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7116B - 流体转移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流体转移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7116B
CN104487116B CN201380022868.5A CN201380022868A CN104487116B CN 104487116 B CN104487116 B CN 104487116B CN 201380022868 A CN201380022868 A CN 201380022868A CN 104487116 B CN104487116 B CN 104487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p
connector
separating member
bar
syr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28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7116A (zh
Inventor
克里斯蒂安·米德
马里厄斯·安德森
罗尔夫·布洛姆瓦涅
凯文·吉尔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 Saimode Co
Original Assignee
Kang Saimod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 Saimode Co filed Critical Kang Saimode Co
Priority to CN2017102975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25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87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7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93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needle hu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4Constructions for connecting the needle, e.g. to syringe nozzle or needle hu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4Constructions for connecting the needle, e.g. to syringe nozzle or needle hub
    • A61M5/344Constructions for connecting the needle, e.g. to syringe nozzle or needle hub using additional parts, e.g. clamping rings or coll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4Constructions for connecting the needle, e.g. to syringe nozzle or needle hub
    • A61M5/346Constructions for connecting the needle, e.g. to syringe nozzle or needle hub friction f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2005/3206Needle or needle hub disconnecting devices forming part of or being attached to the hub or syring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78Apparatus for destroying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 A61M2005/3279Breaking syringe nozzles or needle hu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4Constructions for connecting the needle, e.g. to syringe nozzle or needle hub
    • A61M2005/341Constructions for connecting the needle, e.g. to syringe nozzle or needle hub angularly adjustable or angled away from the axis of the injec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5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preventing re-use, or for indicating if defective, used, tampered with or unsterile
    • A61M2005/5006Having means for destroying the syringe barrel, e.g. by cutting or pierc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29Syringe barrels
    • A61M5/3134Syringe barre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distal end, i.e. end closest to the tip of the needle cannul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流体转移设备,诸如注射器(302),包括与凸式连接器尖端(306)连通的流体室(304)。凸式连接器尖端(306)为渐缩的以在插入到对应的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例如为杆构件(314)形式的分离构件具有前表面(318),该前表面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306)移动以便释放摩擦配合,第一位置靠近流体室(304),并且第二位置朝向凸式连接器尖端(306)的远端且与第一位置间隔开。捕获件(324)布置成在已通过使杆构件(314)朝向第二位置移动而使得凹式插接器从摩擦配合中释放之后捕获凹式插接器。当杆构件(314)在弹簧舌(322)的弹性偏压下朝向第一位置往回枢转时,捕获件(324)可被释放。

Description

流体转移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转移设备与对应插接器(hub)的脱离,特别涉及注射器的移除,并且尤其是当在医疗套件中转移流体时。本发明在将流体转移设备从连接至活的主体的插接器脱离时特别有用,流体转移进所述活的主体或从所述活的主体转移出来。
背景技术
在医疗套件中可能出于各种原因而需要或期望将流体转移进对象/从对象转移出。例如,连接至针或其他插管的插接器可用于从静脉抽血或用于输注流体物质,即静脉内(IV)疗法。点滴为IV疗法的一种。IV疗法可用于矫正电解质失衡,用于输送药物或营养,用于输血或用作流体置换以矫正脱水。IV疗法还可用于癌症患者的化疗。流体转移设备(诸如注射器)还可附接至这样的插接器,该插接器连接插管以用于将流体添加至各种体腔、器官或脉管或者将流体从各种体腔、器官或脉管移除。例如,插接器可为提供导管(catheter)的实体的一部分,所述导管用以从膀胱或肾脏排出尿液,从脓肿移除流体,从关节或囊肿吸出液体,或者通过气管套管来控制呼吸气体。典型的气管内管包括带有插接器的套箍膨胀管,所述插接器用于注射器的附接以实现膨胀以密封气管和支气管树免于空气泄漏和流体的抽吸。气管造口术管或尿管导管还可使用带有插接器的套箍系统,用于注射器或其他设备的连接,以注射流体从而使得杯或球膨胀,进而将所述杯或球保持就位。然而,使用连接至针的注射器的流体注射为世界上最为常见的健康护理程序。
当将流体转移进一对象/或从所述对象转移出时,通常使插接器连同插入患者体内的针、导管或其他插管保持原位,同时流体转移设备可移除和更换,例如以便清空/重新填充注射器或者随着IV疗法而进行更换。在装载小流体流量的两个医疗设备必须连接的情况下,标准鲁尔适配件是实现无泄漏连接的最常用的装置。一种类型的鲁尔适配件(通常称为“鲁尔锁定件”)使用内部螺纹的衬套,其围绕注射器等的“鲁尔滑动”摩擦配合(见下文)的渐缩式凸式尖端。伸出的尖端可插入到带有外螺纹的对应的凹式插接器中,并且衬套向下旋拧以锁定该连接。这样的鲁尔锁定适配件具有这样的优点,即,提供不会轻易变松的紧固连接,然而在将设备拧入/拧出时必须双手把持插接器。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在紧急情况下),更为快速形式的附接可能是更可取的。另一种类型的鲁尔适配件(通常称为“鲁尔滑动件”)仅仅使用凹式插接器与设备的对应渐缩式凸式尖端之间的摩擦配合,而无需带螺纹的衬套。标准摩擦配合通过6%的渐缩来实现。鲁尔滑动件附接通常用于输注低粘性流体(诸如接种疫苗),并且在不涉及高压力情况下用于转移流体,例如当抽吸血液时。
对于鲁尔锁定件连接和鲁尔滑动件连接二者而言观察到的问题是,当将流体转移设备与仍然连接至患者的插接器脱离时受伤的风险。尽管在拧开鲁尔锁定连接时医务实践者可能注意把持插接器并且避免受伤,然而对于鲁尔滑动连接而言存在例如试图使用单手将设备从插接器中拉动的倾向。而这可易于导致插接器从身体中拖拽出去并且导致组织损伤。通常,该设备可能不会沿插管连接至插接器的直线被拉动,而是转动,并且这可能扭动部件。用于将插接器(例如IV端口)保持就位的胶带通常从皮肤松脱并且其插管(例如针)可能甚至被意外抽出。当例如从体腔清空流体时,在使注射器脱离时保持针插接器不动对于避免腔体内的弥漫性切割或腔体壁的损伤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在用拇指和食指把持该非常小的插接器同时拉动凸式尖端(尖端在其被释放时滑过使用者的手指)时,存在插接器和鲁尔尖端(并非仅仅使用者)二者受到未知污染的风险。
此外,使用单手拖拽通常不会施加足够的力以将设备从摩擦适配件(诸如鲁尔尖端)拉出,并且依据将鲁尔滑动件尖端连接至插接器时使用的力,实践者通常需要把持或推动插接器同时还要拉动设备使其变得脱离。通常,在将设备拉动离开插接器时,设备将会同时旋转。这样的震颤可能导致针或连接至插接器的其他部件的不期望的抽出。该连接通常将通过流体来加压。例如,连接至气管造口管、气管内管或尿管的套箍通常具有凸式鲁尔尖端的紧密连接,其中需要双手操作来松开该连接,同时凹式鲁尔插接器中的弹簧活塞阻挡流体(空气或液体)从套箍中流出。
分离的简易性不仅是存在于当将设备与连接至患者的插接器脱离时而且存在于当期望以快速便捷的方式通过流体插接器来填充/清空设备(诸如注射器)时的问题。例如,当使用插入在小瓶中的针来填充注射器时,每当移除注射器时均需要双手来牢牢握持针插接器和注射器以将它们分离同时使针保留在小瓶中。如上所述,由于使用者握持插接器并且尖端与把持插接器的手指接触时,这又存在再次污染的风险。
在其中单手把持针插接器同时将设备拉动离开的任何情况下,存在针刺受伤和污染的风险。经常被放错或遗忘的针帽可加重这样的情形。这在将针或其他受污染部件与注射器或类似设备分离以用于处理目的时同样适用,在所述的情况下在试图移除尖头以丢进垃圾桶时发生多种针刺伤害。通常,在握持插接器以将针与注射器筒分离以用于处理之前,操作注射器的人员将尝试在使用后使用针帽来覆盖受污染的针。然而,当将针帽安装到受污染的针时,人员将使用操作不怎么精确的手臂和肩膀的大肌肉群,同时视野深度较差,这通常导致对把持针帽的手指造成针刺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尝试解决或减轻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流体转移设备,其包括与一凸式连接器尖端连通的流体室,该凸式尖端为渐缩的以在插入到对应的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该流体转移设备还包括分离构件,该分离构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所述第一位置邻近流体室,所述第二位置朝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远端与第一位置间隔。
应当理解,分离构件朝向第二位置的移动会干扰对应的凹式插接器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摩擦配合。如果随后尖端的远端插入到对应的插接器,当分离构件沿着凸式尖端移动远离流体室至第二位置时,其可用于推动插接器并且释放摩擦配合。特别的优点在于,该设备提供其自身的分离构件以实现释放。该分离可为平滑的并且受控的,因为释放设备的是分离构件的移动而非将设备手动拉开或震颤离开。这在插接器位于原位时可避免对流体转移操作的任何主体的受伤。此外,因为分离构件推压在插接器上,因此可能不需要使用者把持插接器。如果针附接至插接器,则其可与设备分离而无需由帽覆盖。因此还可使对设备的使用者的伤害最少。
该设备可具有广阔的应用,包括将流体从小瓶转移到注射器室中,输注到IV端口,将血液从静脉或动脉抽出,注射诸如疫苗,套箍膨胀以及导管连接以用于流体抽吸或给药。相应地,流体室可为注射器筒、流体输送/抽吸管或软管等的形式。流体室可为刚性的或柔性的。被转移的流体可包括液体和/或气体。
为了使分离构件的效能最大化,优选地,凸式尖端排他地通过摩擦配合连接至对应的凹式插接器。这意味着渐缩的凸式尖端优选地设置成不具有围绕的螺纹衬套。因此优选的是设备包括鲁尔滑动尖端而非鲁尔锁定尖端。
优选地,分离构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手动地移动。由于使用者典型地把持流体设备(例如操作注射器的柱塞),这可使得分离构件易于通过手来操作。尽管可使用不同的手来操作分离构件,然而优选的是,构件定位在流体室上或流体室附近,使得设备的使用者可在把持流体室的同时使分离构件移动。一些不同的分离机构的手动操作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操作以用于分离流体设备的分离构件或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靠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例如,分离构件可在围绕凸式连接器尖端的空间中移动。为了确保分离构件在释放凸式连接器尖端与对应的凹式插接器之间的摩擦配合方面是有效的,分离构件优选地被布置成沿着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表面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这可帮助使得所施加的用于将插接器从摩擦配合释放的力最大。
本申请人已认识到,分离构件的材料和/或结构对于控制施加给连接至凸式尖端的插接器的力的方式可能是重要的。特别地,优选的是,分离构件相对刚性,使得它的运动有效传输分离力。可能需要高的力传输以释放紧密的摩擦配合。理想的是,分离构件的动能有效地转化成用于正在被释放的插接器的动能。如果分离构件不够刚性,则当其相对于尖端抵靠连接至其的凹式插接器移动时,其可能变形并且将其动能转化成势能的存储。存在这样的风险,即,势能在最终转化成一阵动能之前将会累积,这会导致不受控的插接器喷射或连接器尖端跳出。这是非常不理想的,尤其是当凹式插接器可能带有针时,并且相反期望分离为平滑的且受控的。该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为,由固有刚性的材料(例如不锈钢)来形成分离构件。
