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1129A - 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1129A
CN104561129A CN201410853378.6A CN201410853378A CN104561129A CN 104561129 A CN104561129 A CN 104561129A CN 201410853378 A CN201410853378 A CN 201410853378A CN 104561129 A CN104561129 A CN 104561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lk
straw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reaction
treatment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33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静
冯冲
刘涌涛
毛会丽
王燕
胡涣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8533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611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61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11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1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produced by the action of a carbohydrase (EC 3.2.x), e.g. by alpha-amylase, e.g. by cellulase, hemicellul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02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 C12P7/04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acyclic
    • C12P7/06Ethanol, i.e. non-beverage
    • C12P7/08Ethanol, i.e. non-beverage produced as by-product or from waste or cellulosic material substrate
    • C12P7/10Ethanol, i.e. non-beverage produced as by-product or from waste or cellulosic material substrate substrate containing cellulosic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秸秆晒干后粉碎,用筛子进行过筛,得到秸秆粉状物;2)将秸秆粉状物加入稀盐酸中进行酸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得到秸秆浆液;3)向秸秆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氯化镁、吐温80和蒸馏水,得到酶解浆液,然后进行酶解糖化反应。本发明所述的秸秆酶解糖化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秸秆的酶解糖化效果。

Description

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秸秆糖化率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新能源,其中,纤维乙醇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纤维乙醇是以农作物壳皮茎秆、树叶、秸秆等纤维物质为原料,经过酶解糖化、发酵而得到的燃料乙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的年产量约7亿多吨,居世界之首,能够为燃料乙醇的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基础。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约含42%)、半纤维素(约含32%)和木质素(约8%),纤维素是葡萄糖脱水、通过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聚合体,纤维素分子间通过大量的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晶体结构的纤维素束,纤维素束主要被半纤维素包围,其次是被木质素的环鞘包围,由此形成了天然复杂致密的结构,这限制了纤维素酶与纤维素的直接接触,增加了酶解的难度,导致酶解糖化率低,制约了纤维乙醇的产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秸秆糖化率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一种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晒干后粉碎,用筛子进行过筛,得到秸秆粉状物;
2)将秸秆粉状物加入稀盐酸中进行酸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得到秸秆浆液;
3)向秸秆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氯化镁、吐温80和蒸馏水,得到酶解浆液,然后进行酶解糖化反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筛子的目数为40~80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稀盐酸的质量浓度为0.8~1.0%,稀盐酸的添加量为800~1000mL每100g秸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的酸化反应是在高压锅中,在110~130℃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60~90分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2.0~3.0g每100g秸秆,木聚糖酶的添加量为1.5~2.5g每100g秸秆;氯化镁在酶解浆液中的浓度为2.0~2.5mmol/L;吐温80在酶解浆液中的体积浓度为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酶解浆液的液固比为10︰1~15︰1,pH值为4.5~5.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酶解糖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55℃,反应时间为48~50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秸秆酶解糖化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秸秆的酶解糖化效果,在酶解后的糖化液中,还原糖的浓度高达29.1g/L,糖产量高达43.65%。
