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6010A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66010A CN104466010A CN201310416447.2A CN201310416447A CN104466010A CN 104466010 A CN104466010 A CN 104466010A CN 201310416447 A CN201310416447 A CN 201310416447A CN 104466010 A CN104466010 A CN 1044660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ic zone
- nano microsphere
- light
- layer
- siz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4—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板、光提取层、导电阳极、发光层和导电阴极,所述发光层在电压驱动下透过所述基板发光,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及含量的透光层,所述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含量的透光层按照所述基板至所述导电阳极方向层叠。由于不同尺寸及含量的纳米微球的透光层具有不同的透光率,使不同波长的发射光在所述光提取层中均能发射散射现象,从而改变入射光在其表面的反射方向,从而改变整体光出射的全反射临界角,从而增加出光效率尺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又称OLED,具有亮度高、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全固化主动发光等特性,同时拥有高清晰、广视角,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显示技术和光源,符合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和信息显示的发展趋势,以及绿色照明技术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通常制备的OLED发光装置,由于电极材料,玻璃基板以及空气之间的折射率不匹配。使OLED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从电极向玻璃基板传输,然后进入空气中时,在全反射临界角的限制下,一般只有17%左右的光线能够出射,而大部分的光线则被限制在OLED结构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光效率高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及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板、光提取层、导电阳极、发光层和导电阴极,所述导电阳极为铟锡氧化物薄膜、或铟锌氧化物、或铝锌氧化物、或镓锌氧化物的任意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所述导电阴极材质为金、或银、或铝、或镁、或金属合金的任意一种金属薄膜,所述发光层在电压驱动下透过所述基板发光,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所述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按照所述基板至所述导电阳极方向层叠,一个所述透光层包含有同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各所述透光层之间包含的纳米球尺寸按照从基板向所述导电阳极的方向依次减小,所述纳米微球材质为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或高分子聚苯乙烯的任意一种陶瓷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所述透光层还包括聚合物,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相混合,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越大,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质量比例越小,所述聚合物材质为热固化的环氧树脂、或光固化的丙烯酸树脂、或热固化的酰胺树脂的任意一种热固化树脂或光固化树脂。
其中,所述纳米微球尺寸范围为50nm~1500nm。
其中,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质量比例范围为5:100-50:100。
其中,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200-5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3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
其中,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200-599nm,则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30-100μm,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
其中,所述导电阳极为铟锡氧化物薄膜、或铟锌氧化物、或铝锌氧化物、或镓锌氧化物的任意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所述导电阴极材质为金、或银、或铝、或镁、或金属合金的任意一种金属薄膜,所述导电阳极厚度范围为70nm~200nm,所述导电阴极厚度范围为70nm~200nm。
其中,所述导电阳极和所述导电阴极之间设置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提供一基板;
以第一预设丝网印刷目数在所述基板相对设置的两面中一面沉积所述光提取层,经过光固化或者热固化成膜,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所述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按照所述基板至所述导电阳极方向层叠,一个所述透光层包含有同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各所述透光层之间包含的纳米球尺寸按照从基板向所述导电阳极的方向依次减小,所述透光层还包括聚合物,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相混合,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越大,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越小;
在所述光提取层远离所述基板一面真空溅射导电阳极,所述导电阳极为导电氧化物薄膜;
在所述导电阳极远离所述光提取层一面依次真空蒸发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
在所述电子注入层远离所述导电阳极一面真空蒸发导电阴极,所述导电阴极为金属薄膜。
其中,在以第一预设丝网印刷目数在所述基板相对设置的两面中一面沉积所述光提取层,经过光固化或者热固化成膜的步骤中,所述第一丝网印刷目数范围为200~1000。
其中,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200-5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3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及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导电阳极与基板之间设置了光提取层,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设有不同尺寸及不同纳米微球含量的透光层,使不同波长的发射光在所述光提取层中均能发射散射现象,从而改变入射光在其表面的反射方向,从而改变整体光出射的全反射临界角,从而增加出光效率尺寸。能够有效解决单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只增强较窄部分波长散射效应的缺点。
另外,当大部分波长的发射光在出光面都能得到增强发射时,器件的发射光谱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对器件的显色性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板10、光提取层11、导电阳极12、发光层13和导电阴极14。所述发光层13在所述导电阳极12和导电阴极14的电压驱动下透过所述基板10发光。所述发光层13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光提取层11。
