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7223A - 监控摄像机装置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监控摄像机装置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7223A
CN104427223A CN201410381878.4A CN201410381878A CN104427223A CN 104427223 A CN104427223 A CN 104427223A CN 201410381878 A CN201410381878 A CN 201410381878A CN 104427223 A CN104427223 A CN 104427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dec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camera
camera device
im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18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野谕
中出真弓
广冈慎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Industry and Control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Industry and Control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Industry and Control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Industry and Control Solu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7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7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多台监控摄像机和记录装置构成监控摄像机系统,不使用对系统一元化管理的管理装置,选择合适记录装置作为监控摄像机装置影像记录目的地。监控摄像机装置具备:摄像部,对接受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图像信号;影像处理部,生成将摄像部取得影像信号压缩编码的影像数据;通信处理部,与经由网络连接设备进行数据收发;控制部,保持包含本设备动作状态和作为影像数据记录目的地的记录装置相关信息的摄像机管理信息、包含连接到网络记录装置相关信息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和包含本设备影像数据记录内容相关信息的记录内容管理信息,在给定定时对记录装置管理信息和记录内容管理信息发送控制,根据记录装置管理信息切换作为影像数据记录目的地的记录装置。

Description

监控摄像机装置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摄像机装置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背景技术
提出一种由与网络连接的多台监控摄像机和多台记录装置构成的监控摄像机系统,例如有特开2008-98884号公报。在该公报中记载了:监控系统由将用摄像机部拍摄到的图像压缩编码后送出到网络的二台以上的监控摄像机终端、和经由网络接收、记录从所述监控摄像机终端送出的影像数据的二台以上的监控影像记录装置构成,在该监控系统中,所述监控摄像机终端具备由像素数少的低分辨率压缩编码处理单元和像素数多的高分辨率压缩编码处理单元构成的至少两个种类以上的压缩编码单元,所述监控影像记录装置具备记载所述监控摄像机终端的连接状况的摄像机管理表、记载所述监控影像记录装置主体的处理能力的处理能力表、和记载其它所述监控影像记录装置的连接状况的记录装置管理表,在需要所述监控摄像机终端的至少一台进行使用所述高分辨率压缩编码单元的动态图像影像的记录的情况下,所述监控影像记录装置确认所述摄像机管理表以及所述处理能力表,根据需要选择一台以上需要进行使用所述高分辨率压缩编码单元的动态图像影像的记录的所述监控摄像机终端以外的所述监控摄像机终端,并对记载于所述记录装置管理表的其它所述监控影像记录装置请求按照代理方式来记录所述监控摄像机终端的动态图像影像。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98884号公报
在由多个监控摄像机装置和多个记录装置构成的监控摄像机系统中,需要对哪个监控摄像机装置针对哪个记录装置记录影像进行适当的管理。例如,在监控摄像机装置正在记录影像数据过程中,记录装置的容量不足而不能继续影像数据的记录、或者在记录装置中发生异常而不能继续影像的记录的情况下,期望将记录目的地切换到其它能利用的记录装置。
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影像记录装置对与网络连接的监控摄像机的信息和与本设备以外的影像记录装置相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在需要记录目的地的切换的情况下,影像记录装置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记录目的地的切换。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在记录装置中需要作为用于进行连接设备的管理的管理服务器的功能,因此有不能使用近年来急速普及的可网络连接的通用存储设备即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连接式存储)等作为记录装置的问题,尚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适于在监控摄像机系统中不使用对连接设备整体进行一元化管理的管理服务器而由监控摄像机装置选择成为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的记录装置的监控摄像机装置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而采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由多个监控摄像机装置和多个记录装置构成的监控摄像机系统中,能提供适于在监控摄像机系统中不使用用于对连接设备整体进行一元化管理的管理服务器而由监控摄像机装置选择成为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的记录装置的监控摄像机装置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监控摄像机系统的系统构成图的一例。
图2是监控摄像机系统的系统构成图的一例。
图3是监控摄像机装置的功能构成图的一例。
图4是摄像机管理信息的一例。
图5是记录装置管理信息的一例。
图6是记录装置错误信息的一例。
图7是包含在记录装置管理信息中的连接设备列表的一例。
图8是包含在记录装置管理信息中的错误信息的一例。
图9是记录内容管理信息的一例。
图10是监控摄像机装置的动作流程的一例。
图11是记录装置管理信息的更新处理流程的一例。
图12是在记录装置的优先度算出中使用的权重算出用函数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系统构成1>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监控摄像机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多台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监控摄像机装置A~监控摄像机装置N)和多台记录装置102(记录装置A~记录装置X)与网络连接。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和记录装置102也可以不是一一对应,能针对1台记录装置102由多台监控摄像机装置101进行影像记录。分别对各装置分配在系统内固有的ID。所谓固有的ID,例如能使用在IP网络中一般使用的IP地址或MAC地址。
