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9713B -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9713B
CN104559713B CN201410527759.5A CN201410527759A CN104559713B CN 104559713 B CN104559713 B CN 104559713B CN 201410527759 A CN201410527759 A CN 201410527759A CN 104559713 B CN104559713 B CN 104559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composition
mass parts
ingredient
methyl
poly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77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59713A (zh
Inventor
藤田裕介
境博之
儿玉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sai Pai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sai Pa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946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7976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sai Pa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sai Pai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59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9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59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97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8Anti-corrosive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底涂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该底涂涂料组合物具有适度的附着强度,且可形成研磨性优异的底涂涂膜,可缩短包含下一工序的上涂涂装在内的全体涂装所需要的时间。该底涂涂料组合物为将主剂成分(I)与固化剂成分(II)混合而获得的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其中,主剂成分(I)包含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颜料组合物(B)以及有机溶剂(C),固化剂成分(II)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主剂成分(I)中所含的颜料组合物(B)包含滑石作为其成分的一部分,滑石的含量以成分(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50~300质量份的范围内,颜料组合物(B)的含量以成分(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50~500质量份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 涂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可在汽车等的修补涂装中使用的有机溶剂类的底涂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汽车外板等的修补涂装包含如下工序等非常多的工序:对损伤部位进行旧涂膜的剥离处理和/或砂纸打磨,然后用刮铲等在该部位上厚厚地贴附钣金腻子,干燥后研磨该腻子面,接着在其上用刮铲等将树脂腻子按照覆盖到该部位周围的旧涂膜为止的方式贴附,干燥后将研磨腻子面,接着在其上依次进行头二道混合底漆(ライマーサフェーサー)涂装、上涂涂装。
另外,腻子贴附~头二道混合底漆涂装的工序是通过消除损伤部的变形而将车体调整成原来形状的工序,即使对于点、线等浅伤痕,也要划分腻子的种类而涂布,或者在各涂布的每次涂布中,使用网眼粗细不同的多种耐水纸等阶段性地研磨其涂布面,因此耗费很大的劳力和时间。
于是,本申请人发现了含有特定的重均分子量的丙烯酸类树脂、特定量的颜料、树脂微粒、略多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特定量的固化催化剂的涂料组合物也可进行喷雾涂装,具有可隐蔽腻子面的不良部分(由不充分的研磨导致的研磨斑痕等)那样的厚膜形成性,提出了通过使用该涂料组合物作为头二道混合底漆,从而也可大幅简化腻子工序、研磨作业。
然而,在目前为止的汽车修补涂装工序中,如下的三涂布二烘烤方式成为主流:在涂装头二道混合底漆后,进行干燥、研磨,在其研磨面进行底色漆(カラーベース)涂装,在所获得的底色漆涂膜上进行透明涂装,然后进行干燥。在此情况下,在头二道混合底漆的涂装工序中,不仅进行涂装作业,而且也进行干燥工序和研磨工序,因而耗费了较多的作业时间。
因此,不用说在以往的头二道混合底漆涂装之后,利用湿碰湿(ウェット·オン·ウェット)方式涂装溶剂类或水性的底色漆,则无法满足最终的润饰性,在头二道混合底漆附着强度方面也存在有难点。因而人们要求开发出如下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其即使减少或省略干燥和/或研磨工序,也不对下一工序的上涂层的外观和作为修补涂膜的性能造成影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36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涂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该底涂涂料组合物具有适度的附着强度,且可形成研磨性优异的底涂涂膜,可缩短包含了下一工序的上涂涂装在内的全体涂装所需要的时间。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下事实从而达成了本发明:作为将包含丙烯酸多元醇和颜料的主剂成分与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固化剂成分进行组合而获得组合物,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从而可获得对上涂涂膜的附着强度以及研磨性优异的底涂涂膜。