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5862A -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5862A
CN104525862A CN201410659432.3A CN201410659432A CN104525862A CN 104525862 A CN104525862 A CN 104525862A CN 201410659432 A CN201410659432 A CN 201410659432A CN 104525862 A CN104525862 A CN 104525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ne
dense ceramic
vanadium plate
ceramic layers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94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5862B (zh
Inventor
许云华
叶芳霞
燕映霖
钟黎声
梁淑华
赵娜娜
任冰
邹军涛
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6594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5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5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5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5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5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8/00Pressure casting; Vacuum casting
    • B22D18/06Vacuum casting, i.e. making use of vacuum to fill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9/00Casting in, on, or around objects which form part of the product
    • B22D19/16Casting in, on, or around objects which form part of the product for making compound objects cast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metals, e.g. for making rolls for rolling m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8/6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solids, e.g. powders, pastes
    • C23C8/62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solids, e.g. powders, pastes only one element being applied
    • C23C8/64Carburi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流器,其工作部位的表面具有一种碳化物涂层,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获得上述旋流器的制备方法。所述旋流器,在其齿前端工作部位具有碳化物涂层。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还可进一步包括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所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依次呈梯度分布。可被施加于不锈钢表面。所述涂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强,克服了现有硬质颗粒与金属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工作表面的耐磨性能。

Description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耐磨涂层的复合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耐磨碳化物涂层的复合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不锈钢表面的耐磨碳化物涂层的复合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旋流器是在回转流中利用离心力进行分级、分离的设备,旋流器至少包括外层钢套、进料口、沉砂咀和溢流管。旋流器工作过程中,固-液二相流做强烈的旋转运动,在二相流剧烈的冲刷下,旋流器钢套的内壁面极易磨损,从而缩短了旋流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设备的分级、分离效果。因此,多种行业中对旋流器耐磨性能要求都很高。常用的旋流器主要有不锈钢旋流器,聚氨酯旋流器,传统工艺主要是利用铸造工艺制造而成。为了提高其耐磨性,传统方法还通常采用耐磨材料制作旋流器钢套的内衬,以提高旋流器的使用性能。
常用的内衬材料有高合金钢、铸铁、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合金钢内衬耐冲刷磨损性能差,使用寿命较短,且成本高。用自蔓延烧结的陶瓷内衬耐磨性好,但由于陶瓷为脆性材料,容易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受冲击而发生脆性断裂,导致旋流器整体报废;另外陶瓷内衬高温烧结过程中,外层钢套受热变形较大,使材料内部产生很大应力而产生裂纹;自蔓延工艺条件要求严格,产品质量不稳定,且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气,不利于环保。高分子聚合物内衬旋流器,其内衬与钢套内壁结合性能差,内衬易发生剥离、脱落现象,使旋流器发生堵塞而严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导致停工停产。
然而仅仅提高旋流器基体材料的硬度仍然不足以保证其服役的持久性,因此在其工作部位的表面增加涂层是解决该问题既经济又有效的手段。现阶段使用较多的为碳化物材料的涂层,其具有硬度高、耐磨损性能优越的特点,以涂层方式覆盖在金属合金基体表面可以提高由基体材料制备的零部件的耐磨性与寿命。其中VCp是一种常见的涂层材料,其有如下特点特性:
(1)具备密度低、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抗氧化、耐磨、耐腐蚀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
(2)烧结过程中长大倾向小,颗粒一般呈圆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增强材料;
(3)钒资源丰富,容易获得,价格比较低廉,碳化钒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获得普遍应用;
(4)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高硬度的面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和晶格类型与奥氏体非常接近,这便于更好地与钢铁基体结合;
(5)VCp的标准生成焓△G0值低,其合成反应易于进行;
(6)VCp涂覆的钢铁基复合材料除了硬度高、耐磨性好外,可切削加工、锻造、焊接、热处理强化且变形小,而且具有普通熔炼钢的冷热加工性能。因此,VCp涂层材料被广泛地用作无屑冷热金属加工工具、切削刀具、各种模具、耐磨耐热耐蚀零件的耐磨表面。
目前制备碳化物涂层的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热喷涂方法、热渗镀方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生产设备要求苛刻、生产效率低、涂层结合强度低等不足。