在本构成中,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除了进行将拍摄到的影像数据记录到记录装置的处理以外,还对网络多址发送由与本设备相关的信息、和与本设备作为影像的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记录装置102相关的信息构成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在此,所谓“本设备”是指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本身,例如对监控摄像机装置A而言,监控摄像机装置A就是本设备,监控摄像机装置B~监控摄像机装置N记作其它监控摄像机装置。
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根据从其它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接收到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来算出由与网络连接的记录装置102的动作状况构成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并将其保持。
在作为影像记录目的地使用的记录装置102中发生异常而出现不再能继续影像记录的状况的情况下,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使用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来选择合适的记录装置102作为本设备的影像记录目的地,并切换影像记录目的地。
例如,在监控摄像机装置A使用记录装置A作为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的状况下,在记录装置A的剩余容量低于给定的值的情况下,能根据监控摄像机装置A所保持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来选择剩余容量多的记录装置102,变更作为记录目的地所使用的记录装置102。或者,在从监控摄像机装置A对记录装置A的影像数据的记录处理中,在发生了超过给定的次数的写入错误的情况下,也能根据监控摄像机装置A所保持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来选择错误发生次数最少的记录装置102,变更作为记录目的地所使用的记录装置102。另外,在选择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记录装置时,并不一定非得将前述的剩余容量、错误发生次数等的仅1个项目作为判断基准,还能组合剩余量用、错误发生次数、或输入到记录装置102的影像数据的合计比特率等来选择。
<监控摄像机装置的构成和处理>
对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详细进行说明。
图3是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功能构成图。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具备:摄像部302,其对接受到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图像信号;影像处理部303,其生成将由摄像部302取得的影像信号压缩编码后得到的影像数据;通信处理部304,其与经由网络而连接的设备进行数据的收发;存储部308,其保持由本设备的动作状态和与作为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记录装置相关的信息构成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由与连接到网络的记录装置相关的信息构成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以及由与本设备的影像信息的记录内容相关的信息构成的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和控制部301,其在给定的定时对摄像机管理信息305进行发送控制,根据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来切换作为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记录装置。首先使用图4以及图5来说明摄像机管理信息305和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接下来,使用图10来说明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处理流程和各构成要素的处理。
<摄像机管理信息>
首先说明摄像机管理信息305和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
图4是表示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的一例的图。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由本设备的动作、和本设备正用作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的记录装置102的信息构成。
监控摄像机装置ID是分配给本设备的系统内的固有ID。记录模式是从本设备对记录装置102发送的影像数据的格式,例如作为影像的分辨率、影像数据的比特率、影像数据的压缩方式等的项目的组合进行管理。记录装置ID是本设备作为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记录装置102的固有ID。记录装置错误信息是要从本设备对当前使用的记录装置102记录影像时发生的错误的信息,例如是错误发生次数、错误发生的时刻、错误的种类等,作为一例如图6所示。记录装置剩余量是能在本设备当前使用的记录装置102中使用的剩余的记录容量,能使用一般的控制协议等从记录装置102取得。动作状态表示本设备是正在对记录装置102进行影像数据的记录,还是停止记录。例如,在以一定的时间周期反复影像的记录和停止的情况下,在仅进行特定的时间的影像数据的记录、此外的时间停止影像的记录的情况下,在仅在监控摄像机装置满足特定的条件时才进行影像记录的情况下等,动作状态发生变化。
<记录装置管理信息>
图5是表示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的一例的图。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对与监控摄像机系统连接的各个记录装置102保持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记录装置ID是分配给各个记录装置102的系统内的固有ID。连接设备列表是将该记录装置102(图1)作为影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图1)的ID和记录模式的列表,在后面详细叙述。记录数据速率总计值是在存在对某记录装置102进行影像数据的记录的多个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情况下从这些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接收的影像数据的每单位时间的数据量。为了判断记录装置102的数据接收负载和数据写入负载而使用。错误信息是将与在记录装置102中发生的错误相关的信息汇总后得到的信息,为了判断记录装置102的可靠性而使用。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记录区域剩余量是为了影像数据记录而能使用的剩余的存储容量。能记录时间是在继续当前的记录数据速率的情况下能进行影像记录的时间。
