此时,为了使从上述发光部29照射的光能够透过上述引导件217,上述引导件217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形成。
并且,上述发光部29能够通过上述引导件217来向上述装饰部件24照射。因此,也可以在上述装饰部件24看到光。此时,上述装饰部件24也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形成。并且,上述装饰部件24可以起到反射板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例,在上述加湿器1运行的情况下,从上述发光部29发散光,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识别加湿空气正在排出。
以上,对上述发光部29在上述引导件217的内部设在上述输入部282 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同地,上述发光部29也可以设在上述引导件217,或者设在上述装饰部件24。
并且,本发明虽然以上述装饰部件24由单独的结构制造,并与上述外壳 1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装饰部件也能与上述外壳10形成一体。
以上,参照多个例示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要理解的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的情况下,设计出很多其他变更以及实施例。更详细地,在本发明的附图及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范围内,能够对结构要素和/或对象组合的配置进行各种修改及变更。为了对结构要素和/或配置进行修改及变更,其他选择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具有排出口、用于吸入空气的辅助吸入口;
底座,上述本体安装于上述底座,且上述底座具有用于吸入空气的主吸入口;
托盘,安装于上述底座,用于储存水;以及
盘组件,安装于上述托盘,用于对通过上述主吸入口以及上述辅助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
上述本体还包括:
下部壳体,用于覆盖上述托盘,将吸入到上述主吸入口的空气向上述盘组件引导;
中部壳体,覆盖向上述托盘的外部凸出的上述盘组件;
空气引导件,以上述空气引导件的一部分插入于形成于上述中部壳体的孔的方式与上述中部壳体结合,将吸入到上述辅助吸入口的空气向上述盘组件引导;
风扇电机组件,安装于上述中部壳体的上方,用于使在上述盘组件加湿的空气流入,并向上述排出口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主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形成在上述本体的内侧沿着上述托盘的外侧上升的第一吸入流路,
通过上述辅助吸入口吸入的空气,根据上述空气引导件来形成经过形成于上述中部壳体的孔的第二吸入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还包括:
外壳,用于覆盖上述下部壳体和上述中部壳体;
通过上述主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上述下部壳体的内侧和上述托盘的外侧之间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主吸入口的位置低于轴的位置,上述轴是用于使上述盘组件旋转的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器组件,与上述盘组件相接触,加湿后的空气通过上述过滤器组件;
上述风扇电机组件配置于上述过滤器组件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吸入口的位置高于上述主吸入口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吸入口的位置高于轴的位置,上述轴是用于使上述盘组件旋转的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还包括吸入过滤器,上述吸入过滤器用于过滤通过上述辅助吸入口吸入的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引导件从形成于上述中部壳体的孔的上端向上述盘组件的方向倾斜地延伸,
上述空气引导件的下侧端部位于比用于旋转上述盘组件的轴高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以高度为基准的情况下,上述辅助吸入口位于上述排出口和上述主吸入口之间。
CN201410569123.7A 2013-10-24 2014-10-22 加湿器 Active CN104566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27094 2013-10-24
KR1020130127094A KR102068675B1 (ko) 2013-10-24 2013-10-24 가습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6740A CN104566740A (zh) 2015-04-29
CN104566740B true CN104566740B (zh) 2018-06-05

Family

ID=51726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69123.7A Active CN104566740B (zh) 2013-10-24 2014-10-22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06667B2 (zh)
EP (1) EP2865957B1 (zh)
KR (1) KR102068675B1 (zh)
CN (1) CN104566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29138A (ko) * 2015-09-07 2017-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습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70051173A (ko) 2015-10-30 2017-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습청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EP3163182B1 (en) 2015-10-30 2020-12-0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CN105352088A (zh) * 2015-12-09 2016-02-24 中山市铭洋塑胶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拆分式加湿器
US10948205B2 (en) 2016-05-26 2021-03-1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Humidification module for an air treatment apparatus
US11684226B2 (en) * 2018-04-30 2023-06-27 Emerson Electric Co. Motor cover for wet/dry vacuum cleaner with vent openings