为了对用于分离构件的材料的选择提供灵活性,另一解决方案为提供带有刚性结构的分离构件。这赋予分离构件由塑料材料形成的自由,塑料由于处理性、可循环性、无菌性、制造简易性以及成本方面的原因而可能是优选的。本申请人已设计一种新颖的结构,其中连接构件包括大致横断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的表面以及沿着大致平行于凸式连接器尖端轴线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表面。优选的是,这些表面形成从凸式尖端朝向流体室延伸的护套。相应地,应当理解,分离构件具有三维结构,其通过沿着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表面而被加固。
这样的结构就其自身而言可被认为是新颖且创造性的,并且当从第二方面来考虑时,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转移设备,其包括与凸式连接器尖端连通的流体室,凸式尖端为渐缩的以便在插入到对应的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该流体转移设备还包括分离构件,该分离构件包括大致横断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凸式连接器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前表面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流体室,所述第二位置朝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远端与第一位置间隔开。
这样的分离构件比大致二维的(例如平面的)构件更为刚性,并且因此该构件可在传输动能方面更有效。这在期望由塑料材料形成分离构件的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分离构件的该结构可一进步设计以用于最佳刚性。优选地,所述侧表面形成从前表面朝向流体室向后延伸的护套。该护套可至少部分地围绕凸式尖端并且优选地还至少部分地围绕流体室。即使构件由塑料材料形成,构件的三围延伸可帮助确保其是刚性的,如在各个实施例中为优选的。在一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具有大致柱形形式,其中与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大致平行延伸的侧表面为柱形侧表面。当然,分离构件也可形成为具有部分柱形的形式。侧表面无需完全围绕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而在至少一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的前表面连接至围绕凸式连接器尖端且优选地还至少部分地围绕流体室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围绕的侧表面可具有柱形形式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矩形。这可加固分离构件,使得前表面在抵靠凹式插接器移动时不弯曲而是将其动能传输给插接器。
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分离构件的前表面或侧表面优选地整体形成。例如,分离构件的至少这些部分可形成为单个塑料模。可替换地或附加地,优选的是,前表面至少部分地围绕凸式尖端。前表面可整体围绕凸式尖端,例如凸式尖端穿过前表面中开孔突伸出。这可使得分离构件更为紧凑并且/或者使得前表面在推动以摩擦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凸式尖端上的凹式插接器方面更为有效。
在其中一个或多个侧表面至少部分地围绕流体室(例如以从前表面向后延伸的护套的形式)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可有利地定位成靠近流体室而非伸出。这使得设备更为紧凑,以用于包装、运输、存储等目的。特别地,有利的是,分离构件包括杆构件(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并且侧表面可提供输入部分,该输入部分朝向或远离流体室移动以使杆构件枢转并使前表面沿着凸式尖端移动。当侧表面通常围绕流体室时,这样的杆构件可通过例如以类似于挤压触发器的方式将输入部分朝向流体室挤压而轻易地单手操作。此外,由三维(例如护套状)结构提供的刚性确保施加至输入部分的力作为枢转运动被有效地传输,所述枢转运动使得前表面沿凸式尖端移动并且迫使凹式插接器从其摩擦配合分离。
在本发明的任一上述方面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可包括至少一个分离构件,例如一个或多个构件,其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应当理解,下文的说明是适用的,无论分离构件的数量如何。分离构件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的移动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在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尖端移动时可围绕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旋转。例如,分离构件可以可旋转地附接至流体室。然而这样的旋转运动可能不是那么优选的,因为其可能产生这样的风险,即在尖端被推离时将扭转力传递到插接器上,并且在存在活的主体附接至插接器时这可能拉动或撕裂皮肤或其他组织。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使用者可能需要把持插接器不动同时操作这样的分离机构。如上所述,这意味着,手靠近连接至插接器的任何针并且使用者可因此易于遭受尖头伤害和/或污染。或者分离操作可能导致插接器和/或凸式尖端二者的不期望的和未知的污染。
在优选的实施例组中,分离构件或至少其前表面被布置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大致线性地(例如,而非旋转地)移动。这可确保由分离构件抵靠连接至凸式尖端的插接器所施加的力为大致沿着线性方向,或者至少围绕轴线不存在任何扭转。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表面的线性运动可与尖端的轴线大致对准,例如在其中渐缩部为相对小(例如小于10%并且优选为6%)的情况下。分离构件的线性运动可包括成角度的分量,优选地为与凸式连接器尖端成方位角的分量。例如,枢转运动可导致大致线性的移动,而不存在围绕凸式连接器尖端轴线的任何旋转。当然,尽管分离构件被布置成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线性移动,但其可作为包括旋转部分的机构的一部分来操作。例如,分离构件可相对于流体室枢转和/或旋转。重要的是,分离构件的与连接至凸式尖端的任何插接器接触的前方优选地沿着尖端的轴线施加大致线性的力,以将设备推离插接器。在分离构件包括大致横断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的前表面的情况下,该前表面优选地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大致线性地移动。
该流体转移设备可包括用于安装分离构件的装置。在分离构件包括沿着与凸式连接器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例如为柱形或矩形的形式)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的情况下,侧表面可合宜地沿着设备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以便与安装装置接合。相应地,流体转移设备可合宜地设置有分离构件,该分离构件安装成准备好在使用中帮助凸式尖端与插接器分离。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因此提供新型的流体转移设备(诸如注射器),其被制造和/或出售为带有分离构件,该分离构件预安装成待使用。尽管分离构件可如所需要地潜在地单独包装并且安装至一设备,然而有利的是,该设备作为包括安装至其的分离构件的单件来包装和出售。
在一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分离构件可移除地安装至该设备。这意味着在无需该构件或者优选地在以无需分离构件干涉的方式操作设备的情况下,使用者可移除和丢弃该构件。优选地,分离构件安装在双稳定位置中,使得必须施加超出特定阈值的和/或沿着特定方向的力以将其从其安装位置释放。这可防止构件从设备意外释放。
分离构件可安装至凸式连接器尖端,尤其是在改装至常规流体转移设备(如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的)的情况下。然而,这可存在这样的风险,即分离构件占据凸式连接器尖端周围的空间,所述空间本来最好用于与对应的插接器形成摩擦配合,或者与设备的连接相关。因此优选的是,分离构件安装至流体室。在分离构件包括沿着与凸式连接器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例如为柱形或矩形的形式)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的情况下,侧表面可与流体室平行地延伸以用于安装的目的。优选地,侧表面形成护套,该护套从凸式尖端延伸以至少部分地围绕流体室并且与由流体室提供的安装装置接合。
在一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可以可滑动地安装至流体室,其中前向端或前表面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滑动构件提供线性运动并且避免上述的与旋转力相关的风险。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的滑动构件的前向端或前表面可为推动器的形式,其抵靠适配在凸式尖端上的任何凹式插接器施加力,以便推开流体转移设备。滑动构件可具有带状矩形形式(例如用以沿着流体室的一侧延伸),或者衬套状柱形形式(例如以围绕流体室)。如上所述,滑动构件的结构可选择为确保其刚度,即使在其由塑料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在一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可弹性地安装至流体室,以便被偏压到第一位置中。然后克服弹性偏压对分离构件施加压力可使得分离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分离构件可为与流体室同轴安装的衬套的形式(例如如上所述滑动安装),以确保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的线性运动,而弹性装置抵抗衬套的前向移动而作用。
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在一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可枢转地安装至流体室。分离构件可布置成围绕流体室的轴线枢转或摆动。当该构件枢转时,其一个表面可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尤其是一凸轮状表面。然而枢转或摆动运动可能不易于手动操作,尤其是单手操作,因为其可能要求手稳定地把持设备同时使构件在其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即使当分离构件布置成沿着凸式尖端施加大致线性的力而不存在围绕轴线的任何扭转时,在释放摩擦配合的同时使用者仍然需要把持对应的插接器。典型的鲁尔滑动连接可提供紧密摩擦配合,该紧密摩擦配合不易释放,尤其是当该连接已通过流体的转移而被加压时。尽管分离构件具有刚性,但其可能仍然难以传输足够的力以克服摩擦配合。因此可能需要双手操作,这存在发生针刺伤的风险。在优选的实施例组中,分离构件包括杆构件,该杆构件一端(诸如前表面)枢转地连接至该设备,该杆构件可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分离构件可为杆机构的一部分。事实上,该设备甚至可不包括流体室,因为这样的杆可与提供流体转移的凸式尖端直接接触,例如在流体室可移除或者在流体被直接转移至尖端的情况下。
该特征就其自身而言可被认为是新颖和创造性的,并且因此当从第三方面来考虑时,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转移设备,其包括流体转移尖端,该尖端从前向端朝向尾端向外渐缩以在插入到对应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并且该流体转移设备还包括杆机构,该杆机构枢转地安装,从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尖端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朝向尖端的尾端,所述第二位置朝向尖端的前向端与第一位置间隔开。
使用杆机构将尖端与对应插接器分离的优点在于,其可放大输入力以提供更大的输出力,例如提供杠杆作用以将尖端推离插接器。杆机构的机械优点可增加所施加的力,使得可在无需把持插接器的情况下释放该设备,从而实现单手操作。杆机构因此呈现出用于分离构件的特别有利的构造。如前所述,优选的是,杆机构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手动移动。
在手术程序过程中,当护士或麻醉师可能例如更换不同的药品注射器,其中在IV端口处发生5个、10个、20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连接时,流体转移设备的单手分离可为特别有帮助的。与此同时,这样的医护人员忙于检查小瓶标识和监视器,并且优选的是无需分心使用双手来分离IV线等。然而,杆机构可在平滑的工作流程中使用单手(例如拇指/食指)操作,包括将注射器连接至IV插接器、注射以及移除注射器。该技术可使用同一只手来重复进行,并且使用者无论是右撇子还是左撇子均可操作杆机构。
单手操作还有利于以安全快速的方式使设备与针分离。例如,当执行“血液气体”测试时,医师必须触碰到手腕或腹股沟中的动脉,以用连接至注射器的针穿刺动脉并且抽取动脉血液。由于动脉血管处于高压力下(例如与静脉相比),为了防止动脉壁的过度出血,需要在移除针之后立即用力按压动脉持续一段时间。同时,期望能够分离针并且将注射器送至实验室用于分析。通过使用杆机构,一只手可按压动脉同时另一只手安全地将针分离以丢弃至针头垃圾桶。从而可降低或完全避免针刺伤的风险。
当使用注射器从小瓶抽吸药品时,从针插接器的单手分离允许另一只手同时把持药品将被注射到其中的容器。这就工作流程而言是非常实用的,并且这是减少或完全避免与插接器和/或注射器凸出尖端的任何污染而言重要的步骤。
为了利用由杆机构提供的力放大,优选的是,使得杆机构的用于传输力以将尖端与对应插接器分离的构件为相对刚性的。如上所述,杆机构可包括杆构件,所述杆构件具有大致横断于尖端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前表面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尖端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流体转移尖端能够可移除地或整体地连接至流体室。例如,流体转移尖端可连接至注射器的筒。待由杆构件施加的力很大程度上与任何上游流体室无关,但取决于与插接器摩擦配合的紧密度,该紧密度可受到尖端中的流体压力影响并且由在将流体转移尖端(例如凸式尖端)连接至插接器以形成摩擦配合时使用者所施加的力决定。当然,被转移的流体可包括液体和/或气体。下文中的特征的每一个均可等同地适用于本发明的前述方面。
