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2119A - 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及液体容纳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及液体容纳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2119A
CN104512119A CN201410512728.2A CN201410512728A CN104512119A CN 104512119 A CN104512119 A CN 104512119A CN 201410512728 A CN201410512728 A CN 201410512728A CN 104512119 A CN104512119 A CN 104512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ilter
ink
bag
contai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27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2119B (zh
Inventor
长岛巧
石泽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12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2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2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2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过滤器的破损而使液体容纳体再生的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墨水包(80)的袋体(91)内的墨水通过穿过过滤器(66)流动,从而经由供给口(81K)供给打印机,该墨水包(80)的再生方法具有:开口形成步骤,该步骤在袋体上的除与过滤器相对的区域以外的位置处,在袋体上形成开口部(92H);注入步骤,该步骤从形成开口的袋体的开口部注入墨水;以及密封步骤,该步骤对开口部进行密封。

Description

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及液体容纳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液体(墨等)喷射而消耗的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喷墨式的打印机为人们所知。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安装有液体容纳容器(墨盒等),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壳体部件内具备液体容纳体(墨水包等),并且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容纳着液体的液体容纳部,从这样安装的液体容纳容器内的液体容纳体供给液体。
在这样的液体容纳容器的液体容纳体上,设置有使容纳在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流出的供给口。该供给口在将液体容纳体容纳到液体容纳容器内的状态下从壳体部件内露出。并且,当液体容纳容器被安装在打印机的安装部上时,该供给口对于设置在打印机上的液体供给管(例如供给针)以能够供给液体的方式连接。或者,还存在通过墨管(液体流路)将供给口与液体供给管连接,从而从供给口向液体供给管供给液体的情况。
另外,在液体容纳部内设置有过滤器的液体容纳容器也为人们所知,并且,通过使液体在液体容纳部内穿过,所述过滤器将从供给口流出的液体中的异物除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进而,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以下的技术:对于供给打印机液体从而使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减少、向打印机的液体供给变得困难的液体容纳容器,向容纳在该液体容纳容器内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内再次注入液体而进行再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148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358802号公报
但是,在具备在液体容纳部内配置有过滤器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容器中,为了使经由供给口所供给的液体中不含有异物,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穿过配设在液体容纳部内的过滤器后向供给口流动。因此,当使液体容纳体再生时使过滤器不发生破损是重要的。然而,在液体容纳部内配设有过滤器的液体容纳体中,对不损坏过滤器而注入液体的结构,现有技术并没有相关的提案。
此外,在具备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内配设有过滤器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容器中,当再次向液体容纳部注入液体时上述问题几乎成为共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过滤器的破损而使液体容纳体再生的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以下,将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其能够容纳液体;供给部件,其具有能够连接到设置在液体消耗装置上的液体供给管的供给口;以及过滤器,所述液体能够穿过该过滤器,并且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通过穿过所述过滤器流动,从而经由所述供给口供给所述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容器的再生方法具有:开口形成步骤,该步骤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上的除与所述过滤器相对的区域以外的位置处,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上形成开口部;注入步骤,该步骤从形成开口的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开口部注入所述液体;以及密封步骤,该步骤密封所述开口部。
通过采用该方法,由于再生时,向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内注入液体的开口部形成在液体容纳部中的除与过滤器相对的区域以外的位置处,因此能够抑制液体容纳体所设置的过滤器发生破损,并使液体容纳体再生。