因此如何在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工作表面获得VCp涂层,并且选择一种生产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的制备方法,获得与基体结合力好、不易脱落且力学性能、耐磨性能优异的涂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器,在其内壁具有一种耐磨涂层,该耐磨涂层为V2C致密陶瓷层,其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好,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传热性;并且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用于获得上述复合旋流器的制备方法。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旋流器,在其内壁具有一种梯度复合涂层,其优选被涂覆于旋流器内壁,以提高其表面的耐磨性和断裂韧性,特别是不锈钢表面,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获得上述旋流器的制备方法。
所述旋流器,在其内壁具有耐磨涂层,从而有利保证旋流器内壁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很好的耐磨性,而旋流器基体部分具有很好的韧性。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壁具有耐磨涂层的旋流器,该耐磨涂层为V2C致密陶瓷层;优选地,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更优选地,沿V2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25μm,优选为9-25μm,更优选为15-25μm;优选地,其中V2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地,V2C晶粒尺寸为20-50μm,优选为30-50μm。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所述梯度复合涂层为碳化物涂层,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V2C致密陶瓷层、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
优选地,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更优选地,沿V2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25μm,优选为9-25μm,更优选为15-25μm;优选地,其中V2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地,V2C晶粒尺寸为20-50μm,优选为30-50μm。
进一步优选地,沿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5-90μm,优选为40-90μm,更优选为70-90μm;优选地,V8C7的体积分数大于70%,优选大于75%;优选地,V8C7的晶粒尺寸为5-15μm,优选为6-15μm,更优选为8-15μm。
更进一步优选地,沿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21μm-1101μm,优选300-1050μm;优选地,其中V8C7的体积分数为20%-85%,优选为50%-85%;优选地,V8C7的晶粒尺寸为5-20μm,优选为10-20μm。
优选地,梯度复合涂层总厚度为143-1216μm,优选在400-1200μm。
更优选地,旋流器基体组织根据热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珠光体、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和索氏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该梯度复合涂层被施加于不锈钢表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壁具有耐磨涂层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优选的,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7-99.9%;更优选地,所述钒板的厚度控制在0.2-3mm;优选地,所述钒板先被加以表面处理;
2)按照旋流器内壁尺寸制作旋流器模具,模具厚度与旋流器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内壁,据此将钒板固定在旋流器模具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上固定外部碳源,使其与钒板紧密结合;优选地,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
3)按照旋流器尺寸制作砂型,并将旋流器模具、钒板和外部碳源一并置于砂型型腔中;优选地,用CO2水玻璃硬化砂、覆膜砂、自硬树脂砂或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优选地,温度控制在1500-1560℃;
5)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不锈钢,旋流器内壁复合层为不锈钢与钒板的复合体;优选地,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优选地,浇注温度控制在1500-1560℃,浇注时间为5-60秒为宜;更优选地,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优选地,室温冷却;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耐磨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不锈钢基体。
其中,耐磨涂层为V2C致密陶瓷层。
优选地,通过控制步骤6)中保温时间、保温温度获得该V2C致密陶瓷层;优选地,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优选的,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7-99.9%;更优选地,所述钒板的厚度控制在0.2-3mm;优选地,所述钒板先被加以表面处理;
2)按照旋流器内壁尺寸制作旋流器模具,模具厚度与旋流器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内壁,据此将钒板固定在旋流器模具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上固定外部碳源,使其与钒板紧密结合;优选地,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
3)按照旋流器尺寸制作砂型,并将旋流器模具、钒板和外部碳源一并置于砂型型腔中;优选地,用CO2水玻璃硬化砂、覆膜砂、自硬树脂砂或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优选地,温度控制在1500-1560℃;
5)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不锈钢,旋流器内壁复合层为不锈钢与钒板的复合体;优选地,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优选地,浇注温度控制在1500-1560℃,浇注时间为5-60秒为宜;更优选地,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优选地,室温冷却;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梯度复合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不锈钢基体;
7)所得的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
优选地,钒板厚度为0.2-3mm;若小于0.2mm,则钒板在浇注复合过程中就已经完全反应,不能获得V2C组织,直接生成弥散分布V8C7;超过3mm则导致扩散距离增大,反应动力不足。
优选地,通过严格控制步骤6)中保温温度与时间的关系,获得所述准单晶相V2C致密陶瓷层。该陶瓷层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准单晶组织,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晶界减少,影响断裂韧性的位错也相应减少,代之亚晶界增多,有效提高该陶瓷层的抗裂能力。
优选地,通过控制步骤6)中保温时间、保温温度获得该梯度复合涂层即碳化物涂层,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准单晶相V2C致密陶瓷层、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
更优选地,上述步骤6)中保温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最终能够获得的梯度复合涂层的总厚度符合如下公式,
L=kTlogt1/2+b0
其中:
L——梯度复合涂层的总厚度(μm),