如所描述的,优选的是,杆机构包括枢转地安装至该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杆构件。该杆机构可包括枢转地安装至流体转移尖端的构件,而所述构件优选地枢转地安装至流体室(其中一个流体室由该设备提供)。在分离构件包括沿着与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例如为柱形或矩形的形式)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的情况下,侧表面可合宜地设置成用于安装至流体室。这可由形成护套的侧表面来辅助,该护套从凸式尖端延伸,以至少部分地围绕流体室并且与由流体室提供的安装装置接合。
杆构件(或至少其输入部分)可枢转地安装,以便在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提升离开该设备。然而,在优选的实施例组中,杆机构(或者至少其输入部分)枢转地安装,以便在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接近该设备。这可使得使用者在将设备与插接器分离时以类似于触发器的方式更容易地挤压杆机构或者至少其输入部分。向下推动杆机构可比向上拉动杆构件更容易,尤其是在杆构件抵靠设备的一侧安装时。可因此有利于单手操作,尤其是当该设备为注射器的形式的情况下。杆机构可包括多个杆构件,例如枢转构件的连杆。连杆机构可设计成使得机械优点最大同时使得机构的移动范围最小。连杆机构可因此理想地适用于小规模流体转移设备,诸如通常用于注射疫苗的小流量(例如1ml)注射器。
无论连杆机构的一部分或者其他,机构的每个杆构件优选地包括输出部分,位于其枢转点的前面,布置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尖端移动。输出部分可包括三维构件的前表面,诸如上述的。当输出部分沿着渐缩尖端移动(例如以与尖端轴线成6%的角度)时,并且尤其是在输出部分沿着渐缩尖端的表面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输出部分将施加并非与尖端轴线的精确对准的力,并且这可导致至少对连接至渐缩尖端的插接器施加小的转矩。
杆机构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杆构件,所述杆构件枢转地安装成以对称的方式作用在插接器上。这样的对称布置可确保在插接器上不存在由于分离构件的枢转运动而导致的整体的转动力。此外,本申请人已意识到,实现与尖端的轴线大致成直线的总体移动的杆构件的任何布置(无论是多个构件或是单个杆构件)对于在不施加转矩而推离对应的插接器而言是有利的。因此优选的是,杆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构件,所述构件布置成使得构件的枢转移动导致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总体移动,该移动大致沿着与渐缩尖端的轴线对准的方向。
该特征就其自身而言被认为是新颖和创造性的,并且因此当从第四方面考虑时,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转移设备,其包括流体转移尖端,该尖端从前向端朝向尾端向外渐缩以在插入到对应的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并且该流体转移设备还包括杆机构,该杆机构枢转地安装从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尖端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朝向尖端的尾端,所述第二位置朝向尖端的前向端与第一位置间隔开,其中杆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构件,所述构件布置成使得构件的枢转移动导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总体移动,该移动大致沿着与尖端轴线对准的方向。
杆机构的构件可以任何方式来布置,所述方式适于实现总体线性移动以及因此实现大致线性的力,所述大致线性的力用于推离插接器和释放其摩擦配合。如上所述,在一组实施例中,这样的线性移动可由杆机构实现,该杆机构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杆构件,所述杆构件枢转地安装成相对于渐缩尖端的轴线以对称的方式作用在插接器上。例如,一对或多对杆构件可布置成使得每对构件沿着相反的方向枢转,从而消除任何转矩并且使得由该机构施加的总体力为线性的力。然而还构想了其他实施例,包括带有单个杆构件的实施例,所述单个杆构件能以使得它的移动与尖端对准的方式枢转,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
每当杆构件枢转地安装时存在这样的风险,即,构件将转动力传递在插接器上,即使其输出部分(例如前表面)沿着尖端的表面移动或者沿着沿尖端轴线的方向移动。如果该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旋转,则该移动将具有非线性的分量。这对于包括安装有固定枢转轴线的一个或多个构件的杆机构而言可能特别成问题。即使杆构件是成对的以对称移动,该机构仍必须精心设计以便确保输入力在每对中的杆构件中均匀分享,使得它们等同地移动并且产生沿着与尖端的轴线对准的方向的总体移动。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是,该机构包括枢转地安装有可移动轴线的一个或多个杆构件。当枢转轴线可移动时,杆构件可布置成使得其输出部分(例如前表面)的总体移动大致总是沿着与尖端的轴线对准的方向。例如,在一组实施例中,杆机构或其杆构件枢转地安装,使得前表面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同时保持与尖端的轴线大致成切向。
该特征就其自身而言被认为是新颖和创造性的,并且因此当从另一方面考虑时,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转移设备,其包括流体转移尖端,该尖端从前向端朝向尾端向外渐缩以在插入到对应的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并且该流体转移设备还包括杆构件,该杆构件包括表面,所述表面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尖端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朝向尖端的尾端,所述第二位置朝向尖端的前向端与第一位置间隔开,其中杆构件枢转地安装有可移动轴线。
如上所述,可移动枢转轴线可允许杆构件的前表面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同时保持与尖端的轴线大致成切向。此外,本申请人已认识到,通过枢转地安装有可移动轴线,杆构件可制成为更柔性的且在其操作中更有触感。当杆构件枢转地安装有可移动轴线时存在这样的风险,即,其对任何意外触碰做出反应并且作用以用于将尖端与对应插接器过早分离。另一方面,当对带有可移动轴线的杆构件施加力时,其可在输入力传输至机构的输出部分之前修改和改变其枢转轴线。杆构件可因此提供“软”的回应并且进入到适于朝向或远离设备被推动的枢转位置。因此改进了使用灵活性。然而,在带有固定枢转轴线的杆机构中,固定轴线的位置设定了杆操作的方式,使得其操作性移动总是朝向或者远离设备。
该可移动轴线可以响应于使用者输入自由移动。然而,在优选实施例中,枢转轴线的移动被限制于杆机构与设备的接合区。当该可移动轴线由接合区提供时,旋转轴线可具有动态自由度但落在该区的限制内。接合区可由设备提供或由杆构件提供或者由两者提供。在一组实施例中,杆构件通过杆构件上的与设备上的固定枢转点接合的区枢转地安装,反之亦然。枢转轴线由枢转点限定但并非固定的,因为枢转点可在接合区内移动。在另一组实施例中,杆构件通过杆构件的与设备上的一区接合的区而枢转地安装。相应的接合区每个均可为形成得彼此接合的表面。当接合区的表面在杆构件的枢转过程中相对于彼此移动时,相应表面的形状和形式可表示可能的移动范围。枢转轴线可因此在由接合区的相互作用设定的特定限制内移动。例如,杆构件的表面区可与设备的表面区(例如流体室(诸如注射器筒)的表面)接合。
现在将描述杆机构的一些其他特征,其可对于中心移动和/或可移动枢转轴线而言附加地(或替换地)提供。
在一组实施例中,杆机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大体L形的构件,所述构件枢转地安装至设备,例如安装至注射器的筒或者其他流体转移设备。该杆构件或每个杆构件优选地包括输入部分(位于其枢转点的尾端)以及输出部分(位于其枢转点的前面)。L形杆构件的优点在于,其输入部分可布置成邻近设备的流体室以易于手动操作。杆构件的枢转点可布置在尖端的尾端处或靠近尖端的尾端。这样的L形杆构件可具有上述种类的大致柱形或矩形的形式。特别地,L形杆构件可包括大致横断于尖端的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尖端的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例如形成从尖端朝向流体室延伸的L形护套)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这样的L形构件可为至少部分地围绕流体室的护套的形式。如上所述,这意味着杆构件可合宜地定位,以便由使用者轻易抓持(例如通过单手),该单手抵靠流体室挤压L形筒。此外,杆构件可在距尖端安全距离下操作,该尖端可连接至带有针或其他尖锐器具的插接器。
在其他实施例中,杆构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枢转安装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在枢转点前方的输出部分。输出部分可仅通过直接的力来移动而非使用输入部分来提供围绕枢轴的转动力。例如,输出部分可被按压或挤压以便枢转并且提供沿着尖端的总体线性移动。这样的杆机构可为更紧凑的并且可更适用于如上所述的小规模设备。此外,杆机构的尺寸可影响所需包装的量(尤其是对于无菌医用设备而言)以及设备的用于储存和分配的包装密度。尽管对使用者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然而总是要考虑与输送医用设备相关的成本,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当机构的杆构件在例如手动力的作用下枢转时,优选的是输出部分布置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尖端大致线性移动。由于小的(例如6%)的渐缩,沿着尖端表面的这样的移动将不会与尖端轴线精确对准而是大致对准。输出部分优选地提供一表面(例如前表面),以推压在连接至尖端的任何插接器上。输出部分的表面可为平面的。平面表面在杆枢转以使输出部分沿着尖端移动时将提供恒定的推动力。然而,本申请人已认识到可能期望输出部分施加可变的力。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该表面优选为弯曲的,使得该弯曲表面可定制为在杆构件的操作过程中提供力的期望变化。特别地,输出部分的该表面优选为椭圆形的,以便在杆构件的移动过程中提供增大的或减小的力。
对于枢转地安装以使得输出部分在沿着尖端的轴线(或者大致沿着尖端的轴线,例如沿着尖端的渐缩表面)的x方向上移动的杆构件而言,输出部分的表面优选地在xy或xz平面上具有弯曲的轮廓,即,以便施加沿着与其移动方向成切向方向的力分量。这样的力分量可被认为相对于尖端的轴线而言为方位角的而非旋转的。为了避免作用在插接器上的总体扭转力,具有弯曲输出表面的两个或更多个杆构件可布置成围绕尖端的轴线对称地作用,例如从相反的点枢转横过。进一步优选地,在杆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输出部分的弯曲表面相对于尖端轴线具有增大的弯曲度。由于弯曲度增大并且表面以与尖端轴线成更小切向的方式作用,由输出部分施加的力减小。通过布置成使得当杆首先从其第一位置移动时所施加的力为最大而随着杆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减小,连接至尖端的任何插接器将以一减速度被推离,使得设备不会被剧烈地或强行地分离。这可提供特别有利的机构,以平滑且精确地分离流体转移设备。下文描述对于凹式插接器可能强行地与设备分离和弹开的问题的附加或可替换解决方案。
杆机构的构件可枢转地安装,以便弹性地偏压到第一位置。这可确保杆机构或者至少其输出部分与流体转移尖端的远端通常为分明的,使得其可连接至对应的凹式插接器而不存在干涉。然后当期望推离插接器并且使设备分离时,杆机构的手动操作可克服偏压力,以使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至少一组实施例中,杆机构优选地安装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自由枢转。这使得使用者无需克服偏压力并且可使得机构的力输出最大。此外,当杆机构自由枢转时,这意味着流体转移尖端与对应插接器的连接可自动朝向第一位置推动杆机构(或至少其输出部分),使得其变得“装填的”以备使用而无需弹性装置。同样的原理可在更一般的方面适用,并且因此优选的是任何分离构件安装至设备以便可自由移动,无论其移动形式如何。这还可为使用者提供在控制构件的移动和设备的分离方面的手动灵活性。
分离构件自由安装至设备的另一益处在于,当将凹式插接器连接至尖端时,分离构件的移动可用于为使用者给出视觉和/或触觉反馈。当凹式插接器例如朝向流体室(在提供流体室的情况下)被推动到尖端上时,自由安装的分离构件将自动移动回到第一位置,即,朝向尖端的尾端移动。该移动的程度可与摩擦配合的紧密度相关。如果使用者可看见和/或感觉到分离构件在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移动,则为使用者提供了插接器是否已正确连接至尖端的指示。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这可确保形成了紧密连接而无需要求任何额外的连接装置,诸如螺纹连接。这样的特征因此为与流体转移装置的较差连接的问题提供特别简单的解决方案。
在其中分离构件包括枢转地安装至设备的杆构件(优选地为包括大致横断于尖端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的杆构件)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杆构件枢转地安装成使得当侧表面朝向流体室枢转时前表面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例如抵靠流体室挤压侧表面导致杆构件的前表面推离连接至尖端的插接器。在一组实施例中,杆构件可枢转地安装成被弹性地偏压到第一位置中,如上所述。因此使用者可需要克服弹性偏压朝向流体室挤压侧表面。在另一组实施例中,杆构件安装(例如安装至流体室)成以便自由枢转。在连接至插接器之前和/或与插接器分离之后,当期望使得设备紧凑例如用于存储时,杆构件可自由枢转,使得侧表面接合抵靠流体室。优选地,杆构件枢转地安装成使得,当例如通过将凹式插接器连接至凸式尖端而使得前表面移动至第一位置(邻近流体室)时,侧表面枢转远离流体室。杆构件因此自动“装填”以备使用,例如当在医疗程序之后(诸如完成血液抽吸)期望分离设备时。这还可提供插接器已与杆构件的枢转正确连接的可视指示,这表明紧密摩擦配合已实现。使用者还可接收来自杆构件的枢转运动的触觉和/或听觉反馈。例如,在一组实施例中,杆构件布置成当侧表面枢转离开流体室时给出听觉“咔哒”声。
现在将描述可附加或可替换地提供的另一组实施例。杆机构的构件可以固定的方式枢转地安装,例如装配至一个或多个枢转点或轴。该杆机构可卡扣配合到这样的枢转点或轴上。这可确保杆机构紧固地附接至设备,例如不能容易地移除。固定安装可包含固定的枢转轴线和可移动枢转轴线二者。在后一种情况下,枢转点与接合区之间(或者两个接合区之间)的接合可为永久性的,尽管其允许该区内的移动。然而,如上所述,在一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杆机构以可移除的方式枢转地安装。例如杆机构(或者其构件中的至少一些)可移除地安装至一个或多个枢转点或轴。这样的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使用者可如所期望地移除杆机构,例如在不需要杆机构或者发现其与设备的其他操作干涉的情况下。设备可因此适于一定范围的临床(和其他)使用和环境。
