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90608A - 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0608A
CN104490608A CN201410826130.0A CN201410826130A CN104490608A CN 104490608 A CN104490608 A CN 104490608A CN 201410826130 A CN201410826130 A CN 201410826130A CN 104490608 A CN104490608 A CN 104490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sphate
potassium
oral treatment
vitric
b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61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90608B (zh
Inventor
李祥永
苟中入
彭连生
杨贤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NG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NG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NG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261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0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0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0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90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0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包括:生物玻璃2-25;钾的磷酸盐0.1-10;所述生物玻璃呈球形或椭球形,颗粒度为220~2500纳米,生物玻璃的表面层存在介孔结构,介孔孔径为6~45纳米,生物玻璃中各组分以氧化物形式表示的重量份数为:CaO20~35;SiO230~38;P2O50.1~1.8;B2O3 12~18;CuO 0.1~0.8;ZnO 0~0.7;Na2O 0~4;CuO和ZnO含量之和占总量的0.6%~1.5%,K2O的含量与CuO和ZnO含量之和的比为(8~30):1;该组合物可以及时降敏-长效脱敏、护龈止血、抑制龋齿菌活性以及美白牙齿,具有极大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护理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
背景技术
牙齿敏感,简称牙敏,是指牙龈退化后暴露的牙本质遇到酸、甜、冷、热等刺激时产生的短暂并且尖锐的疼痛感觉。牙敏通常不被诊断为牙体缺损和疾病,它所产生的疼痛对患者造成不便,并可能会产生慢性或情感压力,甚至改变饮食习惯,拒绝冷,热,酸,甜等刺激性食物。但是,牙敏者往往伴发一些慢性牙齿或口腔病变,如龋齿、牙龈退化造成的经常性牙龈出血等。
关于牙敏的主要学说包括成牙本质细胞感受器学说、神经末梢直接接受刺激学说和流体动力学说。目前流体动力学理论被认为是牙敏发生的主要机制,该理论是基于牙本质小管属于渗透性组织,牙敏是液体在牙本质小管中流动的结果,牙本质液流量越大,牙本质液的异常流动会引起牙髓神经兴奋而产生痛觉。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的方向是,缓解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机制在于干扰对疼痛刺激的神经反射或是通过阻塞开放的牙本质小管从而阻止流体动力学机制,从而有效地阻塞牙本质小管口对牙本质敏感的快速和持续缓解。本质上,牙敏是否彻底消除是由牙髓感觉神经受到外界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密切相关。理想的脱敏状态是:既能快速缓解或消除牙髓感觉神经经受外界刺激,又能长期性阻断外部刺激传递到牙髓感觉神经的通道,这是临床的最佳和理想效果。迄今发展的多种脱敏技术将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口封闭是治疗牙本质敏感的基本指导思想,例如激光、氟化物、磷酸钙、涂料修复等。Nd:YAG激光照射于牙本质表面产生的热效应可瞬间使牙本质表面的有机物变性,磷灰石无机物熔融,封闭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口并达到一定深度,达到脱敏目的。但是,该法对对牙体内侧及牙缝间暴露的牙本质照射盲点不足,同时患者必须到装备了该类设备的医院就诊,对中老年人多有不便。其次,阻断引起疼痛刺激的神经反射的技术方案主要有利用人工开发材料封闭其通道。以腐蚀作用为主的牙本质粘接剂,如以戊二醛为其有效脱敏成分的脱敏剂能使使牙本质小管中的液体蛋白质变性、凝固,以封闭牙本质小管,阻止管内液体流动,对牙颈部过敏和轻中度磨损所致的脱敏效果好,即刻疗效显著。但由于该脱敏剂对黏膜有腐蚀性,因此临床中必须谨慎操作,应用受到限制。