具体的,所述基板10为透明玻璃,所述基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10a和第二平面10b。所述发光层13可以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平面10a,也可以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平面10b。当所述发光层13靠近所述第一平面10a设置时,所述第一平面10a为光线入射面,所述第二平面10b为光线射出面;当所述发光层13靠近所述第二平面10b设置时,所述第二平面10b为光线入射面,所述第一平面10a为光线射出面。
为改变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的折射率,在所述基板10的光线入射面增加所述光提取层1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平面10a作为入射面,所述光提取层11设置于所述基板10的第一平面10a。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若所述基板10的第二平面10b作为入射面,则所述光提取层11还可以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二平面10b。
所述光提取层11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10a。所述光提取层11在所述第一平面10a形成透光薄膜。具体的,所述光提取层11包括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含量的透光层,所述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含量的透光层按照所述基板至所述导电阳极方向层叠。一个所述透光层包含有同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各所述透光层之间包含的纳米球尺寸按照从基板向所述导电阳极的方向依次减小。所述纳米微球材质为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或高分子聚苯乙烯的任意一种陶瓷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所述透光层还包括聚合物,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相混合,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越大,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质量比例越小。所述聚合物材质为热固化的环氧树脂、或光固化的丙烯酸树脂、或热固化的酰胺树脂的任意一种热固化树脂或光固化树脂。更为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200-5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3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
另外,所述透光层的厚度与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也成对应关系。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200-599nm,则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30-100μm,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
所述光提取层11包括第一透光层11a、第二透光层11b和第三透光层11c,所述三个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尺寸均不相同。所述第一透光层11a位于所述基板10靠近所述导电阳极12一面。所述第二透光层11b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层11a远离所述基板10一面。所述第三透光层11c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层11b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层11a一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微球材质选用二氧化钛。所述聚合物材质选用光固化的丙烯酸树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提取层还可以包括四个、五个或者六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含量的透光层。所述纳米微球材质还可以选用二氧化硅或者高分子聚苯乙烯等。所述聚合物还可以选用热固化的环氧树脂或者热固化的酰胺树脂等。
由于所多个述透光层内所述纳米微球的尺寸不同对光线的折射起到不同的影响,所以所述多个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nm~800nm。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10-100μm。具体的,所述单个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尺寸相同,所述多个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按照所述基板至所述导电阳极的方向依次减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微球尺寸均在50nm~600nm之间。为比较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尺寸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影响,本实施方式中,给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三和实施例四的光提取层11。分别对应所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给出具体的所述第一透光层11a、第二透光层11b和第三透光层11c内纳米微球尺寸。详细数据参见表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提取层11若包括四个透光层或者五个透光层,则所述多个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尺寸还可以在200nm~1500nm范围之间,或者50nm~1500nm范围之间其他形式的组合。
由于所述透光层内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相混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由于所述第一透光层11a、第二透光层11b和第三透光层11c之间纳米微球含量不同,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率均产生不同的结果。本实施方式中,对应所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光提取层11,给出具体的所述第一透光层11a、第二透光层11b和第三透光层11c内纳米微球和聚合物质量比例,详细数据请参见表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层、第二透光层和第三透光层内纳米微球总量与所述聚合物的质量比例还可以是在优选范围内其他不同形式的组合。
除此之外,所述透光层的厚度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率同样产生影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个透光层厚度范围为10μm~50μm。本实施方式中,对应所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光提取层11,具体给出所述第一透光层11a、第二投光层11b和第三透光层11c的厚度,详细数据参见表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层、第二透光层和第三透光层的厚度还可以是优选范围内其他形式的组合。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阳极12为铟锡氧化物薄膜,厚度为100nm。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阳极还可以为铟锌氧化物、或铝锌氧化物、或镓锌氧化物的任意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所述导电阳极厚度还可以是范围70nm~200nm内的其他厚度。
