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6248A - 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6248A
CN104426248A CN201410440709.3A CN201410440709A CN104426248A CN 104426248 A CN104426248 A CN 104426248A CN 201410440709 A CN201410440709 A CN 201410440709A CN 104426248 A CN104426248 A CN 104426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electric capacity
power
transmission
electric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07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6248B (zh
Inventor
郑仁和
金学龙
金熙昱
姜武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401109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50026874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6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6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02J50/40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the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the two or more receiv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same unit, e.g. power mats with several coils or antennas with several sub-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能够以多个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所述供电装置可包括:功率转换单元,将输入功率转换为第一功率;无线供电单元,改变用于切换第一功率的切换频率并以多个共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变换后的第一功率。

Description

供电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8月3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10-2013-0104487号和2014年8月2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10-2014-011097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利益,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地或者有线地以及无线地供电的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电气或电子装置指使用电作为其能量来源进行操作的装置。
为了对电气或电子装置进行操作,需要供应提供操作这样的装置所需的能量的电能,除非装置通过自身产生电能来进行自我供电,否则装置不可避免地从外部源被提供电能。
就此而言,为了使电气或电子装置从外部源接收电能,供电设备需要从外部供电设施将电能提供给电气或电子装置。
通常,例如,通过连接器的媒介直接连接到电子装置并向安装在电子装置中的电池供电的有线供电装置被广泛用作供电装置。然而,有线供电装置由于其所使用的用于供电的线缆而存在各种限制。
因此,如在以下的现有技术文档中公开的,可通过磁感应效应或磁共振效应以非接触的方式来为安装在电子装置中的电池供电。
然而,现有技术的供电装置基于磁感应效应或磁共振效应来无线地供电,因此它不能容易地向宽范围的装置供电,具体而言,难以同时向多个装置供电。
[现有技术文档]
(专利文献1)第2013-0054897号韩国专利公开。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能够以多个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的供电装置。
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供电装置可包括:功率转换单元,将输入功率转换为第一功率;无线供电单元,改变用于切换第一功率的切换频率,并以多个共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切换后的第一功率。
附图说明
从下面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中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以及其他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A至图1E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使用示例的示图;
图2A和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示意性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A和4B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共振单元的详细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5和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的电路图;
图7、图8和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到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9A至图9C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图8中示出的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共振单元的详细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11A至图11C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图10中示出的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采用的共振单元的详细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共振频率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
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举例说明,并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特定实施例。相反,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可夸大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并且将始终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指定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将理解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被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也可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被“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此外,除非被明确描述为相反的意思,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意味着包括陈述的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
图1A至图1E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使用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1A至图1E,供电装置100可以是有线地供电的供电装置。在有线地向膝上型计算机B和C供电时,供电装置100可同时无线地向蜂窝电话A供电。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100可以是无线地向蜂窝电话A供电的无线充电板。
