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92003A -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2003A
CN104492003A CN201410839033.5A CN201410839033A CN104492003A CN 104492003 A CN104492003 A CN 104492003A CN 201410839033 A CN201410839033 A CN 201410839033A CN 104492003 A CN104492003 A CN 104492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vehicle
rescue
rescuing
expansio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90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92003B (zh
Inventor
陈春莲
曾柯立
肖熳
万正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EAVY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EAVY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EAVY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EAVY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90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2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2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2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92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2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属于救援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被困人员营救的车载救援工具;该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包括探头和手持端,所述的探头前方设置有打出吸盘或拉钩的探枪,探头四周设置有伸缩杆,探头上分布有气孔,所述的气孔通过气道经探头和手持端通往外界,手持端部分的气道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的探头前方为钻头结构,所述的探枪设置在探头的对称轴位置;所述的手持端上设置有与救援车气管连接的阀门。这种设计不仅可以依靠救援车的压缩气体或拖车的液压系统作为动力,减小救援设备的体积与质量,提高救援可操控性;而且可以实现从车体内部进行扩张或破拆,减少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与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
技术领域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属于救援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车祸现场针对被困人员营救的车载救援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户,汽车已不再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办公用品和富裕家庭的奢侈品。越来越多的小型企业以及普通家庭也都能负担得起汽车的价格,使得汽车成为日常生活非常常见的交通工具。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的数量也逐年递增。在城市范围内的交通事故往往是小磕碰,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也很难对驾驶员和乘客带来严重伤害。然而,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国道、高速公路上,汽车驾驶时间长、行驶速度快是普遍现象,这就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严重交通事故在国道和高速公路上的发生概率远远高于城市内。
严重的交通事故,包括人员伤亡、车体损毁、对公共设施破坏等。其中,人员伤亡问题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交通事故发生时,被困在车内还有生命迹象的严重受伤人员,对这些人员的营救,事关一个生命是否能延续的问题。
然而,现有而救援工具救援方式单一,只能从车体外部对车体进行破拆,而无法扩张车体内的空间。这就给救援带来了一定的不方便。比如,一个卡在车体里的受伤人员,如果可以对车体内部进行扩张,无需将车体拆除就可以将受伤人员营救出来,而现有救援工具,需要将车体破拆后才能将伤员解救出来,这种救援方式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可能造成伤员神经坏死而节肢,甚至丢掉生命。
另外,现有救援工具与救援车功能分离,救援车只负责运输救援工具,清理肇事现场。这样,救援工具的动力装置就需要装载在救援工具本身,不仅造成救援工具体积庞大,质量大,不易携带,不易操作,更容易造成对伤员的二次伤害,如果能将救援工具与救援车相结合,将动力装置转移到救援车上,不仅可以减小救援工具的体积和质量,也是其操控性好,减小对伤员二次伤害的概率。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操控性,需要一种与救援车配合使用的救援方式多样的救援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该营救设备不仅可以依靠救援车的压缩气体或拖车的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减小救援设备的体积与质量,提高救援可操控性;而且可以实现从车体内部进行扩张或破拆,减少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与成功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包括探头和手持端,所述的探头前方设置有打出吸盘或拉钩的探枪,探头四周设置有伸缩杆,探头上分布有气孔,所述的气孔通过气道经探头和手持端通往外界,手持端部分的气道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的探头前方为钻头结构,所述的探枪设置在探头的对称轴位置;所述的手持端上设置有与救援车气管连接的阀门。
上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所述的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无齿钜。
上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所述的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锤头。
上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所述的伸缩杆与探头之间轴连,伸缩杆与探头的夹角在0~135°范围内调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杆与探头之间轴连,伸缩杆与探头的夹角可以是在0~45°范围内调节。
所述的伸缩杆数量为4或4的整数倍,等间距分布在探头四周。
或者是,所述的伸缩杆数量为3或3的整数倍,等间距分布在探头四周。
上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还包括氧气瓶,连接于手持端部分的气道末端。