现在将描述可附加或可替换地提供的另一组实施例。可能理想的是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杆机构的移动或构件的分离何时进行。例如,在设备的供应或运输过程中,可能理想的是,分离机构被停用而同时尖端连接至插接器。特别地,用于注射(诸如疫苗)的皮下注射器通常提供有已连接至注射器尖端的针插接器。优选的是,该设备包括用于将杆机构或分离构件锁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的装置。这样的锁定装置可将分离构件相对于尖端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中。在其中分离构件包括枢转安装至设备的杆构件(优选地为包括大致横断于尖端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的杆构件)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锁定装置将杆构件锁定在第二位置,其中侧表面朝向流体室枢转。该设备可因此被锁定为紧凑构造,例如用于存储、运输等。
在其中锁定装置布置成将分离构件保持在第二位置的实施例中,随后插接器与尖端的连接可用于克服锁定装置并且使构件移动回到第一位置。这可与如上所述的确保插接器以充分紧密的摩擦配合的方式连接的视觉和/或触觉反馈组合。例如,锁定装置的释放可伴随有听觉咔哒声,其指示插接器已沿着尖端被推动足够远以实现紧密的摩擦配合并且释放锁定装置。在其中分离构件包括枢转地安装至设备的杆构件(优选地为包括大致横断于尖端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的杆构件)的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锁定装置布置成当前表面移动至第一位置(例如通过将凹式插接器连接至凸式尖端)时该锁定装置被克服,使得侧表面枢转远离流体室。杆构件则如上所述地自动“装载”。还可使用将分离构件锁定在第二位置中的装置,以防止设备在与插接器分离后的重新使用,即设备为单次使用设备。
这样的锁定装置可为可移动阻挡构件的形式。阻挡构件可为通过摩擦保持的楔形件或者铰接或易碎的止挡件。在一组优选实施例中,阻挡构件可通过针帽来提供。这意味着,该设备可设置有连接至尖端的针插接器,并且只要针帽附接至针,则杆机构/分离构件就被阻挡而不能移动离开第一位置。将针帽从针移除可释放分离机构,使得可在使用后将设备从针插接器释放。因此,在一组实施例中,尖端可连接至对应的凹式插接器,凹式插接器包括皮下注射针和针帽,该针帽设置有用于分离构件或杆机构的阻挡构件。
本发明的一方面还扩展到针插接器,该针插接器包括用于对应的凸式连接器尖端的渐缩摩擦适配件,该针插接器包括皮下注射针和针帽,其中针帽包括在使用中沿凸式连接器尖端伸出的阻挡装置。只要针帽装配在针上,则阻挡装置可防止任何分离机构沿着尖端移动以及推压在插接器上。该分离机构因此由于针帽的存在而被停用。
如上所述,用于安装杆机构或分离构件的装置可由设备整体提供。在一些实施例中,杆机构或分离构件可以可移动地安装至流体室,例如安装至与流体室整体形成的安装装置。流体室(诸如注射器的筒)可设计成将分离构件安装成使得设备可装备有分离构件以备使用。然而,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能理想的是将杆机构或分离构件改装到现有的流体转移设备中。例如,可能理想的是将杆机构或分离构件安装至标准注射器或其他设备,从而具有上述的各种益处而无需改变设备的设计。分离构件(单独地或作为分离机构或杆机构的一部分)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附接至流体转移设备。为了避免与凸式连接器尖端的干涉,分离构件可通过附接衬套附接至尖端的尾端。
这样的改装型机构就其自身而言可被认为是新颖和创造性的。当从另一方面来考虑时,本发明提供用于流体转移设备的分离机构,其包括流体转移尖端,该流体转移尖端从前向端向尾端向外渐缩以在插入在对应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该机构包括将机构附接至尖端的尾端的附接衬套以及可相对于衬套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分离构件,所述第二位置远离衬套间隔开且朝向尖端的前向端。
应当理解,在其中分离构件的操作可有助于将尖端与对应插接器分离的任何情形下,这样的机构可附接在流体转移设备(诸如注射器)的渐缩尖端周围。可在将尖端插入到插接器中之前或之后附接该机构。当确定摩擦配合过于紧密而使得不易于通过拉动装置或者至少不需要冒着损伤或受伤的风险来分离时,这样的机构可以可选地由使用者附接至流体转移设备。在设备连接至带有针的插接器并且期望保护免受针刺的情况下,该机构还可以可选地附接。分离机构可具有上文中关于分离构件或杆机构所描述的任何特征。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实施例中,分离机构可包括枢转地安装至附接衬套的杆构件。上述的其他优选特征可等同地适用于这样的改装型机构。
现在将描述可附加或可替换地提供的另一组实施例。上文中提到,当分离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便释放尖端与插接器(该插接器与尖端连接)之间的摩擦配合时,可能存在插接器从尖端弹出的风险。这在其中插接器带有针或其他尖锐器具的情况下可能是尤其危险的。当杆机构用于分离摩擦配合时可能要着重注意该问题,因为杆构件的力放大可比预想的情况以更加剧烈的方式推离插接器。因此优选的是,设备进一步包括捕获装置,该捕获装置布置成在已通过分离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凹式插接器从与凸式连接器尖端摩擦配合分离之后捕获该凹式插接器。在其中分离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杆构件的实施例中,捕获装置优选地布置成在凹式插接器已通过杆构件枢转成使前表面朝向第二位置移动而从摩擦配合释放之后捕获该凹式插接器。这样的捕获件可有利地采用,无论分离构件的性质如何。
这就其自身而言可被认为是新颖和创新性的,并且因此当从另一方面来考虑时,本发明提供流体转移设备,包括:流体室,与凸式连接器尖端连通,该凸式尖端为渐缩的以在插入到对应的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分离构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所述第一位置邻近流体室,所述第二位置朝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远端与第一位置间隔开,从而释放摩擦配合;以及捕获装置,布置成在凹式插接器已通过分离构件朝向第二位置移动而从摩擦配合释放之后捕获该凹式插接器。本发明还扩展到连接至凹式插接器的流体转移设备,该设备包括:流体室,与凸式连接器尖端连通,该凸式连接器尖端插入到凹式插接器中以形成摩擦配合;分离构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从而释放摩擦配合,所述第一位置邻近流体室,所述第二位置朝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远端与第一位置间隔开;以及捕获装置,布置成在凹式插接器已通过分离构件朝向第二位置移动而从摩擦配合释放之后捕获该凹式插接器。在一组实施例中,凹式插接器包括插管或皮下注射针,并且流体转移设备包括注射器。然而,各种其他设备可受益于本发明,如在下文中论述的。
应当认识到,这样的设备可利用常规摩擦配合,特别是用于尖端的标准“鲁尔滑动”连接,并且优选地无需任何额外的连接装置,诸如螺纹连接。捕获装置并非布置成锁定尖端与对应插接器之间的连接,而是仅仅在插接器已从摩擦配合松开之后捕获该插接器,使得该插接器不会从尖端弹出。当然,捕获装置并非必要地用于在插接器已从与尖端的摩擦配合完全释放之后捕获该插接器。相反,捕获装置可布置成在凹式插接器已至少部分分离(例如,一旦该连接已由于分离构件而松开至插接器可能从尖端脱离的程度)之后捕获该凹式插接器。
捕获装置可由设备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提供。捕获装置优选地相对于凸式连接器尖端布置成以便在凹式插接器由于分离构件朝向第二位置移动而朝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远端移动时捕获该凹式插接器。优选地,捕获装置布置成自动操作,即无需使用者致动。捕获装置可包括接合抵靠插接器以例如通过使用机械互锁、摩擦、粘合等保持插接器的任何构件。例如,捕获装置可包括朝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远端延伸的至少一个抓取构件,例如指状件。在其他实例中,捕获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抓持垫或粘性表面等,例如,其布置成在凹式插接器已由于分离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而被推离流体室之后捕获该凹式插接器。例如在插接器为IV端口并且盐溶液的注射器连接至插接器的情况下,捕获装置可仅仅接合抵靠插接器的表面。在插接器设置有边沿(例如针插接器)的情况下,则这可辅助捕获机构。
在一组实施例中,捕获装置可独立于分离构件,例如由流体室和/或凸式连接器尖端提供。然而理想的是,捕获装置不干涉分离构件的移动。在另一组实施例中,捕获装置优选地由分离构件提供。这可使得更易于确保捕获装置仅仅在一旦分离构件正在移动或已移动至第二位置以释放摩擦配合时操作。例如,捕获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抓取构件(例如指状件),其从分离构件朝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远端延伸。
当分离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杆构件时,对于捕获装置而言可能特别合宜的是其由分离构件提供,因为杆构件的枢转运动可帮助使得捕获装置仅仅在一旦摩擦配合已松开时与插接器接合。因此,在一组有利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包括枢转安装至设备的杆构件并且捕获装置由杆构件提供(例如与之整体形成)。进一步优选的是,杆构件包括大致横断于尖端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在至少一些实例中,捕获装置可由杆构件的前表面携带或者设置在前表面与侧表面之间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通过手动介入(例如抓取插接器以将其从捕获件推离)而将插接器从捕获装置释放。尽管这可能要求使用者操作插接器,然而仍然具有这样的优点,即,连接已由于分离构件而松开,使得他无需使用与本应当需要用来克服摩擦配合的力相同的力来推离插接器。然而这并非理想的,因为使用者可能需要用一只手把持设备而用另一只手推离插接器。此外,如果插接器包括针或其他尖锐设备则可能存在更高的受伤风险。相应的,设备优选地包括用以释放捕获件的装置。一旦在摩擦配合已释放之后捕获装置已操作以便捕获凹式插接器,则然后可操作捕获件释放,以使得插接器可与设备分离,例如使得所使用的针可掉落到针头垃圾桶等中。一旦捕获件被释放,插接器可在重力作用下而非在由分离构件的移动所施加的力的作用下从尖端掉落。这在插接器与设备分离时可提供对插接器的更好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可包括独立于分离构件的捕获释放装置,例如捕获释放致动器,其可由使用者在操作分离构件之后操作。这可在释放插接器(例如操作分离构件)以松开摩擦配合以及在操作捕获释放致动器之前并且同时或稍后使插接器指向处理单元方面给使用者提供灵活性。然而理想的是,通过单次操作而使得捕获件接合且然后释放,以确保平滑的工作流程。最为合宜的是,仅仅通过分离构件的操作使得摩擦配合松开,插接器被捕获,并且然后插接器与设备分离。这意味着使用者仅仅需要操作分离构件并且设备可适于单手操作。因此在一组优选实施例中,捕获装置布置成通过分离构件的移动来释放。在一些实施例中,捕获装置可通过分离构件朝向第二位置或超越第二位置的进一步移动(例如分离构件将插接器推动到捕获件中并且然后越过捕获件)来释放。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捕获装置通过分离构件从第二位置朝向靠近流体室的第一位置往回移动来释放。在其中分离构件包括枢转安装至设备的杆构件的实施例中,捕获装置可通过杆构件朝向第一位置往回枢转来释放。在杆构件优选地包括大致横断于尖端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的情况下,捕获装置可通过杆构件枢转成使得前表面朝向靠近流体室的第一位置往回移动来释放。
在其中分离构件(例如杆构件)自由安装至设备的实施例中,则使用者可主动地将分离构件往回朝向第一位置移动(例如通过往回推动杆构件)以释放捕获件。然而,该移动可由杆构件枢转地安装成以便弹性地偏压到第一位置(如上所述)辅助。可能优选的是,任何分离构件被弹性偏压到第一位置中。这意味着,当使用者在松开摩擦配合之后释放分离构件(例如杆构件)时,捕获装置通过分离构件在弹性偏压件的作用下往回朝向第一位置移动而自动释放。该弹性偏压件可设置成捕获装置的一部分和/或独立于捕获装置来设置。例如,可布置一弹簧构件以将分离构件弹性偏压到第一位置中,弹簧构件优选地为与分离构件整体形成的弹簧构件。这实现单使用者操作以达到松开摩擦配合,捕获插接器,以及然后将插接器释放以使其从设备轻柔地掉落的效果。例如,使用者可仅仅需要挤压杆构件并且然后松开。在根据本发明上述任何方面的实施例中,分离机构可提供作为信息载体的额外功能。相应的,分离构件或杆机构可包括信息载体。在一组实施例中,任何信息载体可与分离构件或杆机构整体形成。例如,信息载体可为与设备的类型和/或正被转移的流体相关的雕刻的、浮凸的或印刷的信息。信息载体可为可书写表面的形式,以用于使用者添加与正由设备转移的流体(例如药物和/或药剂的名称)和/或与主体(例如患者身份)相关的信息。这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该信息可为条码、QR码、EAN码、印刷记忆体或者近场识别系统的任何形式。可使用颜色编码来传递信息。
在另一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或杆机构可包括用于接收信息载体的装置。该信息载体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例如通过粘性附接件、机械附接件(诸如卡扣或夹持装配或者织物钩环紧固件(例如维可牢)、磁性附接件等)选择性地附接至接收装置。信息载体可在设备的寿命周期的适当时候附接至接收装置。因此制造者可在设备投放使用之前给设备进行信息预贴标。可替换地,设备可作为带有一个或多个信息载体(例如可附接标签)套件的一部分来提供,并且然后终端使用者可利用接收装置将信息粘附至设备。例如,终端使用者可粘附患者特定化标签等。在另一替换方案中,信息载体可与药物或待转移的其他流体一起设置并且然后当取走流体之后附接至设备。例如,信息载体可对于每个流体容器(诸如药物小瓶)是定制的并且跟随容器从制造者到达使用者,并且例如当药物被抽出到注射器中时准备好附接至设备。
尽管已认识到分离构件或杆机构给设备(诸如注射器)提供用于承载信息的新机会,然而提供用于流体转移设备以接收信息载体的专门装置就其自身而言被认为是新颖且创造性的。因此当从另一方面考虑时,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转移设备,其包括流体室以及位于室的外表面上的用于接收信息载体的装置。接收装置可为接收空间、凹部、窗格或衬套。在一组优选实施例中,接收装置使得信息载体能夹持于设备。