运用促矿化原理可以通过抗敏感牙膏的应用实现。脱敏牙膏因其使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防治牙本质敏感,成为大部分患者治疗牙敏的选择。目前,脱敏牙膏绝大多数是化学脱敏剂硝酸钾、氟化物、锡化物及氯化锶的单一成分或其混合物(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88281A、CN1306416A),还有少数以中西药提取物作为抗敏感功效成分的牙膏产品(比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579286A)、两亲性有机材料组合物所制牙膏(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05627A)、茶叶提取物组合牙膏(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0 8932A)等等。钾离子能够使神经纤维去极化,降低感觉神经的敏感;氟离子可以提高牙体组织的抗酸能力,抑制牙本质酸溶解,减少牙本质小管开放,从而促进牙齿的再矿化;锶与牙体硬组织中的钙生成钙化锶磷灰石沉积在牙本质小管壁,达到阻塞牙本质小管的治疗效果;同时氯化锶对牙本质神经起镇静止痛并可加速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故也可起到镇痛脱敏的作用。脱敏牙膏脱敏效果显著,但这种方式显效通常较慢。向抗敏感牙膏中添加氯化锶是第一个用在牙膏中进行牙本质小管封闭的成分,但是锶盐产品不能通过引起自然的钙磷沉积解决牙本质敏感的问题,其应用有限,已经逐渐被钾盐牙膏所代替。抗敏牙膏包含钾盐以麻痹牙本质敏感的疼痛,这类含钾的牙膏中往往也含氟,起到防龋作用。常用的有草酸钾,硝酸钾,氯化钾,氟化钾及柠檬酸钾。其中,草酸钾中的草酸与牙本质小管中的钙反应形成草酸钙结晶,可使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显著减少,其效果能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有学者研究表明草酸钾具有潜在的毒性,建议应限制它在临床上的使用。又如,牙膏中添加硝酸钾、氯化钾、柠檬酸钾已经在多国使用在抗敏感牙膏中,这类脱敏活性成分,一天两次,两周的时间能达到显著降敏效果。近来报道的一款含精氨酸、碳酸钙、氟化物的高露洁牙膏的脱敏效果好于含钾离子等传统脱敏牙膏。精氨酸是一种存在于唾液中的天然氨基酸,精氨酸能促进了钙-磷盐沉积,形成富含钙的保护层,堵塞和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形成的保护层对酸具有耐侵蚀性,由此阻断牙本质敏感疼痛的产生,但是这款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中氟含量高达1450 ppm,如果因经常误吞会引起不良骨代谢反应。
近年来,人们依据Hench教授发明的45S5生物玻璃良好的促进人工骨材料表面矿化特性,开展口腔脱敏方面的应用,以45S5生物玻璃CaO-SiO2-P2O5-Na2O四元氧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开发了多种脱敏牙膏品牌或脱敏剂,如诺华敏牙膏 (NovaMinTM;中国专利97193085.6)和奥敏清牙齿脱敏剂等,都是利用45S5生物玻璃颗粒作为主要脱敏成分,开展脱敏应用。2004年来,由利用这一配比组成的超细玻璃颗粒材料被应用在脱敏牙膏中并获得了成功,从而开拓了脱敏牙膏新剂型。近来,一种锶强化生物玻璃和顶盛健齿膏品牌(中国专利CN101407373A)是在上述45S5生物玻璃基础上增加SrO、MgO、CaF、B2O3、K2O组分形成的;但是部分添加物会早期再矿化速率,同时抗牙菌斑是借助其中的CaF2组分溶解析出的F-离子,需要长期使用才能达到一定效果。
纵观近年来临床应用,尽管大量专效脱敏牙膏对脱敏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是均不能解决临床上包含多种牙齿病变复合型口腔问题,牙本质敏感患者伴生龋病、牙龈出血以及不良习惯造成的牙菌斑问题,基于常规的释放钙、磷离子再矿化生物玻璃来缓解牙敏问题,以及常规生物玻璃降解释放离子过程引起的弱碱性抗菌性能极为微弱。同时不能兼顾短期和长效的协同,有效解决伴发的多种口腔问题。因此,具有多重治疗-防治并举并且“即效-长效”相统一的降敏-脱敏材料技术是解决临床问题的最佳途径。
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即效降敏-长效脱敏解决方案,即运用表面层具有介孔结构的生物玻璃与钾的磷酸盐复合,并利用多种功能性辅助载体,形成牙膏式、口香糖式、牙体粘附剂式、漱口剂式口腔脱敏及伴生问题一并解决的护理用品。申请人设计的生物玻璃,是通过优化溶胶-凝胶生物玻璃合成过程中各物质添加顺次以达到颗粒物从内到外组成上的微调节,并且利用常规的柠檬酸分散剂取代常规介孔模板分子作为介孔结构构造调控剂和凝胶化过程硅基颗粒的分散剂,从而制备形态较规则、颗粒从内到外组成与微结构存在差异的高生物活性玻璃;其次,利用钾的磷酸盐作为即效降敏的主要功能成分和协同改善牙本质小管矿化封闭的效率;再次,利用含不同氢量的钾的磷酸盐能有效调节生物玻璃降解释放无机离子过程引起口腔唾液碱性化程度的调节剂,达到增强抑制龋齿有害菌活性的功效。因此,钾的磷酸盐与表面层具有介孔结构的生物玻璃超细颗粒物组合所构成的“双组分-多功能”体系会良好的产生抑菌、护龈止血、促进再矿化、缓解牙髓感觉神经刺激、封闭牙本质小管和覆盖牙斑菌并美白牙齿方面的多种功效的协同增效,这种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是处理包括降敏-脱敏在内的一揽子口腔护理问题的有效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及时降敏-长效脱敏、护龈止血、抑制龋齿菌活性以及美白牙齿。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包括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生物玻璃2-25