在本发明所述的秸秆酶解糖化处理方法中,秸秆粉碎后用40~80目的筛子过筛,以确保秸秆粉状物的粒径足够细,从而提高其在酸化反应过程中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以及提高水蒸汽对秸秆粉状物的穿透力。
在本发明所述的秸秆酶解糖化处理方法中,采用质量浓度为0.5~1.0%的稀盐酸,在高压锅中于110~130℃下对秸秆粉状物进行酸化反应,在热降解和酸性水解的双重作用下,将秸秆的致密纤维结构破坏,并将半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等可发酵性还原糖。在高压水蒸汽的高热量和穿透力作用下,热蒸汽分子渗入纤维内部,并在纤维内部及周围作高速瞬间流动,使纤维结构发生机械断裂;同时,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可进一步破坏纤维素束中的β-1,4葡萄糖苷键,从而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聚合度,由此,可有效破坏秸秆的致密纤维结构,提高纤维素的酶解效率。
在本发明所述的秸秆酶解糖化处理方法中,酸化反应采用质量浓度为0.8~1.0%的稀盐酸,若盐酸的浓度大于1.0%,会对后续添加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产生抑制作用;若盐酸的浓度小于0.8%,则无法充分第破坏秸秆的致密纤维结构,均会降低秸秆的酶解糖化率。酸化反应的温度控制在110~130℃,若温度过低,会导致水蒸汽的产生量不足,对秸秆粉状物的穿透力不足;酸化反应的时间控制在60~90分钟,若时间过短,会导致反应不彻底,降低酶解效果。
在本发明所述的秸秆酶解糖化处理方法中,采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在氯化镁溶液的催化作用下,能够有效地将纤维素和木质素酶解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等可发酵性还原糖。氯化镁中的镁离子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具有激活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力,提高其酶解效率,从而能显著提高秸秆的酶解糖化率。通过添加吐温80,能够增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在水中的溶解度,防止其析出而降低酶解效果。
在本发明所述的秸秆酶解糖化处理方法中,氯化镁在酶解浆液中的浓度控制在2.0~2.5mmol/L。由于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具有不同的酶解活性,对氯化镁的激活浓度要求也不相同,若氯化镁的浓度选择不当,会导致其中之一甚至两者产生抑制作用。在2.0~2.5mmol/L的浓度下,氯化镁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均具有最佳的促进作用,酶解糖化效果最佳。吐温80在酶解浆液中的体积浓度控制在1~2%,若吐温80的用量多低,增溶效果差;若吐温80的用量过多,会抑制后期发酵处理时菌种的生长。此外,酶解浆液的液固比控制在10︰1~15︰1,若液体比例过多,会使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被过度稀释,降低酶解效果;若液体比例过少,会影响酶解后的发酵效果,影响纤维乙醇的产生。酶解浆液的pH值控制在4.5~5.5,酶解反应温度控制在50~55℃,反应时间控制在48~50小时,能确保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具有最佳的反应活性,避免酶失活,从而确保最佳的酶解糖化效果;若酶解反应时间过长,还会导致酶解后得到的糖化液容易腐败,影响纤维乙醇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
将高粱秸秆晒干后粉碎,用60目筛子进行过筛,得到高粱秸秆粉状物。取10g高粱秸秆粉状物加入三角瓶中,加入100mL质量浓度为1.0%的稀盐酸,然后置于灭菌高压锅中,在120℃的温度下进行酸化反应,反应60分钟后,从灭菌高压锅中取出,在室温下自然降温,得到高粱秸秆浆液。
向高粱秸秆浆液中加入0.25g纤维素酶(2.5g每100g秸秆)、0.2g木聚糖酶(2.0g每100g秸秆)、0.375mmol氯化镁(2.5mmol/L)、1.5mL吐温80(1%)和50mL蒸馏水,得到液固比为15︰1的酶解浆液,调pH值至5.0,然后置于水浴锅中,在50℃下酶解糖化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除去固体不溶物,得到澄清的糖化液,灭菌备用。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1)将3,5-二硝基水杨酸6.3g溶于262mL 2.0N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500mL酒石酸钾钠热溶液(酒石酸钾钠182g),再加入5g苯酚、5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定溶于1000mL容量瓶中,得到DNS试剂,存放于棕色瓶中备用;
2)准确称取100mg分析纯葡萄糖,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到1mg/mL的葡萄糖标准液,于冰箱保存备用;
3)分别取0、0.2、0.4、0.6、0.8、1.0mL的葡萄糖标准液,置于15mL的试管中,并用蒸馏水补足至1.0mL,然后分别加入DNS试剂2mL,于沸水浴中加热5min,冷却后分别用蒸馏水补足至15mL,在540nm波长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糖的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取1mL糖化液置于15mL的试管中,加入DNS试剂2mL,于沸水浴中加热5min,冷却后用蒸馏水补足至15mL,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
根据DNS法测定的还原糖含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糖产量。经计算,采用本实施例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糖化液中的还原糖浓度为29.1g/L,糖产量为43.65%。
糖产率=还原糖质量/秸秆质量×100%
实施例二:秸秆糖化效果的测试
