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7717A -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7717A
CN104527717A CN201410781807.3A CN201410781807A CN104527717A CN 104527717 A CN104527717 A CN 104527717A CN 201410781807 A CN201410781807 A CN 201410781807A CN 104527717 A CN104527717 A CN 104527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connecting
bolster
bogie truck
connecting member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18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7717B (zh
Inventor
周业明
马利军
张会杰
宋树亮
周小江
史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818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7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7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7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7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7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JSHIFTING OR SHUNTING OF RAIL VEHICLES
    • B61J3/00Shunting or short-distance haulage devices; Similar devices for hauling trains on steep gradients or as starting aids; Car propelling devices therefor
    • B61J3/04Car shunting or haulage devices with cable traction or endless-chain driv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车体或摇枕,在转向架与车体或摇枕之间安装有提吊装置,所述提吊装置包括二系弹簧和柔性连接件,所述二系弹簧为钢圆弹簧,所述柔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二系弹簧的中间,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顶部通过上连接部与车体或摇枕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底部通过下连接部与转向架连接。本发明使用柔性连接件将车体、摇枕和转向架连接在一起,柔性连接件本身具有可弯折性,可以满足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相对运动的要求,因此可以随车运行,起吊时无需另外安装和拆卸,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将柔性连接件安装在作为二系弹簧的钢圆弹簧的中间,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地运用钢簧内部结构空间,减少了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将车体和转向架整体起吊的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由车体和转向架组成,车体和转向架之间通过二系弹簧实现承载,通过牵引拉杆实现转向架向车体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传统的轨道车辆在转向架和车体上分别设置有吊运孔等吊运装置,轨道车辆运行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而需要将车体与转向架整体吊运时,起吊前需要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安装多个刚性吊杆,吊杆的两端分别与转向架和车体的吊运孔连接,由多个刚性吊杆承担转向架的自身重力,使车体与转向架稳定连接而被整体吊运。轨道车辆在高速运行时,转向架与车体之间会发生偏转、横移等相对运动,因此车辆在正常运行时,刚性的吊杆不能安装在车体上,必须拆除,同样,因为偏转和横移等相对运动,使得吊杆在安装时较为困难,甚至无法安装。特别是对于低地板轨道车辆,因其结构紧凑,空间有限等因素,对转向架和车体的整体提吊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号为201020168002.9的中国专利“机车车体与转向架整体吊运连接装置”中,公开了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连接有起吊链环,车体底部的吊座孔通过起吊链环和螺栓与转向架中部的吊座孔相连接,起吊链环为相扣的金属环,金属环的两端为梨形。车辆运行时,二系弹簧由于承载车体被压缩,起吊链环的环之间产生间隙,可以伸缩、转动,因此可以满足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相对运动的要求。该装置中将起吊链环单独安装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需要占用一定的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空间,而且在车辆高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与二系弹簧或其周围的其它设备产生碰撞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转向架和车体整体吊运同时又可以随车运行,而且结构紧凑,实现合理运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空间的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车体或摇枕,在转向架与车体或摇枕之间安装有提吊装置,所述提吊装置包括二系弹簧和柔性连接件,所述二系弹簧为钢圆弹簧,所述柔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二系弹簧的中间,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顶部通过上连接部与车体或摇枕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底部通过下连接部与转向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链条或钢绳。