在膝上型计算机(B和C)的主体B和显示器C是分离的情况下,供电装置100可在有线地向主体B供电的同时,无线地向显示器C供电。此外,供电装置100可无线地向主体B和显示器C两者供电。
此外,供电装置100可经由磁共振方法或磁感应方法,以有线的方式向蜂窝电话A供电,以便执行快速充电或补充不充足的电能。
在设置有多个输电线圈的情况下,多个输电线圈可根据磁共振方法或磁感应方法来无线地供电,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输电线圈中的所有线圈可根据磁共振方法或磁感应方法,将功率传输到主体B和显示器C以及蜂窝电话A。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供电装置100的配置。
图2A和图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示意性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2A和图2B,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100可包括功率转换单元110和无线供电单元120,其中,功率转换单元110将输入功率或交流电(AC)功率转换为第一功率,无线供电单元120对来自于功率转换单元110的第一功率进行切换并无线地传输第一功率。供电装置100还可包括有线供电单元130和控制器140,其中,有线供电单元130有线地传输来自于功率转换单元110的第一功率,控制器140控制无线供电单元120的无线传输。
另外,供电装置100还可包括对传输到有线供电单元130的功率执行DC/DC转换的DC/DC功率转换单元150。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3,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100可包括功率转换单元110和无线供电单元120。此外,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100还可包括有线供电单元130和控制器140。
功率转换单元110可包括输入单元111、功率开关单元112、变压器113和外围电路114。
输入单元111可对输入的AC功率进行整流或抑制电磁干扰。整流后的功率可通过功率开关单元112进行切换。变压器113可包括相互绝缘和磁耦合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初级绕组可接收切换后的功率,并且次级绕组可根据与初级绕组的绕组比来变换输入到初级绕组的切换后的功率,并输出第一功率。当功率开关单元112对功率进行切换时,外围电路114可执行功率稳定和阻尼操作。
无线供电单元120可包括开关单元121和共振单元122。
开关单元121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Q1和Q2,并可以是具有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的半桥开关。
共振单元122可包括第一电容Cr、第二电容Cp和第一输电线圈Lr。
半桥开关的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可互补地导通和关断来自于功率转换单元110的第一功率,共振单元122可根据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并可以以两个共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共振频率来进行共振。这里,共振频率可与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一起作用。
共振单元122的第一电容Cr的一端可被连接到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之间的节点,并且第一电容Cr的另一端可被连接到第一输电线圈Lr。第一输电线圈Lr可被连接在第一电容Cr的另一端和地之间,第二电容Cp可并联到第一输电线圈Lr。这里,第二电容Cp可具有第一输电线圈Lr的寄生电容而不是实际的元件。
有线供电单元130可使来自于功率转换单元110的第一功率稳定并有线地向外部提供稳定的功率。
控制器140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来改变开关单元121的切换频率,因此,共振单元122的共振频率可变化。控制器140可接收关于无线供电单元120的输出电流的信息的反馈,并改变开关单元121的切换频率。
图4A和4B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共振单元的详细实施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4A,在本公开中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100中采用的共振单元122中,第二电容Cp可并联到第一输电线圈Lr,第一电容Cr可串联到第二电容Cp和第一输电线圈Lr,使得第一电容Cr的一端连接到第二电容Cp的一端,并且第一电容Cr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输电线圈Lr的一端。
参照图4B,本公开中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供电单元120可以如图12中所示的共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共振频率来无线地传输功率,因此,在本公开中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100中采用的共振单元122中,除了第一电容Cr和第二电容Cp之间的连接关系外还包括第三电容Cr1和第四电容Cp1的多个电容可与第一输电线圈Lr进行共振,以形成多个共振频率。
图5和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的电路图;
参照图5和图6以及图3,控制器140可使用第一切换频率、低切换频率和比第一切换频率更高的第二切换频率来控制开关单元121的切换,在开关单元121将第一功率切换到第一切换频率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第一电容Cr和第一输电线圈Lr进行共振,从而以第一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
这里,第一共振频率fr1可被表示为公式1。
f r 1 = 1 2 π L r · C r - - - - - - - - - - - - - - - ( 1 )
同时,在开关单元121将第一功率切换到第二切换频率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第二电容Cp和第一输电线圈Lr可进行共振,从而以第二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
这里,第二共振频率fr2可被表示为公式2。
f r 2 = 1 2 π L r · ( C r · C p C r + C p ) ≈ 1 2 π L r · C p - - - - - - - - - - - - - - - - ( 2 )
如上所述,共振单元122可无线地以第一共振频率和第二共振频率来传输功率,并可如图12中所示在一个共振电路中形成至少两个共振频带。
例如,第一共振频率fr1可根据无线充电联盟(WPC)标准在110KHz与205KHz之间形成,并且共振单元122可根据磁感应方法无线地传输功率。
同时,第二共振频率可根据无线充电联盟(A4WP)具有6.78MHz的频率,并且共振单元122可根据磁共振方法无线地传输功率。
另外,以上参照图4描述了多个共振频率fr1、fr2和frn。
图7、图8和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到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图。
首先,功率转换单元210、310和410以及有线供电单元230、330和430的配置和操作与图3的功率转换单元110和有线供电单元130的配置和操作是相同的,因此,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7,在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200中,无线供电单元220的开关单元221可具有第一半桥开关221a和第二半桥开关221b,并且第一半桥开关221a和第二半桥开关221b可从功率转换单元210接收第一功率。
第一半桥开关221a可包括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第二半桥开关221b可包括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