如上所述,信息载体可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选择性地附接至接收装置:粘性附接件、机械附接件或磁性附接件。信息载体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印刷的、浮凸的、雕刻的或书写的信息。信息可为以下一种或多种的形式:颜色编码、条码、QR码、EAN码、印刷记忆体或近场识别系统的任何形式。
本发明的一优点在于,设备的尖端可连接至插接器而无需旋拧连接器(即所谓的鲁尔滑动连接器而非鲁尔锁定连接器)的任何部件。优选地可仅依赖于流体转移设备的渐缩尖端与对应凹式插接器之间的摩擦配合来提供安全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本申请人已注意到,特别在医疗设置中,流体转移设备的连接和分离易于存在污染和传播感染的风险。通常优选的是,流体转移设备被设计成用于单次使用并且在使用后被丢弃。即使设备的不与流体接触的部件(例如分离构件)是可移除的,但也不希望重新使用,因为该部件将不再是无菌的。这样的部件在重新使用之前必须被清洁和消毒。有利地,设备可设计成防止使用者进行重新使用。相应的,在一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布置成使得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使得构件在这之后无法使用。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分离构件或分离机构的一部分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可被损毁。在另一实例中,分离构件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可变得锁定。设备可设置有合适的装置以使得分离构件在一旦已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且使得插接器与尖端分离时停用该分离构件(例如损毁、锁定等)。这将迫使使用者在使用之后丢弃设备。
可替换地或附加地,通过使得凸式连接器尖端或流体转移尖端在分离构件已操作成将插接器从其与尖端的摩擦配合释放之后无法使用,设备可设计成用于单次使用。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通过将分离构件布置成在其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至少部分地损坏来实现。分离构件可用于通过弯折、剪切、冲撞、切割、穿刺等来损坏尖端,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来损坏尖端使得其在设备使用之后不能连接至另一插接器。在一组优选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杆构件,所述杆构件随着杆构件朝向第二位置的移动而枢转地安装至设备,且布置成对尖端施加转动力。该转动力可足以使尖端变形或折断,例如如果其由模制塑料材料制成的话。可通过使得尖端形成为带有由杆构件作用于其上的薄弱区域来提升该效果。在杆构件优选地包括大致横断于尖端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的情况下,尖端可布置成穿过前表面中的狭槽或开孔。狭槽或开孔的侧部可压靠尖端,尤其是压靠尖端中的薄弱区域,以便在杆构件枢转成使前表面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损坏尖端。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确保的是,在将设备与插接器分离的同时尖端被损毁,以便其不能被再次使用。这在设备包括连接至带有针的插接器的注射器的情况下是特别理想的,所述注射器用于注射药物(诸如疫苗,例如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的)。
流体转移设备可包括用于将流体-液体和/或气体-转移进流体接收部或从流体接收部转移出的任何类型的设备。流体接收部可为无生命的或者可为活的主体的一部分(诸如体腔、器官或脉管,诸如静脉或动脉)。尽管本发明可具有广泛的应用,优选的是流体转移设备为医疗设备。流体转移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诸如注射器、预填充注射器、IV输送设备,例如“点滴器”、输液设备、流体泵、活栓、呼吸机或抽吸设备。设备可制成为满足相关医疗标准,例如用于无菌皮下注射器的ISO 7886。在一组实施例中,尖端连接至包括插管或皮下注射针的凹式插接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设备可为注射器的形式。在流体转移设备为注射器的情况下,凸式尖端可位于流体室(例如注射器的筒)中心或非中心的。流体室可具有0.5ml、1ml、2ml、3ml、4ml、5ml、10ml、20ml、30ml、50ml、100ml或者更大的容量。较小的注射器(例如5ml或更小)倾向于具有中心尖端,而较大注射器(例如10ml或更大)可具有非中心尖端。分离构件的类型和/或其安装至设备的方式可依赖于尖端是中心的还是非中心的,而这可依赖于注射器的容量/直径。在一组实施例中,带有非中心尖端的注射器设置有用于分离的杆构件,因为杆可能更易于以具有足够空间的方式安装至尖端的一侧以形成杠杆作用。在另一组实施例中,具有中心尖端的注射器设置有用于分离的滑动构件。当然,带有中心尖端的注射器也可设置有用于分离的杆构件。
尽管流体室(例如注射器的筒)可在直径和容量上不同,然而尖端优选地满足用于注射器、针和某些其他医疗设施的用于与6%(鲁尔)渐缩部圆锥配件的ISO 594(1986)、EN20594-1(1993)或者EN 1707(1996)标准。相应的,摩擦配合优选地是标准化的,其中尖端具有相同的直径和渐缩,无论注射器或其他设备的大小如何。根据本发明的所有方面的优选特征为,尖端为带有6%渐缩部的标准鲁尔滑动尖端。在不那么优选的实施例中,渐缩的凸式连接器尖端可由螺纹(其在摩擦配合之外抓持插接器)围绕,然而这可能使得分离构件更难于操作。即使螺纹或其他抓持衬套被制成为比标准弱以利于插接器的释放,然而存在除了摩擦配合之外的连接是不理想的。进一步优选的是,尖端排他地通过摩擦配合连接至对应凹式插接器。换言之,鲁尔锁定衬套等并非连接器的一部分。
已发现分离构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范围优选至少为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者10mm。移动范围可达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或更多。这样的移动对于鲁尔滑动尖端的摩擦配合的释放可为足够的,即使连接并未通过流体的转移而被加压。
尽管到目前为止已在包括“凸式”渐缩尖端的流体转移设备的背景下描述本发明,应当认识到,设备与对应插接器之间的摩擦配合可等同地通过使连接器的凸式与凹式部分相反设计来实现。相应地,在本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每个方面和实施例中,凸式尖端可替代为渐缩的凹式部分,其在由插接器提供的对应突出部分插入其中时形成摩擦配合。分离构件仍可用于释放摩擦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其沿着凹式部分移动以推离插在其中的凸式部分。尽管这样的实施例背离了用于流体转移设备(诸如注射器)的鲁尔滑动连接器的标准设计,然而可构想的是可通过与上述方式相反设计的凸式和凹式部分来实现新的标准。
本发明因此扩展到一种流体转移设备,其包括与流体转移尖端连通的流体室,流体转移尖端包括用于对应插接器的渐缩摩擦适配部,并且所述流体转移设备还包括分离构件,其可相对于流体转移尖端移动以释放摩擦配合。在一组实施例中,分离构件包括枢转地安装至设备的杆构件。杆构件优选地包括大致横断于尖端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尖端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前表面可布置成推动插接器以释放摩擦配合,例如当杆构件枢转成使得前表面从靠近流体转移的第一位置移动至与流体转移尖端间隔开的第二位置时。附加地或可替换地,设备可进一步包括捕获装置,捕获装置布置成在已释放摩擦配合之后捕获插接器。附加地或可替换地,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与这样的设备组合。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仅通过实例的方式并且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1为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一实施例;
图2为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3为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三实施例,处于杆的优选形式中;
图4a示出了装填好用于使用的处于第一位置的图3的杆,并且图4b示出了用于将注射器与插接器分离的处于第二位置的图3的杆;
图5示出了适于安装图3和图4的杆的注射器筒的实施例;
图6示出了带有用于信息载体的空间的图3和图4的杆的变型;
图7a至图7d示出了图6的杆上的信息载体的各种形式;
图8a至图8c示出了将杆安装至注射器筒的各种方式;
图9a至图9e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四实施例;
图10a至图10f示出了用于图9的分离机构的操作步骤;
图11a至图11e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五实施例;
图12a至图12c示出了将杆锁定至注射器筒的各种方式;
图13为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六实施例;
图14为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七实施例;
图15为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八实施例;
图16为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九实施例;
图17为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十实施例;
图18为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十一实施例;
图19a至图19c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十二实施例;
图20a和图20b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十三实施例;
图21a和图21b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机构的第十四实施例;
图22a和图22b示出了第十三实施例的变型,该变型取代用于注射器,而是用于流体运输软管;
图23示出了带有凹式连接器尖端的可替换注射器设计,凹式连接器尖端为渐缩的以在对应凸式插接器插入其中时形成摩擦配合;
图24a至图24f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一实施例;
图25a和图25b示出了操作中的分离和捕获机构;
图26a至图26d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27示出了用于分离和捕获机构的杆构件的变型;
图28a至图28c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三实施例;
图29a至图29c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四实施例;
图30a至图30c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五实施例;
图31a至图31c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六实施例;
图32a至图32c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七实施例;
图33a至图33d示出了用于分离和捕获机构的弹簧布置的一些变型;
图34a和图34b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八实施例;
图35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九实施例;
图36a和图36b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十实施例;
图37a和图37b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十一实施例;
图38a和图38b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十二实施例;
图39a至图39g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十三实施例;
图40a至图40c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十四实施例;
图41a至图41c示出了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十五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1示出了用于注射器2形式的流体转移设备的各种不同的分离机构。注射器2通常包括与凸式尖端6连通的流体筒4。根据标准鲁尔滑动设计(即6%渐缩,等同于大约3.43o),尖端6从其靠近筒的尾端向其前向端渐缩。可通过推动或拉动插入在筒4中的柱塞而使得筒4中的流体通过尖端6来转移。然而,尽管出于简便的目的在每个实施例中示出了注射器2,然而这样的鲁尔滑动尖端可等同地与另一流体转移设备(诸如点滴器)连通。
如通过图1至图18看到的,凸式尖端6可连接至对应的凹式插接器10,以便将流体转移至针12或其他插管。尽管未示出,然而针12可易于插入到活的主体中,例如用于IV疗法,其中插接器10提供用于各种流体的注射和/或移除的IV端口。渐缩尖端6插入到插接器10中并且形成流体密封的摩擦配合。在每个实施例中,分离机构设置成能够手动操作以在靠近注射器筒4的第一位置与朝向凸式尖端6且与第一位置间隔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凸式尖端6移动,以便推动插接器10。该机构的操作因此用于使注射器2与插接器自动分离,而无需使用者推动或拖拽注射器以释放鲁尔滑动连接的摩擦配合。优选实施例提供杆机构来将尖端6推离插接器10。
在图1的实施例中,杆14枢转地安装至注射器2的筒4。杆14通常为L形的,其带有沿着筒4的外侧延伸的输入臂16(其可为平面的或弯曲的以配合筒4)以及靠近凸式尖端6的输出臂18。输出臂18可位于尖端6的一侧或者在设置有用于尖端6穿过的开孔的情况下其可围绕尖端6。在第一位置(实线)中,杆14的输入臂16与筒4平齐,并且输出臂18位于尖端6的尾端处且靠近筒4。在该位置中,注射器2可连接至插接器10而不存在任何干涉。当期望分离注射器2时,可通过将输入臂16推离筒4而使得杆14枢转至第二位置(虚线)。杆14的输出臂18则沿着连接器尖端6向前移动并且推压插接器10以释放摩擦配合。杆14用于放大施加给输入臂16的力,使得使用者可轻易分离注射器而无需高的力。无需把持插接器10。带有其分离机构的注射器2可单手操作。因此保护使用者免受针刺伤的风险,同时相比于将注射器拉出插接器,对患者而言分离可更为平滑。