进一步,在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外侧设置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上连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撑开所述保护罩的撑开结构,所述撑开结构的底部与下连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撑开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件外侧的至少两片金属片,在所述金属片的顶部具有一向外翻折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侧边撑在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部由上连接件、上连接销和上连接座组成,所述上连接座固定在所述车体或摇枕上,所述上连接件通过上连接销与所述上连接座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顶部与所述上连接件通过螺栓或销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座为T形,在所述车体或摇枕上设置有T形沉孔,所述上连接座卡在所述T形沉孔内,底部从所述T形沉孔内伸出通过上连接销与所述上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转向架之间卡接固定,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底部与所述下连接部通过螺栓或销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转向架上具有呈环形的凸台,在所述凸台的内壁顶部具有倒扣,所述下连接部的腰部具有环形的平台,所述平台与所述倒扣配合实现卡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二系弹簧为双钢圆弹簧,由内簧和外簧组成,所述二系弹簧具有上垫板和下垫板,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与车体或摇枕及转向架之间卡接固定。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使用柔性连接件将车体、摇枕和转向架连接在一起,柔性连接件本身具有可弯折性,可以满足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相对运动的要求,因此可以随车运行,起吊时无需另外安装和拆卸,使用非常方便。
(2)由于提吊装置采用链条等柔性连接结构,而且将柔性连接件安装在作为二系弹簧的钢圆弹簧的中间,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地运用钢簧内部结构空间,减少了空间的占用。
(3)提吊装置在柔性连接件外围设置保护罩,通过保护罩将柔性连接件与钢圆弹簧隔开,避免了柔性连接件与钢圆弹簧之间的刚性接触。
(4)本发明中的提吊装置、二系弹簧与转向架、车体或摇枕之间均为卡接固定,整套装置无需其他紧固件连接,易于安装拆卸及维护,也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和维护。
(5)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空间紧张的低地板城市轨道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链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摇枕1,转向架2,二系弹簧3,整体提吊装置4,柔性连接件5,上连接部6,下连接部7,连接板8,连接销9,上连接件10,上连接销11,上连接座12,销轴13,T形沉孔14,安装板15,凸台16,倒扣17,平台18,凹槽19,限位块20,销轴21,保护罩22,衬垫23,螺钉24,金属片25,U形结构26,螺钉27,剪切口28,上垫板29,上层金属板29a,下层金属板29b,橡胶层29c,下垫板30,中心孔31,安装部32,内簧33,外簧34,第一凹腔35,第一凸起36,第二凹腔37,定位座38,第二凸起39,内簧调整垫40,外簧调整垫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包括摇枕1和转向架2,在摇枕1和转向架2之间安装有二系弹簧3和用于将车体、摇枕1和转向架2整体起吊的整体提吊装置4。对于没有摇枕1的轨道车辆,二系弹簧3和整体提吊装置4安装在转向架2和车体(图中未示出)之间。本实施例中,二系弹簧3采用钢圆弹簧,特别优选采用双层的钢圆弹簧,当然也可以采用单层的钢圆弹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体提吊装置4包括柔性连接件5,柔性连接件5安装在二系弹簧3的双层钢圆弹簧的中间,柔性连接件5的顶部通过上连接部6与摇枕1固定连接,对于没有摇枕1的轨道车辆,柔性连接件5的顶部通过上连接部6直接与车体固定连接。柔性连接件5的底部通过下连接部7与转向架2连接。根据不同的车型,在摇枕1和转向架2之间安装有四个二系弹簧3,在每个二系弹簧3中间都安装有一根柔性连接件5。将柔性连接件5安装在二系弹簧3的中间,在达到起吊作用的同时,使得整体提吊装置4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地运用了钢簧内部结构空间,减少了空间的占用,使该装置特别适用于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空间紧张的低地板城市轨道车辆。
柔性连接件5可以采用链条或钢绳等,因链条或钢绳本身具有可弯折性,可以满足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相对运动的要求,因此可以随车运行,无需在起吊时另外安装和拆卸,使用更为方便,而且减少占用的空间。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5优选采用承载能力更强的链条,如图2所示,链条由多节链节组成,每节链节包括两块平行的连接板8,相邻两节的连接板8之间通过连接销9连接,为保证强度及耐腐蚀性,链条采用不锈钢链条。同时,为了保证整体起吊时的安全性,每根柔性连接件5的强度都要保证整个转向架起吊的承载要求,即在其它链条折断无法使用时,仅利用一根链条也可以吊起转向架2,完成车体和转向架的整体起吊,保证起吊时的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提吊装置4的上连接部6由上连接件10、上连接销11和上连接座12组成,上连接件10通过上连接销11与上连接座12转动连接,上连接座12固定在摇枕1上,柔性连接件5的顶部与上连接件10通过螺栓或销轴13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安装拆卸方便,易于检修维护,优选上连接座12与摇枕1之间采用卡接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无需紧固件连接,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和维护。如图1所示,上连接座12为一个T形的结构件,在摇枕1上相应设置有一个T形沉孔14,上连接座12卡在T形沉孔14内,底部从T形沉孔14内伸出,上连接件10的顶部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安装板15,上连接座12的底部插入两个安装板15之间再通过上连接销11连接在一起。
