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5350A -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5350A
CN104375350A CN201410606612.5A CN201410606612A CN104375350A CN 104375350 A CN104375350 A CN 104375350A CN 201410606612 A CN201410606612 A CN 201410606612A CN 104375350 A CN104375350 A CN 104375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layer
conductive material
substrate
electrochromic device
electroac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66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5350B (zh
Inventor
李梅
郑建明
徐春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ap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BO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BO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BO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066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5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5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5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5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5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内侧设置第一导电材料层和第二导电材料层,第一导电材料层内侧设置电活性材料层,第二导电材料层与所述电活性材料层的周边缘设置有密封胶,密封胶、第二导电材料层和所述电活性材料层包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灌装电致变色电解液。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项发明中提出的半固定半自由型电致变色器件能够解决全固定型与全自由型电致变色器件中分别存在的匹配性以及长时加电压所存在的分层现象。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可以通过调节自由型部分材料而调节整个器件的颜色与光学性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器件能够在一定电压下改变其自身的吸收或反射率,达到调节光线、温度的作用。电致变色技术已发展多年,其应用也很广泛,涉及交通运输、显示、建筑节能等多个领域,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完善及改进,仍会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电致变色器件按照电致变色材料的存在方式大致可分为自由型,固定型两大类。
自由型器件目前已研究相当成熟,它是由阴极电致变色材料及其相匹配的阳极电致变色材料组成,这些材料均溶解于电解液中,另外电解液中还添加有各类稳定剂,如热稳定剂、紫外稳定剂等。这一类器件因没有界面等问题,通常会有很高的稳定性,如热稳定性、紫外稳定性等,另外由于器件结构简单,其制备工艺简单。因所有电致变色材料均溶解于溶液中,若两边基板材料相同,器件本身无正负电极之分,施加正负电压均可驱动材料着色。由于所有的电致变色材料均溶解于电解液中,材料本身对离子或电子没有存储能力,故该类器件有自擦写功能。但是,这类器件存在一个缺点,由于器件内部着色是靠电致变色材料本身的浓度扩散和离子迁移使其到ITO电极表面参与得失电子过程,由于电场强度的差异,这类器件一旦长时加电压,即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并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固定型器件结构通常包括工作电极,电解液,对电极。其中电致变色材料均制备成薄膜状态附着在导电基板上。这类器件的变色材料可以采用无机类,有机高分子和有机小分子。这类器件由于材料均附着于基板上,变色过程中离子可以存储在薄膜内部(晶格或缝隙内),而使器件有一定的将记忆功能。但是由于材料需要制备成膜,在器件的制备过程中对两种变色电极间的匹配性则具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多出的界面也增加了器件损坏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电材料层和电活性材料层,第一导电材料层位于第一基板与电活性材料层之间,第二基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材料层,第二导电材料层与电活性材料层的周边缘设置有密封胶,密封胶、第二导电材料层和电活性材料层包围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灌装电致变色电解液。与一般的电致变色器件相比,本方案减少了一层结构,并结合了固定型和自由型两种器件的特点,既固定型电极薄膜和电致变色电解液。这样既能避免自由型电致变色器件的易分层现象,也能避免固定型电致变色器件的电荷匹配困难的问题。
自由型电致变色器件之所以会产生分层现象,是由于两种相匹配的电致变色材料均处于自由溶解状态,由于导电基板的电阻分布,使得电场在器件的分布自施加电压边缘向另一边越来越小,于是长时间的电场驱动会使得两种材料分别移向正负场强大的地方,因而聚集起来在正负极附近形成较为明显的分层。本发明中提到的半固定半自由型器件与自由型电致变色器件的区别是引入了固定型电致变色薄膜,分布均匀的固定型电致变色薄膜使得与之相匹配的自由型电致变色材料同样均匀地分布在对面的导电基板上,因而避免了分层现象。