为增加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率,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阳极12和发光层13之间依次增加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同时,所述发光层13和所述导电阴极14之间依次增加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阳极和导电阴极之间还可以依次设置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但所述导电阳极和导电阴极之间发光层是必须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阳极12和所述导电阴极14之间设置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13、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发光效率,所述导电阳极和所述导电阴极之间还可以包括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所述空穴阻挡层位于所述发光层13和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电子阻挡层位于所述发光层13和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
所述电子注入层材质可选用LiF,厚度1nm。
所述电子传输层材质可选用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Bphen(4,7-二苯基-邻菲咯啉)或者TPBi(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BCP(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TAZ(1,2,4-三唑衍生物)。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传输层选用Bphen,厚度为30nm。
所述发光层材质可选用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DCJTB)、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双(4,6-二氟苯基吡啶)-四(1-吡唑基)硼酸合铱(FIr6),二(2-甲基-二苯基[f,h]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Ir(MDQ)2(acac))、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r(piq)3)或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中的一种或几种发光材料与主体材料掺杂而成,主体材料可选用CBP(4,4'-二(9-咔唑)联苯),Alq3(8-羟基喹啉铝),TPBi(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NPB(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发光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质量比为1:100~20:100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层采用Alq3,厚度为20nm。
所述空穴传输层材质可选用2-TNATA(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NPB(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m-MTDATA((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TPD(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CTA(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中的一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穴传输层采用NPB,厚度为30nm。
所述空穴注入层材质可选用酞菁锌(ZnPc)、酞菁铜(CuPc)、酞菁铂(PtPc)。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穴注入层采用CuPc,厚度为20nm。
所述导电阴极14材质为金、或银、或铝、或镁、或金属合金的任意一种金属薄膜,所述导电阴极14厚度范围为70nm~200nm。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阴极14材质为银,厚度为100nm。
为比较所述光提取层11含有多种尺寸的纳米微球与含有单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影响。本发明提供对比例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所述对比例一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光提取层采用单一尺寸为500nm的纳米微球,所述纳米微球与聚合物的质量比为30:100。对比数据请参见表1。
为比较所述光提取层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影响,本发明提供对比例二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所述对比例二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取消光提取层。对比数据请参见表1。
本第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101:提供一基板。
103:以第一预设丝网印刷目数在所述基板相对设置的两面中一面沉积所述光提取层,经过光固化或者热固化成膜。
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预设丝网印刷目数在所述基板相对设置的两面中一面沉积所述光提取层,经过光固化或者热固化成膜的步骤中,所述丝网印刷目数范围为200-600。更具体的,利用丝网印刷设备使纳米微球和聚合物的混合溶液在刮板的作用下通过网孔均匀地沉积在所述基板上。本实施方案中,所述光提取层11设置于所述基板10的第一平面10a。所述光提取层11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光层11a、第二透光层11b和第三透光层11c。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提取层还可以包括四个或者五个依次层叠的透光层。
105:在所述光提取层远离所述基板一面真空溅射导电阳极,所述导电阳极为导电氧化物薄膜,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所述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按照所述基板至所述导电阳极方向层叠,一个所述透光层包含有同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各所述透光层之间包含的纳米球尺寸按照从基板向所述导电阳极的方向依次减小,所述透光层还包括聚合物,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相混合,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越大,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越小。
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光提取层远离所述基板一面真空溅射导电阳极,所述导电阳极为导电氧化物薄膜的步骤中,将所述基板作为轰击靶材。具体的,所述导电阳极12形成于靠近所述第一平面10a一侧,在真空度10-4a的真空镀膜设备中,将所述基板10作为负电位,所述导电氧化物原材料作为正电位通过荷能粒子的轰击,将所述导电氧化物溅射至所述基板10的第一平面10a上的光提取层11上,形成导电氧化物薄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阳极12还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二平面10b上。
107:在所述导电阳极远离所述光提取层一面依次真空蒸发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
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导电阳极远离所述光提取层一面真空依次蒸发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的步骤中,所述发光层在第一预设电压下透过基板发光,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6V。在真空度10-4a的真空镀膜设备中,对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的原材料提供蒸汽压,使原材料气化,并在所述导电阳极上凝结、成核继而形成薄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形成薄膜的顺序依次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导电阳极和导电阴极之间还包括空穴阻挡层和电子阻挡层,则在所述空穴传输层形成后形成电子阻挡层,在所述有机发光层形成之后形成空穴阻挡层。