下连接部7与转向架2之间也采用卡接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安装拆卸方便,易于检修维护。在转向架2上具有向上凸起的呈环形的凸台16,在凸台16的内壁顶部具有倒扣17,下连接部7的腰部具有环形的平台18,平台18可以是向外凸出的平台,也可以如图1所示,在下连接部7的腰部设置一呈环形的凹槽19,凹槽19的底部平面即形成为平台18。
安装时,将下连接部7的底部卡在凸台16内,利用平台18与倒扣17配合实现卡接固定。为了降低安装难度,同时保证运行中各部件不会产生相对运动,避免产生噪声,如图1所示,在下连接部7与凸台16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块限位块20,限位块20为两级台阶状结构,安装时,将下连接部7的底部安装在凸台16内,下连接部7的底部抵靠在转向架2上,两块或三块限位块20插装在下连接部7和凸台16之间,利用限位块20的内外侧的台阶状结构分别与下连接部7上的凹槽19和凸台16内的倒扣17卡固配合,实现下连接部7和凸台16之间的卡接固定,柔性连接件5的底部与下连接部7的顶部通过螺栓或销轴21转动连接,进而将柔性连接件5的底部与转向架2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整体起吊时,吊具安装在车体上,将车体吊起,摇枕1固定在车体上,摇枕1随之抬起,摇枕1通过上连接部6向上拉动链条,链条吊起底部的转向架2,进而完成车体与转向架的整体起吊。由于每节车厢设置有两个转向架2,因此,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八根链条,起吊时不会出现偏斜的现象。
如图1所示,在柔性连接件5的外侧设置一保护罩22,保护罩22为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筒状结构,保护罩22将链条罩在其中,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防止车辆过小曲线时带来的链条与外围钢圆弹簧的“磕撞”。如图3所示,在保护罩22的内壁与上连接件10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一环形的衬垫23,衬垫23可以单独安装,也可以与上连接件10硫化在一起,使安装更加方法快捷,保护罩22的顶部与上连接件10之间与衬垫23一起通过螺钉24固定连接在一起。
为了便于日常检修维护,保护罩22的底部悬空,本实施例中,在链条底部的外侧另外设置有用于撑开保护罩22的撑开结构,撑开结构为围绕链条外侧设置的至少两片金属片25,金属片25的顶部具有一向外翻折的U形结构26,U形结构26具有一定的弹性,利用U形结构26的侧边撑在保护罩22的内壁上,金属片25对保护罩22起到一定的支撑的作用,金属片25的底部与下连接部7之间通过螺钉27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在保护罩22的底部还设置有4个剪切口28,避免车辆横纵向移动带来的下端撕裂现象。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及满足大客量承载的要求,二系弹簧3采用双钢圆弹簧,由内簧33和外簧34组成,二系弹簧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垫板29和下垫板30。
上垫板29由上层金属板29a、下层金属板29b及中间的橡胶层29c组成,橡胶层29c与上层金属板29a、下层金属板29b硫化在一起,上垫板29具有一中心孔31。相应地,在摇枕1上设置一个第一凹腔35,在第一凹腔35的中心具有向下凸出的安装部32,安装部32与中心孔31相配合,用于与上连接座12固定的T形沉孔14就开在安装部32上。第一凹腔35的直径与二系弹簧3的上垫板29配合,使上垫板29卡在第一凹腔35内而实现固定,同时中心孔31卡在安装部32处,进而实现上垫板29与摇枕1的固定连接,上垫板29与摇枕1之间无需采用传统的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安装拆卸更为简单方便,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和维护,而且使二系悬挂装置结构更为紧凑,以使该装置更适用于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空间紧张的低地板城市轨道车辆。
由于空间结构的限制,上垫板29的下层金属板29b的下表面具有呈环形的第一凸起36,第一凸起36位于内簧33和外簧34之间,第一凸起36为金属板,与下层金属板29b焊接在一起或一体成型。
在转向架2上设置有第二凹腔37,第二凹腔37的直径与二系弹簧3的下垫板30配合,使下垫板30卡在第二凹腔37内而实现固定。下垫板30由定位座38和调整垫组成,定位座38的为金属板,定位座38的上表面上同样具有一呈环形的第二凸起39,第二凸起39位于内簧33和外簧34之间,第二凸起39为金属板,与定位座38焊接在一起或一体成型。安装后,定位座38的底部卡固在转向架1的第二凹腔37的底部实现二系弹簧3与转向架2之间的固定连接,下垫板30与转向架2之间同样无需采用传统的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安装拆卸更为简单方便,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和维护,也进一步使二系悬挂装置结构更为紧凑。
第一凸起36和第二凸起39一方面起到了减振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凸起”结构将内簧33和外簧34分隔开,车辆需要通过小曲线时,即当二系弹簧3产生大位移时,减少了内簧33和外簧34碰撞的可能性,有效地避免了二系弹簧3的失稳。
下垫板30的调整垫分为两种不同结构,一种是内簧调整垫40,内簧调整垫40为金属垫,安装在第二凸起39的内圈及内簧33的底部,用于在规定载荷压缩高下内簧33的调整,另一种是外簧调整垫41,外簧调整垫41为金属垫,安装在第二凸起39的外圈及外簧34的底部,用于外簧34的调整,以保证内簧33和外簧34在同一工作载荷下的压缩高,进而保证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运行平稳。同时,上垫板29和下垫板30利用橡胶层29c的柔韧性极大地降低了钢簧带来的振动和冲击。