在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部由片状部件构成,所述过滤器呈片状,并且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没有容纳所述液体的状态下,该过滤器的片状面以沿所述液体容纳部的片状面的方向的姿态被配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
通过采用该方法,由于在液体容纳部内没有容纳液体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确认在其液体容纳部中除与过滤器相对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即,能够开口从而形成开口部的区域),因此在开口形成步骤中,能够以较高的概率抑制过滤器的破损,从而形成开口部。
在上述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部内,设置有将所述过滤器粘贴到一个表面侧的过滤部件,所述液体容纳部具有第1片状部件以及第2片状部件,该第1片状部件与粘贴到所述过滤部件上的所述过滤器相对,该第2片状部件不与所述过滤器相对,并且,在所述液体容纳部没有容纳所述液体的状态下,所述第1片状部件与所述过滤器平行配置。
通过采用该方法,由于易于目视确认在第1片状部件上除与过滤器相对的区域以外的、能够开口形成开口部的区域,因此在开口形成步骤中能够容易地抑制过滤器的破损从而形成开口部。
在上述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开口形成步骤中,在所述第2片状部件上形成所述开口部。
通过采用该方法,由于在开口形成步骤中,在不与过滤器相对的第2片状部件上形成开口部,因此可靠地抑制了过滤器随着开口形成而发生的破损。
在上述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过滤部件可装卸地设置在所述供给部件上。
通过采用该方法,能够在注入步骤中,将液体容纳部中除与过滤器相对的区域以外的开口位置设定成适合于注入液体的位置。
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容器在其壳体部件内设置有通过上述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而再生的液体容纳体。
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抑制过滤器的破损而再生的液体容纳体,能够从同一液体容纳容器重复地对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打印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打印机的安装部安装有墨盒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墨盒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墨盒内具有的墨水包的图,图4(a)及图4(b)是将墨水包相互以表里相反的状态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设置在供给部件中的墨水流路的图,图5(a)是沿图4(a)中的5a-5a线箭头截取的截面图,图5(b)是沿图4(b)中的5b-5b线箭头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墨盒的再生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墨水包的图,图7(a)是在袋体上设置有开口部的状态图,图7(b)是从开口部注入墨水的状态图,图7(c)是注入之后密封开口部的状态图。
图8是在与过滤器不相对的一侧的袋体上形成有开口部的墨水包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能够将过滤部件组装到供给部件上的构造的图,图9(a)以及图9(b)是从相互表里的方向观察到的供给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过滤器的位置可变更的墨水包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1:打印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
20:安装部;
66:过滤器;
73:壳体部件;
80:墨水包(液体容纳体的一个例子);
81:供给部件;
81K:供给口;
82F:供给流路;
85:筒状流路部;
92H: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喷墨式打印机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打印机通过对向一方向输送的纸张P喷射(即消耗)墨水(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而形成图像,从而对纸张P进行印刷。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如用双点划线示出其一部分那样,具有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箱体11a,并在其铅垂方向上的反重力方向Z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来驱动打印机11的电源按钮等操作按钮11b以及图中未示出的显示部。另外,在输送纸张P的输送方向Y侧的箱体11a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盖11c。在将该盖11c打开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将墨盒70装卸或更换。
在由箱体11a所覆盖的内部空间中容纳有大致呈矩形箱状的框架12,在该框架12内的重力方向侧的下部,沿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有支撑台13,其以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Y垂直相交的方向为长边方向。同时,在与输送方向Y的相反的一侧(即,后方一侧)的下部设置有送纸电机14a。即,通过由该送纸电机14a的驱动,由图中未示出的送纸机构在支撑台13上从其后方侧朝向前方侧输送纸张P。
另外,在框架12内的支撑台13的反重力方向侧的上方,沿支撑台13的长边方向架设有引导轴15。在该引导轴15上支撑有托架16,其能够沿所述引导轴15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具体而言,在托架16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支撑孔16a,同时引导轴15插入并通过该支撑孔16a。
在框架12的后壁内表面上处在上述引导轴15的两端附近的位置,分别自由旋转地支撑有驱动滑轮17a和从动滑轮17b。在驱动滑轮17a上连接有托架电机14b的输出轴,并且在驱动滑轮17a与从动滑轮17b之间,缠挂有一部分连接在托架16上的环形正时皮带17。并且,通过托架电机14b进行驱动,托架16经由正时皮带17被引导轴15引导,同时沿着长边方向(即,扫描方向±X)往复移动。在该托架16的下侧,设置有液体喷射头18(液体喷射部的一个例子),并且通过将向该液体喷射头18供给的墨水从该液体喷射头18喷射而被消耗,从而在纸张P上印刷图像。