对于固定型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材料均是以薄膜状态形式存在,那么在计量电致变色材料的量上就存在一定困难,而材料的量在本质上决定了电致变色薄膜着褪色过程中所需要的电子。与此同时,一个器件的稳定性受到薄膜电极的电荷匹配性影响,因此在器件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两种相匹配的薄膜电极的厚度、薄膜生长密度等因素,这就大大增加了电致变色器件制作的繁复程度和不确定性。在这里,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全固定型薄膜电极,引入了自由型电致变色材料,其优点不仅在于电致变色材料的浓度可以任意调节,另外还可通过引入辅助氧化还原对来调节器件的氧化还原平衡。
作为改进,电致变色电解液的组分包括:溶剂、电解质盐和电致变色制剂。
作为改进,电解质盐由不少于一种盐组分组成,盐组分包括:LiClO4、LiPF6、LiCl、LiBr、LiBF4、ZnCl2、LiAsF6、LiCF3SO3、KNO3、KBrO3、KBF4、KOH、KSCN、K2Cr2O7、KCl、KCH3CO2、NH4SCN。
作为改进,溶剂由不少于一种溶剂组分组成,溶剂组分包括:碳酸丙稀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3-二氧环戊烷、4-甲基-1,3-二氧环戊烷、二甲氧甲烷、1,2-二甲氧乙烷、1,2-二甲氧丙烷、γ-丁内酯、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丙酸甲酯。
作为改进,密封胶是紫外光固胶或热固胶。密封胶必须很好的粘附力,将两边电极隔开一个细缝,以使电致变色介质能够灌装入内,防止电致变色媒介漏出或溢出。除了以上特性,这些密封材料还需具备:1)良好的稳定性,热稳定性,紫外气候稳定性;2)不与电极上的材料有化学腐蚀作用,并且不能与电致变色介质间由化学反应;3)对水,空气又一定的隔绝作用。第一基板的外侧面或第二基板的外侧面镀高反射层,通过一面镀银能够让该变色器件具有可调节反光镜面的功效,能够用于汽车后视镜,起到防后面车辆灯光炫目的作用。
作为改进,电活性材料层中包含电致变色材料。结合电致变色电解液的变色,可以提供多种变色效果。
电活性材料层材料需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良好的光性能,如可见光区域下的低光散射率,低折射率等,高透明度;2)与第一导电材料层有着很好的附着能力;3)在空气或者器件中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抗腐蚀能力;4)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这下材料包括:过渡金属,如WO3,TiO2,MoO3,NiO,V2O5,Fe2O3,Ta2O5,Cr2O3,MnO2,FeO2,CoO2,RhO2,IRO2,Nb2O5,CuO,ZnO;镧系元素,如CeO2,Nd2O3,Dy3,Er2O3;以及以上材料的二元或多元掺杂物质,如WO3-TiO2,WO3-TiO2-Li,V2O5-TiO2,V2O5-TiO2-Li,NiO-V2O5,V2O5-MnO2等;或者以上诸多材料与高分子等材料的复合物;非金属氧化物,如普鲁士蓝,硫化钨,磷酸钨,氮化铟,石墨烯,碳纳米管,聚合物掺杂金属;高分子薄膜,聚噻吩及其衍生物,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聚吡咯及其衍生物,聚咔唑及其衍生物。
作为改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或二者的复合物。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可以使用任何透明或在可见光区域透明的材料,如石英玻璃,钠钙玻璃,硼硅酸玻璃,铅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浮法玻璃,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玻璃,塑料,及其复合物。第一基板1通常采用厚度从0.5mm至12mm厚,其中具体厚度取决于其用途。如果器件用于镜子或是显示装置,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组成将会有所不同,前表面于后表面的组成成分由差别。
在本项发明中,在电致变色电解液中所包含的电活性材料与电活性材料层包含的电活性材料中至少有一个为电致变色材料,且必须有一定的匹配性,它包括:1)电化学表现是否互补,2)变色电压是否匹配。电致变色电解液中电活性材料除需要与电活性材料层的材料间具一定的匹配性外,还需要具备:1)溶液中能够电致变色;2)电化学稳定性良好。这类材料可以是:紫精化合物,三苯胺及其衍生物,咔唑及其衍生物,吩嗪类及其衍生物,噻吩类及其衍生物,噻嗪类及其衍生物,金属钛箐(metallophtalocyanines,MPcs,M=Cu,Co,Mg and Zn)等等。
作为改进,电活性材料层是V2O5-TiO2薄膜,电致变色电解液中的电致变色制剂是紫精化合物。
作为进一步改进,紫精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如附图2所示,其中R1,R2可以是相同或不相同的碳链长度在1-10之间的烷基链、苯基、苄基、苯乙基、苯丙基、苯丁基等,优选的紫精化合物是1,1-二乙基-4,4’联吡啶二六氟磷酸盐。
作为改进,电活性材料层是WO3薄膜,电致变色电解液中的电致变色制剂是N-甲基吩噻嗪。
以WO3-甲基吩噻嗪的器件为例,该器件由第一基板,第一导电材料层,固定型电致变色薄膜WO3,自由型电致变色电解液PC/LiClO4/甲基吩噻嗪,以及第二导电材料层和第二基板组成。
当器件处于褪色状态时,当给器件施加一个正向电压,也就是第一基板,第一导电材料层和固定型电致变色薄膜WO3部分处于负极,第二导电材料层和第二基板部分处于正极。处于负极的WO3薄膜得到电子转换为蓝色状态,而此时,处于正极基板第二导电材料层边缘的甲基吩噻嗪材料失去电子形成红色状态的阳离子自由基,这种阳离子自由基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布在正极基板上。所消耗的甲基吩噻嗪在溶液中形成浓度梯度,在扩散作用下,甲基吩噻嗪逐渐扩散至第二导电材料层参与失电子反应,形成红色的电致变色层。在这里,LiClO4盐主要起到平衡溶液中电荷的作用。此时,整个器件的颜色由蓝色的WO3和红色的甲基吩噻嗪共同叠加所致。
