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95340A - 过桥装置和转载机 - Google Patents

过桥装置和转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5340A
CN104495340A CN201410667764.6A CN201410667764A CN104495340A CN 104495340 A CN104495340 A CN 104495340A CN 201410667764 A CN201410667764 A CN 201410667764A CN 104495340 A CN104495340 A CN 104495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bridge
baffle
spillplate
baffle plate
pilo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677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鑫
李世旭
康亚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677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5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5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5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桥装置和转载机。该过桥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用于与所述转载机的卸料槽的两侧相连;过桥机构,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连,所述过桥机构可沿竖直方向运动;驱动机构,其自由端与所述过桥机构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过桥机构沿竖直方向运动。采用本发明过桥装置,无需进行停机操作,对工作效率影响较小。

Description

过桥装置和转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桥装置和转载机。
背景技术
转载机主要应用于现代化生产的大中型煤矿开采中,其通常与刮板输送机、破碎机及皮带输送机配套使用。转载机用于把采掘面上的由刮板输送机运出的煤炭转送到皮带输送机上。
转载机设置有若干槽体,用于容纳从刮板输送机上卸下的煤料。这些槽体包括有:设置在靠近机头部位的进料槽,设置在靠近机尾部位的卸料槽,以及设置在进料槽和卸料槽之间的中间槽。此外,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能从机尾部的一侧到达另一侧(即横跨槽体),现在转载机通常还设置有活门或过桥。设置活门即在卸料槽的一侧安装挡板,同时在挡板上安装活门。当操作人员需要通过时,为了避免操作人员接触煤流,需要先停机,再开启该活门供操作人员通过,这对工作效率有影响;并且,当转载机内物料过多等情况下,活门还存在难以开启的情况,故活门的使用可靠性也有待提高。设置过桥的结构需要在槽体顶部设置顶板以形成可供操作人员通过的过桥。但考虑到卸料段所需的工作高度较大,设置过桥后会影响其工作高度,故现有的转载机只能将过桥设置在对工作高度要求相对较低的整个槽体的前段(如进料槽体上方,或者中间段槽体上方)。如此一来,卸料段的操作人员若想到达槽体对侧,需要先停机,而后到达整体前段的过桥处,过桥,到达槽体对侧,再对侧的卸料槽。这种方式对工作效率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供操作人员穿过转载机槽体且对转载机工作效率影响较低的过桥装置,以及转载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桥装置,用于转载机,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用于与所述转载机的卸料槽的两侧相连;过桥机构,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连,所述过桥机构可沿竖直方向运动;驱动机构,其自由端与所述过桥机构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过桥机构沿竖直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行人梯和第二行人梯,分别与所述过桥机构的两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相连,自由端与所述过桥机构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相连,自由端与所述过桥机构的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过桥机构包括:过桥主体,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桥主体两端底面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杆相适配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二挡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杆相适配的第二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分别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挡煤板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挡煤板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挡煤板和所述第一导向杆均与所述第一底座相连;所述第二挡煤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杆均与所述第二底座相连;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与所述过桥主体相连;所述第一挡煤板和第二挡煤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设置为与所述卸料槽等长;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均为双杆导向杆;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导轨部、第二导轨部和第三导轨部;所述第一导向杆选择性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部和第二导轨部之间,或第二导轨部和第三导轨部之间;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四导轨部和第五导轨部;所述第二导向杆安装于所述第四导轨部和第五导轨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第二缺口的宽度,所述第一挡煤板和第二挡煤板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挡板还包括挡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内侧的辅助挡煤板,所述辅助挡煤板和第一挡煤板共同挡设住所述第一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座相连的第一驱动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底座相连的第二驱动连接座。