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涂涂料组合物、以及在基底涂装中使用了该底涂涂料组合物的修补涂装方法,该底涂涂料组合物为将主剂成分(I)与固化剂成分(II)混合而获得的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剂成分(I)包含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颜料组合物(B)以及有机溶剂(C),固化剂成分(II)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主剂成分(I)中所含的颜料组合物(B)包含滑石作为其成分的一部分,滑石的含量以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50~300质量份的范围内,颜料组合物(B)的含量以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50~500质量份的范围内。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具有适度的增厚性,可形成研磨性优异并且对上涂涂膜的附着强度高的底涂涂膜,因而通过在将该底涂涂料组合物作为底涂而涂装后,涂装溶剂类或水类的上涂涂料组合物,从而可形成基底影响少的优异外观的修补涂膜。另外,也可通过将底涂涂料组合物与上涂涂料组合物进行湿碰湿涂装从而获得自然外观的修补涂膜,可大幅地省略修补涂装所需要的总作业时间和能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底涂涂料组合物是将主剂成分(I)与固化剂成分(II)混合而获得的多成分型的组合物。以下依次说明。
首先对主剂成分(I)进行说明。
<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
在本发明中,可与后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一同形成聚氨酯覆膜形成成分的丙烯酸多元醇的特征在于,进行了内酯改性。
这是因为,通过进行内酯改性,从而提高由本发明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形成的底涂涂膜的附着性。
作为该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例如可以是:包含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作为必需成分,并且包含至少一种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
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可以是内酯与(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的反应物,例如,可列举由以下的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n为1~25。
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具体可列举“Placcel FA-1”、“Placcel FA-2”、“Placcel FA-2D”、“Placcel FA-3”、“Placcel FA-4”、“Placcel FA-5”、“Placcel FM-1”、“Placcel FM-2”、“Placcel FM-2D”、“Placcel FM-3”、“Placcel FM-4”、“Placcel FM-5”(均为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商品名)等的市售品。
作为该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的共聚比例,以在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的制造中使用的全部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为基准处于1~50质量%的范围内,优选处于5~30质量%的范围内,这从由本发明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膜与上涂涂膜的附着性和研磨性的观点考虑是合适的。
作为共聚于上述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的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例如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直链或支链状(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脂环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芳烷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含有分子末端为羟基的聚氧化乙烯链的(甲基)丙烯酸酯等没有进行内酯改性的其它的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那样的(甲基)丙烯酸N,N-二烷基氨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1-三羟甲基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1,1,1-三羟基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1,1-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双丙酮(甲基)丙烯酰胺等含羰基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β-甲基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4-环氧环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4-环氧环己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异氰酸根合乙酯等含有异氰酸基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双环戊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双环戊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双环戊烯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氧化固化性基团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等,它们可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另外,作为除了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以外的可共聚的