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5225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5225A
CN104465225A CN201410431596.0A CN201410431596A CN104465225A CN 104465225 A CN104465225 A CN 104465225A CN 201410431596 A CN201410431596 A CN 201410431596A CN 104465225 A CN104465225 A CN 104465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ponent
movable contact
terminal
termina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15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5225B (zh
Inventor
石塚正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H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H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H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H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65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5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5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5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瞬间地流动大电流的情况下,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也不会被分开、可靠性更高的电磁继电器。可动接点部件(9)在与第1端子部件(7)延伸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第2端子部件(11)具备在与第1端子部件(7)之间隔开间隔配置并且沿着第1端子部件(7)延伸的第1部分(11A)、和在可动接点部件(9)成为第2状态时具有在可动接点(37、37)与固定接点(41、41)相接触的位置上配置固定接点(41、41)的形状的第2部分(11B)。本发明中,规定可动接点部件(9)与第2端子部件(11)的第2部分(11B)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可动接点(37、37)与固定接点(41、41)相比位置靠近间隔(S)一侧。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于电度表等中,并用于控制供电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用于控制供电的电磁继电器(relay),提出例如非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的装置。 
图4为示意地表示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图。具有图4中所示的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具有:第1端子部件1、第2端子部件2和可动接点部件3,通过由于电磁线圈装置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而转动的未图示的转动部件,使卡部4动作,来控制固定接点5与可动接点6的断开接通。 
非专利文献1:Yueqing Goodwin Electronic Co.、Ltd.、″线圈内部闭锁类型仪表用继电器″、[online]、Alibaba.com、[2013年9月12日检索]、网址:<URL:http://japanese.alibaba.com/product-gs/coil-inside-latching-type-relay-f or-meter-1269905774.html>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成为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相接触的接通状态的状态下,根据使用条件,在电磁继电器中,有时在第1端子部件以及第2端子部件中瞬间流动超过2000A那样的大电流。在图4中公开的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在流动这种大电流时,有时固定接点5与可动接点6会熔敷或者熔融。这是由于以下原因:通过因在第1端子部件1、第2端子部件2以及可动接点部件3中流动电流而产生的磁场,从而发生电磁力,可动接点部件3受力,瞬间地固定接点5与可动接点6成为被分开的状态,在固定接点5与可动接点6之间产生电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瞬间流动大电流的情况下,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也不会被分开的、可靠性更高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以如下的电磁继电器作为改良的对象,该电磁继电器包括:第1端子部件,该第1端子部件的一个端部设置了第1端子部;可动接点部件,该可动接点部件的一个端部与第1端子部件的另一个端部连接,且在该可动接点部件的另一个端部设置了可动接点;第2端子部件,该第2端子部件的一个端部设置了第2端子部,且在该第2端子部件的另一个端部设置了固定接点;电磁线圈装置;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被支撑成通过电磁线圈装置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和卡部。卡部为如下部件:与可动接点部件的另一个端部啮合,通过转动部件转动使可动接点部件从第1状态位移至第2状态来使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通过使可动接点部件从第2状态位移至第1状态来将可动接点从固定接点拉开。 