图7是表示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中所保持的连接设备列表的一例的图。保持将与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的记录装置ID相符的记录装置102作为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固有ID、和各个监控摄像机装置的记录模式的一览。记录模式相当于包含在摄像机管理信息305中的记录模式。
图8是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中所保持的错误信息的一例。保持要将与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的记录装置ID相当的记录装置102作为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固有ID、以及针对该记录装置的影像数据的记录处理中所发生的错误的类别和错误的发生时刻,作为一览。错误的发生时刻和错误的类别相当于摄像机管理信息305所包含的记录装置错误信息。
如上述那样,通过使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包含记录数据速率总计值,在监控摄像机装置对作为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记录装置进行切换时,能选择数据的写入不集中的记录装置。另外,通过包含错误信息,能选择错误的发生次数少的记录装置、或错误发生频率低的记录装置。另外,通过包含记录区域剩余量、能记录时间,能选择能够记录长时间影像数据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地,能通过上述的各项目的组合来选择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记录装置。
图10是表示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处理流程的图。配合流程来说明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动作、和各构成要素的处理。
在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图3)起动时,在S1001进行硬件或软件的起动处理等,在完了时前进到S1002,开始影像记录动作。
在S1002,控制部301基于在摄像机管理信息305(图3)的记录模式中设定的画面分辨率、比特率、编码压缩方式等的信息来对影像处理部303(图3)发送指示。影像处理部303响应于来自控制部301的指示,将由透镜、摄像元件、曝光控制部构成的摄像部302所取入的影像信号压缩处理成保存在记录装置102中的格式的影像数据。进一步地,控制部301对通信处理部304发送指示,来对记录装置102记录影像数据。
为了将影像处理部303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影像数据记录在记录装置102中,通信处理部304遵循控制部301的指示,对记录装置102进行针对记录装置102的命令控制和影像数据的送出这样的通信处理。这些控制能使用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CIFS(Common InternetFile System,通用因特网文件系统)等一般广泛公开的控制方式来实现。另外,这些控制协议只是一例,也可以用另外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记录处理。在控制部301对通信处理部304发送上述的请求时,控制部301将保持在摄像机管理信息305(图3)中的记录装置ID作为影像记录目的地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处理部304(图3),通信处理部304根据该内容与记录装置102进行通信。
在S1003,控制部301在探测到在影像数据的记录动作中发生的事件的情况下,进行与该事件相应的处理。在发生的事件是从其它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图3)接收摄像机管理信息305(图3)的情况下,前进到S1004,在从发送本设备的管理信息起经过了给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前进到S1005,在是发生了与影像数据记录动作相关联的异常的情况下,前进到S1006。
通过如上述那样对应于在记录动作中发生的事件来由控制部301切换处理,能在合适的定时下对网络多址发送本设备的摄像机管理信息,或者能切换记录影像数据的记录装置102,或者能更新本设备所保持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
<来自其它设备的摄像机管理信息接收所引起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的更新>
在S1004,接收了从其它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多址发送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进行本设备所保持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的更新处理。使用图11来说明更新处理。
图11是表示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的更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使用该图来说明处理。
在S1101,控制部301确认是否已经保持了与接收到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中所设定的记录装置ID相对应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在S1102进行基于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的有无的分支处理。在本设备中已经保持与所述记录装置ID对应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的情况下,前进到S1103,根据接收到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来更新连接设备列表、记录数据速率总计值、错误信息、记录区域剩余量、能记录时间。在未保持与接收到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的记录装置ID相对应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的情况下,前进到S1104,作成与记载在摄像机管理信息305中的记录装置ID相对应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根据接收到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的各区域的值来设定所作成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的各项目的内容。之后,返回图10的S1002,继续影像记录动作。
如上述那样,通过每当从其它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接收摄像机管理信息305时就更新本设备所保持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能将与连接到网络的记录装置102相关的信息更新到最新的信息。