钾的磷酸盐0.1-10
所述生物玻璃呈球形或椭球形,颗粒度为220~2500纳米,生物玻璃的表面层存在介孔结构,介孔孔径为6~45纳米,生物玻璃中各组分以氧化物形式表示的重量份数为:
CaO 20~35;
SiO2 30~38;
P2O5 0.1~1.8;
B2O3 12~18;
CuO 0.1~0.8;
ZnO 0~0.7;
Na2O 0~4;
CuO和ZnO含量之和占总量的0.6%~1.5%,K2O的含量与CuO和ZnO含量之和的比为(8~30):1;
生物玻璃的颗粒度分布为:低于250纳米的颗粒物不超过总量的5% ;250−500纳米范围的颗粒物不超过总量的20% ;500−2000纳米范围的颗粒物不低于总量的65% ;大于2000纳米的颗粒物不超过总量的20%。
所述的钾的磷酸盐为磷酸钾、磷酸氢钾、磷酸二氢钾中的任一种及以上。
所述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助剂:
摩擦剂1-30;
增稠粘合剂1-10;
保湿剂1−20;
发泡剂0.5−4.5。
所述的的摩擦剂为碳酸钙颗粒物、氧化硅颗粒物、氢氧化铝颗粒物、二水磷酸氢钙、无水磷酸氢钙中的任一种及以上。
所述的的保湿剂为聚乙二醇、山梨醇、甘油的任一种及以上。
所述的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增稠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所述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还包括1−30重量份的辅助功能载体和水分;
所述辅助功能载体有利于分散、着色、防腐、增味、粘结、乳化、软化和抗氧化的化合物。
所述生物玻璃的制备方法为:a、将硝酸、正硅酸乙酯、磷酸盐依次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其中硅、磷的重量比以其氧化物计为P2O5:SiO2=3: (50~285),在室温下搅拌30-60分钟,备用;
b、 将硼酸、钙盐、铜盐、锌盐、钾盐、钠盐、柠檬酸依次完全溶解于步骤a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相邻两种盐加入时间间隔10~30分钟,其中钾以氧化物计与铜和锌以氧化物计之和的质量之比为 (10~25):1,在室温下搅拌10~30分钟,备用;
c、向步骤b的溶液中加入钙盐、磷酸盐和柠檬酸,保持铜和锌以氧化物计之和为总的氧化物质量的0.8%~1.2%,并且再充分搅拌10~45分钟后,在35~60oC静置陈化24~72小时,备用;
d、将c陈化后的凝胶在120~180oC下干燥6~24小时,再在580~750oC下煅烧60~180分钟,得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玻璃。
本发明中,优化功能性辅助载体及其含量可以构建多种形式的口腔护理用品,发挥即时降敏-长效脱敏、护龈止血、抑制龋齿菌活性和美白牙齿的协同功效,可以是牙膏型、口香糖型、牙体粘附剂型、漱口剂型口腔护理用品。
本发明对其它人体生理代谢必需的无机矿物质不存在严格的限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生物玻璃材料超细颗粒具有纳米级到微米级尺度,颗粒表面层具有介孔结构,在唾液环境中能快速释放钙离子、磷酸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硼酸根离子、硅酸根离子、锌离子和/或铜离子,并引起颗粒与唾液接触区碱性化和快速矿化沉积磷灰石封闭牙本质小管;
2、钾的磷酸盐溶出的钾离子经牙本质小管作用于牙髓感觉神经,快速降低感觉神经的敏感并达到缓解牙敏的效果(即发挥“即效降敏”功效)。
3、钾的磷酸盐溶出的磷酸根离子协同生物玻璃降解释放的钙、磷酸根离子,有利于改善牙本质小管内钙、磷离子过饱和度而加速磷灰石矿化沉积(即缩短“长效脱敏“的周期);
4、钾的磷酸盐具有较快的溶解性能,根据氢的含量,溶解过程能对生物玻璃降解释放无机离子的唾液环境pH值作进一步微调节,以利于pH值的波动产生协同性抑菌防龋效果,并起到加速过饱和的钙、磷离子在牙本质小管和生物玻璃颗粒表面沉积矿化沉积磷灰石的效果(即缩短“长效脱敏“的周期);
5、具有介孔结构的高比表面超细颗粒对凝血因子能产生聚集效应,实现护龈止血;同时,在促进颗粒表面层较快降解释放诱导磷灰石矿化的钙离子、磷酸根离子的同时,伴发释放的铜、锌、硼等离子的组合物对调节微血管再生和抑制龋齿有害菌的活性、牙斑菌活性产生显著效果。
6、本发明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生物玻璃和钾的磷酸盐颗粒本身以及释放的多种无机离子组合物具有多重协同增效型生物效应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多生物玻璃形貌的透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但这些实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的材料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实例(按制备10 g组合物计)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这些实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的组合物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所使用组合物,各组分试剂纯度均不低于其分析纯试剂纯度指标。