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载机,设置有卸料槽,还设置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桥装置,所述过桥装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卸料槽的两侧。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桥装置,该过桥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过桥机构和驱动机构。该过桥装置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支撑过桥机构,并为过桥机构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驱动该机构用于驱动过桥机构升降。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过桥装置,当操作人员需要通过该过桥装置从卸料槽的一侧到达另一侧时,可以通过控制控制驱动机构带动过桥机构下降至其底面到工作面顶面的距离可供操作人员通过。操作人员通过后,可以控制驱动机构带动过桥机构上升,以防止煤流与过桥机构相碰撞,以保证煤料的正常运送。因此,采用本发明过桥装置,无需进行停机操作,对转载机工作效率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桥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该图还示出了卸料槽的结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该图还示出了卸料槽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挡板    101 第一缺口
11  第一导轨部  12  第二导轨部
13  第三导轨部  14  辅助挡煤板
15  定位销      2   第二挡板
201 第二缺口    3   过桥机构
31  第一连接部  311 第一导向杆
312 第一挡煤板  313 第一底座
321 第二导向杆  322 第二挡煤板
323 第二底座    33  过桥主体
41  第一液压缸  42  第二液压缸
51  第一行人梯  52  第二行人梯
6   卸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该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桥装置的结构。该过桥装置用于转载机,具体包括:
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分别用于与转载机的卸料槽6的两侧相连;
过桥机构3,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相连,该过桥机构3可沿竖直方向运动;
驱动机构,其自由端与过桥机构3相连,用于驱动过桥机构3沿竖直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桥装置中,过桥机构3用于提供可供操作人员通过的支撑结构,其设置于卸料槽6上方,当操作人员需要横跨过卸料槽6时,从卸料槽6的一侧横渡过该过桥机构3便可到达卸料槽6的另一侧。上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分别设置于卸料槽6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两侧”应为沿卸料槽宽度方向的两侧,以保证煤料的正常运送。上述两个挡板的作用在于:对过桥机构3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操作人员站在过桥机构3一侧时,掉入卸料槽的煤流中,也防止卸料槽的煤流伤害到操作人员;同时,也为过桥机构3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上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过桥机构3进行升降运动。具体而言,当操作人员需要通过过桥机构3时,控制驱动机构带动过桥机构3下降,下降高度可根据矿内的工作高度进行选择,保证过桥机构3底面到工作面顶面的距离可供操作人员通过即可。操作人员通过后,可以控制驱动机构带动过桥机构3上升,以防止煤流与过桥机构3相碰撞。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桥装置,无需进行停机操作,只需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过桥机构3下降即可,对工作效率影响较小。当操作人员通过卸料槽后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过桥机构3上升,即保证煤流的正常运送。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到达过桥机构3,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桥装置还优选包括第一行人梯51和第二行人梯52,上述两个行人梯分别与过桥机构3的两端相连。由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行人梯到达过桥机构3。上述行人梯具体可以为爬梯,连接到过桥机构3上后随过桥机构3一同进行升降运动。第一行人梯51和第二行人梯52优选与过桥机构3可拆卸连接。
上述驱动机构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液压缸41和第二液压缸42,第一液压缸41的固定端与第一挡板1相连,自由端与过桥机构3的一端相连;第二液压缸42的固定端与第二挡板2相连,自由端与过桥机构3的另一端相连。采用双液压缸结构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为过桥机构3的升降提供稳固可靠支撑;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可以在卸料槽6的任意一侧通过控制该侧液压缸的伸缩来控制过桥机构3的升降。
上述过桥机构3具体可以包括:
过桥主体33,和分别设置于该过桥主体33两端底面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包括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21;
第一挡板1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311相适配的第一导轨;
第二挡板2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杆321相适配的第二导轨。