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例如列举出(甲基)丙烯腈,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化合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二乙烯基苯等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多乙烯基化合物,马来酸、巴豆酸、丙烯酸β-羧基乙酯等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烯丙醇等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醛、甲酰基苯乙烯、碳原子数4~7的乙烯基烷基酮(例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乙烯基丁基酮等)、乙酰乙酰氧基烯丙酯等含羰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间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等含异氰酸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或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反应产物等含氧化固化性基团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等,它们可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上述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的重均分子量在5,000~80,000的范围内,优选在6,000~70,000的范围内,固形物羟值在200mgKOH/g以下的范围内,优选在50~150mg/KOH的范围内,固形物酸值为1~30mgKOH/g,优选为5~15mgKOH/g的范围内,这是合适的。这是因为,形成涂膜的附着性提高。
在本说明书中,重均分子量是:将由凝胶渗透色谱仪(Tosoh Corporation制,“HLC8120GPC”)测定出的重均分子量以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基准进行换算而得到的值。色谱柱使用“TSKgelG-4000H×L”、“TSKgelG-3000H×L”、“TSKgelG-2500H×L”,rTSKgelG-2000H×L”(均为Tosoh Corporation制,商品名)这四根,在流动相:四氢呋喃、测定温度:40℃、流速:1ml/分钟、检测器:RI的条件下进行。
上述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在主剂成分(I)所含的树脂固形物中占75质量%以上,优选占85质量%以上是合适的。
<颜料组合物(B)>
在本发明中,主剂成分(I)中所含的颜料组合物(B)包含滑石作为体质颜料。
在本发明中作为滑石,可使用作为涂料领域等的体质颜料而公知的物质,可以是合成品也可以是天然品,也可以是根据需要将表面进行了处理的物质。另外,其形状和尺寸也没有限制。
另外,其特征在于,关于颜料组合物(B)中所含的滑石的含量,以主剂成分(I)中所含的丙烯酸多元醇(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50~30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在100~250质量份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底涂涂料组合物包含滑石,通过使滑石的含量处于此范围内而提高所形成的底涂涂膜的研磨性,也可将下一工序的上涂涂装设为湿碰湿方式。
另外,上述颜料组合物(B)优选在滑石的基础上还包含防锈颜料。由此,提高由本发明底涂组合物形成的底涂涂膜的耐水性以及与基底(素地)的附着性。
作为该防锈颜料,例如可列举锌、氧化锌等锌化合物,磷酸镁、磷酸镁/铵共析物、磷酸一氢镁、磷酸二氢镁、磷酸镁/钙共析物、磷酸镁/钴共析物、磷酸镁/镍共析物、亚磷酸镁、亚磷酸镁/钙共析物、磷酸钙、亚磷酸钙、磷酸钙铵、磷酸一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氯化氟化钙、磷酸铝、磷酸氢铝、三聚磷酸铝、三聚磷酸二氢铝、三聚磷酸镁、三聚磷酸二氢铝的氧化镁处理物、三聚磷酸二氢锌的氧化镁处理物等磷酸类金属盐,二氧化硅、胶态二氧化硅、金属离子交换二氧化硅,五氧化钒、钒酸钙、钒酸镁以及偏钒酸铵、氧化锰与氧化钒的焙烧物、磷酸钙与氧化钒的焙烧物等钒化合物:钼酸铝、钼酸钙、磷钼酸铝、氢氧化钴等,可将它们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组合而使用。
作为上述防锈颜料,从耐水性以及与基底的附着性的观点考虑锌化合物是合适的。
作为上述防锈颜料的优选含量,以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1~10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处于5~50质量份的范围内。
另外,上述颜料组合物(B)可根据需要包含除了滑石以外的体质颜料、着色颜料等公知的颜料。
作为它们之中其它的体质颜料,例如可列举碳酸钙、硫酸钡、碳酸钡、硅酸铝、石膏、粘土、二氧化硅、白炭黑(white carbon)、硅藻土、碳酸镁、矾土白(alumina white)、光泽白(gloss white)、云母粉等。
另外,作为着色颜料,例如可列举二氧化钛等白色颜料,炭黑、乙炔黑、灯黑、骨炭(bone black)、石墨、铁黑、苯胺黑等黑色颜料,黄色氧化铁、钛黄、单偶氮黄、缩合偶氮黄、甲亚胺黄、钒酸铋(bismuth vanadate)、苯并咪唑啉酮(benzoimidazolone)、异吲哚啉酮(isoindolinone)、异二氢吲哚、喹酞酮、联苯胺黄、永固黄等黄色颜料,永固橙等橙色颜料,红色氧化铁、萘酚AS类偶氮红、蒽嵌蒽醌(anthanthrone)、蒽醌红(anthraquinonyl red)、苝紫红(perylene maroon)、喹吖啶酮系红颜料、二酮基吡咯并吡咯(diketo-pyrrolo-pyrrole)、华琼红(watching red)、永固红等红色颜料,钴紫、喹吖啶酮紫、二噁嗪紫等紫色颜料,钴蓝、酞菁蓝、士林蓝等蓝色颜料,酞菁绿等绿色颜料,铝粉、青铜粉、铜粉、锡粉、磷化铁、锌粉等金属颜料,金属氧化物涂布云母粉、云母状氧化铁等珍珠光泽调颜料等,这些颜料可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在本发明中,作为颜料组合物(B)的含量,以主剂成分(I)中所含的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颜料组合物(B)处于50~50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处于100~400质量份的范围内,这从底涂涂膜的附着强度以及上涂涂装后的润饰外观的观点考虑是合适的。
<有机溶剂(C)>