上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所述的伸缩杆为气压式伸缩杆。
上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动力提供是救援车的压缩气体或拖车的液压系统,通过阀门连接给营救设备提供动力。当整个营救设备的动力来自于拖车的液压系统时,液压系统包括齿轮泵、溢流阀、组合阀、快换接头、节流阀、举升油缸,组合阀上开有压力油口、回油口、吸油口、工作油口,齿轮泵的出口与组合阀的压力油口相接,溢流阀的两端分别与齿轮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组合阀的工作油口与快换接头进口相接,快换接头出口通过节流阀与举升油缸的进口或者与制动器制动口相接,组合阀的回油口、吸油口均与油箱相接。
由于本发明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包括探头和手持端,所述的探头前方设置有打出吸盘或拉钩的探枪,探头四周设置有伸缩杆,探头上分布有气孔,所述的气孔通过气道经探头和手持端通往外界,手持端部分的气道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的探头前方为钻头结构,所述的探枪设置在探头的对称轴位置;所述的手持端上设置有与救援车气管连接的阀门;这种设计不仅可以依靠救援车的压缩气体或拖车的液压系统作为动力,减小救援设备的体积与质量,提高救援可操控性;而且可以实现从车体内部进行扩张或破拆,减少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与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探头、11探枪、12伸缩杆、13气孔、2手持端、21调节阀、3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营救设备包括探头(1)和手持端(2),所述的探头(1)前方设置有打出吸盘的探枪(11),探头(1)四周设置有伸缩杆(12),探头(1)上分布有气孔(13),所述的气孔(13)通过气道经探头(1)和手持端(2)通往外界,手持端(2)部分的气道上设置有调节阀(21);所述的探头(1)前方为钻头结构,所述的探枪(11)设置在探头(1)的对称轴位置;所述的手持端(2)上设置有与救援车气管连接的阀门(3)。
上述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所述的伸缩杆(12)的端部设置有无齿钜。
上述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所述的伸缩杆(12)与探头(1)之间轴连,伸缩杆(12)与探头(1)的夹角在0~135°范围内调节。
所述的伸缩杆(12)数量为4,等间距分布在探头(1)四周。
上述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还包括氧气瓶,连接于手持端(2)部分的气道末端。
上述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所述的伸缩杆(12)为气压式伸缩杆。
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吸盘射出,吸附在被困车体内的远端,通过吸盘与车体相作用,减少手持端的用力,增加救援的操控性。
在对车体破拆的过程中,通过伸缩杆(12)上下运动,使伸缩杆(12)上的无齿锯作用到车体上,即可实现对车体从内向外的破拆,减少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与成功率。
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向车体内部输送氧气,供被困人员呼吸。但是避免无齿锯破拆车体时产生的火花遇到氧气发生剧烈燃烧,还可以选择向车体内部输送空气,降低氧气浓度。
整个营救设备的动力来自于救援车上的压缩空气,通过阀门(3)连接给营救设备提供动力,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在营救设备上配备动力设备,减轻营救设备的体积和质量,提高营救的操控性,提高救援效率与成功率。
具体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探头(1)前方设置有打出拉钩的探枪(11)。将吸盘替换成拉钩,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剧烈碰撞造成车体变形,四处漏气,使得吸盘不能吸附在车体上,拉钩可以射入车体,在车体远端固定,通过拉钩与车体相作用,减少手持端的用力,增加救援的操控性。
具体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和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二的不同在于,探头(1)与前方设置的探枪(11)具有选择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射出吸盘或拉钩。
具体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的伸缩杆(12)的端部设置有锤头,如图2所示。
在对车体破拆的过程中,通过伸缩杆(12)剧烈上下运动,使伸缩杆(12)上的锤头砸向车体,即可实现对车体从内向外的破拆,不仅减少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与成功率,而这种破拆方式也避免采用无齿锯方式产生的火花掉落在被困人员身上造成被困人员烫伤。
具体实施例五
与具体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整个营救设备的动力来自于拖车的液压系统,通过阀门(3)连接给营救设备提供动力。与阀门(3)连接的液压系统包括齿轮泵、溢流阀、组合阀、快换接头、节流阀、举升油缸,组合阀上开有压力油口、回油口、吸油口、工作油口,齿轮泵的出口与组合阀的压力油口相接,溢流阀的两端分别与齿轮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组合阀的工作油口与快换接头进口相接,快换接头出口通过节流阀与举升油缸的进口或者与制动器制动口相接,组合阀的回油口、吸油口均与油箱相接。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或方法改进,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和手持端,所述的探头前方设置有打出吸盘或拉钩的探枪,探头四周设置有伸缩杆,探头上分布有气孔,所述的气孔通过气道经探头和手持端通往外界,手持端部分的气道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的探头前方为钻头结构,所述的探枪设置在探头的对称轴位置;所述的手持端上设置有与救援车气管连接的阀门。
2.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和手持端,所述的探头前方设置有打出吸盘或拉钩的探枪,探头四周设置有伸缩杆,探头上分布有气孔,所述的气孔通过气道经探头和手持端通往外界,手持端部分的气道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的探头前方为钻头结构,所述的探枪设置在探头的对称轴位置;所述的手持端上设置有与拖车的液压系统连接的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无齿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锤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与探头之间轴连,伸缩杆与探头的夹角在0~135°范围内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数量为4或4的整数倍,等间距分布在探头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数量为3或3的整数倍,等间距分布在探头四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气瓶,连接于手持端部分的气道末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为气压式伸缩杆。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系统包括齿轮泵、溢流阀、组合阀、快换接头、节流阀、举升油缸,组合阀上开有压力油口、回油口、吸油口、工作油口,齿轮泵的出口与组合阀的压力油口相接,溢流阀的两端分别与齿轮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组合阀的工作油口与快换接头进口相接,快换接头出口通过节流阀与举升油缸的进口或者与制动器制动口相接,组合阀的回油口、吸油口均与油箱相接。