<经过一定时间所引起的摄像机管理信息的发送>
在S1005,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控制部301在经过给定的时间后对通信处理部304发送指示,指示对网络多址发送本设备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通信处理部304遵循该指示对网络多址发送摄像机管理信息305。之后,返回S1002继续影像记录动作。
另外,S1005的动作并不限于从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的发送起经过了给定的时间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将外部设备连接到网络,并从那里对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发布摄像机管理信息发布请求,或者操作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所具备的按钮等,以用户的动作为契机来执行处理。或者,也可以以本设备的状态发生了开始记录、停止记录、中断记录等的变化为契机来执行处理。
通过上述那样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定期地向网络发送摄像机管理信息305,进而接收到该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的其它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更新本设备所保持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由此能使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所保持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成为最新的状态。
另外,通过能如上述那样对应于来自外部设备的请求来发送摄像机管理信息305,例如新连接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能够不等待经过一定的周期就收集连接到网络的监控摄像机装置的摄像机管理信息。另外,在例如系统整体的维护这样的情况下,能容易地取得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动作状态。
<异常发生时的处理>
在针对记录装置102的影像数据记录处理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前进到S1006。另外,在此的异常是指,例如网络通信障碍、或记录装置102的数据写入错误。另外,在例如记录装置102的记录装置剩余量低于预先确定的值的情况下等,也能进行与异常发生时相同的处理。
在S1006中,控制部301更新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的记录装置错误信息,对通信处理部305进行指示,指示对网络多址发送其内容,并前进到S1007。
在S1007,控制部301选择成为因异常而不能利用的记录装置102的代替的记录装置102。另外,在异常的发生频率低于预先确定的值的情况下等,也不一定非要切换记录装置102,也可以就这么继续影像记录。控制部301使用本设备所保持的各个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来进行各个记录装置102的优先度P的算出。为了进行优先度P的算出,使用根据错误信息而算出的权重We、根据针对记录装置102的合计比特率而算出的权重Wb、和根据记录装置102的剩余容量与影像保存的合计比特率而算出的权重Wt。We、Wb、Wt例如使用取图12所示那样的值的函数f(x)、g(x)、h(x),并用以下的式1~式3来算出。另外,图12所示的函数只是一例,并不一定非要与本实施例完全一致。使用如此算出的We、Wb、Wt,用式4来算出优先度P。在此,式4中的α、β、γ能使用预先确定的常数。例如,若将β、γ设定为0,则还能进行仅以错误信息为判断基准来算出优先度这样的控制。
(数式1)We=f(过去一定期间的错误发生次数)
(数式2)Wb=g(合计比特率)
(数式3)Wt=h(记录剩余量/合计比特率)
(数式4)P=α×We+β×Wb+γ×Wt
根据全部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306来算出优先度,选择优先度P最高的记录装置102作为切换目的地的记录装置102,前进到S1008。
在S1008,控制部301将本设备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的记录装置ID和记录装置错误信息更新为在S1007选择的记录装置102的内容,进一步地,在S1009向网络多址发送更新的摄像机管理信息305。
在S1010,在用于本设备管理将哪个时间段的影像数据保存在哪个记录装置102中的信息即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中,在到目前为止为记录中的影像数据的项目中追记结束时间,进而设定新的记录信息的开始时刻和成为记录目的地的记录装置102的ID。之后,返回S1002重新开始影像记录动作。图9示出记录内容管理信息的一例。
另外,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次异常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每当发生异常时就反复实施上述流程的S1006~S1010的处理,而将在预先设定的期间内发生的多次异常视作1个异常来进行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能防止网络的通信量增加和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处理负载上升。
通过进行以上说明的处理,监控摄像机装置101能保持与连接到网络的记录装置102的动作相关的信息,在发生切换记录装置102的需要的情况下,即使在不存在对监控摄像机系统整体进行一元化管理的管理服务器的环境中,监控摄像机装置101也能选择、切换用于记录影像数据的合适的记录装置102。
<系统构成2>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在本实施例的监控摄像机系统中视听所记录的影像的方法。图2是表示对监控摄像机系统连接用于影像视听的视听终端的图。监控摄像机装置101以及记录装置102与图1中说明的相同。视听终端201既可以与网络常时连接,也可以仅在需要确认记录的影像数据的情况下连接。
视听终端201对拍摄影像数据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请求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的取得。接受到来自视听终端的请求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对视听终端201发送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的内容。另外,作为取得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记录内容管理信息的方法,例如既可以是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提供Web服务器或文件服务器那样的功能,通过视听终端201对监控摄像机装置101的给定的网络地址进行访问来取得,也可以使用独自的通信控制方式来取得。
