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2608A -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2608A
CN104462608A CN201410857353.3A CN201410857353A CN104462608A CN 104462608 A CN104462608 A CN 104462608A CN 201410857353 A CN201410857353 A CN 201410857353A CN 104462608 A CN104462608 A CN 104462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al number
perception data
wireless sensor
sensor network
sij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73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宜巨
袁飞
蔡庆玲
黄江东
王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8573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26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2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2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其首次提出了相对位置相异度公式即公式(2)至(4),克服了现有区间数距离公式存在区间数距离值与其相对位置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定量描述区间数间相对位置,能更准确描述区间数之间相对位置,并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该相对位置相异度公式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聚类划分上,从而在不影响聚敛速度的前提下,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更准确的划分成多个聚类,使得每一个聚类内的节点相互之间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差异更小、而各个聚类之间的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

Description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背景技术
区间数理论广泛应用于多属性决策、数据挖掘和符号数据分析(SDA)等领域。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SDA领域中的区间数聚类分析进行了研究。其中,研究得最多的为区间数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得到了广泛研究。由于区间数距离公式是影响区间数模糊C均值聚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区间数距离公式成为了区间数聚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已有学者对主要的区间数距离公式进行了研究。根据距离公式的产生方式,区间数距离公式可分为基于区间数特征的距离公式、基于模糊集合的距离公式和基于区间数端点的距离公式。
1.基于区间数特征的距离公式
计算两区间数间距离时,将区间数的位置、大小、范围和内容作为描述区间数的特征,并结合两区间数之间这些特征的差异来得到这两区间数之间的距离。根据区间数特征的结合方式,目前已有多种区间数距离公式。定义1所述区间数距离公式为该类区间数距离公式的典型代表,该距离公式结合了区间数位置、范围和内容特征来描述区间数之间的距离。
定义1对于两n维区间数向量 A → = ( A 1 , A 2 , · · · , A n ) B → = ( B 1 , B 2 , · · · , B n ) , Ai=[ali,aui],Bi=[bli,bui],i=1,2,…,n,其距离定义为:
d ( A → , B → ) = Σ i = 1 n D ( A i , B i ) - - - ( 1 )
其中D(Ai,Bi)=Dp(Ai,Bi)+Ds(Ai,Bi)+Dc(Ai,Bi)。为位置特征距离,μ(Di)为第i个区间数变量的范围;为范围特征距离; D c ( A i , B i ) = | μ ( A i ) + μ ( B i ) - 2 μ ( A i ∩ B i ) | μ ( A i ⊕ B i ) 为两区间数不相交部分造成的Ai与Bi差距。
基于区间数特征的距离公式结合了区间数的多个特征来描述两区间数间差异,但在区间数处理时,需要对区间数间距离公式进行求导、积分等运算,该公式无法进行相应的运算。因此,基于区间数特征的距离公式无法应用到区间数处理中。
2.基于模糊集合的距离
Bertoluzza等人研究模糊回归分析时,提出了模糊数间的距离度量公式。该公式通过计算α截集对应的区间之间的距离来衡量两模糊数间的距离,而α截集对应的恰好是区间数形式,因此,该距离公式可以用来描述区间数间距离。该距离公式如定义2所述。
定义2假设g为一位于([0,1],B([0,1]))的规范化权重度量,那么两区间数a=[al,au]和b=[bl,bu]间的距离平方定义为:
d Ber 2 ( a , b ) = ∫ 0 1 [ t · | al - bl | + ( 1 - t ) | au - bu | ] 2 dg ( t ) - - - ( 2 )
函数g与概率密度函数具有相同的性质,并且dg(t)=γ(t)dt。其中 为连续勒贝格测度,δ(t)为狄拉克函数,ks为ts时刻的权重系数。因此,a和b之间的距离可以写为:
d Ber 2 ( a , b ) = ∫ 0 1 γ ‾ ( t ) · [ t · | al - bl | + ( 1 - t ) | au - bu | ] 2 dt + Σ s = 1 S k s [ a s - b s ] 2 - - - ( 3 )
其中as=ts·al+(1-ts)·au,bs=ts·bl+(1-ts)·bu,并且γ(t)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γ(t)≥0;2)3)γ(0)>0且γ(1)>0;4)若s>1,则t1=0,ts=1。
为了简化定义2中的距离公式,有学者建议设s=3,t1=0,t2=0.5,t3=1,得到如公式(4)所示距离公式。
d Ber 2 ( a , b ) = k 1 [ au - bu ] 2 + k 2 [ al + au 2 - bl + bu 2 ] 2 + k 3 [ al - bl ] 2 - - - ( 4 )
公式(4)说明区间数a、b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为起点、中点和终点三个位置的距离加权均值。
另外,Coppi D’Urso等人对对称型隶属度函数下截集对应的区间数的距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隶属度函数下的区间数距离公式,文章中提出的度量两区间数a和b之间距离公式的一般形式如公式(5)所示。
d CD 2 ( λ ) = ( m a - m b ) 2 + [ ( m a - λ · r a ) - ( m b - λ · r b ) ] 2 + [ ( m a + λ · r a ) - ( m b + λ · r b ) ] 2 = 3 ( m a - m b ) 2 + 2 λ 2 ( r a - r b ) 2 - - - ( 5 )