处于着色状态的器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使其恢复到褪色状态:一是施加反向电压;二是移去外加电压。当给器件施加反向电压时,WO3薄膜处于正极,得到电子,恢复至褪色态,而处于正极附近的甲基吩噻嗪阳离子自由基则在负极发生得电子反应恢复至褪色状态;当给器件移去外加电压后,处于正极附近的甲基吩噻嗪阳离子自由基没有电场束缚而扩散至电致变色溶液,当扩散至WO3薄膜边缘时,与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处于着色状态的WO3与甲基吩噻嗪阳离子自由基分别恢复至褪色状态,与着色类似,形成的浓度梯度驱使甲基吩噻嗪阳离子自由基移向WO3薄膜边缘参与反应,最终器件恢复至无色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基板内侧制备第一导电材料层,在第二基板内侧制备第二导电材料层;
步骤2:配制电活性材料层涂覆溶液,并将涂覆溶液涂覆到第一导电材料层内侧,制备形成电活性材料层。并对制备好的电活性材料层进行退火处理;
步骤3:在第二导电材料层内侧四周边框处涂覆紫外光固胶,并预留注胶口;
步骤4:将电活性材料层连带第一导电材料层和第一基板复合到第二导电材料层内侧涂覆的紫外光固胶上,紫外光下1固化,在电活性材料层和第二导电材料层之间形成空腔;
步骤5:配制电致变色电解液,并通过步骤3预留的注胶口将其灌注进步骤4形成的空腔中。
作为改进,步骤2中,电活性材料层是通过旋涂法或喷雾法或电沉积法涂覆到第一导电材料层上的。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项发明中提出的半固定半自由型电致变色器件能够解决全固定型与全自由型电致变色器件中分别存在的匹配性以及长时加电压所存在的分层现象。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可以通过调节自由型部分材料而调节整个器件的颜色与光学性质(紫外,红外以及可见光)。
对于自由型电致变色器件,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移动,那么在长时间的电压驱动下,阴极与阳极电致变色材料则会逐渐移向正负极高场区发生变色反应,呈现出蓝色与黄色的两极分化,而本项发明所电致变色器件在长时间的电压下仍然表现出均匀的颜色。
对于固定型电致变色器件,以WO3-V2O5器件为例,由于V2O5的电荷容量较低,WO3的电荷容量较高,两者所组装的器件中WO3材料难以实现完全变色。目前所制作的全固定型WO3-V2O5器件其透过率差值于人眼敏感的可见光范围内(500-800nm)较低,不超过60%,而本项发明中所制备的WO3-甲基吩噻嗪器件在500-800nm范围内的透过率差值可达70%,如图4所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使用的紫精化合物通式。
图3是本发明中所描述的V2O5/TiO2-紫精电致变色器件的光谱特征曲线。
图4是本发明中所描述的WO3-甲基吩噻嗪电致变色器件的光谱特征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材质为透明玻璃。第一基板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电材料层3和电活性材料层5,电活性材料层5是V2O5-TiO2薄膜层,第一导电材料层3位于第一基板1与电活性材料层5之间,第二基板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材料层4,第二导电材料层4与电活性材料层5的周边缘设置有密封胶6,密封胶6是紫外光固胶;密封胶6、第二导电材料层4和电活性材料层5包围形成一个空腔7,空腔7内灌装电致变色电解液。电致变色电解液的组分包括:溶剂碳酸丙稀酯、电解质盐高氯酸锂和电致变色制剂紫精化合物,紫精化合物优选为1,1-二乙基-4,4’联吡啶二六氟磷酸盐。
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变色器件在±1.2V作用下,可在无色状态和褪色状态之间相互转换,这两种状态下有着很高的透过率差,如图3所示,可达60%以上。在高温60℃下循环20万次仍然稳定。
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材质为透明玻璃。第一基板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电材料层3和电活性材料层5,电活性材料层5是WO3薄膜层,第一导电材料层3位于第一基板1与电活性材料层5之间,第二基板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材料层4,第二导电材料层4与电活性材料层5的周边缘设置有密封胶6,密封胶6是热固胶;密封胶6、第二导电材料层4和电活性材料层5包围形成一个空腔7,空腔7内灌装电致变色电解液。电致变色电解液的组分包括:溶剂碳酸丙二醇酯(PC)、电解质盐高氯酸锂和电致变色制剂N-甲基吩噻嗪。
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变色器件处于着色1.2V下,有着很高的透过率差,如图4所示,在可见光区域可达70%以上,同时于红外区域的透过率差值可达40%。在高温60℃下循环5万次仍然稳定。
实施例3: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能够用于汽车后视镜,起到防后面车辆灯光炫目的作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材质为透明玻璃。第一基板1的外侧面镀高反射材料。第一基板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电材料层3和电活性材料层5,电活性材料层5是WO3薄膜层,第一导电材料层3位于第一基板1与电活性材料层5之间,第二基板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材料层4,第二导电材料层4与电活性材料层5的周边缘设置有密封胶6,密封胶6是热固胶;密封胶6、第二导电材料层4和电活性材料层5包围形成一个空腔7,空腔7内灌装电致变色电解液。电致变色电解液的组分包括:溶剂碳酸丙二醇酯(PC)、电解质盐高氯酸锂和电致变色制剂N-甲基吩噻嗪。
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变色器件处于着色1.2V下,有着很高的透过率差,如图4所示,在可见光区域可达70%以上,同时于红外区域的透过率差值可达40%。在高温60℃下循环5万次仍然稳定。本实施例中,将镀银面镀在第二基板2的外侧面能起到一样的效果。
实施例4: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基板1内侧制备第一导电材料层3,在第二基板2内侧制备第二导电材料层4;