CN201410839033.5A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 Active CN104492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9033.5A CN104492003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9033.5A CN104492003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2003A true CN104492003A (zh) 2015-04-08
CN104492003B CN104492003B (zh) 2017-03-01

Family

ID=5293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9033.5A Active CN104492003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200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1263A (zh) * 2020-06-03 2020-08-21 安徽天路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攻钻锁死固定承力锚点的攻钻系统
CN112171323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温州够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救援时的金属栏杆切割装置
CN111561263B (zh) * 2020-06-03 2024-05-28 安徽天路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攻钻锁死固定承力锚点的攻钻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010824U1 (de) * 2000-06-17 2000-11-02 Peter Lancier Maschb Hafenhuet Hydraulische-Rettungssäge
US20040061188A1 (en) * 2002-09-30 2004-04-01 Demkov Alexande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s which utilize metal sulfides
CN102172426A (zh) * 2011-01-28 2011-09-07 清华大学 一种废墟通道扩张救援装置
CN102490159A (zh) * 2011-11-24 2012-06-13 韶关学院 便携式气动冲击破障镐
CN202961571U (zh) * 2012-02-29 2013-06-05 吴林衡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救援工具
CN103395387A (zh) * 2013-08-05 2013-11-20 辽宁隆百洲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紧急救助装置
CN203591540U (zh) * 2013-10-29 2014-05-14 田承伟 微型便携液压扩张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010824U1 (de) * 2000-06-17 2000-11-02 Peter Lancier Maschb Hafenhuet Hydraulische-Rettungssäge
US20040061188A1 (en) * 2002-09-30 2004-04-01 Demkov Alexande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s which utilize metal sulfides
CN102172426A (zh) * 2011-01-28 2011-09-07 清华大学 一种废墟通道扩张救援装置
CN102490159A (zh) * 2011-11-24 2012-06-13 韶关学院 便携式气动冲击破障镐
CN202961571U (zh) * 2012-02-29 2013-06-05 吴林衡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救援工具
CN103395387A (zh) * 2013-08-05 2013-11-20 辽宁隆百洲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紧急救助装置
CN203591540U (zh) * 2013-10-29 2014-05-14 田承伟 微型便携液压扩张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1263A (zh) * 2020-06-03 2020-08-21 安徽天路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攻钻锁死固定承力锚点的攻钻系统
CN111561263B (zh) * 2020-06-03 2024-05-28 安徽天路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攻钻锁死固定承力锚点的攻钻系统
CN112171323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温州够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救援时的金属栏杆切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2003B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12666U (zh) 车载式水切割救援车
CN104492003A (zh) 一种救援车载被困人员营救设备
CN205516105U (zh) 小型灭火车
CN102581819A (zh) 一种便携式快速破拆装备
CN104329567B (zh) 长输管道泄压系统
CN107985198A (zh) 一种汽车沉水自动报警装置
CN201597442U (zh) 防爆燃油箱
CN204327178U (zh) 一种用于矿用应急救援的救生舱
CN203756644U (zh) 一种油缸泄压装置
CN204034087U (zh) 一种手动液压扩张器
CN103895592B (zh)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后防护装置
CN102704868A (zh) 分体式远程控制带压作业修井机
CN104309518A (zh) 机动应急救援车
CN202673222U (zh) 连续油管输送射孔管柱液压释放装置
CN202132704U (zh) 一种复合氧气阀门
CN204766199U (zh) 吊篮担架连接结构
CN205257870U (zh) 一种车用双缸液压顶
CN104015680B (zh)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后防护装置
CN204024555U (zh) 自动泄压式液压打捞装置
CN103821791A (zh) 一种新型液压油缸
CN204041581U (zh) 带式舟桥舟车液压系统互救系统
CN204709684U (zh) 客车自救灭火装置
CN102908726A (zh) 用于救援的抛投器
CN204506815U (zh) 一种汽车安全破窗器
CN203832472U (zh) 一种行车自动解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