其中ma=0.5(al+au),ra=0.5(au-al),mb=0.5(bl+bu),rb=0.5(bu-bl)。当对称隶属度函数取对称三角函数时,λ=0.5;当对称隶属度函数取对称正态函数时,当对称隶属度函数取对称抛物状函数时,λ=2/3;当对称隶属度函数取对称平方根函数时,λ=1/3。
由公式(5)可知,基于模糊集合的距离度量方式,可视为区间数某些位置上的距离的加权均值。
3.基于区间数端点的距离公式
基于区间数端点的距离公式,以区间数端点为衡量特征,通过对点数据对象距离公式扩展得到。如基于欧氏距离的区间数向量距离公式如定义3所述。
定义3若n维区间数向量 A → = ( a 1 , a 2 , · · · , a n ) , B → = ( b 1 , b 2 , · · · , b n ) , 其中ai=[ali,aui],bi=[bli,bui],i=1,2,…,n,则区间数向量之间的欧氏距离为:
d ( A → , B → ) = Σ i = 1 n ( ( al i - bl i ) 2 + ( au i - bu i ) 2 ) - - - ( 6 )
公式(6)所示的距离可以看做两个2×n维的点数据向量之间的欧氏距离,是由点数据距离公式扩展得到。该扩展方式为将区间数两端点值作为独立的2个维度的点数据,再通过点数据向量的距离公式来衡量区间数向量之间的距离。另外,点数据向量间的欧氏距离为向量间差值的2-范数,那么点数据向量间差值的其他范数也可以作为其距离度量。故区间数向量之间的距离可采用如公式(7)所示的p-范数进行度量。
d ( A → , B → ) = ( Σ i = 1 n ( al i - bl i ) p + ( au i - bu i ) p ) 1 / p - - - ( 7 )
对区间数进行数据挖掘时,需要对区间数间距离公式进行求导、积分等运算,那么基于模糊集合的距离和基于区间数端点的距离可以满足该应用需求。这两类区间数距离公式可以综合为基于区间数中心与半径的距离公式。综合距离公式如公式(8)所示。
d2(ai,bi)=α(cai-cbi)2+β(rai-rbi)2      (8)
其中cai、cbi分别为区间数ai、bi的中心,rai、rbi分别为区间数ai、bi的半径。由公式(8)可知,区间数ai、bi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这两区间数中心点间距离和区间数半径间差异的加权结果。经分析可得到各区间数距离公式与综合距离公式的参数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各区间数距离公式与综合距离公式参数对应表
表1列出了目前较为常用的区间数距离公式,但表1所列公式均在一定前提下提出。如公式(4)在简化的前提下,还需要确定权重系数k1、k2和k3的值。公式(5)所描述的各距离公式需要假定隶属度函数的形状。公式(7)所描述距离公式是通过将区间数端点作为点数据,再通过点数据向量距离公式来间接反映区间数间距离。这些前提在实际应用中较难准确确定,因此综合距离公式(8)中的权重系数较难准确确定。
另外,区间数综合距离公式存在距离值无法反映相对位置的缺陷,会导致距离值与相对位置不一致的问题。
根据区间数间相对位置关系,可将相对位置关系划分为相交、相离和相接三类,如图1所示。
当对区间数进行聚类分析时,需要将相对位置近的区间数聚为一类,因此,区间数距离公式要能反映区间数之间的相对位置。但公式(8)仅描述了区间数在中心点和半径两个特征上的综合差距,会存在距离值无法反映区间数相对位置的缺陷。该缺陷的分析过程如下:
若有三个区间数分别为a=(ma,ra),b=(mb,rb)和c=(mc,rc),ma、mb和mc分别为各区间数的中心,ra、rb和rc分别为各区间数的半径,各区间数分布如图2所示。令mab=(ma-mb)2,mbc=(mb-mc)2,rab=(ra-rb)2,rbc=(rb-rc)2,根据公式(8)可得:
d2(a,b)=α·mab+β·rab
d2(b,c)=α·mbc+β·rbc
若区间数a、b相交,b、c相离,如图2所示,且d(a,b)≥d(b,c),则需要满足α·mab+β·rab≥α·mbc+β·rbc,即需要满足:
α β ≤ r bc - r ab m ab - m bc - - - ( 9 )
公式(9)表明区间数b、c半径差异与区间数a、b半径差异的差值相对于区间数a、b中心点差异与区间数b、c中心点差异的差值的比值不小于α与β的比值,则会存在相离区间数间距离小于相交区间数间距离的情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因观测手段、观测设备和外界环境等因素,会造成观测数据与事物真实属性存在有限差别,且差别是模糊的、或随机的、或不精确的,即采集数据会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确定数据聚类进行研究,提高聚类效果,以提高WSN中监测状态准确性、定位精度和网络异常检测准确性等。而区间数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区间型不确定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一种思路,但由于现有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存在区间数综合距离公式的距离值无法反映相对位置的缺陷,由此使得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感知数据的聚类效果较差,使得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挖掘精度低、难以准确获取用户感兴趣事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各个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在同一时刻的感知数据,将获取到的感知数据转换为区间数并置于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其中,n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数量,p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数量,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全部p种类型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该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xkj=[akj -,akj +],j=1,2,…,p,akj -=mkjj,akj +=mkjj,mkj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第j类感知数据,ηj为预设的第j类感知数据的误差系数;
步骤二,建立c个簇,该c个簇的簇中心集合第i个簇的簇中心 g → si = ( g si 1 , g si 2 , · · · g sip ) = ( [ β si 1 - , β si 1 + ] , [ β si 2 - , β si 2 + ] , · · · , [ β sip - , β sip + ] ) , i=1,2,…,c,βsij -=msijj,βsij +=msijj,其中,c的取值等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所需聚类数量,s为迭代计数值;
并且,在迭代计数值s=0时,将初始的簇中心集合Gs中的c个簇中心随机赋值为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X中的任意c个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