在本发明中作为有机溶剂(C),例如可列举分子量处于58~220、特别是处于72~200的范围内的有机化合物,可不受限制地使用涂料领域中公知的有机溶剂,但例如优选包含从酯类有机溶剂以及酮类有机溶剂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
作为该酯类有机溶剂,例如列举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2-乙基己酯,乙酸环己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等,作为酮类有机溶剂,可列举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乙基异戊基酮、二异丁基酮、甲基己基酮、异佛尔酮等,它们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从这样的酯类有机溶剂以及酮类有机溶剂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优选处于本发明的底涂涂料组合物中所含的全部有机溶剂中的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处于20质量%以上。
在本发明中,作为除了上述酯类有机溶剂以及酮类有机溶剂以外的其它的有机溶剂,可列举正丁烷、正己烷、正庚烷、正戊烷、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二烷、正十三烷、正十四烷、正十五烷、正十六烷、正十七烷等直链状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2,2,3-三甲基戊烷、2,2,4-三甲基戊烷、3,4-二乙基己烷、2,6-二甲基辛烷、3,3-二甲基辛烷、3,5-二甲基辛烷、4,4-二甲基辛烷、3-乙基-3-甲基庚烷、2-甲基壬烷、3-甲基壬烷、4-甲基壬烷、5-甲基壬烷、2-甲基十一烷、3-甲基十一烷、2,2,4,6,6-五甲基庚烷等支链状烷,环戊烷、反式萘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1,2-二甲基环己烷、1,3-二甲基环己烷、1,4-二甲基环己烷、丙基环己烷、异丙基环己烷、1,2-甲基乙基环己烷、1,3-甲基乙基环己烷、1,4-甲基乙基环己烷、1,2,3-三甲基环己烷、1,2,4-三甲基环己烷以及1,3,5-三甲基环己烷等环状烷等脂肪族烃类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类烃类有机溶剂,二噁烷、四氢呋喃、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正丙基醚、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乙二醇单正丁基醚、乙二醇单异丁基醚、乙二醇单叔丁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正丙基醚、二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二乙二醇单正丁基醚、二乙二醇单异丁基醚、二乙二醇单叔丁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正丙基醚、丙二醇单异丙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单乙基醚、二丙二醇单正丙基醚、二丙二醇单异丙基醚等醚类有机溶剂、甲醇、异丙醇、叔丁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2-乙基己醇、正辛醇、苄醇等醇类有机溶剂。
上述有机溶剂(C)可作为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制造中的聚合溶剂、稀释溶剂,或者作为主剂成分(I)制造中的稀释用溶剂而配混。
<主剂成分(I)>
作为上述主剂成分(I),可在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颜料组合物(B)以及有机溶剂(C)的基础上,适当配混粘性调整剂、固化催化剂、纤维素乙酸丁酸酯及其改性物、聚酯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除了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以外的改性用树脂、颜料分散剂、表面调整剂、树脂颗粒等涂料用添加剂。
它们之中,作为粘性调整剂,可使用现有公知的物质,但是特别优选使用酰胺类粘性调整剂。
通过使用酰胺类粘性调整剂,从而具有将主剂成分(I)的储藏稳定性以及本发明底涂涂料组合物的涂装作业性设为良好,并且提高底涂涂料组合物相对于上涂涂膜的附着强度的效果。
作为该酰胺类粘性调整剂,可不受限制地使用涂料领域中公知的试剂,合成方法、使用材料等没有特别限制,另外也可使用市售品。
具体列举出:通过脂肪酸铵盐的脱水或油脂(酯)的加氨分解而合成的脂肪酸单酰胺,通过脂肪酰胺与甲醛的缩合反应、单羧酸与二胺的加热缩合反应或二元酸与单胺的加热缩合反应而合成的脂肪酸二酰胺(双酰胺),通过二元酸与二胺的缩聚、二胺衍生物与二元酸的缩聚、二胺与二元酸衍生物或者不饱和脂肪酸的二聚化而获得的二聚酸的缩聚、或者内酰胺的开环聚合而获得的脂肪酸聚酰胺类等。
该酰胺类粘性调整剂也可以是由有机溶剂等稀释介质进行稀释而得到的试剂。
在本发明中,作为上述酰胺类粘性调整剂的有效成分(除了稀释介质以外的成分)的含量,以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0.1~15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处于0.5~8质量份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固化催化剂,可没有特别限制地适用现有公知的聚氨酯化催化剂,例如列举出硝酸铋、油酸铅、辛酸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双(乙酰丙酸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辛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二新癸酸二辛基锡、四氯化钛、二氯化二丁基钛、钛酸四丁酯、三氯化铁、辛酸锌等金属化合物和/或叔胺等。
该固化催化剂也可包含于主剂成分(I)、固化剂成分(II)以及后述的多元醇成分(III)中的任一者中,但是在包含于主剂成分(I)的情况下,该固化催化剂的含量以丙烯酸多元醇(A)固形物质量100质量份为基准在0.01~1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在0.1~5质量份的范围内,这从本发明组合物的固化性以及将主剂成分(I)和固化剂成分(II)混合后的抑制粘度升高的观点考虑是合适的。
关于上述主剂成分(I),可以是固形物浓度比较低的粘度,可发挥优异的涂装作业性。具体而言储藏状态(封罐状态)下的粘度可设为75~140KU的范围内,可特别设为80~120KU的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中,粘度是由斯托默型粘度计测定的调整为25℃的试样而得到的粘度。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D)>
