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6586A - 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6586A
CN104536586A CN201410730404.6A CN201410730404A CN104536586A CN 104536586 A CN104536586 A CN 104536586A CN 201410730404 A CN201410730404 A CN 201410730404A CN 104536586 A CN104536586 A CN 104536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predicted
key
specific keys
portabl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04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本知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36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6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06F3/0236Character input methods using selection techniques to select from displayed i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06F3/0237Character input methods using prediction or retriev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操作图像显示单元,显示包括多个按键的按键布置,所述多个按键包括特定按键;检测单元,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单元的按键操作;预测单元,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单元上的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很可能被操作的按键;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在预测单元所预测的按键被预测为位于操作图像显示单元上的多个按键中的特定按键附近的按键时,变更操作图像显示单元上的按键布置,使得特定按键远离所预测的按键。

Description

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分案申请说明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1月24日、申请号为201180007469.2(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51165)、题为“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以及更具体地,涉及便携式信息终端和因此根据按键操作动态地改变按键布置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将便携式信息终端上的按键布置在固定位置。例如,将“清除”键和“2”键彼此相邻地部署。这可能导致想要触摸“2”键的用户错误地触摸到“清除”键,引起非期望的动作(功能结束)。
已知关于便携式信息终端上的按键布置的相关技术(例如,PTL 1和2)。PTL 1描述了以下技术:每当执行新的处理就改变触摸面板的按键布置,以使得从操作员W的触摸面板的按键布置改变为操作员M的触摸面板的按键布置。
PTL 2描述了以下技术:多个操作按键中显示在操作屏部分上的一些操作按键的显示外观发生改变。此外,例如,PTL 3描述了精确地识别用户在触摸面板输入设备上已触摸的按钮的方法。
参考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JP-A-2002-032176
PTL 2:JP-A-2008-158723
PTL 3:JP-A-2009-21741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PTL 1描述了按键布置的改变;然而,PTL 1仅旨在保护密码。即,PTL 1并非旨在防止由于对按键的错误操作而导致输入值被清除。
PTL 2描述了以下方法:通过例如改变一些操作按键的显示状态以仅显示所需的操作按键,来根据各个用户提供操作输入环境,从而改进可操作性;然而,和PTL 1的情况一样,PTL 2并非旨在防止由于对按键的错误操作而导致输入值被清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其能够防止由于用户的错误的按键操作而造成的不利效果,如,清除输入值和功能结束。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操作图像显示部,显示包括多个按键的按键布置,所述多个按键包括清除键和电源键;检测部,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按键操作;预测部,基于检测部所做检测的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按键;以及显示控制器,在被预测部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多个按键中包括的所述特定按键附近的情况下,改变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使得所述特定按键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安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地改变便携式信息终端上的按键布置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具有显示包括多个按键的按键布置的操作图像显示部,所述多个按键包含特定按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部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按键操作;预测部基于检测部所做检测的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一个按键;以及显示控制器在被预测部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多个按键 中包括的所述特定按键附近的情况下,改变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使得所述特定按键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优点,可以防止由用户对终端的错误的按键操作而导致的不利效果(如,清除输入值和功能结束),由此允许改进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改变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按键布置的示例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改变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按键布置的示例的视图,图3上接图2。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用于该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无线便携式终端)1是例如如图2中所示的包括可折叠主体(外壳)的无线便携式终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和智能电话等便携式信息终端,这些便携式信息终 端均具有便携式尺寸,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携带该便携式信息终端,并具有装备了触摸面板的显示单元。
便携式信息终端1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10、图像显示部11、检测传感器部2a和操作图像显示部5,所述CPU 10用作包括控制器的计算机,所述控制器控制在终端中提供的相应部分,所述图像显示部11在屏幕上显示图像,所述检测传感器部2a包括能够获取与按键操作有关的信息(例如,用户手指的位置和移动)的检测传感器2,所述操作图像显示部5在屏幕上显示操作图像(例如,按键布置)。便携式信息终端1还包括通常使用的电源(电池)14、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部15、存储部16a、用于语音输入的麦克风17以及用于语音输出的扬声器18,所述存储部16a包括存储各种数据的数据库部16。省略了其他组件(如,拍照的相机)。
