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42440A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42440A
CN104442440A CN201410709351.XA CN201410709351A CN104442440A CN 104442440 A CN104442440 A CN 104442440A CN 201410709351 A CN201410709351 A CN 201410709351A CN 104442440 A CN104442440 A CN 104442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attery
electric automobile
power system
electrical generator
con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93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军
韩太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093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42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42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2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瓶和至少一个发电机;电瓶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驱动力转换器与主动轮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整流转换器与电瓶连接,发电机的转子与从动轮连接。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底盘,底盘上设有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可以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次充入到电瓶中,在行进的过程中,积攒了一定的电能,增加了电瓶内的电量,提高了续航能力,一次充电后可以行进的公里数更长。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其中,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取得的效果较为突出,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但是,电动汽车由于其动力源为电,相比与目前使用的燃油汽车相比,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充电问题,一般情况下,电动汽车可以采用市电充电,但是充满所需时长较长,另一种为专用站桩充电,充电时间相对较短,但是,需要建立专用的站桩。
所以,电动汽车在使用时一般都是处于一次充电,一次使用的状态,而电动汽车一次充电所行驶的路程约为150公里左右,因此,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汽车的一次充电,一次使用,续航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瓶和至少一个发电机;
所述电瓶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驱动力转换器与主动轮连接;
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整流转换器与所述电瓶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转子与从动轮连接;
所述驱动力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转换为主动轮的驱动力;
所述整流转换器用于将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充入到所述电瓶中。
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
所述第二发电机的转子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有调温空调。
众所周知,目前使用的燃油汽车,压缩机油发动机带动,当发动机熄火后(停车、锁车状态),压缩机停止工作,汽车的空调系统不能工作,即使空调继续向外鼓风,吹出的风为自然风,不能制冷/制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若车内误锁人员,车内温度极高,且闷热,而空调又不能工作,对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
通过在主动轮上设置第二发电机,将主动轮产生的机械能部分转化为电能,其中,可以在车辆下坡、顺风或滑行等状态下开启第二发电机,第二发电机持续向蓄电池内充电,当开启空调时,由蓄电池箱调温空调充电,即使在车辆关闭的状态下(主动轮无机械运动),蓄电池内有存电,可以为调温空调提供电量。
其中,蓄电池中的存电可以由消耗电瓶电量,以带动主动轮的产生机械能而转换的电能,也可以是在下坡、顺风或滑行等状态下,不消耗电瓶电量,主动轮产生的部分机械能而得到的电量。
所述整流转换器与所述电瓶之间设有快充转换器;所述快充转换器用于将直流电快速充入到所述电瓶中。快充转换器可以提高充电的效率,在电动汽车行进的过程中,电瓶中的电量是在不断被消耗的,当发电机可以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时,产生的电量可以快速充入到电瓶中,不仅充电效果较高,而且可快速提高电瓶的续航能力。
包括两个所述电瓶,所述电瓶的额定电压为72V。电瓶的电压影响电动汽车的最大速度,其中,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KW。包括两个所述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0KW。
优选的,所述第二发电机为直流发电机。所述直流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5KW,第二发电机产生的电为直流电,一般情况在,为电瓶充电采用直流电,所以,在充电过程中无需在进行整流,直接充电即可。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上述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所述驱动力转换器设于所述底盘的前端,所述蓄电池、所述电瓶、整流转换器及所述快充转换器设于所述底盘的中部,所述第二发电机设于所述底盘的末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正常运行时,通过电瓶为电动机供电,驱动主动轮,主动轮旋转带动车身旋转,从而驱动从动轮旋转,使得车身发生位移,完成前进或后退动作。然而,在汽车行进过程中,在惯性作用下,一些过程中无需驱动主动轮,车身即可实现运动,例如,下坡状态下,或顺风状态下,或滑行状态下等等,此时,关闭电瓶,即主动轮无需驱动,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能转动,此时,启动发电机,发电机在从动轮的作用下,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交流的电能,之后,整流转换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充入到电瓶中,继而实现了对电瓶的充电。