k——是常数,取值为0-1,k≠0,
T——保温温度(K),
t——保温时间(s),
b0——初始厚度(μm),即钢液浇注后与钒板之间形成的复合层的厚度。
综上,所述梯度复合涂层,包括V2C致密陶瓷层,硬度高。所述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原子的排列不像一般单晶那样具有相同的晶格,但仍具有严格的顺序,呈现出几何排列;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准单晶相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准单晶相的晶界明显减少,位错密度低,有较多亚晶界,因此硬度有明显提升;而较之单晶相,其对制备方式要求更低,且组织更为稳定。
优选地,在步骤1)中,表面处理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300ml/L的盐酸或60ml/L的磷酸或12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选用300ml/L的氢氟酸或200ml/L的硫酸或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800-12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
更优选地,步骤2)中的外部碳源为石墨纸或石墨粉;优选地,所述石墨纸为三级以上,纯度为85-99%,厚度为0.1-0.35mm;优选地,所述石墨粉选择粒度在600-1000目,纯度为85-99%。
优选地,步骤5)中,升温至1000-116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6-12h,优选8-10h。
优选地,所选不锈钢基体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或奥氏体不锈钢。
优选地,保护气为氩气或氮气,气体流量为5-8ml/min。
其中,保温温度应严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温度高于1160℃,反应过程中的液相过多,而使得V2C转变成为V8C7,而不能获得准单晶相V2C;但是温度低于1000℃,则V的溶解度太低,反应无法正向进行。同样的,保温时间也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区间,时间超过12h,几乎所有的V2C会转变为V8C7,而低于6h,则反应获得的V2C太少,涂层厚度难以保证,最佳的应该保持在8-10h。
更优选地,具有碳化物涂层的旋流器复合体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马氏体型不锈钢采用调质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用淬火以及低温回火,获得回火马氏体。奥氏体型不锈钢采用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一般是1050-1150度。铁素体型不锈钢经退火处理后空冷或水冷,在退火软化状态下使用。
所述旋流器内壁复合层以不锈钢为基体,所选不锈钢基体为马氏体不锈钢(12Cr12、12Cr13、20Cr13、30Cr13、68Cr17等)、铁素体不锈钢(06Crl3Al、022Cr11Ti、022Cr12、10Cr17、10Cr17Mo等)或奥氏体不锈钢(12Cr17Mn6Ni5N、12Cr18Mn9Ni5N、12Cr17Ni7、06Cr19Ni10、022Cr19Ni10等),见国标GB/T 2087-2007,基体组织根据热处理制度的不同为珠光体、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和索氏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通过铸造尤其是消失模真空吸铸获得不锈钢+钒复合体后,引入外碳源,以加热扩散的方式可直接在旋流器内壁复合层的工作部位表面形成碳化物涂层,涂层与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强,克服了现有硬质颗粒与金属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获得的旋流器内壁复合层性能良好。不同的热处理方式,使旋流器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满足了实际生产的要求。由于V2C致密陶瓷层的形成,该陶瓷层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准单晶组织,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晶界减少,影响断裂韧性的位错也相应减少,代之亚晶界增多,有效提高该陶瓷层的抗裂能力。旋流器的内壁具有较高的硬度HRC50-62,其耐磨性是基体的8-18倍。所述相对耐磨性的定义为:以基体材料为标准试样,在相同磨料粒度,相同载荷,圆盘以相同转速转动相同圈数后,被测涂层产生磨损量与标准试样产生磨损量的比值称为涂层的相对耐磨性,因此也简称为涂层的相对耐磨性是基体的几倍,下述相同参数检测标准与之相同。
这是由于其中的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组织,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好,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传热性。而与之相对的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的硬度只能达到HRC40-50,其相对耐磨性是基体的6-12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消失模真空吸铸前外碳源(石墨纸或石墨粉)与钒板在砂型中的布置图;
图2是热处理后的复合旋流器以及试样截取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其中,制作砂型时可采用CO2水玻璃硬化砂、覆膜砂、自硬树脂砂或潮模砂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1: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1,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7%。所述钒板1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300ml/L的盐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选用300ml/L的氢氟酸,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8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钒板1的厚度控制在0.2mm。
2、按照旋流器2内壁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3,模具3厚度与旋流器2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2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2内壁,据此将钒板1固定在旋流器模具3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1上固定外碳源4,外碳源4为石墨纸,所述石墨纸为三级以上,纯度为85%,厚度为0.1mm,使其与钒板1紧密结合,如图1所示。
3、按照旋流器2尺寸,用CO2水玻璃硬化砂制作砂型5,并将旋流器模具3、钒板1和石墨纸一并置于砂型5型腔中。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500℃,所选不锈钢基体为12Cr12。
5、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1和石墨纸的砂型5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500℃,浇注时间为5秒为宜,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室温冷却后,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12Cr12,旋流器内壁为与钒板1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00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6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梯度复合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12Cr12。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气体流量为5ml/min。