过桥主体33进一步可以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立板。底板形成可供操作人员踩踏通过的支撑面,立板形成护栏结构,防止煤流伤害到处于过桥状态的操作人员。上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可以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每一定位孔可以选择性的插入定位销15,当过桥机构3升降到预定位置后,可以在位于过桥机构3导向杆部底部的相应定位孔中插入定位轴15,由此该定位销15通过机械限位对过桥机构3起到了辅助支撑作用。
此外,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过桥机构3的最低位置,以保证在工作面较低的情况下行人也可以通过该过桥机构3。上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均优选分别设置有第一缺口101和第二缺口201;过桥机构3的两端分别位于这两个缺口内。并且,为了防止过桥机构3上升过程中,缺口与过桥机构3底面之间形成漏煤缺口而导致的煤流通过该漏煤缺口伤害操作人员。上述第一连接部31还可以包括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一底座313。类似的,第二连接部还可以包括第二挡煤板322和第二底座323;
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一导向杆311均与第一底座313相连;第二挡煤板322和第二导向杆321均与第二底座323相连;第一底座313和第二底座323与过桥主体33相连;第一底座313和第二底座323分别位于上述第一缺口101和第二缺口201内;
上述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二挡煤板322分别位于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内侧,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21分别位于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外侧;相应的,第一导轨设置于第一挡板1的外侧,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挡板2的外侧。
上述两个挡煤板用于在过桥机构3升降过程中挡设于缺口,以将挡板的内侧和外侧相隔离,以保证过桥机构3在升降过程中均不会形成漏煤缺口。具体而言,上述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二挡煤板322具体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当过桥机构3上升至最高高度后,第一挡煤板312可以完全挡设住第一缺口101,第二挡煤板322可以完全挡设住第二缺口201。
上述第一底座313用于连接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一导向杆311;为了保证连接强度,上述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一导向杆311优选与第一底座313相焊接。类似的,第二底座323用于连接第二挡煤板322和第二导向杆321,第二挡煤板322和第二导向杆321与第二底座323相焊接。第一底座313和第二底座323优选与过桥主体33可拆卸连接,此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安装时,先将第一连接部31的第一导向杆311安装于第一挡板1的相应导轨,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导向杆321安装于第二挡板2的相应导轨后,再安装过桥主体33,简化安装难度。此外,对于安装有行人梯的结构,上述第一行人梯51和第二行人梯52优选分别与第一底座313和第二底座323可拆卸连接。每一连接部结构中,导向杆和挡煤板之间均有一定间距,以保证挡煤板位于缺口内侧,导向杆位于缺口外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长度越长,对操作人员的保护效果越好。但是考虑到卸料槽段的一侧需要放置皮带输送机的机头,故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长度:第一挡板1的长度设置为与卸料槽6等长,第二挡板2的长度小于第一挡板1的长度。即第一挡板1为长挡板,第二挡板2为短挡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第二挡板2的长度应不小于操作人员的宽度,对于设置有第二行人梯52的结构,第二挡板2的长度应不小于第二行人梯52的宽度。
为了提高上述导向杆的导向稳定性,上述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21优选采用双导杆结构。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与转载机卸料口相连的皮带输送机的机头可能位于卸料槽的右侧(如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相应一侧应设置较短的挡板,如第二挡板2。并且,为了给皮带输送机的机头预留出足够的放置空间,第二挡板2需要设置在卸料槽的靠前段。但一些工况下,皮带输送机的机头还可能需要位于卸料槽的左侧。此时为了保证该过桥装置仍可用,本案发明人考虑通过对调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位置来实现。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对调后的第二挡板2仍可以安装于卸料段的靠前段。上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
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导轨部11、第二导轨部12和第三导轨部13;
第一导向杆311选择性的安装于第一导轨部11和第二导轨部12之间,或第二导轨部12和第三导轨部13之间;
第二导轨包括:第四导轨部和第五导轨部;第二导向杆321安装于第四导轨部和第五导轨部之间。
具体而言,当皮带输送机的机头位于卸料槽6的右侧时,第一挡板1安装于卸料槽6的左侧,第二挡板2安装于卸料槽6的右侧靠前部。过桥机构3的第一导向杆311安装于第一导轨部11和第二导轨部12之间,第二导向杆321安装于第四导轨部和第五导轨部之间。当皮带输送机的机头位于卸料槽6的左侧时,第一挡板1安装于卸料槽6的右侧,第二挡板2安装于卸料槽6的左侧靠前部。过桥机构3的第一导向杆311安装于第二导轨部12和第三导轨部13之间,第二导向杆321安装于第四导轨部和第五导轨部之间。进而保证第二挡板2无论是安装于卸料槽的左侧前段还是右侧前段,均能与第一挡板1相适配,即过桥机构3均可以与两个挡板相连。上述每一导轨部均优选设置有上述定位孔。
为了便于加工,上述两个连接部的结构可以相同,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二挡煤板322宽度相等。类似的,同样是为了满足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对调性能,第一挡板1的第一缺口101的宽度大于第二缺口201的宽度。由于第一缺口101的面积较大,为了保证过桥机构3在升降过程中不形成漏煤缺口,上述第一挡板1还优选包括挡设于第一缺口101内侧的辅助挡煤板14,该辅助挡煤板14和第一挡煤板312共同挡设住第一缺口101。该辅助挡煤板14可以根据第一挡煤板312的位置灵活设定。如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第一挡板1设置于卸料槽6的左侧时,辅助挡煤板14可以设置于第一缺口101的尾端。当第一挡板1设置于卸料槽6的右侧时,此时辅助挡板14则应相应的设置于第一缺口的头端。辅助挡煤板14可以通过螺栓与第一挡板1相连。当然,也可以设置长度大于第一缺口宽度的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二挡煤板322,以保证第一挡板1无论在哪一侧,均不会形成漏煤区域。