实施例 1
制备含有生物玻璃-磷酸二氢钾二组分的脱敏牙膏,生物玻璃表面层介孔结构层厚度是颗粒半径的五分之一,牙膏的组分(质量百分数,%)列表如下:
15 %生物玻璃颗粒物
2% 磷酸二氢钾
30% 摩擦剂—氧化硅球颗粒物
3% 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
20% 保湿剂—聚乙二醇
2% 发泡剂—十二烷基磺酸钠
0.3% 增味剂—薄荷香精
0.1% 防腐剂—山梨酸钾
其余为水分;
其中,生物玻璃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CaO 28%
SiO2 38%
P2O5 2%
B2O3 12%
CuO 0.5%
ZnO 0.3%
K2O 16%
Na2O 3.2%;
其中,生物玻璃的颗粒度分布范围:
低于250纳米的为总量的3%
250~500纳米范围的为总量的12%
500~2000纳米范围的为总量的75%
大于2000纳米的为总量的10%。
如附图1所示这种生物玻璃颗粒为球形, 团聚程度较低,表面层具有介孔结构。本实施所制脱敏牙膏外形与常规牙膏类似,具有良好流延性和结构稳定性;在60oC下密闭保存5天后外观维持良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 2
制备含有生物玻璃-磷酸氢钾二组分的脱敏口香糖,生物玻璃表面层介孔结构层厚度是颗粒半径的四分之一,口香糖的组分(质量百分数,%)列表如下:
20% 生物玻璃颗粒物
2.5% 磷酸钾
15% 摩擦剂—氧化硅颗粒物
8% 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
5% 保湿剂—聚乙二醇
1% 发泡剂—十二烷基磺酸钠
1% 增味剂—葡萄糖
0.1% 防腐剂—山梨酸钾
25% 胶基—丁苯橡胶
3% 软化剂—蜂蜡
其余为水分;
其中,生物玻璃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CaO 26%
SiO2 40%
P2O5 2%
B2O3 16%
CuO 0.4%
ZnO 0.4%
K2O 12.2%
Na2O 3%;
其中,生物玻璃的颗粒度分布范围:
低于250纳米的为总量的5%
250~500纳米范围的为总量的18%
500~2000纳米范围的为总量的65%
大于2000纳米的为总量的12%。
实施例 3
制备含有生物玻璃-磷酸钾二组分的脱敏牙体粘附剂,生物玻璃表面层介孔结构层厚度是颗粒半径的四分之一,组合物的组分(质量百分数,%)列表如下:
25%生物玻璃颗粒物
2% 磷酸二氢钾
10% 摩擦剂—氧化硅球颗粒物
5% 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
18% 保湿剂—聚乙二醇
0.5% 发泡剂—十二烷基磺酸钠
0.5% 增味剂—薄荷香精
0.1% 防腐剂—山梨酸钾
其余为水分;
其中,生物玻璃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CaO 30%
SiO2 36%
P2O5 4%
B2O3 16%
CuO 0.2%
ZnO 0.6%
K2O 10%
Na2O 3.2%;
其中,生物玻璃的颗粒度分布范围:
低于250纳米的为总量的5%
250~500纳米范围的为总量的20%
500~2000纳米范围的为总量的65%
大于2000纳米的为总量的10%。
实施例 4
利用颗粒表面层介孔结构层厚度是颗粒半径的六分之一的生物玻璃与磷酸钾-磷酸二钾组分组合的脱敏牙膏,牙膏的组分(质量百分数,%)中,生物玻璃颗粒物为7.5 %,磷酸二氢钾为0.5%,磷酸钾为1.0%,摩擦剂为碳酸钙颗粒物25%,其它同实施例1,制备的脱敏牙膏在60oC下密闭保存5天前后,外观维持稳定。
实施例 5
利用颗粒表面层介孔结构层厚度是颗粒半径的四分之一的生物玻璃与磷酸钾-磷酸二钾组分组合的脱敏牙膏,生物玻璃颗粒物500~2000纳米范围的为总量的80%,大于2000纳米的为总量的5%, 摩擦剂为氢氧化铝颗粒物20%,其它同实施例1,制备的脱敏牙膏在60oC下密闭保存5天前后外观维持稳定。
实施例 6
将实施例2中生物玻璃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调整为:
CaO 20%
SiO2 48%
P2O5 6%
B2O3 6%
CuO 0.2%
ZnO 0.8%
K2O 13%
Na2O 6%;
其它同实施例2,可以制得脱敏口香糖。
实施例 7
牙体粘附剂的组分(质量百分数,%)列表如下:
18%生物玻璃颗粒物
2% 磷酸二氢钾
20% 摩擦剂—氧化硅球颗粒物
5% 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
15% 保湿剂—聚乙二醇
0.3% 发泡剂—十二烷基磺酸钠
0.3% 增味剂—薄荷香精
0.1% 防腐剂—山梨酸钾
其余为水分;
其它同实施例3,可以制得脱敏牙体粘附剂。
实施例 8
对实施例1中保湿剂调整为山梨醇和甘油等量的组合物,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制备得到脱敏牙膏。
实施例 9
对实施例1中的摩擦剂调整为等量氧化硅和碳酸钙颗粒物,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制备得到脱敏牙膏。
实施例 10
将实施例1中生物玻璃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调整为:
CaO 30%
SiO2 35%
P2O5 6%
B2O3 18%
CuO 1.0%
ZnO 0%
K2O 2%
Na2O 8%;
其它同实施例1,可以制得脱敏牙膏。
测试方法及数据:
对实施例1、4、5、8、9和10制备的多重功效口腔护理脱敏牙膏进行如下检测:
