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08235A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08235A CN104408235A CN201410612108.6A CN201410612108A CN104408235A CN 104408235 A CN104408235 A CN 104408235A CN 201410612108 A CN201410612108 A CN 201410612108A CN 104408235 A CN104408235 A CN 1044082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sub
- mrow
- msubsup
- alpha
- stabilizer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41001247986 Calotropis procer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56 Product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属于驾驶室悬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根据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利用侧倾角刚度与稳定杆的等效线刚度和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及等效组合线刚度之间的关系,建立橡胶套外圆半径设计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求解设计。通过实例设计及ANSYS仿真验证可知,该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值,为驾驶室稳定杆系统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在不增加产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稳定杆系统设计水平、质量和性能,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降低设计及试验费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驾驶室悬置,特别是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衬套是由内圆套筒、橡胶套和外圆套筒组成,而橡胶套外圆半径及厚度,对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侧倾角刚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驾驶室设计中,经常采用在稳定杆结构确定情况下,通过对橡胶套外圆半径及其厚度的调整设计,使驾驶室稳定杆系统达到侧倾角刚度的设计要求。然而,由于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是一个由刚体、弹性体及柔性体三者组成的耦合体,并且由于扭管的内偏置,致使扭管的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之间也存有耦合,其分析计算非常复杂,对于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及其厚度的调整设计,国内、外一直未能给出可靠的解析设计方法。目前,国内外对于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设计,大都是利用ANSYS仿真软件,通过实体建模对给定结构的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特性进行仿真验证,尽管该方法可得到比较可靠的仿真数值,然而,由于仿真分析只能对给定参数的稳定杆特性进行仿真验证,无法提供精确的解析设计式,不能实现解析设计,更不能满足驾驶室稳定杆系统CAD软件开发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满足驾驶室悬置及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实际调整设计要求,在不增加产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设计水平、质量和性能,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设计及试验费用,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其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稳定杆系统变形及摆臂位移的几何关系,如图4所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设计步骤:
(1)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线刚度Kws设计要求值的计算:
根据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设计要求值悬置距离Lc,对该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侧倾线刚度Kws的设计要求值进行计算,即
(2)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的等效线刚度KT的计算:
根据扭管的长度Lw,内偏置量T,内径d,外径D,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及摆臂长度l1,对稳定杆在驾驶室悬置安装位置处的等效线刚度KT进行计算,即
(3)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的计算:
根据扭管的长度LW,泊松比μ,内偏置量T,及摆臂长度l1,对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进行计算,即
(4)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建立:
①建立橡胶衬套径向刚度的表达式kx(rb):
根据橡胶套的长度Lx,内圆半径ra,弹性模量Ex和泊松比μx,以橡胶套的外圆半径rb为待设计参变量,建立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表达式kx(rb),即
其中,
Bessel修正函数I(0,αrb),K(0,αrb),I(1,αrb),K(1,αrb),
I(1,αra),K(1,αra),I(0,αra),K(0,αra);
②建立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
根据摆臂长度l1,扭管的内偏置量T,①步骤中所建立的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表达式kx(rb),及步骤(3)中计算得到的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以橡胶套外圆半径rb为参变量,建立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即
(5)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设计:
根据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侧倾线刚度的设计要求值Kws,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稳定杆的等效线刚度KT,及步骤(4)中所建立的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建立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设计数学模型,即
KTKX(rb)-KwsKX(rb)-KTKws=0;
利用Matlab程序,求解上述关于rb的方程,便可得到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设计值;
(6)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