步骤三,按照以下公式(1)至公式(4),计算出在迭代计数值s=0时,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相对于每一个簇的隶属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为隶属度矩阵 U s = u s 11 · · · u s 1 k · · · u s 1 n . . . . . . . . . u si 1 · · · u sik · · · u sin . . . . . . . . . u sc 1 · · · u sck · · · u scn ;
其中,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属于第i个簇的隶属度为:
         公式(1)
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与第i个簇的簇中心之间的相异度为:
D ( x → k , g → si ) = Π j = 1 p D ( x kj , g ij )         公式(2)
在第s次迭代时,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xkj与簇中心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gsij之间的相异度为:
D ( x kj , g sij ) = h d ( x ij , g sij )         公式(3)
d ( x kj , g sij ) = | m sij - m kj | - 0.5 × ( r x + r g ) r x + r g + w           公式(4)
其中,h为大于1的常数,rx=akj +-akj -,rg=βsij +sij -,w为趋向于0的正值常数;
步骤四,将迭代计数值s加1,并按照以下公式(5)和(6)更新全部c个簇的簇中心其中,在第s次迭代时,第i个簇的簇中心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gsij的上限值βsij +下限值和βsij -为:
β sij -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β ( s - 1 ) kj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 - - ( 5 )
β sij +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β ( s - 1 ) kj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 - - ( 6 )
步骤五,用步骤四更新的c个簇的簇中心按照公式(1)至公式(4),计算出第s次迭代时,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相对于每一个簇的隶属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为隶属度矩阵Us
步骤六,在第s次迭代时,判断Us与Us-1是否满足||Us-Us-1||<ε,如是,则终止迭代,如否,则继续进行迭代,即重复步骤四和五,其中,ε为预设的迭代终止门限值,||Us-Us-1||是指将Us和Us-1该两个矩阵中相应位置的隶属度相减并取绝对值后再将各个绝对值进行相加,即||Us-Us-1||=|us11-u(s-1)11|+…+|usik-u(s-1)ik|+…+|uscn-u(s-1)cn|;
步骤七,在步骤六终止迭代后,对于终止迭代当次获得的隶属度矩阵Us,将每一个节点的c个隶属度进行比较,以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归类到c个簇中,从而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相应的划分成c个聚类,其中,对于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其归类到其c个隶属度中最大隶属度所对应的簇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公式(4)中,在rx+rg≠0时,w取值为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首次提出了相对位置相异度公式即公式(2)至(4),克服了现有区间数距离公式存在区间数距离值与其相对位置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定量描述区间数间相对位置,能更准确描述区间数之间相对位置,并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该相对位置相异度公式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聚类划分上,从而在不影响聚敛速度的前提下,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更准确的划分成多个聚类,使得每一个聚类内的节点相互之间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差异更小、而各个聚类之间的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差异更大,改善了聚类效果;
第二,本发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实现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1为两个区间数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相交时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两个区间数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相交时的示意图之二;
图1-3为两个区间数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相离时的示意图;
图1-4为两个区间数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相接时的示意图;
图2为区间数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能够适用于各个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相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且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可以是单特征或多特征的,即可以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感知数据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在同一时刻的感知数据,将获取到的感知数据转换为区间数并置于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其中,n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数量,p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数量,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全部p种类型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该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j=1,2,…,p,akj -=mkjj,akj +=mkjj,mkj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第j类感知数据,ηj为预设的第j类感知数据的误差系数;