共振单元222可包括第一电容Cr和第二电容Cp以及第一输电线圈Lr。第一电容Cr的一端可连接到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之间的节点,并且第一电容Cr的另一端可连接到第一输电线圈Lr。第一输电线圈Lr可连接到第一电容Cr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半桥开关221b的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之间的节点。第二电容Cp可并联到第一输电线圈Lr。
第一半桥开关221a和第二半桥开关221b可形成单个全桥开关,并且当全桥开关被形成时,控制器240的切换控制操作可与第一半桥开关221a和第二半桥开关221b单独进行操作时的切换控制操作不同。
控制器240可控制第一开关Q1到第四开关Q4的切换。共振单元222的第一电容Cr和第一输电线圈Lr根据第一半桥开关221a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从而以第一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共振单元222的第二电容Cp和第一输电线圈Lr可根据第二半桥开关221b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从而以第二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
参照图8,在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300中,无线供电单元320的开关单元321可具有第一半桥开关321a和第二半桥开关321b,并且第一半桥开关321a和第二半桥开关321b可从功率转换单元310接收第一功率。
第一半桥开关321a可包括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第二半桥开关321b可包括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
共振单元322可包括第一电容Cr-WPC和第二电容Cr-A4WP以及第一输电线圈Lr,第一电容Cr-WPC的一端可连接到第一半桥开关321a的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之间的节点,第一电容Cr-WPC的另一端可连接到第一输电线圈Lr。第一输电线圈Lr可连接到第一电容Cr-WPC的另一端和地。第二电容Cr-A4WP的一端可连接到第二半桥开关321b的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之间的节点,第二电容Cr-A4WP的另一端可与第一电容Cr-WPC的另一端一起串联到第一输电线圈Lr。
控制器340可控制第一开关Q1至第四开关Q4的切换。共振单元322的第一电容Cr-WPC和第一输电线圈Lr可根据第一半桥开关321a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从而以第一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共振单元322的第二电容Cr-A4WP和第一输电线圈Lr可根据第二半桥开关321b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从而以第二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
图9A至图9C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图8中示出的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共振单元的详细实施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9A至图9C,在根据图8中示出的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300中采用的共振单元322中,第二电容Cr-A4WP可并联到第一输电线圈Lr(图9A),第二电容Cr-A4WP可连接到第一输电线圈Lr以及第二半桥开关321b的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之间的节点,并且第一电容Cr-WPC可并联到第一输电线圈Lr(图9B),或者仅第一电容Cr-WPC和第二电容Cr-A4WP中的一个可连接到第一输电线圈Lr,以进行共振。
参照图10,在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四实施例400中,无线供电单元420的开关单元421a可具有第一半桥开关421a和第二半桥开关421b,并且第一半桥开关421a和第二半桥开关421b可从功率转换单元410接收第一功率。
第一半桥开关421a可包括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第二半桥开关421b可包括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
共振单元422可包括第一共振单元422a和第二共振单元422b。第一共振单元422a可具有第一电容Cr-WPC和第一输电线圈Lr-WPC,第二共振单元422b可包括第二电容Cr-A4WP和第二输电线圈Lr-A4WP。
第一共振单元422a的第一电容Cr-WPC的一端可连接到第一半桥开关421a的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之间的节点,第一电容Cr-WPC的另一端可串联到第一输电线圈Lr-WPC。第一输电线圈Lr-WPC可连接到第一电容Cr-WPC的另一端和地。
第二共振单元422b的第二电容Cr-A4WP的一端可连接到第二半桥开关321b的第三开关Q3和第四开关Q4之间的节点,第二电容Cr-A4WP的另一端可串联到第二输电线圈Lr-A4WP。第二输电线圈Lr-A4WP可连接在第二电容Cr-A4WP的另一端和地之间。
控制器440可控制第一开关Q1至第四开关Q4的切换。共振单元422的第一电容Cr-WPC和第一输电线圈Lr-WPC可根据第一半桥开关421a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从而以第一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并且共振单元422的第二电容Cr-A4WP和第二输电线圈Lr-A4WP可根据第二半桥开关421b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从而以第二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
另外,共振单元422可同时以第一共振频率和第二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功率。也就是说,共振单元422可使用第一共振频率和第二共振频率,根据磁感应方法和磁共振方法来无线地传输功率,并可仅根据磁感应方法或仅根据磁共振方法来无线地传输功率。
图11A至图11C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图10中示出的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采用的共振单元的详细实施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11A至图11C,在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四实施例400中采用的共振单元422中,第一电容Cr-WPC和第一输电线圈Lr-WPC可串联或并联,相似地,第二电容Cr-A4WP和第二输电线圈Lr-A4WP可串联或并联。
同时,如上所述,图2至图5和图7中的的控制器140、240、340和440可控制共振单元122、222、322和422以第一共振频率和第二共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共振频率来无线地传输功率。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13,首先,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100、200、300和400的控制器140、240、340和440可在操作的初始阶段以第一共振频率(例如,具有从110KHz到205KHz的频率值范围的共振频率)控制功率的无线传输。也就是说,在操作S10,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100、200、300和400的控制器140、240、340和440可以以磁感应模式无线地传输功率。
尽管未示出,根据情况,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100、200、300和400的控制器140、240、340和440可以以第二共振频率(例如,6.78MHz的共振频率)控制功率的无线传输。即,根据本公开的供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100、200、300和400的控制器140、240、340和440可以以磁共振模式无线地传输功率。