7、所得的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热处理工艺为:采用调质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
所得梯度复合涂层包括V2C致密陶瓷层6,为准单晶相,其晶粒尺寸为20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μm,其中V2C的体积分数为90%。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之下的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5μm,V8C7的体积分数为75%,其晶粒尺寸为5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以及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之下的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21μm,其中V8C7的体积分数为20%,其晶粒尺寸为5μm。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为复合涂层,如图2所示,由所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构成,且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143μm。所述旋流器基体组织为索氏体。旋流器的内壁具有较高的硬度HRC50,其耐磨性是基体的8倍。
实施例2: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1,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8%。所述钒板1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60ml/L的磷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00ml/L的硫酸,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0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钒板1的厚度控制在1mm。
2、按照旋流器2内壁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3,模具3厚度与旋流器2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2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2内壁,据此将钒板1固定在旋流器模具3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1上固定外碳源4,外碳源4为石墨纸,所述石墨纸为三级以上,纯度为99%,厚度为0.2mm,使其与钒板1紧密结合。
3、按照旋流器2尺寸,用覆膜砂制作砂型5,并将旋流器模具3、钒板1和石墨纸一并置于砂型5型腔中。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510℃,所选不锈钢基体为06Crl3Al。
5、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1和石墨纸的砂型5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510℃,浇注时间为20秒为宜,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室温冷却后,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06Crl3Al,旋流器内壁为与钒板1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05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7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梯度复合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06Crl3Al。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气体流量为6ml/min。
7、所得的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热处理工艺为:经退火处理后空冷或水冷,在退火软化状态下使用,基体组织为铁素体。
所述梯度复合涂层包括V2C致密陶瓷层6,为准单晶相,其晶粒尺寸为22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0μm;其中V2C的体积分数为80%。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之下的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50μm,V8C7的体积分数为78%,其晶粒尺寸为7μm。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以及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之下的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412μm,其中V8C7的体积分数为60%,其晶粒尺寸为15μm。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为复合涂层,由所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构成,且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472μm。所述旋流器基体组织为铁素体。旋流器的内壁具有较高的硬度HRC54,其耐磨性是基体的12倍。
实施例3: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1,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8%。所述钒板1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12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0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钒板1的厚度控制在0.35mm。
2、按照旋流器2内壁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3,模具3厚度与旋流器2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2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2内壁,据此将钒板1固定在旋流器模具3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1上固定外碳源4,外碳源4为石墨纸,所述石墨纸为三级以上,纯度为95%,厚度为0.35mm,使其与钒板1紧密结合。
3、按照旋流器2尺寸,用自硬树脂砂制作砂型5,并将旋流器模具3、钒板1和石墨纸一并置于砂型型腔中。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520℃以上,所选不锈钢基体为12Cr17Mn6Ni5N。
5、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1和石墨纸的砂型5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520℃,浇注时间为30秒为宜,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室温冷却后,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12Cr17Mn6Ni5N,旋流器内壁为与钒板1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08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9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梯度复合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12Cr17Mn6Ni5N。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6ml/min。