CPU 10被配置为在程序的控制下操作。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对事先安装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如,存储部16a)中的程序(按键布置改变程序)的执行允许CPU 10起检测部3、预测部4和显示控制器19的作用,所述检测器3从检测传感器2所获取的与用户的按键操作有关的信息识别用户的按键操作,所述预测部4预测用户的按键操作,所述显示控制器19执行对图像显示部11和操作图像显示部5的显示控制。
图像显示部11包括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显示屏,并且包括LCD(液晶显示器)12和触摸面板13。触摸面板13被配置为指定用户以手指在显示于LCD 12上的显示屏上触摸的位置,并且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如已知的电阻薄膜型或静电电容型。
操作图像显示部5包括显示操作图像(如,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按键布置)的显示屏,并且包括LCD 6和触摸面板7。触摸面板7被配置为指定用户以手指在显示于LCD 6上的显示屏上触摸的位置,并且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如已知的电阻薄膜型或静电电容型。
操作图像显示部5在LCD 12的显示屏上显示按键布置,所述按键布置包括多个按键,所述多个按键包含“清除”键和“电源”键(对应于本发明中包括的特定按键)。当确定已被预测部4预测为是用户接下来将要触摸的按键的按键位于“清除”键或“电源”键附近时,显示控制器 19控制操作图像显示部5显示按键布置,将“清除”键或“电源”键替换为另一按键,使得“清除”键或“电源”键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来安置。
即,显示控制器19改变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按键布置,使得包括在多个按键中的“清除”键或“电源”键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从而当用户在操作图像显示部5所显示的多个按键中触摸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时,防止用户错误地触摸“清除”键或“电源”键。在改变“清除”键或“电源”键的位置的情况下,优选地,改变“清除”键或“电源”键的位置,使得“清除”键或“电源”键不与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相邻。当在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改变按键布置时,可以将任何按键替换为“清除”键或“电源”键。利用以上配置,降低了错误触摸“清除”键或“电源”键的概率,从而防止了诸如清除输入值或功能结束等情况的发生。
接下来将参考图2和3详细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操作。
图2和3是各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改变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按键布置的示例的视图。图2和3示出了在创建邮件文档时改变按键布置的示例。更具体地,图2和3示出了在创建邮件文档时的显示屏,其中,上侧各示出了图1的图像显示部11的邮件文档创建屏幕,下侧各示出了图1的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按键布置。
图2A的状态A示出了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下,显示控制器19使包括在便携式信息终端1中的操作图像显示部5显示按键布置的初期状态(即,初始按键布置)。图2A中的状态A的按键布置可以与公知的按键布置类似。
假设用户已在图2A的状态A下触摸了操作图像显示部5的“4GHI”键。在图2B的状态B中示出了该状态。在状态B下,检测传感器2检测到用户触摸的按键,并向CPU 10中的检测部3发送检测到的与用户的按键操作有关的信息。检测部3向预测部4发送从检测传感器4获取的用户按键信息。然后,预测部4基于从检测部3获取的用户按键信息,预测用户接下来将要触摸的按键。例如,预测部4包括由执行如Wnn或T9等现有程序的CPU 10实现的字符输入预测功能,并使用字符输入预 测功能来预测用户接下来将要触摸的按键。
在此,假设其已经预测到按键位于执行删除输入或终止运行功能的按键(例如,“清除”键或“电源”键)附近。例如,假设已经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与“清除”键或“电源”键相邻的“2ABC”键和“3DEF”键。在图2C的状态C中示出了该状态。在状态C下,显示控制器19显示按键布置,将位于被预测为用户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附近的“清除”键或“电源”键替换为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2ABC”键或“3DEF”键)的按键。
接下来,假设用户已在图2C的状态C下按下了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3DEF”键)。在图3A的状态D中示出了该状态。和以上的情况一样,在状态D下,预测部4基于来自检测传感器2的按键信息,预测接下来将触摸的按键。在此,假设预测部4已经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自身执行删除输入或终止功能的按键(“清除”键或“电源”键)附近的按键以外的按键之一(例如,“5JKL”键)。在图3B的状态E中示出了该状态。在该状态E下,显示控制器19将“清除”键或“电源”键的位置设置回图2A的状态A中示出的初始布置中的位置。
接下来,假设用户已在图3B的状态E下触摸了该按键(“5JKL”键)。在图3C的状态F中示出了该状态。在该状态F下,预测部4基于该时刻的按键信息来预测接下来将触摸的按键。如果预测到触摸位于“清除”键或“电源”键附近的按键,如以上的情况一样,显示控制器19显示按键布置,将位于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附近的“清除”键或“电源”键替换为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的按键。同样地,在之后的输入操作中,显示控制器19基于预测部4进行的预测的结果来动态地改变按键布置。
图4示出了要应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如图4中示出的,在便携式信息终端1中,检测部3从检测传感器2所获取的与用户按键触摸有关的信息来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多个按键的按键操作(步骤S1)。然后,预测部4基于来自检测部3的预测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按键(步骤S2)。在被预测部4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是位于操 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多个按键中包括的“清除”键或“电源”键附近的按键情况下(步骤S3中的“是”),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显示控制器19改变“清除”键或“电源”键在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位置,使得“清除”键或“电源”键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步骤S4)。
另一方面,在被预测部4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远离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清除”键或“电源”键的情况下(步骤S3中的“否”),以及如果在步骤S4中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清除”键或“电源”键的位置改变之后做出了该预测(步骤S5中的“是”),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显示控制部19将“清除”键或“电源”键在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位置设置回初始布置中的位置(步骤S6)。
之后,便携式信息终端1在用户执行按键操作时(步骤S7中的“否”)重复执行以上过程(步骤S1至S6)。
