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5593A -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5593A
CN104525593A CN201410657675.3A CN201410657675A CN104525593A CN 104525593 A CN104525593 A CN 104525593A CN 201410657675 A CN201410657675 A CN 201410657675A CN 104525593 A CN104525593 A CN 104525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drawing die
tic
titanium plate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76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5593B (zh
Inventor
许云华
赵娜娜
梁淑华
钟黎声
卢正欣
燕映霖
叶芳霞
任冰
邹军涛
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ngyu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6576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5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5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5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5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5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00Profiling tools for metal drawing; Combinations of dies and mandrels
    • B21C3/02Dies; Selection of material therefor; Clean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00Profiling tools for metal drawing; Combinations of dies and mandrels
    • B21C3/18Making tool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Repai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9/00Casting in, on, or around objects which form part of the product
    • B22D19/08Casting in, on, or around objects which form part of the product for building-up linings or coverings, e.g. of anti-frictional metal
    • B22D19/085Casting in, on, or around objects which form part of the product for building-up linings or coverings, e.g. of anti-frictional metal of anti-frictional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丝模具,其工作部位的表面具有一种碳化物涂层,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获得上述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所述拉丝模具,在其上下表面工作部位具有碳化物涂层。所述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微米TiC陶瓷层及TiC与基体的复合层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被施加于碳钢表面。可被施加于碳钢表面。本发明通过铸造得到的基体与钛复合体,外引入外碳源,并加热、保温,从而在基体表面形成碳化物涂层,所述涂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强,克服了现有硬质颗粒与金属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拉丝模具工作表面的耐磨性能。