7、所得的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热处理工艺为:采用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一般是1050-1150℃,基体组织为奥氏体。
所述梯度复合涂层包括V2C致密陶瓷层6,为准单晶相,其晶粒尺寸为25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2μm;其中V2C的体积分数为95%。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之下的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55μm,V8C7的体积分数为80%,其晶粒尺寸为10μm。
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以及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之下的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653μm,其中V8C7的体积分数为75%,其晶粒尺寸为15μm。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为复合涂层,由所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构成,且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720μm。所述旋流器基体组织为奥氏体。旋流器的内壁具有较高的硬度HRC60,其耐磨性是基体的16倍。
实施例4: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1,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9%。所述钒板1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60ml/L的磷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00ml/L的硫酸,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2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钒板1的厚度控制在3mm。
2、按照旋流器2内壁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3,模具3厚度与旋流器2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2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2内壁,据此将钒板1固定在旋流器模具3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1上固定外碳源4,外碳源4为石墨粉,所述石墨粉选择粒度在600目,纯度为85%,使其与钒板1紧密结合。
3、按照旋流器2尺寸,用潮模砂制作砂型5,并将旋流器模具3、钒板1和石墨粉一并置于砂型5型腔中。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530℃,所选不锈钢基体为12Cr13。
5、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1和石墨粉的砂型5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530℃,浇注时间为40秒为宜,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室温冷却后,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12Cr13,旋流器内壁为与钒板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16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12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梯度复合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12Cr13。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气体流量为6ml/min。
7、所得的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热处理工艺为:淬火+低温回火,获得回火马氏体。
所述梯度复合涂层包括V2C致密陶瓷层6,为准单晶相,其晶粒尺寸为50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25μm,其中V2C的体积分数为95%。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之下的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90μm,V8C7的体积分数为80%,其晶粒尺寸为15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以及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之下的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101μm,其中V8C7的体积分数为55%,其晶粒尺寸为20μm。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为复合涂层,由所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构成,且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1216μm。所述旋流器基体组织为马氏体。旋流器的内壁具有较高的硬度HRC62,其耐磨性是基体的18倍。
实施例5: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1,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7%。所述钒板1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300ml/L的盐酸,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8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钒板1的厚度控制在0.2mm。
2、按照旋流器2内壁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3,模具3厚度与旋流器2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2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2内壁,据此将钒板1固定在旋流器模具3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1上固定外碳源4,外碳源4为石墨粉,所述石墨粉选择粒度在800目,纯度为89%,使其与钒板1紧密结合。
3、按照旋流器2尺寸,用CO2水玻璃硬化砂制作砂型5,并将旋流器模具3、钒板1和石墨粉一并置于砂型5型腔中。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540℃,所选不锈钢基体为022Cr11Ti。
5、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4和石墨粉的砂型5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540℃,浇注时间为50秒为宜,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室温冷却后,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022Cr11Ti,旋流器内壁为与钒板1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15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8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梯度复合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022Cr11Ti。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7ml/min。
7、所得的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热处理工艺为:经退火处理后空冷或水冷,在退火软化状态下使用,基体组织为铁素体。
