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48461B - 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48461B
CN104448461B CN201310449638.9A CN201310449638A CN104448461B CN 104448461 B CN104448461 B CN 104448461B CN 201310449638 A CN201310449638 A CN 201310449638A CN 104448461 B CN104448461 B CN 104448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yl
polyethylene
tert
low density
density poly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96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48461A (zh
Inventor
赵丽梅
景政红
甄建
何震海
祝景云
万小侠
王彦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496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48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48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8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48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8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4Pe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4Crosslinking, e.g. vulcanising, of macromolecu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3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08L2203/202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use in electrical wires or wire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6LDPE (radical proces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抗氧剂加入螺杆挤出机中,并与低密度聚乙烯接触后进行塑化,过滤,再采用水下切粒方式进行造粒,得到聚乙烯洁净颗粒;将聚乙烯洁净颗粒通过密封管道采用水粒输送的方式输送至可使后续步骤通过自重作用进行送料的高度后脱水干燥;在自重作用下,将经脱水干燥后的聚乙烯洁净颗粒送入预热装置后进行预热;在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交联剂与预热后的聚乙烯洁净颗粒混合、浸润,得到可交联聚乙烯粒子。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可交联聚乙烯达到了超净XLPE绝缘料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PE)的分子结构呈对称性,整个分子的偶极矩等于零,是典型的非极性材料,因此其介电常数很小,是理想的绝缘材料。交联聚乙烯(XLPE)能够在不损失PE电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其抗蠕变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其它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及低温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交联后,能大幅度提高它的耐热性能,从而提高其最高使用温度,降低线路对短路和过载保护的要求,使XLPE绝缘料成为电力电缆绝缘的首选材料。
化学交联XLPE可交联绝缘料目前普遍采用双阶挤出机在低温(120℃以下)条件下将抗氧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加入到熔融态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通过单螺杆在同样低温条件下挤出造粒,使抗氧剂、DCP在LDPE中混合均匀而得到XLPE绝缘料。该方法中交联剂是在挤出过程中加入,交联剂加入后还要经过单螺杆的挤出造粒,因此,无法避免在单螺杆挤出过程中DCP出现分解,产生预交联,同时由于整个加工过程中温度很低,物料粘度很大,很难保证加入的抗氧剂与交联剂的均匀分散,因此,该方法所生产的XLPE绝缘料主要用于中低压电力电缆的绝缘,国内主要用于35KV以下电缆等级。
CN101456985A介绍了一种超净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方法,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造粒,然后与DCP混合的方法制造XLPE绝缘料,该发明在双螺杆造粒环节中没有对过滤网要求,仅在实施例中提到多层不锈钢过滤网,无法保证制得的颗粒状预混合料为超净的;且该发明将制得的颗粒状预混合料与过氧化物在高效混合器中进行充分混合时,将会产生大量LDPE粉尘,DCP将首先进入到LDPE粉尘中,影响DCP在XLPE颗粒中的均匀和质量;该发明中对于DCP的混合以及XLPE绝缘料的包装没有采取任何超净化处理,无法保证产品的超净。
CN101182377A介绍了一种中高压电力电缆绝缘材料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过滤净化、均化吸收和包装三个环节。该发明的均化吸收环节为将过滤净化环节所制得的颗粒投入到吸收釜中,按比例加入交联剂进行均化吸收,显然这样的方法无法保证过滤净化后的颗粒与交联剂同等的接触机会,因此无法保证每一个XLPE颗粒中DCP含量的均一化,在电缆挤出的过程中出现交联不均的问题;该发明的各个生产环节同样没有采取任何超净化处理,也无法保证产品的超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抗氧剂加入螺杆挤出机中,并与低密度聚乙烯接触后进行塑化、过滤,再采用水下切粒方式进行造粒,得到聚乙烯洁净颗粒;
(b)采用水粒输送的方式将所述聚乙烯洁净颗粒输送至可使后续步骤通过自重作用进行送料的高度后脱水干燥;
(c)在自重作用下,将脱水干燥后的聚乙烯洁净颗粒预热;
(d)在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交联剂与经过预热后的聚乙烯洁净颗粒混合、浸润。
