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8497A - 玻璃加热炉 - Google Patents

玻璃加热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8497A
CN104418497A CN201310377618.5A CN201310377618A CN104418497A CN 104418497 A CN104418497 A CN 104418497A CN 201310377618 A CN201310377618 A CN 201310377618A CN 104418497 A CN104418497 A CN 104418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lass
bed
heating furnac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776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雁
李彦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776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184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18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8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5/00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during their manufacture, e.g. hot glass lenses, prisms
    • C03B35/14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 C03B35/22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on a fluid support bed, e.g. on molten metal
    • C03B35/24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on a fluid support bed, e.g. on molten metal on a gas support b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加热炉,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气床装置和导向驱动装置;第一气床装置包括透气底座和第一气体循环机构;导向驱动装置包括若干导向辊和导向辊驱动装置,透气底座在垂直于待处理玻璃板的运动方向斜向下倾斜,所述导向辊设置在低位点上。本发明通过优化现有技术中玻璃加热炉中的输送装置,通过优化透气底座上的用于形成气床的气孔单元的结构,使气床结构更加合理,玻璃板受力更加均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气床各部气体压力不同所造成的玻璃板中部凸起或波浪等缺陷。

Description

玻璃加热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加热炉,尤其是在对平板玻璃进行陶瓷化处理或者进行弯曲成型或者钢化处理或者热强化处理时用以加热玻璃的玻璃加热炉。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无论对平板玻璃进行陶瓷化处理、进行弯曲成型、进行钢化或者强化处理时,首先都将待处理的玻璃送入到玻璃加热炉中加热到设定温度,然后再进入陶瓷化设备、弯曲成型设备或钢化设备中进行进一步处理,完成玻璃生产。
如图1所示,目前的玻璃加热炉通常包括带有内部空间2的炉体1、设置在内部空间2内的加热装置3和用于在内部空间2中运输待处理的玻璃板4的输送装置5,其中的输送装置5通常有辊道式和气浮式两种结构形式。
在专利号为ZL01815670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气浮式输送装置,该装置的气床通过排列的若干顶面设置有出气孔的箱体形成,并且在相邻的箱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气体由箱体顶面的出气孔进入到箱体顶面与玻璃板底面之间的空间而形成气床,再由箱体之间的缝隙排出,并通过循环系统形成气体的有机循环。这种气浮式输送装置虽然能够有效避免专利GB1383202中气浮式输送装置所带来的问题,但由于其箱体上的用于形成气床的出气孔和排气的缝隙均垂直于玻璃板运动方向排列,所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玻璃板在加热后较软等因素使得通过这种输送装置运输的玻璃板极易成为波浪式,影响其平整度并对后续的加工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玻璃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玻璃加热炉中的气浮式输送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加热炉,该加热炉通过将用于形成气床的气孔进行单元化设置,有效的消除了输送过程中对玻璃表面质量和整体平整度的不利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玻璃加热炉包括带有内部空间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加热玻璃板的加热装置和用于炉内输送玻璃板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用于在玻璃板下方形成支撑所述玻璃板的第一气床的第一气床装置和用于驱动玻璃板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其进行导向的导向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气床装置包括:设置有若干第一气孔单元的透气底座和用于为各所述第一气孔单元提供气体循环动力的第一气体循环机构,每个所述第一气孔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进气孔和一个第一出气孔,所述若干第一进气孔环绕所述第一出气孔均布;
所述导向驱动装置包括沿玻璃板运动方向排列的若干导向辊和用于驱动所述导向辊转动的导向辊驱动装置,所述透气底座在垂直于待处理玻璃板的运动方向斜向下倾斜,所述导向辊设置在低位点上。
进一步,各所述第一气孔单元所喷出的气体压力在时间上彼此无关,并且可变化的调节和控制。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床高度为3μm-3mm。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一出气孔结构相同,大小一致,并且,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能够互换。