Description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耐磨涂层复合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耐磨碳化物涂层复合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碳钢表面的耐磨碳化物涂层复合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工具称为拉丝模。在金属制品拉拔行业中,拉丝模是非常重要的易耗工具。拉丝模用途广泛,如电子器件、雷达、电视、仪表及航天等所用的高精度丝材以及常用的钛丝、钼丝、不锈钢丝、电线电缆丝和各种合金丝都是用金刚石拉丝模拉制出来的。金刚石拉丝模由于采用天然金刚石作原料,从而具有极强的耐磨性,使用寿命极高,但由于天然金刚石在结构上具有各向异性,导致其硬度也成各向异性,使得模孔磨损不均匀,制品不圆整,且其成本极高,稀少,导致其使用受限。其次,聚晶金刚石拉丝模虽硬度高,抗磨损性强的特点,但由于其脆性较大,限制了其广泛使用。众所周知,拉丝模作为金属制品形变加工的基本工具,拉丝模的质量严重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模具使用寿命、生产效率、能源及成本消耗等多种因素。作为金属加工基本工具来说,还需开发新的廉价高性能拉丝模具,既能满足强度、塑韧性和耐磨性的要求,又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定型生产。
碳化物材料的涂层是现阶段使用较多一种材料,其具有硬度高、耐磨损性能优越的特点,以涂层方式覆盖在金属合金基体表面可以提高由基体材料制备的零部件的耐磨性与寿命。碳化物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损性能优越的特点。其中钛的碳化物熔点和硬度都较高,且与铁的相容性较好,是理想的耐磨涂层组分。是一种常见涂层材料,其有如下特点特性:
(1)碳化钛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及高模量;
(2)TiC韧性好、抗冲击载荷及抗磨性好,与基体结合具有较好的抗界面腐蚀能力,而且它与钢铁润湿性好,二者之间的润湿角为零;
(3)其次,钛矿丰富,选择TiC作为增强相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上都十分合适。
因此,TiC涂层被广泛地用作无屑冷热金属加工工具、切削刀具、各种模具、耐磨耐热耐蚀零件表面等。
目前金属材料表面涂层的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热喷涂方法,热渗镀方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生产设备要求苛刻、生产效率低、涂层结合强度低等不足。
因此如何在拉丝模具工作表面获得TiC碳化物相的涂层,并且选择一种生产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的制备方法,获得与基体结合力好、不易脱落且力学性能、耐磨性能优异的涂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丝模具,其工作部位的表面具有一种耐磨碳化物涂层,而模具基体仍为碳钢,该碳化物涂层为TiC致密陶瓷层,其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好,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传热性;并且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用于获得耐磨碳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拉丝模具,其拉丝模具表面具有一种梯度复合涂层,所述梯度复合涂层为碳化物涂层,其优选被涂覆于拉丝模具基体表面,以提高其表面的耐磨性和断裂韧性,特别是碳钢表面,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获得上述涂层的制备方法。
所述拉丝模具,在模具工作表面具有耐磨涂层,从而有利保证模具工作表面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很好的耐磨性,而模具基体部分具有很好的韧性。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表面具有耐磨涂层的拉丝模具,该耐磨涂层为TiC致密陶瓷层;优选地,Ti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更优选地,沿Ti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0-200μm,优选为100-200μm,更优选为120-200μm;优选的,其中Ti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的,其粒径为8-50μm,优选为10-50μm。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表面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拉丝模具,所述梯度复合涂层为碳化物涂层,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TiC致密陶瓷层、微米TiC陶瓷层、TiC与基体的融合层。
优选地,Ti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优选的,沿Ti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0-200μm,优选为100-200μm,更优选的120-200μm;优选的,其中Ti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的,其粒径为8-50μm,优选为10-50μm;
更优选地,沿微米TiC陶瓷层纵向剖面,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50-150μm,优选为700-150μm,更优选为80-150;其中Ti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其粒径为5-15μm,优选为6-12μm,更优选为8-10μm。
进一步优选地,沿TiC与基体的融合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其厚度为50-200μm,优选为100-20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大于20-80%,优选为50-85%,其粒径为1-10μm,优选为2-8μm。
优选地,梯度复合涂层总厚度为170-550μm;优选在300-550μm。
更优选地,模具基体组织根据热处理方式不同为珠光体、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和索氏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该梯度复合涂层被施加于碳钢表面。
所述碳钢基体根据国家标准GB221-79中规定,本案中所使用碳钢的的牌号分别为:Q275A、Q255AF、45钢、T12A、T8、ZG270-450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拉丝模具的工作表面具有耐磨涂层,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钛板,优选地,其中钛的纯度控制在99.7-99.99%;优选地,所述钛板的厚度控制在0.2-3mm;更优选地,所述钛板先被加以表面处理;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纯度99%,厚度为0.1-0.35mm,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制作砂型;优选地,用CO2水玻璃硬化砂、覆膜砂、自硬树脂砂或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金属基材冶炼为钢液,优选地,温度控制在1610℃-1630℃。
5)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拉丝模具消失模、钛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待钢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拉丝模具基体为碳钢,拉丝模具内孔工作表面为碳钢与钛板的复合体;优选地,浇注温度控制在1610℃-1630℃;更优选地,浇注时间为40-50秒为宜;进一步优选地,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优选地,室温冷却。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拉丝模具内孔表面形成耐磨涂层,而拉丝模具基体仍为碳钢基体。
其中耐磨碳化物涂层为TiC致密陶瓷层。
优选地,通过控制步骤6)中保温时间、保温温度获得该TiC致密陶瓷层;优选地,Ti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拉丝模具的工作表面具有梯度复合涂层,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钛板,优选,其中钛的纯度控制在99.7-99.99%;优选,所述钛板的厚度控制在0.2-3mm;,所述钛板先被加以表面处理;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制作砂型;优选地,用CO2水玻璃硬化砂、覆膜砂、自硬树脂砂或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金属基材冶炼为钢液,优选地,温度控制在1610℃-1630℃。
5)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拉丝模具消失模、钛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待钢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拉丝模具基体为碳钢,拉丝模具内孔工作表面为碳钢与钛板的复合体;优选地,浇注温度控制在1610℃-1630℃;更优选地,浇注时间为40-50秒为宜;进一步优选地,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室温冷却。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拉丝模具内孔表面形成耐磨涂层,而拉丝模具基体仍为碳钢基体。
7)所得的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拉丝模具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
优选地,钛板厚度为0.2-3mm;若小于0.2mm,则钛板在浇注复合过程中就已经完全反应,不能获得TiC致密陶瓷层,直接生成弥散分布TiC颗粒;超过3mm则导致扩散距离增大,反应动力不足。