从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取得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的视听终端201从记录装置102进行记录的影像数据的写入。这时,视听终端201还能根据所取得的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的内容与记录装置102直接通信来读出数据,也可以对记录了数据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请求所记录的影像数据,监控摄像机装置101从记录装置102读出所请求的数据,将读出的影像数据发送给视听终端201。
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虽然未对应于用于视听终端201与记录装置102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但在对应于与监控摄像机装置101进行通信的方式的情况下能视听影像数据。
另外,还可以是如下方法:视听终端201并不是从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取得记录内容管理信息,而是对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指定希望视听的影像数据的时刻信息,监控摄像机装置101使用所指定的时刻信息和本设备所保持的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来确定成为视听对象的影像数据记录在哪个记录装置102中,从记录装置102读出所确定的影像数据并发送给视听终端,由此在所期望的时刻视听由摄像机记录的影像。
另外,在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所保持的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的数据量增加的情况下,还能将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备份到在外部预先准备的服务器等中,或者由维护人员将SD卡等的记录介质连接到监控摄像机装置101来将数据移动。记录内容管理信息307的移动处理并不一定非要仅以数据量的增加为契机,还能在例如出现异常发生所引起的记录装置102的切换的情况下、或在接受到来自与网络连接的外部设备的请求的情况下执行。
另外,记录装置102也可以构成为能再现记录于本身中的影像数据。
通过进行以上说明的处理,不使用对与监控摄像机系统连接的设备进行一元化管理的设备,进而不使视听终端与网络常时连接,就能够视听由所期望的监控摄像机装置101在所期望的时刻记录的影像。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非要限定为具备所说明的全部构成。另外,能将某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实施例的构成,另外,还能在某实施例的构成中加入其它实施例的构成。另外,对于各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能进行其它构成的追加、删除、置换。
另外,上述的各构成既可以由硬件来构成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用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另外,控制线和信息线示出了在说明上认为需要的部分,在产品上并不限于非要示出全部控制线和信息线。实际也可以认为几乎全部构成都相互连接。
符号说明:
101  监控摄像机装置
102  记录装置
201  视听终端
301  控制部
302  摄像部
303  影像处理部
304  通信处理部
305  摄像机管理信息
306  记录装置管理信息
307  记录内容管理信息

Claims (10)

1.一种监控摄像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摄像部,其对接受到的光进行光电变换,生成图像信号;
影像处理部,其生成将由所述摄像部取得的影像信号压缩编码后得到的影像数据;
通信处理部,其与经由网络而连接的设备进行数据的收发;和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保持:
包含本设备的动作状态、和与作为所述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记录装置相关的信息在内的摄像机管理信息;
包含与连接到网络的记录装置相关的信息在内的记录装置管理信息;和
包含与本设备的影像数据的记录内容相关的信息在内的记录内容管理信息,
并且,所述控制部在给定的定时对所述记录装置管理信息和所述记录内容管理信息进行发送控制,
根据所述记录装置管理信息来切换作为所述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记录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谓所述给定的定时,是给定的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谓所述给定的定时,是所述控制部开始记录、中断记录、停止记录、等的动作状态发生了变化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谓所述给定的定时,是作为本设备的影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所述记录装置的能记录的时间低于给定的值时,或者能使用的剩余容量低于给定的值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谓所述给定的定时,是在针对所述记录装置的影像数据记录处理中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内探测到超过给定的次数的异常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谓所述给定的定时,是从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接收到有意图请求摄像机管理信息的消息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记录装置的切换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记录装置的错误发生相关的信息、或所述记录装置的剩余容量、或输入到所述记录装置的影像的数据量中的至少一者来决定切换目的地的记录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来自连接到网络的视听终端的请求,将由影像数据的记录时间和作为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所述记录装置的对应关系构成的所述记录内容管理信息发送给所述视听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接受到来自连接到网络的视听终端的影像数据视听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记录内容管理信息从所述记录装置读出影像数据,将读出的影像数据发送给所述视听终端。
10.一种监控摄像机系统,由多个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摄像机装置、和经由网络接收并记录由所述监控摄像机装置送出的影像数据的多台记录装置构成。
CN201410381878.4A 2013-08-27 2014-08-05 监控摄像机装置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Pending CN1044272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5141 2013-08-27