此外,上述第一连接部31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底座313相连的第一驱动连接座,第二连接部还可以包括与第二底座323相连的第二驱动连接座。上述第一驱动连接座和第二驱动连接座具体可以为油缸座。
由上述内容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桥装置,当操作人员需要通过该过桥装置从卸料槽的一侧到达另一侧时,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带动过桥机构3下降至其底面到工作面顶面的距离可供操作人员通过。操作人员通过后,可以控制驱动机构带动过桥机构3上升,以防止煤流与过桥机构3相碰撞,以保证煤料的正常运送。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桥装置,无需进行停机操作,对转载机工作效率影响较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一种转载机,其设置有卸料槽,还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过桥装置,过桥装置的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分别安装于卸料6槽的两侧。
由于上述过桥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过桥装置的转载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过桥装置,用于转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分别用于与所述转载机的卸料槽(6)的两侧相连;
过桥机构(3),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相连,所述过桥机构(3)可沿竖直方向运动;
驱动机构,其自由端与所述过桥机构(3)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过桥机构(3)沿竖直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行人梯(51)和第二行人梯(52),分别与所述过桥机构(3)的两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41)和第二液压缸(42),所述第一液压缸(41)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挡板(1)相连,自由端与所述过桥机构(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42)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挡板(2)相连,自由端与所述过桥机构(3)的另一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机构(3)包括:
过桥主体(33),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桥主体(33)两端底面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包括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21);
所述第一挡板(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杆(311)相适配的第一导轨;
所述第二挡板(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杆(321)相适配的第二导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均分别设置有第一缺口(101)和第二缺口(201);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1)的外侧,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2)的外侧;
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还包括: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一底座(313);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挡煤板(322)和第二底座(323);所述第一挡煤板(312)和所述第一导向杆(311)均与所述第一底座(313)相连;所述第二挡煤板(322)和所述第二导向杆(321)均与所述第二底座(323)相连;所述第一底座(313)和第二底座(323)与所述过桥主体(33)相连;
所述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二挡煤板(3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内侧,所述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外侧;所述第一底座(313)和第二底座(32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缺口(101)和第二缺口(2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的长度设置为与所述卸料槽(6)等长;所述第二挡板(2)的长度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一挡板(1)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21)均为双杆导向杆;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导轨部(11)、第二导轨部(12)和第三导轨部(13);
所述第一导向杆(311)选择性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部(11)和第二导轨部(12)之间,或第二导轨部(12)和第三导轨部(13)之间;
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四导轨部和第五导轨部;所述第二导向杆(321)安装于所述第四导轨部和第五导轨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101)的宽度大于第二缺口(201)的宽度,所述第一挡煤板(312)和第二挡煤板(322)宽度相等;
所述第一挡板(1)还包括挡设于所述第一缺口(101)内侧的辅助挡煤板(14),所述辅助挡煤板(14)和第一挡煤板(312)共同挡设住所述第一缺口(10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座(313)相连的第一驱动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底座(323)相连的第二驱动连接座。