图2示出了枢转安装至注射器2的杆24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杆24枢转地安装在输入臂26与输出臂28之间的一点处,使得在第一位置中(实线),输入臂26与筒4间隔开同时输出臂28抵靠筒4且位于尖端6的尾端处。在该位置中,注射器2可连接至插接器10而不存在任何干涉。当期望分离注射器2时,可通过按压输入臂26抵靠筒4而使得杆24枢转至第二位置(虚线)。杆24的输出臂28则沿着连接器尖端6向前移动并且推压插接器10以释放摩擦配合。杆24可更易于操作,尤其是当单手抓握注射器2时,因为其可以类似于触发器的方式被挤压以操作分离机构。
在图3和图4中看到优选的杆机构,其为图2中看到的基本实施例的变型。在该实施例中,杆34成形为配合注射器筒4的柱形表面并且安装在注射器2的前向点处。杆34的柱形形状传递刚性,使得其能够有效地传输力而不发生弯曲。杆34可由塑料材料模制而成。杆34在筒4的前向端处枢转地安装至轴35。杆34具有输出表面38,该输出表面设置有狭槽以容纳注射器2的尖端6,并且该输出表面为弯曲的以便改变所施加的力。当注射器2连接至插接器10(如在图4a中所见)时,输出表面38被推回尖端6的尾端,并且杆34枢转成使得其输入臂36与筒4间隔开。杆34的该移动对使用者提供视觉和触觉反馈,以帮助确保插接器以紧密摩擦配合的方式被推动到尖端6。当期望将注射器2与插接器10分离时,通过按压输入臂36抵靠筒4而使得杆34从第一位置(图4a)移动至第二位置(见图4b)。当输入臂36向下枢转时,输出表面38沿着尖端向前枢转并且推压插接器10。表面38的椭圆弯曲在与插接器10接合时提供减小的力,使得注射器不会强行弹出。
在图5中示出了注射器2的筒4,其中移除了杆34。可看出,筒4具有整体模制在其前向端处的两个轴35,使得杆34可枢转地安装有由轴35限定的固定轴线。图6提供另一杆34’的立体图,该另一杆可枢转地安装至图5中所见的筒4。当杆34’夹持在筒上时,内部插口35’接收轴。轴以双稳定的方式位于插口35’中,使得可通过将杆34’推动到筒前方来将其移除以将轴从插口释放。杆34’还在其表面上具有接收信息载体的空间32。图7a至图7d给出了可接收在空间32中的信息载体的类型的一些实例,诸如可书写带32a(图7a)、预书写标签32b(图7b)、预印刷标签32c(图7c)或者患者ID标签32d(图7d)。该信息载体可用于显示注射器中承载的流体的细节,诸如药品/药剂和/或患者特定化的细节。杆34’的额外的信息承载功能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性。
应当认识到,杆34、34’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枢转地安装至注射器筒4。图8a至图8c示出了一些实例。在图8a中,轴35由筒4提供。在图8b中轴35’由杆34、34’提供并且由筒4上的插口接收。在图8c中看到的是,筒4并不提供用于轴35’的固定接合位置而是提供接合区37。这意味着杆34、34’枢转地安装有可移动轴线。
图9和图10示出了杆机构的实施例,该杆机构包括杆134,其枢转地安装有可移动轴线。在图9a至9c示出了组装之前的部件。注射器102包括与用于连接至针插接器10的渐缩尖端106流体连通的筒104。注射器102以多种方式为非标准的。首先,如在先前的实施例中,筒104设置有朝向其前端的轴或枢转接合点135。筒104的前表面105为弯曲的,从而当其与注射器102接合时与杆134相互作用。如从图9a和图9b中所见,杆134具有围绕用于注射器尖端106的开孔的前表面107。图9c示出了杆134的大致横断于前表面107延伸的侧壁109。杆134具有矩形而非柱形的形状,然而其中前表面107连接至侧壁109的三维结构也实现了刚化效果。在侧壁109的内表面上,接合区137由一凹部限定,在杆134接合在筒104的前端之上时所述凹部接收枢轴135。图9d和图9e示出了与注射器102组装的杆134。对于筒104而言的可选特征为提供用于杆134的锁定系统140a。杆134在侧壁109的内表面上承载用于锁定系统的对应特征140b。
图10示出了在注射器102和杆134使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在图10a中示出的,杆134通过从侧部滑动来安装并且可锁定以用于运输。图10b示出了安装针插接器10是如何将锁定推开并且释放杆134的。图10c示出了按压杆134是如何推动插接器10以将其从渐缩尖端106释放的,而其中枢转轴线在接合区137中移动,从而总是施加大致中心的力。图10d示出了,当杆134被压下时,其可被锁定以防止进一步的使用。图10e详细示出了当针插接器10安装至注射器102时可移动轴线的反应。图10f示出了提升杆134如何还可推动插接器10以使其从渐缩尖端106释放的,其中枢转轴线也在接合区137中移动,从而总是施加大致中心的力。
用于杆或者用于任何其他种类的分离构件的锁定系统的特征可通常是适用的,而无论杆机构(或者其他分离机构)的形式如何。在图11中示出了注射器102’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杆34’与图6中所见的杆类似。如前所述,杆34’具有可接收信息载体(未示出)的空间。在该实施例中,注射器102’的筒104’提供锁定系统,该锁定系统包括一对锁止构件140’,如在图11a中的一侧所见的。图11c示出了如何通过使杆34’在尖端106’上轴向滑动直到杆34’接合在筒104’的前表面105’之上而将杆安装至注射器102’的。此时,锁止构件104’与杆34’接合,使得其抵靠注射器筒104’锁定以用于包装和运输。带有针12的插接器10通常独立地包装。图11d示出了针插接器10安装至注射器102’是如何推动杆34’的前表面107’从而使其枢转的,其中连接的力将杆34’从两个锁止构件140’释放。锁定系统可为弹性的,使得当锁止构件140’释放并且杆34’装填好用于使用时出现听觉的“咔哒”声或其他声音。图11e示出了与将针插接器10从注射器102’释放相关的阶段。朝向注射器筒104’按压杆34’导致其枢转,使得其前表面105’沿着尖端106’移动并且推离插接器10。一直按压杆34’直到抵靠注射器筒104’导致其接合锁止构件140’,使得其再次锁定。听觉的“咔哒”声或其他声音可表示杆34’被锁定了。
应当理解,锁定系统140、140’可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图12a至图12c示出了一些实例。在图12a中,在注射器筒104’的外侧上设置有一对锁止构件140’,用于与杆34’的接合。在图12b中,在杆34”的内侧上设置有一对锁止构件140”,用于与注射器筒104”外侧上的一对对应凹部141接合。图12c示出了不存在任何独特锁止构件的另一实例。相反,杆34”’的形状使得其在被压下抵靠注射器筒4的外表面时抓持到其上,使得两个部分弹性地锁定在一起。
图13和图14示出了杆机构的一些可替换形式。在图13示出的实施例中,杆44枢转地安装至注射器筒4,其中输出表面48为成角度的而非弯曲的。图14示出了使用两个成角度的杆44的另一实施例。杆的数量和输出表面的形状可依据期望施加给插接器10以释放特定的流体连接的力来设计。每个L形杆44安装在筒4的一侧上的枢转点45处。
在图1至图14中所见的每个实施例中,杆14、24、34、34’、34”、44安装成自由枢转。可仅仅通过将注射器2的尖端6推动到对应插接器10中而使得分离机构自动装填。插接器10压靠杆的输出臂并且使其移动回第一位置,准备用于使用。如上所述,这可有利地为使用者提供这样的反馈,即指示何时插接器10已以充分的摩擦配合而正确地接合。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理想的是,杆(或其他分离构件)被弹性地偏压至装填好的第一位置中,使得当将注射器2连接至插接器10时其输出臂自动与尖端6变得分明。图15和图16分别示出了图13和图14的实施例的可替换形式,而其中杆54通过弹性构件60枢转地安装至注射器筒4。每个杆54均弹性偏压至第一位置(实线),并且当将杆54压靠筒4以便移动到第二位置(虚线)中时必须克服弹性偏压。
在图17中看到的是枢转安装的杆64的另一实施例。L形杆64由弹性材料形成为或者铰接成使得杆64的输入部分66与输出部分68之间的角度可变。杆64在其前向端处具有弯曲表面68,该弯曲表面布置成沿着靠近筒4设置的弯曲(或倾斜)表面69平滑地延伸。如在放大图像中所示,由于表面69的倾斜度朝向尖端6的远端增加而形成了“微杆臂”效应。由于横断于杆64的输入部分的距离减小,杆64的两个部分之间的角度更大并且输出部分被向前偏压以使用增大的力来推动插接器10。这样的布置可帮助放大输入力并且释放紧密配合连接。
以上参照图1-图17所描述的各种杆机构可设计成对于各种注射器而言释放尖端的摩擦配合。特别地在图3-图6和图8-图12中所见的杆机构可设计成用于容量小到1ml或2ml的注射器。另外,可依据各种因素而考虑其他机构设计,所述的因素包括(但非排他地):操作性、材料使用、包装成本以及注射器(或具有渐缩尖端的其他流体转移设备)的大小。
图18示出了杆构件74,其枢转地安装至筒4,从而具有摆动移动。杆构件74成形为配合凸式尖端6的外部周线并且具有椭圆形的输出表面78。如近距离详细所见,当构件74围绕尖端6的轴线摆动时,其表面78抵靠插接器10接合以将其推离尖端6。根据上述相同的原理,杆构件74的表面78可具有弯曲的(例如椭圆的)轮廓,从而来改变在分离过程中施加给插接器10的力。这样的杆机构可与具有相对大直径(例如容量为10ml或更大)的注射器2一起使用。
图19a和图19b分别提供了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前视图,该实施例可特别适用于小容量(例如1ml或2ml)的注射器,如通常用于施予疫苗和其他小容量药物所使用的。在该实例中,分离机构包括滑动套筒94,其中在筒4的前向端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枢转安装的杆98,所述杆在套筒94朝向和沿着凸式尖端6滑动时推动插接器10。每个杆可通过活动的铰接件枢转地安装。从图19a可见,两个杆98具有弯曲表面,而由于其对称的安装,所以作用在插接器上的总体的力是线性的,即,沿着尖端6的方向。杆表面98可具有椭圆轮廓,以在移动过程中提供期望的加速度或减速度,如上所述。图19c示出了一些细节,特别是以与渐缩尖端6成90°安装的杆98。可仅仅通过抓持而使得套筒94沿着筒4被向前推动。事实上,枢转安装的杆98可与沿着注射器筒4的任何滑动和/或枢转杆组合,例如如在图1或图2中所见的。
如上所述,枢转安装至注射器筒的杆可能不适用于具有相对窄直径的小容量(例如1ml)注射器。还可能需要可在不使用注射器筒的流体室的情况下安装(例如安装至软管、管道、插管等端部的流体转移尖端)的分离机构。图20和图21示出了另外两个实施例,其在注射器筒的前向端处使用枢转臂的连接结构124,以沿着凸式尖端移动并且推动与之连接的插接器。在图20的机构124中,臂直接作用在插接器上,而在图21的机构124’中,臂使得环移动而推动插接器。
当然,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诸如上述的)不限于为注射器形式的流体转移设备。图22示出了图20的分离机构124,其应用于插接器10与流体运输软管2’而非注射器之间的连接。等同地,这样的软管或其他流体转移设备可替代上述任何其他实施例中的注射器。
此外,尽管到目前已在其他流体转移设备(具有在外部渐缩以在插入到对应“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的“凸式”连接器尖端)的注射器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上述的各种分离机构可等同地适用于释放“凹式”连接器尖端与“凸式”插接器之间的连接。图23示出了具有凹式连接器尖端206的可替换注射器202,凹式连接器尖端在内部渐缩以当对应的凸式插接器210插入其中时形成摩擦配合。应当理解,这样的设计偏离了鲁尔滑动连接器的标准设计,然而释放摩擦配合的原理是相同的并且因此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现在将描述一些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可具有与上述各种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并且可设计成提供附加的或可替换的特征。在图24a-图24f中看到的是用于注射器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一实施例。图24a和图24c中所见的第一注射器302’可设计成用于较小容量(例如2-3ml)的流体,而图24b和图24d中所见的第二注射器302可设计成用于较大容量(例如10ml)。除了大小之外,注射器302、302’是相同的。图24a和图24b示出了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注射器302、302’。从例如图24b可见,注射器302包括与渐缩凸式尖端306连通的流体筒304。杆机构314枢转地安装到筒304上,其中凸式连接器尖端306穿过杆机构314的前表面318中的开孔320突出。在该位置中,前表面318大致横断于凸式连接器尖端306的轴线。杆构件314由塑料材料整体模制而成并且具有侧表面316,所述侧表面从前表面318往回延伸以形成护套,所述护套至少在凸式连接器尖端306的附近围绕筒304。侧表面316继续沿着筒304延伸以提供使用者可抓持的输入表面,从而使得杆机构314相对于筒304枢转。
应当理解,杆机构314通过弹簧舌322被弹性偏压到第一位置(见图24a和图24b)中,所述弹簧舌已从侧表面316中的一个切出。还应当理解,杆构件314的前表面318设置有捕获构件324,捕获构件在该第一位置中枢转远离凸式连接器尖端306。当杆构件314抵抗弹簧舌322的弹性偏压而朝向注射器302的筒304被挤压时,前表面318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306向前移动至第二位置(见图24c和图24d)。在图24e中,杆构件314示出为与注射器筒304分离。在图24f中,可见注射器筒304具有整体模制在其前向端处的两个轴335,使得杆构件314可枢转地安装有由轴335限定的固定轴线。
可参照图25a和图25b来理解分离和捕获机构的操作。在图25a中,示出了当杆构件314在带有皮下注射针312的凹式插接器通过摩擦配合(例如标准鲁尔滑动连接器)连接到凸式连接器尖端306上时,注射器302被弹性偏压到其第一位置中。在该第一位置中,杆构件314的弯曲前表面318不推压在凹式插接器310上并且捕获构件324并不与凹式插接器310接触。在该第一位置中,可通过将柱塞308推动到容纳有待转移流体的筒304中或者通过将柱塞308从筒304拔出以抽吸流体来操作注射器302。一旦流体转移程序(诸如注射)已完成,可向下挤压杆构件314以抵靠筒304,从而释放凹式插接器310与凸式连接器尖端306之间的摩擦配合。当杆构件314克服其弹簧舌322的弹性偏压而向下枢转时,前表面318沿着凸式连接器尖端306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凹式插接器310。此外,还应当从图25b理解,当杆构件314使得前表面318朝向其第二位置移动时,捕获构件324枢转摆动,从而接合抵靠凹式插接器310的一侧。这可由边沿311来辅助,该边沿围绕插接器310的底部边缘以使得捕获件324抓持到边沿311上。然而,即使不存在这样的边沿311,利用抵靠插接器310侧表面的摩擦接合,捕获件324仍可防止凹式插接器310从凸式连接器尖端306被推离。
在该第二位置(图25b)中,鲁尔滑动件或其他渐缩连接器的摩擦配合已松动,而凹式插接器310由于捕获构件324而并非自由的。在注射器位于尖头垃圾桶或其他处理单元上方时,使用者可将注射器302保持在该位置中。一旦使用者准备将凹式插接器310从捕获件释放,所需做的仅仅是松开杆构件314,从而其在弹簧舌322的弹性偏压下朝向其第一位置往回枢转。当杆构件314的前表面318从其第二位置往回枢转时,捕获构件324移动远离凹式插接器310,使得插接器310和针312可自由从注射器302掉落并且安全地落入尖头垃圾桶中。提供具有这样的捕获构件324的杆构件314的优点是,带有针312的凹式插接器310不能由于杆构件314的操作而从注射器302强行弹出。然而,杆构件314仍提供在松开鲁尔滑动连接器的摩擦配合方面非常有效的放大的力。