优选地,通过严格控制步骤6)中保温温度与时间的关系,获得所述准单晶相TiC致密陶瓷层。该陶瓷层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准单晶组织,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晶界减少,影响断裂韧性的位错也相应减少,代之亚晶界增多,有效提高该陶瓷层的抗裂能力。
优选地,通过控制步骤6)中保温时间、保温温度获得该梯度复合涂层即碳化物涂层,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准单晶相TiC致密陶瓷层、微米TiC陶瓷层、TiC与基体的融合层。
更优选地,上述步骤6)中保温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最终能够获得的梯度复合涂层的总厚度符合如下公式,
L=kTlogt1/2+b0
其中:
L——梯度复合涂层的总厚度(μm),
k——是常数,取值为0-1,k≠0,
T——反应温度(K),
t——反应时间(s),
b0——反应初始厚度(μm),即钢液浇注后与钛板之间形成的复合层的厚度。
综上,所述梯度复合涂层,包括TiC致密陶瓷层,硬度高。所述Ti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原子的排列不像一般单晶那样具有相同的晶格,但仍具有严格的顺序,呈现出几何排列;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准单晶相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准单晶相的晶界明显减少,位错密度低,有较多亚晶界,因此硬度有明显提升;而较之单晶相,其对制备方式要求更低,且组织更为稳定。
优选地,在步骤1)中,表面处理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300ml/L的盐酸或60ml/L的磷酸或12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选用300ml/L的氢氟酸或200ml/L的硫酸或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800目或更细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
更优选地,步骤2)中的外部碳源为石墨纸;优选地,所述石墨纸为三级以上,纯度99%,厚度为0.1-0.35mm;
优选地,步骤6)中,升温至1000-113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4-12h,优选6-10h。
优选地,所选碳钢基体为低碳钢、中碳钢或高碳钢。
优选地,保护气为氩气或氮气,气体流量为4-8ml/min。
其中,保温温度应严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温度高于1130℃,反应过程中的液相过多,而使得块状准相单晶TiC,直接生成弥散分布TiC颗粒,而不能获得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但是温度低于1000℃,则W的溶解度太低,反应无法正向进行。同样的,保温时间也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区间,时间超过12h,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消失,反应扩散生成弥散分布TiC颗粒与基体的融合,而低于4h,则反应获得的TiC太少,涂层厚度难以保证,最佳的应该保持在6-10h。
更优选地,具有碳化物涂层的碳钢复合体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优选地,在550-800℃左右进行热处理,基体为珠光体组织;或在220-450℃进行热处理,基体为贝氏体组织;或在220℃以下进行热处理,基体为马氏体组织。
所述拉丝模具基体优选为碳钢,碳钢基体组织为珠光体、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和索氏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碳钢基体根据国家标准GB221-79中规定,本案中所使用碳钢的的牌号分别为:Q275A、Q255AF、45钢、T12A、T8、ZG270-450等。
本发明通过铸造获得钢钛复合体后,引入外碳源,以加热扩散的方式,通过控制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和涂层厚度的关系,可在金属表面形成碳化物涂层,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强,克服了现有硬质颗粒与金属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且由于浇注砂型的多样性,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形状的耐磨部件,例如铲齿、拉丝模具、衬板等零部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复合碳化物涂层的显微硬度高达本发明碳钢表面的块状准单晶相TiC致密陶瓷层的硬度高达3000-3230HV0.05,相对耐磨性是基体的10-22倍。所述相对耐磨性的定义为:以基体材料为标准试样,在相同载荷下,被测涂层产生磨损量与标准试样产生磨损量的比值称为涂层的相对耐磨性,因此也简称为涂层的相对耐磨性是基体的几倍,下述相同参数检测标准与之相同。
这是由于其中的Ti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组织,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好,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传热性。而与之相对应的微米TiC陶瓷层的硬度只能达到2000-2800HV0.05,其相对耐磨性是基体的6-10倍。
这种制备方法,以及后续不同的热处理方式,使拉丝模具工作表面和拉丝模具内孔本身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满足了实际生产中对各个部分的不同性能要求。这种拉丝模具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最高可达3230HV0.05,获得了优良的耐磨性,是普通碳钢的10-22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拉丝模具制备工艺图;
图2是本发明中热处理后拉丝模具以及各部分组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准单晶相TiC陶瓷层显微组织图;
图4是本发明中TiC陶瓷层多晶相显微组织图。
图中,1.石墨纸,2.钛板,3.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4.微米TiC陶瓷层,5.TiC与基体的融合层,6.热处理后拉丝模具基体,7.拉丝模具消失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7%。所述钛板2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300ml/L的盐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选用300ml/L的氢氟酸,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8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1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纯度为99%,厚度为0.1mm,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如图1所示。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CO2水玻璃硬化砂制作砂型。
4、将Q275A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30℃。所选基体6为低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上述钛板2的砂型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30℃,浇注时间40秒,冷却后,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冷却后,获得模具基体为碳钢,工作表面为碳钢与钛板2的复合体。
6、将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00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6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碳钢基体表面的包括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的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气体流量为5ml/min。
7、所得的具有碳化物涂层的Q275A基体,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热处理工序为:在220℃以下进行热处理,基体为马氏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TiC致密陶瓷层3,为准单晶相,其粒径为15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1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90%。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90μm,TiC的体积分数为90%,其粒径为7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9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70%,其粒径为3μm。
综上,所述涂层可为复合涂层,其包括准单晶相TiC致密陶瓷层3、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且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290μm。所述Q275A基体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000HV0.05,耐磨性是Q275A的22倍,如图2所示。