所述梯度复合涂层包括V2C致密陶瓷层6,为准单晶相,其晶粒尺寸为42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20μm;其中V2C的体积分数为80%。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之下的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5μm,V8C7的体积分数为78%,其晶粒尺寸为14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以及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之下的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997μm,其中V8C7的体积分数为60%,其晶粒尺寸为15μm。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为复合涂层,由所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构成,且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1092μm。所述旋流器基体组织为铁素体。旋流器的内壁具有较高的硬度HRC52,其耐磨性是基体的9倍。
实施例6: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1,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9%。所述钒板1应该先被加以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12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12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所述钒板1的厚度控制在1.5mm。
2、按照旋流器2内壁尺寸,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3,模具3厚度与旋流器2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2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2内壁,据此将钒板1固定在旋流器模具3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1上固定外碳源4,外碳源4为石墨粉,所述石墨粉选择粒度在1000目,纯度为99%,使其与钒板1紧密结合。
3、按照旋流器2尺寸,用覆膜砂制作砂型5,并将旋流器模具3、钒板1和石墨粉一并置于砂型5型腔中。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温度控制在1560℃,所选不锈钢基体为12Cr18Mn9Ni5N。
5、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1和石墨粉的砂型5内,浇注温度控制在1560℃,浇注时间为60秒为宜,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室温冷却后,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12Cr18Mn9Ni5N,旋流器内壁为与钒板的复合体。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内壁复合层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升温至110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10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梯度复合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12Cr18Mn9Ni5N。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气体流量为8ml/min。
7、所得的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热处理工艺为:采用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一般是1050-1150℃,基体组织为奥氏体。
所述梯度复合涂层包括V2C致密陶瓷层6,为准单晶相,其晶粒尺寸为36μm;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8μm;其中V2C的体积分数为95%。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之下的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0μm,V8C7的体积分数为90%,其晶粒尺寸为12μm。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上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以及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之下的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沿涂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977μm,其中V8C7的体积分数为85%,其晶粒尺寸为15μm。此时,所述碳化物涂层为复合涂层,由所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6、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7及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8构成,且依次呈梯度分布,其总厚度为1065μm。所述旋流器基体组织为奥氏体。旋流器的内壁具有较高的硬度HRC58,其耐磨性是基体的14倍。
对比例1,其制备方法如下:用激光熔覆法直接将V8C7碳化钒颗粒熔覆在旋流器内壁的工作面,得到涂层,厚度为30μm,体积分数为80%,耐磨性是基体的3.2倍。
对比例中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工艺参数不易控制,且使用过程中使用粘接剂将导致气孔和夹渣;且复合层中未出现准单晶V2C致密陶瓷层和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复合层厚度和V8C7含量较小,V8C7晶粒尺寸较大;同时,复合过程仅仅是对外加硬质碳化钒颗粒间的间隙进行铸渗和对外加颗粒进行熔融、烧结,硬质碳化钒颗粒与金属基体间非冶金结合,结合力很弱,颗粒容易脱落或存在氧化、夹杂问题,因此,其力学性能较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旋流器,在其内壁具有耐磨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为V2C致密陶瓷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沿V2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25μm,优选为9-25μm,更优选为15-25μm;优选地,其中V2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地,V2C晶粒尺寸为20-50μm,优选为30-50μm。
4.一种旋流器,在其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复合涂层为碳化物涂层,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V2C致密陶瓷层、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沿V2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7-25μm,优选为9-25μm,更优选为15-25μm;优选地,其中V2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地,V2C晶粒尺寸为20-50μm,优选为30-50μm。
7.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沿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5-90μm,优选为40-90μm,更优选为70-90μm;优选地,V8C7的体积分数大于70%,优选大于75%;优选地,V8C7的晶粒尺寸为5-15μm,优选为6-15μm,更优选为8-15μm。