1、酸化反应对秸秆糖化效果的作用
按照实施例一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的硫酸、亚硫酸、甲酸、氢氧化钠代替实施例一所采用的稀盐酸,进行酸化反应,分别测定其经酶解糖化处理后的还原糖浓度,结果如表1所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稀盐酸进行酸化反应具有最佳的糖化效果。
表1
稀盐酸 硫酸 亚硫酸 甲酸 NaOH
还原糖浓度 29.1g/L 22.5g/L 4.2g/L 18.9g/L 22.1g/L
按照实施例一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3%、0.5%、0.8%、1.0%、1.2%、1.5%的稀盐酸进行酸化反应,分别测定其经酶解糖化处理后的还原糖浓度,结果如表2所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浓度为1.0%的稀盐酸进行酸化反应具有最佳的糖化效果,质量浓度小于0.8%时,还原糖浓度较低,质量浓度大于1.0%时,还原糖浓度亦随之下降。
表2
质量浓度 0.3% 0.5% 0.8% 1.0% 1.2% 1.5%
还原糖浓度 5.6g/L 12.1g/L 23.6g/L 29.1g/L 22.3g/L 20.8g/L
按照实施例一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分别在100~140℃的温度下进行酸化反应,测定其经酶解糖化处理后的还原糖浓度,结果如表3所示。测试结果表明,在120~130℃的温度下进行酸化反应具有最佳的糖化效果,温度低于110℃时,还原糖浓度较低,温度低于140℃时,亦无更优的糖化效果。
表3
温度 100℃ 110℃ 120℃ 130℃ 140℃
还原糖浓度 18.1g/L 20.2g/L 29.1g/L 29.5g/L 29.6g/L
2、氯化镁对秸秆糖化效果的作用
按照实施例一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分别用0mmol/L、1.0mmol/L、2.0mmol/L、2.5mmol/L、3.0mmol/L、3.5mmol/L的氯化镁,对高粱秸秆作酶解糖化处理,分别测定其还原糖浓度,结果如表4所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摩尔浓度为2.5mmol/L的氯化镁进行酶解反应具有最佳的糖化效果,氯化镁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出现抑制作用。
表4
摩尔浓度 0 1.0 2.0 2.5 3.0 3.5
还原糖浓度 19.7g/L 22.8g/L 25.1g/L 29.1g/L 26.1g/L 23.2g/L
按照实施例一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分别用氯化锌、硫酸亚铁、硫酸铜代替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氯化镁,对高粱秸秆作酶解糖化处理,分别测定其还原糖浓度,结果如表5所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镁进行酶解糖化反应具有最佳的糖化效果。
表5
3、酶解浆液的液固比对秸秆糖化效果的作用
按照实施例一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分别将酶解浆液的液固比调整为8︰1、10︰1、12︰1、15︰1、16︰1,对高粱秸秆作酶解糖化处理,分别测定其还原糖浓度,结果如表6所示。测试结果表明,液固比为15︰1时具有最佳的糖化效果。
表6
液固比 8︰1 10︰1 12︰1 15︰1 16︰1
糖产率 33.0% 40.6% 42.72% 43.65% 38.62%
4、酶解浆液的pH值对秸秆糖化效果的作用
按照实施例一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分别将酶解浆液的pH值调整为4.0、4.5、5.0、5.5、6.0,对高粱秸秆作酶解糖化处理,分别测定其还原糖浓度,结果如表7所示。测试结果表明,pH值为5.0~5.5时具有最佳的糖化效果。
表7
液固比 4.0 4.5 5.0 5.5 6.0
还原糖浓度 23.6g/L 27.7g/L 29.1g/L 28.9g/L 26.5g/L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晒干后粉碎,用筛子进行过筛,得到秸秆粉状物;
2)将秸秆粉状物加入稀盐酸中进行酸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得到秸秆浆液;
3)向秸秆浆液中加入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氯化镁、吐温80和蒸馏水,得到酶解浆液,然后进行酶解糖化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稀盐酸的质量浓度为0.8~1.0%,稀盐酸的添加量为800~1000mL每100g秸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酸化反应是在高压锅中,在110~130℃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60~9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2.0~3.0g每100g秸秆,木聚糖酶的添加量为1.5~2.5g每100g秸秆;氯化镁在酶解浆液中的浓度为2.0~2.5mmol/L;吐温80在酶解浆液中的体积浓度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酶解浆液的液固比为10︰1~15︰1,pH值为4.5~5.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酶解糖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55℃,反应时间为48~5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筛子的目数为40~80目。
CN201410853378.6A 2014-12-31 2014-12-31 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45611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3378.6A CN104561129A (zh) 2014-12-31 2014-12-31 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3378.6A CN104561129A (zh) 2014-12-31 2014-12-31 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1129A true CN104561129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78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3378.6A Pending CN104561129A (zh) 2014-12-31 2014-12-31 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6112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3021A (zh) * 2016-03-23 2016-05-25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提高烟秆酶解效果的方法