在箱体11a内,从前方侧观察时在扫描方向X的左侧设置有安装部20,墨盒70(液体容纳容器的一个例子)可插拔地安装在该安装部20上。在该安装部20与托架16之间,连接有使墨水能够流动的供墨管TB。经由该供墨管TB,将墨盒70内的墨水向液体喷射头18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0具有前方侧开口的箱状盒保持体22。4个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墨盒70被构成为:能够在墨盒保持体22内以沿扫描方向X排列的方式安装的结构。在4个墨盒70中,分别容纳有例如色调互不相同的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各色墨水。因此,在安装部20上,与各墨盒70相对应也具有4个供给针29(液体供给管的一个例子)。在盖11c被打开的状态下,各墨盒70能够相对于箱体11a内的安装部20如图中空箭头所示那样进行插拔。
另外,在墨盒70的插入方向Yr前侧的盒保持体2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供给针29,通过将插入的墨盒70的供给口81K与供给针29连接,从而从墨盒70供给墨水。并且,通过安装部20具有的图中未示出的泵(例如隔膜泵)的动作,供给到供给针29中的墨水从形成在安装部20中的墨水流路经由供墨管TB被输送至液体喷射头1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盒70的插入方向Yr为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Y相反的方向。
另一方面,从前方侧观察时,在比框架12的内部的支撑台13更靠近扫描方向X的右侧区域中,即在印刷时不使用的起始位置区域中,设置有维护装置19,其具有上方开口的有底箱状的盖子19a以及图中未示出的抽吸泵等。并且,在打印机11中,在将托架16移动到起始位置区域之后,在该维护装置19中进行维护的维护动作,以便从液体喷射头18稳定地喷射墨水。
在这样的打印机11中进行的各种动作通过控制部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由安装有CPU或RAM、ROM等电子元件的电路基板构成,被设置在例如框架12的后方所具备的箱体12a内。
进而,在从墨盒70供给墨水的情况下,控制部与墨盒70上所具备的图中未示出的存储器(存储装置的一个例子)之间进行预定的容器信息(例如墨盒70的识别数据及墨盒70内的墨水余量等数据)的通信。容器信息适当地由控制部更新。另外,根据需要,墨水余量数据被显示到箱体11a的显示部上。
该容器信息的通信具体而言,是通过在电连接部31与电连接部30之间的电连接而进行的,并且,该电连接部31由盒保持体22所具有的端子等构成,该电连接部30由电路基板构成,在该电路基板上设置有在墨盒70上所具有的端子。因而,在安装部20上,对应于墨盒70的数量而具有4个电连接部31。此外,在图1中仅图示了1个电连接部31。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墨盒70具有壳体部件73,其由第1壳体部件71以及第2壳体部件72构成,并且该第1壳体部件71位于与插入方向Yr的前侧相反的后侧,该第2壳体部件72位于插入方向Yr的前侧。并且,在墨盒70的插入时的前侧的前侧面CS1上(即在第2壳体部件72的前侧面CS1上)设置有凹状部75,在该凹状部75上露出有墨水包80的供给口81K。另外,在第2壳体部件72上,在其前侧面CS1的上端部设置有倾斜面72K,在该倾斜面72K上安装有电连接部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20中,在与被插入的墨盒7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引导肋,墨盒70被安装部20的引导肋引导而插入。即,在墨盒70的上侧面CS4及下侧面CS3上,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沿着插入方向Yr延伸的上凸部70E及下凸部70D。该上凸部70E及下凸部70D通过与设置在安装部20上的引导肋在扫描方向X上分别抵接,从而在被定位的同时并移动,由此,在安装部20中将墨盒70插入到预定的位置处。其结果是,供给口81K相对于供给针29的位置偏差被抑制,并且与供给针29准确地连接。另外,电连接部30相对于电连接部31的位置偏差被抑制,并且与电连接部31准确地连接。
接着,对墨盒7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将第1壳体部件71和第2壳体部件72两个部件组合的墨盒70的壳体部件73内,容纳有作为液体容纳体的墨水包80。此外,在将墨盒70安装在打印机11中的姿态下,图3中所示的X、Yr、Z方向与图1中所示的X、Yr、Z方向相同。
第1壳体部件71大致呈箱体形状,所述箱体形状具有能够进行墨水包80的插拔的开口区域71S,并且,在第1壳体部件的下侧面CS3和上侧面CS4上,分别形成有大致呈三角柱状的突起部71F。另一方面,在第2壳体部件72的下侧面CS3和上侧面CS4上,分别形成有突起部71F能够插入的、大致呈矩形的孔部72H。并且,通过在使第2壳体部件72移动从而相对于第1壳体部件71将其开口区域71S覆盖的同时,使第1壳体部件71的突起部71F从内侧嵌入到第2壳体部件72的孔部72H中,从而将第2壳体部件72组装到第1壳体部件71上。相反,通过拉拽第2壳体部件72使其相对于第1壳体部件71分离,从而突起部71F从孔部72H拔出,第2壳体部件72从第1壳体部件71拆下。
对于墨水包80,呈袋状的袋体91(液体容纳部的一个例子)的开口侧与具有供给口81K的供给部件81的接合部82接合。并且,墨水包80的内部为能够容纳墨水的墨水室IS(液体容纳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袋体91由具有挠性的片状部件形成,首先将两块片状的袋部件92A、92B的外周四边中的三边熔接起来而形成为袋状。然后,在供给部件81的接合部82插入在由没有被熔接的一边所形成的袋的开口侧的状态下,通过与供给部件81一起将该边熔接,从而如在图3中的阴影区域所示,在袋体91的周围形成熔接部91A,并且袋体91的内部成为墨水室IS。并且,随着因墨水的流出而导致的墨水室IS的容积减小,具有挠性的袋体91以对置的两块袋部件92A、92B之间的空隙减小的方式进行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供给口81K的供给部件81(即设置有供给口81K的供给部件81)被构成为:通过相对于第2壳体部件72相对地旋转,从而组装到第2壳体部件72上。供给部件81设置有与供给口81K连通的筒状流路部85。从筒状流路部85突出设置有一对被配合部86。并且,在将筒状流路部85插入到设置于第2壳体部件72的凹状部75中的图中未示出的孔部中之后,通过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从而设置在筒状流路部85上的被配合部86与设置在第2壳体部件72上的作为配合部的凹状部75通过配合而固定。通过这样将筒状流路部85固定到凹状部75上,从而,墨水包80被组装到第2壳体部件72上。
接着,对墨水包80的部件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a)、(b)所示,墨水包80具有:供给部件81,该供给部件81上设置有供给口81K;以及过滤器室60F和脱气室60D,该过滤器室60F和脱气室60D设置在袋体91内的墨水室IS内,所述袋体91与该供给部件81的接合部82接合。此外,在将墨盒70安装在打印机上的姿态下,图4(a)、(b)中的X、Yr、Z轴方向与图1中的X轴、Yr轴、Z轴方向相同。此外,图4(b)是在使图4(a)中的墨水包80反转后的状态下的图示。此外,在图4(a)、(b)中,将袋体91以可透视的状态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供给部件81连接的连接部件61中,形成有两个分别一端开口的空间。并且,为了将作为各个空间的开口的第1开口部65及第2开口部68堵塞,分别粘贴有墨水能够穿过的过滤器66及气体能够透过的膜69,从而形成过滤器室60F及脱气室60D。因而,连接部件61还是粘贴有过滤器66的过滤部件。