CN110986233A (zh) * 2019-12-18 2020-04-10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器
CN216844967U (zh) * 2021-11-02 2022-06-28 深圳秒新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8726Y (zh) * 2007-04-07 2008-02-2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加湿器
CN201081358Y (zh) * 2007-06-27 2008-07-02 王庆旺 具有消毒除味净化功能的室内空气加湿器
CN101721732A (zh) * 2009-12-02 2010-06-09 浙江大学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02083055U (zh) * 2011-05-17 2011-12-21 宁波真和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WO2013012179A2 (ko) * 2011-07-20 2013-01-24 주식회사 위닉스 가습형 공기청정기
CN203100046U (zh) * 2013-01-04 2013-07-3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18437A (en) * 1967-04-18 1971-01-06 Sogeco Societa Generale Condiz Air humidification device
JPS5191952U (zh) * 1975-01-21 1976-07-23
JPS5247944B2 (zh) 1975-02-03 1977-12-06
JP3558270B2 (ja) * 1999-08-09 2004-08-25 株式会社島崎製作所 横型ドライミスト発生装置
JP4808201B2 (ja) * 2007-09-28 2011-11-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及び空気清浄機
JP2009250596A (ja) * 2008-04-11 2009-10-29 Panasonic Corp 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機
WO2011105864A2 (ko) * 2010-02-25 2011-09-01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KR101249498B1 (ko) * 2010-08-18 2013-04-01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가습공기청정기
KR20120113027A (ko) * 2011-04-04 2012-10-12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가습필터 및 가습필터를 구비한 가습장치
KR101363465B1 (ko) 2011-06-08 2014-02-17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가습 공기청정기
KR101307843B1 (ko) * 2011-08-25 2013-09-12 주식회사 위닉스 가습공기청정기
KR20130075096A (ko) * 2011-12-27 2013-07-05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가습기의 오염도에 따른 자동 모드 전환 방법
KR101667850B1 (ko) 2014-07-29 2016-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습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8726Y (zh) * 2007-04-07 2008-02-2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加湿器
CN201081358Y (zh) * 2007-06-27 2008-07-02 王庆旺 具有消毒除味净化功能的室内空气加湿器
CN101721732A (zh) * 2009-12-02 2010-06-09 浙江大学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02083055U (zh) * 2011-05-17 2011-12-21 宁波真和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加湿装置
WO2013012179A2 (ko) * 2011-07-20 2013-01-24 주식회사 위닉스 가습형 공기청정기
CN203100046U (zh) * 2013-01-04 2013-07-3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65957B1 (en) 2018-05-02
KR102068675B1 (ko) 2020-01-22
EP2865957A1 (en) 2015-04-29
CN104566740A (zh) 2015-04-29
US9506667B2 (en) 2016-11-29
KR20150047254A (ko) 2015-05-04
US20150114233A1 (en)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6740B (zh) 加湿器
CN104566739B (zh) 加湿器
CN104566741B (zh) 加湿器
KR102275299B1 (ko) 에어 워셔
CN209672500U (zh) 加湿空气净化器
JP5892723B2 (ja) 空気清浄加湿器及びそのディスクアセンブリー
KR20120076284A (ko) 가습 장치
CN108139110A (zh) 用于空气处理设备的加湿模块
JP5953196B2 (ja) 加湿装置
CN107076435B (zh) 空气净化器
WO2016031782A1 (ja) 空気清浄機
KR20090059725A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의 급수장치
KR20170044553A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JP5150179B2 (ja) 空気清浄機
CN105546662B (zh) 空气净化器
KR102101482B1 (ko) 가습기
KR101304074B1 (ko) 가습기
KR102429292B1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KR102669898B1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JP7442034B2 (ja) 加湿装置
KR102531715B1 (ko) 가습 공기청정기
KR20170044551A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KR20170044554A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KR20170044552A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KR20170044557A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