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防止由用户对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错误按键操作而导致的不利效果(如,清除输入值和功能结束),从而允许改进可操作性。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位于“清除”键或“电源”键附近的情况下,改变按键布置,使得“清除”键或“电源”键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例如,在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是位于“清除”键或“电源”键附近的按键(“2ABC”键或“3DEF”键)的情况下,不改变按键布置,而仅当“清除”键或“电源”键被触摸预定次数(例如两次)而不是一次的情况下才使对“清除”键或“电源”键的按键操作有效。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在该配置中,如果预测部4已经预测到:在“清除”键或“电源”键的触摸次数已从初始值(例如,一次)改变为预定的多次(例如,两次)之后,接下来将触摸位于该按键(“清除”键或“电源”键)附近的按键以外的按键之一(例如,“5JKL”键),显示控制器19将“清除”键或“电源”键的触摸次数设置回初始值(例如,一次)。
图5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要应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除了将步骤S4-S6替换为S4a至S6a之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配置和操作与图1和图4中分别示出的配置和操作相同,以下将只描述其两者间的差异。
在图5中,在被预测部4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是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清除”键或“电源”键附近的按键的情况下(步骤S3中的“是”),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显示控制器19将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清除”键或“电源”键的触摸次数改变为预定的多次(例如,两次)(步骤S4a)。
另一方面,在被预测部4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是远离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清除”键或“电源”键的按键的情况下(步骤S3中的“否”),以及如果在步骤S4a中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清除”键或“电源”键的触摸次数改变之后做出了该预测(步骤S5a中的“是”),便携式信息终端1的显示控制器19将“清除”键或“电源”键的触摸次数设置回初始值(例如,一次)(步骤S6a)。
虽然在以上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清除”键或“电源”键作为操作图像显示部5上的特定按键,但本发明并非一定限制于此,相反可以使用“清除”键或“电源”键以外的按键,使得可以防止由用户的错误操作而导致的不利效果。在设置特定按键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由例如CPU 10事先将“清除”键或“电源”键设置为要参考的初始值,之后用户将初始设置值改变为任伺其他按键,作为用户设置值。
可以将以上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描述为但并非限制于以下补充注释。
(补充注释1)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操作图像显示部,显示包括多个按键的按键布置,所述多个按键包含特定按键;检测部,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按键操作;预测部,基于检测部所做检测的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按键;以及显示控制器,在被预测部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多个按键中包括的所述特定按键附近的情况下,改变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使得所述特定按键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
(补充注释2)根据补充注释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如果预测部在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改变之后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远离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特定按键的按键,显示控制器将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设置回初始状态下的按键布置。
(补充注释3)根据补充注释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在预测部已经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特定按键附近的按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器将所述特定按键的触摸次数改变为预定的多次,以代替对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进行改变。
(补充注释4)根据补充注释3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如果预测部在所述特定按键的触摸次数改变之后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远离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特定按键的按键,显示控制器将所述特定按键的触摸次数设置回初始值。
(补充注释5)根据补充注释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所述特定按键是“清除”键或“电源”键。
(补充注释6)一种动态地改变便携式信息终端上的按键布置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具有操作图像显示部,所述操作图像显示部用于显示包括多个按键的按键布置,所述多个按键包含特定按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部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按键操作;预测部基于检测部所做检测的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按键;以及显示控制器在被预测部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多个按键中包括的所述特定按键附近的情况下,改变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使得所述特定按键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安置。
(补充注释7)根据补充注释6所述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其中,在预测部已经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特定按键附近的按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器将所述特定按键的触摸次数改变为预定的多次,以代替对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进行改变。
(补充注释8)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动态地改变便携式信息终端上的按键布置的按键布置变更程序,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具有操作图像显示部,所述操作图像显示部用于显示包括多 个按键的按键布置,所述多个按键包含特定按键,所述程序允许计算机充当:检测部,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按键操作;预测部,基于检测部所做检测的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按键;以及显示控制器,在被预测部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多个按键中包括的所述特定按键附近的情况下,改变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使得所述特定按键远离被预测为接下来要触摸的按键。