在图26a-图26d中看到的是用于注射器402、402’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第二实施例。图26a与图26b之间的仅有的不同在于注射器402设计成用于10ml的容量而注射器402’设计成用于2-3ml的容量。注射器402、402’与已参照图24和图25描述的注射器类似,并且因此将不再描述具有相同参考标号的部件。然而,可看到的是杆构件414不包括弹簧舌,相反地,如从图26c可见,弹簧构件422安装至注射器筒404上。弹簧构件422可与注射器筒404整体模制而成,或者其可为连接至注射器筒的单独构件。在任何情况下,弹簧构件422具有使杆构件414弹性偏置远离注射器筒404的相同效果。在图26d中,杆构件414示出为由透明塑料材料模制而成,并且可看到一对插口435’模制到杆构件414的内表面中,以便安装到图26c所见的轴435上。杆构件414在其前表面上设置有捕获构件424,并且以与上文中参照图25a和图25b所描述的相同的方式操作。
应当理解,捕获机构可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并且不限于目前所描述的类型的伸出构件。在图27中所示的杆构件414’的第三实施例中,捕获机构包括一对指状件424a、424b而非单个捕获构件。这些指状件424a、424b可由刚性的(例如塑料的)材料制成或者可由弹性的(例如塑料的)材料制成。
在图28至图41中示出了不同的分离和捕获机构的一些其他实施例。在所有这些实施例中,使用了相同的基本操作原理,其中杆构件枢转地安装至注射器筒,使得其前表面可在靠近筒的第一位置与朝向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远端的间隔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释放与对应凹式插接器(例如带有针的凹式插接器)之间的摩擦配合,并且其中捕获机构布置成在凹式插接器已由于杆机构朝向第二位置移动而从摩擦配合释放之后保持凹式插接器。
在图28a-图28c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杆构件514包括捕获构件534,该捕获构件向前延伸以抵靠凹式插接器510接合,例如在插接器510的边沿511上拖拽。在图29a-图29c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杆构件514包括捕获构件544,该捕获构件向前延伸并且挂接在插接器510的边沿511上。这可在捕获件接合时提供更为可靠的捕获和/或听觉“咔哒”声,以使使用者安心,即,松开的插接器510在直到杆机构514被释放之前都不会掉落。在图30a-图30c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杆构件514包括不会向前延伸太多的捕获构件554。尽管捕获构件554更短,其仍与凹式插接器510物理接触并且因此只要杆构件514处于其第二位置中时就能通过摩擦来保持插接器。在图31a-31c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杆构件514包括捕获构件564,其使用可压缩的(例如泡沫的)衬垫抵靠接合插接器510,从而增大摩擦保持度。
在图32a-图32c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捕获机构由具有粘性前表面518的杆构件514提供。当杆构件514从其第一位置(图32a)朝向其第二位置(图32b)枢转时,前表面518被推压在插接器510上并且进一步粘附至插接器510,使得即使在已释放摩擦配合时其也不会从注射器掉落。插接器510可然后从杆构件514手动拉开,如在图32c中所示,或者杆构件朝向其第一位置往回枢转(例如在弹性偏压下)的动作可释放粘性捕获。
在图28至图32中所见的任何实施例中,杆构件514可安装成相对于注射器筒504自由枢转,或者杆构件514可被弹性偏压至第一位置,在该位置中捕获机构不与插接器510接合。这可允许一旦使用者不再向下把持杆构件514时捕获件则自动释放。图33a至图33d示出了用于弹性偏压的杆构件514的一些不同布置。在图33a中,杆构件514包括上文中参照图24和图25所描述类型的弹簧舌522,即朝向筒504向后弯曲的弹簧舌。在图33b中,杆构件514’包括朝向筒504以相反方式弯曲的弹簧舌522’。在图33c中,杆构件514”包括朝向筒504向前弯曲的弹簧舌522”。在图33d中,注射器筒504设置有弹簧舌422’,其以与上文参照图26所描述相似的方式朝向杆构件414’向外弯曲。任何这些杆构件514、514’、514”、414’均可结合图24至图32中所见的捕获机构一起使用。
图34和图35示出了其中捕获机构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偏压而释放的一些可替换实施例。在图34a和图34b中,捕获构件574由弹性材料(诸如弹性体)制成,其在捕获件接合抵靠插接器510并且因此推动杆构件514时被压缩。当使用者减小施加给杆构件514的力时,捕获构件574可松弛以释放其在插接器510上的抓持。在图35中,捕获构件584为以相同方式作用的弹性铰接件的形式。
图36至图38示出了其中通过连接针插接器510而使杆构件514装填的一些实施例。在图36a和图36b中可见,杆构件514初始通过可损坏突片540而锁定至注射器筒504。当插接器510连接至尖端506时,杆构件514被迫使向外枢转并且卡扣接合突片540,从而提供听觉和/或视觉指示以表示插接器510已形成摩擦配合并且杆构件514已装填好用于使用。在图37a和图37b中,杆构件514初始通过布置在捕获件594之下的可损坏突片540’锁定至注射器筒504。再次,针插接器510与尖端506的连接动作迫使杆构件514枢转并且捕获件594然后损坏突片540’。在图38a和图38b中,杆构件514初始通过抵靠捕获件594支承的可变形构件550而锁定。
图39和图40示出了一些实施例,其中在杆构件514朝向第二位置枢转以释放摩擦配合时凸式尖端506被损坏。尖端506从中穿过的狭槽520设计成当杆构件514旋转时推压在尖端506上。尖端形成为具有薄化的材料区域,使得由杆构件514所施加的压力导致尖端至少部分地损坏。这确保注射器不能多次使用,例如在注射疫苗之后。图39a-图39d示出,当杆构件514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枢转且捕获件534接合时尖端506被损坏。图39e示出,当插接器510从捕获机构释放时损坏的尖端506可保持半粘附。图39f示出,尖端506可完全损坏并且与插接器510一起掉落。图39g示出了另一可替换解决方案,其中尖端506损坏并且保持与插接器510半连接从而它们一起掉落。图40a-图40c示出了不同的捕获机构534’,其更紧密地抓持插接器510以在损坏尖端506时增加杠杆作用。
在图24至图40的实施例中,目前已将捕获机构示出为分离机构的一部分,例如设置在杆构件上的捕获构件。然而应当理解,捕获机构也可由注射器筒提供。在图41a至图41c中看到的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该注射器602包括枢转地安装至筒604的杆构件614,以便释放凸式连接器尖端606与凹式插接器610(例如带有针612的凹式插接器)之间的摩擦配合。捕获构件624从筒604向前延伸足够远,使得其在连接至尖端506(图41a)时不接触插接器610。当杆构件614朝向其第二位置枢转以释放摩擦配合(图41b)时,插接器610被向前推动到与静止捕获件624接合。捕获件624防止针插接器610受力时从注射器射出。相反。杆的力用于克服捕获件624,使得插接器610在其最终自由之前被减缓(图41c)。
尽管已在各种实施例的背景下描述本发明,然而这些实施例仅仅为实例,并且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与另一实施例组合且反之亦然。此外,尽管在所有实施例中均未阐述,然而锁定或阻挡构件可设置成防止分离杆、套筒等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出去,直到期望能够操作分离机构为止。分离机构可例如通过注射器针(在提供的情况下)上的帽的阻挡相互作用而停用。其他变型和合适的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4)

1.一种流体转移设备,包括:
流体室,所述流体室与凸式连接器尖端连通,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为渐缩的以在插入到对应的凹式插接器中时形成摩擦配合;
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从而释放所述摩擦配合,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流体室,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远端且与所述第一位置间隔开;以及
捕获件,所述捕获件布置成在所述凹式插接器已通过所述分离构件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而从所述摩擦配合中释放之后捕获所述凹式插接器;
其中,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被弹性偏压到所述第一位置中;并且
其中,所述捕获件布置成通过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回所述第一位置而被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转移设备,所述流体转移设备连接至凹式插接器,其中,渐缩的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插入到所述凹式插接器中以形成摩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弹簧构件,所述弹簧构件布置成将所述分离构件弹性偏压到所述第一位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弹簧构件与所述分离构件整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捕获件由所述分离构件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离构件包括枢转地安装至所述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杆构件,所述杆构件的前表面能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沿着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杆构件包括大致横断于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的前表面以及沿着与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侧表面形成一护套,所述护套从所述前表面朝向所述流体室向后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侧表面形成一护套,所述护套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流体室。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侧表面整体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杆构件枢转地安装,以使得当所述侧表面朝向所述流体室枢转时,所述前表面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杆构件安装至所述流体室的安装装置,其中所述侧表面与所述安装装置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杆构件枢转地安装,以使得当通过将凹式插接器连接至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而使得所述前表面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侧表面枢转远离所述流体室。
14.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前表面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的情况下所述杆构件被弹性偏压。
15.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前表面布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大致线性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杆构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杆构件,所述杆构件枢转地安装成相对于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的轴线以对称的方式作用。
17.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杆构件的所述前表面包括弯曲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杆构件枢转地安装至所述设备,所述杆构件具有能移动的枢转轴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杆构件通过一接合区来枢转地安装,其中所述枢转轴线能在所述接合区中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分离构件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的锁定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离构件布置成当所述分离构件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至少部分地损坏所述凸式连接器尖端。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凹式插接器包括插管或皮下注射针,并且所述流体转移设备包括注射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离构件包括信息载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信息载体能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选择性地附接:粘性附接、机械附接或磁性附接。
CN201380022868.5A 2012-04-30 2013-04-30 流体转移设备 Active CN104487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7520.7A CN107252513A (zh) 2012-04-30 2013-04-30 流体转移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166224.1 2012-04-30
EP12166224 2012-04-30
EP12178732.9 2012-07-31
EP12178732 2012-07-31
PCT/EP2013/059032 WO2013164358A1 (en) 2012-04-30 2013-04-30 Fluid transfer devic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7520.7A Division CN107252513A (zh) 2012-04-30 2013-04-30 流体转移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7116A CN104487116A (zh) 2015-04-01
CN104487116B true CN104487116B (zh) 2017-05-24

Family