1) 分别在4oC、37oC、45 oC和60oC四种环境温度下进行密闭静置,并在静置7天、14天、28天和3个月对密闭牙膏的pH值、流变性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牙膏在4oC、37oC、45 oC静置3个月后流变性均不存在明显变化(比初配牙膏形态维持力变化在-2~5%之间),60oC静置3个月后形态维持能力略有下降(下降12%);pH值在28天后维持稳定,上升幅度为0.4±0.1单位之内,环境温度高的上升幅度大,但均不超过pH10。
2) 对六个实施例的牙膏按0.1g/10 ml进行去离子水超声分散20分钟,然后高速离心,取上清液进行重金属Pb和Cr含量检测,经火焰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显示,两种重金属离子浓度均低于0.1 ppm,符合口腔生物材料国家标准。
3) 对六组实施例的牙膏在37oC静置3个月后的样品,按0.1g/10 ml进行细胞培养液DMEM分散,37oC条件静置4小时后离心取上清浸提液,0.22微米膜过滤做无菌化处理,然后对体外培养24小时的L929成纤维细胞进行条件化培养,分别对上述浸提液接用标准DMEM培养液稀释到1/2、1/4、1/8和1/16,在换液时间点使用条件化培养液培养,培养24、72、和120小时后,运用显微观察和MTT检测细胞活性法评估细胞活性水平。结果显示,各组浸提原液条件化培养L929细胞比阳性对照组低13~17%,即细胞活性在80%以上,稀释不同倍数后活性是阳性对照组的103~135%之间,显示浸提液中含有的生物玻璃降解释放无机离子组合物对L929细胞的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实施例6组牙膏细胞毒性均在1级,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4)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牙膏进行脱敏实验检测,12名牙敏患者,男5人,女7人;其中9名伴生牙龈出血患者,6人伴生龋齿患者,年龄均在43~65岁之间,每天使用这两种牙膏各早晚两次刷牙,清洁牙面2~3分钟,然后常规漱口。第一步:漱口15分钟后用吹气法检测牙敏感程度,每隔3分钟检测一次,结果显示,使用该两组牙膏半小时牙齿敏感程度显著下降,其中10人基本无牙敏症状;第二步:对伴生牙龈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在使用两组牙膏4天后,牙龈出血量下降75%,使用21天后基本无牙龈出血症状;第三步:对伴生龋齿患者进行检测,使用21天时,牙面龋齿变形链球菌下降78%,使用42天后下降92%;第四步:对患者长期脱敏效果进行检测,显示使用两组牙膏21天时牙敏降低率达到75%,使用35天时,所用患者牙敏基本消除;第四五步:针对 龋齿患者牙面白度检测,显示其中66%的患者牙面白度提升极为显著。
对实施例2和6制备的多重功效口腔护理脱敏口香糖进行如下检测:
1) 分别在4oC、37oC和45 oC三种环境温度下进行密闭静置,并在静置1、2和3个月后进行pH值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口香糖按2g/10 ml进行37oC去离子水浸泡24小时,检测两种温度下长期放置的口香糖pH值基本维持稳定,上升幅度为0.2±0.1单位之内,均不超过pH8.8。
2) 对两组实施例的口香糖在37oC静置3个月后的样品,按0.1g/10 ml进行细胞培养液DMEM分散,37oC条件静置4小时后离心取上清浸提液,0.22微米膜过滤做无菌化处理,然后对体外培养48小时的L929成纤维细胞进行条件化培养,分别对上述浸提液接用标准DMEM培养液稀释到1/2、1/4、1/8和1/16,在换液时间点使用条件化培养液培养,培养24、72、和120小时,运用MTT检测细胞活性法评估细胞活性水平。结果显示,两组浸提原液条件化培养L929细胞比阳性对照组低2~4%,即细胞活性在95%以上,稀释不同倍数后活性是阳性对照组的107%~122%之间,显示浸提液中含有的生物玻璃降解释放无机离子组合物对L929细胞的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500 μm
3) 对实施例2和实施例6的口香糖进行脱敏实验检测,20名牙敏患者,男8人,女12人;其中6名伴生牙龈出血患者,15人伴生龋齿患者,年龄在52~67岁之间,各自使用这两种口香糖咀嚼3~4分钟,连续使用5片,然后遗弃,第一步:用吹气法检测牙敏感程度,在连续使用口香糖咀嚼3次后牙齿敏感程度显著下降,其中4人基本无牙敏症状,在咀嚼口香糖16天后17人基本无牙敏症状,30天后所有患者失去牙敏症状。第二步:对伴生牙龈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在使用两组口香糖2天后,牙龈出血量下降47%,使用16天后基本无牙龈出血症状;第三步:对伴生龋齿患者进行检测,使用16天时,牙面龋齿变形链球菌下降92%,使用35天后下降98%;第四步:针对龋齿患者牙面白度检测,显示所有患者牙面白度提升显著。
对实施例3和7制备的多重功效口腔护理脱敏牙体粘附剂进行如下检测:
6名牙敏患者,男4人,女2人;其中2名伴生牙龈出血患者,5人伴生龋齿患者,年龄在66~78岁之间,每天各自使用这两种粘附剂紧贴牙面1小时,每日间隔使用3剂,然后遗弃。用吹气法检测牙敏感程度,结果显示使用粘附剂患者5天后后2人牙齿敏感程度显著下降,21天后4人基本无牙敏症状,在连续使用35天后所有患者失去牙敏症状;对伴生牙龈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在使用两组粘附剂8天后,牙龈出血量下降28%,使用42天后基本无牙龈出血症状;对伴生龋齿患者进行检测,使用3天时,牙面龋齿变形链球菌下降96%,使用9天后下降99%;此外,显示所有患者牙面白度均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数据以及说明书附图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的脱敏牙膏脱敏效果好,见效快,并且对伴生口轻问题均得到显著改善。