该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可以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次充入到电瓶中,在行进的过程中,积攒了一定的电能,增加了电瓶内的电量,提高了续航能力,一次充电后可以行进的公里数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瓶;          2-发电机;        3-电动机;
4-驱动力转换器;  5-主动轮;        6-整流转换器;
7-从动轮;        8-第二发电机;    9-蓄电池;
10-快充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瓶1和至少一个发电机2;
电瓶1连接有电动机3,电动机3通过驱动力转换器4与主动轮5连接;
发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整流转换器6与电瓶1连接,发电机2的转子与从动轮7连接;
驱动力转换器用于将电动机3的驱动力转换为主动轮5的驱动力;
整流转换器用于将发电机2产生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充入到电瓶1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正常运行时,通过电瓶1为电动机3供电,驱动主动轮5,主动轮5旋转带动车身旋转,从而驱动从动轮7旋转,使得车身发生位移,完成前进或后退动作。然而,在汽车行进过程中,在惯性作用下,一些过程中无需驱动主动轮5,车身即可实现运动,例如,下坡状态下,或顺风状态下,或滑行状态下等等,此时,关闭电瓶1,即主动轮5无需驱动,主动轮5和从动轮7均能转动,此时,启动发电机2,发电机2在从动轮7的作用下,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交流的电能,之后,整流转换器6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充入到电瓶1中,继而实现了对电瓶1的充电。
该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可以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次充入到电瓶1中,在行进的过程中,积攒了一定的电能,增加了电瓶1内的电量,提高了续航能力,一次充电后可以行进的公里数更长。
实施例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瓶1和至少一个发电机2;
电瓶1连接有电动机3,电动机3通过驱动力转换器4与主动轮5连接;
发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整流转换器6与电瓶1连接,发电机2的转子与从动轮7连接;
驱动力转换器用于将电动机3的驱动力转换为主动轮5的驱动力;
整流转换器用于将发电机2产生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充入到电瓶1中。
还包括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8;
第二发电机8的转子与主动轮5连接,第二发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9,蓄电池9连接有调温空调。
众所周知,目前使用的燃油汽车,压缩机油发动机带动,当发动机熄火后(停车、锁车状态),压缩机停止工作,汽车的空调系统不能工作,即使空调继续向外鼓风,吹出的风为自然风,不能制冷/制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若车内误锁人员,车内温度极高,且闷热,而空调又不能工作,对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
通过在主动轮5上设置第二发电机8,将主动轮5产生的机械能部分转化为电能,其中,可以在车辆下坡、顺风或滑行等状态下开启第二发电机8,第二发电机8持续向蓄电池9内充电,当开启空调时,由蓄电池9箱调温空调充电,即使在车辆关闭的状态下(主动轮5无机械运动),蓄电池9内有存电,可以为调温空调提供电量。
其中,蓄电池9中的存电可以由消耗电瓶1电量,以带动主动轮5的产生机械能而转换的电能,也可以是在下坡、顺风或滑行等状态下,不消耗电瓶1电量,主动轮5产生的部分机械能而得到的电量。
整流转换器与电瓶1之间设有快充转换器10;快充转换器10用于将直流电快速充入到电瓶1中。快充转换器10可以提高充电的效率,在电动汽车行进的过程中,电瓶1中的电量是在不断被消耗的,当发电机2可以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时,产生的电量可以快速充入到电瓶1中,不仅充电效果较高,而且可快速提高电瓶1的续航能力。
包括两个电瓶1,电瓶1的额定电压为72V。电瓶1的电压影响电动汽车的最大速度,其中,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优选的,电动机3的额定功率为15KW。包括两个发电机2,发电机2的额定功率为20KW。
优选的,第二发电机8为直流发电机2。直流发电机2的额定功率为5KW,第二发电机8产生的电为直流电,一般情况在,为电瓶1充电采用直流电,所以,在充电过程中无需在进行整流,直接充电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正常运行时,通过电瓶1为电动机3供电,驱动主动轮5,主动轮5旋转带动车身旋转,从而驱动从动轮7旋转,使得车身发生位移,完成前进或后退动作。然而,在汽车行进过程中,在惯性作用下,一些过程中无需驱动主动轮5,车身即可实现运动,例如,下坡状态下,或顺风状态下,或滑行状态下等等,此时,关闭电瓶1,即主动轮5无需驱动,主动轮5和从动轮7均能转动,此时,启动发电机2,发电机2在从动轮7的作用下,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交流的电能,之后,整流转换器6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充入到电瓶1中,继而实现了对电瓶1的充电。
该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可以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次充入到电瓶1中,在行进的过程中,积攒了一定的电能,增加了电瓶1内的电量,提高了续航能力,一次充电后可以行进的公里数更长。
实施例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底盘,底盘上设有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电动机3、驱动力转换器4设于底盘的前端,蓄电池9、电瓶1、整流转换器6及快充转换器10设于底盘的中部,第二发电机8设于底盘的末端。各部件在电动汽车的底盘上均匀分布,保证电动汽车能够处于平衡状态运行。
具体使用时:
电瓶1带动电动机3转动,通过驱动力转换器将电动机3产生的驱动力作用在主动轮5上,从而带动主动轮5,主动轮5旋转,主动轮5带动电动汽车前进,从而从动轮7也随之转动,此时,实现对电动汽车的行进驱动。
当车辆处于惯性前进的状态下,即在下坡、滑行、顺风等状态下,此时,开启发动机,将从动轮7产生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之后,通过整流转换器6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在快充转换器10的作用下,对电瓶1进行充电,提高电瓶1的电量,增加整个车辆的续航能力,其中,快充转换器10的作用是将电流转化为大电流,电流越大,充电速度越大。
主动轮5上连接第二发电机8,可以将主动轮5产生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直流电,充入到蓄电池9中,当需要开启调温空调时,蓄电池9为调温空调供电,第二发电机8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启动,以电动汽车处于惯性运动状态下,即下坡、顺风、滑行等状态下开启最佳,此时,不会耗费电瓶1的电量,保证电动汽车的行进里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瓶和至少一个发电机;
