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2490A - 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52490A CN104452490A CN201410550731.3A CN201410550731A CN104452490A CN 104452490 A CN104452490 A CN 104452490A CN 201410550731 A CN201410550731 A CN 201410550731A CN 104452490 A CN104452490 A CN 1044524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backing plate
- stock rail
- offset
- railway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01B7/20—Safety means for switches, e.g. switch point protectors, auxiliary or guiding rail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包括用于支距小于预设距离的第一支距垫板,所述第一支距垫板包括:第一底部垫板,所述第一底部垫板设置于直基本轨与曲基本轨的轨底;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部垫板上的第一加强型轨支撑和第一挡肩,在直基本轨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型轨支撑通过第一螺栓与直基本轨相连;中间扣板,直基本轨的内侧轨底与曲基本轨的外侧轨底通过所述中间扣板以扣压方式连接;第一可调式扣板,所述第一可调式扣板的一侧扣压在曲基本轨的外侧轨底,另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挡肩上。本发明降低了由于轨距扩大和钢轨外翻导致的支距不良的问题,同时也可避免通过人工改道的方法解决支距不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道岔导曲线支距是指直基本轨101的工作边按垂直方向量到曲基本轨102的工作边的距离。量取支距的方法是以导曲线起点在基本轨工作边上的投影点开始,按每2m一个横距来排列,逐点量取到导曲线外股工作边的垂直距离,即为该点的支距(如第一个支距103和第n个支距104)。
经过列车的运行,使得道岔支距扩大,从而造成钢轨外翻,轮轨之间的接触应力增大,钢轨形成不正常偏磨。轨距扩大增大了列车蛇形运动摇摆幅度和横向加速度;钢轨外翻加剧了枕木的机械切割,是枕木加速失效的重要因素。针对支距不良问题,一般是通过人工改道的方法进行,但是人工改道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改道的效果很难长期保持。
因此,如何降低由于轨距扩大和钢轨外翻导致的支距不良的问题,并避免通过人工改道的方法解决支距不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以降低由于轨距扩大和钢轨外翻导致的支距不良的问题,并避免通过人工改道的方法解决支距不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包括用于支距小于预设距离的第一支距垫板,所述第一支距垫板包括:
第一底部垫板,所述第一底部垫板设置于直基本轨与曲基本轨的轨底;
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部垫板上的第一加强型轨支撑和第一挡肩,在直基本轨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型轨支撑通过第一螺栓与直基本轨相连;
中间扣板,直基本轨的内侧轨底与曲基本轨的外侧轨底通过所述中间扣板以扣压方式连接;
第一可调式扣板,所述第一可调式扣板的一侧扣压在曲基本轨的外侧轨底,另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挡肩上。
优选地,在上述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中,所述第一加强型轨支撑和第一挡肩均焊接于所述第一底部垫板上。
优选地,在上述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中,在直基本轨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型轨支撑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将第一垫板与直基本轨的轨腰相连。
优选地,在上述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中,所述第一垫板由所述第一加强型轨支撑至直基本轨的方向上依次包括调整垫板、定厚垫板和轨腰垫板。
优选地,在上述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中,所述第一可调式扣板具有多对定位端面,每对定位端面分别与曲基本轨的外侧轨底以及所述第一挡肩相抵接。
优选地,在上述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中,还包括用于支距大于所述预设距离的第二支距垫板;
所述第二支距垫板包括:
第二底部垫板,所述第二底部垫板设置于曲基本轨的轨底;
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部垫板上的第二加强型轨支撑和第二挡肩,在曲基本轨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型轨支撑通过第二螺栓与曲基本轨相连;
第二可调式扣板,所述第二可调式扣板的一侧扣压在曲基本轨的另一侧轨底,另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二挡肩上。
优选地,在上述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中,所述第二加强型轨支撑和第二挡肩均焊接于所述第二底部垫板上。
优选地,在上述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中,在曲基本轨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型轨支撑通过第二螺栓将第二垫板与曲基本轨的轨腰相连。
优选地,在上述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中,所述第二垫板由所述第二加强型轨支撑至曲基本轨的方向上依次包括调整垫板、定厚垫板和轨腰垫板。
优选地,在上述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中,所述第二可调式扣板具有多对定位端面,每对定位端面分别与曲基本轨的轨底以及所述第二挡肩相抵接。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在直基本轨外侧,第一加强型轨支撑顶住直基本轨外侧轨底,第一加强型轨支撑右侧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到直基本轨的轨腰,起到防止钢轨外翻、枕木切割的作用;在曲基本轨外侧,通过中间扣板扣压直基本轨内侧轨底与曲基本轨外侧轨底,起到预防道岔导曲线支距变化的作用;在曲基本轨内侧,第一可调式扣板一侧扣压轨底,另一侧顶在第一挡肩上,当支距变化时,通过翻转和调头第一可调式扣板来调整距离。本发明通过垫板的支撑作用,降低了由于轨距扩大和钢轨外翻导致的支距不良的问题,同时也可避免通过人工改道的方法解决支距不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道岔导曲线支距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支距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支距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为直基本轨,102为曲基本轨,103为第一个支距,104为第n个支距;