在本发明中,多异氰酸酯化合物(D)是在1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其具体例子,例如列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氢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间-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或者这些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低分子量聚酯树脂或者水等的加成物、或者上述那样的各多异氰酸酯彼此的环化聚合物、以及异氰酸酯/缩二脲体等,它们可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固化剂成分(II)>
在本发明中,固化剂成分(II)是包含上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D)的固化剂成分,可根据需要配混有机溶剂,粘性调整剂、固化催化剂、表面调整剂等涂料用添加剂。
<多元醇成分(III)>
本发明的底涂涂料组合物是在即将涂装之前混合上述主剂成分(I)以及固化剂成分(II)而获得的底涂涂料组合物,但是可根据需要进一步组合多元醇成分(III)。
通过使得底涂涂料组合物由主剂成分(I)、固化剂成分(II)以及多元醇成分(III)的多成分系构成,从而具有如下的效果:不仅使各成分的储藏稳定性为良好,而且即使将基于本发明的底涂涂料组合物而进行的底涂涂膜形成工序与作为下一工序的上涂着色涂料组合物涂装工序利用湿碰湿方式进行涂装,或者省略或缩短研磨工序,也形成润饰外观优异的涂膜。
在本发明中,作为多元醇成分(III),以多元醇化合物为必需、根据需要包含其它成分的多元醇成分,作为该多元醇化合物,可列举丙烯酸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氨酯多元醇、纤维素乙酸丁酸酯及其改性物等现有公知的多元醇化合物,这些多元醇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作为上述多元醇化合物,从与主剂成分(I)的混和性的观点考虑,丙烯酸多元醇是合适的。作为多元醇成分(III)中所含的丙烯酸多元醇,也可使用上述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
在本发明中,上述多元醇成分(III)中,颜料的配混量以多元醇化合物固形物质量100质量份为基准而不足50质量份,这一点上与主剂成分(I)不同。在多元醇成分(III)中,以多元醇化合物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的颜料的配混量抑制为不足2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抑制为不足0.5质量份的范围内或者实质上不含颜料,这从湿碰湿涂装工序中的润饰外观的观点考虑是合适的。
作为上述多元醇成分(III)的固形物浓度,一般调整为10~70质量%的范围内,优选调整为20~60质量%的范围内是合适的。
另外,在上述多元醇成分(III)中,从与下一工序的上涂涂料的湿碰湿涂装时的底涂/上涂附着性以及所形成的底涂涂膜的固化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包含上述固化催化剂。
作为该固化催化剂的含量,以多元醇成分(III)中所含的多元醇化合物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而处于0.1~1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处于0.2~5质量份的范围内是合适的。
另外,上述多元醇成分(III)可根据需要包含有机溶剂、粘性调整剂、颜料分散剂、表面调整剂、树脂颗粒等涂料用添加剂。
作为有机溶剂,可从上述有机溶剂(C)的说明中例示出的化合物之中适当选择使用。
<底涂涂料组合物>
在本发明中,将上述主剂成分(I)和上述固化剂成分(II),适合按照相对于主剂成分(I)中的羟基当量而言固化剂成分(II)中的异氰酸酯基为0.8~4.0当量、优选为1.0~3.5当量的比例的方式进行配混。
另外,本发明的底涂涂料组合物由主剂成分(I)、固化剂成分(II)以及多元醇成分(III)构成的情况下,适合按照相对于主剂成分(I)以及多元醇成分(III)中所含的羟基当量而言固化剂成分(II)中的异氰酸酯基成为0.5~3.0当量的比例、优选成为0.7~2.5的比例的方式配混。
另外,在本发明底涂组合物为成分(I)、成分(II)以及成分(III)的三成分系的情况下,适合以主剂成分(I)100质量份为基准的多元醇成分(III)的质量处于30~15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处于50~120质量份的范围内。
这样获得的本发明组合物为将各成分分别保管的二成分系组合物或三成分系组合物,一般而言在即将涂装之前将各成分混合,根据需要使用稀释剂而调整粘度,从而供给于使用。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提供一种在基底涂装中使用了上述组合物的修补涂装方法。
关于可适用于本发明方法中的修补涂膜,例如列举出涂装于汽车或家庭电气制品等的外板部而得到的涂膜,该涂膜大多是包含底涂涂膜、中涂涂膜(有时也会省略)以及上涂涂膜的多层涂膜。另外,该涂膜可以是固态型以及金属型中的任一者。这些涂膜可以是三维的交联固化涂膜或者非交联涂膜中的任一者。
在本发明方法中,首先,将涂膜的损伤部分削掉,以损伤部为中心,根据需要进行砂研磨直到到达其周围,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脱脂。如果是线伤痕或点伤痕等,那么可在该脱脂部分直接涂装本发明组合物,根据损伤,可在削掉部分填充各种腻子,然后涂装本发明组合物。关于腻子的填充,可通过使用刮铲等操作,利用其自身已知的方法而进行。腻子是现有公知的钣金腻子或树脂腻子等,例如列举出硝化棉类、丙烯酸类树脂类、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类、不饱和聚酯树脂类、氨基甲酸酯树脂类等。在涂布腻子的情况下,优选将其干燥,然后研磨该腻子面,但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基底隐蔽性,因而研磨面也可是粗糙的。
关于本发明组合物的涂装,可采用现有公知的涂装方法,特别优选喷雾涂装。涂装膜厚按照干燥膜厚为50~500μm的范围内,可进行厚膜涂装。
干燥条件可以例如在5~40℃,优选在10~30℃的条件下,进行20~120分钟,特别是进行30~90分钟。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由底涂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膜为未固化的状态下进行下一工序中的上涂涂装,也具有对于上涂涂装的润饰外观的影响少的优点,但并不是排除底涂涂膜的干燥、研磨。
在该上涂涂装中,列举出:仅使用通过配混金属颜料及/或着色颜料而成的着色基础涂料的一次涂布润饰,或者使用该着色基础涂料和透明涂料的二次涂布润饰等现有公知的涂装。