实施例2: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8%。所述钛板2应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60ml/L的磷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00ml/L的硫酸,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0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1.5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纯度为99%,厚度为0.2mm,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覆膜砂制作砂型。
4、将Q255AF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30℃,所选碳钢基体为中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上述钛板2的砂型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30℃,浇注时间45秒,在冒口补浇,冷却后,获得模具基体为碳钢,工作表面为碳钢与钛板2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05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6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工作表面的包括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的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6ml/min。
7、所得的具有碳化物涂层的Q255AF基体,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在700℃进行热处理,基体为珠光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如图3所示,包括TiC致密陶瓷层3,为块状准单晶相,其粒径为30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5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90%。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0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90%,其粒径为10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0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65%,其粒径为4μm。
综上,所述碳化物涂层可为复合涂层,可由所述块状准单晶TiC陶瓷层3、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构成,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350μm。所述Q255AF基体组织为珠光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080HV0.05,耐磨性相对于Q255AF基体为16倍。
实施例3: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8%,所述钛板2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12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2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2.5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2,然后在钛板2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1,纯度为99%,厚度为0.35mm,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自硬树脂砂制作砂型。
4、将Q255AF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30℃,所选碳钢基体为中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钛板2的砂型7,浇注温度控制在1630℃,浇注时间50秒,冷却后,获得上部为Q255AF基体6下部为钛板2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的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10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10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基体表面的包括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的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6ml/min。
7、所得Q255AF基体6材料,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在700℃左右进行热处理,基体为珠光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TiC致密陶瓷层3为块状准单晶相,其粒径为40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8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90%。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30μm,TiC的体积分数为90%,其粒径为13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6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50%,其粒径为8μm。
综上,所述碳化物涂层是复合涂层,可由所述块状准单晶TiC陶瓷层3、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构成,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470μm,所述Q255AF基体为珠光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120HV0.05,耐磨性相对于Q255AF基体为22倍。
实施例4: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99%,所述钛板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60ml/L的磷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00ml/L的硫酸,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0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3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2,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1,纯度为99%,厚度为0.15mm,使其与钛板2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50钢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20℃,所选碳钢基体为中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上述钛板2的砂型7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20℃,浇注时间50秒,冷却后,获得模具基体为碳钢,表面为碳钢与钛板2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的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13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12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基体表面的包括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的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6ml/min。
7、所得碳钢材料,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在350℃左右进行热处理,基体为贝氏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TiC致密陶瓷层为块状准单晶相,其粒径为45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20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80%。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50μm,TiC的体积分数为80%,其粒径为15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20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20%,其粒径为10μm。
综上,所述碳化物涂层是复合涂层,是由所述块状准单晶TiC陶瓷层3、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构成,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550μm。所述50钢基体为贝氏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230HV0.05,耐磨性相对于50钢基体为14倍。
实施例5: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7%。所述钛板2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300ml/L的盐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9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2.5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2,然后在钛板2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1,纯度99%,厚度为0.25mm,使其与钛板2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CO2水玻璃硬化砂制作砂型。