(补充注释9)根据补充注释6所述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其中,在预测部已经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特定按键附近的按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器将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有效所需的触摸次数改变为预定的多次,以代替对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进行改变。
(补充注释10)根据补充注释6所述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其中,如果预测部已在所述特定按键的触摸次数改变之后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远离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特定按键的按键,显示控制器将所述特定按键的触摸次数设置回初始值。
(补充注释11)根据补充注释6所述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其中,所述特定按键是“清除”键或“电源”键。
(补充注释12)根据补充注释8所述的按键布置变更程序,其中,如果预测部已在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改变之后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远离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特定按键的按键,显示控制器将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设置回初始状态下的按键布置。
(补充注释13)根据补充注释8所述的按键布置变更程序,其中,在预测部已经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位于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特定按键附近的按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器将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有效所需的触摸次数改变为预定的多次,以代替对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进行改变。
(补充注释14)根据补充注释8所述的按键布置变更程序,其中,如果预测部已在所述特定按键的触摸次数改变之后预测到接下来将触摸远离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特定按键的按键,显示控制器将所述 特定按键的触摸次数设置回初始值。
(补充注释15)根据补充注释8所述的按键布置变更程序,其中,所述特定按键是“清除”键或“电源”键。
(补充注释16)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操作图像显示部,显示布置了多个按键的按键布置,所述多个按键包括特定按键;检测部,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按键操作(例如,触摸、按下、推压或选择);预测部,基于检测部所做检测的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按键;显示控制器(例如,按键控制器、按键分配部或按键重新指配部),基于所预测的按键的位置,改变(例如,分配、重新指配、交换或替换)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
(补充注释17)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所述特定按键远离所预测的按键。
(补充注释18)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以所述特定按键交换另一按键,所述另一按键是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按键以外的按键。
(补充注释19)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以所述特定按键交换另一按键,所述另一按键是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按键以外的按键。
(补充注释20)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在所述特定按键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情况下,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无效。
(补充注释21)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在所述特定按键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情况下,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无效。
(补充注释22)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以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交换另一按键,所述另一按键是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按键以外的按键。
(补充注释23)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以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交换另一按键,所述另一按键是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按键以外的按键。
(补充注释24)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变为无效。
(补充注释25)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变为无效。
(补充注释26)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操作图像显示部,显示布置了多个按键的按键布置,所述多个按键包括特定按键;检测部,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按键操作;预测部,基于检测部所做检测的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按键;显示控制器,基于所预测的按键的位置,改变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按键布置的按键操作。
(补充注释27)根据补充注释2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操作,使得在所述特定按键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情况下,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无效,直到所述特定按键被重复触摸超过预定次数为止。
(补充注释28)根据补充注释2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操作,使得在所述特定按键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情况下,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无效,直到所述特定按键被重复触摸超过预定次数为止。
(补充注释29)根据补充注释2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操作,使得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变为无效,直到所述至少一个按键被重复触摸超过预定次数为止。
(补充注释30)根据补充注释26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操作,使得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变为无效,直到所述至少一个按键被重复触摸超过预定次数为止。