作为着色基础涂料,可不受特别限制地使用在通常修补用途中使用的有机溶剂类、水类等的上涂涂料,可利用喷雾涂装、静电涂装、刷子涂装、辊子涂装等公知的涂装手段进行涂装。
在进行多次着色基础涂料的涂装的情况下,也可根据需要在各涂装之间设置晾干(涂装后将涂膜在常温下静置)、吹气或预热等工序。
着色基础涂料的涂装结束后的干燥没有特别限制,在将罩面漆反复涂布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未固化的状态。一般而言优选例如在20~100℃的温度条件下,干燥5~60分钟。关于膜厚,可根据被涂面的状态来适当调整,但一般而言,干燥膜厚为5~100μm、特别是为10~60μm的范围内是合适的。
作为罩面漆(top clear paint),可不受特别限制地使用现有公知的罩面漆,例如可优选使用:以含有羟基等交联性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或氟树脂作为主剂、含有封端多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或三聚氰胺树脂等作为固化剂的固化型涂料,或者以纤维素乙酸丁酸酯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亮漆涂料(lacquer paint)等,可进一步根据需要含有颜料类、纤维素衍生物类、添加树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表面调整剂、固化催化剂等涂料用添加剂。
关于罩面漆的干燥,优选例如在20~100℃,优选在40~100℃的温度条件下干燥5~60分钟。膜厚可根据被涂面的状态来适当调整,但一般而言,干燥膜厚为5~100μm、特别是10~60μm的范围内是合适的。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下述例中的“份”以及“%”分别表示“质量份”以及“质量%”。
<二成分系的底涂涂料组合物的制造>
实施例1
向固形物55%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注1)30份中,依次配混乙酸丁酯6份、甲基异丁基酮4份、颜料分散剂1.5份、钛白8.2份、滑石30份、硫酸钡11份、氧化锌5.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酰胺类增稠剂(脂肪酸酰胺、酰胺类粘性调整剂、有效成分20%)0.8份,并且混合、搅拌,进行30分钟分散处理,获得主剂成分。向该主剂成分100份中,在即将使用之前混合多异氰酸酯化合物(“Sumidur N3390EA”,商品名,Sumika Bayer Urethane Co.,Ltd.制)20份作为固化剂,获得底涂用涂料组合物(A-1)。
(注1)丙烯酸类树脂溶液(1)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乙酸丁酯52份,一边搅拌一边升温至110℃,在110℃以下利用滴加用泵花费3小时以一定速度滴加由苯乙烯1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10份、甲基丙烯酸叔丁酯20份、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19份、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15份、Placcel FA-2D(商品名、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己内酯与丙烯酸羟乙酯的反应物):10份、丙烯酸1份构成的单体以及聚合引发剂的单体混合物。滴加结束后保持在110℃60分钟,继续搅拌。其后,作为追加催化剂,花费60分钟以一定速度滴加通过将偶氮二异丁腈0.5份溶解于乙酸丁酯7份而得到的试剂。而且,滴加结束后保持于110℃60分钟,结束反应。获得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是不挥发成分55%、均匀的黄色透明溶液,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4000,羟值为81mgKOH/g。
(注2)丙烯酸类树脂溶液(2)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乙酸丁酯52份,一边搅拌一边升温至110℃,在110℃以下利用滴加用泵花费3小时以一定速度滴加由苯乙烯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5份、甲基丙烯酸异丁酯60份、甲基丙烯酸1份、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14份以及偶氮二异丁腈2.3份构成的单体以及聚合引发剂的单体混合物。滴加结束后保持在110℃60分钟,继续搅拌。其后,作为追加催化剂,花费60分钟以一定速度滴加通过将偶氮二异丁腈0.5份溶解于乙酸丁酯7份而得到的试剂。而且,滴加结束后保持于110℃60分钟,结束反应。获得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是不挥发成分55%、均匀的黄色透明溶液,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0,羟值为60mgKOH/g。
实施例2~6以及比较例9~13
在上述实施例1中,设为表1记载的配方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获得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A-2)~(A-6)以及(A-9)~(A-13)。
<三成分系的底涂涂料组合物的制造>
实施例7~8
按照表1记载的配方,在即将使用之前混合主剂成分、固化剂成分、透明组合物而获得了各底涂涂料组合物(A-7)、(A-8)。
表1
(注3)透明组合物(III)
向搅拌混合容器中,配混丙烯酸类树脂溶液(注1)40份、乙酸丁酯59.7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份、表面调整剂0.1份,进行搅拌混合,获得透明组合物。
<性能试验>
(*)润饰外观
在300×100×0.8mm的软钢板上,利用刮铲将“LUCPOLY-PUTTY”(Kansai PaintCo.,Ltd.制,不饱和聚酯腻子)按照厚度为约2mm的方式厚厚地贴附,在20℃干燥60分钟,然后用P120空研磨纸将该涂面按照将表面弄平的方式进行研磨,然后在该涂面上将由实施例和比较例获得的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作为头二道混合底漆,用稀释剂按照涂装时按照固形物为50%的方式调制,按照干燥膜厚为约50μm的方式喷雾涂装,然后在20℃放置10分钟,在所得到的未固化的涂膜上,将Retan PG Hybrid Eco#202Sun Metallic Base(商品名,单剂型汽车修补用上涂金属涂料Kansai Paint Co.,Ltd.制)按照干燥膜厚为15μm的方式利用空气喷雾进行涂装。在涂装后在室温放置5分钟,在所得到的未固化的涂膜上,将Retan PGEco HX(Q)透明涂料(商品名,汽车修补用双剂型罩面漆Kansai Paint Co.,Ltd.制)按照干燥膜厚为40μm的方式利用空气喷雾进行涂装。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使用热风循环式干燥炉而在60℃下加热20分钟,从而获得试验板。其后,从歪斜方向(スカシ方向,即斜方向)观察各试验涂板的外观,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