201为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2为调整垫板,203为定厚垫板,204为轨腰垫板,205为第一螺栓,206为中间扣板,207为第一可调式扣板,208为第一挡肩,209为螺纹道钉,210为第一底部垫板,211为直基本轨,212为曲基本轨;
301为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2为调整垫板,303为定厚垫板,304为轨腰垫板,305为第二螺栓,307为第二可调式扣板,308为第二挡肩,309为螺纹道钉,310为第二底部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以降低由于轨距扩大和钢轨外翻导致的支距不良的问题,并避免通过人工改道的方法解决支距不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支距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支距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包括用于支距小于预设距离的第一支距垫板,铁路道岔各个支距点尺寸是不同的,在支距相对较小时,可采用第一支距垫板进行固定。通常每2m测量一个支距,预设距离可为前四个支距点的支距尺寸,即铁路道岔的前四个支距采用第一支距垫板进行固定。
第一支距垫板包括第一底部垫板210、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第一挡肩208、中间扣板206和第一可调式扣板207。
其中,第一底部垫板210设置于直基本轨211与曲基本轨212的轨底,具体的可通过螺纹道钉209进行固定。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和第一挡肩208设置于第一底部垫板210上,在直基本轨211的外侧(即远离曲基本轨212的一侧),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通过第一螺栓205(优选为方头螺柱)与直基本轨211相连,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能够对直基本轨211进行支撑,起到防止钢轨外翻、枕木切割的作用。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由面板和肋板组成,面板与直基本轨211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肋板布置于面板远离直基本轨211的一侧,并与面板垂直,通过焊接固定或直接做成一体式结构。
直基本轨211的内侧轨底与曲基本轨212的外侧轨底通过中间扣板206以扣压方式连接,中间扣板206通过螺栓压紧在直基本轨211和曲基本轨212的轨底上,从而防止直基本轨211和曲基本轨212发生位移。
第一可调式扣板207的一侧扣压在曲基本轨212的外侧轨底,另一侧抵接在第一挡肩208上。第一可调式扣板207通过螺栓压紧在曲基本轨212和第一挡肩208上。
本发明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一可调式扣板207来适应曲基本轨212和第一挡肩208的距离。也可通过选择特殊结构的第一可调式扣板207来实现适应曲基本轨212和第一挡肩208的距离。即第一可调式扣板207具有多对定位端面(每对定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同),每对定位端面分别与曲基本轨212的外侧轨底以及第一挡肩208相抵接。因此可通过选择相应的呈对出现的端面与曲基本轨212和第一挡肩208的配合,来适应曲基本轨212和第一挡肩208的距离。第一可调式扣板207可具体包括扣板块、设置于扣板块上部的两个第一限位挡边以及设置于扣板块下部的两个第二限位挡边,两个第一限位挡边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二限位挡边的距离不同。第一可调式扣板207在使用时可将其中一个限位挡边与曲基本轨212的外侧轨底配合,扣板块的一个端面与第一挡肩208配合,由于限位挡边共具有四个,因此具有四种尺寸。
本发明提供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在直基本轨211外侧,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顶住直基本轨211外侧轨底,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右侧通过第一螺栓205连接到直基本轨211的轨腰,起到防止钢轨外翻、枕木切割的作用;在曲基本轨212外侧,通过中间扣板206扣压直基本轨211内侧轨底与曲基本轨212外侧轨底,起到预防道岔导曲线支距变化的作用;在曲基本轨212内侧,第一可调式扣板207一侧扣压轨底,另一侧顶在第一挡肩208上,当支距变化时,通过翻转和调头第一可调式扣板207来调整距离。本发明通过垫板的支撑作用,降低了由于轨距扩大和钢轨外翻导致的支距不良的问题,同时也可避免通过人工改道的方法解决支距不良问题。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和第一挡肩208均焊接于第一底部垫板210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和第一挡肩208也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安装在第一底部垫板210上。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直基本轨211的外侧,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通过第一螺栓205将第一垫板与直基本轨211的轨腰相连。其中,第一垫板由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至直基本轨211的方向上依次包括调整垫板202、定厚垫板203和轨腰垫板204。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包括用于支距大于预设距离的第二支距垫板,即前四个支距采用第一支距垫板支撑,后面采用第二支距垫板。
其中,第二支距垫板包括第二底部垫板310、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第二挡肩308和第二可调式扣板307。
其中,第二底部垫板310设置于曲基本轨212的轨底,具体的可通过螺纹道钉309进行固定。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和第二挡肩308设置于第二底部垫板310上,在曲基本轨212的一侧,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通过第二螺栓305(优选为方头螺柱)与曲基本轨212相连。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能够对曲基本轨212进行支撑,起到防止钢轨外翻、枕木切割的作用。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由面板和肋板组成,面板与曲基本轨212的切线方向平行布置,肋板布置于面板远离曲基本轨212的一侧,并与面板垂直,通过焊接固定或直接做成一体式结构。