步骤2:配制电活性材料层5涂覆溶液,将三异丙醇氧钒或四异丙醇钛溶解在异丙醇中,根据制备的方法不同选择不同的浓度,可以制备不同比例的钒钛复合氧化物将两种溶液按2:1(钒:钛)体积比混合制备成混合溶液。利用喷雾方法制备五氧化二钒薄膜电极,在这里三异丙醇氧钒和四异丙醇钛的浓度为浓度是0.08mol/L。然后将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其过程为40℃,30分钟到300℃,在300℃下保持0.5h,自然冷却到室温。
步骤3:在第二导电材料层4内侧四周边框处涂覆密封胶6,并预留注胶口;
步骤4:将电活性材料层5连带第一导电材料层3和第一基板1复合到第二导电材料层4内侧涂覆的密封胶上,固化,在电活性材料层5和第二导电材料层4之间形成空腔7;
步骤5:配制电致变色电解液,将1.512克1,1-二乙基-4,4’联吡啶二六氟磷酸盐和10.64克高氯酸锂溶于100毫升碳酸丙烯酯溶液中,在N2中鼓泡除去溶解氧,制得溶液,并通过步骤3预留的注胶口将其灌注进步骤4形成的空腔7中。
实施例5: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基板1内侧制备第一导电材料层3,在第二基板2内侧制备第二导电材料层4;
步骤2:配制电活性材料层5涂覆溶液,将三异丙醇氧钒或四异丙醇钛溶解在异丙醇中,根据制备的方法不同选择不同的浓度,可以制备不同比例的钒钛复合氧化物将两种溶液按2:1(钒:钛)体积比混合制备成混合溶液。利用旋涂方法制备五氧化二钒薄膜电极,在这里三异丙醇氧钒和四异丙醇钛的浓度为0.12mol/L,旋涂参数是1000rpm,30s。然后将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其过程为40℃,30分钟到300℃,在300℃下保持0.5h,自然冷却到室温。
步骤3:在第二导电材料层4内侧四周边框处涂覆密封胶6,密封胶6是紫外光固胶紫外光固胶,并预留注胶口;
步骤4:将电活性材料层5连带第一导电材料层3和第一基板1复合到第二导电材料层4内侧涂覆的紫外光固胶上,紫外光下1固化,在电活性材料层5和第二导电材料层4之间形成空腔7;
步骤5:配制电致变色电解液,将1.512克1,1-二乙基-4,4’联吡啶二六氟磷酸盐和10.64克高氯酸锂溶于100毫升碳酸丙烯酯溶液中,在N2中鼓泡除去溶解氧,制得溶液,并通过步骤3预留的注胶口将其灌注进步骤4形成的空腔7中。
实施例6: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基板1内侧制备第一导电材料层3,在第二基板2内侧制备第二导电材料层4;
步骤2:配制电活性材料层5涂覆溶液,选用电沉积方法制备WO3薄膜,第一导电材料层3作为工作电极,Pt片作为对电极,银丝作为参比电极,将三电极置于聚过氧化钨酸电沉积溶液中,选择计时电流法,设置电压0.5V,电镀200-250s,再将其用乙醇浸泡2min取出。用电沉积法得到的WO3薄膜置于马弗炉中300℃烘烤30min,WO3薄膜制备完成。
步骤3:在第二导电材料层4内侧四周边框处涂覆密封胶6,密封胶6是紫外光固胶紫外光固胶,并预留注胶口;
步骤4:将电活性材料层5连带第一导电材料层3和第一基板1复合到第二导电材料层4内侧涂覆的紫外光固胶上,紫外光下固化,在电活性材料层5和第二导电材料层4之间形成空腔7;
步骤5:配制电致变色电解液,分别称量N-甲基吩噻嗪1.0665g(Mr=213.30g/mol,n=0.05mol),高氯酸锂10.64g(Mr=106.40g/mol,n=1mol)在N2保护下溶解于碳酸丙二醇酯(PC),搅拌1小时使其完全溶解制成溶液,获得溶液,并通过步骤3预留的注胶口将其灌注进步骤4形成的空腔7中。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电材料层和电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电活性材料层之间,所述第二基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材料层,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与所述电活性材料层的周边缘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层和所述电活性材料层包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灌装电致变色电解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电解液的组分包括:溶剂、电解质盐和电致变色制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由不少于一种盐组分组成,所述盐组分包括:LiClO4、LiPF6、LiCl、LiBr、LiBF4、ZnCl2、LiAsF6、LiCF3SO3、KNO3、KBrO3、KBF4、KOH、KSCN、K2Cr2O7、KCl、KCH3CO2、NH4SC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由不少于一种溶剂组分组成,所述溶剂组分包括:碳酸丙稀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3-二氧环戊烷、4-甲基-1,3-二氧环戊烷、二甲氧甲烷、1,2-二甲氧乙烷、1,2-二甲氧丙烷、γ-丁内酯、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丙酸甲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是紫外光固胶或热固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活性材料层中包含电致变色材料。
7.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活性材料层是V2O5-TiO2薄膜,所述电致变色电解液中的电致变色制剂是紫精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精化合物包括对称或不对称的4,4’联吡啶盐。
9.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活性材料层是WO3薄膜,所述电致变色电解液中的电致变色制剂是N-甲基吩噻嗪。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基板内侧制备第一导电材料层,在第二基板内侧制备第二导电材料层;
步骤2:配制电活性材料层涂覆溶液,并将涂覆溶液涂覆到第一导电材料层内侧,制备形成电活性材料层。并对制备好的电活性材料层进行退火处理;
