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8562B - 一种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58562B CN104458562B CN201410710676.XA CN201410710676A CN104458562B CN 104458562 B CN104458562 B CN 104458562B CN 201410710676 A CN201410710676 A CN 201410710676A CN 104458562 B CN104458562 B CN 1044585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ack
- data
- strain
- load
- flexib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测力学、工程材料和疲劳断裂力学研究领域,涉及一种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对含裂纹试件进行加载,通过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采集裂纹尖端目标点完整载荷循环的应变数据,依据裂纹尖端应变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对卸载阶段和加载阶段求解裂纹张开应力。本发明利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测量裂纹尖端目标点的柔度变化来确定裂纹张开应力,得到的结果比目前常见的引伸计法更可靠,同时检测更加便利、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测力学、工程材料和疲劳断裂力学研究领域,涉及一种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试验手段测量裂纹张开应力是对断裂分析理论的验证和补充,目前常见的测试裂纹张开应力的方法中,柔度法成本优势明显,因此得到了广泛采用。
柔度法确定裂纹张开应力的理论基础是:含裂纹试样完全张开时,柔度(应变/位移-力曲线的斜率)达到一特征值并保持恒定;从最大循环载荷卸载后,不考虑在最大载荷达到之前是否产生大范围屈服,柔度仍然具有裂纹完全张开时的特征值。因此,柔度法测量裂纹张开应力只需要确定应变/位移-力曲线开始成线性时的力。
在测试中心裂纹和边缘裂纹的柔度时,目前通常采用位移规测试裂纹嘴处的位移/应变-力曲线。裂纹张开行为是通过裂纹面上最靠近裂纹尖端的点脱离接触来定义的,属于裂纹尖端局部的特征行为;因此通过位移规测试的裂纹嘴处位移-力曲线来确定裂纹张开应力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含裂纹试样在加载过程中裂纹张开应力的更加准确的测量方法。
为达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将数字影像采集系统与计算机连接,并将数字影像采集系统的应变位移数据处理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组成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然后利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进行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测量步骤如下:1)将含裂纹试件固定在加载装置上,利用加载装置对试样进行加载;2)通过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中的数字影像采集系统采集试件上裂纹尖端目标点的完整载荷循环的影像数据,用应变位移数据处理程序处理目标点的影像数据得到对应的应变数据,并记录在计算机中;3)用最小二乘法对卸载阶段最大载荷95%至70%范围内应变数据做直线拟合,得到的直线斜率为裂纹完全张开时的柔度,记为f;4)选取加载阶段应变数据最大载荷90%的作为拟合曲线段,以10%为范围,间隔5%对拟合曲线段进行分段,用最小二乘法对加载阶段应变数据分段进行直线拟合,拟合得到的各段直线斜率,记为分段柔度fn;5)各段数据的柔度偏离dn由下式得到:
dn=(f-fn)/f;其中n=1,2,3…
6)以各段柔度偏离dn和平均载荷Sn为坐标,在标准直角坐标系内绘出对应点并用直线连接;柔度偏离增大阶段折线最后一次经过0点时对应的应力即为裂纹张开应力。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采用散斑识别技术,可实时准确跟踪物体表面点的运动。利用该系统可以对裂纹尖端目标点的位移或应变进行实时测量,这是引伸计做不到的。
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安装省时、无需做标记点、可实时测量多个被测点并记录多个参数。与此同时,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还具有非常高的测试精度,25mm视场范围时,位移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5μm,应变的测量精度为5με。
本发明利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测量裂纹尖端目标点的柔度变化来确定裂纹张开应力,测试结果比目前常见的引伸计法更可靠,同时测量过程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数字影像采集系统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应变位移数据处理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组成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3,然后利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3进行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测量步骤如下:1)将含裂纹试件1固定在加载装置2上,利用加载装置2对试样1进行加载;2)通过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3中的数字影像采集系统采集试件1上裂纹尖端目标点的完整载荷循环的影像数据,用应变位移数据处理程序处理目标点的影像数据得到对应的应变数据,并记录在计算机中;3)用最小二乘法对最大载荷95%至70%范围的卸载阶段应变数据做直线拟合,对选取范围内的数据进行一次直线拟合,得到一条直线,得到的直线斜率为裂纹完全张开时的柔度,记为f;4)选取最大载荷90%的加载阶段应变数据作为拟合数据段,加载起始阶段至达到最大载荷的90%为拟合选取数据段,以10%为范围,间隔5%对试验曲线进行分段,即以最大载荷的10%对拟合选取的加载阶段数据进行分段,其中相邻两数据段中值间隔为最大载荷的5%,用最小二乘法对加载阶段应变数据分段进行直线拟合,拟合得到的各段直线斜率,记为分段柔度fn;5)各段数据的柔度偏离dn由下式得到:
dn=(f-fn)/f;其中n=1,2,3…
6)以各段柔度偏离dn和平均载荷Sn为坐标,在标准直角坐标系内绘出对应点并用直线连接;柔度偏离增大阶段折线最后一次经过0点时对应的应力即为裂纹张开应力。
实施例
将数字影像采集系统与计算机连接,并将数字影像采集系统的应变位移数据处理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组成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然后利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进行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测量步骤如下:
1)将含裂纹试件固定在加载装置上,利用加载装置对试样进行加载;
2)通过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中的数字影像采集系统采集试件上裂纹尖端目标点的完整载荷循环的影像数据,用应变位移数据处理程序处理目标点的影像数据得到对应的应变数据,并记录在计算机中;
3)用最小二乘法对卸载阶段最大载荷95%至70%范围内应变数据做直线拟合,得到的直线斜率为裂纹完全张开时的柔度,记为f;
4)选取加载阶段应变数据最大载荷90%的作为拟合曲线段,以10%为范围,间隔5%对拟合曲线段进行分段,用最小二乘法对加载阶段应变数据分段进行直线拟合,拟合得到的各段直线斜率,记为分段柔度fn;
5)各段数据的柔度偏离dn由下式得到:
dn=(f-fn)/f;其中n=1,2,3…
6)以各段柔度偏离dn和平均载荷Sn为坐标,在标准直角坐标系内绘出对应点并用直线连接;柔度偏离增大阶段折线最后一次经过0点时对应的应力即为裂纹张开应力。
测量结果参见图2,图2左侧实线表示通过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采集处理得到的裂纹尖端目标点完整载荷循环下的应变数据,纵坐标表示载荷变化情况,最大载荷为18kN;
图2左侧虚线表示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卸载阶段应变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的直线,其斜率为裂纹完全张开时的柔度f;
图2左侧点划线表示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加载阶段应变数据分段进行拟合得到的多条直线段,各直线段斜率为分段柔度fn;
图2右侧短虚线表示以各段柔度偏离dn和平均载荷Sn为坐标绘出的柔度偏离曲线,柔度偏离增大阶段折线在A点最后一次经过0点,此处对应的纵坐标即为裂纹张开应力。
此实施例中,张开应力Po=7.892kN。
Claims (1)
1.一种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数字影像采集系统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应变位移数据处理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组成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3),然后利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3)进行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测量步骤如下:1)将含裂纹试件(1)固定在加载装置(2)上,利用加载装置(2)对试样(1)进行加载;2)通过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3)中的数字影像采集系统采集试件(1)上裂纹尖端目标点的完整载荷循环的影像数据,用应变位移数据处理程序处理目标点的影像数据得到对应的应变数据,并记录在计算机中;3)用最小二乘法对卸载阶段最大载荷95%至70%范围内应变数据做直线拟合,得到的直线斜率为裂纹完全张开时的柔度,记为f;4)选取加载起始阶段至达到最大载荷的90%的应变数据范围作为拟合曲线数据段,以最大载荷的10%为范围对拟合选取的加载阶段数据进行分段,其中,相邻两个数据段中值间隔为最大载荷的5%,用最小二乘法对加载阶段应变数据分段进行直线拟合,拟合得到的各段直线斜率,记为分段柔度fn;5)各段数据的柔度偏离dn由下式得到:
dn=(f-fn)/f;其中n=1,2,3…
6)以各段柔度偏离dn和平均载荷Sn为坐标,在标准直角坐标系内绘出对应点并用直线连接;柔度偏离增大阶段折线最后一次经过0点时对应的应力即为裂纹张开应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10676.XA CN104458562B (zh) | 2014-11-28 | 2014-11-28 | 一种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10676.XA CN104458562B (zh) | 2014-11-28 | 2014-11-28 | 一种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58562A CN104458562A (zh) | 2015-03-25 |
CN104458562B true CN104458562B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2904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10676.XA Active CN104458562B (zh) | 2014-11-28 | 2014-11-28 | 一种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585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2061B (zh) * | 2016-05-30 | 2019-03-19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一种用于测试飞机壁板损伤容限性能的试验装置 |
CN107167496A (zh) * | 2017-04-18 | 2017-09-15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研究不耦合装药爆炸致裂效应的实验方法 |