可动接点部件在与第1端子部件延伸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第2端子部件具备:在与第1端子部件之间隔开间隔配置并且沿着第1端子部件延伸的第1部分;和在可动接点部件成为第2状态时具有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相接触的位置上配置固定接点的形状的第2部分。而且,在本发明中,规定可动接点部件与第2端子部件的第2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相比位置靠近间隔侧。 
通过采用如上那样的构成,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成为相接触的接通状态,如果在第1端子部件、第2端子部件以及可动接点部件中流动电流,则在上述的间隔中,通过在第1端子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在第2端子部件的第2部分中流动的电流、和在可动接点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形成磁场。通过在该磁场与在可动接点部件中流动的电流之间作用的洛伦兹力,在可动接点部件中产生使可动接点朝向固定接点按压的力(电磁力)。该力为在对固定接点按压可动接点的方向上作用的力,因此即使第1端子部件以及第2端子部件中流动的电流瞬间地成为大电流,也不会将可动接点从固定接点拉开,不会在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之间产生电弧,接点不会熔敷或者熔融。 
也可在与可动接点部件相邻的位置还具备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吸引力发生体,使得在第1端子部件、第2端子部件以及可动接点部件中流动电流时,通过在可动接点部件的周围产生的磁场,产生使可动接点部件向第2端子部件的第2部分靠近的吸引力。通过如上那样配置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吸引力发生体,从而通过在可动接点部件中流动电流而产生的磁场,在吸引力发生体与可动接点部件之间产生吸引力,在可动接点部件中,由于在被固定的吸引力发生体的方向上作用力,因此能够使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更可靠地接触。 
在由多个部件构成可动接点部件的情况下,为了使之具有可动自由度,也可在可动接点部件的一个端部与另一个端部之间,设置屈曲部或者弯曲部。此时,也可在使屈曲部或者弯曲部朝向与设置有可动接点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凸出。通过如上那样构成,能使可动接点部件与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吸引力发生体接近配置,因此能够提高吸引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将绝缘壳体的堵塞部件卸下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俯视图,是表示可动接点部件处于第1状态时的状态的图。 
图2为将绝缘壳体的堵塞部件卸下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俯视图,是表示可动接点部件处于第2状态时的状态的图。 
图3为表示在第1端子部件、第2端子部件以及可动接点部件中流动电流时在可动端子部件中产生的力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均为将绝缘壳体的堵塞部件卸下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俯视图,图1为表示可动接点部件成为第1状态下的状态的图,图2为表示可动接点部件成为第2状态下的状态的图。 
首先,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如图1所示,对电磁继电器1规定多个方向。即,如图1所示那样定义由右方RI以及左方LE构成的左右方向(第 1方向D1)、由前方方向FO以及后方方向RE构成的前后方向(第2方向D2)。此外,虽然未图示,但还使用与第1方向D1以及第2方向D2中的任一个方向上都正交、且将朝向图1的纸面向里的方向称作下方,将相反方向称作上方,由上方以及下方构成的上下方向(第3方向)。对各构成部件采用的方向是将各构成部件收纳于绝缘壳体内的状态下的方向。图2以及图3中也使用相同的方向。 
[整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绝缘壳体3,各构成部件被收纳于绝缘壳体3内。绝缘壳体3由壳体主体5以及壳体主体5的盖体即堵塞部件(未图示)构成。绝缘壳体3中,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收纳有第1端子部件7、固定于第1端子部件7的可动接点部件9、第2端子部件11、卡部13、电磁线圈装置15、转动部件17和吸引力发生体19。其中,第1端子部件7以及第2端子部件11在使端子部从设置于绝缘壳体3的切口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下被收纳于绝缘壳体3中。 
[各部件的结构] 
<绝缘壳体> 
绝缘壳体3的壳体主体5主要由底壁部21和周壁部23构成。底壁部21呈现由沿着第1方向D1的第1边、与第1边正交的沿着第2方向D2的第2边、与第1边平行地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的第3边以及与第2边平行地沿着第2方向D2延伸的第4边构成的矩形状。周壁部23由从第1至第4边开始朝向上方向立起的第1侧壁部25、第2侧壁部27、第3侧壁部29以及第4侧壁部31构成。第4侧壁部31中形成用于在使第1端子部件7的端子部(第1端子部)8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下收纳的第1端子导出孔33。第1侧壁部25中形成用于在使第2端子部件11的端子部(第2端子部)12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下收纳的第2端子导出孔35。此外,壳体主体5中形成用于收纳并固定构成部件的壁部。 
<端子部件以及可动接点部件> 