I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根据橡胶套外圆半径rb设计值及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其他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建立ANSYS仿真模型,划分网格,并在摆臂的悬置位置处施加载荷F,对稳定杆系统的变形进行ANSYS仿真,得到稳定杆系统在摆臂最外端的变形位移量fA;
II根橡胶套的外半径设计值rb及其他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利用步骤(4)中的①步骤中的径向刚度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设计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kx;
III根据ANSYS仿真所得到的摆臂最外端的变形位移量fA,摆臂长度l1,摆臂的悬置位置到最外端的距离Δl1,稳定杆的悬置距离Lc,在摆臂的悬置位置处所施加的载荷F,及II步骤中计算得到的橡胶衬套径向刚度kx,利用稳定杆系统变形及摆臂位移的几何关系,对所设计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值,进行计算,即
将该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值与设计要求值进行比较,从而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及参设计值进行验证。
本发明比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
由于受橡胶衬套变形解析计算、扭管的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的相互耦合,及扭转橡胶衬套载荷增加量等关键问题的制约,对于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及其厚度的调整设计,国内、外一直未能给出可靠的解析设计方法。目前,国内外对于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设计,大都是利用ANSYS仿真软件,通过实体建模对给定结构的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特性进行仿真验证,尽管该方法可得到比较可靠的仿真数值,然而,仿真分析只能对给定参数的稳定杆特性进行仿真验证,无法提供精确的解析设计式,不能实现解析设计,更不能满足驾驶室稳定杆系统CAD软件开发的要求。
本发明根据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结构及扭管内偏置量T、扭管的弯曲变形与扭转变形及载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稳定杆的等效线刚度KT和扭转橡胶衬套载荷系数βF,并以橡胶套外圆半径rb为待设计参变量,建立了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表达式kx(rb)和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根据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利用稳定杆系统侧倾线刚度,与稳定杆的等效线刚度和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设计数学模型;可根据驾驶室对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设计要求,稳定杆系统的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利用橡胶套外圆半径rb设计数学模型和Matlab计算程序,对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橡胶套外圆半径rb进行求解设计。通过设计实例及ANSYS仿真验证可知,该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橡胶套外圆半径rb设计值,为驾驶室悬置及稳定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法,并且为驾驶室稳定杆系统CAD软件开发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利用该方法,可在不增加产品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驾驶室悬置及稳定杆系统的设计水平、质量和性能,满足驾驶室悬置对稳定杆侧倾角刚度的设计要求,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同时,还降低设计及试验费用,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流程图;
图2是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橡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变形及摆臂位移的几何关系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kx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
图6是实施例一的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Kx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
图7是实施例一的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
图8是实施例一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变形仿真云图;
图9是实施例二的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kx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
图10是实施例二的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Kx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
图11是实施例二的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
图12是实施例二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变形仿真云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某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结构左右对称,如图2所示,包括:摆臂1,悬置橡胶衬套2,扭转橡胶衬套3,扭管4;其中,扭管4与扭转橡胶衬套3不同轴,扭管4的内偏置量T=30mm;左右两个摆臂1之间的距离Lc=1550mm,即稳定杆的悬置距离;悬置橡胶衬套2与扭转橡胶衬套3之间的距离,即摆臂长度l1=380mm,摆臂悬置位置C到最外端A的距离Δl1=47.5mm;扭管4的长度Lw=1500mm,内径d=35mm,外径D=50mm,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μ=0.3;左右四个橡胶衬套组件2和3的结构和材料特性完全相同,如图3所示,包括:内圆套筒5,橡胶套6,外圆套筒7,其中,内圆套筒5的内圆直径dx=35mm,壁厚δ=2mm;橡胶套6的内圆半径ra=19.5mm,外圆半径rb为待设计参量,长度Lx=25mm,弹性模量Ex=7.84MPa,泊松比μx=0.47。该驾驶室稳定杆设计所要求的侧倾角刚度对该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橡胶套外圆半径rb进行设计,并对在载荷F=5000N下的侧倾角刚度进行验算和ANSYS验证。
本发明实例所提供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其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线刚度Kws设计要求值的计算:
根据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设计要求值悬置距离Lc=1550mm,对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侧倾线刚度Kws的设计要求值进行计算,即