10.一种转载机,设置有卸料槽(6),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桥装置,所述过桥装置的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分别安装于所述卸料槽(6)的两侧。
CN201410667764.6A 2014-11-19 2014-11-19 过桥装置和转载机 Pending CN104495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67764.6A CN104495340A (zh) 2014-11-19 2014-11-19 过桥装置和转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67764.6A CN104495340A (zh) 2014-11-19 2014-11-19 过桥装置和转载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5340A true CN104495340A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36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67764.6A Pending CN104495340A (zh) 2014-11-19 2014-11-19 过桥装置和转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53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2999A (zh) * 2015-11-18 2016-02-03 山东深蓝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链板桥
CN107559041A (zh) * 2017-09-06 2018-01-09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0056A (en) * 1980-01-29 1982-05-18 Marino Salvatore R Mine conveyor belt man crossover
DE102005010465A1 (de) * 2005-03-08 2006-09-28 Udo Adam Rollend verfahrbarer und selbstschreitender tunnelförmiger Übergabebock
CN201778277U (zh) * 2010-07-30 2011-03-30 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液压举升式过街人行天桥
CN202055823U (zh) * 2011-03-29 2011-11-30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下沟矿 刮板机行人过桥
CN102889096A (zh) * 2012-09-29 2013-01-23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伸缩式转载机行人过桥
CN203783633U (zh) * 2013-12-13 2014-08-20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井下自动升降过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0056A (en) * 1980-01-29 1982-05-18 Marino Salvatore R Mine conveyor belt man crossover
DE102005010465A1 (de) * 2005-03-08 2006-09-28 Udo Adam Rollend verfahrbarer und selbstschreitender tunnelförmiger Übergabebock
CN201778277U (zh) * 2010-07-30 2011-03-30 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液压举升式过街人行天桥
CN202055823U (zh) * 2011-03-29 2011-11-30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下沟矿 刮板机行人过桥
CN102889096A (zh) * 2012-09-29 2013-01-23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伸缩式转载机行人过桥
CN203783633U (zh) * 2013-12-13 2014-08-20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井下自动升降过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2999A (zh) * 2015-11-18 2016-02-03 山东深蓝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链板桥
CN107559041A (zh) * 2017-09-06 2018-01-09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
CN107559041B (zh) * 2017-09-06 2023-12-12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可通过式转载机卸料挡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09150B2 (ja) 冷却したい熱いバラ積み材料を冷却するためのバラ積み材料冷却器
CN100465566C (zh) 用来冷却热的冷却物的散料冷却器
CN104495340A (zh) 过桥装置和转载机
CN107963401A (zh) 一种不停机拆装机身的带式输送机
CN112576295B (zh) 运输巷道支护行进机构
CN204388090U (zh) 除渣系统
CN215206832U (zh)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转载点用可升降挡煤板
CN202657591U (zh) 刮斗输送机
KR100918529B1 (ko) 탄환 공급장치
CN110451178A (zh) 一种快速移置地埋式带式输送机
KR101324320B1 (ko) 선박용 이송 시스템
CN210557470U (zh) 一种滚轮料道进料设备
JP6284753B2 (ja) 連続アンローダ
CN207375177U (zh) 受料斗及刮板机
CN203585209U (zh) 一种可保护链条的重载滚子链
JP6309045B2 (ja) 垂直コンベヤ
KR101324318B1 (ko) 선박용 이송 시스템
JP5434723B2 (ja) ヤード移動機
CN218663669U (zh) 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掘进机的配套输送设备
CN103046953A (zh) 一种输送机及其推移梁
CN116066118B (zh) Tbm掘进机用主梁装置
CN216548338U (zh) 一种用于矿区复杂地质条件的井下煤炭转载系统
CN218347380U (zh) 一种转载机和转运设备
CN219173334U (zh) 可升降的主梁式皮带机结构
CN102991949A (zh) 上链装置及刮板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