8.如权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沿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21μm-1101μm,优选300-1050μm;优选地,其中V8C7的体积分数为20%-85%,优选为50%-85%;优选地,V8C7的晶粒尺寸为5-20μm,优选为10-20μm。
9.如权利要求4-8之一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梯度复合涂层总厚度为143-1216μm,优选在400-1200μm。
10.如权利要求4-9之一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基体组织根据热处理不同为珠光体、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和索氏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该梯度复合涂层被施加于不锈钢表面。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旋流器内壁具有耐磨涂层,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优选的,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7-99.9%;更优选地,所述钒板的厚度控制在0.2-3mm;优选地,所述钒板先被加以表面处理;
2)按照旋流器内壁尺寸制作旋流器模具,模具厚度与旋流器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内壁,据此将钒板固定在旋流器模具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上固定外部碳源,使其与钒板紧密结合;优选地,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
3)按照旋流器尺寸制作砂型,并将旋流器模具、钒板和外部碳源一并置于砂型型腔中;优选地,用CO2水玻璃硬化砂、覆膜砂、自硬树脂砂或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优选地,温度控制在1500-1560℃;
5)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不锈钢,旋流器内壁复合层为不锈钢与钒板的复合体;优选地,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优选地,浇注温度控制在1500-1560℃,浇注时间为5-60秒为宜;更优选地,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优选地,室温冷却;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耐磨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不锈钢基体;
其中,耐磨涂层为V2C致密陶瓷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优选地,通过控制步骤6)中保温时间、保温温度获得该V2C致密陶瓷层。
13.一种如权利要求4-10之一所述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旋流器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包括如下步骤:
1)先准备一钒板,优选的,其中钒的纯度应控制在99.7-99.9%;更优选地,所述钒板的厚度控制在0.2-3mm;优选地,所述钒板先被加以表面处理;
2)按照旋流器内壁尺寸制作旋流器模具,模具厚度与旋流器壁厚一致,根据旋流器的工作受力状况,其主要磨损部位是旋流器内壁,据此将钒板固定在旋流器模具内壁表面,然后在钒板上固定外部碳源,使其与钒板紧密结合;优选地,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旋流器模具;
3)按照旋流器尺寸制作砂型,并将旋流器模具、钒板和外部碳源一并置于砂型型腔中;优选地,用CO2水玻璃硬化砂、覆膜砂、自硬树脂砂或潮模砂制作砂型;
4)将不锈钢基材冶炼为钢液;优选地,温度控制在1500-1560℃;
5)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清砂处理,获得旋流器基体为不锈钢,旋流器内壁复合层为不锈钢与钒板的复合体;优选地,采用消失模真空吸铸工艺,将上述钢液浇入上述放置有钒板和外部碳源的砂型内;优选地,浇注温度控制在1500-1560℃,浇注时间为5-60秒为宜;更优选地,一分钟后,在冒口补浇;优选地,室温冷却;
6)将浇铸完得到的旋流器复合体放入具有保护气氛的保温炉内保温,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而在旋流器内壁形成梯度复合涂层,而旋流器基体仍为不锈钢基体;
7)所得的内壁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的旋流器,被进一步热处理以获得更合适的基体组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步骤6)中保温时间、保温温度获得该梯度复合涂层即碳化物涂层,所述碳化物涂层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准单晶相V2C致密陶瓷层、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保温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最终能够获得的梯度复合涂层的总厚度符合如下公式,
L=kTlogt1/2+b0
其中:
L——梯度复合涂层的总厚度(μm),
k——是常数,取值为0-1,k≠0,
T——保温温度(K),
t——保温时间(s),
b0——初始厚度(μm),即钢液浇注后与钒板之间形成的复合层的厚度。
16.如权利要求13-15之一所述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表面处理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酸洗,选用300ml/L的盐酸或60ml/L的磷酸或12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二步酸洗,选用300ml/L的氢氟酸或200ml/L的硫酸或240ml/L的双氧水,后流水冲洗;
第三步表面打磨,选用800-1200目的Al2O3砂纸,最后用酒精超声清洗。
17.如权利要求13-16之一所述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外部碳源为石墨纸或石墨粉;优选地,所述石墨纸为三级以上,纯度为85-99%,厚度为0.1-0.35mm;优选地,所述石墨粉选择粒度在600-1000目,纯度为85-99%。
18.如权利要求13-17之一所述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升温至1000-1160℃,升温速度控制在7℃/min,保温时间为6-12h,优选8-10h。
19.如权利要求13-18之一所述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不锈钢基体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或奥氏体不锈钢。
20.如权利要求13-19之一所述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或氮气,气体流量为5-8ml/min。
21.如权利要求13-20之一所述的旋流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热处理工序为:马氏体型不锈钢采用调质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用淬火以及低温回火,获得回火马氏体;奥氏体型不锈钢采用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一般是1050-1150℃;铁素体型不锈钢经退火处理后空冷或水冷,在退火软化状态下使用。
CN201410659432.3A 2014-11-18 2014-11-18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525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9432.3A CN104525862B (zh) 2014-11-18 2014-11-18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9432.3A CN104525862B (zh) 2014-11-18 2014-11-18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5862A true CN104525862A (zh) 2015-04-22