虽然已经使用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示例性实施例。此外,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对本发明的配置或细节做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意识到的各种修改。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0年1月27日递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1551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被并入此处作为参考。
工业应用
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具体地,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根据按键操作来动态地改变按键布置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附图标记列表 
1:便携式信息终端(无线便携式终端)
2:检测传感器 
2a:检测传感器部
3:检测部
4:预测部
5:操作图像显示部
6、12:LCD
7、13:触摸面板
10:CPU
11:图像显示部 
14:电源
15:无线部
16:数据库部 
16a:存储部
17:麦克风
18:扬声器
19:显示控制器 

Claims (15)

1.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
操作图像显示部,显示布置了多个按键的按键布置,所述多个按键包括特定按键;
检测部,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按键操作;
预测部,基于检测部所做检测的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按键;
显示控制器,基于所预测的按键的位置,改变按键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所述特定按键远离所预测的按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以所述特定按键交换另一按键,所述另一按键是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按键以外的按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以所述特定按键交换另一按键,所述另一按键是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按键以外的按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在所述特定按键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情况下,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无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在所述特定按键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情况下,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无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以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交换另一按键,所述另一按键是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按键以外的按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以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交换另一按键,所述另一按键是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按键以外的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变为无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布置,使得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变为无效。
11.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
操作图像显示部,显示布置了多个按键的按键布置,所述多个按键包括特定按键;
检测部,检测用户对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按键操作;
预测部,基于检测部所做检测的结果,预测操作图像显示部上的所述多个按键中接下来将被触摸的按键;
显示控制器,基于所预测的按键的位置,改变对按键布置的按键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操作,使得在所述特定按键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情况下,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无效,直到所述特定按键被重复触摸超过预定次数为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操作,使得在所述特定按键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情况下,所述特定按键变为无效,直到所述特定按键被重复触摸超过预定次数为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操作,使得位于所预测的按键附近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变为无效,直到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按键被重复触摸超过预定次数为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显示控制器改变按键操作,使得与所预测的按键相邻的至少一个特定按键变为无效,直到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按键被重复触摸超过预定次数为止。
CN201410730404.6A 2010-01-27 2011-01-24 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Pending CN1045365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5512 2010-01-27
JP2010-015512 2010-01-27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74692A Division CN102725710A (zh) 2010-01-27 2011-01-24 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6586A true CN104536586A (zh) 2015-04-22

Family

ID=443192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74692A Pending CN102725710A (zh) 2010-01-27 2011-01-24 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CN201410730404.6A Pending CN104536586A (zh) 2010-01-27 2011-01-24 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74692A Pending CN102725710A (zh) 2010-01-27 2011-01-24 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319958A1 (zh)
EP (1) EP2530557A4 (zh)
JP (1) JP5594652B2 (zh)
CN (2) CN102725710A (zh)
WO (1) WO201109323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8229A1 (zh) * 2015-10-20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动态调节控件位置的方法
CN109936673A (zh) * 2017-11-27 2019-06-25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图像形成装置、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3359B2 (ja) * 2014-11-05 2016-07-0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パスワードを検証する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024707A1 (en) * 2015-03-13 2018-01-25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screen display method