上述误差系数ηj按具体的感知数据类型如温度类型、湿度类型等,分别依据对本数据聚类方法的聚类效果和收敛速度的综合要求设置,具体的:误差系数ηj越大则聚类效果越差、迭代次数越多,从而造成收敛速度越慢,反之亦然;
步骤二,建立c个簇,该c个簇的簇中心集合第i个簇的簇中心 g → si = ( g si 1 , g si 2 , · · · g sip ) = ( [ β si 1 - , β si 1 + ] , [ β si 2 - , β si 2 + ] , · · · , [ β sip - , β sip + ] ) , i=1,2,…,c,βsij -=msijj,βsij +=msijj,其中,c的取值等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所需聚类数量,该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所需聚类数量取决于具体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s为迭代计数值;
并且,在迭代计数值s=0时,将初始的簇中心集合Gs中的c个簇中心随机赋值为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X中的任意c个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
步骤三,按照以下公式(1)至公式(4),计算出在迭代计数值s=0时,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相对于每一个簇的隶属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为隶属度矩阵 U s = u s 11 · · · u s 1 k · · · u s 1 n . . . . . . . . . u si 1 · · · u sik · · · u sin . . . . . . . . . u sc 1 · · · u sck · · · u scn ;
其中,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属于第i个簇的隶属度为:
         公式(1)
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与第i个簇的簇中心之间的相异度为:
D ( x → k , g → si ) = Π j = 1 p D ( x kj , g ij )         公式(2)
在第s次迭代时,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xkj与簇中心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gsij之间的相异度为:
D ( x kj , g sij ) = h d ( x ij , g sij )                    公式(3)
d ( x kj , g sij ) = | m sij - m kj | - 0.5 × ( r x + r g ) r x + r g + w         公式(4)
其中,h为大于1的常数,并且由于簇间相离区间数间相异度会随着参数h的增大而增大,簇内相交区间数间相异度会随着参数h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实施本数据聚类方法的计算设备计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h的取值应尽可能大,rx=akj +-akj -,rg=βsij +sij -,w为趋向于0的正值常数,并且由于相异度随参数w的减少而增大,因此,在rx+rg≠0时w优选为0;
步骤四,将迭代计数值s加1,并按照以下公式(5)和(6)更新全部c个簇的簇中心其中,在第s次迭代时,第i个簇的簇中心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gsij的上限值βsij +下限值和βsij -为:
β sij -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β ( s - 1 ) kj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 - - ( 5 )
β sij +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β ( s - 1 ) kj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 - - ( 6 )
步骤五,用步骤四更新的c个簇的簇中心按照公式(1)至公式(4),计算出第s次迭代时,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相对于每一个簇的隶属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为隶属度矩阵Us
步骤六,在第s次迭代时,判断Us与Us-1是否满足||Us-Us-1||<ε,如是,则终止迭代,如否,则继续进行迭代,即重复步骤四和五,其中,ε为预设的迭代终止门限值,||Us-Us-1||是指将Us和Us-1该两个矩阵中相应位置的隶属度相减并取绝对值后再将各个绝对值进行相加,即||Us-Us-1||=|us11-u(s-1)11|+…+|usik-u(s-1)ik|+…+|uscn-u(s-1)cn|;
上述迭代终止门限值ε为趋向于零的正值常数,其取值依据对本数据聚类方法的聚类效果和收敛速度的综合要求设置,具体的:迭代终止门限值ε越小则聚类效果越好、迭代次数越多,从而造成收敛速度越慢,反之亦然;
步骤七,在步骤六终止迭代后,对于终止迭代当次获得的隶属度矩阵Us,将每一个节点的c个隶属度(即矩阵中每一列的隶属度)进行比较,以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归类到c个簇中,从而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相应的划分成c个聚类,其中,对于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其归类到其c个隶属度中最大隶属度(即矩阵每一列中的最大隶属度)所对应的簇中。
本发明不局限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

1.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各个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在同一时刻的感知数据,将获取到的感知数据转换为区间数并置于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其中,n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数量,p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感知数据类型数量,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全部p种类型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该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j=1,2,…,p,akj -=mkjj,akj +=mkjj,mkj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第k个节点所采集到的第j类感知数据,ηj为预设的第j类感知数据的误差系数;