步骤3:在第二导电材料层内侧四周边框处涂覆密封胶,并预留注胶口;
步骤4:将电活性材料层连带第一导电材料层和第一基板复合到第二导电材料层内侧涂覆的密封胶上,固化,在电活性材料层和第二导电材料层之间形成空腔;
步骤5:配制电致变色电解液,并通过步骤3预留的注胶口将其灌注进步骤4形成的空腔中。
CN201410606612.5A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4375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6612.5A CN104375350B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6612.5A CN104375350B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5350A true CN104375350A (zh) 2015-02-25
CN104375350B CN104375350B (zh) 2017-04-19

Family

ID=52554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6612.5A Active CN104375350B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75350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4385A (zh) * 2016-07-11 2016-11-09 复旦大学 一种单层电致多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73440A (zh) * 2017-03-13 2017-05-3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及车辆
CN107024814A (zh) * 2017-02-09 2017-08-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22565A (zh) * 2017-09-12 2017-12-01 北京亦庄材料基因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40014A (zh) * 2018-10-23 2019-01-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氧化钨的柔性电致变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52077A (zh) * 2018-12-30 2019-05-14 吉林大学 一种振动状态可视化检测装置、制作方法及应用
CN110308602A (zh) * 2019-05-30 2019-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变色介质材料
CN111061108A (zh) * 2019-11-25 2020-04-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三氧化钼薄膜的电致变色玻璃、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57589A (zh) * 2020-11-02 2021-03-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评估活性破片耦合能量时空域释放特性的方法及系统
RU2746302C1 (ru) * 2019-11-18 2021-04-12 Атра Смартек (Шанхай) Ко., Лтд.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вл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с электрохромн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для электрохромного зеркала заднего вид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9807B2 (en) * 2007-05-09 2010-03-16 Fuji Xerox Co., Ltd. Display medium,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US7782518B2 (en) * 2007-12-28 2010-08-24 Fujifilm Corporation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light modulating device,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parent electrode for an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CN102936494A (zh) * 2012-12-06 2013-02-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功能的自供能电致变色材料的设计与集成的电致变色器件
CN102965096A (zh) * 2012-11-21 2013-03-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紫精化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及其电致变色器件
CN103123431A (zh) * 2013-02-06 2013-05-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和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9807B2 (en) * 2007-05-09 2010-03-16 Fuji Xerox Co., Ltd. Display medium,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US7782518B2 (en) * 2007-12-28 2010-08-24 Fujifilm Corporation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light modulating device,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parent electrode for an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CN102965096A (zh) * 2012-11-21 2013-03-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紫精化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及其电致变色器件