转向架2上的第二凹腔37,为倒锥形结构,在固定二系弹簧3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车辆运行时,二系弹簧3与第二凹腔37的内壁碰撞。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车体或摇枕,其特征在于:
在转向架与车体或摇枕之间安装有提吊装置,所述提吊装置包括二系弹簧和柔性连接件,所述二系弹簧为钢圆弹簧,所述柔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二系弹簧的中间,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顶部通过上连接部与车体或摇枕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底部通过下连接部与转向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链条或钢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外侧设置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上连接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撑开所述保护罩的撑开结构,所述撑开结构的底部与下连接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件外侧的至少两片金属片,在所述金属片的顶部具有一向外翻折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侧边撑在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由上连接件、上连接销和上连接座组成,所述上连接座固定在所述车体或摇枕上,所述上连接件通过上连接销与所述上连接座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顶部与所述上连接件通过螺栓或销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为T形,在所述车体或摇枕上设置有T形沉孔,所述上连接座卡在所述T形沉孔内,底部从所述T形沉孔内伸出通过上连接销与所述上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转向架之间卡接固定,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底部与所述下连接部通过螺栓或销轴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架上具有呈环形的凸台,在所述凸台的内壁顶部具有倒扣,所述下连接部的腰部具有环形的平台,所述平台与所述倒扣配合实现卡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系弹簧为双钢圆弹簧,由内簧和外簧组成,所述二系弹簧具有上垫板和下垫板,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与车体或摇枕及转向架之间卡接固定。
CN201410781807.3A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Active CN104527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1807.3A CN104527717B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1807.3A CN104527717B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7717A true CN104527717A (zh) 2015-04-22
CN104527717B CN104527717B (zh) 2017-01-25

Family

ID=5284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1807.3A Active CN104527717B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771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4543A (zh) * 2016-07-22 2016-11-1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提吊装置及转向架
CN110155108A (zh) * 2019-05-29 2019-08-23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连挂装置、转向架和单轨作业车
FR3080077A1 (fr) * 2018-04-17 2019-10-18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Vehicule ferroviaire et procede de circulation associe
EP3459809A4 (en) * 2016-05-21 2020-01-22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BOGIE SUSPENSION TRACTION DEVICE FOR USE IN A LOW-FLOOR ARTICULATED RAIL VEHICLE
CN111976772A (zh) * 2020-09-04 2020-11-24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摇枕及转向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20943A1 (de) * 1995-01-04 1996-07-10 Windhoff Aktiengesellschaft Hubeinrichtung mit Gleispratzen
CA2120144C (en) * 1992-07-30 1997-02-18 Wolfgang-Dieter Richter Secondary suspension system for rail vehicles
CN101357570A (zh) * 2008-09-18 2009-02-04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公路铁路两用车辆导向装置
CN103625495A (zh) * 2013-12-20 2014-03-12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摩擦力挂式减振转向架