109:在所述电子注入层远离所述导电阳极一面真空蒸发导电阴极,所述导电阴极为金属薄膜。
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子注入层远离所述导电阳极一面真空蒸发导电阴极,所述导电阴极为金属薄膜的步骤中,在真空度10-4a的真空镀膜设备中,对导电阴极的原材料提供蒸汽压,使原材料气化,并在所述发光层上凝结、成核继而形成薄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阴极14的原材料为银,所述导电阴极14形成于所述电子注入层远离所述电子传输层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阴极原材料还可以是金、铝或镁等。
将第一实施方式和对比例一以及对比例二进行测试比较,所述测试发光效率是在6V的第一预设驱动电压进行的,所述发光层13在第一预设驱动电压下透过所述基板10发光。
表1是本实施方式中得到的对比测试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光提取层后,能够明显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从最初的11.2lm/W提高到20.2lm/W以上,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案提高的效率更高,与对比例一相比,其最高的发光效率提高到了32.1lm/W,提高了59%以上,而相对对比例二,其效率提高了187%。
表1测试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
请参阅图2,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200,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200的光提取层21包括第一透光层21a、第二透光层21b、第三透光层21c和第四透光层21d。所述第一透光层21a、第二透光层21b、第三透光层21c和第四透光层21d按照所述基板20至所述导电阳极22的方向依次层叠。所述光提取层21采用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纳米微球尺寸范围为50nm~1500nm。所述聚合物材料为光固化丙烯酸树脂,所述纳米微球与聚合物两者的质量比范围为5:100~50:100。
同样的,本实施方式中,提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七中三种不同的光提取层21,以及对应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七的给出具体的所述第一透光层21a、第二透光层21b、第三透光层21c和第四透光层21d的厚度和纳米微球与聚合物质量比。详细数据请参见表2。本实施方式中,提供实施例五的第一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为50nm,第二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为200nm,第三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500nm,第四纳米微球尺寸600nm。本实施方式中,提供实施例六的第一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为150nm,第二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为200nm,第三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为400nm,第四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为800nm。本实施方式中,提供实施例七的第一透光层纳米微球尺寸100nm,第二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为250nm,第三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500nm,第四透光层的纳米微球尺寸800nm。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提取层内纳米微球尺寸还可以是优选范围内的其他形式的组合。
为比较所述光提取层21含有四种尺寸的纳米微球与含有单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影响。本发明提供对比例三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所述对比例三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光提取层采用单一尺寸为500nm的纳米微球,所述纳米微球与聚合物的质量比为30:100。对比数据请参见表2。
为比较所述光提取层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影响,本发明提供对比例四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所述对比例四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住处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取消光提取层。对比数据请参见表2。
将第二实施方式和对比例三进行测试比较,所述测试发光效率是在6V的驱动电压进行的。
表2是本实施方式中得到的对比测试结果。采用了光提取层后,能够明显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从最初的11.2lm/W提高到21.0lm/W以上。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案提高的效率更高,与对比例三相比,其最高的发光效率提高到了37.3lm/W,提高了70%以上,而相对对比例四,其效率提高了233%。
表2测试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及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导电阳极与基板之间设置了光提取层,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设有不同尺寸及不同纳米微球含量的透光层,使不同波长的发射光在所述光提取层中均能发射散射现象,从而改变入射光在其表面的反射方向,从而改变整体光出射的全反射临界角,从而增加出光效率尺寸。能够有效解决单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只增强较窄部分波长散射效应的缺点。
另外,当大部分波长的发射光在出光面都能得到增强发射时,器件的发射光谱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对器件的显色性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板、光提取层、导电阳极、发光层和导电阴极,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所述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按照所述基板至所述导电阳极方向层叠,一个所述透光层包含有同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各所述透光层之间包含的纳米球尺寸按照从基板向所述导电阳极的方向依次减小,所述纳米微球材质为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或高分子聚苯乙烯的任意一种陶瓷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所述透光层还包括聚合物,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相混合,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越大,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质量比例越小,所述聚合物材质为热固化的环氧树脂、或光固化的丙烯酸树脂、或热固化的酰胺树脂的任意一种热固化树脂或光固化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球尺寸范围为50nm~1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质量比例范围为5:100-5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200-5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3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200-599nm,则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30-100μm,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阳极为铟锡氧化物薄膜、或铟锌氧化物、或铝锌氧化物、或镓锌氧化物的任意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所述导电阴极材质为金、或银、或铝、或镁、或金属合金的任意一种金属薄膜,所述导电阳极厚度范围为70nm~200nm,所述导电阴极厚度范围为70nm~2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阳极和所述导电阴极之间设置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