步骤二,建立c个簇,该c个簇的簇中心集合第i个簇的簇中心 g → si = ( g si 1 , g si 2 , · · · g sip ) = ( [ β si 1 - , β si 1 + ] , [ β si 2 - , β si 2 + ] , · · · , [ β sip - , β sip + ] ) , i=1,2,…,c,βsij -=msijj,βsij +=msijj,其中,c的取值等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所需聚类数量,s为迭代计数值;
并且,在迭代计数值s=0时,将初始的簇中心集合Gs中的c个簇中心随机赋值为感知数据区间数集合X中的任意c个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
步骤三,按照以下公式(1)至公式(4),计算出在迭代计数值s=0时,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相对于每一个簇的隶属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为隶属度矩阵 U s = u s 11 . . . u s 1 k . . . u s 1 n . . . . . . . . . u si 1 . . . u sik . . . u sin . . . . . . . . . u sc 1 . . . u sck . . . u scn ;
其中,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属于第i个簇的隶属度为:
                         公式(1)
在第s次迭代时,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与第i个簇的簇中心之间的相异度为:
D ( x → k , g → si ) = Π j = 1 p D ( x kj , g ij )                               公式(2)
在第s次迭代时,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xkj与簇中心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gsij之间的相异度为:
D ( x kj , g sij ) = h d ( x kj , g sij )                              公式(3)
d ( x kj , g sij ) = | m sij - m kj | - 0.5 × ( r x + r g ) r x + r g + w                        公式(4)
其中,h为大于1的常数,rx=akj +-akj -,rg=βsij +sij -,w为趋向于0的正值常数;
步骤四,将迭代计数值s加1,并按照以下公式(5)和(6)更新全部c个簇的簇中心其中,在第s次迭代时,第i个簇的簇中心的第j类感知数据区间数gsij的上限值βsij +下限值和βsij -为:
β sij -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β ( s - 1 ) kj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 - - ( 5 )
β sij +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β ( s - 1 ) kj + Σ k = 1 n ( u ( s - 1 ) ik ) 2 - - - ( 6 )
步骤五,用步骤四更新的c个簇的簇中心按照公式(1)至公式(4),计算出第s次迭代时,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相对于每一个簇的隶属度,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为隶属度矩阵Us
步骤六,在第s次迭代时,判断Us与Us-1是否满足||Us-Us-1||<ε,如是,则终止迭代,如否,则继续进行迭代,即重复步骤四和五,其中,ε为预设的迭代终止门限值,||Us-Us-1||是指将Us和Us-1该两个矩阵中相应位置的隶属度相减并取绝对值后再将各个绝对值进行相加,即||Us-Us-1||=|us11-u(s-1)11|+…+|usik-u(s-1)ik|+…+|uscn-u(s-1)cn|;
步骤七,在步骤六终止迭代后,对于终止迭代当次获得的隶属度矩阵Us,将每一个节点的c个隶属度进行比较,以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归类到c个簇中,从而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部节点相应的划分成c个聚类,其中,对于第k个节点的感知数据区间数序列其归类到其c个隶属度中最大隶属度所对应的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式(4)中,在rx+rg≠0时,w取值为0。
CN201410857353.3A 2014-12-31 2014-12-31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Pending CN104462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7353.3A CN104462608A (zh) 2014-12-31 2014-12-31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7353.3A CN104462608A (zh) 2014-12-31 2014-12-31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2608A true CN104462608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0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7353.3A Pending CN104462608A (zh) 2014-12-31 2014-12-31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260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6048A (zh) * 2016-05-20 2016-10-26 尹凤福 基于智能与模糊聚类算法的混合塑料分选方法
CN106257529A (zh) * 2016-08-03 2016-12-28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基于区间有效独立法及其可能度计算的传感器配置方法
CN109348497A (zh) * 2018-09-30 2019-02-15 南昌航空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质量预测方法
CN109671293A (zh) * 2018-12-28 2019-04-23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距离矢量加权的协作环境感知停车状态监测方法