第二可调式扣板307的一侧扣压在曲基本轨212的另一侧轨底,另一侧抵接在第二挡肩308上。第二可调式扣板307通过螺栓压紧在曲基本轨212和第二挡肩308上。
本发明在曲基本轨212外侧,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顶住曲基本轨212外侧轨底部,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通过调整垫板、轨腰垫板和普通垫板连接到曲基本轨轨腰,起到防止钢轨外翻、枕木切割的目的;在曲基本轨212内侧,第二可调式扣板307一侧扣压轨底,另一侧顶在第二挡肩308上,当支距变化时,通过翻转和调头可调式扣板来调整距离。
本发明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二可调式扣板307来适应曲基本轨212和第一挡肩208的距离。也可通过选择特殊结构的第二可调式扣板307来实现适应曲基本轨212和第二挡肩308的距离。即第二可调式扣板307具有多对定位端面(每对定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同),每对定位端面分别与曲基本轨212的外侧轨底以及第二挡肩308相抵接。因此可通过选择相应的呈对出现的端面与曲基本轨212和第二挡肩308的配合,来适应曲基本轨212和第二挡肩308的距离。
第二可调式扣板307可具体包括扣板块、设置于扣板块上部的两个第一限位挡边以及设置于扣板块下部的两个第二限位挡边,两个第一限位挡边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二限位挡边的距离不同。第二可调式扣板307在使用时可将其中一个限位挡边与曲基本轨212的外侧轨底配合,扣板块的一个端面与第二挡肩308配合,由于限位挡边共具有四个,因此具有四种尺寸。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和第二挡肩308均焊接于第二底部垫板310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和第二挡肩308也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安装在第二底部垫板310上。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曲基本轨212的一侧,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通过第二螺栓305将第二垫板与曲基本轨212的轨腰相连。其中,第二垫板由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至曲基本轨212的方向上依次包括调整垫板302、定厚垫板303和轨腰垫板304。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距小于预设距离的第一支距垫板,所述第一支距垫板包括:
第一底部垫板(210),所述第一底部垫板(210)设置于直基本轨(211)与曲基本轨(212)的轨底;
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部垫板(210)上的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和第一挡肩(208),在直基本轨(211)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通过第一螺栓(205)与直基本轨(211)相连;
中间扣板(206),直基本轨(211)的内侧轨底与曲基本轨(212)的外侧轨底通过所述中间扣板(206)以扣压方式连接;
第一可调式扣板(207),所述第一可调式扣板(207)的一侧扣压在曲基本轨(212)的外侧轨底,另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挡肩(20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和第一挡肩(208)均焊接于所述第一底部垫板(210)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在直基本轨(211)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通过所述第一螺栓(205)将第一垫板与直基本轨(211)的轨腰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由所述第一加强型轨支撑(201)至直基本轨(211)的方向上依次包括调整垫板(202)、定厚垫板(203)和轨腰垫板(2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式扣板(207)具有多对定位端面,每对定位端面分别与曲基本轨(212)的外侧轨底以及所述第一挡肩(208)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距大于所述预设距离的第二支距垫板;
所述第二支距垫板包括:
第二底部垫板(310),所述第二底部垫板(310)设置于曲基本轨(212)的轨底;
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部垫板(310)上的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和第二挡肩(308),在曲基本轨(212)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通过第二螺栓(305)与曲基本轨(212)相连;
第二可调式扣板(307),所述第二可调式扣板(307)的一侧扣压在曲基本轨(212)的另一侧轨底,另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二挡肩(308)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和第二挡肩(308)均焊接于所述第二底部垫板(310)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在曲基本轨(212)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通过第二螺栓(305)将第二垫板与曲基本轨(212)的轨腰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由所述第二加强型轨支撑(301)至曲基本轨(212)的方向上依次包括调整垫板(302)、定厚垫板(303)和轨腰垫板(304)。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调式扣板(307)具有多对定位端面,每对定位端面分别与曲基本轨(212)的轨底以及所述第二挡肩(308)相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50731.3A CN104452490B (zh) | 2014-10-16 | 2014-10-16 | 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50731.3A CN104452490B (zh) | 2014-10-16 | 2014-10-16 | 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52490A true CN104452490A (zh) | 2015-03-25 |