CN104525862B CN104525862B (zh) 2016-11-30

Family

ID=5284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9432.3A Active CN104525862B (zh) 2014-11-18 2014-11-18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58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5665A (zh) * 2017-12-29 2018-07-24 安徽宝辰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接机骨架材料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18994C1 (ru) * 2002-05-28 2003-12-20 Дочерне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Турбонасос"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тарного предприятия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го бюро Химавтоматики" Способ футеровки гидроциклона
CN200942363Y (zh) * 2006-09-01 2007-09-05 辽宁金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水力旋流器
CN201807459U (zh) * 2010-09-26 2011-04-27 芜湖宏达橡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水力旋流器
CN102848546A (zh) * 2012-09-12 2013-01-02 章鹏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用机筒及其制造方法
CN203004081U (zh) * 2012-11-07 2013-06-19 山东日能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花岗岩切割用排锯刀头
CN103615514A (zh) * 2013-11-26 2014-03-05 无锡格莱德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传动齿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18994C1 (ru) * 2002-05-28 2003-12-20 Дочерне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Турбонасос"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тарного предприятия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го бюро Химавтоматики" Способ футеровки гидроциклона
CN200942363Y (zh) * 2006-09-01 2007-09-05 辽宁金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水力旋流器
CN201807459U (zh) * 2010-09-26 2011-04-27 芜湖宏达橡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水力旋流器
CN102848546A (zh) * 2012-09-12 2013-01-02 章鹏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用机筒及其制造方法
CN203004081U (zh) * 2012-11-07 2013-06-19 山东日能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花岗岩切割用排锯刀头
CN103615514A (zh) * 2013-11-26 2014-03-05 无锡格莱德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传动齿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材产: "特殊准单晶物质",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no. 2, 28 February 2005 (2005-02-28), pages 22 *
韩杰才等: "金属/陶瓷梯度涂层工艺现状", 《材料工程》, no. 12, 31 December 1998 (1998-12-31), pages 39 - 4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5665A (zh) * 2017-12-29 2018-07-24 安徽宝辰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接机骨架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5862B (zh)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3993B (zh) 刹车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315A (zh) 锤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3992A (zh) 刹车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716B (zh) 冷冲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593B (zh) 拉丝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00B (zh) 耐磨碳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09B (zh) 耐磨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7150B (zh) 耐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573B (zh) 轧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13B (zh) 护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681B (zh) 冷冲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10B (zh) 耐磨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62A (zh) 旋流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60A (zh) 发动机挺柱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87A (zh) 磨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12A (zh) 衬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61B (zh) 发动机凸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98B (zh) 导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88A (zh) 导卫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299A (zh) 颚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2899A (zh) 铲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2694B (zh) 护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859A (zh) 破碎壁与轧臼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14B (zh) 发动机凸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15A (zh) 磨盘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