CN103965864A (zh) * 2012-11-21 2014-08-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紫精化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及其电致变色器件
CN102936494A (zh) * 2012-12-06 2013-02-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功能的自供能电致变色材料的设计与集成的电致变色器件
CN103123431A (zh) * 2013-02-06 2013-05-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和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勇: "光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
李梅: "新型紫精化合物及多功能电致变色器件的探索与开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4385A (zh) * 2016-07-11 2016-11-09 复旦大学 一种单层电致多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4814A (zh) * 2017-02-09 2017-08-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4814B (zh) * 2017-02-09 2020-08-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73440A (zh) * 2017-03-13 2017-05-3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炫目镜片制作工艺及车辆
CN107422565A (zh) * 2017-09-12 2017-12-01 北京亦庄材料基因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40014A (zh) * 2018-10-23 2019-01-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氧化钨的柔性电致变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52077B (zh) * 2018-12-30 2020-05-19 吉林大学 一种振动状态可视化检测装置、制作方法及应用
WO2020140598A1 (zh) * 2018-12-30 2020-07-09 吉林大学 一种振动状态可视化检测装置、制作方法及应用
CN109752077A (zh) * 2018-12-30 2019-05-14 吉林大学 一种振动状态可视化检测装置、制作方法及应用
CN110308602A (zh) * 2019-05-30 2019-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变色介质材料
CN110308602B (zh) * 2019-05-30 2022-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变色介质材料
RU2746302C1 (ru) * 2019-11-18 2021-04-12 Атра Смартек (Шанхай) Ко., Лтд.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вл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с электрохромн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для электрохромного зеркала заднего вида
CN111061108A (zh) * 2019-11-25 2020-04-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三氧化钼薄膜的电致变色玻璃、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61108B (zh) * 2019-11-25 2021-08-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三氧化钼薄膜的电致变色玻璃、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57589A (zh) * 2020-11-02 2021-03-2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评估活性破片耦合能量时空域释放特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12557589B (zh) * 2020-11-02 2022-02-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评估活性破片耦合能量时空域释放特性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5350B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5350A (zh) 一种多功能可控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KR101731301B1 (ko) 다공성 고분자막을 이용한 전기변색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마트 창호