第1端子部件7在一端具备端子部8,在另一端固定可动接点部件9。可动接点部件9组合3片金属板而构成。可动接点部件9的一端被固定于第1端子部件7,在与第1端子部件7延伸的方向(第2方向D2)相交叉 的方向(第1方向D1)上延伸,在另一端设置2个在第3方向上并列的可动接点37、37。在可动接点部件9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设置有朝向与设置可动接点37、37的一侧相反一侧凸起的弯曲部39。 
第2端子部件11具备:在与第1端子部件7之间隔开间隔配置并且沿着第1端子部件7延伸的第1部分11A、和在与可动接点37、37相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在第3方向上并列的固定接点41、41的第2部分11B。本实施方式中,对可动接点部件9与第2端子部件11A的第2部分11B进行规定,使得可动接点37、37与固定接点41、41相比位于更前方FO、即、位于在第1端子部件7与第2端子部件11之间形成的间隔一侧。 
<卡部> 
卡部13由绝缘材料制作,一端夹持可动接点部件9的端部并与可动接点部件9相啮合,而且,超越第2端子部件11的第2部分11 B而延伸,另一端与转动部件17相啮合。 
<电磁线圈装置以及转动部件> 
电磁线圈装置15由通过铁芯(未图示)的线圈43和与铁芯相结合的一对磁极片45、47构成。一对磁极片45、47被配置为在与铁芯并列的位置上隔开间隔并对置,如果线圈43被励磁,则与励磁电流的流向相对应的磁极出现在自由端部45A、47A。励磁电流构成为从与线圈43连接的未图示的供电用端子开始流动。 
转动部件17被配置在一对磁极片45、47的自由端部45A、47A之间。转动部件17构成为采用两片磁性金属片49、51夹持永磁体(未图示),并由转动部件主体53固定。磁性金属片49、51中,通过永磁体体现出极性不同的磁极。在本实施方式中,永磁体的N极与磁性金属片49相接连,永磁体的S极与磁性金属片51相接连。转动部件17构成为以转动中心55为中心,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转动臂57从转动部件主体53开始延伸,并与卡部13的另一端相啮合。 
[电磁继电器的动作] 
根据图1以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断开接通动作进行说明。 
<断开动作>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成为断开状态后的状态。即,在后述的接通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1的与线圈43连接的供电用端子中流动电流,如果对线圈43进行励磁使得在自由端部45A上产生S极,在自由端部47A上产生N极,则如图1所示那样磁性金属片49被吸引到自由端部45A,磁性金属片51被吸引到自由端部47A。于是,转动部件17转动,使卡部13在前方向FO上移动。与此相伴,通过卡部13按压可动接点部件9并从第2状态位移至第1状态,可动接点37、37被从固定接点41、41拉开(断开状态)。在该状态下,成为第1端子部件7以及第2端子部件11中不流动电流的状态。 
<接通动作>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成为接通状态后的状态。即,在断开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1的与线圈43连接的供电用端子中流动电流,如果对线圈43进行励磁使得在自由端部45A中产生N极,在自由端部47A中产生S极,则如图2所示那样,磁性金属片被吸引到自由端部45A,磁性金属片49被吸引到自由端部47A。于是,转动部件17转动,使卡部13向后方向RE移动。与此相伴,通过卡部13牵拉可动接点部件9使之从第1状态位移至第2状态,可动接点37、37与固定接点41、41相接触(接通状态)。在该状态下,成为在第1端子部件7、第2端子部件11以及可动接点部件9中流动电流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动部件17转动使得接点成为断开状态或者接通状态之后,到在相反方向上流动励磁电流为止,转动部件17通过构成转动部件17的永磁体所具有的磁力而自我保持住位置。因此,在确认了电磁继电器1已进行了动作之后,能停止励磁电流,只要仅在想要变更断开状态·接通状态时使线圈43的励磁电流流动即可,此外,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的朝向,能够切换接点的断开状态/接通状态。 
[接通状态时产生的力] 
图3为表示电磁继电器1成为接通状态,在第1端子部件7、第2端子部件11以及可动接点部件9中流动电流时可动接点部件9中所产生的力的示意图。例如图3中所示的例子中,如箭头所示那样,电流以第2端子部件11→可动接点部件9→第1端子部件7的顺序流动,如图3所示那 样在第1端子部件7与第2端子部件11之间所存在的间隔S中,通过在第1端子部件7、第2端子部件11和可动接点部件9中流动的电流产生相同方向的磁场。通过在该磁场与在可动接点部件9中流动的电流之间作用的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在可动接点部件9中产生将可动接点37、37向固定接点41、41按压的力(电磁力)F1。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流动的电流,对可动接点部件9在使可动接点37、37与固定接点41、41相接触的方向上产生力,因此固定接点37、37与可动接点41、41不被拉开,接点不会熔敷或者熔融。另外,即使在流动的电流的朝向相反的情况下,力F1的朝向也不会变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可动接点部件9相邻的位置上,固定配置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吸引力发生体19。在第1端子部件7、第2端子部件11以及可动接点部件9中流动电流时,吸引力发生体19通过在可动接点部件9的周围所产生的磁场而在可动接点部件9与吸引力发生体19之间产生吸引力,从而产生使可动接点部件9靠近第2端子部件11的第2部分11B的力(电磁力)F2。因此,通过配置吸引力发生体19,进而能在使可动接点37、37与固定接点41、41相接触的方向产生力,能使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更可靠地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端子部件7的另一端的形状形成为与可动接点部件9的弯曲部39不发生干涉,此外,配置吸引力发生体19,使之与可动接点部件9接近。由此,能够提高可动接点部件9与吸引力发生体19之间的吸引力。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当然能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产生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第1端子部件以及第2端子部件中流动大电流,也会在可动接点部件中在使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相接触的方向上产生力(电磁力),因此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不可能瞬间被拉开。因此,能够得到可靠性更高的电磁继电器。 