(2)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的等效线刚度KT的计算:
根据扭管的长度Lw=1500mm,内偏置量T=30mm,内径d=35mm,外径D=50mm,弹性模量E=200GPa和泊松比μ=0.3,及摆臂长度l1=380mm,对稳定杆在驾驶室悬置安装位置处的等效线刚度KT进行计算,即
(3)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的计算:
根据扭管的长度LW=1500mm,泊松比μ=0.3,内偏置量T=30mm,及摆臂长度l1=380mm,对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进行计算,即
(4)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建立:
①建立橡胶衬套径向刚度的表达式kx(rb)
根据橡胶套的长度Lx=25mm,内圆半径ra=19.5mm,弹性模量Ex=7.84MPa和泊松比μx=0.47,以橡胶套外圆半径rb为待设计参变量,建立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表达式kx(rb),即
其中,
Bessel修正函数I(0,αrb),K(0,αrb),I(1,αrb),K(1,αrb),
I(1,αra),K(1,αra),I(0,αra),K(0,αra);
其中,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kx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②建立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
根据摆臂长度l1=380mm,扭管的内偏置量T=30mm,①步骤中所建立的表达式kx(rb),及步骤(3)中计算得到的βF=0.1456,建立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即
其中,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Kx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5)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设计:
根据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Kws=2.514×105N/m,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KT=3.90387×105N/m,及步骤(4)中所建立的Kx(rb)=0.33446kx(rb),建立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设计数学模型,即
KTKX(rb)-KwsKX(rb)-KTKws=0;
利用Matlab程序,求解上述关于rb的方程,可得到该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设计值,即
rb=34.5mm;
其中,该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
(6)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
I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根据实施例中的参数及设计所得到的橡胶套的外半径rb=34.5mm,建立ANSYS仿真模型,划分网格,并在摆臂室悬置位置C处施加载荷F=5000N,对稳定杆系统的变形进行ANSYS仿真,所得到的变形仿真云图,如图8所示,其中,稳定杆系统在摆臂最外端A的变形位移量fA为
fA=19.811mm;
II根橡胶套的外圆半径设计值rb=34.5mm及其他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利用步骤(4)中的①步骤中的径向刚度计算式,计算得到该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kx为
kx=2.1113×106N/m;
III根据ANSYS仿真所得到的摆臂最外端A处的变形位移量fA=19.811mm,摆臂长度l1=380mm,摆臂的悬置位置C到最外端A的距离Δl1=47.5mm,稳定杆的悬置距离Lc=1500mm,在摆臂的悬置位置C处所施加的载荷F=5000N,及II步骤中计算得到的kx=2.1113×106N/m,利用稳定杆系统变形及摆臂位移的几何关系,如图4所示,对该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值,进行计算,即
可知,该驾驶室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的ANSYS的仿真验证值与设计要求值相吻合,相对偏差仅为0.386%;结果表明该发明所提供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参数设计值是准确可靠的。
实施例二:某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结构形式与实施例一的相同,如图2所示,其中,扭管4与扭转橡胶衬套3不同轴,扭管4的内偏置量T=30mm;左右两个摆臂1之间的距离Lc=1400mm,即稳定杆的悬置距离;悬置橡胶衬套2与扭转橡胶衬套3之间的距离,即摆臂长度l1=350mm;摆臂的悬置位置心C到最外端A的距离Δl1=52.5mm;扭管4的长度Lw=1000mm,内径d=42mm,外径D=50mm;左右四个橡胶衬套的结构都完全相同,如图3所示,其中,内圆套筒5的内圆直径dx=35mm,壁厚δ=5mm;橡胶套6的长度Lx=40mm,内圆半径ra=22.5mm,外圆半径rb为待设计参量。稳定杆的材料特性及橡胶衬套的材料特性,与实施例一的相同,即扭管的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μ=0.3;橡胶套的弹性模量Ex=7.84MPa,泊松比μx=0.47。该驾驶室稳定杆设计所要求的侧倾角刚度对该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进行设计,并对在载荷F=5000N下的侧倾角刚度进行ANSYS仿真验证。
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步骤,对该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进行设计,即:
(1)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线刚度Kws设计要求值的计算:
根据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设计要求值悬置距离Lc=1400mm,对该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线刚度Kws的设计要求值进行计算,即
(2)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的等效线刚度KT的计算:
根据扭管的长度Lw=1000mm,内偏置量T=30mm,内径d=42mm,外径D=50mm,弹性模量E=200GPa和泊松比μ=0.3,及摆臂长度l1=350mm,对稳定杆在驾驶室悬置安装位置处的等效线刚度KT进行计算,即
(3)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的计算:
根据扭管的长度LW=1000mm,泊松比μ=0.3,内偏置量T=30mm,及摆臂长度l1=350mm,对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进行计算,即
(4)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建立:
①建立橡胶衬套径向刚度的表达式kx(rb):
根据橡胶套的长度Lx=40mm,内圆半径ra=22.5mm,弹性模量Ex=7.84MPa和泊松比μx=0.47,以橡胶套外圆半径rb为待设计参变量,建立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表达式kx(rb),即
其中,
Bessel修正函数I(0,αrb),K(0,αrb),I(1,αrb),K(1,αrb),
I(1,αra),K(1,αra),I(0,αra),K(0,αra);