在墨盒70被安装到安装部20中的状态下,过滤器66和膜69被设置在以下的位置处:从在扫描方向X的墨盒70的宽度方向观察时,设置在相互重叠的位置处,即设置在连接部件61中相互为表里关系的位置处。另外,袋部件92A位于与过滤器66相对的一侧,袋部件92B位于与膜69相对的一侧。而且,一方面,过滤器66呈片状,在容纳有墨水之前或者所容纳的墨水流出之后的袋体91内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该片状面以沿袋部件92A的片状面方向的姿态配置;另一方面,在容纳有墨水之前或者所容纳的墨水流出之后的袋体91内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膜69的膜面同样以沿袋部件92B的片状面方向的姿态配置。
因此,墨盒70中在制造时容纳的墨水被消耗,从而墨水室IS的容积减小,在袋体91内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过滤器66与袋部件92A重叠的区域是过滤器66与袋体91彼此相对的区域。同样,膜69与袋部件92B彼此相对的区域成为相互重叠的区域。而且,在袋体91内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至少作为第一片状部件的袋部件92A的片状面与过滤器66的片状面平行。因此,在袋部件92A中,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与过滤器66重叠的区域。另外,此处所说的“平行”包含例如由于袋部件92A的变形或弯曲等而产生的微小角度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袋体91所容纳的墨水流出以后其内部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袋部件92A变形至能够判断出连接部件61的外形形状的程度。此外,袋部件92B也变形至能够判断出连接部件61的外形形状的程度。
而且,在连接部件61上设置有最初向墨水室IS注入墨水时的注入口62,在墨水注入之后,通过将袋部件92A、92B接合(熔接)到以包围该注入口62的方式设置的环状肋62a上,从而注入口62以阻断与墨水室IS的连通的方式被密封。
接着,参照图4(a)、(b)及图5(a)、(b),对供给部件81和连接部件61进行说明。另外,在图5(a)、(b)中,将袋体91省略,图示了供给部件81和连接部件61。此外,在将墨盒70安装在打印机中的姿态下,图5(a)、(b)中的X轴、Yr轴、Z轴的方向与图1中的X轴、Yr轴、Z轴方向相同。
如图5(a)、(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部件61夹着阀体93(单向阀)通过粘接或嵌入方式安装在供给部件81上,与供给部件81一体化。并且,如图4(b)所示,供给部件81的与连接部件61相邻的部分为通过熔接等方式接合袋体91的接合部82。连接部件61的外形大致呈长方体形状。
另外,如图4(a)所示,在该接合部82的向安装部20的插入方向Yr侧,供给部件81具有大致呈矩形板状的主体81A。主体81A的长边方向的一端是矩形,相对于此,另一端形成有大致呈L字形状的L字型部81F。在供给部件81的主体81A上,在主体81A的L字型部81F的端部附近的位置处,突出设置有筒状流路部85。
在连接部件61上,设置有第1凹部区域64,其具有大致呈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第1开口部65。并且,通过在连接部件61上粘贴过滤器66以将该第1凹部区域64的第1开口部65堵塞,从而形成过滤器室60F,所述过滤器66能够使墨水穿过(透过),并且能够抑制墨水以外的异物的穿过(透过)。
另外,在过滤器室60F中,在第1凹部区域64的底面上形成有朝向供给部件81侧前端向下倾斜的倾斜面64a。并且,在第1凹部区域64的供给部件81侧,设置有穿过过滤器66的墨水从连接部件61向供给部件81流出的墨水流出口64H。因此,容纳在墨水室IS中的墨水在穿过过滤器66后流入过滤器室60F,再经由墨水流出口64H,向位于设置在供给部件81中的筒状流路部85的前端处的供给口81K流动。
即,如图5(a)、(b)中实线箭头所示的那样,从墨水室IS穿过过滤器66流入到过滤器室60F中的墨水在流入墨水流出口64H之后,穿过阀体93流经设置在供给部件81中的供给流路82F,并流入与该供给流路82F连通的筒状流路部85内。这样,墨水室IS内的墨水在穿过过滤器66后,经由形成在供给部件81中的供给流路82F被引导到供给口81K。此外,阀体93作为允许墨水从墨水室IS侧向供给口81K侧流动,并限制墨水从供给口81K侧向墨水室IS侧逆流的单向阀发挥功能。
另外,在筒状流路部85中,如图5(a)、(b)所示,从供给口81K侧依次按顺序插入有供给口弹簧87、供给口弹簧座88、供给口密封橡胶89,最后,供给口膜94通过熔接等接合方式接合到筒状流路部85的顶端。通过该供给口膜94的接合,供给口81K形成密封的状态。并且,通过将供给针29插入到形成在该筒状流路部85顶端的供给口81K中,使供给口膜94的密封被破坏,同时与供给口密封橡胶89相抵接而阻断墨水流路的供给口弹簧座88以离开供给口密封橡胶89的方式被推入。其结果是,在供给口81K中通过供给针29的插入从而形成墨水能够流动的间隙,墨水从所形成的间隙流入被插入的供给针2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筒状流路部85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过滤器室60F的第1凹部区域64及过滤器66在连接部件61中被设置在不与供给口81K重叠的位置处。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部件61中,以与第1凹部区域64重叠的方式,设置有第2凹部区域67,并且其在与第1开口部65相反侧具有大致呈矩形的第2开口部68。在该第2凹部区域67中,在与第1凹部区域64的倾斜面64a大致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倾斜面67a,相对于供给部件81侧向第2开口部68靠近时,其前端向上倾斜。并且,在减压气氛中,膜69以堵塞第2开口部68的方式被粘贴在第2供给部件61上,由此,第2凹部区域67形成压力比大气压低的密闭空间,其中,所述膜69能够使溶解在墨水中的气体或者在墨水中产生的气泡穿过。这样,第2凹部区域67构成脱气室60D。
接着,参照图6,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墨盒70中再次向墨水包80中注入墨水而再生的作用(即墨盒70的再生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是对基于墨盒70的盒信息被判定为墨水用尽的墨盒70进行的。例如,该处理由回收了墨水用尽的墨盒70的回收者来进行。回收者也可以是打印机制造者。
如图6所示,在所述墨盒的再生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11中进行将第2壳体部件72从第1壳体部件71拆下的处理。回收者将作为再生对象的墨盒70从打印机11的安装部20拔出之后将第2壳体部件72从第1壳体部件71上拉拔拆下。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包80由于安装在第2壳体部件72上,所以其随着第2壳体部件72的拉拔而被从第1壳体部件71的开口区域71S拔下。