符号说明 
1  电磁继电器 
3  绝缘壳体 
5  壳体主体 
7  第1端子部件 
9  可动接点部件 
11  第2端子部件 
13  卡部 
15  电磁线圈装置 
17  转动部件 
19  吸引力发生体 
21  底壁部 
23  周壁部 
25、27、29、31  第1至第4侧壁部 
33  第1端子导出孔 
35  第2端子导出孔 
37  可动接点 
39  弯曲部 
41  固定接点 
43  线圈 
45、47  一对磁极片 
49、51  磁性金属片 
53  转动部件主体 
55  转动中心 
57  转动臂。 

Claims (3)

1.一种电度表内置用电磁继电器,包含:
第1端子部件,该第1端子部件的一个端部设置了第1端子部;
可动接点部件,该可动接点部件的一个端部与上述第1端子部件的另一个端部连接,且在该可动接点部件的另一个端部设置了可动接点;
第2端子部件,该第2端子部件的一个端部设置了第2端子部,另一个端部设置了固定接点;
电磁线圈装置;
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被支撑成通过上述电磁线圈装置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和
卡部,该卡部与上述可动接点部件的上述另一个端部啮合,通过上述转动部件进行转动来使上述可动接点部件从第1状态位移至第2状态,从而使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通过使上述可动接点部件从上述第2状态位移至第1状态来将上述可动接点从上述固定接点拉开,
所述电度表内置用电磁继电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1端子部件具备:具有上述第1端子部的第1部分和连接上述可动接点部件的第2部分,
上述第2端子部件具备:在与上述第1端子部件之间隔开间隔配置并且沿着上述第1端子部件的上述第1部分延伸的第1部分;和在上述可动接点部件位于上述第2状态时具有在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的位置上配置上述固定接点的形状的第2部分,
上述第1端子部件的上述第2部分在与上述第2端子部件的上述第1部分分离的方向上延伸,
上述可动接点部件,在与上述第1端子部件的上述第1部分延伸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沿着上述第1端子部件的上述第2部分延伸,
规定上述可动接点部件与上述第2端子部件的上述第2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上述可动接点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比位置靠近上述间隔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度表内置用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与上述可动接点部件相邻的位置上还具备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吸引力发生体,使得在上述第1端子部件、上述第2端子部件以及上述可动接点部件中流动电流时,通过在上述可动接点部件的周围所产生的磁场,产生使上述可动接点部件向上述第2端子部件的上述第2部分靠近的吸引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度表内置用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上述可动接点部件的一个端部与另一个端部之间,具有朝向与设置有上述可动接点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凸出的屈曲部或者弯曲部。
CN201410431596.0A 2013-09-19 2014-08-28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4465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4292A JP5503792B1 (ja) 2013-09-19 2013-09-19 電磁継電器
JP2013-194292 2013-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5225A true CN104465225A (zh) 2015-03-25
CN104465225B CN104465225B (zh) 2016-11-30

Family

ID=5094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1596.0A Active CN104465225B (zh) 2013-09-19 2014-08-28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503792B1 (zh)
CN (1) CN104465225B (zh)
HK (1) HK12047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4791A (zh) * 2016-02-23 2018-04-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力开闭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17802A1 (de) * 2019-07-02 2021-01-07 Johnson Electric Germany GmbH & Co. KG Schaltkontaktsystem einer durch elektrischen Strom betriebenen Schalteinrichtung