随后,当在操作S20检测到接收方的充电电流的反馈时,控制器140、240、340和440可将接收方的充电电流与预设参考值进行比较。在操作S30,根据比较结果,在接收方的充电电流由于供电装置和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加而低于参考值的情况下,或当接收到对于多装置充电的请求时,控制器140、240、340和440可以以第二共振频率(例如,使用6.78MHz的共振频带)控制功率的无线传输。即,在操作S50,控制器140、240、340和440可以以磁感应模式无线地传输功率。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使用至少两个共振频率来无线地传输功率,另外,由于有线方案和无线方案被整合以单独地或同时向多种装置供电,所以可为各种装置供电或充电,并且可为单个装置快速充电。
如上所阐述的,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使用至少两个共振频率来无线地传输功率,另外,有线方案和无线方案可被整合以单独地或同时向多种装置供电。
尽管以上已显示和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显然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修改和改变。

Claims (44)

1.一种供电装置,包括:
功率转换单元,将输入功率转换为第一功率;
无线供电单元,改变用于切换第一功率的切换频率,并以多个共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共振频率无线地传输切换后的第一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根据由无线供电单元无线地传输的功率的反馈信息来改变切换频率,并选择所述多个共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共振频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无线供电单元包括:
开关单元,具有对来自于功率转换单元的第一功率进行切换的至少一个开关;
共振单元,根据开关单元的切换进行共振以无线地传输切换后的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开关单元具有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半桥开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连接到半桥开关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一输电线圈,串联到第一电容;
第二电容,并联到第一输电线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根据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输电线圈和第二电容根据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开关单元包括分别从功率转换单元接收第一功率的第一半桥开关和第二半桥开关,其中,第一半桥开关具有串联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二半桥开关具有串联地连接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连接到第一半桥开关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一输电线圈,一端串联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半桥开关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二电容,并联到第一输电线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根据第一半桥开关或第二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输电线圈和第二电容根据第一半桥开关或第二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半桥开关和第二半桥开关形成单个全桥开关。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连接到第一半桥开关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二电容,连接到第二半桥开关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一输电线圈,串联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根据第一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输电线圈和第二电容根据第二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包括:
第一共振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其中,第一电容连接到第一半桥开关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节点,第一输电线圈串联到第一电容;
第二共振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二输电线圈,其中,第二电容连接到第二半桥开关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的节点,第二输电线圈串联到第二电容。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根据第一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二输电线圈和第二电容根据第二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的至少两个共振频率和开关单元的切换频率一起作用。
20.一种供电装置,包括:
功率转换单元,将输入功率转换为第一功率;
有线供电单元,使来自于功率转换单元的第一功率稳定,并有线地传输稳定后的第一功率;
无线供电单元,改变用于切换第一功率的切换频率,并以第一共振频率和第二共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频率无线地传输切换后的第一功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供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根据由无线供电单元无线地传输的功率的反馈信息来改变切换频率,并选择第一共振频率和第二共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无线供电单元包括:
开关单元,具有对来自于功率转换单元的第一功率进行切换的至少一个开关;
共振单元,根据开关单元的切换进行共振以无线地传输切换后的功率。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开关单元具有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半桥开关。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连接到半桥开关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一输电线圈,串联到第一电容;
第二电容,并联到第一输电线圈。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根据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输电线圈和第二电容根据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开关单元包括分别从功率转换单元接收第一功率的第一半桥开关和第二半桥开关,其中,第一半桥开关具有串联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二半桥开关具有串联地连接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连接到第一半桥开关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一输电线圈,一端串联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半桥开关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二电容,并联到第一输电线圈。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根据第一半桥开关或第二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输电线圈和第二电容根据第一半桥开关或第二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半桥开关和第二半桥开关形成单个全桥开关。
32.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连接到第一半桥开关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二电容,连接到第二半桥开关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的节点;