接着,在步骤S12中,进行将墨水包80从第2壳体部件72拆下的处理。具体而言,例如相对于第2壳体部件72,通过将墨水包80旋转,从而解除形成在墨水包80的筒状流路部85上的被配合部86与凹状部75的配合,将墨水包80从第2壳体部件72拆下。
接着,在步骤S13中,在袋体91上除与过滤器66相对的区域以外的位置进行在袋体91上形成开口部92H的处理(开口形成步骤)。然后,在步骤14中,进行从所形成的开口部92H向墨水包80(袋体91)内注入墨水的处理(注入步骤)。随后,继续在步骤15中,进行密封开口部92H的处理(密封步骤)。
在图7(a)~(c)中表示了在步骤13至步骤15中进行的处理的一个例子。
如图7(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墨水包80设置成供给口81K朝向反重力方向Z侧的状态,从而当注入墨水时不会从供给口膜94已破损的供给口81K漏出墨水。而且,在袋部件92A中的墨水室IS的反重力方向Z侧的端部,在由所述变形情况而设想出的与过滤器66重叠的区域(相对区域)以外的位置(即,连接部件61附近的位置)形成有具有预定直径尺寸的开口部92H。即,在所容纳的墨水减少的状态下的袋体91中,在位于连接部件61附近的袋部件92A与袋部件92B之间在构造上形成空隙的概率较高。因此,在这样在连接部件61附近的位置处形成开口部92H的情况下,由于当使用例如立铣刀在袋部件92A上开孔时,立铣刀的顶端到达位于相反侧的袋部件92B的概率变得较低,因此能够对位于一侧的袋部件92A的一侧形成开口部92H。
接着,如图7(b)所示,在将墨水包80设置成供给口81K朝向反重力方向Z侧的状态下,将墨水从所形成的开口部92H注入到袋体91内的墨水室IS(再次填充)。此时,优选的是利用用于使注入作业变得容易的器具。在此,使用作为器具漏斗RT,将其细管侧插入到开口部92H中从而进行再次填充。此外,当注入墨水时也可以将墨水加压。
另外,相对于阴影所示的环状肋62a的熔接部分,开口部92H设置在与其分离开的位置处,其中,环状肋62a以包围当墨盒70的制造时注入墨水的注入口62的方式设置。因而,尽管当进行墨水的注入作业时使袋部件92A发生变形,也能够抑制环状肋62a的熔接部分被撕开而导致袋部件92A发生破损。
接着,如图7(c)所示,在将墨水包80设置成供给口81K朝向反重力方向Z侧的状态下,在将墨水注入到袋体91内而完成再次填充之后,回收者通过使用粘接剂等将预定的密封膜97粘贴到袋部件92A上以覆盖开口部92H,从而以墨水不会从开口部92H泄露的方式进行密封。或者,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密封:不使用密封膜,而使用粘接剂等密封材料附着开口部92H从而将其密封。当然,为了使气体(空气)不进入(残留)到墨水室IS内,优选的是,在墨水从开口部92H溢出的状态下密封开口部92H。
接着,返回到图6。在步骤S16中,进行将墨水包80安装到第2壳体部件72上的处理。在此,回收者在将再次被注入了墨水的墨水包80的筒状流路部85插入到设置在第2壳体部件72的凹状部75上的孔部中之后,使供给部件81旋转,从而在凹状部75中使筒状流路部85固定并安装。
接着,在步骤S17中,进行以下处理:在将墨水包80插入第1壳体部件71内的同时,将第2壳体部件72安装到第1壳体部件71上。在此,回收者将墨水包80从开口区域71S向第1壳体部件71内插入,并且使第2壳体部件72滑动移动从而接近第1壳体部件71。通过该滑动移动,第1壳体部件71的突起部71F嵌入到第2壳体部件72的孔部72H中,由此,第2壳体部件72被组装到第1壳体部件71上,墨盒70的再生处理结束。
根据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由于再生时,用于将墨水注入到墨水包80的袋体91内的开口部92H在袋体91中形成在除与过滤器66相对的区域以外的位置处,因此能够抑制墨水包80所具有的过滤器66发生破损而使墨水包80再生。另外,通过设置有抑制过滤器66的破损而被再生了的墨水包80,能够从同一墨盒70对打印机11重复地供给墨水。
(2)由于根据袋部件92A的变形情况,在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确认与过滤器66重叠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也就是袋体91上的除与过滤器66相对的区域以外的、能够开口形成开口部92H的区域),因此在步骤13中能够以较高的概率抑制过滤器66的破损,从而形成开口部92H。
(3)在袋体91内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的袋部件92A中,易于目视确认除与过滤器66相对的区域以外的可开口的区域。因此,在步骤13中,能够容易地抑制过滤器的破损,从而在袋部件92A上形成开口部92H。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成诸如以下的其他的实施方式。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墨盒70的再生处理,在步骤13中,也可以在不与过滤器66相对的袋部件92B上形成开口部92H。
如图8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将开口部92H形成在墨水室IS的供给部件81侧的端部(即,不与连接部件61重叠的区域)。这样一来,在使供给口81K设置在反重力方向Z侧而注入墨水的情况下,能够在墨水室IS内不含有气体的状态下,注入充满墨水室IS的量的墨水的概率变高。
或者,也可以将开口部92H形成在袋体91内与连接部件61(膜69)重叠的区域。这样一来,当使用立铣刀在袋部件92B上形成开口部92H时,能够通过连接部件61来对立铣刀的顶端进行阻挡,从而使其不会到达过滤器66(过滤室60F)。
根据本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1)、(2)的基础上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4)在步骤13中,由于在不与过滤器66相对的袋部件92B上形成开口部92H,因此可靠地抑制了随着形成开口而产生的过滤器66的破损。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连接部件61(作为以与供给部件81一体化的方式被安装的过滤部件)可装卸地设置在供给部件81上。
如图9(a)、(b)所示,在本变形例中,例如在供给部件81上将连接部82a突出形成在接合部82上,该连接部82a具有截面大致呈椭圆形的柱状。另外,在连接部件61上形成有被连接部63,该被连接部63被设置成截面同样大致呈椭圆形状的孔。而且,通过供给部件81的连接部82a夹着阀体93(单向阀),并在嵌入到连接部件61的被连接部63中的状态下插入到该被连接部63中,从而连接部件61能够以一体化的方式相对于供给部件81进行安装。另一方面,在供给部件81与连接部件61成为一体化的状态下,例如,通过用预定的力拉拽而将连接部件61相对于供给部件81脱离,从而能够将供给部件81与连接部件61分离开。
进而,如图10所示,通过使在供给部件81侧的连接部82a的形成位置和连接部件61侧的被连接部63的形成位置之中的至少一个移动而产生位置变更,能够将袋体91内的墨水室IS中的连接部件61的位置如图10中的虚线和双点划线所示那样进行变更。即,能够在墨水室IS内将与袋部件92A相对的过滤器66的位置进行移动。
例如,在墨水包80中,在墨盒70向安装部20安装的状态下,在反重力方向Z侧形成开口部92H的情况下,如图10中的虚线所示那样使连接部件61向重力方向侧移动,从而过滤器66从开口部92H离开。另外,像上述变形例那样,包括在袋部件92B侧形成开口部92H的情况以及在与连接部件61重叠的位置形成开口部92H的情况,优选的是,能够根据所形成的开口部92H的位置而相应地使连接部件61移动。