本发明中采用洁净LDPE为原料,为超净XLPE绝缘料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证。此外,本发明中双螺杆造粒时的过滤网采用立体滤网,进一步提高了聚乙烯洁净颗粒的洁净程度;而且,后续生产环节物料靠重力输送,避免了由于机械外力容易产生粉尘的问题。以及在本发明中,整个生产流程处于全封闭状态,抗氧剂的加入、交联剂的加入和混合以及XLPE绝缘料产品的包装等环节都处于净化空间(所述净化空间是指符合ISO14644的Class6标准的空间)中,这些措施保证了XLPE绝缘料的超净化水平。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可交联聚乙烯达到了超净XLPE绝缘料的要求,可以用作110kV高压电缆的绝缘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单个滤网过滤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由多个过滤单元组成的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腔体 2滤网 3过滤单元 4支撑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a)在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抗氧剂加入螺杆挤出机中,并与低密度聚乙烯接触后进行塑化、过滤,再采用水下切粒方式进行造粒,得到聚乙烯洁净颗粒;
(b)采用水粒输送的方式将所述聚乙烯洁净颗粒输送至可使后续步骤通过自重作用进行送料的高度后脱水干燥;
(c)在自重作用下,将脱水干燥后的聚乙烯洁净颗粒预热;
(d)在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交联剂与经过预热后的聚乙烯洁净颗粒混合、浸润。
根据本发明,所述净化条件可以为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的灰尘粒的数量小于35200,大于等于5um的灰尘颗粒的数量小于293。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低密度聚乙烯中,175微米以上杂质颗粒可以不超过1个,100-175微米的杂质颗粒不超过5个。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对滤网的形式没有特别要求,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在步骤(a)中,使用滤网进行过滤,且该滤网2套装在支架腔体1上,所述支架腔体1的表面设置有与滤网2相对应的孔洞,所述支架腔体1与滤网2均为圆柱体,且支架腔体1的圆柱体与滤网2圆柱体相切,所述支架腔体1嵌入在设置有若干过滤单元3的支撑盘4中,所述过滤单元3的内壁与支架腔体1的外壁相切。当滤网以上述形式使用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100微米以上的杂质数为0的可交联聚乙烯粒子的时间比采用已知的滤网生产100微米以上的杂质数为0的可交联聚乙烯粒子的时间显著延长。
本发明中,对所述滤网的目数没有特别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选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200-1000目的滤网。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对滤网及相应的支架腔体的个数没有特别要求,从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考虑,优选地,所述滤网2和支架腔体1的数量相同,个数为5-50。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a)中,将所述低密度聚乙烯与抗氧剂进行接触、塑化的方法、条件以及所用的挤出机的种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可以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也可以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对所述混合物进行挤出成型,并可以根据挤出机模头的形状得到不同形状(如颗粒状、薄膜状等)的交联聚乙烯预混料,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知悉,在此将不再赘述。此外,所述挤出成型的条件通常包括螺杆转速可以为150-360转/分钟,各区段温度可以分别为170-200℃、175-200℃、180-250℃、180-200℃、180-200℃、175-190℃,各区段的真空度可以为0.02兆帕至0.09兆帕。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对步骤(c)中的预热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优选地,步骤(c)中的所述预热条件包括:温度为45-85℃,时间为1-30小时;进一步优选地,温度为60-80℃,时间为1-5小时。
根据本发明,为了使交联剂与低密度聚乙烯充分混合,优选地,在步骤(d)中,所述混合包括依次进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混合条件可以包括:温度为45-85℃,时间为5-600秒,进一步优选温度为50-60℃,时间为10-500秒;第二阶段的混合条件可以包括:温度为45-85℃,时间为25-65分钟;进一步优选温度为50-60℃,时间为30-60分钟。
根据本发明,为了使交联剂与低密度聚乙烯更进一步充分混合,优选地,所述第一阶段的混合和第二阶段的混合可以在不同的混合器中进行,第一阶段混合后的物料通过自重作用送入第二阶段的混合器中,这样可以省去人工操作,从而避免因人工操作产生粉尘。
根据本发明,为了使交联剂与低密度聚乙烯充分浸润,优选地,在步骤(d)中,所述混合以及所述浸润在不同的装置中进行,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自重作用送入浸润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对浸润的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优选地,所述浸润的条件可以包括:45-85℃,时间为10-25小时;进一步优选温度为50-60℃,时间为12-24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本发明对抗氧剂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现有技术中各种抗氧剂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优选地,所述抗氧剂可以选自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酸)]甲烷、硫代二亚乙基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酸酯)、二月桂基硫代二丙酸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酯、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4,4’-硫代双(2-叔丁基-5-甲基苯酚)、4,4’-硫代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和2,2’-硫代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
根据本发明,对所述抗氧剂的用量没有特别要求,优选地,以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为基准,所述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0.05-1重量%;进一步可以优选为0.1-0.5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本发明对交联剂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现有技术中各种交联剂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可以选自过氧异丙基碳酸丁酯、过氧月桂酸丁酯、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基过氧)己烷、过氧乙酸叔丁酯、二过氧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过氧苯甲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对所述交联剂的用量没有特别要求,优选地,以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为基准,所述交联剂的用量可以为0.5-10重量%;进一步可以优选为1-5重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中,体积电阻率通过GB/T1410-2006标准方法测量;