CN106566854A (zh) * 2016-11-09 2017-04-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提高秸秆还原糖含量的方法
CN107630056A (zh) * 2017-11-15 2018-01-26 沈阳金博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固定化双酶预处理秸秆的方法
CN109355331A (zh) * 2018-10-30 2019-02-1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通过脱木素预处理和添加剂提高蔗渣酶解效率的方法
CN112725094A (zh) * 2021-02-03 2021-04-30 安徽汉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994A (zh) * 2006-06-06 2007-12-12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秸秆类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发酵方法
CN103627751A (zh) * 2012-08-20 2014-03-12 青岛嘉能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木薯杆生产燃料乙醇时糖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994A (zh) * 2006-06-06 2007-12-12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秸秆类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发酵方法
CN103627751A (zh) * 2012-08-20 2014-03-12 青岛嘉能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木薯杆生产燃料乙醇时糖化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天宝: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试验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邢玲等: "木聚糖酶对玉米芯酶水解过程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3021A (zh) * 2016-03-23 2016-05-25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提高烟秆酶解效果的方法
CN105603021B (zh) * 2016-03-23 2019-04-09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提高烟秆酶解效果的方法
CN106566854A (zh) * 2016-11-09 2017-04-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提高秸秆还原糖含量的方法
CN107630056A (zh) * 2017-11-15 2018-01-26 沈阳金博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固定化双酶预处理秸秆的方法
CN109355331A (zh) * 2018-10-30 2019-02-1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通过脱木素预处理和添加剂提高蔗渣酶解效率的方法
CN112725094A (zh) * 2021-02-03 2021-04-30 安徽汉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999739B (zh) 蒸汽爆破与碱性双氧水氧化耦合处理秸秆的方法
CN101933616B (zh) 固态汽爆制备膳食纤维的方法
CN1806945B (zh) 利用秸秆预处理和酶解工艺使秸秆纤维素完全酶解的方法
CN106011199B (zh) 一种农作物秸秆的预处理方法
CN104561129A (zh) 秸秆的酶解糖化处理方法
CN100497647C (zh) 使用纤维素酶吸附酶解秸秆纤维素的方法
CN103320548A (zh)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低聚木糖和纤维素的方法
CN108265084B (zh)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乙醇的方法
CN105695524B (zh) 一种利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4774887A (zh) 一种玉米芯低聚木糖的制备方法
CN101591688B (zh) 一种由菌糠获取可转化底物的方法
CN103627752A (zh) 一种卡拉胶酶与纤维素酶复合降解麒麟菜制备卡拉胶低聚糖的方法
CN101974096A (zh) 一种高效提取裙带菜孢子叶多糖的方法
CN102399842B (zh) 从稻草中提取制备低聚木糖的方法
CN108300747A (zh) 一种利用亚氯酸钠预处理提高荻酶解糖化效率的方法
CN105385722B (zh) 一种预处理木质纤维生物质提高其产糖率的方法
CN101565468B (zh) 一种利用棉籽壳生产低聚木糖的方法
CN106191168B (zh) 一种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高浓度发酵糖溶液的方法
CN101797036A (zh) 芭蕉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531806A (zh) 一种生产可发酵性糖的方法
CN104946702A (zh) 氯化铁与白腐菌联合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方法
CN101509024B (zh) 采用含纤维素的原料制备单糖的方法
CN111171111A (zh) 一种从文冠果鲜果壳中连续提取粗蛋白质、多糖、纤维素的方法
CN104480163B (zh) 一种酶解糖液的制备方法
CN103275241A (zh) 一种水蒲桃核仁多糖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