4、将T12钢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10℃。所选碳钢基体为高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上述钛板2的模具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10℃,浇注时间50秒,冷却后,获得模具基体为碳钢,表面为碳钢与钛板2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的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00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12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基体表面的复合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7ml/min。
7、所得T12钢基体材料,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在400℃下进行热处理,基体为贝氏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TiC致密陶瓷层3为块状准单晶相,其粒径为30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2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85%。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10μm,TiC的体积分数为85%,其粒径为9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2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60%,其粒径为5μm。
综上,所述碳化物涂层是复合涂层,可由所述块状准单晶TiC陶瓷层3、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构成,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350μm。所述T12钢基体为贝氏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010HV0.05,耐磨性相对于T12钢基体为10倍。
实施例6: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7%,所述钛板2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12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8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2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纯度为99%,厚度为0.25mm,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覆膜砂制作砂型。
4、将T8钢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10℃,所选碳钢基体为高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上述钛板2的模具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10℃,浇注时间为50秒,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冷却后,获得模具基体为碳钢,表面为碳钢与钛板2的复合体。再将上述复合体外部整体包覆碳源,所述碳源为石墨纸,所述石墨纸为三级以上,纯度99%,厚度为0.25mm。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的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05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12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基体表面的包括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的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气体流量为8ml/min。
7、所得T8钢材料,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在220℃以下进行热处理,基体为马氏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TiC致密陶瓷层3为块状准单晶相,其粒径为35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7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85%。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20μm,TiC的体积分数为85%,其粒径为12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3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55%,其粒径为6μm。
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是复合涂层,可由块状准单晶TiC陶瓷层、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构成,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420μm。所述T8钢基体为马氏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100HV0.05,耐磨性相对于T8钢基体为11倍。
实施例7: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9%,所述钛板2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60ml/L的磷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000目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1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纯度为99%,厚度为0.15mm,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自硬树脂砂制作砂型。
4、将ZG270-500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30℃,所选碳钢基体为低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上述钛板2的模具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30℃,浇注时间45秒,冷却后,获得模具基体为碳钢,表面为碳钢与钛板2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的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10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6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基体表面的复合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8ml/min。
7、所得ZG270-500材料,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在220℃以下进行热处理,基体为马氏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TiC致密陶瓷层为块状准单晶相,其粒径为40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6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90%。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10μm,TiC的体积分数为90%,其粒径为11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2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60%,其粒径为7μm。
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是复合涂层,可由所述块状准单晶TiC陶瓷层、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构成,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390μm。所述ZG270-500碳钢基体为马氏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110HV0.05,耐磨性相对于ZG270-500钢基体为19倍。
实施例8: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8%。所述钛板2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12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选用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200目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1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1,纯度为99%,厚度为0.3mm,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45钢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20℃,所选碳钢基体为中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上述钛板2的模具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20℃,浇注时间45秒,冷却后,获得模具基体为碳钢,表面为碳钢与钛板2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的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13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6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基体表面的包括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的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6ml/min。