工频击穿强度通过GB/T1408-2006标准方法测量;
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通过GB/T1040-2006标准方法测量;
热延伸负荷伸长率和永久变形率通过GB/T2951.21-2008方法测量;
100微米以上杂质数通过JB/T10437-2004标准方法测量。
除非特殊说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用到的试剂均为市售品,并且相同的产品来源相同。
实施例1
将30kg低密度聚乙烯(燕山石化生产,型号为LD200BW,其中,175微米以上杂质颗粒为0个,100-175微米的杂质颗粒不超过5个)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型号为SHJ-30);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的灰尘粒的数量小于35200,大于等于5um的灰尘颗粒的数量小于293(按照ISO14644的要求达到ISO Class6的净化等级)的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60g抗氧剂300加入螺杆挤出机,并与低密度聚乙烯接触、将挤出机的加料段、熔融段和均化段温度分别设置为158℃、170℃、175℃、170℃,转速控制在310r/min左右,得到熔融的聚乙烯;
将熔融的聚乙烯采用400目的滤网(如图1所示)过滤后,采用水下切粒方式进行造粒,得到聚乙烯洁净颗粒;
将聚乙烯洁净颗粒通过密封管道采用水粒输送的方式输送至距离螺杆机10米处脱水干燥;
在自重作用下,将聚乙烯洁净颗粒送入预热罐后进行预热至70℃;
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的灰尘粒的数量小于35200,大于等于5um的灰尘颗粒的数量小于293的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加热至60℃的600g交联剂DCP与预热至70℃的聚乙烯洁净颗粒在第一混合器中在70℃下混合,在第一混合器中经过的时间为500s,聚乙烯洁净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裹上液态交联剂,然后进入第二混合器,第二混合器的温度为70℃,在该混合器中物料停留的时间为30min;
在自重作用下,将物料送入浸润塔,在70℃下停留18小时;
物料在自重的作用下离开浸润塔进入冷却塔,被冷却至25℃;
冷却后的粒子被输送到包装储料仓进行包装,整个包装环节处于净化空间。所述净化空间为按照ISO14644的要求达到ISO Class6的净化等级。
所得可交联聚乙烯粒子的性质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将30kg低密度聚乙烯(燕山石化生产,型号为LD200BW,其中,175微米以上杂质颗粒为0个,100-175微米的杂质颗粒不超过5个)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型号为SHJ-30);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的灰尘粒的数量小于35200,大于等于5um的灰尘颗粒的数量小于293的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60g抗氧剂300加入螺杆挤出机,并与低密度聚乙烯接触、将挤出机的加料段、熔融段和均化段温度分别设置为158℃、170℃、175℃、170℃,转速控制在310r/min左右,得到熔融的聚乙烯;
将熔融的聚乙烯采用325目的滤网(如图1所示)过滤后,采用水下切粒方式进行造粒,得到聚乙烯洁净颗粒;
将聚乙烯洁净颗粒通过密封管道采用水粒输送的方式输送至距离螺杆机10米处脱水干燥;
在自重作用下,将聚乙烯洁净颗粒送入预热罐后进行预热至60℃;
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的灰尘粒的数量小于35200,大于等于5um的灰尘颗粒的数量小于293的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加热至50℃的600g交联剂DCP与预热至60℃的聚乙烯洁净颗粒在第一混合器中在60℃下混合,在第一混合器中经过的时间为400s,聚乙烯洁净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裹上液态交联剂,然后进入第二混合器,第二混合器的温度为60℃,在该混合器中物料停留的时间为50min;
在自重作用下,将物料送入浸润塔,在60℃下停留24小时;
物料在自重的作用下离开浸润塔进入冷却塔,被冷却至25℃;
冷却后的粒子被输送到包装储料仓进行包装,整个包装环节处于净化空间。所述净化空间为按照ISO14644的要求达到ISO Class6的净化等级。
所得可交联聚乙烯粒子的性质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将30kg低密度聚乙烯(燕山石化生产,型号为LD200BW,其中,175微米以上杂质颗粒为0个,100-175微米的杂质颗粒不超过5个)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型号为SHJ-30);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的灰尘粒的数量小于35200,大于等于5um的灰尘颗粒的数量小于293的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60g抗氧剂300加入螺杆挤出机,并与低密度聚乙烯接触、将挤出机的加料段、熔融段和均化段温度分别设置为158℃、170℃、175℃、170℃,转速控制在310r/min左右,得到熔融的聚乙烯;
将熔融的聚乙烯采用500目的滤网(如图1所示)过滤后,采用水下切粒方式进行造粒,得到聚乙烯洁净颗粒;
将聚乙烯洁净颗粒通过密封管道采用水粒输送的方式输送至距离螺杆机10米处脱水干燥;
在自重作用下,将聚乙烯洁净颗粒送入预热罐后进行预热至80℃;
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的灰尘粒的数量小于35200,大于等于5um的灰尘颗粒的数量小于293的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加热至55℃的600g交联剂DCP与预热至80℃的聚乙烯洁净颗粒在第一混合器中在80℃下混合,在第一混合器中经过的时间为50s,聚乙烯洁净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裹上液态交联剂,然后进入第二混合器,第二混合器的温度为80℃,在该混合器中物料停留的时间为60min;
在自重作用下,将物料送入浸润塔,在80℃下停留14小时;
物料在自重的作用下离开浸润塔进入冷却塔,被冷却至25℃;
冷却后的粒子被输送到包装储料仓进行包装,整个包装环节处于净化空间。所述净化空间为按照ISO14644的要求达到ISO Class6的净化等级。
所得可交联聚乙烯粒子的性质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可交联聚乙烯,不同的是,滤网采用已知的平面滤网(产品型号:GKD325目)。