进一步,由所述第一进气孔喷出的形成气床的气体为高温压缩气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孔单元中包含4个所述第一进气孔,该4个第一进气孔按正方形排列并分列于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正方形的侧边与所述玻璃板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孔单元中包含6个所述第一进气孔,该6个第一进气孔按正六边形排列并分列于六边形的6个顶点上,六边形的其中一对侧边与所述玻璃板的行进方向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体循环机构包括:用于为各第一进气孔供气的第一进气风机,用于与各所述第一出气孔配合抽气的第一抽气风机,以及用于连通各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一进气风机、第一出气孔和第一抽气风机的输气管道。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床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各所述第一气孔单元的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玻璃加热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床装置上方的,用于在所述玻璃板上方形成第二气床的第二气床装置,该第二气床装置与第一气床装置相对于所述玻璃板镜像设置,所述第二气床装置结构与第一气床装置结构相同。
本发明通过优化现有技术中玻璃加热炉中的输送装置,通过将用于形成支撑玻璃板的第一气床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以单元形式设置,将第一气床分成若干小区域,并在这些小区域内实现气床的动态平衡,进而使整个第一气床为一个动态平衡的气床。这种分区域动态平衡的气床设置方式使第一气床的结构更加合理,对输送过程中的玻璃板的支撑力更加均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气床各部位气体压力不同所造成的玻璃板中部凸起或波浪等缺陷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玻璃加热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气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第一气孔单元的第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5为第一气孔单元的第二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加热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玻璃加热炉包括:带有内部空间2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用于加热玻璃板的加热装置3和用于炉内输送玻璃板4的输送装置5。
如图2、3所示,输送装置5包括:第一气床装置6和导向驱动装置7。第一气床装置6设置在玻璃板4的下方,用于提供支撑待加热的玻璃板4的第一气床,第一气床装置6主要包括:透气底座8和为透气底座8提供气体循环动力的第一气体循环机构10。透气底座8的顶面上排布若干第一气孔单元9,气体通过若干第一气孔单元9在透气底座8与玻璃板4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内循环,形成第一气床。优选的,透气底座8由连续排列的若干箱体81组成,若干第一气孔单元9设置在每个箱体81的顶面82上。
图4所示为第一气孔单元9的第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每个第一气孔单元9包括4个用于在透气底座8和玻璃板4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气床的第一进气孔91和一个用于将形成第一气床的气体导出气床所在空间的第一出气孔92。4个第一进气孔91按正方形排列并且分列在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一个第一出气孔92设置正方形的中心上,即:4个第一进气孔91环绕第一出气孔92均布。正方形的侧边与玻璃板4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如图5所示为第一气孔单元的第二种排列方式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每个第一气孔单元9包括6个用于在透气底座8和玻璃板4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气床的第一进气孔91和一个用于将形成第一气床的气体导出气床所在空间的第一出气孔92。6个第一进气孔91按正六边形排列并且分列在六边形的6个顶点上,一个第一出气孔92设置正六边形的中心上,即:6个第一进气孔91环绕第一出气孔92均布。正六边形的一对侧边与玻璃板4的行进方向平行。
图4和图5中的第一气孔单元的第一进气孔91和第一出气孔92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这样第一进气孔91和第一出气孔92可根据需要进行转换,而不会因为其结构不同而对第一气床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将第一气孔单元设置成由若干第一进气孔91围绕一个第一出气孔92的结构形式,将第一气床分割成若干个小区域。并且形成第一气床的气体由进气孔91进入到第一气床中,通过第一出气孔92将部分气体导出气床,使由每个第一气孔单元9所控制的小区域实现气流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的、单元化的结构可使第一气床对玻璃板4的支撑更加均匀。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图4中使第一进气孔91排列的正方形的侧边与玻璃板4的行进方向之间夹角45°,图5中使第一进气孔91排列的正六边形的一对侧边(图中上下方向的一对侧边)与玻璃板4的行进方向平行,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保证,玻璃板4在行进过程中,对于其上的某点,其经过的路线上既有第一进气孔91又有第一出气孔92,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玻璃板4产生 加热不均匀,保证了加热后玻璃板4的平整度。
第一气体循环机构10包括若干第一进气风机、若干第一抽气风机和第一输气管道。其中,若干第一进气风机为各第一进气孔91泵送气体,若干第一抽气风机用于将形成第一气床的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孔92抽出。第一输气管道用于分别连通各第一进气孔91和第一进气风机、第一出气孔92与第一抽气风机。第一进气风机和第一抽气风机的配置数量应根据各风机具体工作参数和供气/抽气压力流量等设定,例如,若干个第一气孔单元9中的第一进气孔91使用同一个第一进气风机对其供气体;若干第一出气孔92共同使用一台第一抽气风机进行抽气。