其中,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kx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如图9所示;
②建立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
根据摆臂长度l1=350mm,扭管的内偏置量T=30mm,①步骤中所建立的橡胶衬套径向刚度表达式kx(rb),及步骤(3)中计算得到的βF=0.299526,建立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即
其中,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Kx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如图10所示;
(5)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设计:
根据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Kws=3.0308×105N/m,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KT=4.62894×105N/m,及步骤(4)中所建立的Kx(rb)=0.2086kx(rb),建立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设计数学模型,即
KTKX(rb)-KwsKX(rb)-KTKws=0;
利用Matlab程序,求解上述关于rb的方程,可得到该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设计值,即
rb=37.5mm;
其中,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侧倾线刚度的设计要求值Kws,随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变化曲线,如图11所示;
(6)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
I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根据实施例中的参数及设计所得到的橡胶套外圆半径rb=37.5mm,建立ANSYS仿真模型,划分网格,在摆臂的悬置位置C处施加载荷F=5000N,对稳定杆系统的变形进行ANSYS仿真,所得到的变形仿真云图,如图12所示,其中,稳定杆系统在摆臂最外端A处的变形位移量fA为
fA=17.637mm;
II根据橡胶套的外圆半径设计值rb=37.5mm及其他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利用步骤(4)中的①步骤中的径向刚度计算式,计算得到该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kx为
kx=4.2085×106N/m;
III根据ANSYS仿真所得到的摆臂最外端A处的变形位移量fA=17.637mm,摆臂长度l1=350mm,摆臂的悬置位置C到最外端A的距离Δl1=52.5mm,稳定杆的悬置距离Lc=1400mm,在摆臂的悬置位置C处所施加的载荷F=5000N,及II步骤中计算得到的kx=4.2085×106N/m,利用稳定杆系统变形及摆臂位移的几何关系,如图4所示,对该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值,进行计算,即
可知,该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侧倾角刚度的ANSYS的仿真验证值与设计要求值相吻合,相对偏差仅为0.166%;表明该发明所提供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参数设计值是准确可靠的。
Claims (1)
1.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其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线刚度Kws设计要求值的计算:
根据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设计要求值悬置距离Lc,对该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侧倾线刚度Kws的设计要求值进行计算,即
(2)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的等效线刚度KT的计算:
根据扭管的长度Lw,内偏置量T,内径d,外径D,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及摆臂长度l1,对稳定杆在驾驶室悬置安装位置处的等效线刚度KT进行计算,即
(3)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的计算:
根据扭管的长度LW,泊松比μ,内偏置量T,及摆臂长度l1,对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进行计算,即
(4)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建立:
①建立橡胶衬套径向刚度的表达式kx(rb):
根据橡胶套的长度Lx,内圆半径ra,弹性模量Ex和泊松比μx,以橡胶套的外圆半径rb为待设计参变量,建立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表达式kx(rb),即
其中,
Bessel修正函数I(0,αrb),K(0,αrb),I(1,αrb),K(1,αrb),I(1,αra),K(1,αra),I(0,αra),K(0,αra);
②建立内偏置非同轴式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
根据摆臂长度l1,扭管的内偏置量T,①步骤中所建立的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表达式kx(rb),及步骤(3)中计算得到的扭转橡胶衬套的载荷系数βF,以橡胶套外圆半径rb为参变量,建立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即
(5)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设计:
根据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侧倾线刚度的设计要求值Kws,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稳定杆的等效线刚度KT,及步骤(4)中所建立的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等效组合线刚度表达式Kx(rb),建立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设计数学模型,即
KTKX(rb)-KwsKX(rb)-KTKws=0;
利用Matlab程序,求解上述关于rb的方程,便可得到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rb的设计值;
(6)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
I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根据橡胶套外圆半径rb设计值及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其他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建立ANSYS仿真模型,划分网格,并在摆臂的悬置位置处施加载荷F,对稳定杆系统的变形进行ANSYS仿真,得到稳定杆系统在摆臂最外端的变形位移量fA;
II根橡胶套的外半径设计值rb及其他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利用步骤(4)中的①步骤中的径向刚度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设计橡胶衬套的径向刚度kx;
III根据ANSYS仿真所得到的摆臂最外端的变形位移量fA,摆臂长度l1,摆臂的悬置位置到最外端的距离Δl1,稳定杆的悬置距离Lc,在摆臂的悬置位置处所施加的载荷F,及II步骤中计算得到的橡胶衬套径向刚度kx,利用稳定杆系统变形及摆臂位移的几何关系,对所设计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值,进行计算,即