7、所得碳钢材料,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在600℃左右进行热处理,基体为珠光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TiC致密陶瓷层为块状准单晶相,其粒径为45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7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90%。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40μm,TiC的体积分数为90%,其粒径为14μm。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8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40%,其粒径为9μm。
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是复合涂层,可由所述块状准单晶TiC陶瓷层、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构成,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490μm,所述45钢基体为珠光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130HV0.05,耐磨性相对于45钢基体为13倍。
实施例9: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8%。所述钛板2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60ml/L的磷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选用200ml/L的硫酸,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000目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0.2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1,纯度为99%,厚度为0.2mm,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CO2水玻璃硬化砂制作砂型。
4、将50钢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20℃2,所选碳钢基体为中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上述钛板2的模具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20℃2,浇注时间为40秒,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冷却后,获得模具基体为碳钢,表面为碳钢与钛板2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的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00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4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基体表面的包括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的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6ml/min。
7、所得50钢基体材料,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在650℃左右进行热处理,基体为珠光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TiC致密陶瓷层为块状准单晶相,其粒径为10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90%。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50μm,TiC的体积分数为90%,其粒径为5μm。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5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80%,其粒径为1μm。
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是复合涂层,由所述块状准单晶TiC陶瓷层、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构成,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170μm。所述50钢基体为贝氏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000HV0.05,耐磨性相对于50钢基体为11倍
实施例10: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钛板2,其中钛的纯度应控制在99.9%。所述钛板2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60ml/L的磷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选用200ml/L的硫酸,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900目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
所述钛板2的厚度控制在3mm。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7工作表面固定钛板2,然后在钛板2表面固定外部碳源,所述碳源为三级以上的石墨纸1,纯度99%,厚度为0.1mm,使其与钛板2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覆膜砂制作砂型。
4、将Q255AF基材6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630℃,所选碳钢基体为低碳钢。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上述钛板2的模具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30℃,浇注时间50秒,冷却后,获得模具基体为碳钢,表面为碳钢与钛板2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的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05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4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基体表面的包括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的碳化物涂层。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6ml/min。
7、所得Q255AF钢材料,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在300℃左右进行热处理,基体为贝氏体组织。
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Ti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其粒径为25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9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90%。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之下的微米TiC陶瓷层4,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0μm,TiC的体积分数为90%,其粒径为8μm。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块状准单晶TiC致密陶瓷层3以及微米TiC陶瓷层4之下的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50μm,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80%,其粒径为2μm。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是复合涂层,可由所述块状准单晶TiC陶瓷层3、微米TiC陶瓷层4及TiC与基体的融合层5构成,由外向内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230μm。所述Q255AF钢基体为贝氏体。碳化物涂层的硬度为3020HV0.05,耐磨性相对于Q255AF钢基体为20倍。
对比例1,其制备方法如下:用激光熔覆法直接将碳化钛颗粒熔覆在碳钢表面,得到涂层,厚度为30μm,体积分数为80%,所得涂层的硬度为1200HV0.05,耐磨性相对于钢基体为2-3倍。
对比例中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工艺参数不易控制,且使用过程中使用粘接剂将导致气孔和夹渣;且复合层中未出现TiC致密陶瓷层和微米TiC致密陶瓷层,复合层厚度和TiC含量较小,TiC粒径较大;同时,复合过程仅仅是对外加硬质碳化铬颗粒间的间隙进行铸渗和对外加颗粒进行熔融、烧结,硬质碳化铬颗粒与金属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或存在氧化、夹杂问题,因此,其力学性能较差。