8.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提供一基板;
以第一预设丝网印刷目数在所述基板相对设置的两面中一面沉积所述光提取层,经过光固化或者热固化成膜,所述光提取层包括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所述多个设有不同纳米微球尺寸的透光层按照所述基板至所述导电阳极方向层叠,一个所述透光层包含有同一尺寸的纳米微球;各所述透光层之间包含的纳米球尺寸按照从基板向所述导电阳极的方向依次减小,所述透光层还包括聚合物,所述纳米微球与所述聚合物相混合,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越大,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越小;
在所述光提取层远离所述基板一面真空溅射导电阳极,所述导电阳极为导电氧化物薄膜;
在所述导电阳极远离所述光提取层一面依次真空蒸发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和电子注入层;
在所述电子注入层远离所述导电阳极一面真空蒸发导电阴极,所述导电阴极为金属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第一预设丝网印刷目数在所述基板相对设置的两面中一面沉积所述光提取层,经过光固化或者热固化成膜的步骤中,所述第一丝网印刷目数范围为200~100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200-5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30:100,若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的尺寸范围为50-199nm,则所述透光层内纳米微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100-50: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16447.2A CN104466010A (zh) | 2013-09-12 | 2013-09-12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16447.2A CN104466010A (zh) | 2013-09-12 | 2013-09-12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66010A true CN104466010A (zh) | 2015-03-25 |
Family
ID=52911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16447.2A Pending CN104466010A (zh) | 2013-09-12 | 2013-09-12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6601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95826A (zh) * | 2016-06-17 | 2016-08-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6486611A (zh) * | 2015-09-01 | 2017-03-08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N110571352A (zh) * | 2019-08-15 | 2019-12-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US11043652B2 (en) | 2019-08-15 | 2021-06-22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with quantum dot thin film |
-
2013
- 2013-09-12 CN CN201310416447.2A patent/CN10446601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86611A (zh) * | 2015-09-01 | 2017-03-08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N106486611B (zh) * | 2015-09-01 | 2020-02-2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US10644266B2 (en) | 2015-09-01 | 2020-05-05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
CN105895826A (zh) * | 2016-06-17 | 2016-08-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0571352A (zh) * | 2019-08-15 | 2019-12-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US11043652B2 (en) | 2019-08-15 | 2021-06-22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with quantum dot thin fil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92678B (en) | Top-emittierendes, elektrolumineszierendes bauelement mit zumindest einer organischen schicht | |
KR101280795B1 (ko) |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02804916B (zh) | 光导出结构体 | |
JP5824678B2 (ja)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 |
CN103855189B (zh) | 有机发光显示器 | |
CN102651454B (zh) | 一种电致发光器件、显示装置和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54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73989B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子设备以及制作方法 | |
CN104465995A (zh)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2133944A (ja) | 面発光素子用基板、面発光素子用基板の製造方法、面発光素子、照明器具及び表示装置。 | |
CN104466010A (zh)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83608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24383A (zh) |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18117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63A (zh)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25720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73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82545A (zh)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66008A (zh)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79491A (zh)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3721A (zh)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80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3722A (zh) |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25721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65996A (zh)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