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0350B -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0350B
CN104560350B CN201410840206.5A CN201410840206A CN104560350B CN 104560350 B CN104560350 B CN 104560350B CN 201410840206 A CN201410840206 A CN 201410840206A CN 104560350 B CN104560350 B CN 1045603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umping pipe
acid
pumping
pipe lubric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402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60350A (zh
Inventor
钱珊珊
姜海东
丁蓓
王毅
王高明
胡阳成
郑春扬
郭兆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Olite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ina Railway ARIT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ina Railway ARIT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ina Railway ARIT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402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60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60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0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60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0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及各组分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海藻酸钠0.3~2%,聚氧化乙烯0.2~3%,丙烯酸型聚合物8~20%,水75~91.5%,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产品性能稳定,价格便宜,掺量少,水溶性好,能够明显降低混凝土/砂浆与泵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对混凝土/砂浆无不良影响且绿色环保无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占绝大多数。近几年来,各地工程质量检查情况表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尤其是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质量总的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工程的施工还存在质量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泵送混凝土是在混凝土输送泵的压力推动下将混凝土沿管壁向前推动的。由于其输送方法的特殊性,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必需具备有别于普通混凝土的特殊性质——可泵性。根据流变学原理,可泵性良好的混凝土在泵管中的流动是:“柱塞式流动”,在泵阀的推动下。当混凝土泵对混凝土柱塞的压力超过输送管内壁与水泥砂浆层之间的摩擦力时,混凝土即向前流动。而传统的水泥砂浆润管方法存在严重的建筑质量隐患且浪费资源对环境造成污染。
泵送混凝土再泵送前必须要对甭管予以润滑,以减少混凝土泵送时与管道的摩擦阻力,从而保证泵送的水利进行。因此,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应能满足泵送混凝土的以下特点:泵送润滑剂在管道内壁的粘聚性好;不影响混凝土/砂浆的强度和工作性能;较高的水泥砂浆含量能够降低输送过程中混凝土与管壁的摩擦力等。如专利CN 102703191 A中描述了一种润泵剂聚丙烯酰胺等制备的润泵剂,温轮胶和聚氧化乙烯作为粘聚组份,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减阻组份和无水乙醇作为调和组份被提及。专利CN 102719307 A中水溶性硅油被提及,描述了其可提高高涂层的流平性。专利CN 103043942 A中提出的可在分散性乳胶粉,其可提高润泵剂在甭管内的黏附力,碳酸铵和磷酸铵作为胺类助溶剂被提及,旨在提高组份的溶解速度;但是以上技术还存在着溶解速度偏慢、溶解时间和成本偏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泵送质量,从而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及各组分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上述的丙烯酸型聚合物优选由丙烯酸类小单体和不饱和磺酸类小单体按重量比为1:(0.1~5)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的质量浓度为5-50%的溶液;丙烯酸型聚合物的分子量在500-3000万之间;部分丙烯酸型聚合物也可以市场直接购买。
优选上述的丙烯酸类小单体用通式:R1COOX表示,其中R1为2~8个碳原子的烯基;X为H、金属离子、胺基或有机胺基;所述的不饱和磺酸类小单体用通式:R2SO3M表示,其中R2为3~8个碳原子的烯基,M为H、金属离子或胺基。
更优选上述的丙烯酸类小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钠、丙烯酸钾、甲基丙烯酸钾、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乙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甲基-N-乙烯基乙酰胺、N-烷基丙烯酸酯或N-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的不饱和磺酸类小单体烯丙基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烯丙基磺酸钠、甲基烯丙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烯丙基磺酸胺、烯丙基磺酸胺、甲基烯丙基磺酸胺、烯丙基磺酸钾、烯丙基磺酸钾或甲基烯丙基磺酸钾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上述的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在400-1000万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比例称取各原料,一般在常温下搅拌1-4分钟即制得。
本发明方法是采用自由基聚合和复配方法制备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工艺简单,大大缩短了不同组份的溶解时间和提高了管道的润滑能力,且对混凝土/砂浆无不良影响。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所利用的原料来源丰富,各组份市场均有销售。
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产品,大大缩短了不同组份的溶解时间和提高了管道的润滑能力。
3.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产品,对混凝土/砂浆无不良影响。
4.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产品配成水溶液后性能稳定,不分层,不沉淀。
5.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产品,明显降低混凝土/砂浆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大大提高了泵管道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
6.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产品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安全可靠、操作步骤简单方便,不使用有机溶剂,无毒无污染,对环境安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每重量份按1Kg算。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丙烯酸与烯丙基磺酸钠按1:0.1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50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10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0.5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45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400方混凝土以上。
实施例2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4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丙烯酸钠与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按1:0.2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5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30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4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50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500方混凝土以上。
实施例3: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5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甲基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按1:0.3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20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5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3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45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500方混凝土以上。
实施例4: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8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丙烯酰胺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按0.1:4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18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5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1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45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400方混凝土以上。
实施例5: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10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基磺酸钠按1:0.5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45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20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1.5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55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400方混凝土以上。
实施例6: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4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与烯丙基磺酸按1:0.15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40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25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1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50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500方混凝土以上。
实施例7: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4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丙烯酸与甲基烯丙基磺酸胺按1:0.25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35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30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3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45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400方混凝土以上。
实施例8: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5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丙烯酸,丙烯酰胺与甲基烯丙基磺酸胺按0.65:0.35:5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5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5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3.5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60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500方混凝土以上。
实施例9: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4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丙烯酸,丙烯酰胺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按0.6:0.3:4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20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10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4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60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550方混凝土以上。
实施例10: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其组份重量份为:
其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700万,丙烯酸型聚合物由N-乙烯基乙酰胺,烯丙基磺酸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按1:0.8:4质量比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15wt%的溶液,其分子量为600万。
制备方法为: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聚氧化乙烯和海藻酸钠,丙烯酸型聚合物加入水中,在常温下搅拌2.5分钟即可均匀溶解得到本混凝土泵管润滑剂。在混凝土开始泵送前,将本润滑剂倒入泵格内,开始泵送,可以润滑泵管50米,当溶液泵送完,泄入混凝土正常泵送,可连续泵送500方混凝土以上。