Claims (21)

1.一种拉丝模具,在其表面具有耐磨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为TiC致密陶瓷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Ti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沿Ti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0-200μm,优选为100-200μm,更优选的120-200μm;优选的,其中Ti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的,其粒径为8-50μm,优选为10-50μm。
4.一种拉丝模具,在其表面具有梯度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复合涂层为碳化物涂层,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TiC致密陶瓷层、微米TiC陶瓷层、TiC与基体的融合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Ti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沿Ti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0-200μm,优选为100-200μm,更优选的120-200μm;优选的,其中Ti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的,其粒径为8-50μm,优选为10-50μm。
7.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沿微米TiC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50-150μm,优选为70-150μm,更优选的80-150μm;优选的,Ti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的,TiC的粒径为5-15μm,优选为6-12μm,更优选为8-10μm。
8.如权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沿TiC与基体的融合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50-200μm,优选100-200μm,优选,其中TiC的体积分数为20%-80%,优选为50%-85%,优选的,TiC的粒径为1-10μm,优选为2-8μm。
9.如权利要求4-8之一所述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梯度复合涂层总厚度为170-550μm,优选在300-550μm。
10.如权利要求4-9之一所述的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组织根据热处理不同为珠光体、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和索氏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该梯度复合涂层被施加于碳钢表面。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拉丝模具的工作表面具有耐磨涂层,其特征在于,拉丝模具表面具有耐磨涂层,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钛板,优选的,其中钛的纯度控制在99.7-99.99%,优选的,所述钛板的厚度控制在0.2-3mm,所述钛板先被加以表面处理;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尺寸制作砂型,优选地,用CO2水玻璃硬化砂、覆膜砂、自硬树脂砂或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金属基材冶炼为钢液,优选地,温度控制在1610℃-1630℃;
5)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钛板和碳源的砂型内,待钢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拉丝模具基体为碳钢,拉丝模具工作表面为与钛板的复合体;优选地,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拉丝模具、钛板和碳源的砂型内;优选地,浇注温度控制在1610℃-1630℃,浇注时间为40-50秒为宜;更优选地,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进一步优选地,室温冷却;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拉丝模具工作表面形成耐磨涂层,而拉丝模具基体仍为碳钢基体;
其中,耐磨碳化物涂层为TiC致密陶瓷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Ti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优选地,通过控制步骤6)中的保温时间、保温温度获得该TiC致密陶瓷层。
13.一种如权利要求4-10之一所述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拉丝模具表面具有梯度复合涂层,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钛板,优选地,其中钛的纯度控制在99.7-99.99%,更优选地,所述钛板的厚度控制在0.2-3mm,所述钛板先被加以表面处理;
2)按照拉丝模具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拉丝模具消失模,根据拉丝模具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是拉丝模具内孔与被加工金属之间强烈的摩擦,据此在拉丝模具消失模工作表面固定钛板,然后在钛板表面固定外部碳源,使其与钛板紧密结合;
3)按照拉丝模具的尺寸制作砂型,优选地,用CO2水玻璃硬化砂、覆膜砂、自硬树脂砂或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碳钢基材冶炼为钢液,优选地,温度控制在1610℃-1630℃;
5)将上述钢液浇入放置有上述钛板的模具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610℃-1630℃,浇注时间50秒,冷却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上部为碳钢基体下部为钛板的复合体;优选地,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拉丝模具、钛板和碳源的砂型内;优选地,浇注温度控制在1610℃-1630℃,浇注时间50秒;更优选地,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优选地,室温冷却;
6)将浇铸完得到的拉丝模具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拉丝模具表面的包括块状准单晶相致密TiC陶瓷层的碳化物涂层;而拉丝模具基体仍为碳钢;
7)所得的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拉丝模具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步骤6)中保温时间、保温温度获得该梯度复合涂层即碳化物涂层,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准单晶相TiC致密陶瓷层、微米TiC陶瓷层、TiC与基体的融合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保温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最终能够获得的梯度复合涂层的总厚度符合如下公式,
L=kTlogt1/2+b0
其中,
L——梯度复合涂层的总厚度(μm),
k——是常数,取值为0-1,k≠0,
T——保温温度(K),
t——保温时间(s),
b0——初始厚度(μm),即钢液浇注后与钛板之间形成的复合层的厚度。
16.如权利要求13-15之一所述的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表面处理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300ml/L的盐酸或60ml/L的磷酸或12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选用300ml/L的氢氟酸或200ml/L的硫酸或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800目或更细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
17.如权利要求13-16之一所述的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外部碳源为石墨纸;优选地,所述石墨纸为三级以上,纯度99%,厚度为0.1-0.35mm。
18.如权利要求13-17之一所述的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升温至1000-1130℃保温,优选的,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4-12h,优选6-10h。
19.如权利要求13-18之一所述的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碳钢基体为低碳钢、中碳钢或高碳钢。
20.如权利要求13-19之一所述的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或氮气,气体流量为4-8ml/min。
21.如权利要求13-20之一所述拉丝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热处理工序为:在550-800℃左右进行热处理,基体为珠光体组织,或者,在220-550℃进行热处理,基体为贝氏体组织,或者,在220℃以下进行热处理,基体为马氏体组织。
CN201410657675.3A 2014-11-18 2014-11-18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525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7675.3A CN104525593B (zh) 2014-11-18 2014-11-18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7675.3A CN104525593B (zh) 2014-11-18 2014-11-18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5593A true CN104525593A (zh) 2015-04-22
CN104525593B CN104525593B (zh) 2017-02-22