借助上述第一气床装置,可以产生悬浮高度在3μm-3mm的第一气床;优选的,第一气床高度为50μm-3mm。这样的高度足以满足在输送过程中玻璃板4不会与透气底座8的顶面接触。
由于玻璃板4具有一定的重量,并且在玻璃加热炉内要加热到设定的高温,所以形成第一气床的气体,即由第一进气孔91喷出的气体,通常为具有设定压力且喷出前被预热到设定温度的压缩气体。
如图3所示,在垂直于待处理的玻璃板4的运动方向的方向上,透气底座8为斜向下倾斜设置的,并且导向驱动装置7设置在透气底座8的低位点上。导向驱动装置7通常包括沿玻璃板4的运动方向F(垂直纸面方向)排列的若干导向辊和用于驱动导向辊转动的导向辊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输送过程中的玻璃板4的一个侧边将靠在导向驱动装置7上。导向驱动装置7为玻璃板4在其运动过程中为其导向,以保证玻璃板4按照设定方向运动。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导向驱动装置7还可采取输送带等其他结构,一切可以对板状玻璃在单侧进行导向、驱动的结构均可应用于此。
第一气床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该控制器的主要功能为:
1、用于控制各第一气孔单元9的开启或关闭。例如,在玻璃板4的运动过程中将要通过某第一气孔单元9时,该第一气孔单元9开启,当玻璃板4经过该第一气孔单元9后则将第一气孔单元9关闭,这样既可保证玻璃板4在加热炉内的正常运输,又节省能源。再例如,在生产不同宽度的玻璃板4时,可根据玻璃板4的不同宽度调整横向(垂直于玻璃板4的运动方向)开启的第一气孔单元9的数量。
2、控制各气孔单元9中第一出气孔91所喷出气体的压力和温度。气体的压力应根据待处理的玻璃板4的厚度和密度设定,并保证第一气床的设定高度。
3、各第一出气孔92与各第一进气孔91在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互换。这样就可根据玻璃板4自身厚度、宽度等具体情况来设定每个第一气孔单元9中第一进气孔91和第一出气孔92的数量,能够进一步保证玻璃板的平整度。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控制器可如上面所限定的对每个第一气孔单元9进行单独控制,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将设置在同一个箱体81上的若干第一气孔单元9或设定数量的第一气孔单元9看作一个区域,使用第一控制器对每个区域内的第一气孔单元9进行控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抽气风机和第一进气风机也可根据区域配置。
工作时,控制器根据玻璃板4的厚度调整透气底座8上某些第一气孔单元9工作,并对由这些工作的第一气孔单元9中的第一出气孔91所喷出的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并对第一出气孔92所抽出的空气速度等参数进行控制。使每个第一气孔单元9的进出气体实现平衡,在玻璃板4与透气底座8之间形成气床,对玻璃加热炉中的玻璃板4起到支撑作用。由于透气底座8为倾斜设置,由于重力作用玻璃板4的一个侧边顶靠在导向驱动装置7上,并在其作用下在玻璃加热炉的内部空间2中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加热装置3对玻璃板4进行加热,直至其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然后将经过玻璃加热炉处理后的玻璃板4输送到后续工序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加热炉的结构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玻璃加热炉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在玻璃板4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气床装置12,优选的,第二气床装置12的结构与第一气床装置6相同,并相对于玻璃板4镜像设置。通过在第一气床装置6上方增设与之结构相同,并相对于玻璃板4呈镜面对称设置的第二气床装置12,在玻璃板4的上方也形成与第一气床相同的第二气床,将玻璃板4夹持在第一和第二气床之间,由于两气床结构相同所以在玻璃板4的运输过程中,其上某点在垂直于玻璃板4平面上的受力均衡,更进一步保证了加热后玻璃板4的平整度。

Claims (10)

1.一种玻璃加热炉,包括:带有内部空间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加热玻璃板的加热装置和用于炉内输送玻璃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用于在玻璃板下方形成支撑所述玻璃板的第一气床的第一气床装置和用于驱动玻璃板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其进行导向的导向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气床装置包括:设置有若干第一气孔单元的透气底座和用于为各所述第一气孔单元提供气体循环动力的第一气体循环机构,每个所述第一气孔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进气孔和一个第一出气孔,所述若干第一进气孔环绕所述第一出气孔均布;
所述导向驱动装置包括沿玻璃板运动方向排列的若干导向辊和用于驱动所述导向辊转动的导向辊驱动装置,所述透气底座在垂直于待处理玻璃板的运动方向斜向下倾斜,所述导向辊设置在低位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气孔单元所喷出的气体压力在时间上彼此无关,并且可变化的调节和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床高度为3μm-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一出气孔结构相同,大小一致,并且,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能够互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进气孔喷出的形成气床的气体为高温压缩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单元中包含4个所述第一进气孔,该4个第一进气孔按正方形排列并分列于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正方形的侧边与所述玻璃板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单元中包含6个所述第一进气孔,该6个第一进气孔按正六边形排列并分列于六边形的6个顶点上,六边形的其中一对侧边与所述玻璃板的行进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循环机构包括:用于为各第一进气孔供气的第一进气风机,用于与各所述第一出气孔配合抽气的第一抽气风机,以及用于连通各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一进气风机、第一出气孔和第一抽气风机的输气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床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各所述第一气孔单元的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加热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床装置上方的,用于在所述玻璃板上方形成第二气床的第二气床装置,该第二气床装置与第一气床装置相对于所述玻璃板镜像设置,所述第二气床装置结构与第一气床装置结构相同。