EP1696261B1 (en) Methods of making improved counterelectrode layers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Marcel et al. An all-plastic WO3· H2O/polyaniline electrochromic device
US10545387B2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for applying voltage to electrodes
CN110727155B (zh) 一种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器件及其应用
EP3686666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
US20070076286A1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mprising protective inorganic solid electrolyte fil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604034A (zh) 电致变色装置、以及具有电致变色装置的智能窗户
CN112764285A (zh) 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occo et al.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mbining polypyrrole and WO3—I. Liquid electrolyte
Zhao et al. Macroporous vanadium oxide ion storage films enable fast switching speed and high cycling stability of electrochromic devices
CN111308822A (zh) 一种双功能电致变色储能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66770B (zh) 基于p(spma-mma)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柔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688216A (zh) 具有可见光区域透明性的红外调节电活化器件
CN115097677A (zh) 一种电致变色能量存储双功能器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191526B (zh) 光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13433756A (zh) 一种互补型电致变色能量存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rimiceri et al. Enhanced Durability of an All-Solid-State WO3 Based Electrochromic Device on a Single Substrate by Using a Complementary Anodically Coloring Poly (o-ethoxyaniline)
CN107024814B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120455A (ko) 폴리머 겔 전해질을 포함하는 전기 변색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Henni et al. Electrochromics for Smart Windows: Oxide-Based Thin Films
JP2003015164A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素子
US20220350218A1 (en) Thermo-responsive dual b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
ERICK ELECTROCHR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NiO AND NiO: MnO2 DEPOSITED THIN FILMS FOR SMART WINDOWS APPL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8

Address after: Room 204, Floor 2, Building 1, No. 19, Yong'an Road, High tech Zone, Hushuguan Town, Huqi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51

Patentee after: Suzhou Yalu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Incubation Center A437,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602 Mount Huang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FEI BO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04, Floor 2, Building 1, No. 19, Yong'an Road, High tech Zone, Hushuguan Town, Huqi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51

Patentee after: Suzhou Yap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4, Floor 2, Building 1, No. 19, Yong'an Road, High tech Zone, Hushuguan Town, Huqi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51

Patentee before: Suzhou Yalu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