JP2013175141A JP2015046655A (ja) 2013-08-27 2013-08-27 監視カメラ装置および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7223A true CN104427223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582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1878.4A Pending CN104427223A (zh) 2013-08-27 2014-08-05 监控摄像机装置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62344A1 (zh)
JP (1) JP2015046655A (zh)
CN (1) CN1044272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8274A (zh) * 2017-04-27 2017-06-23 江苏密斯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摄像头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6917B2 (en) * 2014-12-12 2017-07-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ntent recording in network
CN104994350B (zh) * 2015-07-07 2019-01-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查询方法及装置
US20180205907A1 (en) * 2017-01-16 2018-07-19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Registration apparatus that registers registration target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JP6956515B2 (ja) * 2017-05-02 2021-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88678B2 (ja) * 2018-05-10 2022-0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収集方法、データ収集装置及び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6563A (zh) * 1999-08-30 2001-03-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象传送装置
CN1514640A (zh) * 2002-12-13 2004-07-2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
JP2008098884A (ja) * 2006-10-11 2008-04-24 Canon Inc 監視システム
KR20110102609A (ko) * 2010-03-11 2011-09-19 최승욱 재난 감시 시스템 및 재난 감시 시스템 운용 방법
CN102227131A (zh) * 2011-05-12 2011-10-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视频录像机的热备份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6563A (zh) * 1999-08-30 2001-03-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象传送装置
CN1514640A (zh) * 2002-12-13 2004-07-2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
JP2008098884A (ja) * 2006-10-11 2008-04-24 Canon Inc 監視システム
KR20110102609A (ko) * 2010-03-11 2011-09-19 최승욱 재난 감시 시스템 및 재난 감시 시스템 운용 방법
CN102227131A (zh) * 2011-05-12 2011-10-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视频录像机的热备份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8274A (zh) * 2017-04-27 2017-06-23 江苏密斯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摄像头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46655A (ja) 2015-03-12
US20150062344A1 (en)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7223A (zh) 监控摄像机装置以及监控摄像机系统
CN102075738A (zh) 视频监控系统
CN1976447B (zh) 网络相机系统和网络相机控制方法
CN101068155B (zh) 一种对等连接流媒体直播系统及其采集服务器
US8341682B2 (en) Real-time image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0574432C (zh) 一种监控系统中的视频编码的存储方法及设备
CN102333206B (zh) 一种监控存储系统和一种提高监控存储可靠性的方法
EP2299415A1 (en) Content management in a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JP501125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7166181A (ja) データ取得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システム並びにデータ記録方法
JP2013251588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1854263B (zh) 网络拓扑的分析处理方法、系统和管理服务器
JP6416465B2 (ja) 画像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送信方法
JP4982972B2 (ja) 映像監視システム、監視映像管理装置及び監視映像提供装置
KR101466007B1 (ko) 멀티플 듀플렉스 네트워크 비디오 리코더 및 그 리코딩 방법
JP2004312212A (ja) 監視システム
JP2007266685A (ja)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572517A (zh) 一种码流切换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US8947540B2 (en) Network camera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torage device thereof
JP4629330B2 (ja) 映像蓄積配信装置および映像配信システム
CN111432151B (zh) 视频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1057675A (ja)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CN109905668B (zh) 一种摄像头画面部分的方法以及装置
JP4382739B2 (ja) 監視システム
JP2006203342A (ja) 映像監視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