所得可交联聚乙烯粒子的性质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将30kg LD200BW和60g抗氧剂300在双阶挤出机中挤出,挤出机温度设置为95℃、100℃、110℃、115℃、118℃、115℃,将6kg交联剂在挤出机的第四段加入,保证LDPE与交联剂的量相匹配,得到的胶料在第二阶挤出机中造粒得到XLPE绝缘料。
所得XLPE绝缘料的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的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4中的组合物制备的电缆料的各项基本性能达到了GB/T11017.1-2002(额定电压110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规定的交联聚乙烯料的性能指标。采用该电缆料挤制的电缆在GB/T11017.1-200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未被击穿。对比例1制备的电缆料虽然基本性能达到了GB/T11017.1-2002标准要求,但由于未在洁净环境中生产,采用该电缆料挤制的电缆在GB/T11017.1-200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击穿,因此只能适用于中低压电缆。由此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电缆料不仅其基本性能符合GB/T11017.1-2002标准要求,而且在挤制电缆过程中不会发生焦烧现象,挤制的电缆在GB/T11017.1-2002规定的试验条件也不会被击穿,适用于110千伏的电缆。
虽然实施例4采用已知的平面滤网短期内也能获得100微米以上的杂质数为0的可交联聚乙烯粒子,但是当实验进行到3h后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的可交联聚乙烯粒子中出现100微米以上的杂质,而实施例1-3的实验可以连续进行到24h仍然获得100微米以上的杂质数为0的可交联聚乙烯粒子。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抗氧剂加入螺杆挤出机中,并与低密度聚乙烯接触后进行塑化、过滤,再采用水下切粒方式进行造粒,得到低密度聚乙烯洁净颗粒;
(b)采用水粒输送的方式将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洁净颗粒输送至可使后续步骤通过自重作用进行送料的高度后脱水干燥;
(c)在自重作用下,将脱水干燥后的低密度聚乙烯洁净颗粒预热;
(d)在净化条件下,采用重力计量喂料方式将交联剂与经过预热后的低密度聚乙烯洁净颗粒混合、浸润;
在步骤(a)中,使用目数为200-100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且该滤网(2)套装在支架腔体(1)上,所述支架腔体(1)的表面设置有与滤网(2)相对应的孔洞,所述支架腔体(1)与滤网(2)均为圆柱体,且支架腔体(1)的圆柱体与滤网(2)圆柱体相切,所述支架腔体(1)嵌入在设置有若干过滤单元(3)的支撑盘(4)中,所述过滤单元(3)的内壁与支架腔体(1)的外壁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净化条件为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等于0.5um的灰尘粒的数量小于35200,大于等于5um的灰尘颗粒的数量小于29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的所述低密度聚乙烯中,175微米以上杂质颗粒不超过1个,100-175微米的杂质颗粒不超过5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滤网(2)和支架腔体(1)的数量相同,个数为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所述预热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5-85℃,时间为1-3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所述混合包括依次进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混合条件包括:温度为45-85℃,时间为5-600秒;第二阶段的混合条件包括:温度为45-85℃,时间为25-6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阶段的混合和第二阶段的混合在不同的混合器中进行,第一阶段混合后的物料通过自重作用送入第二阶段的混合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所述混合以及所述浸润在不同的装置中进行,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自重作用送入浸润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浸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5-85℃,时间为10-25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氧剂选自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酸)]甲烷、硫代二亚乙基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酸酯)、二月桂基硫代二丙酸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酯、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4,4’-硫代双(2-叔丁基-5-甲基苯酚)、4,4’-硫代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和2,2’-硫代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以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为基准,所述抗氧剂的用量为0.05-1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联剂选自过氧异丙基碳酸丁酯、过氧月桂酸丁酯、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基过氧)己烷、过氧乙酸叔丁酯、二过氧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过氧苯甲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为基准,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0.5-10重量%。
CN201310449638.9A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448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9638.9A CN104448461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9638.9A CN104448461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8461A CN104448461A (zh) 2015-03-25
CN104448461B true CN104448461B (zh) 2017-01-04