◎:光泽感、涂面平滑性非常好,吸入、头二道混合底漆(primer surfacer)痕迹中的任一个都没有发现,
○:光泽感、涂面平滑性良好,吸入、头二道混合底漆痕迹中的任一个都没有发现,
△:光泽感、涂面平滑性稍微不良,吸入、头二道混合底漆痕迹中的任一个都没有发现,
×:光泽感、涂面平滑性不良,发现有吸入、头二道混合底漆痕迹中的任一个。
(*)附着性试验
在300×100×0.8mm的软钢板上,将由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获得了的各底涂涂料组合物按照干燥膜厚为60μm的方式喷雾涂装,然后在20℃干燥60分钟,在所得到的固化涂膜上,将Retan PG Hybrid Eco#202Sun Metallic Base(商品名,单剂型汽车修补用上涂涂料,Kansai Paint Co.,Ltd.制)按照干燥膜厚为15μm的方式利用空气喷雾进行涂装。涂装后在室温放置5分钟,在所得到的未固化的涂膜上,将Retan PG Eco HX(Q)透明涂料(商品名,汽车修补用双剂型罩面漆,Kansai Paint Co.,Ltd.制)按照干燥膜厚成为40μm的方式利用空气喷雾进行涂装。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之后,使用热风循环式干燥炉在60℃加热20分钟,从而获得试验板。对于该试验涂板,进行依照了JIS K 5600的棋盘格子试验。具体而言,在涂膜上纵横地以2mm的间隔而棋盘格子状地施加达到原材料的100个切缝,贴附密接力(120gf/10mm)的粘接胶带。而后,将该粘接胶带在瞬间剥取,进行剥离,调查附着于粘接胶带的涂膜片的数量,从而基于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在底涂涂膜与金属基涂膜之间没有剥离,
△:在底涂涂膜与金属基涂膜之间剥离数不足10%,
×:在底涂涂膜与金属基涂膜之间剥离数为10%以上。
(*)研磨性
对于在润饰外观中获得的各试验涂板制成时的头二道混合底漆表面,用P600纸进行研磨,对研磨时的研磨感进行了评价。
◎:非常好,
○:良好,
△:具有少许金属渣,
×:具有相当多的金属渣。
(*)耐下垂性
在距离22×45cm的尺寸的软钢板的长尺寸侧的端部为3cm的部分,以2cm间隔21个一列状地设置了直径5mm的冲孔,将其设为被涂物,在该被涂物上,将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在25℃的条件下在长尺寸方向施加膜厚梯度而进行涂装,将该涂装板大致垂直地竖立,从而按照将涂板的温度设为保持在60℃的状态的方式强制干燥20分钟,从而获得耐下垂性试验用的试验涂板。调查从所获得的各试验涂板的冲孔下端部观察到2mm的涂膜发生下垂的位置,测定该位置的膜厚(下垂界限膜厚(μm)),从而进行耐下垂性的评价。下垂界限膜厚越大则表示耐下垂性越良好。
◎:下垂界限膜厚为200μm以上,
○:下垂界限膜厚为150μm以上且不足200μm,
△:下垂界限膜厚为100μm以上且不足150μm,
×:下垂界限膜厚不足100μm。

Claims (8)

1.一种底涂涂料组合物,其为将主剂成分(I)与固化剂成分(II)混合而获得的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主剂成分(I)包含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颜料组合物(B)以及有机溶剂(C),固化剂成分(II)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主剂成分(I)中所含的颜料组合物(B)包含滑石作为其成分的一部分,滑石的含量以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50~300质量份的范围内,
颜料组合物(B)的含量以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50~500质量份的范围内,
并且,该内酯改性丙烯酸多元醇(A)的固形物酸值为5~15mgKOH/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其中,颜料组合物(B)进一步包含防锈颜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其中,主剂成分(I)是进一步包含酰胺类粘性调整剂的主剂成分,该酰胺类粘性调整剂的有效成分的量以丙烯酸多元醇(A)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处于0.1~15质量份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其为在主剂成分(I)以及固化剂成分(II)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合多元醇成分(III)而成的多成分系,其中,多元醇成分(III)包含多元醇化合物,颜料的含量以多元醇化合物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不足50质量份,或者实质上不含颜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其为在主剂成分(I)以及固化剂成分(II)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合多元醇成分(III)而成的多成分系,其中,多元醇成分(III)包含多元醇化合物,颜料的含量以多元醇化合物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不足50质量份,或者实质上不含颜料。
6.一种修补涂装方法,在基底涂装中使用了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涂涂料组合物。
7.一种修补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序:在可进行腻子涂布的修补部位上涂装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在基于该底涂涂料组合物而得到的涂膜为未固化的状态下涂装上涂着色涂料组合物。
8.一种修补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序:在可进行腻子涂布的修补部位上涂装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涂涂料组合物,在基于该底涂涂料组合物而得到的涂膜为未固化的状态下涂装上涂着色涂料组合物,在该上涂着色涂料组合物为未固化的状态下涂装罩面漆,并进行干燥。
CN201410527759.5A 2013-10-09 2014-10-09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59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1950 2013-10-09