以上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思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生物玻璃2-25
钾的磷酸盐0.1-10
所述生物玻璃呈球形或椭球形,颗粒度为220~2500纳米,生物玻璃的表面层存在介孔结构,介孔孔径为6~45纳米,生物玻璃中各组分以氧化物形式表示的重量份数为:
CaO 20~35;
SiO2 30~38;
P2O5 0.1~1.8;
B2O3 12~18;
CuO 0.1~0.8;
ZnO 0~0.7;
Na2O 0~4;
CuO和ZnO含量之和占总量的0.6%~1.5%,K2O的含量与CuO和ZnO含量之和的比为(8~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生物玻璃的颗粒度分布为:低于250纳米的颗粒物不超过总量的5% ;250−500纳米范围的颗粒物不超过总量的20% ;500−2000纳米范围的颗粒物不低于总量的65% ;大于2000纳米的颗粒物不超过总量的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钾的磷酸盐为磷酸钾、磷酸氢钾、磷酸二氢钾中的任一种及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助剂:
摩擦剂1-30;
增稠粘合剂1-10;
保湿剂1−20;
发泡剂0.5−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剂为碳酸钙颗粒物、氧化硅颗粒物、氢氧化铝颗粒物、二水磷酸氢钙、无水磷酸氢钙中的任一种及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保湿剂为聚乙二醇、山梨醇、甘油的任一种及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增稠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还包括1−30重量份的辅助功能载体和水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功能载体有利于分散、着色、防腐、增味、粘结、乳化、软化和抗氧化的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玻璃的制备方法为:a、将硝酸、正硅酸乙酯、磷酸盐依次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其中硅、磷的重量比以其氧化物计为P2O5:SiO2=3: (50~285),在室温下搅拌30-60分钟,备用;
b、 将硼酸、钙盐、铜盐、锌盐、钾盐、钠盐、柠檬酸依次完全溶解于步骤a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相邻两种盐加入时间间隔10~30分钟,其中钾以氧化物计与铜和锌以氧化物计之和的质量之比为 (10~25):1,在室温下搅拌10~30分钟,备用;
c、向步骤b的溶液中加入钙盐、磷酸盐和柠檬酸,保持铜和锌以氧化物计之和为总的氧化物质量的0.8%~1.2%,并且再充分搅拌10~45分钟后,在35~60oC静置陈化24~72小时,备用;
d、将c陈化后的凝胶在120~180oC下干燥6~24小时,再在580~750oC下煅烧60~180分钟,得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玻璃。
CN201410826130.0A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 Active CN104490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6130.0A CN104490608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6130.0A CN104490608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0608A true CN104490608A (zh) 2015-04-08
CN104490608B CN104490608B (zh) 2017-11-14

Family

ID=52932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6130.0A Active CN104490608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060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3427A1 (en) * 2016-08-19 2018-02-22 Unilever N.V. Oral care composition