将该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刚度的ANSYS仿真验证值与设计要求值进行比较,从而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及参设计值进行验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12108.6A CN104408235B (zh) | 2014-11-03 | 2014-11-03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12108.6A CN104408235B (zh) | 2014-11-03 | 2014-11-03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08235A true CN104408235A (zh) | 2015-03-11 |
CN104408235B CN104408235B (zh) | 2018-04-27 |
Family
ID=52645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1210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08235B (zh) | 2014-11-03 | 2014-11-03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0823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6122A (zh) * | 2016-06-03 | 2016-11-09 | 周长城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验算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69233A (ja) * | 2004-08-31 | 2006-03-16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ゴムブッシュ付きスタビライザーバーの製造方法 |
CN201756045U (zh) * | 2010-07-19 | 2011-03-09 | 同济大学 | 电子控制的多级刚度可调式横向稳定杆装置 |
-
2014
- 2014-11-03 CN CN201410612108.6A patent/CN1044082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69233A (ja) * | 2004-08-31 | 2006-03-16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ゴムブッシュ付きスタビライザーバーの製造方法 |
CN201756045U (zh) * | 2010-07-19 | 2011-03-09 | 同济大学 | 电子控制的多级刚度可调式横向稳定杆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彭友余等: "重卡驾驶室悬置稳定杆总成的刚强度计算与试验", 《机械设计》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6122A (zh) * | 2016-06-03 | 2016-11-09 | 周长城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侧倾角刚度的验算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08235B (zh) | 2018-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81759B (zh)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长度的设计方法 | |
CN104331575B (zh) | 外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的扭管外偏置量的设计方法 | |
CN104408235A (zh)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 |
CN104361164B (zh)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扭管外径的设计方法 | |
CN104331576B (zh) | 外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的扭管长度的设计方法 | |
CN104281758B (zh)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扭管长度的设计方法 | |
CN104361166B (zh)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悬置间距的设计方法 | |
CN104331577B (zh) | 外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摆臂长度的设计方法 | |
CN104346497B (zh)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扭管内径的设计方法 | |
CN104318040B (zh) | 外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 |
CN104361163B (zh)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摆臂长度的设计方法 | |
CN104331578B (zh) | 外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长度的设计方法 | |
CN104239657A (zh) | 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的悬置安装间距的设计方法 | |
CN104281760B (zh) | 内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的扭管内偏置量的设计方法 | |
CN104298835B (zh) | 内偏置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衬套内圆套筒壁厚的设计方法 | |
CN104361175B (zh) | 外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的扭管内径的设计方法 | |
CN104268362B (zh) | 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摆臂长度的设计方法 | |
CN104361176B (zh) | 外偏置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衬套内圆套筒壁厚的设计方法 | |
CN104268360A (zh) | 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外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 |
CN104361177B (zh) | 外偏置非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的悬置间距的设计方法 | |
CN104268359A (zh) | 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长度的设计方法 | |
CN104268361B (zh) | 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套内圆半径的设计方法 | |
CN104252568B (zh) | 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系统扭管壁厚的设计方法 | |
CN104318018B (zh) | 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衬套销轴直径的设计方法 | |
CN104318016B (zh) | 同轴式驾驶室稳定杆橡胶衬套内圆套筒壁厚的设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