JP7359914B1 (ja) 2022-07-28 2023-10-11 大崎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式電力量計の開閉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507A (zh) * 2009-02-04 2012-04-04 Clodi公司 电磁继电器装置
JP2012104365A (ja) * 2010-11-10 2012-05-31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CN102915880A (zh) * 2011-08-03 2013-02-06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JP2013182687A (ja) * 2012-02-29 2013-09-12 Tohodenki Corp パワーラッチングリレ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28748A (en) * 1977-04-15 1978-11-10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Terminal block of electromagnetic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952840B1 (ja) * 2010-12-06 2012-06-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600577B2 (ja) * 2010-12-14 2014-10-01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507A (zh) * 2009-02-04 2012-04-04 Clodi公司 电磁继电器装置
JP2012104365A (ja) * 2010-11-10 2012-05-31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CN102915880A (zh) * 2011-08-03 2013-02-06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JP2013182687A (ja) * 2012-02-29 2013-09-12 Tohodenki Corp パワーラッチングリレー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4791A (zh) * 2016-02-23 2018-04-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力开闭装置
CN107924791B (zh) * 2016-02-23 2019-05-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力开闭装置
US10580603B2 (en) 2016-02-23 2020-03-03 Omron Corporation Power switchgear
DE112016006474B4 (de) 2016-02-23 2024-02-01 Omron Corporation Leistungsschaltan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5225B (zh) 2016-11-30
HK1204709A1 (zh) 2015-11-27
JP5503792B1 (ja) 2014-05-28
JP2015060748A (ja) 2015-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1039B (zh) 继电器
CN102891040B (zh) 继电器
US8330564B2 (en) Switching devices configured to control magnetic fields to maintain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US9305718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6132043B1 (ja) 電力開閉装置
CN102903575B (zh) 接触器件和包括该接触器件的电磁继电器
CN105304414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18018779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4282497B (zh) 电接触器
CN104465225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16072020A (ja) 接点装置
CN102074418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9148225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7533936A (zh) 触点机构及使用该触点机构的电磁继电器
JP5427492B2 (ja) 電磁継電器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JP2010113957A (ja) コネクタ
EP2908327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5853223B2 (ja) リレー装置
EP2503582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3367047A (zh) 电磁继电器的驱动装置
JP6922534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4102945A (ja) 電磁継電器
CN110323101A (zh) 继电器
WO2019026944A1 (ja)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スマートメ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47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47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