第一输电线圈,串联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根据第一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输电线圈和第二电容根据第二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3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包括:
第一共振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其中,第一电容连接到第一半桥开关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节点,第一输电线圈串联到第一电容;
第二共振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二输电线圈,其中,第二电容连接到第二半桥开关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的节点,第二输电线圈串联到第二电容。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和第一输电线圈根据第一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二输电线圈和第二电容根据第二半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行共振。
3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共振单元的第一共振频率和第二共振频率与开关单元的切换频率相互作用。
3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一共振频率通过LC串联共振来形成。
4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供电装置,其中,第二共振频率通过LC并联共振来形成。
41.一种供电装置,包括:
功率转换单元,将输入功率转换为第一功率;
无线供电单元,改变用于切换第一功率的切换频率,并以多个共振频带中的至少一个共振频带内的频率来无线地传输切换后的第一功率。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供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根据由无线供电单元无线地传输的功率的反馈信息来改变切换频率,并选择所述多个共振频带中的至少一个共振频带。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供电装置,还包括:有线供电单元,使来自于功率转换单元的第一功率稳定并有线地传输稳定后的第一功率。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供电装置,还包括:DC/DC功率转换单元,对来自于有线供电单元的功率执行DC/DC转换,并有线地传输转换后的功率。
CN201410440709.3A 2013-08-30 2014-09-01 供电装置 Active CN1044262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04487 2013-08-30
KR20130104487 2013-08-30
KR20140110978A KR20150026874A (ko) 2013-08-30 2014-08-25 전원 공급 장치
KR10-2014-0110978 2014-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6248A true CN104426248A (zh) 2015-03-18
CN104426248B CN104426248B (zh) 2018-07-27

Family

ID=51429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0709.3A Active CN104426248B (zh) 2013-08-30 2014-09-01 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2212B2 (zh)
EP (1) EP2843790B1 (zh)
JP (1) JP6191562B2 (zh)
CN (1) CN10442624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9928A (zh) * 2015-08-19 2017-03-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中有线和无线充电的方法
CN107516945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谐振器模块及利用此的无线电力发射装置
CN108141063A (zh) * 2015-08-06 2018-06-08 奥克兰大学服务有限公司 混合感应电力传输系统
CN108429356A (zh) * 2017-02-15 2018-08-2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发送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07281A (ko) 2014-03-13 2015-09-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0291036B2 (en) 2015-07-17 2019-05-14 Mediatek Inc. Multi-mode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GB2547450A (en) * 2016-02-18 2017-08-23 Nordic Semiconductor Asa Wireless charging
EP3280030B1 (en) * 2016-08-04 2023-08-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receiver devices
KR102374467B1 (ko) * 2017-03-06 2022-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1974506B1 (ko) * 2017-05-29 2019-05-03 디아이케이(주) 전기 자동차의 하이브리드 충전 시스템
WO2019108071A1 (en) 2017-12-01 2019-06-06 Auckland Uniservices Limited A misalignment tolerant hybri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TWI757968B (zh) * 2020-11-11 2022-03-11 寶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墊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9218A (zh) * 2003-11-18 2006-02-2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终端
CN102362408A (zh) * 2009-03-30 2012-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供电系统、无线送电装置及无线受电装置
WO2012101907A1 (ja) * 2011-01-26 2012-08-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2640379A (zh) * 2009-07-24 2012-08-15 捷通国际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装置
US20130076306A1 (en) * 2011-09-27 2013-03-2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8113A (ja) 1997-12-26 1999-07-13 Nec Corp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伝送方法ならびにその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を備えた電気刺激装置
JP2000324831A (ja) 1999-05-11 2000-11-24 Sony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JP2001359279A (ja) 2000-06-12 2001-12-26 Sony Corp ブリッジ型dc−dcコンバータ
KR101006187B1 (ko) 2008-05-02 2011-01-07 정춘길 무선공명전력충전시스템