CN204279483U (zh) * 2014-12-16 2015-04-2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20144C (en) * 1992-07-30 1997-02-18 Wolfgang-Dieter Richter Secondary suspension system for rail vehicles
EP0720943A1 (de) * 1995-01-04 1996-07-10 Windhoff Aktiengesellschaft Hubeinrichtung mit Gleispratzen
CN101357570A (zh) * 2008-09-18 2009-02-04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公路铁路两用车辆导向装置
CN103625495A (zh) * 2013-12-20 2014-03-12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摩擦力挂式减振转向架
CN204279483U (zh) * 2014-12-16 2015-04-2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59809A4 (en) * 2016-05-21 2020-01-22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BOGIE SUSPENSION TRACTION DEVICE FOR USE IN A LOW-FLOOR ARTICULATED RAIL VEHICLE
CN106114543A (zh) * 2016-07-22 2016-11-1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提吊装置及转向架
FR3080077A1 (fr) * 2018-04-17 2019-10-18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Vehicule ferroviaire et procede de circulation associe
EP3556634A1 (fr) * 2018-04-17 2019-10-23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Véhicule ferroviaire et procédé de circulation associé
US11332169B2 (en) 2018-04-17 2022-05-17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Railway vehicle and associated traffic method
CN110155108A (zh) * 2019-05-29 2019-08-23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连挂装置、转向架和单轨作业车
CN110155108B (zh) * 2019-05-29 2024-01-23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连挂装置、转向架和单轨作业车
CN111976772A (zh) * 2020-09-04 2020-11-24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摇枕及转向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7717B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78684U (zh) 一种两轴跨座式单轨列车动力转向架
CN204355067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二系悬挂装置
CN104527717A (zh)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US10011287B2 (en) Bogie for high-speed railway vehicle
CN103625493B (zh) 大轴重轨道车辆转向架
CN103879425B (zh) 一种用于100%低地板车辆的非动力转向架
CN104608788A (zh)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
CN205769309U (zh)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二系弹簧装置及转向架
CN203372249U (zh) 大轴重轨道车辆转向架
GB2549547A (en) High-speed rail vehicle bogie
CN204279483U (zh) 一种可整体提吊的轨道车辆
CN202879514U (zh) 轨道车辆动车转向架构架
CN204150959U (zh) 一种铁路货车车体与转向架的连接装置
CN201777260U (zh) 100%低地板轻轨车动力转向架构架
CN215436426U (zh) 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转向架及观光车
CN202879513U (zh) 轨道车辆拖车转向架构架
CN105923009B (zh)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提吊装置及转向架
CN202449002U (zh) 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
CN107310563B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的牵引电机拆卸方法
CN209904765U (zh) 电驱动工程检测车转向架构架
CN104401349A (zh) 可起吊转向架的机车牵引销装置
CN103770804A (zh) 轨道车辆动车转向架构架
CN205393928U (zh) 一种车钩缓冲器拆装工装
CN109109899B (zh) 一种大吨位窄轨隧道工程重载列车转向架构架
CN202059257U (zh)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用牵引电机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Applicant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Jihongtan town Chengyang District Shandong city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Applicant befor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