JP2013-211950 2013-10-09
JP2014-194600 2014-09-25
JP2014194600A JP5979766B2 (ja) 2013-10-09 2014-09-25 多成分型有機溶剤系の下塗り用塗料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補修塗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9713A CN104559713A (zh) 2015-04-29
CN104559713B true CN104559713B (zh) 2018-10-26

Family

ID=53076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775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59713B (zh) 2013-10-09 2014-10-09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59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8197B2 (ja) * 2015-10-30 2020-07-08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有機溶剤系下塗り塗料組成物
CN110773401B (zh) * 2018-07-27 2023-03-17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CN109467999A (zh) * 2018-12-05 2019-03-15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腐修复涂料
JP7050882B1 (ja) * 2020-11-16 2022-04-08 日本ペイント・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コ-テ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パテ塗料組成物
CN114843054B (zh) * 2022-04-01 2023-11-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压敏电阻器的包封材料及包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03529T3 (es) * 2002-03-22 2013-05-20 Basf Japan Ltd. Composición de recubrimiento curable por UV y artículos recubiertos
CN1890336A (zh) * 2003-12-08 2007-01-03 纳托科株式会社 涂层组合物及用该涂层组合物涂布的物品
CN102666737B (zh) * 2009-11-25 2015-10-14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涂料组合物、涂装物品以及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9713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9713B (zh)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CA2901963C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coating substrates
CN108350131B (zh) 用水性密封胶和底漆组合物制备的涂覆基材
EP3191232B1 (e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coating substrates
JP5674592B2 (ja) 多成分系のベースコート塗料、調色方法及び補修塗装方法
JP5261089B2 (ja) リコート用水性プライマー及び塗膜形成方法
CN106103614B (zh) 使用含有衍生自天然气原料的聚合物的水性可固化成膜组合物的涂覆方法
CN104755563B (zh) 显示出耐抛光性和低光泽度的能固化成膜组合物
CN105860722A (zh) 一种单组分、高固含、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环境友好型清漆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EP2869939B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n oem base coat/clear top coat multi-layer coating
RU2617490C2 (ru) Способы и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нанесения покрытия на подложку
CN105754463B (zh) 一种汽车水性中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0176A (zh)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系的下涂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CN106957595A (zh) 有机溶剂类下涂涂料组合物
CN106061628A (zh) 制备多涂层油漆体系的方法
CN105940031A (zh) 水性涂料组合物和使用所述涂料组合物制备多涂层油漆体系
JP5988428B2 (ja) 多成分型有機溶剤系の下塗り用塗料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補修塗装方法
JP2019085463A (ja) 多成分系下塗り塗料組成物
JP2021181518A (ja) 艶消し塗料組成物
JP6150293B2 (ja) クリヤー塗料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補修塗装方法
JP6198913B1 (ja) 二酸化炭素塗装に適した塗料組成物
JP4156259B2 (ja) 多層塗膜の形成方法
TW201946988A (zh) 形成多層塗膜的方法
JP5979766B2 (ja) 多成分型有機溶剤系の下塗り用塗料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補修塗装方法
EP3191551A2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coating substr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