CN201310377618.5A 2013-08-27 2013-08-27 玻璃加热炉 Pending CN1044184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77618.5A CN104418497A (zh) 2013-08-27 2013-08-27 玻璃加热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77618.5A CN104418497A (zh) 2013-08-27 2013-08-27 玻璃加热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8497A true CN104418497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68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77618.5A Pending CN104418497A (zh) 2013-08-27 2013-08-27 玻璃加热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1849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883A (zh) * 2017-03-24 2017-07-11 王跃栋 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
US11214449B2 (en) 2017-07-11 2022-01-04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775A (en) * 1991-03-19 1992-01-07 Glasstech, Inc. Glass sheet gas support
JP2000169168A (ja) * 1998-12-09 2000-06-20 Toshiba Mach Co Ltd ガラス素材の加熱方法及び装置
CN1590254A (zh) * 2003-08-28 2005-03-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浮起搬送装置
CN100413797C (zh) * 2000-09-14 2008-08-27 肖特股份有限公司 不接触地支承和输送平板玻璃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67502A (zh) * 2010-01-11 2011-08-31 格拉斯顿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在热气体垫上支承和加热玻璃板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775A (en) * 1991-03-19 1992-01-07 Glasstech, Inc. Glass sheet gas support
JP2000169168A (ja) * 1998-12-09 2000-06-20 Toshiba Mach Co Ltd ガラス素材の加熱方法及び装置
CN100413797C (zh) * 2000-09-14 2008-08-27 肖特股份有限公司 不接触地支承和输送平板玻璃的方法和装置
CN1590254A (zh) * 2003-08-28 2005-03-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浮起搬送装置
CN102167502A (zh) * 2010-01-11 2011-08-31 格拉斯顿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在热气体垫上支承和加热玻璃板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883A (zh) * 2017-03-24 2017-07-11 王跃栋 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
US11214449B2 (en) 2017-07-11 2022-01-04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TWI791553B (zh) * 2017-07-11 2023-02-11 美商康寧公司 玻璃加工設備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23006U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线
CN104422264B (zh) 用于垂直连续电镀设备的线路板垂直吹烘干装置
CN104418490B (zh) 玻璃加热炉
CN103411406B (zh) 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
CN104418499A (zh) 玻璃加热炉
CN104418497A (zh) 玻璃加热炉
CN104654753A (zh) 一种中药干燥机
CN106766793A (zh) 一种一体式循环热气流气浮加热板带材装置及方法
CN105293880A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线
CN203432247U (zh) 用于垂直连续电镀设备的线路板垂直吹烘干装置
WO2019080147A1 (en) METHOD FOR PRESERVING DISCHARGE HEAT AND DEVICE FOR 3D PRINTER
CN210304418U (zh) 适用于导辊输送膜材的节能烘箱
CN1923503B (zh) 一种蜂窝纸芯用定型机
CN204187951U (zh) 电镀设备的垂直烘干装置
CN105198197B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线
CN110173983B (zh) 橡塑板热风加热炉
CN103951175B (zh) 一种玻璃加热炉的快速加热方法
CN104418498B (zh) 玻璃加热炉
CN206556413U (zh) 一种用于陶器烧制的辊道窑
CN203700171U (zh) 一种玻璃板加热炉
CN201397020Y (zh) 大型辊道传输式横纵向混合气流干燥机
CN210832950U (zh) 一种多功能层烘干固化设备
CN203820634U (zh) 一种快速加热玻璃板的加热炉
CN203611568U (zh) 一种气浮式丝网印刷品干燥系统
CN204830893U (zh) 一种加热炉的炉气循环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