ID=482273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2868.5A Active CN104487116B (zh) 2012-04-30 2013-04-30 流体转移设备
CN201710297520.7A Pending CN107252513A (zh) 2012-04-30 2013-04-30 流体转移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7520.7A Pending CN107252513A (zh) 2012-04-30 2013-04-30 流体转移设备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333308B2 (zh)
EP (2) EP2844319B1 (zh)
JP (2) JP6085024B2 (zh)
CN (2) CN104487116B (zh)
AU (1) AU2013255863B2 (zh)
BR (1) BR112014027096A2 (zh)
ES (1) ES2600731T3 (zh)
GB (2) GB2514259B (zh)
HK (1) HK1208832A1 (zh)
HU (1) HUE030861T2 (zh)
MX (1) MX346148B (zh)
RU (1) RU2649458C2 (zh)
WO (1) WO20131643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05237B2 (en) 2021-11-06 2024-06-11 West Pharma. Services IL, Ltd.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comprising a visual indica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6096A1 (en) * 2012-02-10 2013-08-14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with needle assembly removal mechanism
AU2013288468B2 (en) 2012-07-09 2017-05-25 Rigdeluge Global Limited Deluge system
GB201321128D0 (en) * 2013-11-29 2014-01-15 Conceptomed As Fluid transfer connections
EP3027250B1 (en) * 2013-07-31 2017-03-15 Conceptomed AS Fluid transfer connections
GB2518646A (en) * 2013-09-26 2015-04-01 Conceptomed As Fluid Transfer Devices
US10258785B2 (en) 2013-11-29 2019-04-16 Conceptomed As Disconnecting mechanisms
EP2902063A1 (en) * 2014-02-04 2015-08-05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Sheath removal mechanism
GB2537356A (en) 2015-04-09 2016-10-19 Conceptomed As Fluid transfer devices
GB2551664A (en) * 2015-05-05 2017-12-27 Conceptomed As Packages
EP3111976A1 (en) * 2015-07-02 2017-01-04 Cliniclab S.L. Device for ejecting a hypodermic needle from a needle holder or syringe and corresponding blood sampling device
US10576207B2 (en) * 2015-10-09 2020-03-03 West Pharma. Services IL, Ltd. Angled syringe patch injector
JP2018535029A (ja) * 2015-11-27 2018-11-29 サノフィ−アベンティス・ドイチュラント・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ニードルシールド取り外し機構をもつ注射デバイス
US10507281B2 (en) * 2016-03-28 2019-12-1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annula capture mechanism
GB2564448A (en) 2017-07-10 2019-01-16 Conceptomed As Fluid Transfer connectors
RU2662852C1 (ru) * 2017-08-31 2018-07-31 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 Железн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нятия предохранительного колпачка с инъекционной иглы одноразового шприца
CN107929868B (zh) * 2018-01-05 2023-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封管液注射器推送装置
GB2576051A (en) 2018-08-03 2020-02-05 Conceptomed As Medical device connectors
GB2578169A (en) 2018-10-19 2020-04-22 Conceptomed As Fluid transfer devices
CN110237357B (zh) * 2019-06-06 2021-07-16 陈宥里 一种防刺伤注射器
KR102436329B1 (ko) * 2020-10-27 2022-08-24 김주현 사용자의 핑거 컨트롤을 이용하여 편리하게 주사기의 주사바늘을 분리시키는 주사바늘 분리 기구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2343A (en) * 1987-09-21 1989-04-18 Louise Beiser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with ejectable tips
US5201716A (en) * 1992-06-22 1993-04-13 Richard Lewis G Blood sample needle support and ejection mechanism
US5405330A (en) * 1994-04-15 1995-04-11 Zunitch; Daniel Syringe needle holder
US5695477A (en) * 1994-10-28 1997-12-09 Sfikas; John Needle ejector safety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83053C (de) * 1951-10-09 1953-07-13 Emanuel Alder Kanuelenauswerfer fuer Injektionsspritze
DE1004344B (de) * 1954-09-11 1957-03-14 Christian Haber Impfbesteck fuer Reihenimpfungen, bestehend aus Injektionsspritze, Kanuelen und Kanuelenmagazinen
US4425119A (en) * 1982-01-25 1984-01-10 Berglund Rickey T Implantable device for intravascular access
US4425118A (en) * 1982-08-30 1984-01-10 Baumbach James W Catheter advancement and placement unit
US4907600A (en) 1987-04-29 1990-03-13 Spencer Treesa A Blood collector cylinder with needle ejector
JPH046764Y2 (zh) 1988-02-09 1992-02-24
US4820277A (en) * 1988-02-16 1989-04-11 Norelli Robert A Safety cover for syringe needles
US4904244A (en) 1988-02-22 1990-02-27 Harsh Don J Apparatus for safely removing needles from hypodermic syringes
FR2645444A1 (fr) 1989-04-10 1990-10-12 Bessis Philippe Systeme de verrouillage d'aiguille sur une seringue porte-capsule
FR2647351A1 (fr) 1989-05-25 1990-11-30 Sultan Bernard Corps de seringue permettant l'ejection apres usage et sans y toucher de l'aiguille adaptable et facilitant, d'autre part, le prelevement sanguin par ponction veineuse
US5823997A (en) 1995-01-10 1998-10-20 Specialized Health Products, Inc. Medical needle safet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R2733916B1 (fr) * 1995-05-12 1997-10-24 Anthogyr Sa Dispositif d'injection equipe d'un embout porte-aiguilles deverrouillable et ejectable d'une seule main, sans risques de piqure accidentelle
US5713876A (en) 1995-06-07 1998-02-03 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Inc. Catheter release mechanism
AT1651U1 (de) * 1996-08-13 1997-09-25 Immuno Ag Gerät zum abnehmen einer kanüleneinheit bzw. kanülenschutzeinheit
JPH10179737A (ja) * 1996-12-25 1998-07-07 Toru Kobayashi 注射器
JP2002028246A (ja) 2000-07-13 2002-01-29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留置針の安全装置
WO2006045215A1 (fr) * 2004-10-27 2006-05-04 Chang-Ming Yang Seringue de securit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2343A (en) * 1987-09-21 1989-04-18 Louise Beiser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with ejectable tips
US5201716A (en) * 1992-06-22 1993-04-13 Richard Lewis G Blood sample needle support and ejection mechanism
US5405330A (en) * 1994-04-15 1995-04-11 Zunitch; Daniel Syringe needle holder
US5695477A (en) * 1994-10-28 1997-12-09 Sfikas; John Needle ejector safety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05237B2 (en) 2021-11-06 2024-06-11 West Pharma. Services IL, Ltd.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comprising a visual indic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400463D0 (en) 2014-02-26
RU2649458C2 (ru) 2018-04-03
JP2017094168A (ja) 2017-06-01
US20150320940A1 (en) 2015-11-12
EP2844319A1 (en) 2015-03-11
HK1208832A1 (zh) 2016-03-18
EP2844319B1 (en) 2016-08-31
HUE030861T2 (en) 2017-06-28
RU2014145810A (ru) 2016-06-20
GB2507888B (en) 2014-06-25
ES2600731T3 (es) 2017-02-10
AU2013255863A1 (en) 2014-10-16
GB2514259B (en) 2015-05-27
JP2015521060A (ja) 2015-07-27
EP3108917A1 (en) 2016-12-28
MX346148B (es) 2017-03-09
JP6085024B2 (ja) 2017-02-22
WO2013164358A1 (en) 2013-11-07
US9333308B2 (en) 2016-05-10
MX2014012160A (es) 2015-03-05
BR112014027096A2 (pt) 2017-06-27
CN104487116A (zh) 2015-04-01
CN107252513A (zh) 2017-10-17
GB2514259A (en) 2014-11-19
AU2013255863B2 (en) 2016-08-11
GB2507888A (en) 2014-05-14
GB201407703D0 (en)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7116B (zh) 流体转移设备
US20190009073A1 (en) Fluid transfer devices
AU2014298464B2 (en) Fluid transfer connections
EP3027250B1 (en) Fluid transfer connections
US10661028B2 (en) Fluid transfer devices
WO2016162571A1 (en) Fluid transfer devices and connectors
US10258785B2 (en) Disconnecting mechanisms
US9789266B2 (en) Fluid transfer devices
US11839747B2 (en) Syringe with dual nested chambers and method of use
GB2522292A (en) Fluid transfer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88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88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