Family

ID=52895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9638.9A Active CN104448461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484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0149A (zh) * 2020-11-06 2021-01-29 南京地中缆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超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2906A (en) * 1977-09-07 1981-02-24 Sekisu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eparing foamed and crosslinked shaped articles having improved heat-sealability and foamable and crosslinkable polyethylene resin composition used therefor
CN1974650A (zh) * 2006-12-04 2007-06-06 广州市鹿山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交联聚乙烯组合物粉末及制备方法
CN101182377A (zh) * 2007-10-29 2008-05-21 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电缆材料的后吸法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8393B2 (ja) * 2007-06-11 2011-06-2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半導電水密組成物
CN101456985B (zh) * 2007-12-12 2011-12-28 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超净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方法
MX2009014225A (es) * 2009-12-21 2011-06-21 Conductores Monterrey S A De C V Cable eléctrico y composición aislante de base polietileno resistente a carbonizació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2906A (en) * 1977-09-07 1981-02-24 Sekisu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eparing foamed and crosslinked shaped articles having improved heat-sealability and foamable and crosslinkable polyethylene resin composition used therefor
CN1974650A (zh) * 2006-12-04 2007-06-06 广州市鹿山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交联聚乙烯组合物粉末及制备方法
CN101182377A (zh) * 2007-10-29 2008-05-21 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电缆材料的后吸法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8461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8146B (zh) 绝缘子材料、绝缘子及制备方法
CN102336947B (zh) 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超光滑半导电屏蔽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76901B (zh) 一种高压电缆超净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43480A (zh) 防静电合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1747553A (zh) 纳米蒙脱土改性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6985B (zh) 超净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2532638A (zh) 高压电缆用绝缘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241848A (zh) 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后吸收工艺
CN103467866A (zh) 一种125℃耐高压绝缘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3866B (zh) 一种热缩应力管及其生产工艺
CN103589070A (zh) 物理发泡聚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83393A (zh) 耐高电压tpv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6655A (zh) 一种增强增韧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0254A (zh) 耐高温、防电晕高电阻的三元乙丙橡胶的制备技术
CN108794897A (zh) 一种聚丙烯基高压电缆绝缘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461B (zh) 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CN101935418A (zh) 正温度系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含该材料的热敏电阻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92466A (zh) 一种中低压电力电缆用改性聚丙烯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5173B (zh) 一种硅烷交联绝缘料专用色母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8708A (zh) 一种高效低辐射剂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1028A (zh) 一种低逾渗值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85033B (zh) 可回收聚丙烯/sebs/氧化石墨烯电缆料的制备方法
CN108395610A (zh) 一种碳纳米管半导体屏蔽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8695A (zh) 一种阻燃电缆料
CN107556598A (zh) 二步法硅烷自然交联架空聚乙烯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