所述电瓶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驱动力转换器与主动轮连接;
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整流转换器与所述电瓶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转子与从动轮连接;
所述驱动力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转换为主动轮的驱动力;
所述整流转换器用于将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充入到所述电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
所述第二发电机的转子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有调温空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转换器与所述电瓶之间设有快充转换器;
所述快充转换器用于将直流电快速充入到所述电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电瓶,所述电瓶的额定电压为72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KW。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0KW。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电机为直流发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5KW。
9.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所述驱动力转换器设于所述底盘的前端,所述蓄电池、所述电瓶、整流转换器及所述快充转换器设于所述底盘的中部,所述第二发电机设于所述底盘的末端。
CN201410709351.XA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Pending CN104442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9351.XA CN104442440A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9351.XA CN104442440A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2440A true CN104442440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88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9351.XA Pending CN104442440A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424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4292A (zh) * 2016-11-03 2017-02-15 黄忠诚 三回路电动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58A (zh) * 1993-02-15 1994-11-02 Smh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带有能量回收装置的电动汽车
WO2004085194A1 (en) * 2003-03-25 2004-10-07 Jung Hun Choi An electric automobile
CN101549652A (zh) * 2009-05-15 2009-10-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发电充电装置的纯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
KR20120089102A (ko) * 2011-02-01 2012-08-09 이재명 전기자동차의 자가 충전장치
CN204323096U (zh) * 2014-11-27 2015-05-13 冯军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58A (zh) * 1993-02-15 1994-11-02 Smh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带有能量回收装置的电动汽车
WO2004085194A1 (en) * 2003-03-25 2004-10-07 Jung Hun Choi An electric automobile
CN101549652A (zh) * 2009-05-15 2009-10-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发电充电装置的纯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
KR20120089102A (ko) * 2011-02-01 2012-08-09 이재명 전기자동차의 자가 충전장치
CN204323096U (zh) * 2014-11-27 2015-05-13 冯军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4292A (zh) * 2016-11-03 2017-02-15 黄忠诚 三回路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5653B (zh) 车辆复合能源供给系统及方法、复合能源汽车
CN103770778B (zh) 一种基于最低使用成本考虑的增程式电车的控制方法
CN102837618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的动力及其控制系统
CN201646423U (zh) 一种环保电动车辆
CN205112999U (zh) 汽车用风力发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2529730A (zh) 一种带有风力发电装置的电动汽车
CN202806412U (zh) 电动汽车混合电池驱动系统
CN203499915U (zh) 车顶风力发电装置
CN102529743A (zh) 多电机驱动可持续充电纯电动车
CN20432309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3280946A (zh) 可持续自循环发电系统及系统技术应用
CN10444244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3318032A (zh) 风能和太阳能共同驱动的电动汽车
CN205440009U (zh) 风力发电电动车
CN204452072U (zh) 一种自发电的电动汽车
CN201573537U (zh) 车载风力发电机系统
CN204383198U (zh) 多级风能、太阳能电动车
CN202623964U (zh) 一种装备力矩转换电箱装置的车辆
CN203093775U (zh) 风能、太阳能结合的纯电动汽车
CN206186810U (zh) 一种风能电动房车
CN102275516A (zh) 具有双风能补充电循环用电系统的电动汽车
CN101947921A (zh) 多能源混合汽车
CN201504169U (zh) 纯电动汽车的自发电充电装置
CN203995732U (zh) 一种风能发电电动汽车
CN205381150U (zh) 一种自发电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