Claims (4)

1.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及各组分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其中所述的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在400-1000万之间;所述的丙烯酸型聚合物的质量浓度为5-50%的溶液;丙烯酸型聚合物的分子量在500-3000万之间;丙烯酸型聚合物由丙烯酸类小单体和不饱和磺酸类小单体按重量比为1:(0.1~5)通过水相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类小单体用通式:R1COOX表示,其中R1为2~8个碳原子的烯基,X为H、金属离子或胺基;所述的不饱和磺酸类小单体用通式:R2SO3M表示,其中R2为3~8个碳原子的烯基,M为H、金属离子或胺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类小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钠、丙烯酸钾、甲基丙烯酸钾、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异丙基丙烯酰胺、N-烷基丙烯酸酯或N-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的不饱和磺酸类小单体为烯丙基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烯丙基磺酸钠、甲基烯丙基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烯丙基磺酸胺、甲基烯丙基磺酸胺、烯丙基磺酸钾、甲基烯丙基磺酸钾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比例称取各原料,搅拌1-4分钟即制得。
CN201410840206.5A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560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0206.5A CN104560350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0206.5A CN104560350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0350A CN104560350A (zh) 2015-04-29
CN104560350B true CN104560350B (zh) 2017-06-13

Family

ID=5307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0206.5A Active CN104560350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60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3723B (zh) * 2017-02-20 2019-12-17 南京路鼎搅拌桩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管道运土机的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69565B (zh) * 2018-05-10 2024-01-23 佛山市砼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子层润滑结构、挤出头、设备及润滑方法
CN109554209A (zh) * 2018-08-11 2019-04-02 张骏杰 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专用润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1689A (zh) * 2019-05-08 2019-08-30 北京城建九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料回收系统的操作工艺
CN112574805A (zh) * 2020-12-17 2021-03-30 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管道输送用润泵剂及其应用
CN113621424A (zh) * 2021-09-10 2021-11-09 湖南金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泵、地泵润管剂或润泵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9414A1 (en) * 1999-04-09 2005-09-22 Naji Basil T Concrete formulation
CN101143771A (zh) * 2007-08-31 2008-03-1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轻集料混凝土泵送剂
CN102719307A (zh) * 2012-07-01 2012-10-10 蔡瑞琳 一种泵送混凝土粘稠物的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152A (zh) * 2014-10-09 2014-12-24 江苏奥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9414A1 (en) * 1999-04-09 2005-09-22 Naji Basil T Concrete formulation
CN101143771A (zh) * 2007-08-31 2008-03-1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轻集料混凝土泵送剂
CN102719307A (zh) * 2012-07-01 2012-10-10 蔡瑞琳 一种泵送混凝土粘稠物的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152A (zh) * 2014-10-09 2014-12-24 江苏奥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0350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0350B (zh)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2700B (zh) 徐放保坍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152B (zh) 一种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CN104498018B (zh) 一种低浓度瓜尔胶海水基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71695B (zh) 应用于页岩气工厂化压裂开采的滑溜水的制备方法
CN107140866A (zh) 一种普适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1027A (zh) 一种耐高温分散型油井水泥降失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04098286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专用泵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6089A (zh) 一种低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简易制备方法
CN108707454A (zh) 一种稠化剂及其应用
CN106397683B (zh) 一种降低高标号混凝土粘度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882A (zh) 一种柔性凝胶颗粒以及由其制成的柔性凝胶颗粒调堵剂
CN106478893A (zh) 一种混凝土粘性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17460A (zh) 一种醚类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7383274A (zh) 长效混凝土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0597A (zh) 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4132B (zh) 一种稠化剂及大流量浓缩压裂液
CN106085572A (zh) 混凝土泵送润管剂
CN103772623B (zh) 抗泥型混凝土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6653A (zh) 一种盾构单液同步注浆用外掺剂
CN108147730A (zh) 一种砂岩油藏大孔道封堵复合堵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2055B (zh) 一种压裂液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4672A (zh) 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6082766A (zh) 一种用于湿喷混凝土的保水增粘外加剂
CN106220121B (zh) 一种亲煤基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Zho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Huixin Liuhe road Nanjing District 210048 Jiangsu province No. 22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ARIT NEW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Zho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Huixin Liuhe road Nanjing District 210048 Jiangsu province No. 22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Arit New Materials Co., 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Qian Shanshan

Inventor after: Jiang Haidong

Inventor after: Ding Bei

Inventor after: Wang Yi

Inventor after: Wang Gaoming

Inventor after: Hu Yangcheng

Inventor after: Zheng Chunyang

Inventor after: Guo Zhaolai

Inventor before: Qian Shanshan

Inventor before: Ding Bei

Inventor before: Wang Y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Zho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Huixin Liuhe road Nanjing District 210048 Jiangsu province No. 22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ARIT NEW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Zho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Huixin Liuhe road Nanjing District 210048 Jiangsu province No. 22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ARIT NEW MATERIAL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48 Huixin Road, Zho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Liuh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2

Patentee after: Jiangsu Olite New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48 Huixin Road, Zho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Liuh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2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ARIT NEW MATERIAL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