根据本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1)至(3)以及上述变形例的效果(4)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5)在袋体91中,能够将除与过滤器66相对的区域以外的开口位置设定为适合于注入墨水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开口部92H的形成位置不与第2壳体部件72相干涉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图6中所示的步骤12以及步骤16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回收者从第2壳体部件72拆下墨水包80的作业负担,以及在形成开口部92H之后再将墨水包80安装到第2壳体部件72上的作业负担将得以减轻。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袋体91内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作为片状部件的袋部件92A其片状面的面积也可以不必设置成最大。例如,也可以存在以下情况:在通过3块以上的多片袋部件构成袋体91等的情况中,在袋体91内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与过滤器66对置(相对)的袋部件92A设置成比其他袋部件(袋部件92B)的面积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袋部件92A上形成开口部92H。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袋体91内没有容纳墨水的状态下,过滤器66的片状面也可以不必以沿着袋体91(袋部件92A)的片状面的方向的姿态配置在袋体91内。例如,过滤器66也可以配置到与袋部件92A的片状面相交的方向上。
在该情况下,过滤器66与袋体91彼此相对的区域是从袋部件92A的片状面的垂线方向观察时,过滤器66与袋体91相重叠的区域,或者是从过滤器66的片状面的垂线方向观察时,过滤器66与袋体91相重叠的区域,或者是上述两种区域。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袋体91也可以不必是片状部件,也可以是例如稍微变形的板状部件。在该情况下,无论袋体91内是否容纳有墨水,从过滤器66的片状面的垂线方向观察时,过滤器66与袋体91彼此相对的区域都作为过滤器66与袋体91重叠的区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在袋部件92A上形成开口部92H时,只要是不与过滤室60F的第1开口65重叠的位置,开口部92H也可以形成在与连接部件61重叠的位置处。根据该方法,即使在过滤器66发生破损的情况下,墨水包80也能够维持过滤室60F的功能,同时,通过介于两个袋部件92A、92B之间的连接部件61,还能够抑制在袋部件92B上同时形成开口部92H。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开口部92H也可以在墨水室IS中形成在与供给部件81的相反侧。例如,在从供给口81K不会有墨水漏出,并且没有必要将供给口81K设置在反重力方向Z侧而注入墨水的情况下,也可以如上所述地形成开口部92H。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袋体91也可以由三块以上的多块袋部件构成。例如也可以再加上2块袋部件作为袋部件92A与袋部件92B之间衔接的拼接部分,从而由4块袋部件构成袋体91。此外,在该情况下,袋部件92A作为第1片状部件发挥功能,其他的袋部件作为第2片状部件发挥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形成脱气室60D。在墨水中含有气体概率较低的情况下,不需要脱气室60D。在此情况下,例如在连接部件61中也可以不设置第2凹部区域67。或者,即使设置第2凹部区域67,脱气室60D也可以构成为在第2开口68部不粘贴膜69的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墨盒70中,也可以不具备电连接部30。此外,作为电连接部30的电路基板,其相对于向安装部20的插入方向Yr也可以不倾斜。例如,也可以为相对于插入方向Yr垂直相交的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0可以是设置在打印机11的箱体11a外侧的结构。当从设置于箱体11a外部的安装部20向箱体11a内部的液体喷射头18供给墨水时,需要将用于供给墨水的供墨管TB从箱体11a的外部蜿蜒引向内部。由此,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箱体11a上设置使供墨管TB能够插入并通过的孔或者缺口。或者可以通过设置在箱体11a上的空隙将供墨管TB从箱体11a的外部蜿蜒引向内部。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向利用了供墨管TB的墨水流路的液体喷射头18供给墨水。
液体喷射头18并不限于在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与托架16一起往复移动并喷射墨水的所谓串行式喷射头类型。即,也可以是以下所谓的行式喷射头类型,其长度尺寸形成与纸张P的宽度尺寸相对应的整体形状,并且固定配置为使其长度方向沿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Y相交的宽度方向,在该状态下,从横跨其大致整个长度方向而设置的多个喷嘴向介质喷射液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也11可以是喷射、排出除墨水之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另外,作为从液体消耗装置变为微小量的液滴所排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拖尾成线状的形状。此外,这里说的液体只要是能够使其从液体消耗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任何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包括高粘度或低粘度的液体、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体树脂、液态金属(金属溶液)这样的流体。另外,不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也包括了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态物形成的功能性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者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可以例举出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作为液体的代表性例子。在此,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组合物。