CN104452490B CN104452490B (zh) | 2016-08-24 |
Family
ID=5289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50731.3A Active CN104452490B (zh) | 2014-10-16 | 2014-10-16 | 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5249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2828A (zh) * | 2017-01-11 | 2017-05-24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道岔弹性可调式支距扣板结构 |
CN112575637A (zh) * | 2019-09-29 | 202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关节型道岔线型检测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05135A1 (de) * | 1994-02-18 | 1995-08-24 | Butzbacher Weichenbau Gmbh | Schienenbefestigung |
JPH08253151A (ja) * | 1995-01-13 | 1996-10-01 | Sumihatsu:Kk | トングレ−ル連結板を転てつ棒に締結するタイバ−ボルト脱落防止装置 |
CN101245576A (zh) * | 2007-10-20 | 2008-08-20 | 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 | 铁路道岔滑床板与其轨距调整方法及专用复合缓冲偏心套 |
CN201172786Y (zh) * | 2008-01-16 | 2008-12-31 | 葛沛新 | 可调式固轨器 |
CN202644319U (zh) * | 2012-06-29 | 2013-01-02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道岔用支距垫板扣件 |
CN202809403U (zh) * | 2012-07-18 | 2013-03-20 | 鞍山市钢建铁路备件有限公司 | 7#道岔预应力混凝土岔枕、垫板及连接件 |
CN203878422U (zh) * | 2014-04-23 | 2014-10-15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铁路道口护轨装置 |
-
2014
- 2014-10-16 CN CN201410550731.3A patent/CN1044524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05135A1 (de) * | 1994-02-18 | 1995-08-24 | Butzbacher Weichenbau Gmbh | Schienenbefestigung |
JPH08253151A (ja) * | 1995-01-13 | 1996-10-01 | Sumihatsu:Kk | トングレ−ル連結板を転てつ棒に締結するタイバ−ボルト脱落防止装置 |
CN101245576A (zh) * | 2007-10-20 | 2008-08-20 | 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 | 铁路道岔滑床板与其轨距调整方法及专用复合缓冲偏心套 |
CN201172786Y (zh) * | 2008-01-16 | 2008-12-31 | 葛沛新 | 可调式固轨器 |
CN202644319U (zh) * | 2012-06-29 | 2013-01-02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道岔用支距垫板扣件 |
CN202809403U (zh) * | 2012-07-18 | 2013-03-20 | 鞍山市钢建铁路备件有限公司 | 7#道岔预应力混凝土岔枕、垫板及连接件 |
CN203878422U (zh) * | 2014-04-23 | 2014-10-15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铁路道口护轨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2828A (zh) * | 2017-01-11 | 2017-05-24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道岔弹性可调式支距扣板结构 |
CN112575637A (zh) * | 2019-09-29 | 202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关节型道岔线型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52490B (zh) | 2016-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52490A (zh) | 一种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垫板 | |
CN206382778U (zh) | 一种焊接加工支撑调整装置 | |
CN205129344U (zh) | 一种抽油机调偏装置 | |
CN204212060U (zh) | 一种落梁用钢结构垫块装置 | |
CN203878983U (zh) | 一种用螺栓快速固定的叠合楼板角钢边模装置 | |
CN205713052U (zh) | 一种可拆卸及重复使用的悬挑脚手架工字钢锚固装置 | |
CN108677725A (zh) | 一种支架卸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879871B (zh) | 一种外双r角门头板 | |
CN102366875A (zh) | 平地机用大回转齿圈结构件制造方法 | |
CN204685806U (zh) | 穿孔机顶杆随动支撑车 | |
CN204262095U (zh) | 立体车库专用校直机 | |
CN204236473U (zh) | 用于漏斗车端墙支撑的隔板结构 | |
CN204456802U (zh) | 防倾覆伸缩平台 | |
CN204225900U (zh) | 一种用于衬砌台车模板的钢板 | |
CN215706692U (zh) | 一种复合多层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耐磨板 | |
CN104294764A (zh) | 落梁用钢结构垫块装置及利用其进行落梁支墩施工工艺 | |
CN204700090U (zh) | 一种金属管矫直机 | |
CN204530464U (zh) | 栈桥护栏 | |
CN104440694A (zh) | 固定底座 | |
CN104226762A (zh) | 螺旋板翻边装置 | |
CN104722575B (zh) | 一种非切线扩张圆钢孔型及生产方法 | |
CN204195145U (zh) | 踏板焊接底模 | |
CN204892569U (zh) | 一种安装活套的构架 | |
CN202786363U (zh) | 棒材加热炉出钢口挡钢装置 | |
CN204289081U (zh) | 变压器装模用十字架及十字架存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