CN112464997A (zh) * 2020-11-10 2021-03-09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基于模糊-贪婪搜索决策的多传感器协同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4861729A (zh) * 2022-05-20 2022-08-05 西安邮电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时间序列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64833B1 (ko) * 2009-05-25 2011-09-14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클러스터링과 특성분석을 이용한 구간 데이터에서 다차원 연관 규칙 마이닝 장치 및 방법
CN104156768A (zh) * 2014-08-05 2014-11-19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模糊c均值聚类小数据量识别混沌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64833B1 (ko) * 2009-05-25 2011-09-14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클러스터링과 특성분석을 이용한 구간 데이터에서 다차원 연관 규칙 마이닝 장치 및 방법
CN104156768A (zh) * 2014-08-05 2014-11-19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模糊c均值聚类小数据量识别混沌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袁飞等: "区间数模糊c均值聚类中相对位置相异度的研究", 《信号处理》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6048A (zh) * 2016-05-20 2016-10-26 尹凤福 基于智能与模糊聚类算法的混合塑料分选方法
CN106056048B (zh) * 2016-05-20 2019-04-05 青岛科技大学 基于智能与模糊聚类算法的混合塑料分选方法
CN106257529A (zh) * 2016-08-03 2016-12-28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基于区间有效独立法及其可能度计算的传感器配置方法
CN106257529B (zh) * 2016-08-03 2019-06-18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基于区间有效独立法及其可能度计算的传感器配置方法
CN109348497A (zh) * 2018-09-30 2019-02-15 南昌航空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质量预测方法
CN109671293A (zh) * 2018-12-28 2019-04-23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距离矢量加权的协作环境感知停车状态监测方法
CN112464997A (zh) * 2020-11-10 2021-03-09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基于模糊-贪婪搜索决策的多传感器协同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2464997B (zh) * 2020-11-10 2023-07-14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基于模糊-贪婪搜索决策的多传感器协同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4861729A (zh) * 2022-05-20 2022-08-05 西安邮电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时间序列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2608A (zh)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类方法
CN104462184B (zh) 一种基于双向抽样组合的大规模数据异常识别方法
CN112117763B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拓扑识别与参数估计方法
CN101232180A (zh) 一种配电系统负荷模糊建模装置及方法
CN113780436B (zh) 一种基于综合度的复杂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CN113935562A (zh) 一种电力设备健康状况智能评级与自动预警方法
Xie et al. Accurate recovery of missing network measurement data with localized tensor completion
CN103336771B (zh) 基于滑动窗口的数据相似检测方法
CN104133143B (zh) 一种基于Hadoop云计算平台的电网线路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01848529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重主成分分析数据压缩方法
CN103425874B (zh) 一种基于率模可靠性理论的航天器健康评估方法
CN103455612B (zh) 基于两阶段策略的非重叠与重叠网络社区检测方法
CN106548418A (zh)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评估方法
CN106651660A (zh) 基于g1‑熵权法寻找电网静态薄弱点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5843733A (zh) 一种大数据平台的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132423B (zh) 一种基于状态转移概率电力系统监测数据失真的快速定位方法
CN106980874A (zh) 一种面向配网大数据的多时态维度数据融合方法
CN106610482A (zh) 一种分析杂散电容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准确度影响的方法
CN103400046A (zh) 适用于电网广域监测系统的数据建模方法及应用
CN107977730A (zh) 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风速测量方法
CN106372440A (zh) 一种并行计算的配电网自适应抗差状态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6056305A (zh) 一种基于状态聚类的发电系统可靠性快速评估方法
CN106093638A (zh) 一种电压跌落均方根值与跌落频次估计的模式识别方法
CN108898190A (zh) 一种基于环保大数据的环境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2712205A (zh) 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预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