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具体的例子,例如有喷射下述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该液体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态含有在制造液晶显示器、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滤色器等时使用的电极材料和颜色材料等材料。或者,也可以是:喷射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消耗装置;用作精密移液管并喷射作为样品的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印染装置;微型分配器(microdispenser)等。进而,也可以是: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以精确定位(pinpoint)方式喷射润滑油的液体消耗装置;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半球状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在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消耗装置。另外,也可以是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剂的液体消耗装置。

Claims (6)

1.一种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其能够容纳液体;供给部件,其具有能够连接到设置在液体消耗装置上的液体供给管的供给口;以及过滤器,所述液体能够穿过该过滤器,并且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通过穿过所述过滤器流动,从而经由所述供给口供给所述液体消耗装置,
所述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具有:
开口形成步骤,该步骤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上的除与所述过滤器相对的区域以外的位置处,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上形成开口部;
注入步骤,该步骤从形成开口的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开口部注入所述液体;
以及密封步骤,该步骤密封所述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纳部由片状部件构成,
所述过滤器呈片状,并且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没有容纳所述液体的状态下,该过滤器的片状面以沿所述液体容纳部的片状面的方向的姿态被配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设置有将所述过滤器粘贴到一个表面侧的过滤部件,
所述液体容纳部具有:第1片状部件,其与粘贴到所述过滤部件上的所述过滤器相对;以及第2片状部件,其不与所述过滤器相对,
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没有容纳所述液体的状态下,所述第1片状部件与所述过滤器平行配置。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形成步骤中,在所述第2片状部件上形成所述开口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部件可装卸地设置在所述供给部件上。
6.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在其壳体部件内设置有通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而再生的液体容纳体。
CN201410512728.2A 2013-10-07 2014-09-29 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及液体容纳容器 Active CN1045121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9935A JP6311261B2 (ja) 2013-10-07 2013-10-07 液体収容体の再生方法、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の再生方法
JP2013-209935 2013-10-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2119A true CN104512119A (zh) 2015-04-15
CN104512119B CN104512119B (zh) 2018-04-06

Family

ID=5277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2728.2A Active CN104512119B (zh) 2013-10-07 2014-09-29 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及液体容纳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62466B2 (zh)
JP (1) JP6311261B2 (zh)
CN (1) CN10451211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158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09153267A (zh) * 2016-05-27 2019-01-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09927417A (zh) * 2017-12-19 2019-06-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15583107A (zh) * 2022-08-30 2023-01-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03498A (ja) * 2015-04-23 2016-1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702077B2 (ja) * 2016-08-12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CN108032621A (zh) * 2017-12-28 2018-05-15 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除气彩色墨盒
CN108099410A (zh) * 2017-12-28 2018-06-01 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再生四色彩彩色墨盒
CN108162605A (zh) * 2017-12-28 2018-06-15 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快速注墨的再生单色墨盒