CN108079013A (zh) * 2017-12-28 2018-05-29 东莞市鸿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止痛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339122A (zh) * 2017-12-28 2018-07-31 东莞市鸿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敏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044863A (zh) * 2018-10-31 2018-12-21 四川涑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过敏光触媒美白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2209A (zh) * 2016-06-24 2019-02-05 仓敷纤维加工株式会社 载体、附着薄膜部件、空气过滤器、载体的制造方法及附着薄膜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0755297A (zh) * 2019-11-26 2020-02-07 四川艾医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脱敏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57348A (zh) * 2019-05-23 2020-12-11 浙江大学 一种牙齿封闭处理的多重组合物
EA038664B1 (ru) * 2016-09-23 2021-09-30 ЮНИЛЕВЕР АйПи ХОЛДИНГС Б.В.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полостью рта
CN115282063A (zh) * 2022-09-02 2022-11-04 米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牙齿脱敏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3034B (zh) * 2018-10-31 2021-08-10 东华大学 一种抗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3355A (zh) * 1996-01-29 1999-04-07 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 生物活性玻璃组合物以及使用生物活性玻璃的治疗方法
CN1455661A (zh) * 2000-03-27 2003-11-12 肖特玻璃制造厂 含有生理活性玻璃的新型化妆、个人护理、清洁剂和营养增补剂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3355A (zh) * 1996-01-29 1999-04-07 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 生物活性玻璃组合物以及使用生物活性玻璃的治疗方法
CN1455661A (zh) * 2000-03-27 2003-11-12 肖特玻璃制造厂 含有生理活性玻璃的新型化妆、个人护理、清洁剂和营养增补剂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SHENG GAO ET AL: ""Effect of composition on the release kinetics of phosphate controlled release glasses in aqueous medium"",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
张娟娟等: ""纳米生物活性玻璃颗粒的制备及形态控制"", 《复合材料学报》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2209A (zh) * 2016-06-24 2019-02-05 仓敷纤维加工株式会社 载体、附着薄膜部件、空气过滤器、载体的制造方法及附着薄膜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9312209B (zh) * 2016-06-24 2021-09-28 仓敷纤维加工株式会社 载体、附着薄膜部件、空气过滤器、载体的制造方法及附着薄膜部件的制造方法
WO2018033427A1 (en) * 2016-08-19 2018-02-22 Unilever N.V. Oral care composition
EA038664B1 (ru) * 2016-09-23 2021-09-30 ЮНИЛЕВЕР АйПи ХОЛДИНГС Б.В.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полостью рта
CN108079013B (zh) * 2017-12-28 2021-01-26 东莞市鸿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止痛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079013A (zh) * 2017-12-28 2018-05-29 东莞市鸿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止痛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339122A (zh) * 2017-12-28 2018-07-31 东莞市鸿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敏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339122B (zh) * 2017-12-28 2020-12-29 东莞市鸿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敏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044863A (zh) * 2018-10-31 2018-12-21 四川涑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过敏光触媒美白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57348A (zh) * 2019-05-23 2020-12-11 浙江大学 一种牙齿封闭处理的多重组合物