US8278784B2 (en) * 2008-07-28 2012-10-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5691458B2 (ja) 2010-03-31 2015-04-0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及び非接触給電方法
KR101143345B1 (ko) 2010-09-15 2012-05-09 주식회사 신성에프에이 비접촉식 전원 공급 시스템의 병렬 운전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11292B1 (ko) 2011-07-06 2017-1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진 주파수의 조절 기능을 구비한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US20130127405A1 (en) 2011-11-17 2013-05-23 Helmut Scherer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3110915A (ja) 2011-11-24 2013-06-06 Nec Saitama Ltd 充電器、充電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620390B (zh) * 2011-11-28 2018-04-01 通路實業集團國際公司 具多電橋式拓撲之無線電源供應器及其系統
US9653923B2 (en) 2011-12-12 2017-05-16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Resonant power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TWI587597B (zh) 2012-02-17 2017-06-11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電力傳輸器,無線電力接收器,以及無線電力傳輸系統的電力傳輸方法
KR102058367B1 (ko) 2012-08-20 2019-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 이득 조절 기능을 구비한 무선 전력 전송장치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9218A (zh) * 2003-11-18 2006-02-2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终端
CN102362408A (zh) * 2009-03-30 2012-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供电系统、无线送电装置及无线受电装置
CN102640379A (zh) * 2009-07-24 2012-08-15 捷通国际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装置
WO2012101907A1 (ja) * 2011-01-26 2012-08-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20130076306A1 (en) * 2011-09-27 2013-03-2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063A (zh) * 2015-08-06 2018-06-08 奥克兰大学服务有限公司 混合感应电力传输系统
CN108141063B (zh) * 2015-08-06 2022-06-28 奥克兰大学服务有限公司 混合感应电力传输系统
CN106469928A (zh) * 2015-08-19 2017-03-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中有线和无线充电的方法
US11258303B2 (en) 2015-08-19 2022-0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d and wireless charging in electronic device
US11626748B2 (en) 2015-08-19 2023-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d and wireless charging in electronic device
CN107516945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谐振器模块及利用此的无线电力发射装置
CN108429356A (zh) * 2017-02-15 2018-08-2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发送器
CN108429356B (zh) * 2017-02-15 2021-07-02 株式会社Wits 无线电力发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91562B2 (ja) 2017-09-06
EP2843790A3 (en) 2015-03-18
JP2015050932A (ja) 2015-03-16
EP2843790B1 (en) 2019-06-19
US20150061403A1 (en) 2015-03-05
CN104426248B (zh) 2018-07-27
EP2843790A2 (en) 2015-03-04
US10122212B2 (en)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6248A (zh) 供电装置
EP2908405B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CN102377251B (zh) 电力传送系统
CN103986243B (zh) 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US20100013322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receiving control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6357011A (zh) 无线电能发送器
JP5839105B2 (ja) 送電装置及び送電制御方法
US10063085B2 (en) Power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KR20150048551A (ko) 트랜스포머, 전원 공급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3198260A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9148024B2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onotonic transfer funct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CN105324913B (zh) 电力传输系统
JP2018023276A (ja) 受信装置を充電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6015808A (ja) 受電機器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KR101771793B1 (ko) 전원 공급 장치
KR20150045602A (ko) 공진방식 기반의 무선충전장치
US9899138B1 (en) Coil structure for generating a uniform magnetic field and coil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5340154A (zh) 电力传输系统
CN105119357A (zh) 一种远距离无线充电设备
KR101681376B1 (ko) 전력 공급 장치
Nagashima et al. Inductively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ith class-DE power amplifier
JPWO2020049853A1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103248135A (zh) 一种功率可调式无线供电装置
WO2015064361A1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送電機器及び受電機器
KR102483566B1 (ko) 유무선 전력 공급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5

Address after: Han Guo Jingjidao

Patentee after: Company WITS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