CN107972363A (zh) * 2017-12-28 2018-05-01 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再生单色墨盒
JP2019188711A (ja) 2018-04-26 2019-10-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体、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供給体の製造方法
JP2019198990A (ja) 2018-05-15 2019-1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再生された液体収容体
JP6614391B2 (ja) * 2019-08-09 2019-12-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装着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7046B2 (ja) * 1995-04-21 2002-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タンクならびにインクタンクのインク補給方法
CN1174128A (zh) * 1997-07-28 1998-02-25 王裕兴 打印机墨盒环保再生方法及其装置
IL142518A0 (en) * 1998-10-12 2002-03-10 Xaar Technology Ltd Ink supply filter
US6386691B1 (en) * 2001-06-05 2002-05-14 Win-Yin Liu Ink cartridge of a printer facilitating second refilling
JP2003063031A (ja) * 2002-07-25 2003-03-0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2004358802A (ja) * 2003-06-04 2004-12-24 Ricoh Co Ltd インク袋の再充填方法及びリサイクルインク袋並びに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715115B2 (ja) * 2004-06-23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充填方法
JP2006240131A (ja) * 2005-03-04 2006-09-1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収容パック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929798B2 (ja) * 2006-04-05 2012-05-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液体収容体を使用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11148221A (ja) * 2010-01-22 2011-08-04 Ricoh Co Ltd インク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87501B2 (ja) * 2010-08-30 2015-09-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3267A (zh) * 2016-05-27 2019-01-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09153267B (zh) * 2016-05-27 2020-12-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12406317A (zh) * 2016-05-27 2021-0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12406317B (zh) * 2016-05-27 2022-07-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0862158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08621583B (zh) * 2017-03-24 2021-08-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09927417A (zh) * 2017-12-19 2019-06-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09927417B (zh) * 2017-12-19 2022-04-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
CN115583107A (zh) * 2022-08-30 2023-01-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2119B (zh) 2018-04-06
JP2015074103A (ja) 2015-04-20
US9162466B2 (en) 2015-10-20
JP6311261B2 (ja) 2018-04-18
US20150097902A1 (en) 2015-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2119A (zh) 液体容纳体的再生方法及液体容纳容器
KR101097012B1 (ko) 액체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1537734B (zh) 液体供应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KR101096845B1 (ko) 액체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586405B2 (en) Ink supply apparatus
CN101850660B (zh) 液体容器
CN101612834B (zh) 向液体容器注入液体的方法、液体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60587B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液体容纳容器
WO2015059928A1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4512117B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及液体容纳容器
CN103935130A (zh) 液体喷射装置、罐
CN106004057A (zh) 容器、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4442001A (zh) 液体容纳体
CN104442003A (zh) 液体容纳容器
CN104442000A (zh) 液体容纳体
CN103448373B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3419503A (zh)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