Family

ID=5284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7675.3A Active CN104525593B (zh) 2014-11-18 2014-11-18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559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5917A (zh) * 2015-11-09 2016-02-24 无锡市锡山区仁景模具厂 耐用型路沿石模具
CN108328937A (zh) * 2018-02-26 2018-07-27 许水平 一种采用纳米粉处理玻璃、金属、陶瓷制品表面的方法
CN108746226A (zh) * 2018-07-06 2018-11-06 南通汇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线材加工设备
CN109680276A (zh) * 2019-01-28 2019-04-2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复相碳化物涂层/钛铌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93406A (zh) * 2020-06-23 2020-11-0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1428A (en) * 1973-03-26 1974-08-27 Gen Electric Composite wire drawing die
CN1211635A (zh) * 1998-06-12 1999-03-24 上海交通大学 金刚石涂层拉丝模
CN201956445U (zh) * 2011-01-13 2011-08-31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金属内导体拉拔定径模具
CN203197024U (zh) * 2013-03-14 2013-09-18 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钛棒拉伸的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89050A1 (ru) * 1976-09-10 1978-01-25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И Нормативов При Госплане Ссср Волок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1428A (en) * 1973-03-26 1974-08-27 Gen Electric Composite wire drawing die
CN1211635A (zh) * 1998-06-12 1999-03-24 上海交通大学 金刚石涂层拉丝模
CN201956445U (zh) * 2011-01-13 2011-08-31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金属内导体拉拔定径模具
CN203197024U (zh) * 2013-03-14 2013-09-18 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钛棒拉伸的模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5917A (zh) * 2015-11-09 2016-02-24 无锡市锡山区仁景模具厂 耐用型路沿石模具
CN108328937A (zh) * 2018-02-26 2018-07-27 许水平 一种采用纳米粉处理玻璃、金属、陶瓷制品表面的方法
CN108746226A (zh) * 2018-07-06 2018-11-06 南通汇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线材加工设备
CN109680276A (zh) * 2019-01-28 2019-04-2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复相碳化物涂层/钛铌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80276B (zh) * 2019-01-28 2023-06-13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复相碳化物涂层/钛铌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93406A (zh) * 2020-06-23 2020-11-0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5593B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5593A (zh)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3992A (zh) 刹车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3993A (zh) 刹车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716B (zh) 冷冲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00B (zh) 耐磨碳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315A (zh) 锤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7150B (zh) 耐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09B (zh) 耐磨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2234A (zh) 耐磨碳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13A (zh) 护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573B (zh) 轧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681A (zh) 冷冲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60A (zh) 发动机挺柱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61B (zh) 发动机凸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8616A (zh)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10B (zh) 耐磨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12A (zh) 衬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98B (zh) 导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88B (zh) 导卫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14B (zh) 发动机凸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87A (zh) 磨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299A (zh) 颚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2694B (zh) 护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2899A (zh) 铲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62A (zh)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Chao

Inventor after: Zou Juntao

Inventor after: Xiao Peng

Inventor after: Xu Yunhua

Inventor after: Zhao Nana

Inventor after: Liang Shuhua

Inventor after: Zhong Lisheng

Inventor after: Lu Zhengxin

Inventor after: Yan Yinglin

Inventor after: Ye Fangxia

Inventor after: Ren Bing

Inventor before: Xu Yunhua

Inventor before: Xiao Peng

Inventor before: Zhao Nana

Inventor before: Liang Shuhua

Inventor before: Zhong Lisheng

Inventor before: Lu Zhengxin

Inventor before: Yan Yinglin

Inventor before: Ye Fangxia

Inventor before: Ren Bing

Inventor before: Zou Junt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4

Address after: Room 413, Building 7, Xinghu 101 Square, No. 1101 Xinghu Avenue,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Rongyu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48 No. 5 Jinhua South Road, Shaanxi, Xi'an

Patentee befor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