CN108593470A (zh) * | 2018-04-22 | 2018-09-28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腐蚀环境中试件裂纹张开口位移测量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52933A (ja) * | 1984-01-20 | 1985-08-1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き裂試験装置 |
JPS6134440A (ja) * | 1984-07-27 | 1986-02-18 |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 J↓1c破壊靭性試験方法 |
JP2596083B2 (ja) * | 1988-07-29 | 1997-04-02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弾塑性破壊靭性試験方法 |
JPH04248440A (ja) * | 1991-02-01 | 1992-09-03 |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 J1 c 破壊靭性試験方法 |
CN1278114C (zh) * | 2004-10-14 | 2006-10-04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测量腐蚀液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试样及试验方法 |
CN101183058B (zh) * | 2007-12-04 | 2010-09-15 | 浙江工业大学 | T型楔形张开加载试样关键数据的计算装置 |
CN101644646B (zh) * | 2009-07-07 | 2010-12-0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光学的断裂韧性测量方法 |
CN101608905B (zh) * | 2009-07-21 | 2010-12-01 | 清华大学 | 一种微裂纹微小张开位移的测量方法 |
CN102692347A (zh) * | 2012-05-08 | 2012-09-26 | 浙江工业大学 | 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摄像头自动调整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 |
CN102778404A (zh) * | 2012-06-19 | 2012-11-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基于材料r曲线的金属结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方法 |
CN203132505U (zh) * | 2013-03-22 | 2013-08-14 | 胡长华 | 便携式非接触裂缝测量仪 |
CN103454140B (zh) * | 2013-09-13 | 2015-04-22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一种测量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的简易方法 |
CN103674741B (zh) * | 2013-12-11 | 2016-08-3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裂纹扩展速率测试方法 |
CN103822874B (zh) * | 2014-02-24 | 2016-02-24 | 山东大学 | 一种基于裂纹柔度的板材内部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
-
2014
- 2014-11-28 CN CN201410710676.XA patent/CN10445856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58562A (zh) | 2015-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58562B (zh) | 一种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方法 | |
CN106018332A (zh) | 一种柑桔黄龙病的近红外光谱田间检测方法 | |
JP2014075999A5 (ja) | 心筋細胞の運動検出方法、心筋細胞の培養方法、薬剤評価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 |
CN102679931B (zh) | 原位测量疲劳裂纹扩展长度的新方法 | |
CN205373678U (zh) | 一种桥梁底竖向位移的测试装置 | |
CN104190068A (zh) | 俯卧撑测试仪 | |
CN207336227U (zh) | 一种可测量试件弹性极限的单轴压缩试验装置 | |
CN103837533B (zh) | 基于热成像仪的混凝土温度监测与仿真反分析方法 | |
CN205748344U (zh) | 一种角度测量仪 | |
CN105689272A (zh) | 电池不锈钢外壳高度测量设备 | |
CN102354295A (zh) | 一种dcs系统中设备的cpu负荷测试方法 | |
CN109444150A (zh) | 非接触式裂纹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6403774U (zh) | 智能体质秤 | |
CN105866360B (zh) | 一种检测肉类系水力的方法 | |
CN103363948A (zh) | 一种改进的离合器盖总成压盘平行度检测装置 | |
CN203385338U (zh) | 一种基于ccd视频的线纹尺检定装置 | |
CN210243643U (zh) | 盘条氧化铁皮机械剥离性能测试装置 | |
CN104007271B (zh) | 一种校正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家禽红细胞结果的方法 | |
CN208818116U (zh) | 一种高精度锂电池尺寸检测治具 | |
CN208736393U (zh) | 一种便携式建筑工程用墙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 |
CN207502086U (zh) | 偏振光非接触式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测量装置 | |
CN105404768B (zh) | 一种柔性织物表面风阻建模方法 | |
CN207147950U (zh) | 用于树脂材料的附着力测试装置 | |
CN106931847A (zh) | 一种齿轮泵上盖位置度专用检测设备 | |
CN108131568B (zh) | 一种管道无损检测的人工智能识别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