CN112057348B (zh) * 2019-05-23 2022-10-18 浙江大学 一种牙齿封闭处理的多重组合物
CN110755297A (zh) * 2019-11-26 2020-02-07 四川艾医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脱敏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2063A (zh) * 2022-09-02 2022-11-04 米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牙齿脱敏剂
CN115282063B (zh) * 2022-09-02 2023-11-24 米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牙齿脱敏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0608B (zh) 201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0608A (zh) 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
US9408788B2 (en) Multicomponent oral care composition
US6436370B1 (en) Dental anti-hypersensitivit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CN103340896B (zh) 一种双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RU2152778C1 (ru) Препарат для уменьшения раздражения пульпы и/или укрепления структуры зуба
Madan et al. Tooth remineralization using bio-active glass-A novel approach
KR19990082114A (ko) 생활성 유리 조성물 및 생활성 유리를 사용한 치료 방법
EP2306961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flouride uptake using bioactive glass
Garofalo et al. In vitro effect of innovative desensitizing agents on dentin tubule occlusion and erosive wear
TW201102097A (en) Dual action dentifrice compositions to prevent hypersensitivity and promote remineralization
JP2013067615A (ja) 象牙質に関連する症状または疾患を予防または治療する組成物及び方法
EP3648731B1 (en) Oral care composition
de Oliveira Reis et al. Analysis of permeability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dentin treated with experimental bioactive glasses
US20210130223A1 (en) Bioactive glass compositions and dentin hypersensitivity remediation
EP3547989B1 (en) Oral care composition
CN107235634A (zh)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牙膏
CN105125587A (zh) 一种固齿亮白多效口腔治疗物及其应用
WO2021047900A1 (en) Oral care composition
Nyland et al. Enamel erosion control by strontium-containing TiO 2-and/or MgO-doped phosphate bioactive glass
CN111494218B (zh)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
CN105477019A (zh) 一种生物活性矿物粉体口腔保健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1048041A1 (en) Oral care composition
CN111494218A (zh)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
TWI620575B (zh) 牙用組成物
IT201800005561A1 (it) Metodo per la pulizia dei denti mediante una composizione in polvere a base di idrossiapati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