KR102338042B1 (ko) * 2015-08-27 2021-12-1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멀티미디어 기기의 버튼 배열 구조 출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7272920B (zh) * 2016-04-06 2020-10-23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变更按键与字符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US10073538B2 (en) 2016-04-11 2018-09-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ssessment of a password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a physical arrangement of keys of a keyboar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2386A (ja) * 1998-03-18 1999-10-08 Yazaki Corp 情報端末装置
JP2002032176A (ja) 2000-07-18 2002-01-3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キー配置方法
US20090040184A9 (en) * 2001-10-04 2009-02-12 Infogati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entry mechanism
JP2005190335A (ja) * 2003-12-26 2005-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端末装置
JP4459103B2 (ja) * 2005-04-13 2010-04-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端末装置、情報入力方法、情報入力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765928B2 (ja) 2006-12-22 2011-09-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表示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の表示プログラム
US9552155B2 (en) * 2008-02-04 2017-01-2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ecsnsing, LLC Dynamic soft keyboard
JP2009217416A (ja) 2008-03-10 2009-09-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におけるボタン特定方法
CN101610600A (zh) * 2008-06-19 2009-12-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防触摸屏误操作功能的电子设备及其防误操作方法
JP4809871B2 (ja) 2008-07-07 2011-11-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コンフィグ設定管理モデル作成装置、コンフィグ設定管理モデル作成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8229A1 (zh) * 2015-10-20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动态调节控件位置的方法
CN109936673A (zh) * 2017-11-27 2019-06-25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图像形成装置、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30557A1 (en) 2012-12-05
JP5594652B2 (ja) 2014-09-24
JPWO2011093230A1 (ja) 2013-06-06
WO2011093230A1 (ja) 2011-08-04
EP2530557A4 (en) 2013-10-09
US20120319958A1 (en) 2012-12-20
CN102725710A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2553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入力方法
US8896540B2 (en) Character input device and character input method
CN104536586A (zh) 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按键布置变更方法
US20130091468A1 (en) Individualized method for unlocking display screen o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CN103080874B (zh) 触感提供装置
US20170083219A1 (en) Touchscreen Apparatus User Interfa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ouchscreen Apparatus
CN104520798A (zh) 便携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KR101368584B1 (ko) 휴대 단말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매체
US20090267900A1 (en) Operation method of user interfa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portable device
US20090104943A1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inputting letter therein using touch screen
JP4521320B2 (ja) 入力端末
CN104395874A (zh) 处理设备、操作控制方法和程序
EP2818984B1 (en) Touch panel inpu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KR101434495B1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단말기 및 그 문자 입력 방법
CN102292695A (zh) 输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输入方法和程序
CN105718766A (zh) 电子设备及其屏幕解锁方法
US2012014691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sensitive display
KR101141728B1 (ko) 소형전자장치에서의 문자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KR20120020730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문자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JP5462386B2 (ja) 入力端末
KR102008438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입력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JP201319659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77200B2 (ja) 入力端末
JP2024053570A (ja) 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チ操作方法
JP2013162202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